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仪态礼仪规范有哪些
微笑礼:微笑的三要素:嘴角上翘、笑不露牙银、露6—8颗牙齿。
露上排4颗牙和下排4颗牙,是流氓兔。
露6颗牙叫女人,露8颗牙叫女王,露12颗牙叫女神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
问候礼:地位低的人、年纪轻的人、后进(来)的人,先问候。
工作场合,首选职务性称呼(身份、地位、能力的体现)和职称或职业性称呼。
性别性称呼:先生、小姐、女士(成年女性)。
亲属性称呼:亲切。
美女:适合于美容美发行业,高端服务场所会降低档次。
亲:淘宝用语,或非常熟悉。
语言:久迎久迎,幸会幸会,承让承让。
分类:1、点头礼。多用于一对一,多用于近距离。
2、挥手礼。多用于远距离或位置有落差,多用于一对多。1)、手腕在眼睛高度。2)、小臂带动手掌。3)、不能靠近嘴,有讨好之嫌。
3、合十礼。跟佛教相关。泰国的官方礼节。
拱手礼。1、一只手包住另一只手。2、男:左掌包右拳,女:右掌包左拳。男拜尚左手,女拜尚右手。反之则为凶礼和丧礼。
4、拥抱礼。用于熟人之间。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2)、左手低(在腰),右手高(在肩膀)3)、右脸贴右脸(贴面礼)。4)、环抱状。用在社交场合和熟人之间。
5、握手礼。1)、大方出手(右手)。2)、虎口相对。3)、力度适中(两公斤左右)。4)、晃1—3下,3—5秒。5)、适度寒宣。
6、鞠躬礼。15度、30度、45度、90度。
‘贰’ 穿旗袍做礼仪应该注意什么
1.要根据自己的身材、气质去选旗袍
肩膀圆溜,腰细,臀部丰满,脖子长,胸部大小要合适,个头适中1.60-1.70米,是穿旗袍的最佳身材。当然手臂粗的,可以穿中袖旗袍;腿粗,穿过膝的。脖子短的选短领。
2. 根据自己的肤色挑选颜色,皮肤白皙的可选范围很广
肤色偏黄色:适宜穿粉红、桔红等柔和的暖色调衣服。
皮肤黄棕色:适宜穿蓝调或浅蓝色服装。皮肤黝黑:宜穿白色、浅灰色、浅红色。
3.穿旗袍场合
比如日常生活,就不要穿长旗袍,最好是及膝盖的。
其次,年纪长或出席隆重的场合,穿过膝,长一点的旗袍。
年纪不大,平常的话,短一点无所谓。
4. 穿上旗袍后,女人言谈举止要温雅,要不然就很煞风景
5. 发型、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配件,都要与旗袍搭配
‘叁’ 体姿礼仪中对站姿、行姿、坐姿、蹲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站姿要求:
身体舒展直立,重心线穿过脊柱,落在两腿中间,足弓稍偏前处,并尽量上提。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双目平视,目光柔和有神,自然亲切。脖子伸直,头向上顶,下鄂略回收。
2、行姿要求:
行走时,必须保持站姿中除手和脚以外的各种要领。走路使用腰力,身体重心宜稍向前倾。跨步均匀,步幅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
迈步时,两腿间距离要小。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时要走成一条直线,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摆与脚的动作协调,呈现优美的韵律感;穿裤装时,宜走成两条平行的直线。
3、坐姿要求: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目光平视前方或注视交谈对象。身体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双脚并齐。两手可自然放于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4、蹲姿要求:
下蹲时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脚跟提起,脚尖着地。女性应靠紧双腿,男性则可适度的将其分开。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后腿支撑身体。
蹲姿注意事项
不要突然下蹲,蹲下来的时候,不要速度过快。当自己在行进中需要下蹲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不要离人太近,在下蹲时,应和身边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和他人同时下蹲时,更不能忽略双方的距离,以防彼此“迎头相撞”或发生其他误会。
不要方位失当,在他人身边下蹲时,最好是和他人侧身相向。正面他人,或者背对他人下蹲,通常都是不礼貌的。
不要毫无遮掩,在大庭广众面前,尤其是身着裙装的女士,一定要避免下身毫无遮掩的情况,特别是要防止大腿叉开。
‘肆’ 旗袍的历史及形制特点
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二、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三、它的形制特点丰富多彩: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伍’ 穿旗袍有哪些讲究,旗袍开衩和年龄有什么讲究呢
穿旗袍开衩的年龄讲究
1、18-25岁女性
开衩高度:膝盖以上
少女需要展现比较青春时尚的气质,开衩的高度中等就好,困核通常在膝盖上面一点就可以了,这样既显得清纯,同时又很娇俏,仿佛少女初长成时的出水芙蓉一样好看。
2、25-39岁女性
开衩高度:大腿附近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穿旗袍,开衩的高度可以稍微高一点,能够展现成熟女性的魅力是最好的,这样成熟饱满的身体曲线会散发出东方女性的美感。
3、40岁以上女性
开衩高度:稍低一点
这个识货旗袍的开衩就不能太高,需要稍低低一点,一般在膝盖下面一些就可以了,能够让成熟的美和优雅婉约的气质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另外旗袍的颜色也要选择饱和度稍微低点的。
旗袍怎样算合身
1、看款式
旗袍分很多种款式,比如无省的、有省的,通常有省的会有收腰或一些细节上的设计,这个款式的合身的可能性更大,而无省的工艺比有省的少,它往往没有有省的合身。
2、看场合
不同场合应该穿不同的旗袍,这样才会显得合身,比如婚礼现场一般需要端庄的旗袍、生日派对可穿活泼一点的旗袍。
3、看细节
旗袍上会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比如混编、拔腰、拉锁、领口、袖子、暗扣、盘扣、绣花等等。越是高级的旗袍越注意细节,合身的可能性就更大。
4、看年龄
每个年龄短的女性所拥有的气质是不一样的,那么合身的旗袍就不一样,如果是年轻的可选色泽强颜色绚丽的,如果是森者中性女性选有绣花或滚边的,如果是年长的选宽松、颜色深点的旗袍。
5、看效果
旗袍穿着合身不合身主要是看穿在身上的效果,每个人的身材特点是不同的,所以穿的效果就不同,那么有的旗袍别人穿合身,但不一定代表你穿就合身,穿的效果应该是让身材比例显得更协调、走路更有气质等等。
6、看尺寸
旗袍上有很多尺寸都会决定它合不合身,比如领围、胸围、后肩宽、腹围、腰围、臀围、后背宽等等,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尺寸,选到合适的尺寸才会合身。
穿旗袍有哪些讲究
因为旗袍是中国古典的服装,所以会有很多的讲究,穿此尺薯旗袍最好是佩戴一到两个比较好看的饰品,这样能够更好的修饰自己,凸显个人的眼光和气质。但是也不能搭配太多的饰品,不然会显得非常的高调繁冗。虽然旗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一个人的完美身材,但是也不要刻意的去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旗袍。
穿旗袍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坐着的时候要把背部挺直,双腿并拢,不能够岔开腿或者是盘腿而坐,这些都是非常的不雅的,与旗袍本身的风格也会显得十分不匹配。所以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是非常的重要的,能够提升其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陆’ 旗袍的意思是什么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希望对你有帮助!
‘柒’ 旗袍的意义和象征是什么
1、旗袍文化内涵是中国女性解放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不仅仅是传统象征,还是中国女性解放的象征。中国的古代妇女服饰,基本都是保守为主,在辛亥革命运动之后,上海掀起了女权运动浪潮,当时上海的女学生们无不年轻、时尚,是旗袍文化内涵传播流行的先驱者。以至社会各行各业、都市名媛、时尚人物纷纷效仿女学生们的打扮。
近代旗袍是中国女性服饰禁锢解放后的产物,随着“五四”运动推向高潮,随着旗袍的不断创新,旗袍彻底摆脱了过去的老面孔,改变了中国女性长期以来束胸宽袍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美和曲线美充分展示出来,把历来饱受封建时代压制的女性臵于服饰艺术的浪尖上,同时非常明确地提出对于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旗袍文化内涵的变革为女性解放立了汗马功劳。
2、旗袍文化内涵是世界对于“中国风”的诠释
旗袍文化内涵是世界对于“中国风”的诠释之一,一件旗袍往往包含了多种中国风元素。近年来中国风深深影响着国际时装界,旗袍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大咖设计师们的青睐,大胆突破了旗袍原有模式,融入了时代创新精神,注入了时代的血液,赋予了青春的活力,用一种崭新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展现了旗袍文化内涵。
举个例子,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作为下一届举办国,要表演一个节目。中方代表团派出的是14名中国女孩,身穿改良的短旗袍,红底白色大牡丹花为图案的传统花色,用传统的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共同演奏了中国乐曲《茉莉花》,富含浓郁的“中国味道”,把“中国风”吹向全世界,旗袍文化内涵那独到的韵味,全世界眼睛一亮,为之惊叹、羡慕。
3、旗袍文化内涵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不同于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旗袍文化内涵是近代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近代旗袍不是过去的满族旗袍,近代在变革之后其实吸取了很多西方特色,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出特有的中国旗袍文化内涵。如果对清代传统旗袍与近代改良旗袍进行比较,会发现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信仰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旗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
要说满族旗袍和近代旗袍的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线条的表现以及款式的不同。满族旗袍受儒家等级、中庸、求同思想的影响,清代传统旗袍以繁缛富赡、温柔敦厚、程式单一为美。而近代的旗袍文化内涵,是在西方平等、人本、自由思潮的影响下,近代改良旗袍以自然简单、形体曲线、自由多样为美。
4、旗袍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与特色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与特色的象征,即使现代旗袍已经融入了西方的文化元素。但是旗袍文化内涵的骨子依旧是传统的,却又是变化无穷的。旗袍凭借着自身所存在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服装坛上享有一席之地。虽然今天的旗袍远不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之广、影响之深,但旗袍文化内涵再一次苏醒了,并且作为中国的一种象征走向世界,这在传统文化迅速流逝的现代显得是那么难能可贵!
旗袍文化内涵的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载体,沉淀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意识观念等文明要素。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风格。
5、旗袍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复兴的象征
旗袍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复兴的象征,之所以说是复兴,是因为旗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段敏感时期沉寂过,在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宣传传统文化,旗袍文化内涵开始复苏。旗袍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随着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旗袍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旗袍文化内涵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旗袍,即使经过了岁月长河的几番洗礼,但是几经演变却依然保持着浓郁的中国风情,顽强的生命力绝非其他传统服装可比。毫无疑问,旗袍文化内涵的流传还将继续,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期它会再度创造美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