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带传动中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算法
齿轮是重要的基础机械元件。齿轮传动量大面 广,在机械传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齿轮摩擦学机 制异常复杂,目前仍是机械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其 中摩擦因数是今后长期研究的难点与重点 。 Jost 指出,摩擦学研究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尤 其适用于机械传动。齿轮传动齿面摩擦力的主要影响 有:降低传动效率,加剧轮齿失效 (磨损、点蚀、 胶合、折断等),引起系统振动与噪声等。随着齿轮 传动向高速、重载、精密、高效、低噪声与长寿命方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475139). 收稿日期:2o05—12—20 作者简介:周长江 (1975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复杂机械 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同时从事汽车安全技术研究. 向的发展,齿面摩擦特性研究对于减少摩擦损失、增 大轮齿承载能力、改善系统传动性能等具有显着的意 义。摩擦损耗是齿轮传动功率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尤 其在高速、重载、大功率传动系统中 j。一定工况 下,齿面摩擦力对齿根弯曲与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影 响不能忽略 ;研究者在齿轮有限元分析中开始重 视齿面摩擦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 “ ,齿面摩 擦力在点蚀形成、齿根裂纹萌生与扩展及轮齿断裂过 程中起到加速作用。同时,齿面摩擦力影响到齿轮系 统的动态特性,是重要的振动与噪声激励源 。 上述研究表明,准确求解出啮合齿面上各点的摩 擦力和摩擦因数,对于齿轮疲劳强度设计、破坏机制 分析、系统动力学和减振降噪等研究具有积极的意 义。本文作者将重点对复杂润滑状态下齿面摩擦因数 的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按研究手段不同,齿面摩 维普资Page 2
186 润滑与密封 总第182期 擦因数计算方法主要分为2大类:一类以弹流润滑理 论为基础,另一类则是以齿面摩擦特性试验为基础。 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补充了线外啮合冲击摩擦模型 及其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 1 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的齿面摩擦因数计算方法研究 1965年Bodensieck首次提出 “油膜比厚系数”A: A: (1) 式中:h…为最小油膜厚; = ̄/ + ;, 。、 分 别为齿面 1、2的粗糙度均方根值。 Akin 16〕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研究, 把齿轮润滑摩擦状态大致分为3类:A>3,完全弹 流润滑状态;1 A 3,混合弹流润滑状态;A<1, 边界润滑状态。下面分别对上述3种润滑状态下齿面 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1.1 完全弹流润滑 当前比较成熟的弹流润滑理论和摩擦因数计算公 式是在稳态弹流下建立的,典型的计算方法为道森理 论的线/点接触等温全膜弹流数值解法。 Dowson和 Higginson 根据弹流润滑理论,得出 线接触等温全膜弹流数值解的摩擦因数计算公式: = 7/dx (2、 在齿轮传动计算中,瞬时啮合处的最小油膜厚度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其经验计算式为: h… =2.65 G0 。 ” (3) Dowson公式后来被众多的试验所证实,作为理 想弹流阶段的重要成果被普遍承认,在高副传动计算 中被广泛使用。该公式在下面情况时误差较大:①材 料参数G小于1 000,即低弹性模量材料采用低粘度 系数的润滑剂时;②载荷系数 小于 l0 的轻载荷情 况;③供油不足或高速条件下剪切热引起粘度下降等 情况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滚动摩擦力几乎完全位 于平行油膜的入口处,而推导式 (3)时只考虑使油 膜具有平行区段的载荷,即h =h。,如图1所示。 图1 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 对于更为一般的高副接触情况,1977年,Harm. rock和Dowson 对等温椭圆接触的弹流问题进行了 大量的数值计算,提出了各种情况下点接触弹流的压 力分布、油膜形状以及最小油膜厚度的计算公式。 1979年,他们又提出了等温椭圆接触的润滑状态图, 为理想型点接触弹流油膜厚度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 下面直接给出Harmrock和Dowson对等温点接触全膜 弹流提出的油膜厚度公式: Hmm=3.63 G0钾 町 (1一e ) (4) 实验证明 :式 (4)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 较为一致,推荐用于等温点接触的弹流润滑计算。 1.2 混合弹流润滑 混合弹流润滑的概念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Chris. tensen 的研究。齿轮传动中,齿面摩擦因数随着转 速、载荷分布与齿廓表面形状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显 着变化。Martin 发现,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轮齿 润滑状态在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之间不断摆动。事实 上,混合弹流润滑是实际齿轮传动中广泛存在的接触 状态,是液体润滑、边界润滑、薄膜润滑等的共同组 合。 wu 采用简化的齿轮副摩擦模型研究了轮齿在 动压油膜和边界接触共同作用下的齿面摩擦特性。 Jiang 基于 “Macro Micro” 方法对混合润滑状态下 的齿面摩擦磨损现象进行了探索。基于混合弹流润滑 理论,并结合实验研究,Kelley和 Lemanski〔2 (式 (5))、Martin (式 (6))等人先后提出了不同的 摩擦因数计算公式;Gohar_2 (式 (7))对Evans— Johnson公式进行了修正,增加了考虑非线性粘性与 粘弹的影响因子。 一 o.o 1 lgl 九 1 71 r … IXT ~P L (o J 7  ̄o+1.74@lnP〔 ( 〕 l 丁n凡n l+ .O c . (7) I,.fcL, 32 、l/ 【 面 但由于齿面粗糙度的随机性及轮齿对滚动和相对 滑动过程中表面接触状态的时变性,致使混合润滑状 态下轮齿的摩擦特性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 物理模型及相关理论。Vaishya和 Houser ,对上述 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数值分析和实验比较,结果表 明Kelley和 Lemanski考虑了表面光洁度的闪温因素 在内的公式与实验吻合得较好,较为接近齿轮啮合的 实际工况。Vaishya和Houser还对低粘度润滑剂情况 下的Kelley—Lemanski公式进行了修Page 3
2006年第10期 周长江等:齿轮传动齿面摩擦因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187 计算混合润滑状态下齿面摩擦因数的另一种方法 认为:综合摩擦因数_厂由边界润滑状态下的摩擦因数 与部分液体摩擦因数 。组成: /=f.q + 。q 。 (9) 式中:q 、qEHD分别为峰顶接触的承载系数和弹流润 滑油膜的承载系数,均由相应的实验测出,二者满足 q +q咖 =1。 由表面微凸体的接触性质决定,可用 实验进行测定; 。不是常数,而是啮合轮齿滑滚比 的函数。 1.3 边界润滑 边界润滑由Hardy于 1919年首次提出,用以描 述一种介于液体润滑与干摩擦之间的润滑状态。后来 经 F P Browdon,D Tabor,以及B.B.皿e pYlrHH等人 的贡献,使得边界润滑理论的发展日趋完善,并被称 为提高齿轮传动润滑性能的重要理论基础。 齿轮传动中,边界润滑在一定的情况下客观存 在。如在啮入点附近区域,被动齿轮轮齿的齿顶沿着 主动齿轮齿廓刮行,动力油膜基本被破坏,主要以边 界润滑的形式存在。边界润滑机制复杂,测试分析困 难,因此,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计算公式,应用也还处 于经验阶段。边界润滑对齿面摩擦磨损中出现的粘着 效应、犁沟效应等影响显着。 Tallian 通过对粗糙表面弹流接触的压力和湍流 研究,指出工作表面经过跑合,稳定状态下产生的塑 性焊合的可能性很小。对于磨齿、滚齿并经跑合的齿 面来说,可以认为上述啮合阶段齿面处于弹性峰接 触,其边界油膜不会破裂。通常认为峰点接触处于边 界润滑状态,其摩擦因数基本保持为常量,实验所测 得边界润滑的摩擦因数一般为: =0.1~0.2。边界 润滑 (A<1)下齿面摩擦 因数 的计算 多选用 Buckingham 半经验式: “ =0.05e加 +0. ooz/v; (10) 2 基于齿面摩擦特性试验的齿面摩擦因数计算方法 研究 啮合齿面间的摩擦因数呈时变、强非线性分 布” ;其值取决于齿面材料、表面光洁度、齿形、 载荷、工作温度、润滑状态、非稳态油膜的流变特性 及润滑油种类等诸多因素 。因此,根据纯弹流 润滑理论建立齿轮摩擦特性分析模型很困难,求解也 非常复杂;而过多的条件简化往往会影响到分析结论 的可靠性。于是,许多齿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应运而 生。 2.1 基于啮合点曲率半径等效原理的模拟试件的齿 面摩擦因数试验研究 啮合点曲率半径等效原理 (图2)为:齿廓上到 节点P距离为s的K点的瞬时啮合接触,可用曲率半 径分别为Rl=rl sins +s与R2=/’2sint ̄ 一s,转速等于 齿轮转速的2个模拟试件—— 当量圆柱体或圆盘的摩 擦接触来模拟。 图2 渐开线齿轮等效曲率半径 齿面摩擦力模拟试验研究,主要是借助齿轮摩擦特 性试验台直接测出模拟试件的摩擦力矩,再计算摩擦力 与摩擦因数。计算式通常比较简单,如式 (11) 与式 (12) : u=4.255T/F 2Mf / (11) (12) 常见的试验机有双圆盘、四圆盘、盘球试验机 等 ,这些模拟试验机为研究油膜的润滑机制、 摩擦特性及齿面摩擦力与摩擦因数的分析起到了很大 的作用。 但其主要不足有:① 圆柱或圆盘之间的油膜性 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轮齿之间的油膜复杂的流变、剪 变等变化规律;② 不能真实反映热、流体与结构的 多物理场耦合效应对润滑油膜的影响;③ 每对圆柱 或圆盘只能模拟齿廓上的一个啮合点的情况,且不能 反映部分齿形参数对油膜性状的作用;④ 不能反映 实际轮齿啮合周期内多润滑状态的交变对油膜摩擦特 性的影响。 2.2 基于功率损失与摩擦功耗等效原理的齿轮试件 的齿面摩擦因数试验研究 Rao 根据一个啮合周期内摩擦功等于输入与输 出功率损失的原理,得出了平均摩擦因数的计算式: 维普资讯 Page 4
188 润滑与密封 总第 182期 (1一叼T)(£ +f ) rh1(1“)〔( ) +ln 丽 〕 (13) 式 (13)只考虑了滑动速度而不计滚动摩擦损 失,且不能求解瞬时摩擦因数。Hori 采用重力摆锤 法使啮合轮齿间产生可控的滑动与滚动来模拟齿面接 触,进而求解出齿面摩擦因数。摆锤法的基本原理是 给摆锤一个很小的自由衰减振荡,摆锤势能的减少量 等于啮合轮齿表面摩擦力所做的功。单双齿啮合区的 齿面摩擦因数计算式分别为: h(cos0 一cos0 +2 ) 2(1±卫)e ∑ r , h(cos0 一cos0m ) r . i+2N 一1 (1±: )(el+e2) ∑ , (14) (15) 式中的 “±” 分别表示外啮与内啮合方式,该方法 仅适用于准静态测试。 1.变频电机 Z联轴器 输入转速转 矩传感器 4润滑系统 s加载器 矗冷却系统 试验齿轮 &输出转速转 矩传感器 图3 封闭功率流齿轮传动效率测试原理 以齿轮试件为研究对象计算齿面摩擦因数,更多 的是基于功率流齿轮传动效率测试方法,其中以闭式 功率流试验测量居多。其测试原理 (见图3)为:用 转速转矩传感器测出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转速与转矩, 求出试验齿轮装置的总功率损失,进而算出传动效 率;近似地认为齿面摩擦功耗等于总功率损失,再求 出齿面的 “有效 ” 或 “当量 ” 摩擦因数 (见式 (16));或将轴承中的摩擦损耗从总功率损失中分离 出来,再计算齿面摩擦因数 加 (见式 (17))。 厂: ・ .詈 (16) 2 +I,b+ F (17) 实际上,功率流齿轮试验台系统的总功率损失中 包含了齿轮、轴承、联轴器等零部件的空载损耗、搅 油损耗,各封闭圈与轴表面问的摩擦损耗,试验台各 运动副表面的空气阻力损耗,齿面摩擦损耗,轴承摩 擦损耗及联轴器的工作损耗等。基于功率流齿轮传动 效率的测试方法,一方面从总功率损失中分离出摩擦 损耗的操作比较复杂,但若不去掉系统误差,则测量 结果的可信度将大大下降。另外, “有效 ” 或 “当 量”摩擦因数并不能反映轮齿实际啮合周期内不同 接触点真实的摩擦状况。 3 齿面摩擦因数动测实验研究 Benedict 尝试用应变计测量2个孤齿试验齿轮 啮合的瞬时动态摩擦因数,但因系统惯性和低阶系统 共振频率的干扰而致使测试结果失真,最终只得采用 圆盘模拟试验机测量模拟试件的摩擦力。Oswald 在NASA齿轮噪声试验台上进行了动测试验,试验中 采用的试件一类为齿廓修形齿,另一类为未修形齿。 Oswald根据涡流测扭仪的测试结果计算出齿面摩擦 力;该项工作为后来齿面摩擦力动测试验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图 4 齿面摩擦力动测试验 台 Rebbrchi 设计出齿面摩擦力动测试验台 (图 4),并将其测试结果与相关的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该试验台的基本测试原理为:通过贴在2个连续齿的 齿根过渡曲线区域的应变计,分别测出啮合轮齿的在 接触点的法向力与摩擦力: ISc allFn+at2Ff (18) 【St=a21F +a22F 再根据库仑定律计算出摩擦因数。由于其中一个试验 齿轮只有一个轮齿,因此当重合度大于1时,测试结 果就不能真实反映多齿啮合区的法向力与摩擦力。另 外,由于该试验测试原理是分时测得法向力与摩擦 力,因此与实际啮合点法向载荷与摩擦力同时作用且 随啮合点不同齿面呈现不同的摩擦过渡与交变的情况 存在一定的差距。 维普资讯 Page 5
2006年第10期 周长江等:齿轮传动齿面摩擦因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189 由于动态测试系统能够在较高转速下直接测试轮 齿敏感区的应力应变,与前面提到的模拟试验机与功 率流试验系统相比较,动态测试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 啮合点的受力情况。齿面摩擦因数动测试验需要注意 的主要问题有:尽量减小被测系统的动态特性 (如 惯性、共振、系统变形等因素)对测试敏感元件及 其数据采集的干扰;降低测试系统自身的误差等。 4 线外啮合冲击模型及其摩擦因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考虑齿轮加工与装配误差、轮齿磨损与弹性变形 以及系统变形等因素时,客观上存在线外啮合冲击接 触。受载轮齿与非理想齿轮传动中,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象 j。在线外啮合冲击阶段,齿面的摩擦特性不 同于以弹流润滑理论为基础的边界润滑、混合润滑或 完全弹流状态下的轮齿摩擦机制;同时也不便用上面 介绍模拟试验机测量;也不宜用传统的摩擦功耗与传 动功率损失等效的原理进行分析。在此,作者根据多 年的研究成果建议按冲击摩擦进行建模,并给出了齿 面冲击摩擦因数计算式。 基于精确的齿轮有限 元模型得出的载荷历程数 值分析结论 (图 5), 准确地推导出考虑双齿区 应力叠加效应且含系统误 差与轮齿综合变形时线外 竺 .冲 宝 喜图 轮齿综合变形载荷历程 速度和冲击力 (图… — ………… 6)。进而推导出由实际啮入冲击点到理论啮合线啮 入点全程中任意点的位置、冲击速度和冲击力的算 法,从而准确地计算出线外啮合阶段各点的冲击摩擦 力与摩擦因数 ,其中啮入冲击力计算式为: (19) I F cos(arcsin ’b2)dt = ————— (20) I F sin(arcsin ’b2)dt O a2 含系统误差与综合变形齿轮副线外啮合冲击摩擦 分析模型的提出,并准确地计算出线外啮合阶段各点 的冲击摩擦力与摩擦因数,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实 际齿轮传动系统轮齿啮合周期内出现的冲击摩擦接 触、边界润滑、混合润滑与完全弹流润滑等状况分阶 段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较完整地揭示出复杂润滑状态 下齿轮副的摩擦力与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 图6 齿轮线外冲击啮合 5 结论 (1)以弹流润滑理论为基础,对 3种典型润滑 状态下齿面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等进行 了较深入的分析。 (2)以齿面摩擦特性试验为基础,分别对基于 啮合点曲率半径等效原理的模拟试件与基于功率损失 同摩擦功耗等效原理的试验齿轮的齿面摩擦因数计算 方法的特点、实验条件及结论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3)比较指出了齿面摩擦因数动测实验结果具 有更高的可信度。 (4)在分别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对齿面摩擦 因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后,补充 提出了含系统误差与综合变形齿轮副线外啮合冲击摩 擦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冲击摩擦力与摩擦因数计算 式,从而较完整地构建了含系统误差与综合变形的复 杂润滑状态下齿轮传动齿面摩擦因数的计算方法体 系。该体系对探索齿轮摩擦机制、完善其强度设计准 则;对提高齿轮设计制造水平和促进减摩耐磨技术的 开发,均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仲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