当前位置:首页 » 女装分类 » 男扮女装怎么演戏
扩展阅读
怎么用棉花糖做旗袍 2025-04-04 16:02:23
海市什么时候变回女装 2025-04-04 15:55:26

男扮女装怎么演戏

发布时间: 2025-04-03 22:24:27

1. 男旦由来


叔孙通定郊祀,制伪女伎,为旦色滥觞之始。古代宫廷宴乐女子歌舞,唐代梨园戏时女子仅参加歌舞,不参与演戏。宋代以后,元曲、明代杂剧、传奇剧等,均由男演员扮演女角色。元、明、清各朝地方戏亦沿袭此风,男演员扮演旦角。



我国舞台上“女旦”始于清末。清末田际云首办科班,培育女弟子,组班演唱时称之为“髦儿班”,剧中生旦净丑皆由女演员扮演。男女不能同台演戏,直至民国初年才出现男女同台合演之例。



今日女旦在戏曲中占一定地位。男子扮作女子的传统流传甚久,有“捧男旦”的传统。男旦有时比女旦更红,如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等被称为“四大名旦”。男旦在日常生活中常带女性动作,有时分不清真实身份。



张国荣在电影《霸王别姬》中饰演程蝶衣,表现心理炉火纯青,将心理通过言行淋漓尽致展现。虞姬扮相“风华绝代”,让电影内外许多人喜爱。



在不同历史时期,男旦命运各异。戏曲演员临时扮演行当以外的角色。中国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古代女子仅能在台上弹唱歌舞,不能粉墨登场演戏。古代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戏文中常有神佛仙圣与帝王出现,宫廷民间演唱神戏、庙会戏、庆祝戏时,不容许女子登场亵渎“神灵”。此风沿袭近千年,流传至今。


(1)男扮女装怎么演戏扩展阅读

男旦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是戏曲里的一个专用词。简单的说就是戏曲里男扮女装、男唱女腔的角色。是戏曲表演行式之一,在中国古典演剧史上曾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和主流的构成。这种表演形式不仅存在于京剧,也存在于其他剧种之中;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是属于反串艺术的一种。

2. 京剧当中的旦角从来都是男扮女装反串表演,这是为什么

《京剧舞台上的性别反串艺术》

当年,曾有媒体采访梅兰芳大师,问男旦是不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梅大师仅仅回答了四个字:“这是艺术”。

1840年京剧形成的初期,京剧舞台上只有男演员,没有女演员,所以早期剧目多以生行戏为主,旦角戏很少。作为梨园现象,“男旦”是历史的产物。

导致这种并非常态的“男扮女”现象的原因之一,跟旧时代禁止女演员登台的封建道德律令不无关系。尽管女伶演戏在元明舞台上曾一度活跃(尤其是元代),但到了清代,随着礼教意识强化,由于朝廷明令禁止女子演戏、禁止养家班,京城等地梨园竟成为清一色男演员的天下。康熙以来,几乎每朝都有相关禁令,甚至连女子看戏也严加禁止,如:“道光时,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惟须在楼上耳。某御史巡视中城,谓有伤风化,旋奉严旨禁止。”“咸丰时,张观准夙以道学自名,尝官河南知府,甫下车,即禁止妇女入庙观剧。”(《清稗类钞》第5065—5066页,中华书局 1984年版)。在此背景下,早期京剧界“全男班”盛行,从编剧、演员到乐师、化妆师,台前幕后,各色人等无不由男性担当,而剧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幼,也均由男子来扮演,至于女性则被排斥在大门之外。

后来,风气渐开、坤角初起时期,女演员登台仍难免遭受冷眼。如:江上行《六十年京剧见闻》所述:“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光绪中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

3. 为何古代的戏班子不让女孩学戏,却用青衣男扮女装呢

在这里我要声明一点,在古代是有女孩子学戏的,只不过较少还有因为各个时代的不同尤其是清朝,顺治年代禁止女孩学戏。戏曲的文化是多元化的,里面不单单只有男性的角色,在女少男多的戏班中,生旦净末丑全是由男性扮演,故青衣男扮女装并不奇怪。

《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扮演的青衣深入人心,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斩获多个大奖。影片中那个年代的戏班子全是由男子构成,看不见女伶,就是典型的男班,所以不管是任何角色都是由男子扮演。戏曲表演在古代是一种卑贱受人歧视的职业,但是现如今我国对文化的重视让戏曲重新大放异彩。

4. 关于女扮男装和男扮女装的细节问题

你是要演戏还是要叛逃?
1:女扮男:短发平胸妹子是首选。用棉布裹胸,这个很传统,古代就是这么办的。头发太长没办法,戴帽子显得很鼓,中长盘起来就行。

2:男扮女:同样用软性材料伪装胸部,洗碗海绵也可以,把百洁布部分去除,海绵裁剪成大小一样的,或者X宝上买。小弟弟的问题很不易说,有大有小,还有脾气不好的,可以用纱布裹上,再用“橡皮膏”(医用宽胶布)绑在大腿内侧,一定要把小葫芦都包好再贴,否则你小弟受重伤的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另外穿宽松过臀的衣服遮挡一点,基本上看不出来

5. 京剧为什么要男扮女装

古代女子在台上只准许弹唱歌舞,不能粉墨登场演戏文,因为古代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在戏文中常有身份高贵的神佛仙圣与帝王的出现,加之宫廷民间经常演唱神戏、庙会戏、庆祝戏,决不容许女子登场亵渎“神灵”,所以戏曲中角色皆由男演员扮演旦角。

京剧旦角的声腔和表演体系本是为男性演员而设的,几代京剧人创制了一整套男旦人才培养及舞台表演程式技艺法则。男旦艺术是用典型化、象征化的方法重塑和表现女性的艺术形象,是对女性本质的再创造,具有古典艺术的典范特征。

(5)男扮女装怎么演戏扩展阅读: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1927年6月20日,听花,即辻武雄,日本人,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魔力对决”,刘喜奎夺魁,鲜灵芝次之;

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顺天时报》还将梅兰芳选为"伶界大王",又捧为"四大名旦"之首,才定下梅派的百年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