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医用手套的作用是什么
外科医用手套主要作用就是灭菌:无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如手术操作、分娩、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
清洁检查手套:清洁非无菌,一次性使用。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家政手套:清洁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环境物表的清洁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医用手套使用要求
1、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医用手套;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医用手套;
4、一次性医用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后随即丢弃。
三、医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医用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医用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医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医用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医用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② 拳击比赛的时候为什么要戴手套
1、为了保护拳手的双手不会因为巨大的力量而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拳击手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巨大的力量在打击对手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到自己。
2、拳套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全套对比赛的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进攻方不会担心自己的手会受伤或是对手受到太大的伤害,可以放心进攻;另一方面防守方也不必担心自己会受到过量的伤害,从而能够更加沉着地组织防守。一来一回,比赛就更加激烈和精彩。
(2)戴手套的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
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
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
手套的套锋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
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手套有问题,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确认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③ 劳动作业戴手套的目的是什么为何多数人去买价格低的手套
手套的 目的 确实是 保护 手部安全, 但是 手套 属于 劳动易耗品 意思就是 属于 特别容易损耗的 。 但是 有些 特殊工种对 手套要求 比较严格的 比如 焊工 (电焊的手套价格就比较贵 而且 比较好 ) 而且 有些 工种是不允许 带手套的 比如 台钻操作
你的问题 我 不明白 想表达什么意思 ? 建议 阐述 详细点
④ 为什么足球守门员都要戴手套有什么讲究呢
佩戴手套一定是为了增加球和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缓球速,减少皮球在扑救时脱手的概率。虽然在足球早期的发展中,守门员手套的作用大部分是用来防寒,不过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在技战术增多和节奏加快的同时,皮球的质量和做工也有了很多的改变,优质的做工和不断对皮球材料的改进,使得足球的球速变得越来越快。皮球从最初使用动物皮或者胃来做材料发展到了现在的高科技复合材料,守门员手套的命运也因此而被改变。
守门员戴手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更好的防守,也就是能扑出更多的射门,高速运转的足球在没戴手套和戴了手套作用力和作用面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不戴手套基本不可能扑住射门的,因为你的手掌皮肤很难经得起那种高速摩擦力,但戴了手套,面对飞驰而来的皮球,只要你判断方向正确,方法标准,技术过关,你完全是可以稳稳将球没收,当然现实比赛中,为保险起见,一般面对稍微用力的射门,大多数守门员都是首选将球击出或者触碰皮球使皮球改变运行轨迹远离球门的。
⑤ 防护手套有什么用
看你要防护什么了?防护手套类型很多,功能也就不一样了,可以防切割,防高温、低温灼伤,防护化学品的就更多了,有防酸碱,防溶剂等等,是一门学问。
⑥ 为什么拳击和散打比赛时运动员都戴手套
拳击和散打,均属于体育运动,不是战场的“你死我活”较量,旧社会的国术擂台,致伤致残的往事岂能忘记?戴手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安全,是“文明”的体现,促进这项运动的健康发展。拳击的规则早已定下,就不必多言,就光说散打吧!
最初的散打,背心短裤,再穿上“护头”、“护胸”、“护裆”武装的像太空人一样,不许肘部、膝部进攻,不许连击头部、可以用快摔、没有围绳,双方运动员,很难做到“快摔”,所以多用拳打脚踢,说是“拳击加腿”并不为过。当时规则规定,一局连续两次下擂者败,不计方法,所以结果经常看到队员相互顶牛“推”,很多原本点数占尽优势的运动员,被推下擂台后,表情极为沮丧,想想真的非常滑稽。
近些年散打不断改革,和世界搏击逐渐接轨,很多大型比赛都去掉了护头、护胸等笨重的“设备”,只保留了拳套和护裆。在技术上,拳脚膝肘逐渐放开,允许重击、连击,增加了观赏性,为多数国人所认可,它走到这步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应该支持才是!
如果喜欢各种掌法、指法、擒拿格斗类的有杀伤力的“功夫”,还是想办法加入武警、特警的行列!我当武警的时候,很多重手法对坏人都用过,但这是职业需要。作为普通人,即使学会这些厉害的手段,也要慎用,否则一旦打坏对方,难辞法律的追究!
⑦ 打拳击要带手套,是什么原因呢
拳击手套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手的。然后才是保护对手的脸。人类手指和脚趾的骨头是最脆弱的。最硬的骨头是膝盖,然后依次颅骨,肘。胫骨。最早的拳击是不戴手套的。都是徒手。后来有人缠绳子保护手。也有人为了更具有杀伤力。在绳子上侵满胶水在粘上砂子。尖锐的东西。比赛就变得更血腥了。
忘了说明一点。拳击手套不会让对方皮开肉绽。但是对大脑的伤害最大。这也是规则决定的。MMA分指手套。小且薄。虽然会容易造成伤口。但是不是很大的伤害。
⑧ 戴手套有用吗
戴手套有用吗
戴手套有用吗,在很多的地方都是需要用到手套的,手套是为了保护双手长手茧和磨出水泡或者是隔绝外界的脏东西,达到保护双手的作用。以下分享戴手套有用吗?一起来看看。
戴手套有用吗1
关于戴手套的重要性
外科手术为侵入性操作,由于皮肤完整性破坏,可能会引起病原体在患者与术者之间接触传播,导致患者发生术后SSI或术者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手套具有双重屏障作用,一方面可防止术者手上的细菌进入手术切口,降低患者SSI危险,另一方面手套可以保护术者双手,防止术者在手术中感染患者血液、体液中的血源性病原体。
如肝炎病毒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因此,自1894年手套应用于外科手术以来,戴手套已成为外科无菌技术的常规操作。一般认为,术中手套破损可能会导致感染率上升,增加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近期还有建议术中应戴两幅手套以降低手套破损导致术者皮肤微生物对伤口污染的潜在危险性。
手套破损或微穿孔率
目前已报道的术中手套破损或微穿孔率不等。Chan等对手套破损的常见原因、部位以及手术人员是否意识到手套破损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共纳入了130例连续进行的骨科手术,手术结束后,对所有手套进行了水负载测试(water-loading test)。在测试的1452副手套中,手套破损率为3.58%,大约61.5%的破损在术中没有被发现。
在破损的手套中,发生于主刀医生者占76.9%,其次为第一助手(13.5%)和第二助手(9.6%);手套破损主要发生于非优势手(non-dominant hand),主要发生部位为食指,其次为拇指;手术器械的剪切力所致手套破损占未意识到的破损的45%;手套破损主要发生于订皮钉(33%)和使用钢丝进行内固定(19%)时。
该研究发现,术中手套破损主要由于剪切力而非锐器刺破所致。此外,大部分的手套破损未在术中被发现。由此可见,手套破损增加了术中污染的危险性。其他研究也证实手术时手套破损或微穿孔主要发生于非优势手,左手食指和拇指最易发生手套破损或微穿孔,手术医生发生手套破损的概率最高。
双层手套和单层手套对SSI发生的影响
由于手套破损可增加切口污染的危险性,从而增加SSI,尤其是在进行骨科或牙科等涉及尖锐表面的手术时,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戴双层手套。那么戴双层手套是否可降低感染的危险性?2006年Tanner等就戴双层手套是否会降低患者SSI和术者及患者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发生进行了meta分析。
他们发现有2项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了戴双层手套是否会降低患者SSI,这2项研究均为骨科手术,其中一项研究纳入50名受试者,另一项纳入71例受试者,这两项研究均未报道有SSI的发生。
由于这2项研究均未发现有SSI发生,现有数据提示未发现有足够的证据可表明戴双层手套和单层手套是否影响SSI的发生,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可确证手套破损与SSI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更多的大型临床试验来验证双层手套对SSI发生的影响效果。
手术时间与手套微穿孔发生率呈正相关
手术持续时间与手套的微穿孔发生率呈正相关,手术时间越长手套的微穿孔发生率越高。如一项研究显示戴手套时间小于90min时,微穿孔率为15.4%,佩戴时间为91~150min时微穿孔率为18.1%,而手套佩戴时间长于150min时,微穿孔率升高至23.7%。
有研究发现心脏手术中如手术时间短于3h,手套穿孔率为30%,但手术时间超过5h时,手套穿孔率升至65%,而且在持续时间长的手术中,术后术者手上的细菌培养计数也更高。此外,手术时间也与手套物理性能改变程度有关,研究表明手术时间超过3.5h时,手套易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性能改变。
手套物理性能的改变使手套在术中不能有效地贴合手指进行手术操作,易引起手套的破损。因此,建议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h时应及时更换手套,降低因物理性能改变所致手套破损的危险性。国外还有人建议手术时间超过90min时,手术医生、第一助手以及洗手护士应更换手套。
戴手套有用吗2
开车戴手套的必要性
戴手套开车的都是司机吗?当然不是,手套的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虽然一般周边就没有哪个车主戴手套开车,而且主要只是看到服务行业的司机才会戴手套,他们戴手套一方面确实是形象问题,但手套其实还有防滑的目的,另外还能防止磨出老茧,甚至还有震动病。
戴手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冬天开车摸着方向盘不会手冷,保暖的作用很明显。不过大多数时候它都起着防滑的作用,开车的时候手心很容易出汗,这必然会导致方向盘打滑,而戴上手套,手心出汗也不会直接放映在方向盘上,就可以避免打方向盘打滑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戴手套开车能够很大程度上防止震动病的发生,没听过这个病?没事,车子在发动时和行驶途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震动吧,这种震动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而且研究表明,长期驾驶机动车的人,机械振动会是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还会让手掌多汗,震动过强还会导致手臂疲劳,握力下降,甚至是痉挛、萎缩,引起骨关节的改变。
所以你说开车带手套好不好?肯定是好的',但是要选择正确的手套,比如说女式那种丝质手套、尼龙手套、普通的皮手套,这些都是不行的,真正驾驶用的手套都会在手掌和手指处使用防滑和翻皮或植入细小的颗粒,用来防止打滑,所以选择一款对的手套也是非常重要的。
戴手套有用吗3
为什么足球的守门员都要戴手套?
国际足联貌似没有明确规定“守门员必须戴手套”,记得早期的足球比赛,很多门将就没有戴手套,一直到2004年欧洲杯葡萄牙队与英格兰队的淘汰赛,葡萄牙门将里卡多在点球大战的阶段,就脱掉手套,不但扑出英格兰队的点球,而且自己也打进点球,堪称神奇。
可见,守门员不存在“都要戴手套”的说法。
至于大部分门将都选择戴手套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以下几点,冬天怕冷,怕手指关节冻僵,影响扑救时的反应。
再者,戴上手套,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滑,增加门将扑救时手部与足球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脱手的可能。
不然的话,一旦门将手掌出汗,个个都可能变成“黄油手”。
还有一点就是,门将手套,还能缓解对手大力射门的力度,人的手掌比较薄,硬接对手的射门,属于硬碰硬。而门将手套上有弹性,接到对手大力射门时,可以起到“卸力”的效果,让门将更好控制住足球。
你看看像C罗,卡洛斯,阿德里亚诺或者巴蒂斯图塔这些“重炮手”射门时的力度如何?足球飞行的时速那么高,直接用手指硬接的话,相当于遭受了一场小型车祸!
所以,手套的保护手部功能,也能避免门将手指过度弯曲,减少门将受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