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带类别 » 皮带为什么可以煮
扩展阅读
沈阳童装哪里有卖 2025-04-03 18:16:01
怎么样才能做成旗袍脚 2025-04-03 18:12:45

皮带为什么可以煮

发布时间: 2025-04-02 19:58:20

1. 书上说,过去的皮带可以吃是什么鬼 理解不了!

皮带是牛皮做的,但是用来做皮带的牛皮经过硝化处理,本来是不能吃的。红军长征路上,食物极度匮乏,用水煮皮带吃,是万不得已的。
【附】硝与皮革作用,使得皮革中胶原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皮革不仅变得柔软,还能够避免腐烂。现在,民间仍然保留着用硝鞣制毛皮的古老方法,俗称“硝皮”。也正因为古人认为硝可以使得毛皮变得柔软,消去使毛皮变硬的成分,所以把这种物质称为“消”或“消石”。由于这是自然形成的矿物,后来就造出一个“硝”字以代替“消”。但在较古老的文献上,还常常称“消”或“消石”。

2. 皮带那么硬,红军当年是怎么吃下去的

红军吃牛皮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煮着吃,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然后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着吃,红军战士回忆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开水里煮,然后,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

长征路上的皮带故事:

红四方面军部分官兵曾三过草地,条件极为艰苦。战士周广才曾分得一条作为战利品的皮带。

过草地时,6位战友的皮带相继吃完,轮到吃周广才的时,年仅十四五岁的他大哭起来,哀求大家不要吃掉他的战利品。就这样,大家强忍饥饿,没舍得吃这条皮带。

为铭记长征的艰难历程,纪念那些与自己生死相依的战友,周广才在皮带背面深情地刻下“长征记”三个字,一直把它珍藏在身边,直到国家征集文物时才捐了出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长征路上吃皮带

3. 为什么以前还可以煮皮带来吃

1. 在红军长征时期,由于国家工业尚未起步,城市及农村地区缺乏工业生产。
2. 当时手工制作的皮带,未经复杂工业化处理,未添加有害化学物质。
3. 这些原始的皮带在特殊情况下,可作为食物来源以维持生命。
4. 红军长征面临着极端自然环境和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行进区域多为偏僻难行之地。
5. 在这些荒凉地带,后勤补给难以到达,红军战士们不得不以皮带等物资果腹。
6. 据说,在长征途中食物匮乏时,有战士不得不煮皮带以充饥。
7. 当时所用的皮带与今日工业制品不同,未包含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化学有害成分。
8. 相传,在国民党围剿的严峻形势下,红军战士穿过荒无人烟的地带,自力更生解决补给问题。
9. 这些地区除了少数生产能力低下的少数民族居住,人烟稀少,无法获得补给。
10. 国民党的围剿和封锁导致红军在进入这些地区前无法准备充足粮食,因此带上尽可能多的食物,不浪费任何可食用的资源。

4. 红军 吃的皮带主要成分是什么

红军吃的皮带主要成分是牛皮。
牛皮的特征是革面毛孔细小,呈圆形,分布均匀而紧密,皮面光亮平滑,质地丰满、细腻,外观平坦柔润,用手触摸质地坚实而富有弹性。如用力挤压皮面,有细小褶皱出现。
黄牛皮:毛孔细小、呈圆形,分布均匀而紧密,毛孔较直地伸向里面,排列不规则,好像满天星斗。革面丰满、光亮,皮板柔软、纹细、结实,富于弹性。水牛皮:毛孔比黄牛皮粗大、稀少,皮质较松弛,一般用做鞋底。
牛皮里面纤维细致,表面毛孔清晰,纹路不规则。

5. 为什么以前还可以煮皮带来吃

在红军长征时期,我国的工业还没有开始发展,城市尚且都很落后,农村更是没有工业的影子。所以,这些地方生产的皮带大多数都是出自农民与牧民的手工制造,只对皮料简单加工,没有现在复杂的工业化步骤,更没有加入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这样简单天然的皮带在情势所迫时是可以作为食物充饥救命的.


相传,在国民党的围剿之下,红军战士被迫穿过一片险恶的地区。在那人迹罕至的地区,战士们的补给只能自己解决。可那些地区除了些生活比较原始,生产能力不高的少数民族以外,本就没有什么人烟,所以从他们那里获得补给几乎没有什么希望。

当时,国民党的围剿和封锁使得红军战士们在进入那些地区之前根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粮食,所以,对于粮食而言,基本上是有什么就带什么,不放过任何一点,不浪费任何一点。

6. 腰带是真皮的,如果放在锅里煮,可以煮熟吗如果真的煮熟了,可以吃吗

不可以,因为现在的皮制品都经过化学加工的产品,不像以前的直截剪下来做成皮带,所以现在的皮制品含化学物质很多,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