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衣种类 » 皮衣用水擦出白沫是怎么回事
扩展阅读
逆战那个手套怎么样 2025-01-11 06:19:19
真丝旗袍外套怎么穿 2025-01-11 06:04:51
有些裙子衣领大怎么办 2025-01-11 05:54:12

皮衣用水擦出白沫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 2024-11-19 10:01:26

1. 湿抹布擦皮衣为什么会出白色泡沫,像洗洁精的那种

皮衣防风,但是都有一些吸水的, 有些类似海绵,
你试想, 当海绵吸了水,再挤出来,会不会有点白色的气泡.

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有哪些

第五单元
21 《桃花源记》 22 《陋室铭》《 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第六单元
26 《三峡》 27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21 桃花源记①
陶渊明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出自这篇课文。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读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是按照他的社会理想来编织故事情节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晋太元②中,武陵③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④缤纷⑤。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①,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②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⑤,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⑥。阡陌交通⑦,鸡犬相闻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⑨。黄发垂髫⑩,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11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13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14所闻,皆叹惋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6,处处志之。及郡下17,诣①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②,遂③迷,不复得路。
南阳④刘子骥⑤,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⑥往。未果⑦,寻⑧病终。后遂无问津⑨者。
注释
①选自《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符亮,浔(xú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着名诗人。
②〔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③〔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④〔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⑤〔缤纷〕繁多的样子。

陋室铭①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⑦之乱耳,无案牍⑧之劳形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0。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①选自《全唐文》卷六八。陋室,简陋的屋子。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有仙则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古代传说,仙人多住在山上。
③〔有龙则灵〕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一种神奇的动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②〔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③〔鸿儒(rú)〕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④〔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⑤〔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⑥〔金经〕指佛经。
⑦〔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⑧〔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⑨〔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23 *核舟记①
魏学洢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着名的文学故事。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其他如箬篷、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还有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本文就是对这件艺术品的文字说明。阅读时,要善于运用想象再造出这件艺术品的形象,并仔细品味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明有奇巧人②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③,为④宫室、器皿⑤、人物,以至鸟兽、木⑥石,罔不因势象形⑦,各具情态。尝贻①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②。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③,高可二黍许④。中轩敞者为舱⑤,箬篷⑥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⑦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⑧”,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⑨”,石青糁之10。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11而多髯12者为东坡,佛印13居右,鲁直14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15。东坡右手执卷端16,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17,右手指卷,如有所语18。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19,其两膝相比者①,各隐卷底衣褶中②。佛印绝类弥勒③,袒胸露乳,矫首昂视④,神情与苏、黄不属⑤。卧右膝,诎⑥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⑦倚之⑧珠可历历数⑨也。
舟尾横卧一楫10。楫左右舟子11各一人。居右者椎髻12仰面,左手倚一衡13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14,若听茶声然15。
其船背稍夷16,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17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18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19,其色墨20。又用篆章21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①。盖简②桃核修狭③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④!
注释
①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略有删节。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
②〔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③〔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④〔为〕做。这里指雕刻。
⑤〔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⑥〔木〕树木。
⑦〔罔(wǎng)不因势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

24 *大道之行也①
《礼记》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读这篇课文,要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然后把这种社会的风貌想象出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
注释: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着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26 三峡①
郦道元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不禁也想做一次三峡之旅。
(注释:①选自《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自三峡七百里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①夜分②,不见曦③月。
至于夏水襄④陵,沿⑤溯⑥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⑦,暮到江陵⑧,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⑨御风,不以疾10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11绿潭,回清12倒影,绝巘13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14其间,清荣峻茂15,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16霜旦17,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18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19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②〔七百里〕约合现在的二百公里。
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答谢中书书①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①,沉鳞竞跃②。实是欲界之仙都③。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⑤其奇者。
①〔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②〔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③〔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④〔康乐〕指南朝着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⑤〔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记承天寺夜游⑥
苏轼
元丰六年⑦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⑧,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⑨。怀民亦未寝,相与10步于中庭11。庭下如积水空明12,水中藻、荇13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4如吾两人者耳。
⑥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⑦〔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⑧〔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⑨〔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10〔相与〕共同、一起。
11〔中庭〕院里。
12〔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13〔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14〔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28* 观潮①
周密
本文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浙江②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③为盛。方其远出海门④,仅如银线⑤;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⑦,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①。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②,艨艟③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⑤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⑥,水爆⑦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⑧,仅有“敌船⑨”为火所焚,随波而逝。10
吴儿善泅者数百11,皆披发文身12,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13,出没于鲸波万仞14中,腾身百变15,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①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②,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③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④也。
注释:
①节选自《武林旧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卷三,略有删改。周密(1232—1298),字公谨,宋代湖州(现在浙江湖州)人。
②〔浙江〕就是钱塘江。
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
④〔方其远出海门〕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
⑤〔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
⑥〔玉城雪岭际天而来〕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大雪覆盖的山岭。际天,连接着天。
⑦〔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

29 *湖心亭看雪①
张岱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拿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②、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③!”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⑤。及下船,舟子⑥喃喃曰:“莫说相公⑦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着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④〔拿〕撑,划。
⑤〔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①〔一白〕全白。
②〔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③〔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④〔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⑤〔客此〕在此地客居。
⑥〔舟子〕船夫。
⑦〔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