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气候与着装关系是怎么样的
人穿着衣服鞋帽的原始目的是挡风遮体、保暖御寒。由于气候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衣服品种、工艺和穿着方式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气候特色,其核心就是“因天制宜,看天着装”。
(1)冷与穿着世界上寒冷地区的居民,为了抵御寒冷,都喜欢并善于穿皮衣。衣料的来源大都是就地取材,以动物的毛皮为材料,缝制各种衣裤和袍子,而且反动物之道而行之,皮向外以挡风雪,毛在内以发挥疏松保暖之功能。因纽特人的衣服就多以驯鹿皮或海豹皮制成;西伯利亚拉普人也以毛密绒厚的驯鹿皮制衣。
因纽特人的衣服以驯鹿皮或海豹皮制成
我国冬季最冷的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人主要用狍皮做袍,而且把狍子头的皮做成帽,戴上后很像狍子,既惹人喜爱,打猎时又有伪装作用。黑龙江东部的赫哲族人以捕鱼狩猎为主业,他们的皮衣许多是用鱼皮制成的。由于黑龙江江水冬冷夏凉,因而江里多产大鱼(如怀头鱼、哲罗鱼等),皮厚且质好,晒干后经捶打变软,就成了轻便、保暖、耐磨且不进水的鱼革,用此制成的鱼皮长衫是他们过去居家、串亲的礼服,既轻盈漂亮,又挡风保暖。
(2)热与穿着在炎热天气下,由于气温较高,着装一般都以宽松肥大为特点。例如,马来西亚男女都喜欢穿“沙笼”裤子、“巴汝”上衣(这种上衣没有领子,袖子十分宽大)。我国四川盆地夏季也很热,所以彝族男子的长裤就宽大如裙。
天热时,女性常常和裙子密不可分,这不仅因为裙子特别宽松,而且还因为行走或活动时,裙子能产生较大的“鼓风”,因而显得特别凉爽。许多赤道和热带国家,为了战胜酷暑,男子也穿裙子,甚至连军队和政府官员也不例外。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和斐济的官员一律穿素色的裙子,这已成为一种民族习惯。
中东沙漠地区气候炎热,光照强烈,所以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宽袍大袖的衣服,并且戴头巾。这种穿着能够有效地反射和遮挡阳光。虽然中东地区的气温也很高,但空气十分干燥,宽袍大袖通风良好,穿起来也不觉得闷热。
(3)风与穿着我国台湾澎湖地区妇女着装很奇特。她们用两条毛巾蒙面,上一条下一条,只在眼部留一条缝,乍看有些可怕。其实,这种奇怪的着装既不是怕晒,也不是怕冷,而是怕风。气象资料表明,澎湖地区大风日数很多,随大风刮起的海水常常侵袭人的肌肤(包括脸部),所以爱美的女性就用毛巾保护脸部。在丹麦法诺岛北面港口的妇女,为了避免大风刮起的沙子伤脸,竟然戴起了面具。
在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气温可低到0℃左右,但过去的土着居民却极少穿衣,而是披一件海豹皮或水獭皮做成的短披风。事实上,这里的寒冷主要就是因为风大,聪明的土着居民知道“挡风就是避寒”的道理。爱尔兰全国气温普遍不低,但盛行强西风,因而男女老少都喜欢披羊毛斗篷,斗篷连有风帽,大风时可以保暖头部,兼防风沙。
(4)湿与穿着凡是世界上多雨的国家,“雨衣”都是室外作业人员(如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等)不可或缺的劳保用品,雨天出门当然要穿雨鞋(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不畏泥湿”,就在鞋底上贴两块木底(掌),这大概就是当今“雨鞋”的雏形。
荷兰木鞋是“荷兰四宝”之一。荷兰冬季气温较低且地面潮湿,为了不使脚受寒受潮,人们常穿用厚木镌空的木鞋,这种鞋里面填有松软的保暖物,外观上看,两头向上微翘,形如木船。与荷兰木鞋的“保暖防潮”不同,日本木屐纯粹是雨季用品,它的功能就是“防湿防滑”,木屐的结构很简单:在板上钉一条“人”字形皮带或布带,在板下刻出几条木齿即可。
② 中国哪个民族服饰是跟爱斯基摩人的服饰一样
中国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和爱斯基摩人非常相似。
爱斯基摩人是由从亚洲经两次大迁徙进入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的衣服都采用动物的毛皮为原料,所以能最好地抵抗北极的严寒。驯鹿皮、熊皮、狐皮、海豹皮,甚至狼皮都是做衣服鞋子的材料。
鄂伦春族也是极寒地带名族。鄂伦春族均着宽肥大袍。因过去主要从事游猎,服饰多以鹿、狍、犴皮制作。领口、袖口、襟边、大袍开衩处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常用云纹、鹿角纹等。出猎时仍多着皮衣。
③ 是凯撒皮衣好还是世纪海豹好
这两个都不推荐你
④ 阿伊奴族的历史
公元前300年左右,本州迎来了弥生时代,从这时到室町时代这段时间内,在北海道,陆续产生了后绳文时代·擦文时代·奥波斯库文化和土器文化时代。其后的15世纪左右到17世纪前半期这段时间,被称为阿伊奴文化时代。
15世纪中期,北海道南部,以江差、松前等地为中心的和人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压迫阿伊奴民族。为此,阿伊奴人多次进行反抗,其中以1457年、1669年,1789年的三次举兵反抗规模最大,但是三次都失败了,此后阿伊奴人完全被和人控制,受尽压迫·榨取,就这样迎来了明治时代。
明治时代,由于当时日本政府实行的同化政策,阿伊奴族的传统生活习俗被禁止,阿伊奴人被强制按照“日本人”的习惯生活。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虽然这部法律的目的是救济阿伊奴人和教授他们农业生产,但是,阿伊奴民族的地位被明确定位为“旧土人”,被与“和人”明确区分开来。到了明治后半期,大量的本州居民移居北海道,“和人”和“阿伊奴人”间的各种“差别”日益扩大,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二战后,阿伊奴人开始寻求自己的平等权力,成立了“社团法人北海道阿伊奴协会”,并积极推广、复兴阿伊奴族文化。教授阿伊奴语言、传统舞蹈、仪式的活动在全道各地展开。在这些活动气氛影响下,1997年,《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阿伊奴文化振兴及阿伊奴传统相关知识普及及开发相关法律》,简称《阿伊奴文化法》。该法对阿伊奴人主张的文化方面的要求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对他们要求的原住权却只以附带决议的形式确认。阿伊奴人要实现民族运动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 阿伊奴族过去居住在北海道、本州东北地方北部、千岛、桦太等广大地区,分别被称为北海道阿伊奴、东北阿伊奴、千岛阿伊奴和桦太阿伊奴。但是后来因为受到日俄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影响,大多数都迁居到了北海道,战后渐渐分布到日本全国。为了能够方便控制阿伊奴人,自1800年起,和人开始对阿伊奴人进行人口调查,以下是从1807年到1931年的几次调查结果。
1807年26,256人
1822年23,563人
1854年17,810人
1873年16,272人
1903年17,783人
1931年15,969人
可以看出,在这一百多年里,阿伊奴人口不断的减少,尤其是1822年到1854年间,人口锐减,究其原因,是因为和人带来的传染病,以及被强制劳动而造成的家庭破坏。不过依据1993年进行的人口调查,北海道地区的阿伊奴人口已经恢复到了23830人。 阿伊奴人通过打渔、狩猎、采集、农耕等方式获取食物。为了过冬和防备荒年,他们会把食物贮藏在仓库里,阿伊奴语称这种仓库为“プ”(音:布)。阿伊奴人把熊·鹿等兽肉用大锅煮,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而后放在室内炉子上的火棚上干燥,用炉烟熏制,最后用桦树皮包起来,贮藏到仓库里。对于大马哈鱼、鳟鱼等鱼类,是连头背剖开两半,用与加工兽肉相同的方法熏制贮藏。由于鳟鱼的油脂比较多,容易腐烂变质,所以必须烤干后再进行干燥处理。
山菜等农作物,则直接用日光晒干,或者煮一次后晒干,然后放进仓库储存。有一种叫姥百合的植物,取其球茎,碾碎,放于水中沉淀,取其淀粉干燥后保存。或者将淀粉和其他沉淀物捏在一起,做成圆盘状的团子,两个一组在户外晒干后,悬挂在屋内保存。下图就是这种“团子”。
阿伊奴人一般是把兽肉放在锅里煮汤吃,不食用生肉。但是如果是熊和鹿的内脏的话,他们会切的很细后生吃。鱼类的话,如果是新鲜的,他们会把鱼穿起来烤着吃,但是如果是晒干的鱼,他们还是会煮汤吃。在冬天他们还会把鲑鱼冻起来,好像吃冰棍一样咬着吃。山菜蔬果类,他们一般是生吃。茎叶类和根菜类,他们会和鱼、兽肉一起煮汤,就着粥、饭食用。这里所谓的汤,原文写为“汁”,和我们平素见到的汤不大一样,没有我们中式的汤这么多的液体。
料理的种类:阿伊奴人一般来说一天只吃早晚两餐,午饭有时候吃,有时候不吃,并没有一定。他们经常以他们称作“噢哈乌”、“鲁”的汤为主食,而以他们称为“萨由”的粥为副食(和我们相反)。“噢哈乌”的材料,一般是肉汁、行者葫(一种百合科植物)的汁液、二轮草(鹅掌草)汁液等。而粥的做法似乎和我们差不多,也就是煮的时候多加水就是了,依照使用的各种不同的材料,作出来的粥也分很多种。其他的料理还有各种的山菜,蔬菜,而米饭则是在仪式上才使用的。
阿伊奴人使用的调料只有动物油、鱼油、盐等,不使用味噌、酱油这类调料。 对于以渔业、狩猎、采集为生的阿伊奴人来说,野外的各种植物也都是重要的粮食。
这里举些采摘时间和采摘植物的名字。春天的3月到5月,他们可以采摘行者葫、蜂斗叶、艾、甘乳(?)、土当归、花土当归、二轮草、蕨、薇菜、薮豆等;夏天的6月到8月间,有姥百合、虾夷延胡索、黑色莺神乐(荷杯子?ハスカップ)、玫瑰等;秋天的9月到10月,有库利(?クリ)、胡桃、栗子、山葡萄、狝猴梨、西棵罗(?シコロ)、菱的果实、蘑菇等。(注,以上列举植物名,部分名字后有?那是因为它们的原文是阿伊奴族语,或者是日本语但找不到相应中文名字或汉字写法,故不能确定名字)。
采集都是女性的工作,只要是在自己居住集落的范围内,她们都可以自由的采摘。针对不同的植物,她们使用不同的采摘工具。对于薮豆和行者葫,她们使用一种叫做“西塔布”的鹿角,或者用木质的前端弯曲成钩状的掘土工具来挖,对姥百合则用棒子,对一些茎、根类的,则使用小刀或山刀。采集到的东西放在用椴树皮和其他植物纤维编制的口袋里带回去,这种口袋阿伊奴人称之为“サラニプ” (音:萨拉尼布) 打渔和狩猎,是阿伊奴族最重要的生活方式。阿伊奴族的村落多数建造在鳟鱼和大马哈鱼逆流而上必经的河流和海边。
夏天的鳟鱼,秋天的大马哈鱼是阿伊奴人在河里捕捉的最具代表性的鱼类,此外还有伊富鱼、石斑鱼等鱼。阿伊奴人有多种方法捕鱼,最普遍的捕鱼工具是一种带钩子的长杆,用这个一条条的抓。到了大马哈鱼繁殖的季节,他们就会用石头等东西堵住河流,只留一个缺口,就在这个缺口上等溯流而上的大马哈鱼自动送上门来。他们还会用竹枝和柳枝编成圆锥形的陷阱笼子放在河里抓鱼。
阿伊奴人的集落一般都在河流的旁边,这些渔场分别属于各个部落或个人,其他人不能随意在渔场范围内捕鱼。
阿伊奴人不但在河里捕鱼,也到海里捕鱼。他们驾着长3~4米的小船,使用投掷鱼叉,猎杀旗鱼、金枪鱼、翻车鱼等。还有海狗、海豹、鲸鱼等大型的海洋哺乳类。特别是在喷火湾地区,盛产海狗和鲸鱼。
狩猎
狩猎期一般是从晚秋到初冬。因为此时一般采集植物和捕捉大马哈鱼的日子已经结束了。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时期山中的草木枯萎,比较容易发现猎物。猎场一般由一个部族占有,或者由几个部族共同使用。其他部族的人如果侵入的话,将会遭到重罚。
猎捕的对象,兽类中主要是棕熊、虾夷鹿、兔子、狐狸、狸猫等。特别是虾夷鹿,对阿伊奴人来说,是和大马哈鱼并列的最重要的食物来源。鸟类中的猎捕对象主要是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渡鸦。捕捉这些鸟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鸟的尾羽是阿伊奴人与和人进行交易的重要交易品。
阿伊奴人常常在箭头和枪头上涂抹毒物。这种毒物是从附子中提取的,其具体的制作方法每家各异,密不外传。使用的时候,为了增强毒性,还会再混合上生马(植物名,阿伊奴语中是“神之足”的意思)的根茎、长脚蜘蛛、松藻虫、烟草的煮汁等。此外,阿伊奴人还使用红鳐鱼带剧毒的尾刺外皮,或者直接用这个尾刺本身做箭毒。
出门打猎的时候,阿伊奴人会带着狗,和几个要好的伙伴一起去。特别是去猎熊的时候,要向火神、家的守护神祈求打猎丰收和安全。猎熊,一般是在冰雪消融的春季,趁着熊经过长时间冬眠,体力衰弱的时候进行,猎捕还在冬眠中的熊或刚出洞的熊。到了夏天的时候,他们会用名叫机关弓的圈套来猎熊。这种机关弓,是把弓箭固定在某处,顺着箭瞄准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的这头连着发射机关,那头也固定,熊一触动绳子就会引发弓箭。
猎鹿的时候,一般是使用弓箭,不过也会使用陷阱和机关弓。有时候,他们也会把鹿赶落到海里或河里后用弓箭射杀。在一次猎捕很多鹿的时候,部落会全体出动,把鹿群赶落悬崖摔死。 阿伊奴人一般被认为是狩猎民族,不会农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从北海道的遗迹发掘出来的物品,表明在擦土式土器文化时代就有进行农耕了。目前已经确认的作物品种有小米、玉米、稗子等。阿伊奴人的农耕只是为了补充渔猎,山菜采集不足而进行的副业。耕种的面积很小,由阿伊奴的女性当作普通家务劳作。男性只负责渔猎,从不进行农耕。
栽培作物
阿伊奴人栽培的谷物类作物主要有稗子、小米、玉米、麦子、荞麦、豆、芜菁等。其中小麦和稗子分别被称为男性的谷物和女性的谷物,合在一起被作为神圣的夫妇谷物而受到阿伊奴人尊重。
蔬菜的栽培就比较迟了。比如马铃薯,就是在1798年(宽政10年),由和人带来的种子,之后阿伊奴人才开始栽种。而萝卜、葱、黄瓜、南瓜等也都是从江户时代开始栽培的,据说也是受到在渔场劳动的和人的影响才开始栽培的。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种阿伊奴人自古以来就栽种的蔬菜,被称做“阿达内”,是芜菁的一种。
从耕耘到收获
耕作的土地选取草木稀少的土地,大多都在河边。耕地的时候,先用镰刀割掉杂草,而后用鹿角或树枝制做的挖土工具把土里的草木的根挖出来,同时把土块碾碎。再用耙子把土耙平。播种的时候,以谷物为例,他们把种子放在碗或者树皮做成的容器里,用播撒的方式播种。
由于对神的信仰观,阿伊奴族人从来不使用任何肥料,连除草都很少做。收获的时候,对于谷物类作物,他们会使用川珍珠贝的贝壳做成的收割工具来摘取谷穗,不会从根部割取。对于谷物以外的作物,则基本是用手作业的。另外,在给谷物脱壳的时候,阿伊奴人使用臼和杵。并使用簸箕除去糠壳,并分离精谷和粗谷。 阿伊奴民族的衣服,原来是用海鸬鹚、花魁鸟等带着羽毛的皮制作的鸟羽衣,和用熊、鹿、狐狸、狗、海豹等动物的皮制作的兽皮衣,也有用鳟鱼,鲑鱼等皮制作的鱼皮衣。不过这些传统现在已经没有了。现在还在使用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树皮衣。其中最有名的アットゥシ织,就是用青榆树内皮纤维编织而成的。
此外,还有一种用苌楚(植物名)纤维编织而成的草衣,因为是白颜色的,所以被称为レタラペ(音:雷塔拉贝,阿伊奴语,意为白色的东西)。桦太地区的阿伊奴人常穿着这种衣服。他们在这种衣服上加上刺绣和切伏纹样(所谓切伏,是指在衣服上贴上其他的布,以形成各种图案),作为节日时穿的盛装使用。而没有纹样的,则作为平时穿的衣服使用。
从江户时代后半期开始,通过与本州的和人的交易,阿伊奴人得到了大量的木棉,于是就开始在布上刺绣和切伏,这叫チカラカラぺ(音:奇卡拉卡拉贝),意思为“我们刺绣的东西”。
除此以外,阿伊奴人的服饰还有以下分类。
ルウンペ(音:鲁乌恩贝),是在细致的切伏布上经过精巧刺绣的衣服。其传统现在只留存于喷火湾和白老地区。
カパラミプ(音:卡巴拉米部),是一种布上大量使用白色布为切伏,进行刺绣的衣服的总称。カパラミプ的意思就是薄衣。
チヂリ(音:奇几利),是不使用切伏布,直接在布上进行刺绣的衣物的总称。
此外,也有以外来的衣服作为盛装的情况。通过与本州和人的交易,得到的和人的打挂和阵羽织,通过山丹交易(阿伊奴桦太地区和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北方民族间的交易,阿伊奴人称对方为山丹人)获得的山丹服饰都传到了阿伊奴地区,对当地的服饰文化有很大影响。
关于内衣,以前似乎男性和女性都有不同的内衣,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女性内衣,穿的时候是从头部开始套下去的。 阿伊奴的男性在举行重要的仪式时会在头上戴一种他们称为サパンペ(音:萨跋恩贝)的头冠。这是一种树木纤维编制的头冠,用一些削制过的植物枝叶包着,在中间有动物神形象的木偶。肩上还挎着传统的阿伊奴刀エムシ(音:诶姆西)阿伊奴的女性在头上包着名为マタンプシ(音:玛塔恩布西)的刺绣布卷。耳朵上挂ニンカリ(音:尼恩卡利),这是一种金属制的耳环,环上带着珠子。当然穿带前必须在耳朵上开个洞了。这两种饰物其实本来都是男性用的,但是现在却成了女性用饰物。还有一种名为マイダリ(音:玛依达利)的围裙,现在是作为女性盛装服饰之一使用,但是按照古代的资料来看,这原本也是男性用品。还有女性戴在手上的名为テクンカニ(音:忒库恩卡尼)的手环也是这种情况。
有一种戴在脖子上的,细长的带状布上装饰金属饰板的首饰,称为レクトゥンペ(音:雷库托乌恩贝)。还有一种名为タマサイ(音:塔玛萨依)或シトキ(西托基)的一直挂到胸部的脖饰,上面使用了很多玻璃珠子。这些玻璃珠子是通过与大陆的交易得到的。以前松前藩也曾秘密制作这些,用来与阿伊奴人交易。 集落
集落在阿伊奴语中叫コタン(音:扣塔恩)。コタン一般都建造在河边或海边等较容易获得食物的地方,尤其是大马哈鱼逆流而上要经过的河流边比较多。コタン一般都是父系血缘的集团,一般每个集落有4~7户人家,极少有超过10户的。但是到了近世,由于被强制到和人的渔场劳动,为了确保劳动力和渔场迁移时的便利,コタン被强制移动,结果,原本的コタン消失了,形成了以渔场为中心的,有数十户人家的大集落。
家的构造
コタン里的阿伊奴人居住的房子是用茅草或矮竹、树皮等为材料建造的。房子以东西方向为长轴,或与河流的流向并行。大小约为宽5米长7米,长轴的西侧是库房兼入口。房子一共有3个窗口,其中正对着入口的正东的窗子叫ロルンプヤラ(音:楼路恩布牙拉),是神明出入的窗子,还有一些仪式中使用的器物也通过这个窗子出入,被视为神圣的窗子,绝对不可以窥看。
屋内的入口附近是炉子,炉子左边是シソ(音:西索),是这家主人夫妇的位置,孩子和客人的位置在炉子右边。在シソ的后面则是宝坛,各种与和人交易所得的行器、矢筒等贵重的物品就放在这里。
附属建筑
家的附属建筑有:厕所(男女分开的),储藏食物的仓库,养小熊的围栏,晒干鱼和山菜用的晒架。在家的东侧,正对着神圣的窗口ルンプヤラ的是熊的送灵仪式的祭坛。 信仰:阿伊奴人把太阳、月亮、风、火、雷、水等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物品等,所有和人类生活相关的事物与现象都视为神,或是神的化身,进行各种祈祷和仪式。
家的守护神、火神、窗神、炉神、户口神、庭神、山神、海神、湖神、河神、成长守护神、熊神、猫头鹰神,还有船神、臼神、锅神等,阿伊奴人的世界中到处都是神。这些神守护着阿伊奴人,给予阿伊奴人食物,有时候也会给予严厉的考验。其中火神似乎是阿伊奴人最重要并与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神,大小事情都会向火神祈祷。
但是,在阿伊奴人看来,如果神对人类做了不好的坏事,人也可以进行抗议。神帮助了人类会得到感谢,人也可以回过来帮助神。神与人之间其实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的关系。
阿伊奴人认为神总是生活在东面上方的カムイモシリ(音:卡姆伊摸西利,阿伊奴语意为神的世界)。神的外貌和人类一样,过着和人一般无二的生活。神守护着人类,并向人类的世界(アイヌモシリ)降下大马哈鱼·鹿等食物。有的时候,神也会亲自化身成各种动物、植物、物品等降临人间。比如穿上熊的衣服化身为熊,或者给予人类食粮、毛皮、锅、碗等日用品。相对的,人也把大马哈鱼、大马哈鱼干、御币等神喜欢的东西,通过仪式献给神。
但是,这些神当中也有给人类带来疾病和灾难的恶神和魔神,特别是散布天花的パコロカムイ(音:巴扣楼卡姆依),尤其为人们所恐惧,为了驱赶这些恶神和魔神,阿伊奴人会进行各种咒术仪式。
送灵 :阿伊奴人经常进行各种仪式,其中包括送灵、祭祖、新房落成的仪式,每年初次捕捉大马哈鱼前也要举行仪式。
其中举行的最多、最重要的就是送灵仪式了。所谓送灵仪式,就是神化身为动物、植物或器物,为人类带来食粮等各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为了送这些神返回神的世界,就必须要进行送灵仪式。其中最大最重要的,就是イヨマンテ(音:依尤玛恩忒),即:熊的送灵仪式。
イヨマンテ,就是把在冬季猎熊中捕获的小熊先饲养1~2年,然后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后送回神之国。一般这个仪式在雪最厚的1~2月左右举行。所谓“送”,实际就是“杀”,支解也是仪式的一部分。在现代动物保护主义者眼里,这种行为可能有些残忍。但是对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手段的阿伊奴人来说,熊是至高的神之一,熊的送灵仪式是他们最大最重要的仪式,同时甚至可以说是阿伊奴文化的核心。
还有イワクテ(音:依瓦库忒),是把破损的、旧的或者已经不用的日用器具、祭具等送回神之国的仪式。有的地方也把送松鼠、兔子等小动物的送灵仪式称为イワクテ。此外,炉灰·小麦和稗子等作物的糠也会被放到一定的地方,送回神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