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袍的拼音和词语
袍的拼音和词语是:【páo】,旗袍、袍子等。
旗袍例句:
1、宴会上,姐姐一身红色的旗袍十分引人注目。
2、现在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贺桐勾出。革命前的装束却反之,人属次要,单只注重诗意的线条,于是女人的体格公式化,不脱衣服不知道她与她有什么不同。
3、旗袍中国女人的传统服饰,现在在世界高级服装界变得越来越流行。
4、她们嘴里念着洋码儿,心里记挂着旗袍的料子。要说她们的心是够野的,天下都要跑遍似的,可她们的胆却那么小,看晚场电影都要娘姨接和送。
5、沉静而魅惑,古典隐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6、首先出场的是两名穿着旗袍的女敏虚孩,只见她们各持一把剪刀,在短暂站立了几秒钟之后,开始在对方的旗袍上乱剪起来。
7、她中等身材,穿着整洁如新的阴丹士林布旗袍,头发黑亮,眼光很有神采,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正气,浩然之气。
8、随后,小两口穿上了中国传统服装,新娘红色旗袍、红绣鞋、红盖头;新郎长袍、马褂。
9、演唱自己的多首经典名曲时,梅艳芳也不再以“百变妖姬”的形象出现,改为穿上一身端庄旗袍,显示出对歌曲及对自己的敬意。
10、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㈡ 旗袍拼音
旗袍拼音是qí páo。
拓展资料如下:
旗袍,又称褀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搜冲枝。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
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判判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
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㈢ 旗袍美探拼音怎么写
旗袍美探拼音这么写——
qí páo měi tàn
旗袍美探大写拼音这么写——
QI PAO MEI TAN
㈣ 书上明明写旗袍叫cheongsam 那为什么有的写qi-pao这两个有差别么
cheongsam来自于粤语中的“长衫”,所以是外国人把粤语发音音译过去成了英语单词
qi-pao就简单了,就是汉语拼音,是外国人根据普通话发音音译过去的
意思都是一样的
㈤ 旗袍美探拼音大写
旗袍美探,这几个字拼音是:qí páo měi tàn
旗袍美探,大写字母:QI PAO MEI TAN
㈥ 袍组词和拼音
旗袍 pao qi pao 都是第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