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的制作过程
旗袍制作过程简介
一.裁剪纸型(纸型必须核对正确:肩、边、下䙓是否等长、等宽)
1.剪下前片独襟(独襟前中心留1cm缝份)
2.前片底襟叠份(剪下后之襟留6~7cm缝份)
二.裁剪表布(先叠出布宽,找出布纹之方向,与花纹之中心主体,用熨斗烫出中心线)
1.裁剪后片:
(将后片纸型放在布尾,领口部分及右手边是剩布)
(缝份留法:�边2cm,下䙓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领口先不裁,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领口与褶子用线钉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2.裁剪前片:
(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层布之小襟与大襟叠份约7~8cm再与大襟叠合,剪下前片)
(缝份留法:�边2cm,下䙓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肩留2cm,领口先不裁,
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叠份留7~8cm,)
(领口与褶子用线钉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三.制作程序:
1.车褶子(烫出中心线,疏缝固定)照记号车缝,褶尖要用车线打结,不可回针,(褶子左右分开烫平)褶子小,褶份少时,往上倒角烫平,车完褶,下摆→斜针缝处理好,即可车布边。
2.底襟之处理:折0.7cm~1cm车0.8cm
3.大襟的处理1)上牵条(1cm宽) (2)裁剪贴边
4.后身之缩烫与上牵条(示范)
5.前身之缩烫与上牵条(示范)
6.开叉之处垫叉布
7.合肩线.车缝(领口之处再回针约4~5cm,避免剪领口后分家)
8.裁剪袖口贴边
9.做领子(示范)
10.开领口(用皮尺立起来量,比实际的领围少3~4cm,因包括缝份)
11.上领子(回针缝固定,必须将领衬藏住,但不缝到表布)
12.接合�边(车缝)
13.画盘扣位置及钉暗扣记号,底襟暗扣下垫力布,缝领勾
14.上拉鍊(齿入0.1cm)用星点回针缝固定
15.缝暗扣,领上0.8cm先缝领钩,领角缝暗扣
16.下䙓与�边开叉,固定下䙓使用斜针或藏针缝,�边:千鸟缝
17.开叉止点,拉鍊止点以上固定防裂开
18.整烫,大公告成啦~~~
旗袍制作的知识
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现今的旗袍都是收紧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尽量表现出来。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裙都绲有较宽的花边。这服装在清朝时已很普遍,但只是满族妇女和宫廷中的女性才穿着。到了二十年代,汉族的妇女才开始模仿穿着。旗袍从形成到普及,经过无数的变化,到了三十年代,已完全脱离原本形式,而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妇女服装。当时造旗袍比较出名是上海师傅,手工都较为精妙,而澳门的旗袍店的师傅亦多来自大陆,澳门人便跟这些师傅学师。
一、旗袍的制作
造旗袍的过程与造其他衣服的过程是大同小异,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选择布料和款式。制作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份:裁剪,画图和绣花。传统的旗袍通常较长到脚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盖对上一吋左右。
二、领的分类
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企领和小凤仙领。其中企领又分为圆和方领。企领是较为传统,而小凤仙领则是比较新潮,犹如现今的恤衫领一样反下来。旗袍的领是硬身的,以前师傅将白布用浆糊浆硬,然后放入领内,而现在则改用尼龙。
三、袖的类别
袖大致上可分为无袖,短袖,中袖和长袖,以前主要是按天气变化而决定旗袍的袖的类别。但现今女性造旗袍主要是出席宴会等场合,较年轻的女性多选择前三种,而年老的则选择长袖。通常短袖长四吋,中袖约有十六吋,而长袖是十九至二十吋。
四、花钮的种类
花钮是旗袍所规定的钮,其作用与现今恤衫的钮是相同,但花钮比较花巧,而且要师傅用布亲自织成。花钮的款式有百几种,如蝴蝶款、钻石款、大花型款等,一件旗袍所用的花钮,多是由客人选择后要求师傅造的。花钮所用布的颜色一定与绲边的布相同,主要会令到旗袍更加高贵。
五、襟的款式
旗袍的襟,在款式方面没有太多,而通常选择的有七种,包括单襟、双襟、直襟、斜襟、琶琵襟、曲襟以及没有襟。在制作方面,双襟比单襟复杂,师傅先在旗袍上开了两边的襟,然后把其中一个襟缝合。这个襟只作装饰,所以穿着双襟的旗袍与单襟的一样,只不过双襟的旗袍在视觉上较为美观和高贵。直襟就比较少,至于斜襟以前通常会配衬大花钮,但现在都会改用较细的花钮。曲襟的形状仿如有角的“S”型,因为其开口较大,所以比较容易穿着。
六、开衩的高度
旗袍的开衩是由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顾兰君所带领的,当时她这种先锋的行为,令到旗袍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事实上,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非常贴身,穿着旗袍时行动不便,所以旗袍有开衩。一般旗袍的开衩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但随着时代和人民思想的改变,开衩的高度亦增加。现今旗袍的衩都非常高,主要是突出女性腿部的线条,尤其是选美时参赛者所穿的旗袍,其开衩特别高,也就是这个原因。
七、绲边
绲边的作用是用来裹着旗袍的开衩和旗袍的开口,用来绲边的叫绲条。通常用丝质的绢或者本身旗袍底色的布作为绲边。但是若果旗袍上有图案,绲条的颜色通常是图案的其中一种颜色。以前净色的旗袍,其绲条多用红色或绿色的布,前者较传统而后者令旗袍较突出。绲边亦分为双绲和单绲,单绲较受欢迎,其绲条较幼。至于双绲,其绲条较宽,因为用两种颜色的绲条造成,但很少客人会要求用双绲。
八、刺绣
富有的女性都会在旗袍上绣上不同的图案,令旗袍更为美观和特别,通常都会绣上龙凤,牡丹,孔雀等图案,其含意主要是吉祥。刺绣主要用金、银线,把图案用人手绣上。另外有些登台表演的会再钉上珠片,但价钱较昂贵。
九、附属品
穿着旗袍一定要配高跟鞋,因为旗袍配平底鞋看来并不美观,只有配高跟鞋才能显出旗袍的高贵气质,且必须穿着丝袜,颜色方面多选择肉色,但亦有些女性会喜欢有花的黑丝袜。且多以手袋来配搭,亦有些用手拿钱包。发型则没有特定的发式,但多数女性都喜爱把头发梳起。另外,高领的旗袍可以不戴颈鍊。
十、旗袍?褂裙?
旗袍是旗人所穿的长袍只得一件,而褂裙则是上衣下裙,是一套的衣服。
褂裙的兴起大约在二、三十年代,初时是黑褂红裙,后来流行红褂红裙,直到现在褂裙的颜色就没有再改变。褂裙的领是固定用中国式的企领,因为结婚礼服是以传统作为庄重,因此没有新兴的小凤仙领。另外褂裙是没有开衩和绲边,袖的长度亦与旗袍不同,只有长袖的褂裙,长度大约到手腕以上二吋半至三吋,目的是能看到新娘所戴的手鍊,手镯等饰物。裙褂是比较宽松,只有少许的收腰,这与旗袍强调女性身段的特点有所不同。
虽然如此,但旗袍与褂裙亦有相同之处,这就是刺绣方面。与旗袍一样,褂裙多绣龙凤、牡丹、蝴蝶等吉祥的图案,而金银线一起用多是绣龙凤,龙用金线代表,而凤则用银线绣上。
‘贰’ 旗袍裁剪图解与制作方法
旗袍裁剪图解与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款式要点。
旗袍,有一种恬淡的华丽在其中。那种宁静与宽容之美,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拥有的。它是那么紧致、细密,用丝绸或者锦缎,裁制成各式各样的旗袍,再配上小立领,缝上别致、精巧的盘花扣,真是挡也挡不住那洋溢的美丽。即便用最普通的碎花棉布,裁剪得体,那紧束的腰身,流畅的线条,也一样让人心驰神往。
大功告成。
‘叁’ 旗袍——工艺科普+纸样设计
旗袍在中国人心里,
是最能够代表东方女性的服饰,
它贴合女性身材的剪裁,
优雅的气韵,含蓄内敛的性感,
都完美体现了东方女性的大方美丽。
对中国女子来说,
如果一生没有穿过一次旗袍,
绝对是一件遗憾的事。#服装设计# #穿旗袍的女人# # 时尚 与潮流# #中国传统文化# #服装培训#
旗袍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它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款式多样,分门别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给大家推荐的是——旗袍工艺分类!
开 • 襟 • 分 • 类
旗袍的开襟通常有七种:
包括单襟、双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无襟。
在制作方面,双襟比单襟复杂,要先在旗袍上开了两边的襟,然后把其中一个襟缝合。这个缝合的襟只作为装饰,所以穿着双襟的旗袍与单襟的一样,只不过双襟的旗袍在视觉效果上更为美观和高贵。
直襟就比较少,斜襟以前通常会配衬大花扣,但现在都会改用较细的花纽。曲襟的形状仿如有角的“S”,因为开口较大,所以比较容易穿着。
领 • 型 • 分 • 类
旗袍的领型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一下八种样式:
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 、水滴领、竹叶领 、马蹄领等。
在选择旗袍的时候,领型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脖子短的女性不适宜选择高领,对于脖子较长的女性来说,没有什么限制,选择的范围要广很多。
袖 • 口 • 分 • 类
旗袍袖大致上可分为:
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马蹄袖、反摺袖等。
以前主要是按天气变化来决定旗袍的袖的类别,但现今女性着旗袍主要是出席宴会等场合,较年轻的多选后三种,而年长的则大都会选择长袖。通常长袖是十九至二十寸(63~67厘米),中袖越有十六寸(53厘米),短袖长石村(13厘米)。
衣 • 长 • 分 • 类
传统的旗袍一般都为长旗袍,但如今短旗袍也流行起来。对于具有身高优势的女性来说,长旗袍穿着高雅大方,短旗袍穿着则性感妩媚。对于个子稍矮的女性来说,在鞋的搭配上建议高跟鞋拉长腿型的视觉效果,短旗袍是最佳的选择。
摆 • 型 • 分 • 类
旗袍的摆型分为:
宽摆、直摆、 A字摆、礼服摆、鱼尾摆、前短后长 袖大、锯齿摆等。
日常的旗袍穿着多以宽摆和直摆为主,礼服摆和鱼尾摆用于婚宴、酒会、出席活动等特定场合。
开 • 衩 • 分 • 类
旗袍开衩分为:高开叉、低开叉。
过去的旗袍是不开衩的,一生酷爱旗袍的张爱玲回忆道:“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地在左边开了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
滚 • 边 • 分 • 类
滚边是旗袍上的一个亮点,虽然说白了只是用缝纫机在旗袍边缘缝上一条细线。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步骤,但它有着自己的讲究与搭配方法。
比如最佳的滚边材料是真丝软缎,而且滚边的颜色必须要求素色。但是滚边的类型就很多了:宽滚边、细滚边、单滚边、双滚边……不同的滚边类型,契合了不同类型的旗袍。
盘 • 扣 • 分 • 类
盘扣的种类多样,分为:
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单色扣、双色扣、蓓蕾盘扣、缠丝盘扣、镂花盘扣、蝴蝶盘扣、吉字扣等。
在与旗袍面料色彩的搭配上, 如果是单色面料的旗袍,就选择与该面料不同的颜色,起到突出和点缀的作用; 如果是花色面料,就选用单色面料做盘扣,此时盘扣作为“绿叶”陪衬。此外, 盘扣造型也要根据不同的旗袍纹样搭配,其原则是要与面料纹样相协调,,不能过分平淡,也不能过分出跳。
1.旗袍纸样设计
2.局部细节
3.男装上的小立领
4.秀场上的身影
‘肆’ 旗袍怎么画美丽又简单
工具/原料:
记号笔,彩纸、A4纸。
方法1
1、画出整体形态
首先先画出颈部,横线两侧向下画竖线,之后两侧画弧形为肩膀,及袖子向内收画出旗袍的腰线。
‘伍’ 如何清洗旗袍
洗涤旗袍:
旗袍面料一般以桑蚕丝织物为主,也有化纤仿真丝织物、棉布等。在小心穿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面料的旗袍应选择对应合理的洗涤方法。
桑蚕丝面料:一般选择干洗或者小心手洗。
织锦缎类面料:建议最好采用干洗。送洗时要提醒洗衣店小心处理。
如果选择自己手洗,洗前应全面检查衣物,标记重点污染部位,入水前先对严重污染部位进行预处理,可根据污渍种类采用湿毛巾沾不同的洗涤液轻轻擦拭以去除或者减弱污渍,去污后可在溶解了洗涤液的水中进行短时浸泡,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
(5)神仙纸旗袍怎么糊扩展阅读:
保存旗袍:
非真丝类旗袍用衣架悬挂在干燥通风橱柜中即可,注意衣架的长度要与旗袍肩宽相搭配。对于真丝旗袍,还应注意不要与裘皮、毛料服装距离太近。
此外,因为桑蚕丝是蛋白质纤维,易招虫蛀,所以在存放旗袍的橱柜中还应放入防蛀药品。如有条件,可用软纸把旗袍包起来,以防止泛黄,保持色彩艳丽。一般白色旗袍用蓝色纸包,花色艳丽的旗袍用深色纸包。
‘陆’ 改良旗袍的裁剪与制作教程
改良旗袍的裁剪与制作教程如下:
工具/原料:剪刀、棉布、针线、缝纫机、尺子、水消笔、大头针、拉链、包边机。
制作步骤:
1、画好纸样,剪下来前片
2、后片
3、按照纸样裁布
4、裙片
5、袖子,领贴可以不用加
6、前片的小举亏片向内折边,熨烫后走一道线
14、从剪头所示的交界点开始,到另一边好答银的交界点结束,缝合两边向内折后熨烫,然后对折。两边要相差一毫米。短的一边先和衣服正面相对缝合,包住后再缝合另一边,在多出来的一毫米缝合,正面基本看不到线迹。
15、用另一件衣服的图片说明反面缝合时,针是紧靠着正面边缘缝合的。制作做盘扣的带子,2.5㎝宽,三折,再对折缝住;
16、制作盘扣
17、缝在合适的位友宴置
18、完工,熨烫。
‘柒’ 手工旗袍制作教程
手工旗袍制作教程如下:
1、剪纸样。
2、布料对折裁剪(说明:喜欢包身效果裁剪习惯不留缝位)。
3、斜襟处裁剪是左右两片,下弧线部位多出6厘米。(注意右面领口部位留了卷边缝位的后改包边修剪掉了)。
4、后片对折裁剪。
5、袖的裁片肩点打剪口。
19、隐形拉链压脚上拉链很方便。
20、压线固定拉链两端。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捌’ 手工制作旗袍教程
工具/原料:
面布1.5米、里布1.5米、包边条5米、布衬半米、缝纫机、针线、牛皮纸三张、绘图铅笔一只、
牛皮纸上,按自己尺寸画出纸样,袖长调节到自己想要长度,留出缝位,剪出样布,车缝好即可。
50年代后,拿和旗袍渐渐被冷落,尤其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消燃盯各个时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