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玩滑板的时候手里拿的减速东西,接触地面可以擦出火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不一样的,楼主你的是双翘板,用来做动作的。你描述的是长板滑手速降时用的手套。
② 女生玩滑板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1、滑板的选择:
这是玩滑板最重要的工具,有专业、非专业之分。不可买玩具板,危险度很高,玩具板非正规板,容易摔跤,造成体验感差。
2、滑板鞋:
滑板鞋的好坏,对一名滑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板鞋的强度:滑板鞋的鞋底和鞋帮的材料最好是聚胺脂的,鞋面最好是厚实的翻毛牛皮,这样比较耐磨。注意你平时Ollie带板时所用到的鞋的位置,在选鞋时尽量避开这些位置有接线的鞋,这样可防止板鞋过早的因脱线而报废。
板鞋的舒适性:“对于一些技巧细腻的滑手,他们比较喜欢用较溥的板鞋。这些板鞋鞋底比较薄,但通常都有比较厚或带气垫的鞋垫,鞋面所用的皮质比较软,做动作时能清楚的感受到板面上的砂贴着脚面而过。而做动比较猛的滑手一般都选择比较厚实的滑板鞋。比如鞋底带气垫或油垫,鞋舌比较厚实,这样穿着起来感觉比较裹脚。
3、护具:
滑板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腕(护肘)等 ,建议初学者采用,或者做难度动作时使用,一般在比赛中都要求佩带护具。
头盔:一个质量过硬的头盔是您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如果您玩滑板时没有戴头盔,刮伤扭伤可以很快恢复,但头部的损伤将极大的影响您以后的生活。
护膝: 对于护膝来说最有意义的便是塑料护膝的发明。
手套: 滑板手套有很多种形状和尺寸,在美国和日本有些人就拿摩托车手套当滑板手套,也有人拿园艺手套来替代,比较理想的手套是既合适手又能使您在摔倒时手掌免受伤害。
护腕(护肘): 和护膝一样,有塑料帽檐的护腕是最好的护腕,同时有很多替代品的功能也是一样的。
(2)长板手套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滑板技巧:
板在脚下,危险在身上。玩板的朋友离不开板,更脱不了摔。特别是初学者,对板还是很陌生,重心还是很难控制好,稍不留神便板损人伤,有如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如果你是初学者,上板之前,请先多看看基础动作资料例视频文章等。
二、初学时一般摔倒都是重心不稳,若滑行时失去重心,干脆跟重心,脚使劲压板端或板尾,使板端或板尾擦地急停。
三、若做技巧性的动作如腾空落地等时,且摔倒难已避免时,尽量绻身曲体,颈部张紧,向上伸远离地面。
四、建议去玩板的话,最好带上护具,特别是初学者,别嫌烦。
心态:
滑板练习时,有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心态问题:
1、首先要知道滑板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为何你要选择滑板,因为你决定挑战自己。如果你是那种无法接受挑战的个性,也许你应该考虑放弃。
2、练习要勤,地面最好要平没有棱,频率要高。
3、不要怕丢脸,初学本来就要专心自己的练习,只要小心自己不要撞到人,或是挡到别人的路线,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不重要。
③ 枷具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北宋徽宗时曾谪监岳阳酒税的范致明,在其所撰《岳阳风土记》中载:“江岸沙碛中有冶铁数枚,俗谓铁枷,重千斤。古人铸铁如燕尾相向,中有大窍径尺许,不知何用也。或云以此压胜,避蛟蜃之患;或以为石丁石,疑其太重非舟人所能举也;或以为植木其内,编以为栅以御风涛,皆不可知。”这是今存关于铁枷最早的记述。明《隆庆岳州府志·岳州府图》,在岳阳楼城门之下绘有四大一小铁枷五枚,称“铁枷”。明万历癸未(1583年)张元忭撰《巴陵游览记》云:“城外有铁铸方佛五枚,陷沙碛中”,称“方佛”。府、县志中还有称“铁木丑”、“铁械”的。其用途除范致明所述外,还有以为“盖晋伐吴,吴人以铁锁横截之,此殆植标系锁之具耳”。更有说为岳飞征杨么时系锁横江之物,则是张冠李戴。范致明记铁枷时为北宋,岳飞征杨么是南宋,孰先孰后,不辩自明。
综上四说,略加辩证。石丁石之说范致明已然否定。“石丁”是“碇”的异体字,石丁石是船停泊时沉落水中固定船只的石块,即起今日锚的作用。铁枷重数千斤,古今确实无人能举,或偶尔系舟却有可能。致于植木编栅以御风涛,以此五枚,能护城垣几许?岂不是螳臂挡车!若系锁横江拦截敌舰,则对岸亦应置此物,然迄今却无发现。况湖面宽10余公里,湖水落差又大,实际操作与效果均难于想象。此三说似难成立,唯压胜避蛟蜃之患颇切当时实际。它与洞庭湖的变迁,以及唐开元以后对龙神的崇祀和岳阳楼常罹水患密切相关。
晋代以来,随着古梦泽的淤丛握积升高和筑堤围垦,而洞庭湖则沉降扩充,长江泄洪水口增多,使洪水期洞庭湖水域达6000多平方公里。“洞庭天下水”,波澜壮阔,风涛诡谲,水患连年。当时人们对自然灾害既无法抵御,又无法科学的解释,原本笃信佛、道教的封建帝王如唐玄宗辈,便只好借助神的力量了。他们从开元年间的修龙池祭龙神,进而制定祭五龙的制度,不断加封江河湖泊水神。民间,自汉晋以来佛、道教却已盛行,对水神的崇祀更是由来久远。此时,岳阳楼自张说与文士登楼赋诗后已名声大着,更兼西门城楼乃防卫重地,确保安全已是至渗敬庆关重要,于是以铁枷震慑蛟蜃,护卫名楼与城防。
持压胜说者,古已有之。南宋王梅溪于1168年自夔州移知湖州,途经岳阳有诗云:“岳阳楼前铁为械,古人欲断蛟螭害。蛟螭为害盛巴蛇。遗冢犹存足为戒!”他认为蛟螭兴风作浪之害,远胜吞象食人的巴蛇,岳阳人面对巴蛇冢,前事不忘,铸铁压邪,以绝祸患,亦乃情理中事。另一位南宋人张世南,则在《游宦记闻》中写道:“绍定癸巳(1233年)七夕后一日,予甥董若金忽语予云:‘适有自弋阳(今江西东北部)来者,言县境桃花步渔人,入水见一物、长如半月、非铁非石,图形以示云’……予应曰:‘此不难别,其制绝类岳阳楼下铁枷,必县傍溪中,古有龙祟,时得道之士如许旌阳者,铸为此物,以镇妖蛟蜃穴。岁月深许,水所渍,故不类铁’。”通过论证,他认为其它各说皆与弋阳县傍溪中铁枷无关,得出“以此验彼,压胜之物明矣”的结论。对此我们还可以明代巴陵人胥文相《物类相感志》所云:“蛟龙之性,畏铁爱玉而嗜烧燕”为佐证,铁枷铸成燕尾相向引蛟龙就范而镇压之,是道家特有的作法。其实,“铁枷”、“铁木丑”、“铁械”、“铁铸方佛”这些名字都含有囚锁、桎梏、镇慑的意思。民间传说铁枷由来,是观音菩萨经洞庭湖时,见百姓频遭水患,便用黄草纸剪成枷形,掷于湖中镇稿蔽慑湖妖水怪。年深日久,便变成了铁枷。这神话故事亦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1980年5月,岳阳楼公园从楼下湖滩移一枚置楼下五平台左右侧,其形状如古代囚系犯人的枷具,两端呈燕尾形,长2.4米,宽1.88米,厚0.34米,中间大窍直径0.26米,外侧燕尾上的两个小窍直径0.12米,三窍皆圆形空间,重约7.5吨。仅从范致明记载时算起,至今已近900年。它涨水时浸泡水中,水落又倍受雨雪风霜侵袭,却不锈不蚀,呈黑褐色,光泽照人,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研究古代冶铁技术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