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穿旗袍开叉有什么说法
扩展阅读
卡丁车手套怎么升级 2025-02-13 18:39:15
女生买皮衣什么颜色好看 2025-02-13 18:35:40

穿旗袍开叉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 2025-02-13 15:36:46

‘壹’ 旗袍开叉高度有什么讲究旗袍开叉高度有讲究吗

1. 旗袍开衩的高度通常建议位于身体站直时手指垂直放置后虎口的位置,以保证开衩不低于指尖。
2. 对于年轻少女而言,旗袍开衩的高度应略高于膝盖。
3. 对于二十多岁至四十多岁的成熟女性,旗袍开衩可以适当提高,位于大腿中部至大腿根部之间。
4. 五十岁以上的女性在穿着旗袍时,建议将开衩降低。
旗袍简介:
旗袍是中国及全球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赞誉为中国的国粹和女性的国服。尽管对于其定义和起源时间仍有许多争议,旗袍依然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中最灿烂的现象之一。
旗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能至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到了民国20年代,旗袍成为女性最普遍的服装,并在1929年由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然而,在50年代后,旗袍在中国大陆逐渐被忽视。直到8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重新受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活动的影响,旗袍不仅在中国大陆地区得以复兴,还风靡全球各地的时尚界。

‘贰’ 旗袍开叉高度有什么讲究

旗袍开叉高度没有比较明确的标准,一般旗袍的开叉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也有的旗袍开到大腿的位置。

其实,最初的旗袍原型来源于满族。满族入关之后,这种衣服就流传出来了,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新的主流。在清朝伦理道德十分严格,虽然已经有了旗袍的雏形,但是并没有把旗袍的叉开的很高,最多到膝盖的位置。

到了民国时期,民风比较开放,女性把旗袍都开的比较高,从小腿一直开到大腿的位置,旗袍的这一演变也象征着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穿旗袍注意事项

穿旗袍不要太胖或太瘦。因为如果太瘦会显得很骨感,太胖的旗袍则会暴露出身材缺点。

穿旗袍时要淡妆。脸上适当的淡妆可以更好地突出穿旗袍的美感。所谓的淡妆就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方法强调人脸的自然美。

手臂太粗不要穿短袖或无袖旗袍。旗袍最能体现身体的美丽,因此必须特别合身。太紧的话移动起来不方便,太松则无法表现出女人的美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叁’ 旗袍为什么旁边要开两个叉两边分叉到底有何作用

古装的美女婀娜多姿,尤其是穿旗袍的女性,更是将优势尽显,不少小仙女也都穿过旗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旗袍为什么旁边要开两个叉?两边分叉到底有何作用?旗袍为什么旁边要开两个叉
有人觉得这个开叉设计,就是为了表现东方女性的含蓄,若隐若现的小腿,日常也更加方便,看一眼都不禁联想起女子娇媚姿态,更重要的是上厕所用,如果没有了这两个开叉,蹲蹲起起很不方便。
旗袍从古装演变过来,自然要解决这个让人羞红脸的问题了,但其实大部分人认为,旗袍这样设计虽然也是为了方便,但和上厕所无关。
据称旗袍的理念,源自先秦时期的深衣以清代袍衣,最初的旗袍是宽松的两边开叉的袍子,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当时的女子下地干活劳作,袍子一提,脚下也就方便了。
再来有些清代的女子擅马术,两边开叉的设计上马下马都可以,骑到马背上,两腿张开都能踩到马磴,再也不是迈不开步子了,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原本的宽大旗袍变成了紧身,开叉也就更明显了。
最早将旗袍发扬光大,便是当时的女学生,无袖设计,再配上开叉,及凸显女性轮廓的紧身设计,跟之前的宽松衣服只露一张脸,相比,体现的也是当时女性的进步。
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设计,反而体现的是女性的优雅走姿,旗袍下开叉让小腿活动空间大,臀部活动空间小,这样穿起来,走起路风姿绰约,比如当年穿了旗袍的张曼玉,可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少男少女呢!

‘肆’ 旗袍开叉高度有什么讲究(旗袍开衩太高合理吗)

1. 旗袍开衩的设计反映了不同年代的文化变迁,最初由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顾兰君引领潮流,她的穿着将旗袍的风格推向了新高度。
2. 旗袍设计注重展现女性的线条美,因此它的剪裁非常紧身,但这样的设计也带来了行动上的不便,因此开衩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元素。
3. 传统上,旗袍开衩通常开至膝盖,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开衩的高度也有所增加。
4. 旗袍开衩的合适高度有一定的讲究,建议在穿着者站立时,手指紧贴大腿放置后,虎口位置最高,开衩高度应尽量不低于指尖。
5. 对于年轻少女,旗袍开衩可适当位于膝盖上方一些;而对于二十多岁至四十多岁的成熟女性,大腿中部的位置是比较合适的;至于五十岁以上的女性,膝盖以下的旗袍开衩更为恰当。
6. 综上所述,旗袍开衩的高度应根据穿着者的年龄和身形来选择,以达到既美观又得体的效果。

‘伍’ 旗袍开叉高度有什么讲究 你旗袍开衩有讲究

1、旗袍原是满族妇女服装,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汉族妇女开始穿着。刚开始,旗袍并不是一直开衩的。一千多年来,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那时的女性对于美的表达是含蓄内敛,旗袍一直从领口遮蔽到脚踝,并没有开衩。
2、那为何保守的旗袍有渐渐的有了开衩呢?首先是因为历史的客观因素,在满族人入关之前,他们是需要去打猎、骑马、挤牛奶等活动,而在大腿处开衩就方便日常的工作。
3、然后又由于儒家文化的影响,那时候的汉人观念还很保守,在穿着方面都比较严实,旗袍在大腿开个衩,能颠覆清朝汉人的思维。所以到后来,旗袍反而渐渐成为了华人的象征性服饰。
4、随着时代的进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女性开始领悟到“曲线美”,于是就对旗袍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
5、随着与时俱进,思想审美的解放,旗袍袖子又开始缩短,开始在左边开低衩。旗袍开衩打开了中国服饰的性感之门,中国女性的美得到了舒展和释放。这种显而不扬、含而不露,将中国女性婉约含蓄之美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出来。
6、对于旗袍的改革舆论也如潮水一样几番来回起伏,旗袍开衩的程度也不断调整。后来越开越高,渐至大腿,因为有人反对,又回落到膝盖之下。
7、旗袍开衩在高度的细微变化中,所展现的气质是不一样的。少女穿着的旗袍开衩高度一般比较中庸,至膝盖以上一点儿。女孩初长时,清纯与成熟相交接,旗袍衬托的是一种出水芙蓉般的清纯与娇俏。
8、而成熟的女性选择的旗袍开衩则要更高一些,以凸显她们成熟饱满的曲线之美。旗袍开衩其实也与女性自身个性有很大的关系,或娇媚,或婉约,或清秀,或奔放,不同特点的女性选择的开衩高度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