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橡胶手套引起皮肤搔痒起小疙瘩
粘糊糊就是原来的手套环境老化坏掉了,粘糊糊的部分可用淀粉或滑石粉裹挟后用纸擦掉,残留的少部分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洗除去。ps:用过的橡胶手套请于阴凉避光
⑵ 最近手上长了很多小疙瘩,长在皮肤下面,会脱皮,还痒,求方法!!!!!
我夏天的时候也起过,天天都做噩梦啊。前后得擦了一百多块钱的药,后来用湿毒清软膏,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明显的效果,但有止痒作用,感觉药性也比较温和,擦了一周,后来买了硫磺皂洗手,也不知道是之前擦的药起作用了还是肥皂的作用,两天时间就全退了。
建议不要用很多人推荐的达克宁和盐酸特比奈芬什么的,开始效果会很明显,但是三两天之后会起的更厉害的。也不要用这个那个泡手,完全是反作用。
用硫磺皂洗手,洗后擦干,尽量保持手部清洁干燥,少碰东西,尤其是洗洁精洗衣粉肥皂之类,干活带手套,但摘下手套之后还是要用清水冲手,有汗会加重症状。会整个褪一层皮,不要着急,褪完就好了,跟没起之前一样。
另外保持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腻,辣椒和酒坚决不能碰,我觉得似乎跟身体状态也有关系,坚持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祝早日康复!
⑶ 在电子厂上班,车间里要带塑胶手套,但戴久了手会过敏,怎么办不带还不行
戴塑胶手套是会过敏的,我也有过,你可以试试在里面带一副薄的手套,就是那种薄的,棉的手套,有那种夏天开车带的那种白的,还有就是带那个塑胶手套手会出汗的,每天把手套翻过来洗净晾干,第二天再带,不行两副手套换着带,里面的手套也一样,要经常洗净晾干再带
⑷ 戴胶皮手套过敏怎么办
近年来,乳胶手套被广泛使用,不仅医务人员常戴,普通百姓在打扫卫生,或天冷洗衣物时也戴。但有少数人在戴乳胶手套后,手部出现发红、瘙痒、红斑、水疱、干燥,甚至荨麻疹等症状,对此,许多人误认为是乳胶过敏引起的,实际上大多数并不一定是过敏。
临床资料表明,戴乳胶手套出现瘙痒等症状,大致有三种情况,各自的特点及防治原则如下:
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最为常见,通常仅表现为手部皮肤发红、瘙痒、干燥或皲裂。
原因:用肥皂消毒液反复洗手,又未擦干,手套不透气,形成刺激所致;若为干手套,很可能是手套内的滑石粉刺激所致。
处理办法:在戴手套前一定要冲净肥皂液或清洁剂,同时擦干或晾干双手后再戴手套。如果为干手套,内部的滑石粉不宜过多,且每次用完手套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沾附手上的滑石粉洗干净。一旦发生刺激性皮炎,用些止痒剂症状便可很快消失。
2、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较刺激性皮炎少见。其特点是在接触后6~48小时出现手部瘙痒,皮肤干燥或皲裂,常伴红斑和水疱,一般无明显全身过敏症状。
原因:这种皮炎并不是乳胶过敏引起的,而是制造乳胶手套中的某些化学品所致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
处理办法:原则上换一种类型的乳胶手套或每次使用前先将手套洗干净即可,但在实际中,为了防止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最好少用或不用为宜。一旦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需口服抗组胺药并用皮炎平外搽手部,
症状可迅速消退。
3、乳胶过敏反应:极为少见,多为速发性反应,通常在戴上手套的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内即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症状可见于全身,常伴荨麻疹、鼻炎、结膜炎、胸闷、心悸等。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原因:这些症状是由乳胶过敏引起的。
处理办法: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要立即予以抗过敏药地塞米松等治疗,并迅速脱下手套,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双手。凡乳胶过敏反应者应避免再次接触乳胶手套及其他乳胶制品。
⑸ 晚上用红霉素软膏抹在裂的手上又戴上了一次性塑料手套,第二天手上出现了很多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有可能是手部皮肤被手套“捂”的,手部过热或有过敏,应该与软膏没关系
⑹ 我前一阵带橡胶手套做家务,结果手腕长了好多红色小疙瘩
可能是得了过敏性皮炎了。皮肤上出现的瘙痒、红疹等问题,是过敏性皮炎的主要症状。这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皮炎的时候,不能光涂止痒药膏,与此同时,杀菌也很重要。因为当患有皮炎时,皮肤原有屏障遭到破坏,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又经常去挠的话,病菌就更易侵入。病菌容易使皮损加重,病程更长,甚至可能会诱发感染,加重病情。
所以得了皮炎,还是尽快使用正确的药物。推荐使用派瑞松,它含有硝酸益康唑,可以深入渗透,杀灭病菌,效果还不错。
⑺ 我是瓦工,手带胶手套过敏的用什么药好啊
里面带上一层线手套,再带胶片手套或者不带胶片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