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为什么刺绣时要着旗袍
扩展阅读
旗袍一个人怎么拉拉链 2024-11-16 15:23:10
皮衣一般用什么扣子 2024-11-16 15:20:54
穿旗袍小女孩怎么扎头发 2024-11-16 15:07:10

为什么刺绣时要着旗袍

发布时间: 2022-02-09 11:23:55

⑴ 刺绣真丝旗袍洗了 起皱怎么补救

真丝衣物材质娇贵,需参照洗涤标签上的说明进行清洗,若是因洗涤不当导致衣物出现起皱等现象,建议到专业的洗衣店咨询是否可尝试恢复。
清洗丝绸织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真丝绸品种繁多,建议清洗前查看衣物的洗涤标签。有些品种不宜洗涤,如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天香绢、金香绉、金丝绒等;有些品种适合干洗,如立绒、漳绒、乔其纱等;有些可以水洗,洗前先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深颜色一般易掉色,冷水或温水洗涤,不宜长时间浸泡;轻柔捏洗,切忌大力搓洗。机洗时选择轻档。
2、不耐碱,应选用中性不含酶或丝绸专用洗涤剂;
3、不可使用含氯助洗剂浸泡,可用含氧助洗剂去色渍;
4、采用挤压洗,忌拧绞,挤压除水,悬挂阴干或折半悬挂阴干,勿阳光下暴晒,不宜烘干;
5、要使用柔顺剂维护柔软手感和抗静电。
6、真丝衣物宜悬挂存放,存放衣物的箱、柜要保持清洁、干燥,尽量密封好,防止灰尘污染,不要洒除臭剂或香水,不要放置樟脑丸。保藏真丝服装,对薄型的内衣、衬衣、裤子、裙子、睡衣等,先要洗涤干净,熨干后再收藏。对不便拆洗的秋冬季服装、袄面、旗袍要用干洗法洗刷干净,熨平为止,以防止发生霉变、出蛀。经过熨烫,还可以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熨烫时将衣物晾至七八成干再均匀地雾喷清水,待3-5分钟再烫,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30度至140度之间,熨斗不宜直接按触绸面,以免产生极光,必须在上面加盖一层湿布再烫,以防高温使丝绸发脆,甚至烧焦。

⑵ 为什么旗袍很难穿得好看得体

现在的人追求以瘦为美,很多人更是拼了命的减肥,但是过度减肥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从美观上来讲,太瘦的人反而只有骨感了。穿旗袍就适合稍微圆润一点的身材。

穿旗袍要淡妆,不适合浓妆、夸张妆容

脸部适当淡妆修饰更能凸现穿着旗袍的美丽,所谓淡妆就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方法,强调突出自己面容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美。妆色清淡典雅,自然协调,是对面容的轻微修饰与润色。
穿旗袍搭配合适的饰品

着装的搭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一定要记住,旗袍的饰品搭配千万不要“喧宾夺主”,当你身穿一件有特色的旗袍时,主角永远是旗袍本身, 其余的配饰也只能是绿叶,只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点缀作用,否则会失去旗袍的韵味。如手提包尽量选小包包,颜色最好要取旗袍中的一种单色;鞋子可穿白或黑 纯色细高跟的船鞋,不要露出脚指头;项链、手镯、耳环(坠)、胸针、披肩等也要根据旗袍所定,注意整体的“配套、和谐”。有时配饰少反而能突出旗袍的美丽。
手臂太粗,切忌穿短袖或无袖款旗袍

旗袍是最能体现体型美的服装,所以穿着一定要特别合身,过紧行动不便,而过于宽松又难以显现女性的形体美。穿旗袍时要特别观察自己“三围”是否贴体舒适。其次,必须检查领子、衣身、袖子、纽扣等细节之处是否一丝不苟,不然就会失去旗袍的独特魅力。

⑶ 为什么要穿旗袍

旗袍的穿着与搭配和其他服装一样,
也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可分为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
正式场合一般指参加节庆典礼、外事
访问、隆重会议、文艺演出和婚礼宴会
等,穿着的旗袍必须面料高档(如织锦缎
类)、款式庄重(如国画旗袍、绣花旗袍)、做工精湛。
穿着时必须将所有扣子系好,应注意
发型和化枚,一般不需要其它服饰搭配。非正式场合一般指家庭团圆、朋友聚
会、外出旅游、休闲散步和家庭休息等,
这时可选择面料、款式、做工较一般的旗袍
当然也可选择高档旗袍在非正式场合
穿着,可选择其它一些饰品,如皮鞋、围
巾、眼镜、提包等,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
和爱好,精心搭配。

⑷ 什么场合下适合穿旗袍

旗袍的穿着与搭配和其他服装一样,也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有正式场合的,也有非正式场合的。

所以在这列举几个比较常见的场合该穿什么样的旗袍。

日常场合

很多人对旗袍有着一种天生的刻板成见,认为旗袍只适用于正式场合或者某些特定场合,其实是大错特错的。现在有很多短款旗袍和各式各样的改良旗袍,是非常适用于日常穿的。

⑸ 粉色刺绣旗袍连衣裙,彰显女人独特魅力,你觉得怎么样

粉色代表甜美、温柔、纯真,散发着优雅高贵的风范。作为时尚界永恒的流行色,粉色最能穿出女性浪漫柔美的气质。当粉色遇上中式优雅旗袍,碰撞出别样的格调和女人味,如梦如幻。粉色旗袍有多美?

图中这位小姐姐身穿一件粉色的缎面旗袍连衣裙,衣服上的图案是采用刺绣的方式勾勒出来的,显得整个旗袍特别的秀美。旗袍可以很好的展现我们女性的身材曲线,而且能够凸显我们的个人气质。这款粉色旗袍将小姐姐的身姿完美的展示出来,前凸后翘,特别好看。美女手捧一个精致的团扇,给人感觉特别的柔婉娇羞。

白色百搭,但是不太好驾驭,也是非常适合模特的颜色。浅蓝色百搭,其实只要颜色选的好,其实和一般的深色搭配,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浅咖色也比较百搭,主要是浅咖搭配一些浅色系都会很和谐。

咖色以及其他咖色的搭配就不多说了,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尝试一下。小姐姐今天穿的是一件咖色的小裙子,真的是很时尚了。淡颜色比较多的一些旗袍连衣裙占比10%白色是今年最火的颜色,而且其实也很百搭,如果全白一定很吸睛。但是会觉得比较压抑,颜色不太好驾驭。

黑色是百搭色,也是今年相对比较流行的颜色。但是有的也要看整体的一个搭配,整体协调。五彩斑斓的搭配占比5%这个颜色比较任性,因为适合所有的颜色。但是小面积的五彩斑斓,或者密集,或者就是顺色,都不好驾驭,但是也比较百搭。

橘黄色也是比较流行的颜色,也是很低调的一个颜色。红色、棕色、绿色这些亮色搭配都比较显白。红色中和皮肤的蓝绿搭配,显瘦,但是不好驾驭。如果你要要运用红色,一定要把握好红色的分度。其实红色是偏橘色,不是红色。

⑹ 高考穿什么颜色的旗袍

高考穿旗袍的颜色:

1、第一天,穿红色旗袍,寓意“开门红”!红色的真丝旗袍高贵典雅,色彩浓烈饱和,氤氲着华美的光泽,不仅寓意美好,更能衬托出妈妈的端庄与优雅气质,旗袍立领雅致温润,优美的线条勾勒出完美的腰身,恰到好处的长度典雅大方,踩一双高跟鞋,搭配一条珍珠项链,美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6)为什么刺绣时要着旗袍扩展阅读:

黄色的刺绣旗袍装,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淡雅的黄色调,流动着高贵亮眼的光泽,寓意十分契合“走向辉煌”,简约的领口时髦随性,更显颈部修长,精美的刺绣花典雅大方,载着中式复古的雅致高级,恣意芳菲,腰间一根细细的腰带装点,不仅勾勒出完美的腰身,更拉长了视觉效果,低调奢华。

绿色的旗袍静谧高贵,真丝的表面折射出亮眼的光泽,将妈妈衬得高贵华美,婉约到极致的古典样式,沉静又魅惑,经典的立领衔接着优美的襟型,精致灵动的盘扣雅致非常,曼妙的腰肢,颔首的温存,写不尽的人间纯色,尽在旗袍的风情中。

⑺ 刺绣旗袍上的图案怎么才能不出褶

绣线绣的太紧,手绣背面不需要衬,手上控制好松紧。

⑻ 穿刺绣旗袍打扮贵气的吕良伟老婆,比起周海媚如何

说到吕良伟,相信不少的80后都不会陌生的,当年的男神也是风靡了不少网友的心了,不过现在江山代有才人出,更多的小鲜肉也是后浪迎头赶上了呀!不过,男神虽然已经年老,但依旧帅气。只不过他的老婆气质颜值就差了一点,虽然一身刺绣旗袍打扮的很贵气,但不管颜值,气质怎么看都不如周海媚,只能说女神姐姐火到现在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呢。



周海媚都穿的这么臃肿了,还能显瘦,这保养也是让人羡慕了,都过了这么多年了,虽然现在妆化的厚了一点,不过还能看得出优雅魅力也是很难得了呀。果然女神不露出牙齿的时候就是优雅本人了呀!

⑼ 喜欢传统刺绣旗袍的心情还用什么语言表达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屋正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配以门,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屋多为起脊砖瓦,俗称“海青”。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则设碾和仓库(满语称哈什)。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三至五间,东西厢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uot;旗俗不亲迎&uot;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uot;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uot;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