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感染性的伤口医生需要戴什么手套
扩展阅读
在童装店附近开什么店好 2025-02-24 02:31:55
旗袍膀洞小了怎么办 2025-02-24 02:08:05

感染性的伤口医生需要戴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 2025-02-16 09:13:25

① 卫生人员手卫生步骤

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第三章 手卫生设施

第七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般手卫生设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医院的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二)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三)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当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第八条 手消毒剂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用的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手消毒剂对医务人员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

(三)手消毒剂的包装应当能够避免导致二次污染造成致病微生物的传播。

第九条 外科手卫生设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外科洗手池应设置在手术间附近,大小适度,易于清洁;

(二)外科洗手池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台的数量设置,不应当少于手术间的数量;

(三)外科洗手可以使用肥皂、皂液,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使用抗菌肥皂或者皂液;

(四)盛装肥皂或者皂液的容器应当每周进行清洁消毒,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弃去,使用固体肥皂应当保持干燥;

(五)用于刷手的海棉、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六)外科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当采用非接触式,手消毒剂放置的位置应当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七)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八)洗手区域应当安装钟表。

第四章 一般手卫生方法

第十条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第十一条 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三)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 掌心对掌心搓揉 2.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 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四)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第十二条 医务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第十三条 医务人员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第十四条 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一)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二)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三)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第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一)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二)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三)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四)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五)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第十六条 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第十七条 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② 手术后换药医生不戴手套,伤口感染,医生有无责任

有的,手术是戴手术手套,手术后要戴检查手套的

③ 什么时候戴无菌手套

进行手术操作或接触患者体内组织、体液、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医疗程序时应佩戴无菌手套。

处理患者的伤口、黏膜或非完整皮肤时也需戴无菌手套。

侵入性操作如插管、穿刺等前后应戴手套。

在实验室处理可能含有病原体的样本时,无菌手套是必需的。

尸检或处理尸体时,无菌手套提供必要保护。

进行动物实验或处理实验动物时,无菌手套也至关重要。

无菌手套提供有效防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保护患者与医护人员。

使用前需清洁双手并消毒,戴手套后避免接触未手套覆盖区域,手套破损或接触污染物时需更换。

脱下手套应从手腕开始,避免外部接触皮肤,脱下后需洗手保持卫生。

无菌手套使用前应保持密封包装,储存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过期手套不应再用。

一次性无菌手套主要由塑料制成,处理不当可能污染环境,应采取回收、使用可降解材料等方式减少环境影响。

未来无菌手套可能更环保、舒适,防护性能更强,如使用可降解材料或提高抗菌性能,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随着科技发展,生产过程将更高效,成本降低,满足医疗需求和环保要求。

无菌手套是医疗个人防护重要工具,正确使用和维护能确保安全,未来将更注重可持续性和功能性。

④ 医务职业防护五种传染病

这些措施是针对医院所有的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情况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接触传播疾病的防护:


1、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戴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脱去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2、手套一经刺破、损坏应立即摘掉手套,洗手并更换新手套。当操作要求灵活性时应戴一副合适的手套。


3、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


4、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穿戴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按医疗废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