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皮带输送机皮带跑偏调整方法
1、当承载托辊组的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在整个带式输送机中间发生跑偏时,调整托辊组的位置以调整跑偏;制造时,将惰轮组两侧的安装孔加工成长孔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见图1),具体方法是皮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哪一侧沿皮带前进方向前移,或者另一侧后移。如图1所示,如果皮带向上偏移,惰轮组的下部位置应该向左移动,惰轮组的上部位置应该向右移动。2、安装调心托辊组调心托辊组有多种类型,如中间转轴式、四杆式、立式滚轮式等。其原理是通过阻挡或阻止惰轮在水平面内旋转或产生侧向推力,使皮带自动对中。一般在带式输送机总长度较短或带式输送机双向运行时,采派睁用这种方式比较合理,因为较短的带式输送机更容易跑偏,且不容易调整。对于长带式输送机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因为使用调心托辊组会对皮带的使用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3、调整主动辊和换向辊的位置主动辊和换向辊的调整是皮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因为一台带式输送机至少有2至5个滚筒,所以所有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带式输送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挠度过大必然会产生偏差。调整方法类似于调整惰轮组的方法。对于磁头鼓,如果皮带偏向鼓的右边,右轴承座要前移,如果皮带偏向鼓的左边,左轴承座要前移,相应的,左轴承座可以后移,右轴承座也可以后移。尾鼓的调整方法与头鼓正好相反。调整方法(见图2)经过反复调整,皮带调整到理想位置。在调整如羡衫驱动或转向之前,最好准确安装滚轮的位置。4、皮带张紧位置的调整是带式输送机调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重锤张紧位置上部的两个换向滚轮除了皮带长度方向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水平轴中心线。使用螺杆张紧或液压缸张紧时,张紧辊的两个轴承座应同时平移,以确保辊轴垂直于皮带的纵向。皮带偏差的具体调整方法类似于滚筒处的调整。5、转移点下料位置对皮带跑偏的影响。物料在转载点的下料位置对皮带跑偏影响很大,特别是当两条皮带输送机在水平面上的渣腔投影垂直时。通常,应考虑转运点处上下带式输送机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对下带的侧向冲击越大,物料难以居中。皮带横截面上的材料发生偏转,最终导致皮带跑偏。如果物料向右偏移,皮带向左偏移,反之亦然。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增加两条带式输送机的相对高度。受空间限制的移动式散装物料输送机械的上下漏斗、导向槽等部件的形式和尺寸应认真考虑。一般情况下,导料槽的宽度应为皮带宽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为了减少或避免皮带跑偏,可以增加挡料板来阻挡物料,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6、双向带式输送机跑偏的调整双向带式输送机的跑偏调整比单向带式输送机要困难得多。具体调整时,先调整一个方向,再调整另一个方向。调整时,要仔细观察皮带运动方向和跑偏趋势的关系,逐一调整。重点是驱动辊和换向辊的调整,其次是托辊的调整和落料点的调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带束硫化时带束段在长度方向上的受力要均匀,用导链牵引时两侧受力要尽可能相等。
❷ 什么叫皮带跑偏试述整条皮带向一侧跑偏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1) 故障原因:
(1) 油杯内部太脏,滤网被堵或油杯油面低。
(2) 动力转向系统中有大量空气。
(3) 转向系统内有异物造成转向泵流量控制阀卡滞。
(4) 轮胎气压不足,泵的转向管柱干涉、连接松动,泵的皮带松动、打滑或泵安装位置松动。
(5) 油管各连接部位螺栓松动,造成转向液泄漏。
(6) 转向器活塞缸磨损过大,油封密封不良,控制阀粘结或损坏。
2) 故障诊断与排除:
(1) 检查转向器、转向泵控制阀、油杯滤网、转向油,清洗整个动力转向系统。
(2) 若泵脏,一定要清洁助力泵及油管的内外(不能用绵纱布或其它多纤布,应用干净的毛刷进行清洁),并按规定给转向系统排空气。
(3) 给轮胎按规定充气,并调整发动机的性能。
(4) 加油到规定的油面,检查或更换油杯。
(5) 按规定调整皮带的张力并紧固各部件的联接螺钉。
(6) 检查油管的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连接螺栓。
(7) 更换油管、动力转向泵或动力转向器。
❸ 调适皮带跑偏有哪些方法
皮带跑偏的处理
针对皮带机跑偏的原因,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来进行调整,对安装误差引起的跑偏,首先要消除安装误差,对皮带接头该重接的重接,对机架歪斜严重的必须重新安装;对运行中的跑偏,常见的调整方法有: 1、 调整托辊组。皮带机的皮带在整个皮带运输机的中部跑偏时,可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来调整跑偏,托辊支架两侧安装孔加工成长孔,就是方便进行调整的。具体方法是皮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朝皮带运行方向前移,或另外一侧后移。皮带向下方向跑偏,则托辊组的上位处应当向左移动,托辊组的下位处向右移动。这种方法可消除由于机架歪斜、矿料分布不均、振动等引起的皮带跑偏。 2、安装差动调心托辊组。差动调心托辊组一般每隔6-10组安装一组,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阻挡或托辊在水平面内方向转动阻挡或产生横向推力使皮带自动向心,达到调整皮带跑偏的目的。 3、应用无源液控联动皮带纠偏机来防止跑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皮带纠偏机分为机械纠偏和无源液控纠偏两类,对防止皮带跑偏均有很好作用,将其结构引入现有的皮带机中运用,对防止皮带跑偏可起到良好效果。 4、调整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位置。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的调整是皮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因为一条皮带运输机至少有2到5个滚筒,所有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皮带运输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若偏斜过大必然发生跑偏。对于头部滚筒如皮带向滚筒的右侧跑偏,则右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皮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则左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相对应的也可将左侧轴承座后移或右侧轴承座后移。尾部滚筒的调整方法与头部滚筒刚好相反。 5、张紧处的调整。皮带张紧处的调整是皮带运输机跑偏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重锤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皮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其轴中心线水平。使用螺旋张紧或液压油缸张紧时,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应当同时平移,以保证滚筒轴线与皮带纵向方向垂直。具体的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与滚筒处的调整类似。该方法可有效消除皮带松弛、机架歪斜引起的皮带跑偏。 6、双向运行皮带运输机跑偏的调整。 双向运行的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的调整比单向皮带运输机跑偏的调整相对要困难许多,在具体调整时可采取先调整一个方向,然后调整另外一个方向的办法。在调整时还仔细观察皮带运动方向与跑偏趋势的关系,逐个进行调整。重点放在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调整上,其次是托辊的调整与物料的落料点的调整。在上下皮带均放置无源液控联动纠偏机也可取到良好效果。
❹ 皮带跑偏了怎么调
皮带跑偏了调节方法如下:1、正确安装调心托辊组。安装调心托辊组时,是可以采取四连杆式、立辊式以及中间转轴式方法,其原理是采用阻挡或托辊在水平面内方向转动阻挡或产生横向推力使皮带自动向心达到调整皮带跑偏的目的,其受力情况和承载托辊组偏斜受力情况相同。2、调整皮带输送机的张紧处。重锤张紧位置处的上端有两个改向的滚筒,这两个改向的滚筒不仅要与皮带的长度方向呈垂直的状态,同时也要与其轴的中心线呈水平的状态。3、注意皮带的工作方向与跑偏趋势。4、有效的调整改向滚筒以及驱动滚筒的位置。5、调整其承载作用的托辊组的位置。在确定了皮带跑偏的方向是偏向于哪一侧时,则托辊组的那一侧就应向着皮带的前进方向向前移动,也可以是托辊组的另外一侧向后移动。
❺ 皮带跑偏的原理及调整
皮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胶带所受外力在带面宽度方向上的合力不为零,或者是垂直于带面宽度方向上的拉应力不均匀,从而导致托辊和滚筒对皮带的反力产生一个向一侧的分力,在此分力的作用下导致皮带向某一侧偏移。
引起带式输送机跑偏的原因多做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带式输送机安装质量的影响;
2、输送机本身制造质量缺陷;
3、托辊架不正或固定托辊架的销子或者螺栓松动造成的跑偏;
4、皮带张紧程度不够引起的跑偏;
5、落煤点不在皮带中心处;
6、输送带损伤造成的跑偏;
7、运输系统问题;
8、使用维护方面。
跑偏调整方法:
皮带跑偏的调整应在空载运行时从机头开始,先调回空段,后调承载段。
a)在输送机中部跑偏时,皮带往哪边跑就在哪边皮带开始跑偏地方将托辊朝皮带运行方向向前移动托辊,但一次不能调得太多,应根据皮带运转情况,适当多调几处效果更佳;
b)皮带在各滚筒上跑偏时,利用滚筒轴座上的调整螺栓进行调整,皮带往哪边跑偏,就在哪边顺着皮带运行方向调紧。一般驱动滚筒及机头、机尾滚筒在出厂时已做调整,不易重新调整作调偏用,改向滚筒可作调偏用。
c)皮带在运行中如果两侧H架高度不一样导致跑偏,应该把H架低的一侧拿木垫板垫平起来。
d)当机尾放置不正引起跑偏时,带面往哪一侧跑就把机尾调整摆到皮带跑偏的相反方向,调整直至带面不跑偏。
e)当上带面局部跑偏时,应在跑偏一侧将此段三联托辊角度调大,下带面跑偏时应将此段直托辊角度调小。
❻ 皮带跑偏调整技巧示意图
皮带跑偏纠正示意图:
3)胶带无规律跑偏。
1.皮带太硬无法调整,处理方法:采用自调偏拖辊 增大牵引力 用柔韧性好的皮带替换 。
2.槽形拖辊向前翘起,但不超过2° 需用更多的槽形拖辊,处理方法:首先调整落料点,然后再考虑其它办法。
❼ 怎样调整皮带机皮带跑偏
1 、调整承载托辊组 皮带机的皮带在整个皮带输送机的中部跑偏时可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来调整跑偏;在制造时托辊组的两侧安装孔都加工成长孔,以便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见图1),具体方法是皮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朝皮带前进方向前移,或另外一侧后移。如图1所示皮带向上方向跑偏则托辊组的下位处应当向左移动,托辊组的上位处向右移动。
4、张紧处的调整芦手卖 皮带张紧处的调整是皮带输送机跑偏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重锤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皮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其轴中心线水薯绝平。使用螺旋张紧或液压油缸张紧时,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应当同时平移,以保证滚筒轴线与皮带纵向方向垂直。具体的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与滚筒处的调整类似。
5、转载点处落料位置对皮带跑偏的影响 转载点处物料的落料位置对皮带的跑偏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在两条皮带机在水平面的投影成垂直时影响更大。通常应当考虑转载点处上下两条皮带机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对下层皮带的侧向冲击也越大,同时物料也很难居中。使在皮带横断面上的物料偏斜,最终导致皮带跑偏。如果物料偏到右侧,则皮带向左侧跑偏,反之亦然。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加大两条皮带机的相对高度。在受空间限制的移动散料输送机械的上下漏斗、导料槽等件的形式与尺寸更应认真考虑。一般导料槽的的宽度应为皮带宽度的三分之二左右比较合适。为减少或避免皮带跑偏可增加挡料板阻挡物料,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
6、双向运行皮带输送机跑偏的调整 双向运行的皮带输送机皮带跑偏的调整比单向皮带输送机跑偏的调整相对要困难许多,在具体调整时应先调整某一个方向,然后调整另外一个方向。调整时要仔细观察皮带运动方向与跑偏趋势的关系,逐个进行调整。重点应放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调整上,其次是托辊的调整与物料的落料点的调整。同时应注意皮带在硫化接头时应使皮带断面长度方向上的受力均匀,在采用导链牵引时两侧的受力尽可能地相等。
❽ 皮带跑偏的原理及调整
跑偏的原理是:“跑紧不跑松”“跑高不跑低”“跑后不跑前”。也就是说,如果皮带两侧的松度不同,皮带就向紧边移动;如果皮带两侧的高度不同,皮带就会向高边移动;
如果一个装置,如托辊支架不是安装在皮带的垂直部分上,但一端在前面,一端在后面(沿着皮带的方向),皮带就会向后移动。
输送机皮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皮带宽度方向的合力不为零或者皮带宽度垂直方向拉力不均匀。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改善措施
1、皮带输送机的中心线没有安装在一条直线上。应该对其加以调整, 使传送带的头和尾是在一条直线。
2、皮带本身是弯曲的或皮带之间的接头不直。皮带扣弯曲或皮带切痕与与皮带带宽不成直角, 所以皮带拉力不均匀, 机器运行时, 当皮带运行到那里, 会产生一个运行偏差。 这种情况下可以切断腰带,将其切正,重新胶合或击中皮带扣。
(8)什么是皮带三轴自动调偏扩展阅读
皮带跑偏的预防措施:
(1) 加强质量检验与维护。选择正规、质量有保障厂家的皮带,皮带机安装前要认真检查,对皮带带面、滚筒、托辊、清扫及张紧装置等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坚决更换,从源头上保障安装质量。对外表面加工误差较大的滚筒,必须返厂处理。
在长期使用中,若发现两侧磨损不均的滚筒要先清理其表面黏煤,更换下来重新加工包胶处理直至直径一致。对严重老化变形、无法正常使用的皮带要全部更换。对皮带硫化接头必须保持平整,两条对接的皮带中心线必须重合且硫化接口与皮带中心线垂直。
(2) 加强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培训。选煤厂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加强操作工的培训,对皮带机进行日常的维护和定期检修,确保皮带机各项电气保护,如防跑偏、纵撕、烟雾、欠速、防堵、拉线开关等均要有效可靠。
❾ 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_皮带跑偏调整口诀
中图分类号: TH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皮带输送机在搅拌、破碎及筛分设备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安装调试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愿意经常会出现皮带跑偏现象,这不仅会引起漏料及设备的非正常磨损与损坏,降低生产率,而且会影响到整套设备的正常运行,让用户对此现象的解决方法感到无从下手。
我公司在金堆城汝阳公司承接的5000t选厂A标段工程中正好有两条宽度1.2米的输送矿石的皮带机,安装完成后两条皮带均有不同程度的跑偏现象,经过查询资料及现场实际的操作调整实验,总结出以下几种皮带机皮带跑偏的原因及调整方法,下面将对皮带跑偏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广大用户参考。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
在我方安装调试皮带机运转过程中,遇到以下几种跑偏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对其进行调整。
一、 调整承载托辊组
皮带机的皮带在整个皮带运输机的中部跑偏时可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来调整跑偏;在制造时托辊组的两侧安装孔都加工成长孔,便于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见图1。 具体方法是皮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朝皮带前进方向前移,或另外一侧后移。如图1所示皮带向上方向跑偏则托辊组的下位处应当向左移动,托辊组的上位处向右移动。
二、垫高托辊支架
皮带空转总向某一侧跑偏时,可将相对的另一侧托辊支架适当垫高,前后垫高数组垫块,根据皮带跑偏程度缓慢调整,最终达到皮带平衡。
三、安装调心托辊组
调或行搜心托辊组主要是采用阻挡托辊在水平面内方向转动阻挡或产生横向推力使皮带自动向心达到调整皮衫历带跑偏的目的。一般在皮带运输机总长度较短时或皮带运输机双向运行时采用此方法比较合理,原因是较短皮带运输机更容易跑偏并且不容易调整。而长皮带运输机一般不采用此方法,因为调心托辊组的使用会对皮带的使用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 调整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位置
驱动滚筒与改向滚筒的调整是皮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因为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皮带运输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若偏斜过大必然发生跑偏。其调整方法与调整托辊组类似。对于头部滚筒如皮带向滚筒的右侧跑偏,则右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皮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则左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相对应的也可将左侧轴承座后移或右侧轴承座后移。尾部滚筒的调整方法与头部滚筒刚好相反。调整方法见图2。经过反复调整直到皮带调到较理想的位置。在调整驱动或改向滚筒前最好准确安装滚筒的位置。
五、拉紧装置处的调整
皮带拉紧装置处的调整是皮带运输机跑偏调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重锤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皮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其轴中心线水平。使用螺旋张紧或液压油缸张紧时,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应当同时平移,以保证滚筒轴线与皮带纵向方向垂直。具体的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与滚筒处的调整相似。
六、转载点处落料位置对皮带跑偏的影响
转载点处物料的落料位置对皮带的跑偏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在两条皮带机在水平面的投影成垂直时影响更大。通常应当考虑转载点处上下两条皮带机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低,物料的水平速度分量越大,对下层皮带的侧向冲击也越大,同时物料也很难居中。使在皮带横带帆断面上的物料偏斜,最终导致皮带跑偏。如果物料偏到右侧,则皮带向左侧跑偏,反之亦然。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加大两条皮带机的相对高度。在受空间限制的移动散料运输机械的上下漏斗、导料槽等件的形式与尺寸更应认真考虑。一般导料槽的的宽度应为皮带宽度的三分之二左右比较合适。为减少或避免皮带跑偏可增加挡料板阻挡物料,改变物料的下落方向和位置。 在皮带上的物料不居中见图3。
七、皮带如果运行跑偏在某一个固定点上面,那么就要检查这个托辊是不是卡住不转了、是不是沾上矿渣了、或者托辊掉了,这些都能对皮带的正常运站产生影响,发现这些问题后只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就能使皮带的运行恢复正常。
以上几种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皮带跑偏的原因,只要按照上述调整方法细心认真的调整,均能使皮带达到正常运站的条件,可提高皮带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并可为用户节约维护保养费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❿ 皮带跑偏时怎样调整 6种方式帮你调整皮带跑偏时
1、调整托辊组。皮带机的皮带在整个皮带运输机的中部跑偏时,我们采取了调整托辊组的位置来调整跑偏,托辊支架两侧安装孔加工成长孔,就是方便进行调整的。调整具体方法是皮带偏向哪一侧,托辊组的哪一侧朝皮带运行方向前移,或另外一侧后移。皮带向下方向跑偏,则托辊组的上位处应当向左移动,托辊组的下位处向右移动。 这种方法可消除由于机架歪斜、矿料分布不均、振动等引起的皮带跑偏。
2、安装自动调心托辊组。自动调心托辊组一般每隔6-10组安装一组,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阻挡或托辊在水平面内方向转动阻挡或产生横向推力使皮带自动向心,达到调整皮带跑偏的目的。该方法可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皮带跑偏,但有时效果不是太好。
3、采用新型托辊组来防止跑偏。皮带机主要是TD75型和日本皮带机标准,我们通过了解,在国家新标准DTⅡ型中,对承载托辊组有前倾型结构,对空载托辊组有V型结构,这两种托辊组对防止皮带跑偏有较好的效果,将其结构引入现有的皮带机中运用,对防止皮带跑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4、调整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位置。传动滚筒与改向滚筒的调整是皮带跑偏调整的重要环节。因为一条皮带运输机至少有2到5个滚筒,所有滚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垂直于皮带运输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若偏斜过大必然发生跑偏。对于头部滚筒如皮带向滚筒的右侧跑偏,则右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皮带向滚筒的左侧跑偏,则左侧的轴承座应当向前移动,相对应的也可将左侧轴承座后移或右侧轴承座后移尾部滚筒的调整方法与头部滚筒刚好相反。由于传动滚筒的调整距离有限(10-30mm),通常情况下,将传动滚筒轴心线调整至与皮带机长度方向垂直后,主要靠螺旋拉紧装置或重锤拉紧装置来调整尾部改向滚筒轴承座的位置,要经过反复调整,直到皮带调到较理想的位置。此方法可有效消除皮带松弛、机架歪斜引起的皮带跑偏。
5、张紧处的调整。皮带张紧处的调整是皮带运输机跑偏调整的一个袜仿哪非常重要的环节。重锤张紧处上部的两个改向滚筒除应垂直于皮带长度方向以外还应垂直于重力垂线,即保证其轴中心线水平。使用螺旋张紧或液压油缸张紧时,张紧滚筒的两个轴承座应当同时平移,以保证滚筒轴线与皮带纵向方向垂直。具体的皮带跑偏的调整方法与滚筒处的调整类似。该方法可有效消除皮带松弛、机架歪斜引起的皮带跑偏。
6、双向运行皮带运输机跑偏的调整。 双向运行的告码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的调整比单向皮带运输机跑偏的调整相对要困难许多,在具体调整时我们采取了先调整一个方向,大茄然后调整另外一个方向的办法。在调整时还仔细观察皮带运动方向与跑偏趋势的关系,逐个进行调整。重点放在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调整上,其次是托辊的调整与物料的落料点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