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带类别 » 皮带轮镶套要过盈多少
扩展阅读
女装店地板用什么瓷砖好 2025-02-07 11:06:55
皮衣怎么配才好看 2025-02-07 11:06:53
白衣天使的手套怎么画 2025-02-07 11:01:08

皮带轮镶套要过盈多少

发布时间: 2025-02-07 07:53:47

㈠ 什么是锥套皮带轮优点是什么

锥套皮带轮是一种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新型机械传动联接部件,通过8度外锥面与皮带轮内锥面压紧联接,使传动件的定心精度大大提高。锥套尺寸为系列标准设计。其内孔键槽按ISO标准加工。通用性互换性很好,适用各种场合. 当传动件经过长时间运转时,内孔及链槽就可能发生损坏,如果是使用这种锥套的传动件,发生这种情况时,只需更换同一规格锥套就可以恢复使用。因而大大提高传动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节省时间。
当锥套将皮带轮与轴连接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过盈配合的连接体。锥套内孔与轴有键连接,是通过键来传递转矩和力的。锥套与皮带轮间虽然没有键连接,但是接合面存在正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就可以传递转矩和力了。
如果你有任何需要请发传真询价 021-60919210
上海锥套皮带轮专业生产厂家

㈡ 锥套皮带轮的原理

锥套主要有TB锥套QD锥套之分,锥套与皮带轮相配处的孔都是半边的,并且锥套上的两个光孔与带轮上的两个螺纹孔分别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孔,锥套上的一个螺纹孔又与皮带轮上的一个光孔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孔。在装配时,将两个螺钉上在皮带轮的两个螺纹孔中,随着螺钉在皮带轮上的螺纹孔中不断拧紧,螺纹作用将螺钉推向皮带轮上锥孔的小端,而锥形套上的两个光孔并没有完全加工穿,这样,当螺钉的头部抵住光孔的底部时,就将力传递给了锥套,锥套就相对于皮带轮向皮带轮锥孔的小端运动,这时因为锥度的原因,锥套的就不断包紧轴,而轴又反作用于锥套,再作用于皮带轮。这样皮带轮、锥套以及轴就紧密的组装在一起了。
反之,在拆卸时,将从皮带轮螺纹孔中退出的螺钉用一颗上在锥套上的螺纹孔中,在不断拧紧的过程中,螺钉也是向着皮带轮锥孔小端方向运动,当螺钉头部抵住皮带轮光孔的底部时,将力传递给皮带轮,这时皮带轮就相对于锥套向皮带轮锥孔小端方向运动,这样,皮带轮与锥套间就脱离开来,而锥套也因为失去了来自于皮带轮锥孔的约束力,加上自身恢复圆度的一点弹性,也与轴脱离开来。
当锥套将皮带轮与轴连接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过盈配合的连接体。锥套内孔与轴有键连接,是通过键来传递转矩和力的。锥套与皮带轮间虽然没有键连接,但是接合面存在正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就可以传递转矩和力了。

㈢ 装配间隙十道,好装配吗还有装配的难易跟装配间隙的大小具体关系

间隙为十道,在装配里面已经算是很大了。装配时的难易程度与间隙是有直接关系的。
装配时的充分润滑也与难易程度有关。
装配的方法也与难易程度有一定关系。
当然装配的难易还是要靠实践经验的。
我把常用的装配公差发给你,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基孔制
基轴制
特性及说明
H11/a11
A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差,产生紊流现象。用于精度极低粗糙机械转动很松的配合,高温工作的转动轴以及轴向自由移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1/b11
B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较差,且有紊流。用于高温工作和粗糙的机械传动轴,其配合间隙非常大,且间隙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H12/b12
B12/h12
间隙非常大,有紊流现象,液体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间隙很大的变动。如扳手孔与座等的配合
H9/c9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有于高温工作,高速转动造成配合间隙减小,大公差、大间隙要求的外露组件的配合,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0/c10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用于结合件材料线膨胀系数显着不同处。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较差,易产生紊流的配合。用于转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于大间隙、大公差的外露组件及装配很松之处
H8/d8
D8/h8
间隙比较大,液体摩擦良好,带层流。用于精度不高、高速及载荷不高的配合,高温条件下的转动配合以及由于装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连接
H9/d9
D9/h9
间隙很大的灵活转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速或大的轴颈压力等情况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滑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10/d10
D10/h10
间隙很大的松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如一般比较松的皮带轮及滑动轴承等的配合
H11/d11
D11/h11
液体摩擦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及不重要的传动配合,亦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和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等的配合
H8/e7
E8/h7
液体摩擦良好,较松的转动配合,如风扇电机中的配合,以及气轮发电机、大电动机的高速轴承的配合
H8/e8
E8/h8
H8/e8配合性质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变动范围更大一些,适用于高转速,载荷不大,方向不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或者属于中等转速,但轴比较长的情况,以及有三个以上支承的情况。如外圆磨床的主轴等配合
H9/e9
E9h9
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间隙,液体摩擦较好的转动配合。如粗糙机构中衬套与轴承圈的配合
H6/f5
F6/h5
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广泛适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不大,普通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的轴承,以及要求在轴上自由转动回轴向滑动的配合。如精密机床中变速箱、进给箱的旋转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动轴承,高精度齿轮轴套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6/g5
G6/h5
具有很小的间隙,制造成本较高,用于自由移动,但不要求自由转动,行程不太大,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间隙,且要求精确定位的配合。如光学分度头主轴与轴承,刨床滑块与滑槽,蜗轮减速箱孔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7/g6
G7/h6
具有很小的间隙,适用于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不要求自由转动,并且精确定位的配合。亦适用于转动精度高,但转速不高,以及转动时有冲击,但要求一定的同轴度或紧密性的配合。如机床的主轴与轴承,机床的传动齿轮与轴,中等精度分度头主轴与轴套,矩形花键的定心直径,可换钻套与钻模的配合。
H8/g7

具有很小的间隙,与H7/g6相比,其精度略低。常用在柴油机汽缸体与挺杆,手电钻中的配合等
H6/h5
H6/h5
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定位配合,适用于同轴度要求较高,工作时零件没有相对的结合,也适用于导向精度较高,工作时有微量缓慢轴向移动的结合,还适用于同轴度要求较高,有需经常拆卸的固定配合,如车床尾座体与套筒,高精度分度盘轴与孔配合等
H7/f7
F7/h6
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不太高,要求较高精度,需要在轴上移动或转动的配合,如爪型离合器与轴;机床中一般轴与轴承、机床夹具、钻模、镗模的导套等的配合。
H8/f7
F8/h7
具有中等间隙,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适用于中等转速及中等轴颈压力的一般精度的传动,但也可用于易于装配的长轴或多支承的中等精度的定位配合,如机床中轴向移动的齿轮与轴,离合器活动爪与轴等的配合。
H8/f8
F8/h8
具有中等间隙,液体摩擦比较好。适用于一般精度要求,中等转速的轴与轴承,或转速较高,支承跨距较大或多支承的传动轴和轴承的配合,如控制机构中的一般轴和孔,滑块和凹槽等的配合。
H9/f9
F9/h9
具有中等间隙,精度较低,液体摩擦较好的配合,适用于较低精度要求且需要在轴上灵活转动的零件,或用于转速较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如手电钻中的配合,安全联轴器轮毂与套,低精度含油轴承与轴,减速器轴承密封圈与箱孔等要求较高的转动配合。
H7/h6
H7/h6
配合间隙较小,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定位配合,较好地对准中心,一般多用于常拆卸,或在调整时需要移动或转动的联结处,工作时滑移较慢,并要求较好的导向精度,例如,机床变速箱中的滑移齿轮和轴,离合器和轴,钻床横臂和立柱,风动工具活塞与缸体等的配合
H8/h7
H8/h7
配合间隙极小(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适用于有较高导向精度,零件之间滑移速度很慢的结合,当结合表面较长,其形状误差较大,或在变载荷时,为防止冲击及歪斜,通常可用H8/h7代替H7/h6等的配合。
H8/h8
H8/h8
间隙定位配合,适用于同轴度要求较差,一般在工作时无相对运动的结合,负载不大,无振动,拆卸方便,加键可用于传递扭矩的情况下,亦可适用在精度较低,有相对运动的结合,如一般齿轮与轴,皮带轮和轴,离合器和轴,操纵件和轴等的配合。
H9/h9
H9/h9
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定位配合,零件装卸自由,加辅助件如销、键,可传递扭矩,工作时一般相对静止不动,同心度要求较低,例如齿轮和轴,皮带轮和轴,离合器和轴,滑块和导向轴等的配合。
H10/h10
H10/h10
间隙定位配合,用于工作时零件无相对运动,且同轴度要求较低的连接,承受负荷不大且平稳,拆卸方便,加辅助键,销可传扭矩,常可用于代替H9/h9使用
H11/h11
H11/h11
用于精度低,工作时没有相对运动(附加紧固件)的连接,低精度的定心配合,低精度的铰链连接
H12/h12
H12/h12
用于低精度的静连接,个别也用于动连接之处,一般螺纹连接等的配合。
H6/js5
Js6/h5
H6/js5得到过盈的概率是19.2%-21.1%,Js6/h5得到的过盈的概率是29.1%-30.8%,大部分都得到间隙,但比H6/h5的间隙均小,是最松的一种过渡配合,用于同轴度要求较低、用手或木锤装卸,且经常拆卸之处。当配合表面较长,可保证一定的孔轴同轴度,且可代替H6/K5或K6/h5使用。
H7/js6
Js7/h6
比较常用的且精密定位的一种过渡配合H7/js6得到过盈的概率为18.8%-20%,Js7/h6得到过盈的概率是30-31%,大部分得到间隙,也可稍有过盈。例如,机床变速箱中齿轮和轴,滚动轴承和箱体孔,精密螺纹车床主轴箱与主轴前轴轴承等的配合。
H8/js7
Js8/h7
最松的一种定位用的过渡配合,H8/js7得到过盈的概率是17.4-20.8%,Js8/h7得到过盈的概率为29.2-30.5%,实际上大部分均得到间隙,比H8/h7的间隙要小,用于拆卸频繁,同轴度要求不高之处,当配合面很长时,可保证一定的轴孔同轴度,用手或木锤装卸。
H6/k5
K6/h5
是一种几乎没有间隙的定位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是46.2-49.1%,当基本尺寸至3mm时,H6/k5得到过盈概率是40%,K6/h5为60%,手锤轻打即可装卸,卸拆方便,同轴度精度高,用在冲击负荷不大的部位,当扭矩和冲击很大时,应加辅助紧固件,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过渡配合。
H7/k6
K7/h6
精密定位配合,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过渡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是41.7-45%,当基本尺寸至3mm时,得到过盈的概率是37.5%。同轴度精度相当高,拆卸方便,用手锤轻打即可完成装卸,用在冲击负荷不大的地方,如扭矩和冲击较大时,要另加辅助件紧固。
H8/k7
K8/h7
定位过渡配合,用于要求有更小转动可能性的场合,得到过盈的概率是41.7-54.2%,当基本尺寸到3毫米时,K8/h7得到过盈的概率是58.3%。同轴度较高,拆卸方便,用手锤打入装配,应用较多。
H6/m5
M6/h5
具有平均过盈的过渡配合,零件配合要求紧密性高,拆卸较困难,铜锤装配,用在不常拆卸的地方,当配合长度大于直径一倍半时,或由于不能产生太大的变形而不能采用过盈量较大的过盈配合时,可用它来代替。
H7/m6
M7/h6
得到过盈的概率是50-62.1%,基本尺寸到3毫米时,M7/h6得到过盈的概率是75%,拆卸较困难,铜锤装配打入,用于不常拆卸的固定配合。当配合长度大于直径的一倍半时,可代替H7/n6,N7/h6。
H8/m7
M8/h7
得到过盈的概率是50-56.8%,拆卸较困难,铜锤装配打入,用于不常拆卸的部位。
H8/n7
N8/h7
得到过盈的概率是58.3-67.6%,基本尺寸在400至500毫米之间时,过盈概率为84.4%。平均过盈比H8/m7,M8/h7要大一点,大部分均为过盈,只有个别情况下才有间隙,在加辅助紧固件时,可以受较大的扭矩和振动,拆卸困难,铜锤装配,多用于装配后不需要拆卸的部位。
H7/n6
N7/h6
允许有较大过盈的高精度定位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为77.7-82.4%,基本尺寸到3毫米吖,H7/n6的过盈概率为62.5%,N7/h6的过盈概率为87.5%。平均过盈比H7/m6,M7/h6要大,比H8/n7,N8/h7也大。绝大部分均为过盈。只有极少情况下才有点间隙。可以承受很大的扭矩,振动及冲击负荷,但均需加辅助紧固件,同轴度高,配合紧密性优良,拆卸困难,常用于装配后不再拆卸之部位。
H8/p7

最紧的一种过渡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为66.8-93.6%,平均过盈比H8/n7要大,只在极少情况下才有点间隙,在加辅助紧固件时,可承受很大扭矩、振动和冲击负荷,拆卸很困难,只用于装配后不再拆卸的部位。
H6/n5
N6/h5
最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当基本尺寸到3毫米时,H6/n5为过渡配合,其得到过盈的概率为80%。例如,可换铰套和铰模板的配合
H7/p6
P7/h6
过盈定位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13-0.002相对最小过盈小于0.00043(基本尺寸到3毫米时为过渡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是75%),过盈量小的过盈配合,应用于定位精度要求严格,以高的定位精度达到部件的刚性及对中性要求,而对内孔承受压力无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过盈量传递摩擦负荷,如增加辅助紧固件,则可传递扭矩。是一种轻型压入配合,采用压力机压入装配,用于不拆卸的轻型静联接,变形较小,精度较高的部位。
H8/r7

轻型压入配合,过盈量小的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24-0.0005相对最小过盈不大于0.00007,但基本尺寸到100毫米时为过渡配合,得到过盈的概率为90-97%,基本尺寸到3毫米时,过盈概率为83%。
H6/p5
P6/h5
过盈量最小的一种轻型压入配合,是一种完全的过盈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75-0.0015,相对最小过盈不大于0.00001。
H6/r5
R6/h5
轻型压入配合,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时,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26-0.0016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2-0.0009。目前应用很少。
H7/r6
R7/h6
应用较多的一种轻型压入配合,基本尺寸到180毫米时,H7/r6相当于D/je,基本尺寸大雨3毫米时,R7/h6相当于Je/d。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时,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25-0.0015,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15-0.0003。应用于承受小的轴向力,小扭矩的部位,如承受冲击负荷,应另加辅助紧固件。例如,可换铰套和铰模板的配合。
H6/s5
S6/h5
中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用于传递较小的扭矩和材料强度较差或受力产生变形对工作有影响的情况。用在传递较大扭矩,有振动和冲击负荷时,要另加辅助紧固件,如钢与铁制零件,或轻合金与铁类零件的永久性连接。这种配合的过盈量可产生相当大的结合力。采用压力机压入装配。
H7/s6
S7/h6
中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时,相对过盈为0.0005-0.0018,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4-0.00075,它适用于一般钢件,或用于薄壁件的冷缩配合。用于铸件能得到较紧的配合;用于不加紧固件的固定连接,过盈变化也比较小,因此,适用于结合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且应用极为广泛。
H8/s7
S8/h7
中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46-0.007,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13,不加紧固件可传递较小的扭矩。采用压力机压入或温差装配。
H6/t5
T6/h5
中型压入配合中最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在24毫米之内没有此种配合,在其余尺寸段内的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75-0.0015,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7-0.0001,此种配合较H6/s5,S6/h5要松,用于齿轮孔与轴的配合,当承受振动、冲击等变负荷时要加紧固件。
H7/t6
T7/h6
中型压入配合中等松紧程度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在24毫米以内没有此种配合,在其余尺寸段内的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73-0.0018,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63-0.00075,如联轴器和轴的配合。
H8/t7

中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结合强度比H8/s7要好。基本尺寸在24毫米以内时没有此种配合,在其余尺寸段的相对平均过盈为0.00072-0.0013。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26-0.00055。
H7/u6
U7/h6
重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的基本平均过盈为0.0005-0.00175;相对最小过盈为0-0.0033。用压力机或温差法装配,适用于承受较大的扭矩的钢件,不需加紧固件即可得到十分牢固的连接。
H8/u7

重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的基本平均过盈为0.0011-0.0022;相对最小过盈为0.001-0.00112。用压力机或温差法装配,不加紧固件就可传递大的扭矩,用于材料许用应力较大的部位。
H7/v6

重型压入配合中较紧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在14毫米之内没有此种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14-0.00225;相对最小过盈为0.00125-0.00132。用压力机或温差法装配,不加紧固件就能传递很大的扭矩,但零件材料应具有较大的许用应力。一般用于承受变动负荷,冲击和振动的部位。采用此种配合通常采用选择装配法,且先进行实验性检验。
H7/x6

特重型压入配合中较松的一种过盈配合,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的相对平均过盈为0.0017-0.0031;相对最小过盈为0.0016-0.0019。。采用温差法装配,不加紧固件既能传递很大的扭矩,变载、冲击和振动,要求材料许用应力很大,也可用于钢和轻合金或塑料等不同材料零件的配合。
H7/y6

特重型压入配合,基本尺寸到18毫米没有此种配合。相对平均过盈为0.0021-0.00285;相对最小过盈为0.0019-0.002。采用温差法装配,不加紧固件,即能承受很大的扭矩,变载、冲击和振动,材料许用应力要求很大。
H7/z6

国标规定的过盈量最大的一种特重型压入配合,采用温差法装配,不加紧固件能承受很大的扭矩,变载、冲击和振动,材料许用应力要很大,当基本尺寸大于10毫米的相对平均过盈为0.0026-0.00393;相对最小过盈为0.0025-0.0027。由于过盈量大,目前应用很少。

㈣ 锥套皮带轮概念

锥套皮带轮是一种创新的机械联接组件,它通过内嵌锥套和自锁螺钉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轴与皮带轮之间的高效连接。相较于传统直孔式皮带轮,锥套皮带轮有显着的优势。首先,其结构紧凑,无需额外轴定位,安装过程简便,只需选择不同孔径的锥套,同一款皮带轮即可适应多种轴径,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其次,锥套皮带轮允许较大的轴径公差,适应范围广泛,可以匹配V带和窄V带等多种类型的皮带。

在欧美国家,锥套皮带轮广泛应用,其8度外锥面和皮带轮内锥面的压紧联接提高了传动件的定心精度。锥套尺寸采用系列标准设计,内孔键槽遵循ISO标准,确保了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长时间运行中,若内孔或槽形受损,只需更换相应规格的锥套,便能恢复使用,从而显着延长传动件的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时间。

锥套皮带轮主要有TB锥套和QD锥套两种类型,它们的配合孔设计独特,形成完整的装配结构。装配时,螺钉在皮带轮上拧紧,通过锥度作用使锥套紧紧抱紧轴,而拆卸时,通过类似的过程,皮带轮与锥套分离。锥套与皮带轮的连接是通过过盈配合实现的,内孔的键连接传递扭矩和力,尽管两者间没有键连接,但正压力和摩擦力也能有效地传递动力。

㈤ 皮带轮与轴的配合

本人的意见皮带轮与搅拌轴的配合间隙应是0.01~0.00较合适,如生产及安装工艺允许最好采用过盈配合工艺。如果间隙过大皮带轮与轴较容易产生松动因素。

㈥ 16年CC如果曲轴皮带盘不平衡会导致发动机缺缸吗

以B15 机型为例,其中一种皮带轮结构如图6 所示,在轮盘上设有四个工艺孔以减轻皮带轮的重量。根据此皮带轮的结构特点,卡位工装设计如图7 所示。



由于是圆形工艺孔,因此设计为圆柱形定位销,四个定位销插入相应四个工艺孔中,而下端较粗的限位角则是插入限位支架当中,定位销和限位角相互配合保证了拧紧时以及拧紧终了皮带轮的定位。另外拧紧过程中由于电枪旋转较快,扭力较大,容易带动此卡位工装与皮带轮脱离,从而损伤皮带轮。因此在工装与皮带轮的接触面上钻两个孔,用过盈配合方式镶嵌两个磁铁,有效解决了此问题。目前二期线上总共存在三种皮带轮,其主要区别在于工艺孔的形状及数量。比如B15 机型还有一种是只有三个工艺孔,且为扇形的设计,相应的卡位工装插入皮带轮工艺孔的部分也要相应设计为扇形。

㈦ 皮带轮与轴的配合选哪个比较合适

选用锥套的设计比较方便,轴的公差可以为+0.05mm(0.002”)-0.125mm(0.005”).在锥套安装的过程中,是一个由间隙到过渡再到过盈的变化,靠锥套自锁传递扭矩减小了键的有效长度

㈧ 皮带轮装配间隙多少较好

一般采用过度配合;负荷较重的采用过盈配合。过度配合参考H7/t6。具体公差要查公差表,根据你的具体配合孔与轴的直径来定。 一般选择0.04—0.08

㈨ 桑塔纳正时皮带安装图

1、保持第一缸活塞位于上止点位置, 曲轴正时皮带轮外边缘上的缺口与带轮室上的凸起的“ | ”标记对齐。

2、保证带轮室内及各传动皮带轮干净无油污、无水,必要时用干净的白布擦拭清洁。

3、使用专用的工具将喷油泵正时皮带轮固定后,按规定力矩拧紧螺母。装配皮带过渡轮合件,拧紧连接皮带过渡轮合件的六角法兰面定位螺栓至规定110±10N·m。

4、使用M8工艺定位螺栓同时将凸轮轴正时皮带轮和喷油泵正时皮带轮定位在带轮室相应的螺纹孔位置 ;带轮上已作了装配标记,装配线装配改为按记号装配。

(9)皮带轮镶套要过盈多少扩展阅读:

正时皮带(Timing belt)是发动机配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曲轴的连接并配合一定的传动比来保证进、排气时间的准确。使用皮带而不是齿轮来传动是因为皮带噪音小,自身变化量小而且易于补偿。显而易见皮带的寿命肯定要比金属齿轮短,因此要定期更换皮带。

正时皮带的作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上部连接是发动机缸盖的正时轮、下部连接是曲轴正时轮;正时轮连接的是凸轮轴,这个凸轮轴上有凸轮,它的接触点是小摇臂,摇臂通过正时皮带带来的动力产生压力,起到顶起的作用。

顶起进气门的作用是让雾化的汽油进入缸体,顶起排气门的时候是让废气排出缸体;当凸轮轴凹陷(注:不是凸起的地方)的地方同时接触小摇臂的时候,这时候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压缩比产生、分电器打火,内燃开始并产生动力!

参考资料:网络-正时皮带

㈩ 带轮能不能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输出轴外伸110mm,带轮宽度65mm左右,输出轴尾端只有一个键槽。

参看附图:

1、将皮带轮安装在电动机的轴端是可以的,很多工程运用都是这样安装的

2、限制皮带轮的轴向移动,是靠一定的过盈量来保证的,不需要另外再加紧定螺钉、轴端挡圈之类的

3、可以选择较紧的过渡配合,或者选择过盈量较小的过盈配合

4、经过这样的配合安装的皮带盘一般都需要用“拉马”才能够进行拆卸,也就是说这样的安装是很紧的、是很可靠的,在运行中,无需考虑皮带轮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