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风俗习惯
印度文化习俗:
1、印度人与友人见面很讲礼节,通常是双手合掌,表示致意。合掌时,对长辈宜高,对平辈宜平,对幼辈则低,以分别示以尊敬、对等和关怀。
2、社会重男轻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抛头露面,更不与陌生人随便交往,也不可同异性握手。妇女多在前额中央点上吉祥痣,喜欢佩带项链、胸饰、耳环、鼻圈、戒指、脚镯等饰物。
3、在大多数地方,男人相见或分别时,握手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妇女握手,应双手合十,轻轻鞠躬。
4、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场合也不要和女人单独说话,妇女很少在共场所露面。
5、印度人认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举动,是没有教养的表现。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为不流动的水为死水,孩子浴后会遭灾、夭折的。
6、被邀去吃饭不必客气.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吃东西时要大家一起分享,独食是小气而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印度人邀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心诚意的邀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回绝当然令人不高兴。
7、印度人喜欢谈论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传统以及外国的事和外国人的生活。
8、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在印度如摸小孩的头,对方一定翻脸。最容易引人误会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动作是摇摇头,或先把头稍微歪到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Yes”、“知道了”、“好的”,与我们点头表示差别很大,最易使人误会。
9、在印度,你若要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以牛皮制造的东西,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会被视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带、皮带、手提包等牛皮制品,都不得入其寺门。印度人走进寺庙或厨房之前,先要脱鞋。他们认为,若穿鞋进去,既不礼貌,也不圣洁。不论男女老幼,统统把鞋放在门口,赤脚进去。
10、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千万注意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制品进入庙宇,同时最好也尽量避免以牛为摄影对象。
㈡ 印度民族服的裹裙和搭帕的历史
印度最古老最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服就是裹裙和搭帕。印度的第一帝国时期,即孔雀王朝和巽伽王朝时代,印度男女穿的还都是跟吠陀时代一样的三件套未缝制的衣服,与巴比伦、中国、波斯和希腊都有着文化交流,同时印度处于和平时期。最主要的是白色棉质或亚麻销圆腊的裹裙(antariya)。除了裹裙和腰带外,第三件装束是长长的棉质搭帕(uttariya)。贵族一般把搭帕的两头分别搭在肩上,让中间垂下遮住胸脯或者把搭帕的一头搭在肩上,也可以披在后背再用手腕抬住。但是对苦力和手工艺者来说,搭帕更适合扎在头上挡住阳光或者是捆在腰上方便工作,或者是作为擦汗的毛巾。同时,女性的裹裙穿法跟男性不同,裹裙从最开始的不透明后来变得越来越透明了。女性的裹裙由短小的布条缠成,另一块布固定在正面腔桥腰带中间再穿过两腿之间并固定在背后的腰带上。比亏滑较长的裹裙遮住了膝盖,还有一种穿法是紧紧的把布条裹住臀部做成筒裙。贵族妇女的搭帕是用薄布做成并装饰了边缘搭在头上。同时她们的腰带跟男式相似,有时还会在腰带一端系上装饰性的手帕。底层人群仅仅能穿着粗糙的布裹裙和头巾,跟现代印度底层人群的穿着是一样的。不过孔雀王朝的士兵有时也会穿波斯士兵那样的缝制衣服,包括有袖衬衣和皮带,可是下面仍然会穿着裹裙而非波斯裤子。同时印度士兵戴头巾而波斯士兵戴尖帽子。这是印度服饰开始进化的标识。特别是在印度较冷的北方,波斯衣服更适合气候和士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