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中国旗袍是用什么做的
扩展阅读
星空旗袍骄傲长什么样 2024-12-22 21:33:20

中国旗袍是用什么做的

发布时间: 2022-02-06 05:11:41

⑴ 旗袍是中国的什么呢

传统服饰

⑵ 中国的旗袍制作需要多少道工序

一.裁剪纸型(纸型必须核对正确:肩、边、下摆是否等长、等宽)
1.剪下前片独襟(独襟前中心留1cm缝份)
2.前片底襟叠份(剪下后之襟留6~7cm缝份)
二.裁剪表布(先叠出布宽,找出布纹之方向,与花纹之中心主体,用熨斗烫出中心线)
1.裁剪后片:
(将后片纸型放在布尾,领口部分及右手边是剩布)
(缝份留法:边2cm,下摆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领口先不裁,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领口与褶子用线订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2.裁剪前片:
(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层布之小襟与大襟叠份约7~8cm再与大襟叠合,剪下前片)
(缝份留法:边2cm,下摆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肩留2cm,领口先不裁,
等肩线接好,与前领一起开)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叠份留7~8cm,)
(领口与褶子用线订做记号,或用粉片画出褶子与领口线)
三.制作程序:
1.车褶子(烫出中心线,疏缝固定)照记号车缝,褶尖要用车线打结,不可回针,(褶子左右分开烫平)褶子小,褶份少时,往上倒角烫平,车完褶,下摆→斜针缝处理好,即可车布边。
2.底襟之处理:折0.7cm~1cm车0.8cm
3.大襟的处理:(1)上嵌条(1cm宽) (2)裁剪贴边
4.后身之缩烫与上嵌条
5.前身之缩烫与上嵌条
6.开叉之处垫叉布
7.合肩线.车缝(领口之处再回针约4~5cm,避免剪领口后分家)
8.裁剪袖口贴边
9.做领子
10.开领口(用皮尺立起来量,比实际的领围少3~4cm,因包括缝份)
11.上领子(回针缝固定,必须将领藏住,但不缝到表布)
12.接合(车缝)
13.画盘扣位置及钉暗扣记号,底襟暗扣下垫力布,缝领钩
14.上拉链(嵌入0.1cm)用星点回针缝固定
15.缝暗扣,领上0.8cm先缝领钩,领角缝暗扣
16.下摆与边开叉,固定下摆使用斜针或藏针
17.开叉止点,拉链止点以上固定防裂开
18.整烫,大公告成。

中国旗袍制作工艺

旗袍——被称为近代中国妇女“国服”。旗袍属于上下连属的衣服,基本要素为立领、窄袖、收腰、胸褶、下摆开衩、盘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一度是中国妇女最主要的服装。
旗袍原为满族服装,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通常与长裤相配穿着,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风格。1644年满族入关,满族旗袍的许多元素渐为汉族妇女接受,遂发展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饰。
旗袍制作工艺如下:
(一)检查裁片 在缝制前对面、里的裁片逐一检查质量和数量,并依次放整齐。
(二)做缝制标记 可根据面料状况及部位,选用做标记的方法:线丁、粉印、眼刀、针眼。
1.前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领缺口、纽扣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2.后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3.袖片
袖口贴边、袖山对位点。
(三)缉、烫省
1.缉省按缝制标记缉省,尽量与人体体型相吻合。
2.烫省高档面料精加工省缝不烫倒,要从中间分烫,省尖不歪斜。中低档面料省缝倒向中缝线。胸部烫出胖势,腰节位拔开,使省缝平服不起吊。并针对面料特性选择温度,以及干烫或湿烫)。
(四)归拔衣片
由于传统旗袍结构线的特点。仅靠摆缝及收省难以达到合体目的,应通过归拔工艺进一步造型,使衣片尽量与体型特征相吻合。但是,由于面料原因有些面料归拔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面料耐热性差不宜归拔。
1.归拔前衣片
(1)归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点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前腰部,使前片中线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前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拔开前肩缝,使肩缝自然朝前弯曲,符合人体特征。
2.归拔后衣片
(1)归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后腰部,使后片中线也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后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归拢后肩缝满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收肩省的方法来解决。
(4)归拔袖窿部位。后袖窿弧线处稍作归拢,使袖窿圆顺不还口。
(五)敷牵带
牵带选用薄型有纺直丝黏合衬,宽1.2 cm左右,粘贴时净缝居中,敷牵带的松紧要符合归拔要求。
(1)敷前片牵带。前片牵带敷在开襟一边,开襟上口是斜丝绺容易还口,所以敷牵带。开襟摆缝处从袖窿开始沿摆缝粘到拉链位以下1.2 cm处。
(2)敷后片牵带。后片牵带敷在摆缝处,从袖窿开始粘贴到开衩口,胸部及臀部牵带略紧。
(六)滚边
由于当前旗袍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暗线滚边(传统手工工艺,现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将衣片毛缝折光,开衩处剪一眼刀至净粉0.1 cm处。
(2)滚条与衣片正面相对,缉线0.4~0.5 cm。
(3)将滚条翻转、翻足。
(4)将滚条包转、包足。
(5)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6)将夹里盖过缲线与滚条缲牢(该工序在复夹里中完成)。
方法二:无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折转衣片毛缝与缉滚条同方法一。
(2)衣片毛缝沿缝头翻转,翻足;滚条毛缝按滚边宽度折光。
(3)将折光后的滚条包转,包足。
(4)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点是:滚边饱满、完整、针迹无外露。
方法三:净缝滚边
注意:若面料易脱丝不要选择该法滚边。
特点:平薄、完整、细腻。
方法四:转角处的净缝滚边
(1)滚条缉到转角处应先折转后缉线。注意应向摆缝方向折转,不应向底边方向折转。
(2)将滚条翻转、包足到反面。
2.用明线滚边(机缝法)
一般滚边部位为净缝(现在该法采用较多)。
特点:速度快、效率高。
3.细镶滚
(1)滚条边折光。
(2)将滚条折光边与衣片折光边放齐,缉0.2 cm左右,使滚边饱满,呈圆形。
(3)将滚条翻转、包足后,正面在漏落缝中用拱止口的针法将滚条固定。
特点:滚条特别窄,在0.2 cm左右,具有纤秀美。
4.滚嵌线(外嵌圆嵌法)
教材 第一章介绍外嵌线制作方法中,将嵌条内衬有线绳,因而呈圆形。
特点:嵌线窄,0.2 cm左右,线条舒展、饱满、纤秀。因全部采用机缝法,所以效率高(现在采用较多)。
以上几种滚边方法可根据面料风格、厚薄、及审美特点合理选择。
(七)合肩缝,装袖
1.合肩缝
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对,前片放上层,肩缝对齐,缉线0.8~1 cm,后肩缝靠近颈肩点1/3处略有吃势。缉好后根据面料的厚薄烫分缝或倒缝。注意不得拉还肩缝。
2.装袖
(1)袖口滚边。方法与摆缝开衩处相同。
(2)抽袖山吃势。方法同女衬衫。
(3)装袖。方法同女衬衫。
(八)做夹里
1.夹里收省,合肩缝,装袖夹里
将夹里省缉好,缝合肩缝夹里,再装袖夹里。分别烫倒缝,省缝倒向中缝,肩缝向后身坐倒,烫平。
2.缲(或缉)下摆贴边
将前后夹里摆缝对齐,底边缝头折光,用手针将夹里下摆贴边缲牢,针距0.3 cm,或用机缝将下摆贴边缉牢。夹里下摆比衣片下摆短1 cm。
(九)复夹里
1.复小襟夹里
小襟衣片与夹里正面相对,肩缝、领口比齐、放平,沿领口下端缉至小襟下口,然后将正面翻出烫平。若无夹里,小襟下口加贴边。贴边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所留缝份缉缝,贴边略松,贴边扣转,翻正,拐角方正,坐进0.1 cm烫平,贴边反面用手针缲牢。
2.复前片夹里
将大襟衣片与夹里反面相对,夹里在上,肩缝及开衩处眼刀对齐,摆平。将夹里大襟处及左右摆缝开衩处缝头折光,盖过滚边缉线,手工缲牢,针距0.3 cm。若无夹里,大襟开襟部位加贴边或滚边。
3.复后片夹里
方法与复前片夹里相同。注意后片夹里摆缝开衩处留1 cm缝头不缲牢。
(十)合摆缝、袖缝
1.合缉摆缝、袖缝
方法一:将前衣片套入后衣片中,前后衣片分别正面相对,反面向外,缝头对齐,沿净缝缉线。装拉链一边缉至拉链封口处。缝好后将衣片翻出,缝头向后片坐倒。注意面子、里子前后顺序要放正确。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别缉缝,面子分缝,里子坐倒缝。
2.缲袖口夹里
将袖口夹里折光,盖过滚边缉线,缲牢。袖口缝合处将后袖缝头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缝折转、包光、缲牢。
(十一)做领,装领
1.做领面
(1)将净领衬烫在领面的反面。
(2)将领面上口沿衬边沿包转。
(3)将滚条缉在领面上口,包转、缲牢,并做好装领对位标记。
2.装领
(1)装领面。领面与领口正面相对,领面在上,从左襟开始起针沿领衬下沿缉线。注意领子两端要上足,各对位点准确,线条顺直,左右对称。
(2)装领里。首先检查领面装好后领圈是否圆顺、平服,若不圆顺应及时修正,修正后复领里。将领里缝头折光,复在领面反面缲牢。注意领里略紧于面子。
(十二)装拉链
1.装拉链
先将拉链装在大襟衣片上,距大襟下端扣位5 cm左右(不装该扣,可不留其距离)。注意装后身拉链时,应把拉链夹在后片与小襟中间。装配方法可参考裙装隐形拉链方法。
2.缲夹里
把夹里毛缝扣光复上,盖过缉线缲牢。

⑷ 中国旗袍的特色是什么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 甘婷婷旗袍照
义。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现在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旗装是满族妇女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袍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特色是把女性婉媚的特点张显出来

⑸ 中国旗袍是谁发明设计的

旗袍发明者是“黑娘娘”现在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旗袍其实是满族人的发明。传说当时满族有一个皇帝到东北来考察民情,在临走的时候,当地人告诉他,当地东北方向有一个女人“骑龙抱凤”,可以选为娘娘。皇帝就向着东北方向前行,后来在路上恰巧看到一个长得脸黑俊俏的姑娘,当时她正好是左手抱着一只鸡,右手正好拎着一块豆腐,看见皇帝来了,她就蹦到一座土墙上躲了起来。皇帝就把她认为是传说中的娘娘,后来就召进了宫,并封为黑娘娘。 进宫以后,她看到女人们山河地理裙做得又长又肥,迈步的时候脚蹬鞋踩,于是她就给剪开了。形成了后来的旗袍,变成了更合体的服装。旗袍也显示了中国妇女独特的风格。目前旗袍在世界上受到各个国家妇女的欢迎。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面套上一件长到肚脐的对襟短褂。

⑹ 旗袍是中国的什么呢

摘要 旗袍(qipao)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⑺ 旗袍由什么材料制作

对于旗袍来说,真丝、缎面、丝绒、棉麻、香云纱都是旗袍最常用的面料。

真丝旗袍夏天最为常见:顺滑吸湿透气都是真丝旗袍的优点

⑻ 中国旗袍的介绍

《中国旗袍》讲述了旗袍是殖民化时代的、东方的、女性的、摩登的和性感的服饰神话。旗袍将东方传统和摩登风格混为一体,其似是而非的文化语义,代表了20世纪中国文化本质上的暧昧性。

⑼ 做旗袍用什么布料

做旗袍的材质: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棉布料不适合做旗袍。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 现代旗袍是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9)中国旗袍是用什么做的扩展阅读:

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

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的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

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较少,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