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腰带怎么系才能紧
扩展阅读
写生旗袍配什么鞋 2024-10-20 13:29:06
高的旗袍领用什么衬 2024-10-20 13:25:14

旗袍腰带怎么系才能紧

发布时间: 2024-10-20 09:26:57

‘壹’ 旗袍可以搭配腰带吗

旗袍是不配腰带的,你说的配腰带的是改良版的旗袍连衣裙或改良版的汉服古风连衣裙,传统旗袍要求流线型的设计衬托女性柔美曲线的身材所以是没有腰带的

‘贰’ 急急急急急,求中国腰带的发展从唐代到清朝,腰带的系法(男女),材料,等级地位,用途。谢谢各位,要详

腰带:用来束腰的带子,裤带。若是皮革的,俗语也称皮带。
作用
中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说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今人用铜钮,非古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它与今天人们所用来系束裤裙的带子名称虽同,但作用并不一样。 由于腰带具有这种特殊的作用,所以古人对它十分重视,不论穿着官服、便服,腰间都要束上一带。天长日久,腰带便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刘琎传》:“(琎)方轨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着衣立,然后应。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君臣之间更是如此。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陶谷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
样式
古代腰带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但总的来看,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的。在秦汉以前,革带主要用于男子,妇女一般多系丝带。《说文·革部》:“男子带鞶,妇人带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男子除了用皮带外,也可系扎各种丝带。如《诗经·曹风·鸤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云:“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 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的丝带形制比较复杂,颜色、装饰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级差别十分显着。如《礼记·玉藻》所记:“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又:“大夫大带四寸。……天子素带,朱里,终辟。”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广四寸;士以练,广二寸。”甚至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都有严格的制度:“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
男子样式
所谓“绅”,就是指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论语˙卫灵公》记:“子张书诸绅。”宋邢昺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因为绅是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所以可提起来记事。当然,这是应急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官吏记事,是用一种手版,名“笏”,不用时就将它插在腰间,后来干脆就把垂绅插笏的仕宦称之为搢绅。搢就是插的意思。《晋书·舆服志》:“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所谓搢绅之士者,搢笏而垂绅带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以后还引申出乡绅、绅士等名词,专指那些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士,意思说他们具备了搢绅的资格。
女子样式
至于妇女,虽然用不着搢笏,但腰带系结以后,也有一部分垂下,这种下垂部分的名称,在叫法上与男带有些不同。明杨慎《丹铅续录》记:“古者妇人长带,结者名曰绸缪。垂者名曰襳缡。结而可解曰纽;结而不可解曰缔。”什么叫“可解”,什么叫“不可解”呢?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分别指活结和死结。凡是打成环状的活结,古时称“纽”,而扣紧的死结则称为“缔”。《说文·系部》:“缔,结可解也。”又“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关于腰带的系束部位,古时也有明确规定。如《礼记·深衣》记:“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孔颖达注释说:“当无骨者,带若当骨则缓急难中,故当无骨之处。此深衣带于朝祭服之带也。朝祭之带,则近上”。故《玉藻》云:“三分带下,绅居二焉。是自带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见腰带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据各种服装的不同形制而决定的。我们从战国以至西汉时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绕襟深衣的妇女,腰带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开。这种衣带的高度,就是视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带的系法与此不同,在革带顶端的交接之处,一般都缀有一个固定的装置,用时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丝带那样互相系结。缀在带首的固定装置,大体上也有两种形制,一种作成钩状,称为“钩”,也称“带钩”;另一种作成环状,称“𫔎”,或称“带𫔎”。 带钩一物在中国的出现,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以及山西等地的春秋墓中,都有带钩实物出土。文献资料中也常常提到带钩的名称。如《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等等。
制作带钩的原料,大多采用金属,如金、银、铜、铁等,也有用玉、石、骨、木做成的,但为数不多。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有的做成棒形,有的做成耜形,有的做成兽形,有的做成鸟形,有的做成人形,有的做成龙形,另外还有琴形、匙形及琵琶 腰带
形等,不可尽述。带钩的制作工艺也很有特色,有的用刻,有的用嵌,有的用镂,有的用错,不一而足。正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 带𫔎的出现比带钩要晚。目前所见的带𫔎实物,都是战国以后的产物。所谓带𫔎,指的是一种环形带扣,其形或方或圆,考究者附有扣针,用时将皮带伸入扣内,然后插入扣针即可。由于它结扎起来比带钩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欢迎。三国以后,革带用𫔎者逐渐增多,而用钩者却日见减少,最后完全取代了带钩。后世流行的钩洛带、蹀躞带以至金带、玉带等,都用带𫔎,而不用带钩,带钩的使命遂告结束。 带𫔎虽然是革带上的一种装置,但有时也可用于丝带。这种丝带与丝绦不同,它是以丝织物织成的一种宽阔的腰带。史籍中常见有绲带、织成带等名称,就是指这种腰带。如《述异记》称:“祖欣见形诣僧荣沈床上有一织成宝饰络带。”《东观汉记》:“郑(邓)遵破匈奴,于是上赐金刚鲜卑绲带一具。”在这种绲带及织成带的首部,就缀有一个金属带𫔎。《后汉书·舆服志》记命妇服饰:“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绶,以采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首为带𫔎,饰以白珠。”由此可见,这种饰有带𫔎的腰带,不仅可以用于男子,同时也可用于妇女。

唐:《新唐书 五行志》中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玉带”为古代地位级别的象征。所谓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kuǎ,音垮)”,俗称玉带板。早期的玉带是一种蹀躞(diéxiè音碟谢)带,即革带上面缀玉的同时又缀有许多勾环之类,用以钩挂小型器具或佩饰等物。蹀躞带只有一根鞓(tīng,音厅),一付带扣,不用铊(tā,音它)尾。据记载,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南北朝以后演变为革鞓上只缀方型带銙的玉带。隋唐时期玉带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就已经盛行。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一品官以下佩带刀子和?石,文武三品官以上佩玉带、四、五品官佩金带,六、七品官佩银带。届时的玉带大多是双鞓、双扣、双铊尾的。通常,革鞓上面套有锦缎带套,带銙即玉带板缀在带套上。带銙的数量多少取决于官员的级别地位。五代和宋时期,单鞓和双鞓的玉带同时并用。总的说来,从鞓、带扣和铊尾的数量来分类,玉带可分作:单鞓、单扣、无铊尾;单鞓、单扣、单铊尾;双鞓、双扣、单铊尾;双鞓、双扣、双铊尾;三鞓三扣双铊尾(原来的前鞓被一分为二,三台处多一插接式暗带扣)等几种制式。在使用双鞓的情况下,前鞓两端均钻有穿插扣针用的小孔,鞓的末端缀有铊尾,穿过带扣后,铊尾在后腰际垂向地面,取“顺下”之意。后鞓的两端装有带扣,通常用金属制成,但是也发现过用玉制成的带扣。五代时期的玉带,前鞓不镶玉,后鞓缀有7块方形玉板,号称“排方”。宋朝玉带,前鞓缀有2 – 6块带板,后鞓是排方。北方草原民族非常喜爱腰饰,所以在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上层社会腰佩玉带的风尚得到进一步的发扬。辽金时期的玉带已接近明制,带板数约20块左右,图案大多为春水秋山、猎狗、天鹅、海东青之类,雕工考究。只不过桃形带板的朝向比较乱,有朝上的也有朝下的。实际上,至少到了元朝,革带的带銙形状和数量就已经程式化了。但是,直到明朝早期,带銙数量还允许在16 - 25块之间不等。明代腰佩玉带的风尚随着治玉业的发达而继续兴盛。这个时期对于佩玉带的制度有所放宽,但对不同级别官员使用玉带的质地、形状、数量、纹饰,仍然有明文规定。洪武十五年明政府对于玉带的佩带制订了硬性规定。明张自烈《正字通》戌集上·銙字条:“明制,革带前合口处曰三台,左右排3圆桃。排方左右曰鱼尾(铊尾),有辅弼2小方。后7枚,前大小13枚。”这是臣僚所用的玉带,总共20銙。皇帝玉带为24銙。当注意的是,圆桃尖端的朝向甚为重要。按明朝的制式,左右两排圆桃,其尖端都朝向后腰。从正面观看,3个尖朝左,3个尖朝右。藏品中的带板,其圆桃尖端的朝向可以从带板上面的图案来判断。有的藏品带板中的圆桃,尖端朝上或朝下,也有的左右朝向混乱。这样的带板不是标准明制,恐系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或系后世仿品,仿制者不懂制式,凭空想象出来的。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里,无论皇帝还是臣僚,都是用一条宽布带子束腰,有的只不过宽布带上面多了几块玉饰而已。这种玉带与实际生活中玉带的差距已经近乎于离谱。尤其是是明朝的腰带,明朝开国之初便已规定为革带,带上缀有带銙,即按官员品级的不同分别用玉、金、银、铜、乌角等不同材料制作的装饰板。这样的革带也就分别称之为玉带、金带、银带等等,其中以玉带最为尊贵,一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 腰带装上这许多装饰品之后就变得相当长,而官员们腰腹一般没有那么粗,故明朝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系于腋下衣肋之际。于是,明朝的革带不象唐宋时代那样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只有着军装或穿甲胄者,其革带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带与衣服相衬之下,确实起着显着的装饰作用,使着衣人显得十分华贵,气度大方。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有时会向上仰至胸部,有时会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用手扶着。另外,两只铊尾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干脆也贴在革带上,作为装饰之用。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玉带就是束而不系的。当他的玉带上仰到胸部时,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玉带下垂到腹部以下时,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之怒,甚至要杀人。另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塑像上所系的玉带就是上仰到胸部的。 清代开始,官方玉带使用制度被废除,但玉带仍然成为一种纯粹的装饰品盛行于民间,清代玉带不再具有很完整的形式,主要以带钩,带扣为主,部分成为纯赏玩器不再具有佩带的实用价值。
永泰公主墓壁画:... ...腰垂红色腰带的唐朝女子形象... ...。《唐书.车服志》对帝、后、太子、诸臣服饰都有详细说明。缺胯袍是唐朝男子主要服饰,自帝至役皆用,《释名》中对该服饰包括腰带都有详细解说。唐高宗规定大臣常服:亲王至三品......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腰带用草金钩;六品......腰带用犀钩;七品......腰带用银銙(环扣);九品......腰带用瑜石带钩。参考《新唐书.车服志》很详细。

宋朝基本沿袭唐朝服饰,只是帝后服饰略有删减。宋代贵妇服饰、腰带参见(山西永乐宫壁画)。宋朝官服......束大带、革带;官吏公服......束革带。宋朝妇女襦裙,在腰间正中部位配上飘带和环状饰物,为了压住裙幅,不致随风飘飞,也便于活动,史书称作“玉环绶”。宋朝命妇服饰沿用唐制,裙腰上有双带,开裆裤的带子缀在腰部正中,开片裤的双带缀在右侧带长约一尺八寸,这是内着裤的带子,有裙遮挡,不是外见腰带。宋朝品官一般外束罗料大带。详细参考《宋史.舆服志》有明确记载。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元朝建立后,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服制。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妇女下穿曳地长裙,在腰的左侧,还垂有一条绶带,带上打有一结;贵族便服用革带。网络“元朝服装图片素材”查看66幅元朝服饰图。参考《元史.舆服志》详细记载。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
明代男装以方巾圆领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襕衫与当今舞台上京剧书生的服饰极为相似。......皂绦软巾垂带。
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与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
帝后、官吏资料参见《明会典》、明代太监刘若愚《酌中志》、《明史·舆服志》。明代圆领大袖衫为儒士所穿的服饰,与其他官吏一样,都有详细的制度。如“生员衫,用玉色布绢为之,宽袖皂缘,皂条软巾垂带。凡举人监者,不变所服。”张廷玉《明史》中有专门记载锦衣卫服饰的。

清朝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清代女装旗袍不束带,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清朝只有男子部分装束有腰带。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清朝各级服饰参见《大清会典》和《大清通礼》有详解。

无论哪个朝代,自帝后始,只要有官阶者,皆以玉带分等级,便装用革带,女人用丝绦带。武者用大革带、丝峦板带或绦。

‘叁’ 旗袍后腰空怎么收

旗袍的前后都有省,如果不是大很多的话,把大的这个量4个省道平分一下,然后收一下。如果大很多的话侧缝也的分一部分的量,你拿到做服装那,师傅都能该。
旗袍收腰一般会在胯部以上和胸部以下的地方做的很窄,这个时候把拉链拉上的时候就会显得腰很细。

‘肆’ 京剧戏服的腰为什么那么大

京剧服装(长袍类)

京剧长袍类,也可以叫袍服类的服装,包括蟒,帔,褶子,开氅,箭衣,以至斗篷,长背心,旗袍等。其中主要的还是蟒,帔,褶子和开氅。先说蟒,现在有的人因为蟒字不好理解或不太好看,就写成了莽。这两个字都可以用,书上都见过。为什么叫作蟒呢?京剧是产生在封建社会的。在封建社会,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唱戏的扮演皇帝,当然必须穿龙袍,可是又不敢直接叫龙袍,就改名叫蟒袍。蟒袍这个名称,现在也就延用下来,简称作蟒。蟒是帝、王、将、相所穿的礼服。一般都是在朝贺宴会的时候,或者是在办公事的时候,也就是说在比较严肃的场合穿用的。蟒的式样是圆领,大襟,长度一般可以拖到脚面,袖子是很宽阔,肥大的,按照京剧的传统在袖口上带有水袖。蟒都是用缎子做成的,上边用金线、银线,或彩色线刺绣成各种图案。蟒袍的图案主要是龙形的图案。皇帝穿的蟒绣有团龙图案,或者是散龙图案,散龙行话叫龙,图案比较松散。团龙的图案比较严谨,图案化的程度更强一些。皇帝穿的龙袍,一般是绣五个龙爪。其他角色像王爷,元帅,大将,宰相等穿的蟒都是绣四个龙爪,这在过去是有严格区别的,现在我看也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龙爪的数目也不太固定了。除去龙的图案以外,蟒上还绣有环形的云彩、日、月,或海水、浪花这样一些图案。海水、浪花的图案,内行叫作海水江涯,或作海水江牙。蟒袍给人的感觉是光华灿烂,庄严富丽。蟒和靠,都是很复杂,很精巧的刺绣,本身就是很华美精致的手工艺品。

蟒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黑的,紫的,粉的,还有秋香色,就是黄不黄,绿不绿的那种颜色。蟒的各种颜色,都有各自的意义,哪一类的人穿什么颜色的蟒,都有大致的规定。这些规定自然没有什么科学的根据,但是多少年来约定俗成也就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了。黄色的蟒分为两种,一种是浅黄的平常叫正黄、明黄,这祥的蟒专为皇帝穿用,凡是皇帝、国王一类角色都穿浅黄蟒,其他别的角色是不能穿的。另一种是深黄色的,或是杏黄色的,这种蟒是亲王、太子一类角色穿用的。例如在“杨家将”的戏里常见的八贤王(赵德芳),就穿杏黄色的蟒。后来范围又扩大一些,有些老将,比如黄忠,因为他姓黄,所以也让他穿黄蟒、黄靠。红蟒是表示庄严端重的色彩,是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王侯、宰相,或者元帅、钦差大臣,或者是驸马这样一些角色穿用的。如在三国戏里的曹操、刘备,还有如韩信这样的元帅,做驸马的陈世美、杨四郎等角色,就穿红蟒。绿蟒是表示威严英挺的色彩,所以一般是由扮演较高级的武职官员的角色穿用的。穿绿蟒最典型的人物(跟后边所说穿绿靠的意思差不多)是关羽。由于关羽穿绿蟒,其他勾红色脸谱的角色,也都穿起绿蟒。例如《收关胜》里的关胜、《八蜡庙》里的关泰,这些姓关的勾红脸的角色,都穿绿蟒。还有《斩经堂》的吴汉,从前吴汉的扮相是勾红脸,表示他的忠勇刚正,后来吴汉不勾红脸了,改为素脸,但是仍沿旧例穿绿蟒。穿绿蟒的大都是武人,文官穿绿蟒的比较少。可是有些戴纱帽的,似乎是文官,例如《二进宫》的杨波,他虽然戴着纱帽,但他的职务是武官性质。杨波是兵部侍郎,兵部侍郎就是类似所谓国防部副部长之类的官职,带有武官性质,所以他也穿绿蟒。还有《审头刺汤》里的陆炳,也戴纱帽,好像也是文官,实际上他的职务官衔是锦衣卫的指挥,也是武官,所以他也穿绿蟒。由此可以说明,在传统戏里,某一个角色,穿什么颜色的衣裳,跟他的身分、职务以及性格特征等都有连带关系。

穿白蟒的大都是少年英俊的人物,例如周瑜、吕布、马超等等。另外还有一些虽然上岁数、戴胡子的角色,可因他年轻时曾经是潇洒、英俊的,这类人物例如岳飞、杨六郎(杨延昭)等,这些人虽然上了岁数,可给人的感觉、印象还是很潇洒清秀的,所以他们也穿白蟒。还有一些个别的白胡子的大臣,也穿白蟒,例如全部《秦香莲》的王延龄,有的演员就穿白蟒。另外遇到某种特定的情节,例如按照我国民族习惯戴孝是穿白色的,所以像《连营寨》的刘备,《造白袍》张飞,由于给关羽戴孝,所以他们都穿白蟒。女蟒也是这样,如《祭江》里的孙尚香给刘备穿孝,所以也穿黑蟒的一般是性格比较粗鲁、刚猛的角色。而且穿黑蟒的多半是花脸,都画着黑色脸谱,表示脸上漆黑,为了配合他的脸谱也穿黑蟒。例如包拯、张飞、项羽、尉迟恭等,这些脸庞比较黑的人,都穿黑蟒。紫蟒的应用范围跟红蟒差不多。可是穿的人的身份比较低一点,使用的范围也更广一点。粉红蟒一般是俊雅的小生穿的,如《玉堂春》里的王金龙,有些戏里的周瑜,都穿粉红蟒。还有一种穿用较少的秋香色的蟒。就是绿色里加黄的,象秋天落叶颜色的蟒,一般都是老年戴白胡子的高级官员穿用的。例如《徐策跑城》的徐策、《甘露寺》的乔玄,都穿秋香色蟒。

上面说的是男蟒,还有女蟒。女角色穿的蟒,跟男蟒式样是一样的,尺寸比男蟒短一点。下身系裙子,外边罩着蟒。一般的肩膀上加罩云肩。女蟒的颜色比较少,只有黄蟒是皇后专用的,红蟒是王妃、贵夫人穿用的。秋香色的蟒是老年的贵夫人(一般由老旦扮演)穿用的。女蟒的刺绣和花纹,一般是丹凤朝阳,不绣龙的图案。丹凤朝阳再加上日、月、海浪、水纹这样一些图案。女蟒还有一种用处,有时由男角色借用。有些以打家劫舍为主,占山为王的草头王(如程咬金),或者神话剧《水帘洞》里的猴王孙悟空,他们虽然是男角色,可是穿女蟒。他们穿上女蟒以后,特别短,顶多也就到膝盖上下。这是暗示他们不是正统的帝王,实际上是增加他们的滑稽感,上边很严肃下边却露着两条腿,看上去形象很滑稽。这是女蟒特殊的用处。

除去蟒以外,还有从蟒派生出来的两种袍服,一种是官衣(主要是男性角色穿用,女性角色穿官衣的不多),一种是专为女性角色穿的宫衣,又叫宫装。宫衣是给一般低于将相的文职官员穿用的礼服。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蟒和官衣、宫装都是礼服,下边要讲的其他服装是便服,这在穿用的时候持别要小心注意,尤其是新编历史剧,在穿戴方面不太讲究,容易引起误解。一般文职官员穿用的礼服,叫作官衣,它的式样基本上跟蟒一样,也是圆领大襟那些样式。不同的是它全身都是用素缎子制作,在缎子上不绣那些龙啊、云啊之类的图案。唯一的图案就是在胸前和背后绣一块方形的图案,这方形图案,名字叫“补子”,“补子”本来是在明朝和清朝时代区别官员的级别和职务的一种标志。按照清朝的制度,文官是用禽鸟的图案。一品至九品规定的图案是: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大雁,五品绣白鹏,六品绣鹭鸶,七品,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将是用野兽的图案,一品至九品规定的图案是: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子,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七品绣彪,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而且哪一等品级用哪种补子,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乱用。在生活里是这样规定的。可是京剧的服装并不是照搬生活的原来面貌,所以现在舞台上官衣的补子已经没有什么分别,没有那么多的图案、花样,只是绣一种象征性的标志,说明是较低级官员穿的礼服就够了。官衣有很多种颜色,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紫色的,有古铜色的,还有黑色(即青色)的。穿红官衣的地位,一般比穿蓝官衣的稍高一点,例如《玉堂春》“会审”一场,两边坐的官儿,一个穿红袍,一个穿蓝袍,这穿红袍的官就比穿蓝袍的官略为高一点。在京剧里,初中状元或进士的人,都穿红官衣,例如《御碑亭》里的王有道和柳生春,《连升店》里的王明芳,在考中进士以后,就都穿红官衣。一般的县官都穿蓝官衣。例如《法门寺》里任郿邬县知县的赵廉,《捉放曹.公堂》里任中牟县县令的陈宫,就都穿蓝官衣。穿青官衣,也就是黑官衣的职位是最低的,一般的大官僚家看门的门官,或是管理驿站的驿丞官就都穿青官衣。有的时候,这青官衣的前后心连补子都没有,光是这么一件素官衣。官衣基本上都是文官穿的,没有武将穿的。可也有少数例外,例如《牛皋下书》里的牛皋,就穿着官衣。因为牛皋虽然是武将,但是岳飞派往金营下书的特使,他执行的是文官的职务,所以也穿着官衣。这属于一种特殊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武将被解除了武装,例如《战宛城》里的张绣,他向曹操投降了,不能再穿武装了,所以他也穿官衣。再有像《古城会》里的张飞,张飞虽是武将,可是在这出戏里,他必须向关羽赔礼道歉,要特别表示谦虚有礼貌,所以他也穿官衣,这些都是特殊的例外。至于女官衣虽然也有,但用处很少。女官衣和男官衣的样子相同,只是尺寸比较短,穿用时下边也穿裙子。例如《樊江关》里的老旦(柳迎春),她捧着圣旨上场的时侯,就穿着秋香色的女官衣。另外女官衣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就是由男角色穿用。前面说过,程咬金、孙悟空之类的角色,是穿女蟒的,也正象女蟒一样,女官衣也由一些男角色穿用。有一出戏叫《五花洞》,戏里有个县官叫胡大炮。这胡大炮是武大郎一样的矮人。《五花洞》的剧情是说一个妖精变了一个假的武大郎,所以这个戏里有两个矮子,一个真武大郎,一个假武大郎。为了配合这两个矮子,所以县官胡大炮也设计成个矮子。因为一般的官衣比较长,所以就给胡大饱穿上了女官衣。扮演矮子在舞台上要蹲下身子,弯着两条腿走矮步,穿着女官衣,走起矮步来比较方便。还有一出戏叫《小上坟》,里面的男主角是个丑角,叫刘禄景,他不是矮子,可他也穿女官衣。为什么呢?首先是增加他的喜剧色彩,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出戏里有很复杂繁难的舞蹈动作,如果穿一般男官衣,他舞不起来,很多强烈的节奏感出不来,而且有许多走矮步的身段,也没有办法施展,所以刘禄景也穿一身女官衣,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便于他表演。因为这样,有许多观众误认为刘禄景是一个反面人物。刘禄景确实是个喜剧形象,可他不是反面人物,只是为了表演的需要,才把他处理成一个滑稽形象。这也是女官衣的一种特殊用处,凡是穿蟒和官衣的,大家注意,腰里必须围着玉带。因为这些都是礼服,围着玉带以表示其严肃和郑重。

女角色的礼服除了女蟒以外,还有宫衣,也叫宫装,是王妃和公主们穿的礼服。宫装或宫衣的样式跟女蟒差不多,不同点是女蟒的底襟下边什么都没有,跟男蟒一样是很齐整的。宫衣就不一样了,尺寸比女蟒长一些,从腰部开始,底襟周围缀有很多五色绣花的飘带,非常漂亮,还有一些色彩鲜艳的穗子,显得比女蟒鲜艳华丽。穿女蟒的人经常是在一种庄严隆重的场合,穿宫衣的则是在一种比较随便闲适的场合。宫衣虽然也是礼服,可是不如女蟒那样庄严隆重,所以除了王妃、公主穿宫装,神话剧的仙女也穿宫装,因为她们都是华丽、漂亮的角色。最有代表性的是杨贵妃,在《贵妃醉酒》刚一出场的时候,为了显示她是一个贵妃,很威严,很庄重,所以穿女蟒。等到喝醉酒以后,她的情绪非常兴奋,也比较活泼,比较浮动,所以她就换了华丽的宫装。这样是为了适应她前后不同的心理变化,她的服装和表演与人物心理的变化就结合起来了。

以上所说的蟒,官衣,宫衣都是上层人物从帝、王、将、相到一般官员所穿的礼服。还有些武将,在上朝或办公的时候,不是打仗的时候,他也穿着蟒。武将穿蟒还有一种穿法,就是里边穿着靠,穿着铠甲,外边罩着蟒,为了表示他是武人,所以掖起一只袖子,露出里边的铠甲。这样一只胳臂披着铠甲,另一只胳臂则是穿着蟒的袖子,这种穿法,有一个专名词,叫袭蟒。袭字音学,还有一种写法叫褶蟒。意思是说一半象褶子一样,一半是靠,一半是蟒。这两种写法都可以,凡是作元帅的在准备出征,还没有正式交锋以前,甚至在发号施令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打扮——袭蟒。

长袍类里的便服种类较多,有帔,开氅,褶子等。帔字按照标准音,应该读如佩,但在这里是从俗,读如劈。帔是达官显贵、有钱的人在家里穿的一种便服。一般平民百姓是不穿帔的。帔的样式是对襟的,长领子,宽袖,也带水袖。男帔的尺寸可以长到脚面,女帔的尺寸比较短,刚刚过了膝盖,下边衬着裙子。帔都是用缎子做的,上面一般都刺绣着各种花样和图案,有龙、凤、仙鹤、鹿、花卉、禽鸟等各种图案。颜色也有各种各样的,有红帔,黄帔,紫帔,蓝帔,粉红帔,绿帔,还有秋香色帔等等。黄帔的作用也跟黄蟒一样,是专门给皇帝、皇后准备的。新官上任,或新婚夫妇都穿红帔,蓝帔和紫帔的用处就更为广泛。素帔很少,一般都绣有图案和花纹。《打金枝》皇帝和皇后都穿着黄帔。新婚不久的少年夫妻,例如《奇双会》里的赵宠和李桂枝,《苏小妹》里的苏小妹和秦少游都穿红帔,同一出戏里苏东坡穿的是蓝帔。许多扮演员外角色的都穿紫帔。

除了帔以外,就是开氅。开氅兼有大衣和外套的作用。开氅主要是武将穿,一些占山为王的寨主,或者一些有武艺的侠客、武士们也穿。开氅属于便服类,与员外绅士们所穿的帔的性质是相同的。也有个别不是武人的角色,在家居的时候不穿帔而穿开氅,例如《举鼎观画》里的徐策,《宇宙锋》里的赵高就都穿开氅,这种情况很少。开氅的式样是和尚领子,斜大襟,也是宽袖子带水袖,长度拖到脚面。开氅的特点是在左右胳肢窝下边沿着开衩的地方,有两条硬质地的宽边,俗称摆(蟒在胳肢窝下的开衩地方也缝着一条摆)。这摆是比较硬的,平常耍弄起来有点别扭,不那么方便。开氅的前后襟上,也绣有图案,由于是武人穿的,大部分都绣的狮、豹、虎一类图案。现在也出现一些绣团花的图案,但就是不能绣龙。为什么叫开氅呢?因为穿开氅的时候一般里边都穿着战斗的服装,有的穿箭农,有的穿紧身的短袄、短裤,可以随时用双手把大襟拉开,露出里边战斗的服装,用来显示一种威武、勇敢的神态或者渲染战斗紧张的气氛,而且还可以随时把它脱掉,脱掉开氅立刻就可以进行战斗,因此叫作开氅。开氅的颜色很多,红,杏黄,蓝,白,黑,紫,绿,粉红,古铜,天蓝,草绿,各种颜色都有。这些颜色的用法跟人物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象蟒分得那样细致,它主要是为了配合热闹,看上去五彩缤纷的就可以。因为有些群戏,满台的英雄武士,每个人都是里边穿着短衣裳,同时一下把大衣外套拉开,昂首挺胸地站在台上,显得威风凛凛,雄伟壮观,开氅的鲜艳色彩和豪壮气势,常常是在这种群戏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第三种便服,是前面曾经屡次提到的褶子。褶子的用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用处最多的一种便服。男女老少,贵贱贫富,不管身分高低,都可以穿。褶子的式样是大领,斜大襟,宽袖子带水袖,因为很象和尚、道士穿的道抱,所以俗名又叫道袍,褶子也分男褶子、女褶子两种。最早的时候,女褶子和男褶子是一样的,也是大领,斜大襟的。大概在100年前左右,女褶子的样式经过改革,就改成现在这个样式了:小圆高领,对襟,还是宽袖,带水袖,可是尺寸比较短,下边衬着裙子。现在一般旦角都是穿这样的褶子,只有老旦还是穿大领,斜大襟的旧式褶子。褶子的质料分为软硬两种,软面的褶子是用绸子,硬面的褶子是用缎子。还有个别的用布做的褶子。褶子的花纹和样式有两种,一种是花褶子,就是绣花的褶子,还有一种素褶子,就是不绣花的。花褶子用缎子做的多,因为上面要绣花,质料要硬一些,看上去比较郑重,比较华丽。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可以穿花褶子,褶子的颜色也非常丰富,所谓上五色,下五色,红、黄、蓝、绿,深浅浓淡都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和规定,只要配上的图案好看就行。花褶子绣的花样按照剧情和不同角色的需要绣有飞禽、走兽、花卉、昆虫、蝴蝶等等图案。素褶子大致有红色的、青色的、蓝色的、湖色的、古铜色的、秋香色的等等。红褶子一般都是作衬衣用的。里边穿红褶子,外边有时候穿官衣,有的时候穿蟒,有的时候穿开氅,总之素红褶子基本上是绸料的,比较轻软,因为是作衬衣用的。蓝褶子大部分都是文人、书生穿用的。例如《捉放曹·行路宿店》里的陈宫,《御碑亭》里的王有道等。古铜色的褶子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穿的。例如《搜孤救孤》里的公孙杵臼,《捉放曹》里的吕伯奢等。素黑褶子也就是青褶子,用处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种是贫穷不得意的,例如《马前泼水》里的朱买臣,《击鼓骂曹》里的祢衡,《法门寺》里的宋国士,《打棍出箱》里的范仲禹等都是穿着素青褶子。第二种是下层社会出身的—些英雄好汉,像武松、石秀这样一些人也穿素青褶子。第三种是一些家院、老家人、苍头,他们也穿素青褶子。这类角色穿青褶子有个特点,一般都戴青软罗帽,腰里都系着腰带,有的系大带,有的系绦子,这种青褶子有个专门名词,叫海青。

还有一些服装是由褶子变化而成的,比如像太监穿的太监衣;年轻的尼姑、女道士穿的花褶子,叫水田衣或道姑衣,这些都是花褶子的变种。除此以外,还有用布做的布褶子。一种是用紫花布做的褶子,颜色是黄白色的,有个专门词叫老斗衣,是扮演乡村老年人穿的,例如(乌盆记》里的张别古,《法门寺》里的刘公道都穿这种褶子。这种布褶子还有一个专门用处,凡是扮演神话剧,如《闹天宫》、《锯大缸》里土地爷的角色都穿它。还有一种是和尚穿用的灰布褶子,这是为了表示和尚的生活比较朴素。还有一种是衙门里衙役穿的青布褶子,这种青布褶子又叫青袍,甚至有时连领子都是黑布的,平常青褶子的大领是白的。在招褶子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服装,叫作富贵衣,是把很多小块的杂色绸子缝在青褶子上,表示破衣服上打了很多补钉的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京剧服装的设计有个美学原则,不管生活里原来的形状多破,多穷,多脏,可是在舞台上表现的时候必须加以美化,装饰化,决不把生活里自然形态的破的,脏的,烂的,搬到舞台上去。富贵衣就是根据这个美学原则设计出来的一种服装。当然,富贵衣还包含有一种封建迷信色彩。就是说这些穿富贵衣的人物将来还要飞黄腾达,还要摆脱这种穷困的境地,今天虽然穿得很破,将来前途还是要富贵的。

上边说的蟒、帔、开氅、褶子是京剧袍服类几个主要的品种,它们是根据明代的服装并参考了宋元时代的服装设计出来的。京剧服装在质料、样式、花纹、图案、色彩上,都越来越发展、改进,越来越丰富复杂。到清朝末年,京剧服装里又增添了经过加工美化的清代服装。这些清代的服装跟原来的舞台上古代的服装同时并用,我们看了也不感觉到陌生和不协调。在这一类服装里,比较明显有代表性的是男角色穿的箭衣和女角色穿的旗袍,箭衣跟旗袍虽然是清代的服装,可是在京剧里用的时候,已经不受时代的限制,成为一种通用的服装,不管扮演任何朝代的角色,都可以穿用。

箭衣原来是清朝相当于蟒袍的一种服装。因为清代的人,尤其是旗人,善于骑马射箭,这种服装既是他们的官服,又是他们跑马射箭,打猎时穿的一种服装,所以叫作箭衣。箭衣的样式是小圆领,里边衬着白护领,大襟,跟蟒袍的不同点是瘦袖,而袖口装着马蹄形的袖盖,这袖盖拨拉下来,可以把手背盖住,因此俗称马蹄袖。箭衣的全身尺寸,可以达到脚面,它的特点是束腰、紧身,这跟一般的蟒袍不一样,而且从腰部往下,前、后都是开岔的。穿箭衣的时候,腰部一定要系上一根鸾带。这一切都为了骑马,射箭,跑路,战斗的方便。箭衣分成龙箭衣,花箭衣,素箭衣三种。龙箭衣全身都绣着龙。虽然绣着龙可是龙箭衣倒不专门是给皇帝穿,凡是大将、驸马,都可以穿,因此皇帝穿龙箭衣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大将如《战太平》里的花云,在后半出戏就穿红龙箭衣;驸马如《四郎探母》里的杨四郎也穿红龙箭衣。第二种是花箭衣,上边绣着各种各样的团花图案,箭衣底子也有各种颜色。这种花箭衣,一般中层人物都可以穿,例如《艳阳楼》里的高登,《一箭仇》里的史文恭,还有《杨门女将》里的杨文广等。他们穿的都是白花箭衣。穿得比较多的是第三种素箭衣。素箭衣全身的料子都是本色的,一点也不绣花,因此叫素箭衣,常见的有白色,黑色,紫色,灰色,其中黑色与紫色的素箭衣用处比较多,一般的公差、衙役、兵士,还有一般身分比较低的人都穿用。白色的素箭衣,用的不太多,一般是青年将领在激烈战斗的时候,把铠甲脱掉以后,在里面穿一件白素箭衣,比如《战马超》里的马超在跟张飞夜战的时候,就穿一件素白箭衣。《走麦城》里的关平,到夜走麦城的时候,就是脱去铠甲穿上了素白箭衣。旗袍是满族妇女典型的服装,现代生活里的旗袍,就是从满族妇女旗装演变过来的。京剧舞台上的旗袍样式,就更加接近原来旗人妇女的服装样式。不过舞台上的旗袍尺寸略长一些,腰身也比较肥大,而和现在生活里的旗袍相比,样式、体制和尺寸,相差就更远了。在京剧舞台上穿旗袍完全不限于清代的戏,相反的清代的戏曲倒很少。凡是扮演汉族以外的一些民族的妇女,不管什么时代,她们都穿旗装,例如《四郎探母》本来是宋朝的戏,我们看杨四郎穿的蟒袍戴的是纱帽,可是同一出戏里的铁镜公主和萧太后穿的却是旗装。时代更远的如唐代故事戏《大登殿》里的代战公主;汉代的戏《苏武牧羊》里的胡阿云,因为她是匈奴族,所以也穿旗装。这些都足以说明,旗装虽然是清代的服装,但运用到京剧里,已不受时代的限制了。

除了蟒,褶子,开氅,帔,箭衣,旗袍以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服装也归到袍服这一类里来,如斗篷,大坎肩(大背心)等。斗篷是挡风御寒的一种服装,所以在舞台上用的时候,大部分都在上路,出门的时候穿用。例如《昭君出塞》里的王昭君在赶路的时候就披着斗篷。再如《霸王别姬》里的虞姬,在晚上到营帐外面巡视的时候也披着斗篷。再有像《审头刺汤》里的陆炳,当他出去监斩人头的时候,为了表示他出门,也披着斗篷。还有的是在屋里用的,比如在夜里睡醒了,为了御寒,或者是表示有病了,怕受风感冒,在戏里有的时候也用上斗篷,例如《荒山泪》里的张慧珠,夜里怕她的孩子受凉,拿着斗篷给孩子披上。再如全部《玉堂春》里当玉堂春生病的时候,身上也披上斗篷。这些都是在屋里用的,所以斗篷不是随随便便用的,它得起一个外衣的作用。大坎肩就比较常见了,可是女用大坎肩基本上是扮演丫环的穿用的;而男用大坎肩也是一些身分较低的人,例如江湖医生、私塾先生之类的角色穿用。一般上层人士很少穿用大坎肩。

‘伍’ 新潮黑色扃空花短款旗袍配什么腰带好看

如果你前突后撅的话不用腰带最好如果身材一般配一条艳红色的

‘陆’ 镞楄嶅お镶ヤ简鍙浠ュ姞鑵板甫钖

鍙浠ャ傚彲浠ユ牴鎹镊宸辩殑锽滃ソ鍦ㄦ枣琚岖殑鑵伴儴浣岖疆缁戜笂涓𨱒″芥涧镄勮叞甯︽垨涓濆肪锛屽皢鑵伴儴镄勮倝镶夊寘璧锋潵锛屼粠瑙呜変笂鏀剁揣鑵伴儴绾挎浔锛岃揪鍒版敹鑵扮殑鏁堟灉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