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为什么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民国时期的旗袍可谓中外闻名,不少外国女星也穿旗袍拍写真,可见旗袍的影响力有多大
2. 汉服、旗袍都很美,为什么旗袍可以称国服,汉服却不是
我们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小姐姐身穿着美丽飘逸的汉服,可否认汉服确实是美丽大方,但是我国还有一个服饰叫做旗袍,非常的温婉动人。汉服跟旗袍都很好看,但是为什么旗袍会被称为国服呢?因为旗袍是我国女性思想解放的一个象征,是女性摆脱封建重重束缚后,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型服饰。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思想一直束缚。我们从历史起源中的服饰就可以看出,古代服装将女性层层包裹,甚至女性要待字闺中,不能出来抛头露面。而旗袍的出现,让女性思想得到解放,同时也让女性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去养家糊口,获得社会尊重。
3. 旗袍在何时被国民政府定为“国服”
1929年,国民政府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同年公布的《服装条例》又选定旗袍为“国服”。
4. 为什么中国会把旗袍做为国服
“旗袍是国服”是老外对中国的认识吧,中国历来朝代的衣服都是比较宽松的形制,而旗袍贴体的西式裁剪产物,什么也算不上,顶多只剩领子还有点中国元素的影子。真正成为国服的那一天,应是物料有高低数等,应季选用织物、纹样、款式,按照场合规格搭配不同的扣结、首饰、配件、鞋履、发型,更重要的是仪态,能做到“看上去像一款会动的艺术品”则是极好的。
5.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国服是旗袍而非汉服,原因是什么
旗人袍:满族旗人穿的长袍。这种袍子是直的,男女通用,但款式和面料不同。旗女袍:八旗女袍。两边不要开叉,袖子八尺到一寸长。辛亥革命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改良为直领、右斜开襟、开叉及膝的服装。民国旗袍:民国时期女性的长袍发展成熟。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在重要节日穿上民族服装,展示民族文化。如今,旗袍被视为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和女性的国服。
甚至在美感上,很多人更喜欢古雅的风格,只能说审美不同,品味不同。旗袍适合女性,无论她是胖是高,是年轻还是成熟。不过汉服是古装,偶尔可以穿一次。但如果戴久了,明显会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不协调。况且汉服更像汉服,而旗袍适合中国各族女性朋友。除了旗袍和汉服,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服饰,包括民族服饰,但影响力都不如旗袍和汉服。旗袍已经100年了,来的正是时候。它承载了很少一部分传统文化,我们不需要过多解读。
6. 为什么旗袍明明不是汉族传统服饰却被很多人当作是,还被认之中华传统服饰汉服不是吗
现在的旗袍并不是满族服装,而是辛亥革命前后为解放女性而设计出的采用中国满族元素(滚镶、立领盘扣、领口单扣)、西式立体裁剪(汉民族服装全部都是中式的平面裁剪)、迎合西方审美(开衩露大腿、露胳膊这在中国传统中是绝对不允许的)的时装,是时装,不属于民族服装,更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唯一和汉人有关的,就是时装旗袍也许是汉族人发明的。
旗袍和中山装是民国时期的国服,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旗袍被当成传统服饰的,但是旗袍不属于汉服。
汉服始于皇帝“垂衣冠而天下治”一直到明末满清推行剃发易服法令,血腥屠杀数百万汉人(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比日本南京大屠杀屠杀的中国人多上很多倍!),强迫汉人脱下汉服,剃发结“金钱鼠尾头”,这是汉人之耻!
把满清统治时期的服装和后期由其发展而来的旗袍、马褂伪唐装当成汉民族服饰、汉服的一种,更是天大的错误!
汉民族以和为贵,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不错。但是不代表汉族人不应该认清楚自己的历史。
现代人可以忘记“剃发易服”之耻,又怎知那天不会忘记日军侵华之耻?
满族是中国的一部分,是与汉族平等的。汉族包容,并不代表可以无耻的把别的民族的文化堂而皇之的当成自己的,也不代表应该屈居人下!
现代汉服是基于从古至今的古画、文献记载、出土实物复原的。不是古装,而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至于为什么不单单复兴最后的明制汉服,大众的选择决定一切,喜欢秦制汉制唐制汉服襦裙、曲裾深衣的人同样不少,汉服种类多达数百种,至于最后剩下哪些,还值得时间来慢慢筛选。
现在看来,很多形制,例如明制汉服中的水田衣(由布料拼接而成的衣服),就不太受欢迎。
另外,汉服不能按朝代论,而应该按形制论。像很多形制的服装,例如齐胸襦裙,就从南北朝时期一直流行到了唐宋时期。只能说汉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秦汉深衣、唐齐胸襦裙、宋褙子、明袄裙。
7. 旗袍和汉服都是中国服饰,为何旗袍被认定为中国的国服
旗袍是在民国时期产生的,是新时代的象征。旗袍是这些民国女子追求新思想的载体,具有非常大纪念意义。因为在汉代之后,古代人民认为只有男性才能穿袍服。但是当时这些民国女子接受了那些外国先进思想的熏陶之后就开始主动提出抗议说女人也可以穿长袍。旗袍其实更能展现出民国时期女子追求新思想的理念。要知道古代女子受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思想往往都是比较保守的。但是到了民国时期,那些女性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之后就逐渐追求平等自由的权利。在一开始其实只有男性才能够穿长袍,所以在那个大环境下那些自由女性就开始提女性其实也可以穿长袍,于是就产生了旗袍这种服饰。汉服当时之所以不是国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清朝的时候汉服断层了。
8. 汉服、旗袍都很美,为什么旗袍可以称国服,汉服却不是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如果以汉服作为国服,对于其他55个民族有点不公平,至于旗袍,始于近代,更贴近现代服饰,更容易被世人接受,至于说汉服不方便,我想说汉服也有短款干练的,去看看唐圆领袍,宋制,完全可以日常,骑车干啥完全不影响,就像你穿个长裙骑自行车干啥的也不方便,并不是汉服不方便,只是没有在合适的场合穿合适的衣服。还有说汉服没有腰身显胖的,如果本身是肉肉的,就请放过齐胸好吗?明制不香吗,有时候怪异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最后个人觉得把什么定成国服似乎都不合适,谁叫我们中华民族有丰富的文化呢,每个民族的服饰都可好看呢,不管哪种,都是我们的文化其中美好的部分都应该被尊重保护和传承下去
9. 有国服之称的旗袍是从什么妇女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有国服之称的旗袍是从(满族妇女)的服装演变来的。
旗袍一开始是八旗妇女日常经常穿的长袍,是后世旗袍的前身。在嘉庆年间,满族女子经常仿效汉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到了清朝末年,汉族女子也慢慢的仿效满族的装束。满汉两族女子的服饰逐渐交融,使两个种族之间的服装差别日益减小,这就逐渐开始了旗袍的演变。在洋务运动的口号之下,大量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于是开始出现了西式服装。
西式的审美也对女子的服装产生了一些影响,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审美逐渐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式服装旗袍。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下,封建王朝被孙中山推翻,西式服装受到了百姓的大力欢迎。辛亥革命打破了百姓思想禁锢的阀门,逐渐放弃了封建王朝中的苛刻礼教,打破了服装上的种种限制。旗袍也逐渐从贵族女子走向平民百姓,新式旗袍逐渐形成。
具体介绍
改革让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开阔,上海掀起了一阵女权运动,人们希望能够打破生活上的陈规陋习,在服装打扮上也得到了很多体现。旗袍最开始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在女子的身上,后来马甲逐渐成为有效的样式,这也就是旗袍的雏形。上海女子主要是旗袍流行的主要带动者,当时女学生受到了文化的冲击,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带动了社会名流穿旗袍。
旗袍是中国的象征,是一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一种代表。清朝的旗袍并不开衩,后来在旗袍缩短袖子的时候也开始慢慢开衩。传统的旗袍是一条直线,还有着非常高的硬领。30年代初期旗袍的腰身开始逐渐收缩,女性的曲线逐渐被展露出来,后来成了无领旗袍。新式旗袍的出现是人们的思想不断开化的一种表现,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可以很好的展现女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