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装分类 » 男伴女装是什么角
扩展阅读
米加小镇旗袍怎么染色 2025-01-16 18:48:55
皮带挤压了怎么办 2025-01-16 18:42:41
什么人适合女装大佬 2025-01-16 18:42:40

男伴女装是什么角

发布时间: 2024-07-29 22:15:51

㈠ 梅兰芳为什么要男扮女装

不是男办女壮,而是他在京剧里演的是旦角,在民国那时候,旦角都是要男办女装演的

㈡ 京剧当中的旦角从来都是男扮女装反串表演,这是为什么

《京剧舞台上的性别反串艺术》

当年,曾有媒体采访梅兰芳大师,问男旦是不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梅大师仅仅回答了四个字:“这是艺术”。

1840年京剧形成的初期,京剧舞台上只有男演员,没有女演员,所以早期剧目多以生行戏为主,旦角戏很少。作为梨园现象,“男旦”是历史的产物。

导致这种并非常态的“男扮女”现象的原因之一,跟旧时代禁止女演员登台的封建道德律令不无关系。尽管女伶演戏在元明舞台上曾一度活跃(尤其是元代),但到了清代,随着礼教意识强化,由于朝廷明令禁止女子演戏、禁止养家班,京城等地梨园竟成为清一色男演员的天下。康熙以来,几乎每朝都有相关禁令,甚至连女子看戏也严加禁止,如:“道光时,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惟须在楼上耳。某御史巡视中城,谓有伤风化,旋奉严旨禁止。”“咸丰时,张观准夙以道学自名,尝官河南知府,甫下车,即禁止妇女入庙观剧。”(《清稗类钞》第5065—5066页,中华书局 1984年版)。在此背景下,早期京剧界“全男班”盛行,从编剧、演员到乐师、化妆师,台前幕后,各色人等无不由男性担当,而剧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幼,也均由男子来扮演,至于女性则被排斥在大门之外。

后来,风气渐开、坤角初起时期,女演员登台仍难免遭受冷眼。如:江上行《六十年京剧见闻》所述:“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光绪中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

㈢ 男扮女装的经典角色有哪些

男扮女装的经典角色:

一、《小女花不弃》——莫若菲

说到女扮男装的角色,我心中的一位绝对是林青霞,首先想到就是《刀马旦》,女人帅起来真的不关男人什么事了。光影中,林青霞的脸白得几乎透明,白衬衣更显出她的纤弱,红色的血让人怜惜起她来。她一身军服的时刻,也是俊美得无人能及。

㈣ 戏剧中,男扮女的角色叫什么

  1. 戏剧中,男扮女的角色叫反串。

  2. 反串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出中的一种演出方式,主要是指演出与自身本工的行当不同的戏的情形。在其原本的意义中,是与演员以及剧中人的性别无关的。举例而言,男性的梅兰芳作为一个旦行演员,演出女性角色是正常,他曾在《辕门射戟》一剧中演生角的吕布则反而是反串。除了如上述的旦串生之外,生串旦、生串净、生串丑等情形也都很常见。现在,反串一词的本来意思已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现在通常所说的反串就是指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扮装表演,即扮演与自己性别不一致的角色,在戏曲和影视剧中都经常出现。

㈤ 京剧里男扮女装的角色叫什么

旦,戏曲表演行当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正旦、花旦、贴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和彩旦7种类型。

1、正旦

原为北杂剧行当名,泛指旦中正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

2、花旦

与正旦相对照,花旦扮演性格活泼明快或泼辣放荡的青年或中年女性,并常带喜剧色彩。

3、贴旦

简称贴,有时简写成占。南戏和北杂剧皆有此名,为旦中副角,意为旦之外再贴一旦,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

4、闺门旦

扮演少女。北杂剧有“闺怨杂剧”一类,是表现青春少女闺怨恋情的剧目,剧中的少女当为闺门旦的最初形态。

5、武旦

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按扮演人物的身分和技术特点,又分刀马旦和武旦两种类型。

6、老旦

扮演老年妇女。

7、彩旦

一作丑旦、丑婆子,秦腔里也称之为媒旦。扮演女性中的喜剧或闹剧人物,实为女丑,故常由丑行兼扮。

(5)男伴女装是什么角扩展阅读

旦角名人

一、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二、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名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邢台市南宫市。1900年1月7日出生。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着名京剧旦角,着名京剧演员,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三、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着名京剧旦角,着名京剧艺术大师,着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旦

㈥ 请问:京剧为啥要男扮女角,女扮男角,本色出演不好吗

男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男扮女装、男唱女腔,早期是因为不允许女性登台而产生,随着四大名旦的崛起,登峰造极.
若论男扮女,汉代已有“弄假妇人”的记载,但真正戏曲中的男旦始于何时?元明两代都是有女演员的,女演员的地位与娼妓仿佛。明代的教坊,实如官妓,犯官、罪人的妻女往往发往教坊,成了“淫贱材儿”,既要供人蹂躏,又要供人取乐。男演员从明初起就规定要戴绿头巾以示辱,他们的妻女大抵也是演员。后世称妻子有外遇者为戴“绿帽子”或“绿头巾”。其源盖出于此。到了大清朝的顺治年间,皇上禁止男女同台演出,旦角便都由男优担任,而女旦所遭的蹂躏也就同样落到了男旦的头上——他们演出前要在戏院两厢“站台”,为来看戏的大爷们递水、陪坐;演出时要与台下捧场的豪客“眼色相勾”;演出之余还要到阔佬儿处陪酒、卖笑,甚至还要同他们做些不伶不俐的勾当。他们虽是演员,同男妓的身份相去也不远了。泰国的人妖演出后到剧场外站在高台上同看客拍照,那情形同站台相类。

在清末封建社会时期.妇女被禁锢在家中,因此男旦的产牛是合乎历史潮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即使到了民国初年,新思想有所抬头,但社会风气依然比较闭塞,连话剧舞台上的女角旦.也是由男人扮演的。象我国着名作家、戏剧评论家李健吾,他早年就是以扮演女角蜚声剧坛。所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男扮女角,决不能称为怪现象,而只能说是艺术创造。如日本的歌舞伎。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通行男扮女角。不过,双方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也是各不相同。毫无疑问,前辈男旦演员在发展京剧旦角艺术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如梅兰芳,还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声誉,成为世界三大艺术表演体系之一。其次,京剧男旦在表演女性角色方面所取得的艺术心就也是不可忽视的。就以四大名旦为例,他们在舞台上创造了各不相同的角色,在唱腔方面根据各自的嗓音条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唱腔,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流派.为京剧旦角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他如王瑶卿、王蕙芳、赵桐珊、于连泉、阎岚秋、冯子和、赵君玉、欧阳予倩、张君秋、黄桂秋等,他们的功绩也不小,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这些着名男旦演员创造女性角色的最大特点是力求神似。如果一味在模仿女性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上下功夫,必然会造成矫揉造作的“娘娘腔”,也就会大大减弱观众的审美情趣。在这方面梅兰芳的成就最突出,他唱腔甜美,表演细腻,所以爱梅的观众特别多,观众爱梅不是爱梅的女性化,而是爱他在艺术上所创造的女性角色。应该承认,国际上对京剧男旦演员有个认识过程,据说梅兰芳访美初期,有人怀疑他是个有异性模仿欲的人。后来报刊不得不发表专栏,强调梅兰芳在各方面都很正常,是个有妻子儿女的人。以后美国戏剧界才逐渐认识梅派的艺术价值。如美国戏剧界、艺术评论的权威司徒克·扬说:“梅兰芳没有企图摹仿女子,他旨在发现和再创造妇女的动作,情感的节奏、优雅、意志的力量、魅力、活泼或温柔的某些本质上的特征……他扮演旦角只是力求传达女性特征的精髓连带所有的优美、深刻的感情、温柔和力量的节奏。“ (参见梅绍武着《我的父亲梅兰芳》一书)我以为他的评论是十分中肯的。
第三,这些着名男旦演员为培养下一代男旦演员和坤旦演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健在的张君秋、赵荣琛、梅葆玖、杨荣环、孙荣蕙、王吟秋、宋长荣、沈福存、李瑛、温如华等男旦演员,都受到过前辈男旦演员的指导和影响。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坤旦演员逐渐登上了京剧舞台,她们当中不少着名演员是四大名旦的入室弟子或私淑弟子。如梅派坤旦演员言慧珠、顾正秋、吴素秋、李慧芳、李丽芳、罗惠兰、杜近芳、王玉蓉、沈小梅等,程派坤旦演员李啬华、李世济、张曼玲等,荀派坤旦演员童芷苓、张正芳、孙毓敏、刘长瑜等,尚派坤旦演员马博敏等,其他还有名躁一时的四大坤伶新艳秋、雪艳琴、章遏云、杜丽芸,等等,这些坤旦演员既学流派,又为旦角艺术的发展闯开了一条新路.受到了广大京剧观众的赞赏

㈦ 京剧旦角为什么要男扮女装

京剧旦角要男扮女装,这是因为
古代女子在台上只准许弹唱歌舞,不能粉墨登场演戏文,因为古代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在戏文中常有身份高贵的神佛仙圣与帝王的出现,加之宫廷民间经常演唱神戏、庙会戏、庆祝戏,决不容许女子登场亵渎“神灵”,所以戏曲中角色皆由男演员扮演旦角。

京剧旦角的声腔和表演体系本是为男性演员而设的,几代京剧人创制了一整套男旦人才培养及舞台表演程式技艺法则。男旦艺术是用典型化、象征化的方法重塑和表现女性的艺术形象,是对女性本质的再创造,具有古典艺术的典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