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裙子分类 » 古代皇后背面的裙子怎么画
扩展阅读
童装店员工班怎么上合理 2025-01-18 04:26:21
客人睡衣怎么购买 2025-01-18 04:02:03

古代皇后背面的裙子怎么画

发布时间: 2024-07-27 10:34:49

❶ 当时皇后的裙子一般是十三个褶,可武则天只穿了七个褶子的裙子。

应该是指裙子的幅数,两幅相接处就会有一个褶。

唐朝比较普遍的是六幅裙和八幅裙,也存在七幅的,中晚唐之后,因为提倡节俭要求妇女裙幅不得过五。
宋朝以后流行十二幅以上的百褶裙,但无论何朝,奇数裙幅都很少见。
另外,无论《旧唐书》《新唐书》的《舆服志》都没有规定皇后服制的裙幅,只是规定了其颜色、花纹和配饰(参见下文)。

参考文献(新唐书):
袆衣者,受册、助祭、朝会大事之服也。深青织成为之,画翚,赤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朱罗縠褾、襈,蔽膝随裳色,以緅领为缘,用翟为章,三等。青衣,革带、大带随衣色,裨、纽约、佩、绶如天子,青韈,舄加金饰。
鞠衣者,亲蚕之服也。黄罗为之,不画,蔽膝、大带、革带、舄随衣色,余同袆衣。
钿钗襢衣者,燕见宾客之服也。十一钿,服用杂色而不画,加双佩小绶,去舄加履,首饰大小华十二树,以象衮冕之旒,又有两博鬓。

❷ 武则天的红裙子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长安城。

唐高宗李治来到距离皇宫并不远的皇家寺院感业寺,为去世的父亲李世民敬香。这一天,是李世民去世一周年的忌日,他必须来。

办完敬香这件正事,他还干了件私事。去见了一个人,准确地说,一个女人。

这位光头缁衣的女人一见到他就哭,说了好些“死鬼你怎么才来啊”之类的怨怼情话之后,还献上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叫《如意娘》。作者嘛,大家应该也猜到了,现在的身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以后是唐高宗李治的大老婆,以前叫“武约”,进宫后叫“武媚”,未来叫“武曌”,史上叫“武则天”。

史上大名鼎鼎的人,虽然诗名一般,排不上号。

为了方便,我们还是叫她最有名的名字“武则天”算了,虽然她生前并不知道自己还叫这个名字。

武则天在《全唐诗》中一共有47首诗留存。公认的是,这一首《如意娘》,既是她艺术水平最高的一首诗,也是她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首诗。

因为,这首诗改变了她的命运。

整整一年前,李世民去世。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生前的侍妾之一,同时也作为李治的庶母之一,按照唐朝皇室的制度,被迫来到感业寺出家。

当上尼姑,无疑是武则天一生,最深的低谷。

在这一段时期,如果没有意外,她作为死去皇帝的弃妇,作为皇权时代的一介弱女子,99%的可能性,是像过了季节的花朵一样,枯萎、凋落,“零落成泥碾作尘”,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尼姑期间的生活如何?史无明载。可以想象,自然是油灯共佛经一色,思念与眼泪齐飞。那是相当的寂寞。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身处低谷的武尼姑在思念谁?

就是她这次献诗的对象,从辈份上算是庶子的唐高宗李治。

“看朱成碧思纷纷”:首句是说,这一年来,我由于对你相思过度,以至魂不守舍,在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了绿色。从诗词看,这里的“看朱成碧”,似乎是唐宋时人常用的习语。李白曾有诗:“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也可以说“看碧成朱”,如辛弃疾词:“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

“憔悴支离为忆君”:因为思念你,我变得瘦弱不支、心力交瘁。还是紧扣一个相思之苦。

“不信比来长下泪”:第三句是一个假设,“如果你不相信我这一年来一直是以泪洗面的话”。

“开箱验取石榴裙”:第四句则是出示证据:那就请开箱看看我滴在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诗是好诗,但如果真要验取石榴裙,未必那裙上的泪痕竟然一年也没有干?也太夸张了。

可见,武则天这最后一句的真实意图,是提醒李治忆起她身穿石榴裙的美丽旧时光,颇有勾引之意。

诗意的含蓄的勾引,当然会成功。

会写诗,才能愉快地谈恋爱。古今皆然。

武则天这句诗的勾引,相当成功。

正是这首诗,再度燃起了李治对武则天的爱恋。

有证据表明,两人此次见面,武则天在献诗一首之后,还献了身。两人小别胜新婚,武则天就在佛门净地感业寺,光着脑袋和李治又滚了床单。有分教:

阇黎房里,翻为快活道场;感业寺中,反作极乐世界。

也难怪武则天,本就是被迫入的佛门,也难守这些个清规戒律。要不然,箱里还放着石榴裙干什么?

那么,我说他们在佛门净地滚床单的证据是什么?要有证据才行,否则岂不是凭空污人清白?

证据其实就在史书里面躲藏着,我们是可以找出来的。

证据就是武则天和李治的长子李弘的出生时间。查一查李弘的出生时间,再对比一下武则天的入宫时间,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首先,我们可以确认,武则天再次返回皇宫的时间,是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五月二十六日之后。她重新入宫后不久,官儿也升了,当上了正二品的昭仪。

再看李弘的出生时间。

《资治通鉴》卷200有记录,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春,正月,辛未……立皇后子代王弘为皇太子,生四年矣。”《旧唐书·孝敬皇帝传》记载,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太子弘薨,年二十四。综合起来,可以推出,李弘生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冬季。

说白一点,武则天是大着肚子,再次返回皇宫的。而返回皇宫后不久,就生下了李弘。

652年冬季生子,倒推十个月,就基本是651年了。这一年,武则天本人可还在感业寺,并未进宫。

所以,龙种是在感业寺种下的。说武则天是光着头,和李治滚的床单,一点也没冤枉她。

这首诗之后,武则天和李治旧情复炽。在后者的帮助下,武则天由感业寺再入皇宫,由昭仪而皇后,由皇后而天后,由天后而大周皇帝,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就是这首诗,抓住了李治的心。当然,还有那条石榴裙。

“裙”,原写作“帬”。最开始并非女性单独享用的衣服,而是男女共用的衣服。这是有道理的。苏格兰方格裙至今仍有男性在正式场合穿着,可见此言不虚。

“裙”的起源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有了害羞观念,觉得应该遮蔽身体的隐私部位时,就找了一些东西将身体的隐私部位遮蔽起来,于是产生了围裙。围裙裙幅不大,面料质地多为兽皮和树叶。

“裙”到了先秦时期,被称为“衰”,往往穿在腰以下的部位,故也称“下裳”。

真正现在意义上的裙装出现在汉代。女性穿着裙子,上身搭配以孺袄等短衣款式,在进入汉代以后逐渐成为风尚。

到了唐朝,裙子成为了女性服装的标配之一。唐朝女装标配三件宝,裙、襦衫、帔。也就是说,她们下身穿裙子,上身穿襦衫和帔。

在史料中,这样的证据很多。

唐朝宰相、“牛李党争”的领袖牛僧孺,闲着没事搞创作,留下来一部传奇小说集《玄怪录》。虽然是传奇小说,但其中记录的服饰器物,仍然是有史料意义的。

牛僧孺《玄怪录》曾这样记录一位平民女性的穿着:“小童摔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绿帔子。”三件宝出来了:裙、衫、帔。

有钱的女性也这么穿。唐人小说《许志翁传》记载益州士曹柳某的妻子李氏穿着“益都之盛服”——“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红地银泥帔子”。虽然装饰更为豪华,颜色更为丰富,但仍然是三件宝:裙、衫、帔。

虽然是三件宝,这里只说唐朝女人们的裙子。

唐朝女人们的裙子长。

其长度与前代女性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裙裾曳地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为了显示裙子的修长,女人们在穿裙子时,束腰很高,多将裙腰提到腋下,裙子的上限常常到达胸部,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在地下还拖曳一截。孟浩然就在《春情》诗中描述过这种长裙子,“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其实,哪里是“扫落梅”,简直就是在扫地。

唐朝的女人们穿这样的长裙子,上身呢,则往往罩以很薄的纱衣,且领口很低,完全就是现代低胸晚礼服的感觉。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俐们在胸前挤出来的“大馒头”,颇有写实之效。所以唐朝诗人们很幸福,他们将女性们的此类美景扫入眼里,也写入了诗里。如“慢束罗裙半露胸”“胸前瑞雪灯斜照”“粉胸半掩疑晴雪”等等,总之,就是那看得见的一片白啊。

唐朝女人们的裙子宽。

唐朝女人们的裙子,一般用六幅布帛制成,也有用七幅或八幅做的。按照当时步幅宽度计算的话,相当于3米以上的宽度,这就相当宽了。这样宽度的裙子,不仅会影响女人们的行动灵敏度,而且会造成布料上的极大浪费。

要知道,在唐朝,布匹是非常珍贵的物品,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当作货币使用。在一条裙子上浪费这么多布料,实在有点不上算。所以,女人们的裙子问题,曾经一度引起了官方干涉,受到了皇帝们的亲自关注。唐高宗李治就曾经指出:“其异色绫锦,并花间裙衣等,糜费既广,俱害女工”,唐文宗李昂直接要求:“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超过三寸”。

看看,看看,一条裙子,还惊动政府了。

按照李昂的要求,五幅的裙子,周长约合现在的2.65米,好象还是比较浪费布料。而且,上述的规定,唐朝的女人们,似乎并未认真执行。也是,谁这么无聊,看到一个女人穿着裙子,还非要人家脱下来,看看宽度是几幅,曳地是几寸?

凡是以执法为目的的脱人裙子,都是耍流氓。

唐朝女人们的裙子贵。

唐朝贵妇的裙子,一般比较贵。因为,除了大量使用上等布料以外,还在裙子上面做各种装饰,包括花纹、金银、珍珠等等。

比如条纹裙,裙子上就有三五种颜色的竖条纹;比如“画裙”,就是在裙子布料上作画进行装饰;再比如晕裥裙,其色彩变化更多,布料颜色按照由深至浅、再由浅至深的色阶顺序排列,犹如浓色向两边扩散出晕影,故称“晕裥”。

还有更贵重的裙子,是在裙子上装饰金银。为了在裙子上装饰金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泥金泥银,即将金粉或银粉,加入粘合剂制成金泥、银泥,再涂刷在印花板上,最后拍印到织物上;另一种是蹙金蹙银,就是将捶打至极薄的金箔、银箔,切成细缕,再将其缠绕于涂有粘合剂的丝线上,制成捻金钱、捻银线,用这种金线和银线在织物上制作花纹,最后用针线进行固定。着名的诗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说的就是用金线做这种蹙金裙子。

也有在裙上镶嵌珍珠的,称为“真珠裙”。

唐朝最为名贵的一条裙子,叫作“百鸟毛裙”,属于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所有。而且,制作的创意,也来自于这位骄奢淫逸的安乐公主。传说她的这条裙子“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白鸟之状,并见裙中”。虽然有点吹牛,但裙子的色彩变幻莫测,可能是真的。

安乐公主这一创意不打紧,鸟儿们可遭了殃,史称“百官百姓家效之。山林奇禽异兽,搜山满谷,扫地无遗”。鸟儿们虽然没有生命之忧,但毛都被拔光了,身上冷啊。

以上这些穿金戴银的裙子,那是有钱的女人们穿的。唐朝的农家女以及城市中的平民妇女,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这样穿裙子的。她们的穿着相对朴素天然,一般只穿着纻、麻、葛一类质地较粗的布料所做成的衫裙,而且往往也没有什么印染装饰。所以她们的裙子,一般都是布料本身的颜色,比如白色裙子,就像刘禹锡在《插田歌》中说的“农妇白纻裙”。当然,也可以用靛蓝将裙子染成青色,以至于“青衣”一词,长期成为年轻侍婢们的代名词。

唐朝女人们的裙子花。

她们的花裙子,一般有红色、绿色、黄色、紫色、白色等几种主要的颜色。通过对吐鲁番出土唐代丝织物所做的色谱分析,发现唐朝女人们的裙子颜色非常丰富多彩,红色有银红、绛红、水红、猩红、绛紫等五色,绿色有碧绿、翠绿、湖绿等二十四色,黄色有鹅黄、金黄、菊黄、杏黄、土黄、茶褐等六色。

“蔓草见罗裙”“荷叶罗裙一色裁”,这是说绿裙,又叫“翠裙”“翡翠裙”。

“血色罗裙翻酒污”“裙红妒杀石榴花”“窣破罗裙红似火”,这是说红裙,也叫石榴裙。武则天的石榴裙,就是这种红裙子。

红裙是唐朝女人们的最爱。唐朝女人们偏爱这种鲜艳的带有强烈视觉刺激的色彩,表明她们不甘于平淡,想引起人的注意,成为男性目光甚至是社会的焦点,也体现出她们热情洋溢、积极主动的性格。

根据色彩学原理,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是积极的、扩张的、外向的暖调区域的颜色。而红色对人眼刺激效用最显着,最容易引人注目,同时也最能够使人产生情感共鸣。实验表明,看见红色,人的代谢速度会提高,并且红色还能引起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

我就说嘛,武则天为什么要李治“开箱验取石榴裙”呢?原来,她是想让李治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此处省略1500字。

那么,唐人为什么要用“石榴裙”来命名红裙子?

第一种说法:红裙子系用石榴花提炼出来的染料染成。

石榴花中的确含有红色素,但从相关典籍的记载来看,以石榴花作为植物染料的染色技术,显然在我国古代并未被广泛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这表明此种染料一定存在着某些不足。

既然石榴花染不了红色,唐朝的工匠们是怎么整出来的红色呢?原来,他们是用红花、茜草等传统染料染成红色的,这才是当时染色行业缔造红色的主流手段。因此,唐代风靡一时的石榴裙其实主要是由红花、茜草等植物染料染成的。

红花,又名红蓝、黄蓝,属菊科植物,是唐朝主要的红色染料。事实上,据史料记载,唐朝的关内道、河南道、山南道、剑南道等地均已有红花种植。

第二种说法:这种红裙子上装饰有石榴花的花纹,以示吉祥。石榴和石榴花为什么是吉祥的图案?因为石榴的多子。古代多用裂开的石榴果实图案,来表示多子多孙的良好祝愿。

第三种说法:红裙子的裙形像石榴或石榴花。

综合三种说法,虽然唐朝并不是用石榴花来将裙子布料染红的,但红裙子之所以被称为石榴裙,主要是由于其颜色、形制上的相近,再加以多子多孙的吉祥寓意,因此红裙子被诗人们、女人们赋予了一个浪漫的名字——石榴裙。

很明显,进取型人格的武则天,在积极主动、热情洋溢、不拘礼法、崇尚自由、思想开放的性格驱使下,一定觉得红裙子最合自己的心意,自己也最喜欢石榴裙。可以想象,在武则天的人生步步成功之时,她的衣箱里,肯定会多出很多条做工精制的石榴裙。

但是,我一直相信,武则天最爱穿的石榴裙,一定还是当年李治开箱验取的那一条。

❸ 古代裙子

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
1&pv=&word=%B9%C5%C8%B9+&z=0

民俗 中国古代裙子小史
裙子是从裳演变而来的一种服饰。古代\"裙\"、\"群\"二字同源,群者,多也,当时布帛门幅狭窄,一条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称。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裙,群也,连接群幅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大量资料来看,人们下体穿着裙子,大约是汉代以后才开始的风习,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着我绣狭裙,事事四五通\",都是汉代妇女穿裙的例证。形象资料中也有反映,如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土的壁画上,就绘有许多穿裙的妇女。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了完整的裙子实物,它是用4幅素绢拼制而成的,上窄下宽,呈梯形,裙腰也用素绢为之,裙腰的两端分别延长一截,以便系结。整条裙子不用任何纹饰,也没有缘边,当时称\"无缘裙\"。

《汝南先贤传》记\"戴良嫁五女,皆布裙无缘\",《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指的都是这种裙式。

魏晋以后,裙子的式样不断增多,色彩愈加丰富,裙上的装饰也日益讲究,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名目。两晋十六国时期,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一种名为\"间色裙\"的裙子,以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间隔而成,整条裙子在制作时被剖成数道,几色相间,交映成趣。开始时间色的布的色彩搭配有红绿、红黄等。后来,整条裙子被剖的来愈多,间色的布幅也相应地变得愈来愈窄,颜色也就愈来愈丰富。

甘肃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上的妇女,就穿着这种样式的裙子。南北朝时期的裙子也很有特点,最明显的特点是裙上的纹饰明显增多,唐代的陆龟蒙曾着有《纪锦裙》一文,对他所见到的南北朝时期的一条锦裙备加赞叹,详细生动的描述:\"李君乃出古锦裙一幅示余:长四尺,下广上狭,下阔六寸,上减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则左有鹤二十,势如飞起,率曲折一胫,口中衔草?辈右有鹦鹉,耸肩舒尾,数与鹤相等。二禽大小不类,而又以花卉均布无余地。界道四向,五色间杂,道上累细细点缀其中,微云琐结,互以相带,有若皎霞残虹,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坏墙?苔,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涂染,綟亘环佩,云隐涯岸,浓淡霏拂,霭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别。及谛视之:条段斩绝,分画一一有去处,非绣非绘,缜致柔美,又不可状也纵非齐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如此精美的精裙,简直成了一件专供欣赏的工艺精品了。

隋代妇女的裙子样式基本承袭南北朝时的风格,下长曳地的长裙在隋代特别受到妇女的欢迎,间色裙在这个时期依然为妇女所采用,不过间色的道数越来越多,间道也更为狭窄,整条裙子常被剖成12间道,俗谓\"十二破\",\"破\"即\"剖\"的意思,据说这种裙子为隋炀帝时所创,在当时有\"仙裙\"之美誉。唐刘存《事始》中即有\"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的记载。唐代妇女的裙子长度,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增加,裙裙曳地在当时是常见的现象。为显示裙子的修长,妇女着裙时多将裙腰束在胸部,有时甚至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摆则盖住脚面,有时在地下还拖曳一截。唐人诗文中常提及这种情况,如王建《宫词》谓:\"黛眉小妇砑裙长\";王翰《观蛮童为伎作》诗:\"长裙锦带还留客\";孟浩然《春情》诗:\"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等等。形象资料中也有不少反映,如《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中,都绘有穿曳地长裙的妇女形象。为不妨碍活动,当时妇女穿着这种长裙劳作时,多特地将裙幅撩起,并在腰间以带系之。这样一来,裙裾就不会拖曳在地了。作这种装束的妇女形象,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以及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陶俑上也都有反映。

唐代妇女的裙子宽度,一般以广博为尚,大多数妇女的裙子,都集6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按《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布幅宽度推算,唐代的\"六幅\",相当于今3米以上,其裙子的宽度是可想而知了。唐代妇女除六幅外,还有用7幅、8幅为之者,如曹唐《小游仙诗》所称:\"书破明霞八幅裙\"。这类裙式,不仅影响到穿着者的活动,而且还造成了用料上的极大浪费,所以引起了朝廷的干涉。

如《新唐书·车服志》记:\"文宗即位,以四方车服僭奢,下诏准仪制令,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超过三寸。\"唐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也非常丰富,年轻妇女最喜爱的是一种鲜艳的红裙。

唐人小说中的青年妇女如李娃、霍小玉等平时就一直穿着这种裙子。唐诗中对此也颇多述及,如元稹《樱桃花》诗:\"花(土+专)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等等。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后来,\"石榴裙\"就被当作妇女的代称。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听到\"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比喻。

茜草也是一种红裙的染料,因此红裙又被称为\"茜裙\",如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李中《溪边吟》诗:\"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除红裙以外,唐代妇女也穿白裙,名\"柳花裙飞又穿碧绿色的裙子名\"翠裙\"、\"翡翠裙\"等等。红裙、翠裙虽然鲜艳,但毕竟都是单色,除此之外,唐代妇女的裙子也常被染成晕色,即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染成色彩相间之状,两色之间的交接部分无明显界限,过渡自然,呈现出晕染效果,因此被称为\"晕裙\"。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有穿这种裙子的妇女形象。这个时期的裙子装饰也名目繁多,各具情趣:有在裙上作画的,称\"画裙\";有在裙子上镶嵌珍珠的,称\"真珠裙\"等等。最为精美的是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所创制的百鸟毛裙。

据《新唐书·五行志》记:\"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这种以百鸟之羽织成百鸟之状的裙子,在当时妇女中特别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被捕杀殆尽,后来因为受到朝廷的干预,才被禁止。

宋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以素雅为主,裙身仍然很宽,通常的裙围都在6幅以上,也有用12幅布制成的。随着裙幅的增加,裙上的折裥也就明显地增多。在裙上施以折裥的做法由来已久,相传汉成帝与皇后赵飞燕同游太液池,成帝令飞燕起舞,正当飞燕舞蹈时,大风骤起,飞燕飘然如仙,成帝担心她被风吹走,特叫侍从拽住她的衣裙。风停之后,在飞燕的裙子上留下许多绉纹,其他宫女看见后觉得十分奇特,于是就纷纷在裙子上折叠成裥,取名\"留仙裙\"。当然,这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事实上裙子施裥,主要还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因为在裙上折裥之后,裙幅便可增加,裙围也可增大,这样对穿着者的蹲坐行走比较有利。从大量资料来看,裙上施裥是东汉以后出现的风习,在此以前,尚不见折裥裙踪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无裥女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到了东汉以后,裙上施裥已成通例。

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中就有\"罗裙宜细简\"的说法。宋代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裙幅越多而折裥越细,因此有\"百叠\"、\"千裙\"的形容。宋人诗词中常有描述,如吕渭志《千秋岁》词:\"约腕金条瘦,裙儿细裥如眉皱。\"红衣宫女《裙带间六言诗》:\"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縰縰云轻。\"宋代士庶妇女出行,喜欢骑驴,《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乘驴出行的妇女,为了乘骑的方便,妇女多穿一种前后开衩的\"旋裙\",这种旋裙最初多用于女妓,后来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士庶妇女的一种服装。至于宫廷嫔妃,则穿一种前后相掩的长裙,走起路来裙裾扫地,名谓\"赶上裙\",因前后都可开合,有别于圆围一体的普通女裙,因此被示为\"服妖\"。流行于唐代的镀金裙、真珠裙等仍然存在,不过多用于宫娥舞妓。宋人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如欧阳修《鼓笛慢》词:\"缕金裙窣轻纱,透红莹玉真堪爱\";张先《踏莎行》词:\"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轻垂地。

\"富贵之家也有用郁金香草来浸染裙子的,染出的裙子多为黄色,在身上能散发出阵阵香气,俗谓\"郁金裙\"。辽金元时期是由少数民族执政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汉族妇女所用裙式,基本上沿袭宋代遗制。至于少数民族女裙,则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如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族妇女,多穿一种襜裙,颜色以深暗为主,上绣连枝花木,周身折为6裥,通常穿在团衫之下。

明代恢复了汉族习俗,女裙形制仍然保存着唐宋时的特色。曾风靡于唐代的红裙,到了明代则再度流行。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就作这种打扮:\"上着青织金衫儿,下穿大红纱裙。\"明蒋一葵《长安客话》辑当时流传在燕京的歌谣,也涉及到这方面情况,如歌谣所唱:\"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膹将儿女染红裙。\"宋代流行的百裥裙,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偏废。至于裙子的长短、裙裥的多少,则随时而易。明初女裙喜欢浅淡,没有明显的纹饰。到了末期,则一改质朴、清淡风尚,追求起华丽的格调。最明显的是以缎裁剪成条状,每条绣花,两畔则镶嵌金线,因其造型与凤尾相似,被称为\"凤尾裙\"。

另有一种画裙,折成细褶数十下,每褶各用一色,轻描淡绘,色雅而淡,风动色如月华,取名为\"月华裙\",更有一种\"百花裙\",裙上绣织有大小相间、形态各异的花朵,深受年轻妇女的喜爱,成为明代礼服中的一种裙式。这些裙子在正史中记载不多,但在文学作品中却有相当多的描绘。清代初期的女裙,仍保存着明代的遗俗,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也有许多新型的裙式问世。

\"弹墨裙\"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以浅色绸缎为底,上用弹墨工艺印上黑色小花,因色彩素雅,花纹别致而深受妇女的欢迎,尤以士庶妇女所着为多。以后裙子的式样越来越多,随时有变,有在裙上装满各种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缀以无数小铃,使之叮当叮当的;也有裙幅下绣满水纹,随着人体的行动,一折一闪,异常美观。传统的百裥裙在这个时候也经过了改制:以数幅布帛为之,折成细裥,折裥之间以丝线交叉串联,因展开后形似鲤鱼的鳞甲,故被称之为\"鱼鳞百裙裥\",这种裙式流行于晚清同治年间,有诗为证:\"凤尾为何久不闻,皮绵单夹弗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裥裙。

\"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及内外命妇,遇有朝贺、祭祀等重大礼节,都要穿着朝裙。朝裙通常穿在外褂之内。按照季节,朝裙被分为冬、夏两种形制,冬朝裙用料以缎为主,缘以兽皮;夏朝裙以纱为主,缘以织锦。制作是分为两截,上用红色或绿色,下用石青色,周身折有细裥,所用纹样有严格区别:嫔妃以上可用龙纹,以下则用蟒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