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中筋面粉怎么揉出手套
扩展阅读
睡衣少女怎么画 2025-02-05 11:46:59
夏天白色皮鞋配什么裙子 2025-02-05 11:46:53

中筋面粉怎么揉出手套

发布时间: 2023-09-17 18:22:44

㈠ 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 面团揉出手套膜要多久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做面食的时候都会揉面,揉面是有一定技巧的,尤其是揉面的程度。有些面点对揉面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让面团揉出膜。那么面团怎么揉出手套膜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为什么面团能拉膜

做面包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手套膜,这一步难倒了很多人,像制作吐司、小餐包、甜甜圈、可颂等这些需要用到高筋面粉的西式糕点,面团都需要多多搅拌,直到面团拉开可以出现薄膜,只是所需的状态略有不同。

一般面粉能拉开膜,说明筋性很好,而面粉起筋的程度主要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小麦粉在加水之后,它的蛋白质在搅拌下能形细致、充满弹性的结构,所以面粉能拉出膜,跟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有关,在高、中、低筋三种面粉中,高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最容易拉出膜。

如果没有揉到位,面团拉不出膜,即使面团发酵成功,烤出来的面包吃起来就像馒头,口感不蓬松也不细腻,没有面包独特的口感,也不能拉丝,这就是面团需要搅拌的原因。

面团怎么揉出膜

1、后油法

后油法指的是黄油不要一开始就加,等面团揉好,醒面一段时间,等面筋形成后,再把黄油加进去开始搅拌,这样更容易出膜,这是因为黄油会阻断面筋的形成。

2、后酵母法

后酵母法指的是和面时,酵母和黄油先不要添加,其他食材混合揉好面团,盖好放入冰箱冷藏醒发,最好是放置一晚,这样面筋形成,再把酵母用少量水融化后揉进面团中,黄油也加进去,一起揉搓,更容易出膜。

3、搅拌的手法

想要轻松揉出手套膜,当然最好有厨师机,如果没有厨师机,手工揉就比较费力,可以像搓衣服一样,一只手按压一端的面团,另一只手把面团反复往前搓,如果面团粘案板上,可以用刮刀整型,等面团不那么粘手了,可以时不时摔打面团,后继续揉搓出膜。

手工揉面是非常费力的,最好找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来揉,因为在揉面团的过程中,面团因为反复摩擦,温度会升高,面团可能在这过程中已经发酵起来了,也不容易出膜,最好的方法是大力、短时间出膜。

面团揉出膜要多久

一般至少需要半小时左右。

1、我们揉面的方法要正确,类似于我们平时在搓衣板去洗衣服的一个手法,按住面团的一端,想洗衣服一样在案板上搓面团,要用巧劲

2、面团一开始是硬的,揉一会你会发现越来越粘手,不仅粘手还黏案板,黏在上面掉不下来的那种,没关系我们准备一个刮板,黏在案板上我们给他刮下来,重新揉,手法不要变,坚持揉10分钟左右情况会稍微好点

3、这时候我们拿起面团捏住一端,在案板上摔打,摔打几下你会发现面不怎么黏了

4、就这样揉一会摔打几次,大概持续20分钟,你会发现面团不粘手了,变得很有弹性

5、再接着揉几分钟,手套膜就出来了

6、这就是一整套揉手套膜的一个过程,大概估算一下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7、用手揉还是很累人的,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选择机器揉面

手工揉面技巧

1、面粉的选择很重要,做面包首先要用高筋面粉或做面包的专用面粉。

2、揉面的过程中,要把面团尽可能的抻长,如果面团水分过少,是不容易拉抻的,所以这里的技巧是要掌握好面团的水分。

3、和面前加入适量的盐,有助于面筋更早形成。

4、揉出了面筋后就可以加入黄油了,先慢慢揉,重复折叠面团,也可以适当摔打面团直到面团光滑不沾手。

正常情况这几个步骤做完10来分钟左右,可以尝试着用手掌撑膜,如果撑膜效果不佳,可以继续揉面,摔打,直至成膜。

㈡ 手工揉面之手套膜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

用料

普通中粉 375g

白砂糖 37g

玉米油 37g

盐 3g

酵母 3g

鸡蛋 一个(约50g)

水 160g

手工揉面之手套膜的做法

  • 我用的都是最基本的配料,而且都是家里经常用的最普通的面粉和玉米油~首先我用的是先油法(个人感觉,先油后油对于出膜真的影响不大,而且我用的是玉米油,最后放的话真的挺不好揉进去的,干脆别浪费那时间了),把所有配料放到一块儿,记住盐和酵母分开放两边

  • 拿一双筷子,把配料搅匀,尽量搅到没有干粉,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半小时

  • 拿一个碗,盛些冷水(用来给面团补水,防止面团过干)取出冷藏的面团,倒在面板上开始揉面,刚开始搓面时会觉得很粘,不过不用担心,过会儿面团起筋了就不那么粘了,你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搓啊搓,搓啊搓,面团搓出去卷回来,如果很湿卷不回来,就拿刮刀刮回来

  • 我一般是大约15分钟左右吧,揉面时就能听见面团啪啪的响,那是面团里的泡泡被揉破了的声音,这个时候差不多就能出手套膜了,开始摔面(我摔面完全是为了把面团摔得光滑一些),摔几下,面团就已经很光滑了,就可以切下一块来,检查一下出膜情况了,是不是很轻松地搓出了手套膜呢?没有也不要气馁,继续再搓一会儿,手套膜马上就出来了

  • 小贴士

    盐和酵母一定要分开放两边

㈢ 面包不出膜怎么办只要掌握这3步,15分钟揉出手套膜,又快又好

女儿最喜欢吃面包,三天两头去面包房买,有时也会让我 给她 做

老蒙其实不太喜欢做面包,因为太麻烦

揉摸,一发,二发,很费时间

面包机就不用说了,个人感觉比较鸡肋,我家用它做过一次面包,感觉像在吃砖头

前几天,看 美食 节目,某老师现场指导快速出膜大发

回家一试,果然灵验,以前老蒙揉面团出膜要30分钟,这次15分钟就OK啦

不信咱们一起来试试,回家要多多练习哦!

1、高筋面粉250克 / 2、全蛋液75克 / 3、牛奶90克 / 4、酵母5克 / 5、糖30克 / 6、黄油25克 / 7、盐3克

1、刷子或喷壶 / 2、吐司盒 / 3、烤箱

1、将准备好的高筋面粉放入盆中, 除酵母、黄油、盐以外的所有食材全部混合在一起 ,(牛奶可预留出10克,与酵母搅拌用)揉成面团,到什么程度呢?不见干粉即可。将面团放在容器里,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餐30分钟,如果是冬天,不用放冰箱,放入冰箱的目的是,温度越低越容易出膜;

2、将预留出来的10克牛奶与干酵母混合,使其溶解;

3、30分钟后,取出面团,全部撕成小块,用刀切成小块也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加上酵母,揉面团使酵母均匀的与面团融合;

4、再将面团撕成小块,放入盐,继续揉面,使盐与面团充分融合;

5、此时,我们开始揉面,手揉的工作开始;

我们用重复做这三步来完成快速出膜

6、10几分钟后,检查一下出膜情况,取一块面团,扯成手套膜检查,如果不容易破,如果出现边缘光滑的洞,证明手套膜成功,如果出现锯齿形的洞,在继续摔打10几下,再检查,直到不易破或者出现光滑的破洞为止;一般情况15-20分钟都能出膜,熟练后时间会更短;

7、揉好后,放入面盆中,盖保鲜膜进行一发,温度25-28度为宜;

8、一发程度为:面团扩大到2倍大,用手蘸一点面粉,在面团上戳洞,不回缩即可;

9、将面团均匀分成3等份,揉圆,再次盖上保鲜膜醒15分钟;

10、15分钟后,将面团擀成牛舌状,出现的大泡,用手拍掉即可,卷起后,盖保鲜膜醒发15分钟;

11、15分钟后,再次将面团擀成牛舌状,卷起,大气泡还是拍掉,三个全部卷好后,放入吐司盒,进行二发;如您放在室温下,盖上保鲜膜,放烤箱中发,不用盖保鲜膜,只需放一碗清水即可;

12、吐司发到吐司盒的9分满时,取出来,用喷壶喷水、喷牛奶、刷蛋液三选一,都是可以的;

13、烤箱预热,180度烤40分钟即可;

14、10分钟之内不要开烤箱盖,10分钟后,吐司已长高表面着色,取锡纸盖在面包上,继续烤;

15、出炉后,轻微震动脱模,侧放烤架上晾凉,切开;

软组织不错,味道更好!

㈣ 如何揉出手套膜

如何揉面能揉出手套膜
使用凯膳怡厨师机想揉出手套膜可以按照这个步骤: 以350克面粉为例,您可以先用2档先搅拌面粉,可以防止面粉喷溅,等液体混合面粉,有颗粒后,再用4-5档搅拌。一般7分钟左右,手套膜基本上就成型了。尽量不要超过15分钟,如果过度搅拌,面团的中心温度过热,反而会影响面团的口感。接着静置一段时间发酵,就可以用来做面包了哦。注意以上的搅拌面粉的时间按您具体的情况适当可以调整,面团揉出手套膜,同配方相关。如果是欧式面团、法棍等面团,它们的手套膜就没有甜面包的面团那么明显。通常中点馒头等的面团就不太会出手套膜,因为面粉用的是中筋粉,溼度也不够。因此成品就不会像面包那样口感松软。
请问怎么用手能揉出面包手套膜吗
一、畅法

1

将面粉、奶粉、糖、盐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搅均,直到没有干面粉。盖上保鲜膜或溼纱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内,醒15-20分钟。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温水后放入,前面的水减量即可)稍微揉成团就将面团移到案板上揉。一两分钟面团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来的容易成团,越揉也会越沾)这时可以摔打面团了(摔面团也是有方法的,不会的一定要去搜视频看。其实就是把面团摔长了,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较省力,又不会觉得很粘手,当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钟就可以出膜了,这时的膜还容易破,这时可以加黄油了(黄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内软化,最好是直接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黄油揉进面团,因为它很硬,容易跑出来,跑出来又塞进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钟,黄油基本全揉进去了,这时切一小块面团,旋转着扯开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断面也很光滑,做面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继续摔打吧!最多半小时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贴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会促使酵母发酵,会影响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着揉着就觉得面团膨胀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团越是发酵的厉害,所以彻底失败。

2、黄油最好先放到冷冻室冻成硬块,这样加黄油到面团的时候会让面团降温,不用担心天气太热揉着揉着发酵起来; 其次,这样黄油就是一点点的融入到面团,等黄油完全融入时,膜已经出来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样摔的,就去看看《保罗教你做面包》第一集。其实就是把面团摔两下,它就变长了,然后叠起来,换个方向再摔!

4、希望爱面包的厨友们都能把面团套手上……加油,亲爱的们,只有自己总结了方法,才能得心应手!
请问面包师傅要怎么才可以揉出手套膜,这个程度是怎样的?
这个程度是可以扔掉了。要手动揉,现在基本上没有师傅懂得怎么揉,都用机器。
怎么才能保证不管什么配方都能揉出手套膜
你要做这个配方吗?
请问为什么做面包要揉出手套膜
不出膜做出来就不是面包了,甜面团都要出膜。
如何揉出膜的面团
这是我从别人那看到,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揉面最最关键的问题是----干溼原料的配比!干性原料主要是面粉和少许奶粉,可可粉之类的;而溼性原料主要是水、牛奶(含88%的水),包括蛋液(含73%的水)。为叙述简单,下面分别以面粉和水代表干、溼原料。如果干溼原料配比合适,面团最初是很粘手的,但是经过数分钟的揉搓之后就会慢慢变的光滑。如果你采取正确的手法揉了半个多小时还是很粘手,那绝对是水多了,这时只能加面粉了,虽说各种原材料都是以面粉为标准配备的,最好不要轻易加面粉,但是这种水多的情况下,不加面粉揉到天黑也出不了膜。我曾有两次水加多了,揉了四十分钟面团一点变化也没有,后来只能一点点加面粉,一共揉了一个半小时才差不多。而另一种情况,面团虽然成团但是很干的话,也是揉不膜的。因为面筋的形成是靠面粉和水的结合,如果水分不足,也是不行的。文中提到的出膜都是能拉出大片薄膜且破洞边缘光滑的膜,即完全阶段。)我这里想说的是,面团宁干不溼!加水过多的面团就像一场噩梦,手都黏在里面出不来就甭提揉了。所以不要一次把水全加进去。[/b[b]](因为你很少那么幸运的和配方的作者的原料、作业环境完全相同,面粉吸溼性不尽相同等各种原因会造成即使配方一样,面团也不一样。)那水加到什么程度呢?加到能把面盆里的面粉攒成一个面团的程度就好了,不要有剩余的干面粉就成。然后就可以把面团拿出来放到大理石台面上开揉(记得把面盆用刮板刮干净噢)。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往里加水,但是每次只加一点点。我管这个过程叫“揣水”,可以这么操作:每次把面团中间按出一个小坑,用手沾一点点水进来。然后像包包子似的把中间的水包进去,边包边揉,这时台面上可能会粘连粘面,那是因为水还未全部被吸收。可以尽量用面团干的部分去把台面上的粘面粘起来,大概半分钟左右水就会慢慢地被面团吸收进去,这时就是三光(手光、面光、台面光)了。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做法,按个坑,沾点水进去继续揉。直到面团越来越柔软,手掌按下去时感觉内部也越来越有弹性,甚至有点气体的感觉时,不用检验,膜肯定出来了。当然这时,你如果想让成品更溼润绵软的话,还可以这样再揣几次水。这样一点点揣水的好处是不会加多,你能随时感受到面团的状态。这时面团会非常柔软溼润,手接触和按压上去的感觉很是享受,就像在和它打太极一样。你可以继续享受一会这样的状态,然后差不多就可以收工了,虽然不至于把面筋揉断,但是我们可以把力气留给下一个面包哈。整个过程的关键就是每次只需一点点水,然后揉到三光以后再加下一次水。我上次做孟老师书里的鲜奶油面包,所有原料(包括全部水)都加进去之后,居然还有好多干面粉(所以即使是书上的配方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灵活使用),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加了大概十多次共计40多克水。这个过程千万要有耐心,其实每次如果只加一点点水,半分钟就能三光。即使加20次也只需十分钟。而这时,基本上已经能出薄膜了。假设这40g水一次或者比如5次加入,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出不了膜,你的手都会黏在面团里出不来。所以,欲速则不达。只要遵循这个原则,揉500g左右的面团半个小时之内完全能搞定,而且整个过程手和台面会很干净。网上的很多方法我都试过,比如泡面法,还有酵母提前溶解至有大泡泡时再加入面粉等等,个人认为效果不是很明显。泡面法可能是和温度有关,北京这里室温20度可能不适合。而酵母是要提前溶解的,我一般将酵母配方中的一部分水里静置一会,根据时间长短和酵母的不同,有时有大泡有时没有,我都一样加到面粉中用揣水的方法揉面,一样是20多分钟完成。其实,在揉面的过程中,面团......>>
请高手指点,做面包时揉出手套膜开始醒发,醒发后面团粘手啊,怎么没有手套膜了?
发过头了,面筋已经开始崩溃,原来吸收的水份,开始反析出来了,
为什么我的面团揉不出手套膜
面团的水分不够,软硬度应该是把面团放在料理台上马上就会塌下去的状态。足够的黄油,黄油加进去时应该是软化的。
做面包非得要把面揉出手套膜吗
我一般都是揉到均匀,就是没有结块的地方,然后分成块让它发酵。
厨师机揉面团,怎么才能揉出手套膜
好面,加正确的时间选择,看看说明书。

㈤ 请问用厨师机和面如何揉出手套膜

个人认为出膜需要具备4个要点,一面粉(蛋白质含量在13g以上 20%);二水分比例或面粉吸水性差异(面的含水量将影响面团的软硬,液体和面粉的含量要在比例60%-70% 湿润的面团会更容易出膜);三厨师机档位调节是否恰当;四以上都没问题可能是配方原因,可以换配方试下。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在第一次揉完面发现不太成膜后,再加入适量的黄油试试,据说这是个补救的办法,但因为我没有遇到不成膜的情况,我用的是商用S蛇形钩的厨师机,海氏家的,型号是HM780,一点不夸张的说30秒可以成团,差不多15分钟左右出光滑手套膜。哦,对了,还要注意在揉面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面团温度,否则黄油会由于高温开始融化,而酵母也会提前发酵,这两者都会让面团变得湿黏。经常用的降温方法有:使用冷藏水与鸡蛋,甚至面粉也可以冷藏,或者在厨师机搅拌盆上绑冰袋。面团搅拌完成后的温度控制在30度以下最好,当然也不能太低,否则后面发酵会需要很长时间。

㈥ 揉不出手套膜的原因是什么

1、用的低筋面粉

用高筋面粉才能揉出膜。面粉本身就是一个影响面团出膜的重要因素,制作面包当然最好选择高筋面粉(蛋白质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别,选购面粉时需注意,而且面粉最好买新鲜的,放置太久的面粉,进行会降低。

2、配料问题

和面没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时根据配方加入鸡蛋或者食盐,既可以丰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面粉的筋性,让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适

配方的含水量对出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只做面包的面团湿度在60%~70%之间,比较容易出膜,这种状态下的面团有些粘手,但是面团能拿得起来,如果湿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点是难以操作,会特别粘手。(因为面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在具体和面时,要预留10%的水,视情况增减。)

含油量指的是黄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会对面团出膜有影响,按照原来的方子,油量减少或者过多,都会影响出膜。

4、搅拌力度太小

一般,搅拌力度越大,面筋形成越快,这就是和面需要厨师机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当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面粉揉出手套膜一般建议用高筋面粉。

国标中,面粉按湿面筋含量分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面包等烘焙类产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颂类产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面粉,纯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适合做烘焙类产品。

面粉的筋度强弱取决于面粉中-S-H-转化成 -S-S-键的数量,数量越多,面粉筋力越强,面团弹性越大,延伸性也会相对好。

㈦ 手套膜不用揉,放一个晚上就有了!超简单,方法给你,一看就明白

很多朋友都说烘焙太难,面包做法复杂,面团怎么揉都揉不出手套膜,好不容易烤出一个面包,却硬得像石头似的,教人难以下咽。但其实,面包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你跟着往下看,懒人也能做出香甜营养,柔软拉丝的面包,可比外面买来的面包好吃多了。

面包是否香甜柔软,取决于揉面时是否能揉成手套膜。可手套膜不是轻易就能揉出来的,所以很多焙友们都败在这一步。但我这里有个特别节省体力的懒人手套膜方法,面团稍微拌匀后(面团拌匀这步,我用面包机代替了。如果家里没有面包机,那就动手揉吧,将面团揉到三光状态即可),放置一个晚上,第二天检查面团,手套膜就出来啦。方法特别简单,包你一看就会,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这款手撕面包,我添加了柚子蜜。柚子蜜是由自制的柚子酱和蜂蜜混合而成,不甜腻,也不苦涩。风味独特,吃起来特别香。我最爱将面包一片一片撕着吃,金黄色的表皮下,白色的面包,夹杂着香气浓郁的柚子蜜,吃起来就特别享受。

配方: 高筋面粉260g,鸡蛋50g,牛奶140g,玉米油20g,细砂糖30g,即发酵母粉4g,盐1g,柚子蜜80g(可做2盘手撕柚子蜜面包)

模具: chefmade学厨7寸日式铝阳极活底中空蛋糕模(WK9260)

烤箱温度、时间: 上下火160度,16分钟

面包配方: 高筋面粉260g,鸡蛋50g,牛奶140g,玉米油20g,细砂糖30g,即发酵母粉4g,盐1g

辅助食材: 柚子蜜80g

1、将面包配方里的所有食材都放入面包机内胆,启动一次“和面”程序,时间为12分钟;

2、面团放入冰箱冷藏一晚;第二天早上检查出膜情况;轻轻松松拉出一大片膜,这法子特别适合懒人;

亲们爱吃手撕柚子蜜面包吗?欢迎留言~O(∩_∩)O~~

㈧ 面团揉不出膜怎么补救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烘焙师非常喜欢跟大家一起交流在学习糕点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首先我们摆出问题:面团不起膜怎么办?

我们需要了解,在烘焙中面包面打成手套膜非常的重要,大部分北海道面包吐司一类的面包都是需要将面团揉出膜,就是所谓的手套膜,良好的手套膜延展性非常的好,透明度非常的高,空口边缘非常的光滑,薄膜韧性也是非常的好,这样揉好的面团如果后续发酵整形与烘烤没出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面包层次非常的好,无论口感还是外形都更加好。

可是无论你做的多熟练偶尔还是会问题,没有出膜,或是手套膜韧性不够。其实这在实践过程中也很正常,况且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家里做的,大部分人没有用到厨师机或是搅拌机的,那么从成功率上来说在家做面包更加的难,而且也是更加的辛苦。对于一个过来人我需要阐明一下,这很正常,毕竟大部分人不是专业的,多多练习就会不断地进步的。

说到这,那到底有哪些原因是我们没有将面团揉出膜的呢?

第一, 面包中如果面粉选择不对,那么这个面包一开始就错了。很多人在学习做面包时如果使用了低筋面或是中筋面粉,那么这个面包就难了。我们需要高筋面粉,只有高筋面粉才是我们做面包的首选,那么在我们具体实践中其他面粉在我们做面包时是不是就是一无是处了呢?也不是,有时我们也会在和面时加入少量的低筋面粉,但是这个面粉时少量的,不能超过总面粉的15%,合适的处理这个的面团在发酵时会更高一点,当然了如果是新手不建议用。(一般家庭用的大部分都是普通面粉,这就是中筋面粉。低筋面粉就是蛋糕粉,主要用于做蛋糕的)

还有就是中筋面粉是不是不起膜了呢?不是,中筋面粉也可以起膜,但是这个膜不是手套膜,膜的韧性不够,即使发酵了也是不大,烤出来口感也是不好的。

第二, 搅拌的时间不够,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面团和好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机械也是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了,更别说手工揉面了。

第三, 如果配料中液态配料过少也是不容易出膜,一般情况下水、牛奶还有鸡蛋的占比要占到面粉的60~65%左右,为什么是左右呢?做烘焙时间久了就知道,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相对来说质量越好的面粉吸水率越大,成品越是透软,口感也是越好。

第四, 黄油没有加或是加的不够,或是时机不对。我们知道做面包加黄油口感最好,当然了,色拉油玉米油等也是可以的。如果加的不多很少,面团显得干燥,膜也是不容易出,一般黄油占面粉的10~20%。还有就是我们知道绝大部分面包是后油法,就是当面团达到完全阶段在加入油,就是面团大约可以拉出厚厚的膜时候,在加入油,这样打出的面团延展性很好。如果是做丹麦面包一类的完全阶段就行了。

第五, 温度不对。天热的时候我们建议用冷水和面,这时酵母用量相对于冬天要减少。而在天气冷的时候建议用温水35度和面,这时酵母会醒的快,更好的融入面粉里。水的温度选好了非常有益于和面的。

第六, 揉面顺序,如果是手工和面,一定要慢慢加水,如果你把材料全家进了,会加大难度,和面更加的难成功。一般情况下鸡蛋牛奶与粉类先行混合,水在分次加入,让面粉慢慢地吸入面粉,如果一次性把水加进去,面粉来不及吸水,整个面团很容易直接塌下。

第七, 手工和面时没有醒面,适当的醒面有助于和面

第八, 面团在手里耽误时间太多也不行,太长时间如果酵母已经开始促进面团不断发酵了,那么没有经验就就难处理了。

第九, 如果面团失败了,揉过了或是放弃了,是不是面团就没用了呢?不是,我们需要补救。将整个面团称重,拿出面团的四分之一。下面我们需要重新称重一个新的面包配方,并将整个四分之一面团混合重新加工。如果精力来不了,那么我们需要把面团用塑料袋给封好,放在冰箱的冷冻里面,下次做面包时当做老面用。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看到的人都可以少走弯路。

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教。

㈨ 面团可以拉出“手套膜”是不是面团的筋度就很高呢

如果了解烘焙的朋友就应该非常熟悉,面团拉出手套膜了,面团拉着手套膜主要是用在制作面包上面,那么我们在制作面包的时候拉出手套膜,就说明面团已经有一定的筋性,做出来的面包才会更好吃。

面团可以拉出手套膜,是不是面团的筋度就很高的?

面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手套膜,还在于用到的面粉,面粉由于本身的特性分为三种,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这三种面粉决定了,面条是否能够拉出手套膜,如果面团已经拉出了手套膜,说明面团中的面筋已经形成了,筋度自然比一般面团要高很多。


结语。

面团之所以能够拉出手套膜,是因为用到的面粉本身就具有筋性的,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都能够拉出手套膜,在揉制面团的时候,面团中已经形成了筋度。这个面团的筋度是比一般的面团筋度要高很多,不过在制作面包的时候用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差别也不是特别大。

㈩ 为什么有时候揉面揉不出薄膜

很开心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对于为什么有时候揉面揉不出薄膜,以蛋黄酥举例从我个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与选择的面粉类型有关

如果想尽快揉出薄膜,尽量选择高筋面粉,我们一般用的普通面粉蛋白含量太低,而高筋粉蛋白含量高,韧性强,这样揉的时候更容易揉出薄膜,也容易拉丝,更适合做面包、面条类。

2.与面粉内加的东西有关

面粉内加的酵母、盐、糖、水分黄油都是影响面揉出膜的因素,面粉内可以加糖粉、鸡蛋、牛奶能增加面的柔度和韧性,更容易揉出薄膜。

3.与揉面的姿势和时间有关

揉面的时候从里向外一直搓,搓出去的面团收回来继续搓,反复的搓,时间稍微长点更好。

4.与面团发酵时间长短有关

我们揉一会然后用保鲜膜包住醒一会,然后继续揉。这样反复揉面,更容易揉出薄膜。一般面发酵大概20分钟左右,醒两次以上。

5.与和面的柔软度有关

和面的时候尽量去和软一些,软的面团,韧性更大,揉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薄膜,硬的面团,没有韧性。

以上就是我揉面过程揉出薄膜的希望经验,与大家共享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大家好,我是拉面那些事儿 ,本人从事兰州牛肉面行业多年,对于面食的制作是专业级别的,揉面揉不出薄膜,这是什么原因,下面我就从专业角度去讲一下!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遍

看了很多回答对于肉面出现不了薄膜的回答,说了很多原因,看似说的都很有道理,其实没有几个正确的。

面团出现薄膜需要具备几点因素:

1.面团中的水与面粉充分融合

2.面团经过充分的醒面过程

3.揉面过程要将面团揉到位

面团出现薄膜时说明了面团中的水与面粉的比例正合适,且面团中的水份分布均匀充分与面粉融合后的结果。而这样的面团再经过揉面一系列操作后,会有一个特点也就是面团表面光滑且细腻。一般能出现薄膜的面团都具有外表光滑细腻的特点,但是并非所有光滑细腻的面团都可以出现薄膜。

个人主页有卤菜各种做法的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定时解答卤菜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原因就是 :面团薄膜的形成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就是面团中含有良好的面筋网,所以才会有接近透明状态的薄膜,如果面团中没有良好的面筋网,那么面团一拉扯就会撕裂。

醒面的过程即是面筋生成的过程

如果面团中水与面粉的比例正合适,但是却没有充足的醒面时间,那么面团也很难出现薄膜,无论是面筋网还是水与面粉都需要一个融合生成的时间。

分享拉面专业知识,讲解专业拉面技巧,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看哈

揉面即是强筋的过程

有句话说的好,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意思就是说面团揉的越多越劲道,揉面之所以能够强筋是因为,面团经过醒面后,虽然生成了良好的面筋网,但是面筋网的排列却不够紧密,所以我们会发现面团醒过后体积会变大,所以我们揉面的过程即使压缩面团体积的过程,同样数量的面筋网,面团的体积越小其筋度就越高,所以其柔韧性和延伸性也就越好,这就是为啥想要出现薄膜,揉面过程十分重要。

个人主页有各种卤菜做法的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的分享,定时解答卤菜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1.水与面粉的比例不正确

发酵类面食制作的面团需要根据面粉的吸水性以及具体的面食制作调整水的用量,一般都是一斤面粉放250克-270克。过多或者过少的水都不利于薄膜的出现。

非发酵类面食所用的水在235克-260克之间。

个人主页有牛羊肉汤各种做法的讲解和高汤制作经验分享,定时解答调汤制作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2.揉面手法不对,导致面越揉越硬

大多数人揉面的手法用力技巧其实都是错误的,面少的话还能揉动面,但是如果说一袋子面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揉不动,这主要是因为揉面的姿势和用力技巧导致的。专业人士揉面用的是身体的力量,以胳膊为支点,身体重心前倾的惯性力量传递到胳膊上,然后在到手上,这才是正确的揉面方法,而大多数人是用胳膊和手碗的力量,所以面揉不光滑或揉不透则很正常,因为揉面的力量不够,所以揉面的次数就会增加,而这样不正确的揉面方法会把面揉糟了,所以很难出现薄膜。

个人主页有详细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3,揉面技巧:辅料的使用

揉面的时候准备些植物油,均匀涂抹在双手上,这样揉面的时候可以防止面破皮且不粘连,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上增加揉面的工作效率,植物油也具有给面团增加光滑度和增加延伸性的作用呦!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时分享:

各种面食做法的讲解,各种卤菜制作讲解和卤菜香料配方分享,各种汤类制作讲解和调汤经验分享

揉面揉不出薄膜的原因有好多种,面团太硬和太软都揉不出薄膜,一定要把面团做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在把面团放在面版上使劲揉,大约揉十五分钟,薄膜就揉出来了

其实按照物理和化学的解释来说,出膜是为了让面包中黏性最高的部分揉出来,具有很强的拉力和黏性。这样放入的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才会被包裹在黏性很大的面包的气孔中而逐渐长大,体积变到2倍以上。如果不出膜,黏性没达到,就很难包裹住而二氧化碳,也就体积难以膨胀,就会做出一团死面。

您好

为什么有时候揉面揉不出薄膜?

首先说用酵母发面是可以过夜的,之前我经常这么做,每隔地方温度不一样,也因为懒不想把活一天都干了,所以经常头一天晚上发面,第二天用

说一下酵母

酵母是一种真菌微生物,在有氧气和没有氧气的情况下都能够存活,发酵主要是利用了酵母的生命活动,产生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他物质,能够让面团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变得蓬松柔软,在整个发酵过程当中,酵母一直是处于活跃状态。

面团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让酵母充分繁殖产气,促使面团膨胀的过程。当酵母菌在面团内部有氧的环境下,将淀粉转化为糖并消耗掉的时候,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时,面团的体积就会膨大,就发了起来。

和面用温水。温度在28-30度之间最好。但很多朋友家里没食品用温度计怎么办?用手来感觉吧。别让你的手感觉出烫来就行。特别提示:用手背来测水温。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议用温水。当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发面过程尽量短一些,能节约时间。

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不少朋友总是说发不起来,可能是因为面团太硬了。水少面多,面团就硬,这样的面团适合做手擀面。水多面少,发出来的面团软踏踏,成品口感差。什么比例合适呢?我给个大致的配比:500g面粉,水量不能低于250ml,即约等于:2:1的比例。/*某个新手亲身证明2:1和出来的是年糕。当然,做馒头还是蒸包子,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饮食习惯来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面粉吸湿性是不同的,还是要灵活运用。

活性干酵母的生产日期很重要,过期的酵母失去了活性,就失去了酵母发酵的作用,切记。

二次发酵也很重要:在蒸之前,最好再进行二次发酵,生坯在蒸锅中静置约20分钟-30分钟左右,建议不要忽略这一步。经过二次发酵的馒头或包子,蒸出来肯定会比缺少这一步的好。天气热,蒸锅里装冷水,因为气温高容易发酵;天气冷,蒸锅里就装热水,更有助于二次发酵。

教大家一个不用揉面也能出手套膜的方法,正常活面之后把面团放到盆里,盖上保鲜膜封好,放到冰箱冷藏里,冷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从冰箱拿出来轻轻揉一下,一拉就出手套膜了,然后进行面团排气,然后整形进行2次发酵,面团是原来的2倍大就可以了,就可以烤面包啦,非常省事

手套膜想迅速出来,我教你个办法,放冷冻室二十分钟出来就有膜了。

下面就是我按这个程序操作的,做的电饭锅面包 。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我做的经验手套膜对于面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面包组织更细腻,口感更松软,也是检验烘焙者对面团掌握能力的考验,所以面包制作中,烘焙者都会强调要揉出手套膜。

“手套膜”是烘焙爱好者制作面包时,将高筋面团揉到可以套在手上类似薄膜而不破的一种状态,俗称手套膜。面团揉到手套膜对提升面包口感有如下优点:

1、手套膜意味着高筋面团已经揉到最佳的出筋状态

2、高筋面团揉成手套膜后,烤制的面包,特别是手撕包、北海道吐司等,面包的组织会很细腻,可以达到“拉丝”状态。

3、手套膜也是检验烘焙者对面粉、黄油、水、盐、酵母比例的掌握,揉面力度、发酵时间、面粉好坏的检验,太油或者面粉不对,都会影响手套膜的出筋状态,所以手工揉面的烘焙者往往力求达到手套膜。

这个手工出膜好难。我试过,汗水都出来了。就是不出膜

我最近做面包总结出一点,就是和好面团以后,先盖保鲜膜醒发半个小时,然后再放在案板上,像搓衣服一样反复来回揉搓,大约需要20-30分钟,一定会出膜,亲,你的没有出膜应该是功夫还没有到家,下次你按照我的方法试试,一定会出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