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民国为什么会流行起旗袍

民国为什么会流行起旗袍

发布时间: 2024-05-23 21:56:30

⑴ 民国女子 为什么都穿旗袍和丝袜 难道不冷吗

中华民国初年旗袍在此历史转折点忽然大放异彩,进口丝袜的流行淘汰了老式长裤,赋予旗袍的开衩以全新意义。大腿的开口处,若隐若现的大腿闪动丝质的光环,如变幻莫测的电影镜头,撩拨情欲。当大腿不能明目张胆地革命时,就要有丝袜做掩护,采取迂回的灵活的游击战术,把大腿彻底解放出来,使女人的腿成为视觉中心,让那些封建卫道士陷于人民群众大腿的汪洋大海中,这就是这场革命的精髓。 其实,裙子比起胸衣应该是最撩拨情欲的东西,而大腿则藏在衣裙下,记住它是中空的,那么多男人甘愿拜倒在石榴裙下,原因大概如此。梦露站在地铁通风口上的经典镜头,充满肉感和诱惑的双腿甚至比那些被遮盖的部位还要宝贵。梦露非要借助地铁通风口才能一展美腿,未免做作且只能偶露峥嵘。 丝袜——从女人的裙裾开始提高的那刻起——就成了女人的莫逆之交。丝袜之于女人的腿如同粉底之于面孔,肉色的丝袜是淡妆,让肌肤光滑、肤色均匀健康,彩色的丝袜是浓妆,让女人扮出另一种风情。 女人穿上丝袜,可以约等于穿上一条紧身长裤,虽然它透明如玻璃,如蝉翼,但是它毕竟覆盖住大腿,阻止了空气与肌肤的接触,从此只与风月相关而与风化无关。我们可以将皇帝的外衣这个童话改一个字:皇后的外衣,也许能概括我们这一个多世纪来玩的这些把戏。丝袜之于大腿本来就是一件多余之物,虽然它包裹大腿如此尽心尽力、严丝合缝。远不如暴露沟壑的乳罩那么直抒胸臆,但它俨然魔术师手中的道具,随时能变出活蹦乱跳的大白兔。而连裤袜之恶就在不给人以机会,使男人失去了突袭的机会,还给女人以自主权,这袜子,已不仅仅是一件装饰物了。 在这场关于大腿的情欲游戏中,丝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性感的铠甲、诱惑的帮凶和自由的利矛。丝袜已经从性解放武器变成了另一种封建卫道士,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健身房里穿着丝袜健身的女人,丝袜不止是女人的“第二肌肤”,它干脆取消了大腿的话语权,没有它的包裹,女人惊慌失措。 当丝袜越来越性感,复杂的提花及精工蕾丝,生动的条纹和鱼网纹,甚至金属线和眩目的假钻彻底刺激肾上腺素,终于有一天,大腿发现,丝袜不再只是它的附庸和装饰,已经独立门户,自成一家。丝袜就像神话故事里的面具一样,大腿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⑵ 为何民国时期人们不穿西装和洋装反而穿中山装和旗袍呢

民国时期,西装和洋装是西方来的,是外来品,当时国人还比较保守,穿咱们本国的民族服装,就是中山装和旗袍,也是爱国的表达。

⑶ 旗袍的由来和历史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旗袍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3)民国为什么会流行起旗袍扩展阅读:

民国旗袍风行的原因,有众多学者和当时的媒介认为,民国初女子为寻求思想的独立和女权的解放,效仿男子穿长袍是一个重要原因。

民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大量涌入,国家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战争之苦,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习西方,特别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解放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当时爆发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以年轻人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运动,为当时女性寻求思想解放和平等权利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⑷ 满人的旗袍穿起来很不方便,因何会在民国上海流行

说起旗袍,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上海滩,在十里洋场,旗袍成了老上海滩的象征,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旗袍其实发源于清朝,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么来自清朝的服装,怎么会在民国的上海滩流行起来呢?

时间到了新中国建立,在上海这个城市,旗袍依然存在,不仅如此,还在其他的地方出现了,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旗袍,不仅如此,旗袍还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最早的是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这样表明,旗袍文化已经成了一种被怀旧的文化了。

⑸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5)民国为什么会流行起旗袍扩展阅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