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东佛山哪里有做旗袍的
龙凤甜心旗袍店 86174413 禅城区汾江南路16号103号 广东佛山豪加制衣厂26111588顺德区容桂文德路 http://www.sd-haojia.cn
❷ 佛山的美食节什么时候开始的
佛山的美食节12月2号开始,在祖庙对面~~~
❸ 佛山过节的习俗(什么节日都行)
1."年廿八,洗邋遢",这是广东话。意思是年廿八这天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这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扫除掉,来迎接新年的来临。 2.过年前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角仔,蛋散,煎堆等;而年糕一般是蒸萝卜糕,马碲糕等。 3.年三十晚(无年三十就在年廿九)吃团年饭,一年到头一家人齐齐整整团聚。年初二吃开年饭。 4.行花街,每年春节按历代习俗,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一般在春节前十天左右开始,到年三十晚十二点结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气就越旺。花市摆卖鲜花,年桔,工艺品等。春节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插上鲜花来过节,桃花是必不可少的迎春花,祈求来年鸿运当头,走个桃花运的意思。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金桔同类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选购其中一种。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还有水仙花也是佛山人过年的摆设之一。 5. 拜年。无论带了多少礼物,但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回娘家,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表示姑娘对娘家的思念。 6.派利事(红包或压岁钱)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利事主要意义在于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利事的长辈面前打开利事,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7.正月十六行通齐,佛山有句俗语“行通济,无蔽翳” 。当天买行运风车和生菜走通济桥,祈求吉利好运和生财(生菜的谐音)。
❹ 佛山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传统
佛山在春节前三日举行年宵花市、春节期间醒狮表演、每年的正月十六行通济。
年宵花市:“行花街”是珠江三角洲人民群众相沿已久的民间习俗。花市于春节前三日举行,除夕晚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图。
狮王争霸:狮王争霸是广东省"一城一特"春节文化活动之一,在佛山,无醒狮不春节。春节期间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狮表演,部分镇街还会组织举办大规模的“狮王争霸赛”。醒狮现在很多地方均可看到,不过醒狮可以成为佛山春节特色活动,醒狮文化氛围及技术是全国仅有的。
行通济: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佛山人认为“行通济,冇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每年正月十五,政府组织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
(4)佛山旗袍节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佛山的地方特色工艺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据《广东文物》描述:“前门刻有神荼郁垒,高与檐齐”,证明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干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
❺ 佛山有那些景点最好拍旗袍照
佛山南海影视城、岭南天地、南风古灶、清晖园、祖庙去这些地方拍都很美哦,有帮助到你请给个赞或采纳,谢谢你。
❻ 佛山光影文化节什么时候开始
佛山光影文化节又叫灯光show,从年三十开始。
一、春节期间
2019.2.4 20:00、21:00各一场
初一至初七、正月十五,每晚各两场,20:00、21:45各一场。
二、其余时间:
逢周二至周五每晚20:00,一场。
逢周六日及节假日,每晚两场,20:00、21:45各一场。
三、展示时长
每场播放时间:15-20分钟。
四、地点及公交
地点:顺德大良顺峰山公园
顺汽公交专线:1、2、3号线到侧峰山公园(免费)
公交:300、305、311、315 319 902 918 920 923 904
❼ 佛山市哪里有卖旗袍,最好在禅城区内
祖庙路的顺联百花总汇A馆二楼、东方广场吉之岛二楼都有旗袍卖~~~
❽ 旗袍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中国旗袍
起源与发展
起源
旗袍属于袍服类中的一种,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2700年前)的深衣发展下来的。所谓深衣就是中国古代人穿的上衣下裳合为一体的衣服。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20世纪20年代
20年代是海派旗袍逐渐形成的时期。旗袍开始普及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曾把旗袍(还有中装)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当时女子礼服有两款:一款是蓝上衣加黑裙,另一款就是旗袍。学堂中女学生多着偏大襟上衣底襟圆摆、齐肘中袖短衫,下着绸裙。
20世纪30年代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海派旗袍无论是裁剪还是设计都更加西方化,采用了胸省和腰省,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开衩,更加符合东方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20世纪40年代
40年代,抗日战争的开始,打乱了3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追求。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夏季倾向于取消袖子,领子减低。简便、朴素、适体从而成为40年代旗袍的独特风格。
建国后,旗袍进入了它的冰冻期。但是,旗袍在海外依然受到青睐,许多从国内去国外的上流人物和名媛都把旗袍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服装,许多华人都会穿着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旗袍参加许多重要的节日。
风姿再现
旗袍以影视作品、时装表演、选美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旗袍的基本特征和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款式、细节推陈出新,日益精美。
民国及今,旗袍文化有了新活力。除旗袍仍是女人专属以外,款式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在沈阳很多家庭都有旗袍裁剪、制作的高手。那细密平整的针脚几乎看不到。那新颖独到的盘扣、精致的滚边、得体的啃脚,舒服得体令人啧啧称赞。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在大陆内地举行的奥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都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旗袍已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符号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❾ 中国什么时候设立旗袍节
一直以来都非常向往巴西的狂欢节,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在里约的狂欢人群中感受桑巴女郎的迷人魅力,象普通的巴西人那样尽情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我有幸也亲身感受过泰国泼水节的激情,更被那全民参与的热烈场面所感动……与巴西狂欢节及泰国泼水节的全民参与性相比较,感觉中国人的节日参与性还不够,而很多时候“过节”更多地还是围绕着“吃”而大做文章。 在过去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节日的想往似乎也总是物化到了吃的上面-尤其是小孩子,盼望过节的第一理由还是因为有好吃的可吃吧。再后来,国人对节日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满足嘴巴的快乐而对精神层面的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电视得到了极大普及的近二三十年,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似乎成为了过节时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以至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欣赏水平以及欣赏口味的分化,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节目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吃(节日饭)和看(电视节目)的形式再难以满足人们对节日的要求,再加上各地对燃放烟花爆竹的限制等原因,我们终于发现节日的气氛与人们心底对它的期待就变得愈加遥远了。实际上这种心理落差的产生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电视节目再丰富,节日的聚餐再丰盛也无法为我们营造满意的节日氛围,要想让节日更加快乐、让过节的气氛更加浓烈必须要由人们的共同参与来完成。尤其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缩小,两三口人实在无法在自家的房檐下营造什么热烈的节日气氛,人们到了必须走上街头的时候了。换句话说,我们是否也应该创造一个能让全民参与的大众节日呢?基于这个想法,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主题:旗袍节。 以中国人含蓄的性格我们不大可能引入巴西那样的狂欢节,而旗袍节的设想正是充分考虑了中国人这种较为含蓄内敛的性格以及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前来参与的考量。旗袍是中国独具魅力的民族服装,它的风采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受到推崇的。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女性拥有旗袍的越来越少,穿旗袍上街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女性的古典气质乃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等等,我们完全有必要设立这样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让更多的女性穿上旗袍走上街头,让满街的旗袍在七月流火中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景,让中国女性在全世界面前尽情展示东方的魅力和韵味,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这也是增强软实力的一种绝好方式吧。 上个星期,本人在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节目中已经提出了关于在每年七月的第一个周末(周六周日两天)设立旗袍节的设想并受到了节目组以及部分观众的充分肯定。我建议全国的妇女同胞们在七月第一个周末到来的时候请穿上你们已经压在箱底很久的旗袍吧,穿着它去你们所在城市的步行街、商业区乃至代表性的古典建筑周围,用你们优雅的身段和端庄的气质妆点你们所在的城市和乡镇,有可能的话再推举出穿得最美的女性或是选出最佳旗袍设计师作为这个新兴节日的高潮。我想,到时候男同胞们一定也不会闲在家里,他们可以端着相机为你们拍摄、甚至穿起马褂与你们呼应,而这样的风景必然也会引起世界的好奇和注意,说不定几年以后到中国观看旗袍节会变成一个时髦的旅游项目,这样的话旗袍节岂不又变成带动旅游业的一步好棋了吗? 世界杯快结束了,就让我们期待着旗袍节吧……
❿ 佛山的节日风俗
是花市的高潮,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游人买到鲜花,寓示大吉大利、大展鸿图。
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佛山人认为“行通济,无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赛龙舟 每年的端午节期间,佛山各地有民间举办的龙舟赛,各乡各村派出阵容鼎盛的龙舟队参与竞渡。漂亮醒目的龙舟在水乡的河网上力争上游,两岸站满观众,锣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秋色 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 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明永乐年间发展起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 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舞龙、舞狮、十番、锣鼓柜等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年复一年,技艺越来越高超,规模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