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手套膜发酵不成功怎么办
扩展阅读
钢铁侠的盔甲手套怎么折 2025-02-25 19:09:14
刚买的皮衣有点硬怎么办 2025-02-25 19:04:40
国风旗袍单眼皮怎么画 2025-02-25 19:04:20

手套膜发酵不成功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5-01-17 10:28:25

1. 为什么我每次做面包面团都发酵不起来的

面团发不起来原因有很多,如:1、酵母量不够;2、酵母失去活性;3、冰水放太多面团打好后温度太低;4、面团搅拌不足或面团搅拌过度;5、面团温度太高汤死酵母了;6、面团水份少太干了;7、发酵时的温度不够或太高;8,发酵时的湿度不够、9,糖和盐过多等
解决办法:1,干酵母用量是面粉的5%左右;2、酵母开封后尽快用完;3、面团打好的温度尽量控制在24--26度;4、软质面包面团大部分都是打到第四阶段(手套膜);5、面团温度尽量不超过30度;6、软质面包水是面粉的50%--75%;7、醒发温度为32--38度;8、醒发湿度75%--85%;9、糖的量不超过面粉30%,盐的量不超过面粉2.5%

2. 做面包的面摔完手套莫放了一个多小时发的一点不好,没有多大效果这是什么原来因

面包蜂窝状原因:揉面过度、发酵过度、发酵温度太高。中种发酵,冷藏室5度-7度,发酵17-72小时。中种冷藏发酵后,一发28度半小时松弛即可,二发会比较慢,需要一个多小时,冬天两个小时也正好。
1,是没有办法成手套膜的,水量要比包饺子面皮的水量大,就是湿乎乎的粘手粘盆那种. 大部分水量是面量的60%-65%,个别超软口感面包水量在80%以上,水量大的面团出膜快,但是不好整形。

3. 做吐司时,明明出手套膜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做吐司时,明明出手套膜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做吐司其实不难,揉出手套膜也不难,只要记住关键的几点就行

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烤吐司,虽然我以前烤吐司经常失败,但仍挡不住我要继续烤的热情,直到成功!所以对于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导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说,最常见的是怎么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实很简单,面团的水量要适中,可以让面团底部始终粘在搅拌棒上,这样可以使面团的上半身不停的捶打在缸壁,使面团间形成抻扯,这样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没出膜,说明搅拌面团时间或力度不够,这个时间可能会有10-20分钟左右。

另外,可以辅助出膜的重要问题,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尝试几种不同的高粉来感受,自己觉得哪种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质含量越高,面粉吸水性越强。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较吃水,揉出来的面团软而不粘,很好操作,这个配方因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面包的风味更棒,葡萄干的点缀,让口感更好,我个人觉得制作出来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实不难,揉出手套膜也不难,只要记住关键的几点就行。

喜欢我做的菜,就请点个赞!别忘记收藏,想做美食的时候方便查看!想学习各种家常菜、烘焙,就请关注我!有更新的美食可以及时看到,麻烦大家多多点赞、收藏、转发,您的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也欢迎亲在下方留言讨论。

4. 什么是手套膜

制作面包时,面团搅拌是否到位是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影响面包的最终品质。大家常听说,搅拌到出手套膜是判断面团是否搅拌到位的标准之一。但是否所有的面包都必须搅拌到出手套膜呢?答案并非如此。具体来说,只有吐司面包需要搅拌到出手套膜,而甜面包、小餐包等只需搅拌至扩展阶段即可,即可以拉出较厚的膜,破洞处呈锯齿状。

如果追求更细腻的组织和更绵软的口感,可以搅拌至出手套膜。不过,有些面包在制作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搅拌,例如可颂,含水量约为50%的贝果也很难搅拌出手套膜,只需搅拌至面团光滑即可。

“手套膜”这一说法仅是一种形象化的描述,指的是面团搅拌至完全阶段的状态。完全阶段的面团可以轻松拉出坚韧不易破裂的薄膜,破洞边缘呈圆滑状,即在面团的弹性和延展性之间找到最平衡的点。

最佳的手套膜会薄到可以看清指纹的程度,而扩展阶段的面团仅能拉出相对厚的膜,表明其延展性还不够,需继续搅拌。薄膜状态应光滑细腻,带有许多小气泡。如果薄膜拉出仍然粗糙且有明显网状结构,则表明面筋未强化到位,排列也不整齐,需继续搅拌。

坚韧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标准。仅仅追求薄而不重视韧性,是对手套膜的一种误解。很薄但缺乏韧性的膜表明面筋未强化到位,脆弱易破,在发酵过程中不能有效包裹气体,导致面包组织粗糙。

解决方法是使用厨师机以高速大力搅拌十几秒,或在工作台上摔打面团几十下,以强化面筋。

总结来说,合格的手套膜应该是可以轻易撑开,薄到看到指纹的程度,用手抵膜时不易破,具有良好的韧性。

5. 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

做面包的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问题就是手套膜,这一步难倒了很多人,像制作吐司、小餐包、甜甜圈、可颂等这些需要用到高筋面粉的西式糕点,面团都需要多多搅拌,直到面团拉开可以出现薄膜,只是所需的状态略有不同。

一般面粉能拉开膜,说明筋性很好,而面粉起筋的程度主要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小麦粉在加水之后,它的蛋白质在搅拌下能形细致、充满弹性的结构,所以面粉能拉出膜,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在高、中、低筋三种面粉中,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较容易拉出膜。

如果没有揉到位,面团拉不出膜,即使面团发酵成功,烤出来的面包吃起来就像馒头,口感不蓬松也不细腻,没有面包独特的口感,也不能拉丝,这就是面团需要搅拌的原因。

面团怎么揉出膜:

1、后油法:

后油法指的是黄油不要一开始就加,等面团揉好,醒面一段时间,等面筋形成后,再把黄油加进去开始搅拌,这样更容易出膜,这是因为黄油会阻断面筋的形成。

2、后酵母法:

后酵母法指的是和面时,酵母和黄油先不要添加,其他食材混合揉好面团,盖好放入冰箱冷藏醒发,较好是放置一晚,这样面筋形成,再把酵母用少量水融化后揉进面团中,黄油也加进去,一起揉搓,更容易出膜。

3、搅拌的手法:

想要轻松揉出手套膜,当然较好有厨师机,如果没有厨师机,手工揉就比较费力,可以像搓衣服一样,一只手按压一端的面团,另一只手把面团反复往前搓,如果面团粘案板上,可以用刮刀整型,等面团不那么粘手了,可以时不时摔打面团,后继续揉搓出膜。

手工揉面是非常费力的,较好找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来揉,因为在揉面团的过程中,面团因为反复摩擦,温度会升高,面团可能在这过程中已经发酵起来了,也不容易出膜,较好的方法是大力、短时间出膜。

面团揉出膜要多久:

一般至少需要半小时左右。

1、揉面的方法要正确,类似于平时在搓衣板去洗衣服的一个手法,按住面团的一端,想洗衣服一样在案板上搓面团,要用巧劲

2、面团一开始是硬的,揉一会你会发现越来越粘手,不仅粘手还黏案板,黏在上面掉不下来的那种,没关系准备一个刮板,黏在案板上给他刮下来,重新揉,手法不要变,坚持揉10分钟左右情况会稍微好点

3、这时候拿起面团捏住一端,在案板上摔打,摔打几下你会发现面不怎么黏了

4、就这样揉一会摔打几次,大概持续20分钟,你会发现面团不粘手了,变得很有弹性

5、再接着揉几分钟,手套膜就出来了

6、这就是一整套揉手套膜的一个过程,大概估算一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7、用手揉还是很累人的,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机器揉面

手工揉面技巧:

1、面粉的选择很重要,做面包首先要用高筋面粉或做面包的专用面粉。

2、揉面的过程中,要把面团尽可能的抻长,如果面团水分过少,是不容易拉抻的,所以这里的技巧是要掌握好面团的水分。

3、和面前加入适量的盐,有助于面筋更早形成。

4、揉出了面筋后就可以加入黄油了,先慢慢揉,重复折叠面团,也可以适当摔打面团直到面团光滑不沾手。

正常情况这几个步骤做完10来分钟左右,可以尝试着用手掌撑膜,如果撑膜效果不佳,可以继续揉面,摔打,直至成膜。

6. 请问用厨师机和面如何揉出手套膜

个人认为出膜需要具备4个要点,一面粉(蛋白质含量在13g以上 20%);二水分比例或面粉吸水性差异(面的含水量将影响面团的软硬,液体和面粉的含量要在比例60%-70% 湿润的面团会更容易出膜);三厨师机档位调节是否恰当;四以上都没问题可能是配方原因,可以换配方试下。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第一次揉完面发现不太成膜后,再加入适量的黄油试试,据说这是个补救的办法,但因为我没有遇到不成膜的情况,我用的是商用S蛇形钩的厨师机,海氏家的,型号是HM780,一点不夸张的说30秒可以成团,差不多15分钟左右出光滑手套膜。哦,对了,还要注意在揉面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面团温度,否则黄油会由于高温开始融化,而酵母也会提前发酵,这两者都会让面团变得湿黏。经常用的降温方法有:使用冷藏水与鸡蛋,甚至面粉也可以冷藏,或者在厨师机搅拌盆上绑冰袋。面团搅拌完成后的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最好,当然也不能太低,否则后面发酵会需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