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改良旗袍的由来
经过现代多年的修正与改良,旗袍已经成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的服装,用最特色的布料、丝绸、锦缎,做成最典雅时尚服装———改良旗袍,穿在中国女子身上,那种东方的美、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
B. 改良旗袍的介绍
旗袍起源于京派文化,它在清代主要是旗人所穿之袍,由于现代“旗袍”这个词专指女装,所以又可以说旗袍起源于旗女所穿之袍。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大多都放弃了旗服,故而直到20世纪20年代,旗袍才重新在上海流行起来,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
C. 需要旗袍介绍什么是改良旗袍
在原旗袍基础上加工的与原来紧身旗袍有区别如
D. 何为改良旗袍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旗袍,旗就是满人的称谓,旗装是满清传统服饰。改良旗袍是孙中山先生为适应新时代设计的,为体现女性美将宽大旗装的袖口和身体部分收紧,形成一种新型的裙装,就是旗袍。
E. 旗袍又叫什么
中华民族传统女性服饰之一,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女性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揉和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的女性服饰文化象征意 甘婷婷旗袍照
义。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满族之袍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汉满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 身穿传统旗袍的宫廷人士
期,汉满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剃发易服,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血腥杀戮,至此传统服饰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汉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界,此时的清王朝正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在中国学生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始。
民国旗袍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别裁派"的说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的"初兴",如果是指20年代,那"严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鸿翔公司的后人金泰钧先生对此坚信不疑。他本人虽未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于鸿翔时,还可从老师傅处获得有关于此的很多消息。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全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当时的上海,是亚洲时尚的中心,是社会名媛的乐园。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 邓丽君旗袍照
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二十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人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汉化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袍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复。鼎革后的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发生之地,却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 1. 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2. 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袍服是外套,是强调功能(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等)的服装种类,其审美意味是传统的含蓄。裙服,法语中的robe或英语中的one-piece dress,虽也有着与中国袍服相仿的历史和强调功能的传统,但表现女性体态曲线却也是它悠久的传统之一;而现代裙装则加强了这一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现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满族统治者,摧毁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者,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陈数旗袍照
辛亥革命后“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海派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现代旗袍
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刘亦菲旗袍照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清代旗装不开衩,出现旗袍后,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 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一九三四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 作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现代旗袍(12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定义更为宽泛而事实上基本形却更加确定了。在30-40年代中旗袍的变化更多地表现于面料和装饰的选择,以及长度和开衩的变化。由于裙摆的位置是女装流行的重要特征,摆线是最重要的风格线。在欧洲,30年代女装的摆线一直很低,而腰线较高。长裙是30年代的特征,是区分于20年代女装的标志。30年代的旗袍也很长。1931年和1932年,由于20年代的影响未除,下摆位置较高。从1932年起,到1938年,旗袍一直很长。尤其在1934年左右,在上海,下摆几乎及地的旗袍十分流行。这表明海派旗袍与国际女装的流行几乎是同步的。任何面料或细节或装饰上具有中国趣味都可以被称为旗袍。所以我们可以有无襟、无领或不开衩的旗袍。
编辑本段旗袍特征
综述
古典旗袍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旗袍
设计师与旗袍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较少,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 民国旗袍这些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并非偶然产生。在当时,上海这个中西文化杂处的大都市是最具条件的诞生地。现在我们或许已经难以寻找民国旗袍在上海诞生的确凿证据,但我们还是可以断言,海派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如果我们再胆大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现代旗袍,或铗义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或意象,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样式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琵琶襟旗袍礼服——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领子
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 、水滴领、竹叶领 、马蹄领
材质
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色彩
常见的大红旗袍,色彩绚丽醒目,款式别致,充分展现出满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着重体现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
图案
现代常见的旗袍图案为织锦缎,配以传统的中国纹饰如双鱼、富贵花、梅花等,还有以中国水墨画手法描绘的花卉图案设计的手绘旗袍。
编辑本段制作工艺
F. 改良旗袍领子的种类
领型: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 、水滴领、竹叶领 、马蹄领等。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饰,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1、特征
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2、工艺特点
满族旗装的工艺特点:是精细的手工制作,适用各种刺绣、镶、嵌、滚等工艺。
近代旗袍的工艺特点: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3、分类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4、材质
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5、旗袍的款式及称谓
开襟:斜襟、 中开襟、半圆襟等。
扣型:一字扣、凤尾扣、琵琶扣、蝴蝶扣、单色扣、双色扣等。
袖型: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马蹄袖、反摺袖等。
摆型:宽摆、直摆、 A字摆、礼服摆、鱼尾摆、前短后长、锯齿摆等。
滚边:双滚、单滚
G. 改良旗袍图片
是不是类似这样的呢~~?
H. 文明新装与改良旗袍有何区别呢
以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这个东方古国的大门,随之带来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服饰方面,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由出国留学人员引起的剪辫易服,特别是在中华民国(1911—1948)建立之初发布了《剪辫通令》,中国男人从此摆脱了令他们感到屈辱的沉重的辫子。而着装方面前所未有的变化是从代表着文明、进步潮流的各种新式服装开始的。
民国时期,沿袭下来的清代服饰受到欧美时尚的影响,样式和品种逐渐发生了变化。中上层社会的男士除着长袍、马褂、布鞋,戴瓜皮帽外,也穿中山服、西服、皮鞋,戴礼帽。一般民众着土布长衫(以蓝、灰为主)、土白布短衫裤、棉长袍、棉滚身短袄、棉背心、大裆抄腰裤等。中上层社会的女士小姐穿各种面料的旗袍、西式连衣裙及高跟鞋,戴金银玉翠等珠宝首饰,下层女性则以穿花布中式衣褂、绣花鞋为主。
男装在清代日常装长袍马褂的基础上,变化出了新的款式和搭配。马褂对襟窄袖,长至腹部,前襟钉钮扣5粒。长衫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两寸,在左右两侧的下摆处开有一尺左右的小衩,袖长与马褂齐平。穿着时,长衫外罩马甲,下配西裤,头戴西式礼帽、白色围巾、锃亮皮鞋。这种中西合璧的穿着方式是民国初期中国中上层男子的典型装束。而完全的西装革履则被视为一种大胆的新派作风。
民国初年,许多青年学生到日本学习,带回了日本的学生装。这种沿用了西式服装三片身和袖身分开剪裁的服装式样,给人朝气蓬勃、庄重文雅之感。它一般不用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立领,不系领带、领结。在衣服的正面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的胸前还有一只外贴兜袋。这种学生装不仅深受广大进步青年的喜欢,还衍生出了典型的现代中式男装——中山装。
中山装的特殊之处是对衣领和衣袋的设计。高矮适中的立领外加一条反领,效果如同西装衬衣的硬领,上衣前襟缝制了上下四个明袋,下面的两个明袋由压褶处理成“琴袋”式样,以便放人更多物品,衣袋上再加上软盖,袋内的物品就不易丢失。与之相配的裤子前襟开缝,用暗纽,左右各插入一大暗袋,而在腰前设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种由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1866-1925)倡导并率先穿用的男装,较之西装更为实用,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生活习惯,虽然采用了西式的剪裁、西式的面料和色彩,却体现了了中装对称、庄重、内敛的气质。自1923年诞生以来,中山装已成为中国男子通行的经典正式装。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开始萌芽,妇女不再甘心做男人的附属品和家庭的牺牲品,不少妇女尝试一直是男人在做的工作,开始穿长裤、剪短发。这股风潮与席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合流,女性在追求科学、民主、自由风气的影响下,纷纷走出家庭接受高等教育,谋求经济独立,追求恋爱婚姻自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起了“文明新装”——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衣长不过臀,袖短及肘或旗袍是喇叭形的露腕7分袖,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与之相配的裙,初为黑色长裙,裙长及踝,后渐缩至小腿上部。这种简洁、朴素的装扮成为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最时髦的女性形象。而对西方审美眼光的推崇,也影响到了中国女性整体形象的重塑。欧美的化妆品、饰品进入中国市场,美白皮肤、养护头发、向上翻翘眼睫毛、涂抹深色眼影、剪掉长发、烫发,以及戴一朵夏奈尔式的茶花或一条长长的绕颈珍珠项链、拎一只皮毛质地的手提包、脚穿丝袜和高跟鞋……构成了时髦女性的日常形象。
而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的旗袍也是在这个时期不断改良,成为了一种现代意义的时装。
所谓“旗袍”,即旗人之袍,而“旗人”,是中原汉族人对满族人的称谓。旗袍原本腰身平直,而且很长。1921年,上海一批女中学生率先穿起了长袍。初兴的式样是一种蓝布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袍长及踝,领、襟、摆等处不施镶滚,袖口微喇,看上去严冷方正。这种式样的服装一经走上街头,就引起了城市女性的极大兴趣并竞相仿效。此后的旗袍不断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在长度、腰身、衣领、袍袖上多有变化。
20世纪20年代中期,旗袍的袍身和袖子有所减短,腋下也略显腰身,但袍上面仍有刺绣纹饰。20年代末期,袍衣长度大幅度缩短,由原来的衣长掩足发展到衣长及踝进而缩至小腿中部。腰身更加收紧,大腿两侧的开衩也明显升高。30年代以后,改良旗袍的变化称得上日新月异。先是时兴高领,待高到双颊时,转而以低领为时髦,低到不能再低时,又突兀地将领子加高以显示时尚。袖子也是这样,长时可以遮住手腕,短时至小臂中部,继而露出肘部,至上臂中部,后索性去掉袖子。下摆也是忽而长可曳地,忽而短至膝上。除了两侧以外,有的开衩还被设计在前襟,并使下摆呈现弧形。面料的选择上除传统的提花锦缎外,还增加了棉布、麻、丝绸等更为轻薄的品种,采用印花图案,色调以素雅为美,领、袖、襟等部位也用镶滚,却并不繁琐。中国传统的服饰形象并不突出腰身,但随着20世纪女性服饰追求身体曲线美的倾向越来越鲜明,旗袍成了展现女性性感身材最理想不过的装束。
I. 旗袍又叫什么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也称中式旗袍。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这种比例非常适合胡人胸部较平、臀位较低、上身较长的体形特点。旗袍传达出现代的胡人主义思想和胡人独特的韵律之美。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古有“张袂成荫”之说。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端口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女与汉女的着装】
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袍,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的宗室、觉罗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附的汉人和蒙古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26万之众,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可以是蒙古族或汉族人。这样,把旗袍定义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也就有失准确了。旗袍,本是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与中原地区的流行宽衫大袍、褒衣博带的袍服不同,以满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的旗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他们所穿着的袍四面开权,有扣绊束腰带,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归附于他们的汉人和蒙古人也采用了这种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称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着明显差异。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易服浪潮,而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
旗袍源流枣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旗袍的历史】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的口号推翻了满话政权,同时也使旗人袍服走向了暂时的沉寂。三百年来终得一吐的对满族统治政权的不满,使"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妇女穿衣服都学解放区的样子,鄙夷穿红戴绿扔"资产阶级小姐"。
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似乎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到1956年,据说前苏联的某领袖人物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人的服装要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于是,政府号召“人人穿花衣裳。
这时出现的旗袍比以往增添了健康自然的气质。不妖、不媚、不纤巧、不病态,符合当时"美观大方"的标准,而且更为实用……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
做为最能体现这种完美身材的旗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照说当年大受青睐的旗袍会再次回到人们当中。但出人意料的是,旗袍并未再度流行,而是只有少数人在穿……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不过,在80、90年代却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为了宣传和促销等目的,礼仪小姐、迎宾小姐以及娱乐场合和宾馆餐厅的女性服务员都穿起了旗袍。
这种旗袍千篇一律,多用化纤仿真丝面料,色彩鲜艳,开衩很高,做工粗糙。这实在有损旗袍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人们为了区别自己的身份,更不敢贸然穿旗袍了……
90年代以来,女性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平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而作为最能衬托中国女性身材和气质的中国时装代表--旗袍,再一次吸引了人们注意的目光。国外,还有不少设计大师以旗袍为灵感,推出了有国际风味的旗袍,甚至是中国旗袍与欧洲夜礼服的结合产物
【旗袍的审美】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礼仪场合。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总之,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旗袍的选择】
旗袍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放牧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妇女代表服装。
旗袍品种如此繁多,选购时应注意以下两点。要根据自己穿用需要而定。如结婚礼服(旗袍)不仅面料质地上乘而且色彩鲜艳夺目,充满喜庆色彩;迎宾赴宴礼服(旗袍)面料应高级华贵,色彩柔和大方,外观稳重而高雅;便服旗袍可随心所欲,突出个性及体型美,穿着舒适大方。
市场上成衣旗袍的规格是按大众化的身材体型量制的。由于每个人身材都有自己特殊性,而旗袍又是趋于紧身、抱合性强的服装,尺寸规格则是选购旗袍的重要指标。所以,购买旗袍必须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并与旗袍:“三围”相适或略有余。然后,在更衣室试穿观其“三围”是否贴体舒适,其次还要观领子、衣身、袖子的长短与肥瘦等。旗袍尺寸大小的选购不同于连衣裙等服装,要求十分严格,否则将会失去其风格和独到之处。
旗袍面料的选择:旗袍选料是很广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自制的短旗袍,轻盈、凉爽、美观、实用。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礼宾或演出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更为光彩夺目。
【旗袍的保存和穿着】
一旗袍的整理
现在大部分女性所穿着的旗袍大都为织锦缎的面料,而这类锦缎都是不宜水洗的,所以穿着时应非常小心,尤其要注意不要沾染上油渍、可乐和口红,因为这类物质最难清洗,就算送去干洗店也未必能完全清除,所以我们建议:
1、旗袍不要连续穿着好几天。
2、要留意尖锐的物件,以避免旗袍钩洞与抽丝。
3、不要为了贪方便将袖子高高卷起。
二旗袍的洗烫
如果新穿的旗袍不小心弄脏了,可以用块微湿的布铺在脏处用熨斗熨烫一下,这样一些灰尘就会附着到布上,既清洁了旗袍,又起到整烫的作用。
三旗袍的收藏
旗袍如果不穿了要用衣架(宽宽的那种)把旗袍挂起来,注意肩部要撑妥当。在挂进衣橱前,还要记得放上防蛀用品。
另外,丝绸衣服要勤换勤洗,脱下后切勿搁置。穿着丝绸衣服时不要贴身,避免过多的汗液浸蚀衣服,使衣服变色、变质、破损。穿着丝绸服装也不要在席子、藤椅、木板等粗糙物上睡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损和并丝。另外,收藏丝绸服装时,应放在樟木箱内,以防虫蛀。
张曼玉在演的《花样年华》中一连穿了20多套旗袍,成为旗袍公认的代言人,也使旗袍更加流行,更加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旗袍趣谈】
中国年轻女性的身材较之西方年轻女性,一般更显纤细、秀丽的曲线美,而线条简洁流畅、风格单纯又雍容华贵的旗袍,其最大优点正在于它能恰如其分地呈现出这种中国女性胴体的曲线美。它在符合中国年轻女性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因制作上省工省料,着装又很方便的优点,从而显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么,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旗袍是怎样发展而来来的呢?
旗袍之名,源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他们的着装就被称为“旗袍”。最早的旗袍其基本款式是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一年四季就这一个样式,仅有布科不同之分。这种男女均穿的袍褂服装,因在窄小的油口处,还接有一截止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状似马蹄,所以又称“马蹄袖”,也叫“箭袖”。平时
绾起来,冬季行猫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可保暖又不影响拉弓射箭。四面开衩是为了便于上下马。束腰,一则可增加暖意卧;二则出猎时,可将干粮等装入前襟;三则随身带的小刀、匙子、箸努,以及放火镰、火石、火绒的小口袋和皮制烟荷包,都可挂在腰带上。
满族干1644年人主中原后,游猪变为农耕,加以与汉族文化如大领大油等的交流,原有作为民族文化表象特征的旗袍,也自然发生变化。如:不宜于农耕的窄袖油马蹄袖,就变成了喇叭袖;不常骑马、四开衩就改变为两开衩,甚至不开衩;旗袍就成了直筒式的宽袖大袖长袍样式。用料也有变化。以前定都东北盛京后,已由以皮抱为主改为多用棉布,这时,不但仍多用棉布,绸缎料也多起来。男人旗袍虽仍以蓝、黑二色为主,但读书人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穿白、红、紫色的。至于黄色,因是皇家独尊之色,若用就会被砍头,且可株连九族,所以,民众是忌用的。
妇女的旗袍变化就更大,如圆口领上加了一寸多高的立领制工也精巧得多,不仅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且认为越多越美。清末北京地区还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用料等花色品种就更是多样,虽仍为宽袍大袖,但较男式旗袍(后发展为长袍马褂)就显得远为俏丽。
辛亥革命后的改良旗袍,特别五四前后直到 30年代,女学生们常穿的蓝布旗袍,款式又有较大变化:宽松直筒式改为紧腰身;长度改短;两侧开衩的长短不一。30年代以后,旗袍的领子、袖子等处又多有变化,时而高领、时而低领、时而省去领子,袖子又由宽袖变窄袖,长度则有时可及手腕处,有时又短到上臂全裸露。而紧身贴腰显示曲线美的优点则一直保留。再加下摆回收,长及踝骨,就显得十分爽身合体。至于男性的直筒长袍,到40年代,已逐渐被新式服装潮流取代。
80年代以来,这种能显示胡人女性曲线美和风格美,既融满胡文化于一体,又注意吸收外来养料的旗袍,人们对它的热度又进一步上升。那开衩甚高,最高可至大腿根部的新式旗袍,随着女性步履的轻移、袍衩的时开时合,大腿的隐而不露,更显出一种既含蓄又开放的飘逸悠然的动态美。随着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在我国百花争艳的服苑中,旗袍这朵绚丽的香花,必将更吐馨香。
J. 听说过旗袍改良,改良了哪里啊
领子,袖子和下摆,具体每款也不同的。通常改良后的旗袍可以修饰一些身材上的缺陷,不像正统旗袍对身材要求那么高,同事满足了女性爱美心理。另一方面,改良后的旗袍更符合当代审美观,更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