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选购棒球手套
选购棒球手套的指南
购买棒球手套是棒球初学者的必备步骤。随着对棒球的深入了解,会发现不同品牌的手套在材质和手感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手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本人从2010年开始接触棒球,至今已有八年。虽然所在城市缺乏棒球文化,但通过个人摸索,积累了一些选购经验。以下内容基于个人经验,非专业级建议。
棒球手套的材质分为四种:
1. PVC(人工皮革)
2. 人工+自然混合型皮革
3. 猪皮
4. 牛皮
牛皮的手感最佳,猪皮次之,人工皮则较为低端。
1. PVC手套
成本最低,质地最差,适合初学者和儿童使用。此类手套耐用性差,球窝处几乎没有缓冲,接球时手掌易受伤。但手套轻薄,上手即用。
这类手套可以通过观察皮革表面的小凹点和反光程度来识别。
2. 人工+自然混合型手套
市场新兴的类型,外观不易辨认。这类手套价格较低,适合预算有限、不喜欢清洁和保养手套的用户。耐用性一般,内部材质与PVC手套类似,薄而易伤手。适合软球训练。
3. 猪皮手套
由猪皮制成,柔软,球窝减震效果较好。适合软式棒球和垒球。若定期保养,使用期可达4-5年。长时间使用后,PVC皮革可能老化、龟裂并脱落。
猪皮手套价格在150-300元之间,手感柔软,不易变形,适合初次接触棒球的用户。
4. 牛皮手套
动画、电影中常见的材质,特点是硬、需磨合。新手使用时较难接球,但磨合后贴合度高,不易转移。缓冲性能好,但无法完全阻挡球的冲击力。
保养和使用上,牛皮手套要求较高,定期清理和保养可延长使用寿命。价格较高,一般500元以上。
市场上的牛皮质手套众多,需仔细挑选。在选择时,询问店家手套的材质,以确认是否为全牛皮或混合材质。全牛皮手套耐用,但价格较高。
手套尺寸选择如下:
1. 投手(1号):12英寸,适合内野通用。
2. 捕手(2号):32.5-33.5英寸,最厚手套。
3. 一垒手(3号):12.5英寸,第二厚手套。
4. 二垒手(4号):11.5英寸,处理快速来球。
5. 三垒手(5号):11.75英寸,接飞球。
6. 游击手(6号):11.5英寸,快速反应和传球。
7. 外野手(7、8、9号):13英寸+,处理高飞球。
个人推荐:11.75英寸和12英寸手套大小适中,适用于非专业球队,便于过渡。女性建议选择11.5-11.75英寸,手大者可选12英寸。
接下来介绍几个常见棒球手套品牌:
1. 威尔逊(Wilson):耐操,质量好,但需注意国内市场存在假货。建议购买时关注卖家评论和店铺信誉。低于200元的威尔逊手套不建议购买。
2. 捷多(ZETT):假货多,质量参差不齐。建议购买时谨慎,600元以下的ZETT手套不建议考虑。
3. 美津浓(MIZUNO):使用体验最佳。手套分欧美型和亚洲型,亚洲型贴合亚洲人手型,球窝防震性好,轻便易携带。价格较高,性价比取决于预算。
4. 国牌G+(G PLUS):性价比高,全牛皮材质,适合新手。球档略薄,需要时间磨合。不推荐盲目推崇G+,其他品牌手套同样有价值。
5. 伊斯顿(EASTON):棒球棒和打击手套质量好。手套皮质较薄,震手。价格适中。
6. 罗林斯(rawlings):质量好,价格偏高。手套外观可能不符合个人审美。
7. 帝龙(DL):价格亲民,但质量差。适合初学者、偶尔打棒球或预算有限的用户。手套手感和质感奇特。
其他品牌如耐克(NIKE)、佐佐木(SSK)等未详细介绍,因未使用过。
希望这篇指南能为棒球爱好者提供帮助。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