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戏曲与民族风俗
宗教文化
过去长期信仰萨满教。是一种多神教。“萨满”的意思为“疯狂的人”,即指巫师。至本世纪40年代,黑龙江一些地区还有萨满活动。
满族人的文化源远流长。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世界名着。语言学家罗常培、着名作家老舍、书法家启功、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等,都是满族杰出的知识分子。
习俗及社会
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满族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剃发梳辫”曾是满族成年男子的发式。即剃去前额短发,只留后面的发梳成辫子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女子头顶盘发,佩戴耳环,穿宽大直筒旗袍,着高底花鞋。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三面有炕。院内一般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萨其玛”是具有满族独特风味的点心。
家中生男孩,便在大门左边挂一个用杏树枝做的弓,如果生了女孩,在门的右边挂一个红布条。
②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有哪些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包括:
1. 叉腰手势:模特通常会采取单手或双手叉腰的姿势,以突出身材曲线。叉腰的手应放在身体最细的部分,保持背部挺直,略微向后仰,展现出端庄大方的气质。这个动作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服装的特性。
2. 双臂摆动:走秀时,模特的大臂带动小臂,以肱三头肌的力量向身体后方自然甩动。后摆臂需要大一些,前摆臂则相对较小。后摆臂的动作要慢于前摆臂,而前摆臂时,大小臂都不能用力,应借助后摆臂的自然弹动。当达到理想的前摆臂角度时,手腕需要稍微控制。
3. 小臂相叠:这种手势显得沉稳而优雅,即使在紧张的秀场上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别有一番风味。
4. 翘起兰花指:模特两臂一前一后,双手翘起兰花指,轻微侧身,如同中国戏曲的起势,美感十足。
5. 手放在大腿侧:叉腰的手可以下移至大腿一侧,轻抚以突出曲线,显得更加妩媚动人。
6. 使用道具:旗袍走秀时常用的道具包括油纸伞、小灯笼、扇子(如羽扇、团扇、折扇)、包包、披肩等。选择与旗袍风格相匹配的道具,既能凸显美感,又不会盖过旗袍的风采。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走秀中,正确的道具使用都能让模特的亮相成为全场的焦点。
③ 中国有哪些做的比较好的文化输出,比如旗袍
说到文化输出,就是输出一个国家的思想观念和国家形象。文化输出的内容决定了文化输出的成败,也决定了宣传国家形象的好坏,其本质是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获得公平的话语权。文化输出的是中国当代文化中对人类健康向上发展的有价值的东西。应以我们的原创作品为主,即能够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中国人民的形象,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形象。下面从艺术圈、工艺圈、影视圈、动植物圈,四个不同的圈层罗列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朋友,长知识的时候到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艺术圈
1、中国国画
2、中国戏剧
二、工艺圈
1、中国刺绣
2、中国陶瓷
三、影视圈
1、李小龙
2、李子柒
四、动植物圈
1、熊猫
2、茶叶
五、小结
五、小结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渊源流长、多元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可以有无限的词去赞美她。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做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成为文化自强的中国人,让中华优秀文化可以流传千古。
当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代表要拒绝外来文化,我们对外来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文化。
④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戏曲主要剧种、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谭派。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着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京剧: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有近二百年历史。
昆剧: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着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着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干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着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着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着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流行于西北各省。着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着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着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汉剧:也称汉调,流行于湖北及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着名演员有陈伯华、吴天保等。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着名女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新的创造。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着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着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着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着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着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着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干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着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着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着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⑤ 旗袍秀队名优雅的,大气靓丽的
1、芊荨旗袍队。
2、浙姿旗袍队。
3、梵蒂歌旗袍队。
4、爱裳霓旗袍队。
5、候鸟旅途旗袍队。
6、艾璃旗袍队。
7、希娅旗袍队。
8、gcu旗袍队。
9、洁娜妮旗袍队。
10、莫瑞旗袍队。
旗袍解释: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⑥ 镞楄嶆姌镓囱蛋绉褰掑睘浜庢垙镟插悧锛
镞楄嶆姌镓囨奸摼璧扮鍜屾垙镟叉病姗桦唽链夌洿鎺ュ叧镵旓纴瀹冩洿镀忔槸涓绉嶈〃姘忎紞瀛欐紨镩烘湳褰㈠纺锛屽彲浠ュ寘钖鑸炶箞銆侀煶涔愩佹垙镟茬瓑鍏幂礌锛屼絾骞朵笉瀹屽叏绛夊悓浜庝换浣曚竴绉嶈〃婕斿舰寮忋备竴浜涗紶缁熺殑鏂囧寲娲诲姩銆佸简鍏哥瓑鍦哄悎浼氢娇鐢ㄦ枣琚嶆姌镓囱蛋绉浣滀负鑺傜洰涔嬩竴銆
⑦ 旗袍秀队名优雅的,大气靓丽的
1、芊荨旗袍队。
2、浙姿旗袍队。
3、梵蒂歌旗袍队。
4、爱裳霓旗袍队。
5、候鸟旅途旗袍队。
6、yiner旗袍队。
7、陛下兰他惜旗袍队。
8、娣蝶儿旗袍队。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
1、叉腰
叉腰可以说是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有单手叉腰或者双手叉腰,不是为了叉腰而叉腰。或者是双手交叉,右手放于左手上。叉腰的一只手要放在身材最细的部位,才能更有曲线感,背要挺直,稍微向后仰,显出端庄大方。
叉腰这个动作虽然模特的经常性动作,但绝不是随意发挥的,为了展示服装,最重要的是要显示服装的特性。
2、双臂随着旋律摆动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通常是大臂带动小臂是肱三头肌在用力,往身体的后方偏下一点自然甩动。后摆臂要大,前摆臂要小。后摆臂速度要落慢于前摆臂。前摆臂时大小臂都不能用力,它是借助后摆臂自然向前弹动的。当弹到自己想要的前摆臂那个角度,手腕要控制一下。
3、小臂相叠
小臂相叠,气定神闲,哪怕是在秀场也心如止水,别有一番韵味。
4、翘起兰花指
两臂一前一后,双手翘起兰花指,稍微侧身。如同戏曲的起势,也很有美感。
5、手放大腿侧,更显妩媚
叉腰的手,下移至大腿一侧,轻抚突出曲线,妩媚撩人。
6、借助道具
旗袍走秀常见的道具,一般就是油纸伞、灯笼(各种袖珍灯笼)、扇子(羽扇、团扇、折扇)、包包、披肩等等。油纸伞在舞台或走秀中“存在感”很强,因此既要凸显美感,又不能喧宾夺主,毕竟主角是“旗袍”。
选择和旗袍风格相合的道具,无论旗袍走秀还是旗袍舞台表演,你的亮相姿态都是秒杀全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