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为什么说旗袍是中华五千年服装
扩展阅读
半身旗袍怎么搭配鞋子 2024-11-26 20:29:59
淘宝胖女孩裙子怎么搜索 2024-11-26 20:29:01

为什么说旗袍是中华五千年服装

发布时间: 2024-08-06 14:09:57

❶ 汉服和旗袍,你认为哪个更能代表中国的文化

无论汉服,旗袍,只有反映,大家钟爱一种老祖宗留有的服饰历史文化遗产,旗袍是大家的瑰宝,尤其受中老年女性喜爱,汉服仅仅年青人好奇心,好玩儿罢了,不管怎样服饰都抯挡世界历史前行的时尚潮流,大家感觉喜爱的,便是好的不会有哪国风采。

汉服发展历程:汉服是在我国韩民族的传统式服饰,它的副名叫汉衣冠,汉服是在皇上继位时就早已发生了,迄今早已有着数千年文化艺术历史时间,最近几年较为时兴汉服文化艺术,出行时也经常看到许多以汉服的漂亮小姐姐,这一“汉服风”逐渐风靡。

❷ 徐帆穿旗袍气质惊艳,我们国家有哪些值得推广的传统服饰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孕育的除了灿烂的文化之外,还出现了很多的传统服饰。我们最常见的旗袍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服饰,也是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喜爱的服饰。旗袍不仅能够凸显出女性的曼妙身材,还能让女性具有一种古典的美感,俗话说穿旗袍的女人是最有气质的女人。

我国有很多值得推广的传统服饰。首先就是汉服。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也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服饰,代表了中华染织绣的高水平。穿上汉服更有一种儒雅和清秀的气质;其次,唐装。唐装也叫唐制汉服,也是非值得推广的传统服饰。唐装同样承载了中华织绣工艺的精湛。尤其是红色的唐装是结婚的新人常回用来拍婚纱照的服饰,具有很强的中华服饰特征;最后,旗袍。旗袍可以说是享誉世界的中华传统服饰,合适最能够代表中国的传统服饰,旗袍还是最受外国人喜爱的中华传统服饰,穿上旗袍的女人是最美的女人。

三、旗袍。

旗袍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服装,同时也是非常受国内人群喜欢的传统服饰,尤其是在南方的很多城市,女人穿旗袍是非常显气质和身材的。旗袍在国外也很受欢迎。

你觉得还有服饰可以称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❸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为什么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民国时期的旗袍可谓中外闻名,不少外国女星也穿旗袍拍写真,可见旗袍的影响力有多大

❹ 为什么旗袍比汉服认可度更高

旗袍起源于民国, 他是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即便在当下还有很多的女性会选择穿着旗袍,因为旗袍非常的能够修饰女性的身材并且将她们美好的曲线展露无遗,这就是为什么旗袍比汉服更加受到认可的主要原因。

旗袍其实是比较现代的,可能当下的人们的确有着复古的心,但是倘若一个女性把汉服穿到公共场合肯定会受到他人的关注,而旗袍呢却是真正能够穿到外面并且得到他人认可的。所以汉服相较于旗袍他少了一丝的切实性。

汉服也是中国的国粹,但是有一些人却认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觉得汉服是美好的象征可能他和旗袍相比,他的价值远远高于旗袍,但是旗袍的认可度高就在于他的实用性和美观度。他更贴近当下女性的审美,汉服通常比较宽松,不能够将女性的美展现出来,但是旗袍却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

❺ 旗袍和汉服,哪个更能代表中国

我对于旗袍和汉服的了解都不算是很深,可能只是听过或者看过而已,在我看来这两者都是非常美丽的,各有各的韵味,也都是值得传承的,只不过两者相比较,其实我觉得还是汉服更能代表中国。

汉服的产生要比旗袍久远很多,汉服,顾名思义,就是汉朝时候的服装,而汉朝距今都有2000多年了,所以可以想象汉服该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但是旗袍的时间其实是很短的,旗袍产生在民国时期,也算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服装了,但是旗袍比较值得称赞的就是它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服装,这也是非常让人自豪的。而汉服正是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所以让我觉得它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而且汉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朝代了,也是中央集权开始正式形成的一个朝代,那个时候我们的朝代发展是特别好的,繁荣昌盛,很多周边的小国都向我们学习,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民族才被称为汉族,我们也才是汉人,穿的衣服也叫做汉服,所以汉服才是更能代表中国的。

只不过虽然说我觉得汉服更能代表中国,但是汉服文化的流传并没有那么的广,还没有旗袍使用的多,很多人觉得汉服是很奇怪的衣服,如果在大街上看见有人穿汉服别人可能都会投去怪异的目光,很多喜欢汉服的人都只能在自己家穿穿,而不敢穿到外面去,有的可能家人也会反对。但是这毕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发扬光大的,而不是当做一种奇怪的服装,所以我们更应该支持我们的汉服。

❻ 旗袍和汉服谁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旗袍和汉服都属于中国传统服装。二者的区别在于旗袍形成于民国时期;而汉服形成于秦汉时期。

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绚烂的现象和形式。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传说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望采纳,谢谢。

❼ 旗袍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楼主喜欢旗袍吗?和我一样!我的空间里传了不少旗袍的照片,有兴趣,可以去踩踩哦!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 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 性情与气质。

起源

旗袍起源于中国上海。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菜贩身着旗袍脚趿拖鞋的模样,这是对美的糟塌,我们同样也不能接受一个身着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历史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审美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

关于“旗袍”的内容还有好多好多,实在打不完了,介绍你一个网址,上去看吧!很详细的!!

http://ke..com/view/.htm

中国旗袍发展史

旗袍起源于中国上海。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

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国服”。
经过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用最中国的布料,丝绸、锦

缎,做成最中国的服装———旗袍,穿在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方的美、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旗袍在这里,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成为一种象征,为什么它会成为经典,答案也正在这里。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

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菜贩身着旗袍脚趿拖鞋的模样,这是对美的糟塌,我们同样也不能接受一个身着旗袍的女人不停地挖鼻孔和吐口水。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愿

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满人 间。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封闭,还

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凤冠霞帔,母仪天下,如果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把妇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这里, 那么最

能说明一切奥妙的关键字眼就是“表 现”。把美好的体貌表现出来的唯一媒介是好的服装。“霓裳羽衣”也好,“凤冠霞帔”也罢,除了对那种繁华尊贵的追求之外,无论如何也剪不掉那段渴望美丽、渴望风采浪漫。旗袍的出现或许就因为如此吧。
人类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女性的服装也随着历史不断改变。比起科技带给世界 的巨大变化

,人体却顽强地保持了原状,这虽然不能算是奇迹,却为服装发展史、提供了可能。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

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

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

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

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

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

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

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

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端口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

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❾ 最近爱上了旗袍,能不能告诉我一些关于旗袍的知识

传统旗袍,又称中式旗袍。这种旗袍承载着五千年的服饰文化,是平面结构、前后片连裁,没有肩缝,是连身袖。民国初期为十字平面结构,破中缝的连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