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带类别 » 长征一条皮带吃多少餐
扩展阅读
睡衣什么款式舒服 2024-11-17 13:24:44
重庆哪里有吉普童装 2024-11-17 13:23:59

长征一条皮带吃多少餐

发布时间: 2022-12-10 10:25:08

❶ 红军长征都吃些什么要快!

长征食谱
麦面疙瘩汤 小馒头+羊肉烩苤蓝 野韭菜 野蒜 野芹菜 臭蒿子
牛耳大黄 豌豆苗 胡豆苗 蜜糖
鸡蛋汤 白糖粥 豌豆苗汤 酸梅
小麦面 蘑菇汤 洋姜蛋蛋
炒米 中坝腊肉 青稞 牛皮带
枪皮带 旧牛皮鞋 茶膏 豆角
牦牛肉 茴茴草 松菌 马铃薯
清水煮树皮 草根 羊肉 洋芋
黄豆 酥油糌粑 蒲公英叶子
苞谷 绿豆 宣威火腿
青稞面馒头 红烧猪肉 野菠菜
鸡蛋挂面 糯米 腊鸡 皮蛋
小米 南瓜 油鸭子 炒麦子
苞谷糊 油泡香肠 油煎糖饼子
玉蜀黍 桐油炒狗肉 蕨根
这是从各种回忆红军长征的记载中找出来的部分食物单子,有野菜,也有上好的腊肉。长征一路上从东南行军到西北,沿途移风易俗,红军的胃口也在不断地调整。

■长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饭”,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
在长征中,“吃”,毫无疑义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包括“吃什么”和“如何吃”。几万人马,粮食自筹。在不同的地区,还得入乡随俗,适应新的饮食环境,甚至还得亲自动手收割粮食,采摘野菜。当时担任周恩来警卫员的顾玉平回忆说,长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饭”,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周恩来和他吃的都是同一种菜,一样的分量。长征途中只有李德有专配的炊事员,其他领导人与士兵吃的都一样。
最有意思的细节是南方的厨子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全都一筹莫展。长征中担任炊事员的大多是江西的老战士,在此之前他们从没见过青稞麦,也没做过玉米饭,于是只好动脑筋、想办法,学习新的做饭技术,于是炊事员每到宿营地,首先就忙着到处找碾子推磨。
红军自从进入黔藏地区,吃大米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这段路程红军多以苞谷、青稞麦为主食,一直到了渭河南岸,才吃到久违了的大米。
■饮食趣事
有一个用行政命令解决水土不服的故事:长征刚到藏区时,部队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糌粑,这是一种把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着吃的食物。开始,来自江西、湖南等省的红军战士都吃不惯那股腥味,不愿吃。各部队只好专门发了材料,解释说藏民的这种食物其实对身体健壮是很有好处的,鼓励大家吃下去。
除了沿途打土豪接济部队之外,红军还从打败的敌人那里获取食物。有则关于食物的笑话在路上流传:红三军团在渡金沙江前缴获了一些铁桶饼干和罐头,时任十一团政治部主任王平不知道罐头是何物,就随手扔掉了。结果被懂得一些外文的政委张爱萍捡到,辨认出是果子酱就打开来吃,而王平怕上当,怎么也不敢吃。
还有一个关于组织起来学习就地取食的故事:1936年四五月间,红军行军至西康炉霍县境,准备三过草地。但此地人烟稀少,连部队眼前的供应都很困难,如何筹备粮食?富有野战经验的朱德请来了当地的通司(翻译)和老百姓,询问清楚这一带有哪些可吃的野菜,获知了许多野菜的形状和名称。朱德甚至借来铲刀、提篓和口袋,亲自率领一个由炊事员、警卫员共十余人组成的小组去采野菜。一个没有食物的部队,食物与打仗都是将领的头等大事。
朱德的野菜小组很快就识别出了十几种野菜,装在口袋里带回宿营地。翌日,朱德就把辨别野菜的知识在直属队和附近部队推广起来。各路部队都派来了代表,带来他们采摘的六十多种可吃的野菜。朱德派人将这些野菜整理好,用水滋养起来,整齐地排列在学校的操场上,举办了一场野菜展览。它们有野韭菜、野蒜、野芹菜、臭蒿子、牛耳大黄等各种奇形怪状的野菜,红军战士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参观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食物。
指挥作战的朱德对食物事必躬亲。在《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的记述里,朱德还是一个在行军中亲自下厨的红军总司令。书中有一个情节很有趣:一个红军战士拿来一个猪肝和一个猪肚子,大声地问战友:“这些东西怎么做呀?”正在和战士们讲太平军故事的朱德停了下来,转身答道:“切一切,等一会儿我来炒。这个我会。下次你要再搞到猪肚子,找点醋和辣椒,我帮你炒。”这些如同一个农民家庭厨房里的温馨对话,让现场的战士印象深刻。

❷ 皮带可以吃吗

皮带不可以吃。现在的皮带大部分都是用橡胶、塑料加上其它化工原料制作而成,含大量有害物质,因此不能吃。红军长征时的皮带基本上都是牧民初加工的牛皮带或者猪皮带,另外还有宰杀牲口的时候,把肉做成肉干,把皮专门做成皮带系在腰间,以备极端情况下食用充饥。

皮带不可以吃。现在的皮带大部分都是用橡胶、塑料加上其它化工原料制作而成,含大量有害物质,因此不能吃。红军长征时的皮带基本上都是牧民初加工的牛皮带或者猪皮带,另外还有宰杀牲口的时候,把肉做成肉干,把皮专门做成皮带系在腰间,以备极端情况下食用充饥。

❸ 红军是怎么解决吃饭问题的

1、打击敌人军队的缴获

2、打击地主阶级的武装的缴获

3、用缴获的物资(自己用不上的)与当地老百姓交换。

4、采集野菜,打猎、钓鱼等。再不行就杀马、杀牛了!
红军长征过程中,缴获了一些活的牛(包括牦牛)等牲畜,然后就把牛宰了,容易携带的肉类晒成肉干,牛皮剥下,携带长征,骨头煮汤、内脏就吃掉了;
其中牛皮是切成条状,分别让若干红军战士拿着,每人分一条或几条。这种牛皮的皮带可以扎在腰上,可以背在肩上,也可以用来捆扎东西,饿了就可以吃,这就是红军长征中吃皮带的来历,不是真正的皮带,那些就是牛皮。

❹ 书上说,过去的皮带可以吃是什么鬼 理解不了!

皮带是牛皮做的,但是用来做皮带的牛皮经过硝化处理,本来是不能吃的。红军长征路上,食物极度匮乏,用水煮皮带吃,是万不得已的。
【附】硝与皮革作用,使得皮革中胶原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皮革不仅变得柔软,还能够避免腐烂。现在,民间仍然保留着用硝鞣制毛皮的古老方法,俗称“硝皮”。也正因为古人认为硝可以使得毛皮变得柔软,消去使毛皮变硬的成分,所以把这种物质称为“消”或“消石”。由于这是自然形成的矿物,后来就造出一个“硝”字以代替“消”。但在较古老的文献上,还常常称“消”或“消石”。

❺ 皮带那么硬,红军当年是怎么吃下去的

红军吃牛皮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煮着吃,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然后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着吃,红军战士回忆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开水里煮,然后,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

长征路上的皮带故事:

红四方面军部分官兵曾三过草地,条件极为艰苦。战士周广才曾分得一条作为战利品的皮带。

过草地时,6位战友的皮带相继吃完,轮到吃周广才的时,年仅十四五岁的他大哭起来,哀求大家不要吃掉他的战利品。就这样,大家强忍饥饿,没舍得吃这条皮带。

为铭记长征的艰难历程,纪念那些与自己生死相依的战友,周广才在皮带背面深情地刻下“长征记”三个字,一直把它珍藏在身边,直到国家征集文物时才捐了出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长征路上吃皮带

❻ 李云龙过草地到底吃的是什么呢

看过亮剑的人都知道,李云龙是一个老红军,参加过长征的那种。即使是在战争时期,人民群众也对红军当年的长征感到十分的好奇。当李云龙在赵家峪驻守的时候,村里面的妇女同志们一个劲的缠着李云龙讲长征的故事,李云龙为了摆脱纠缠,只好给他们讲了自己长征的故事。



而作为团长的李云龙,则更加不可能吃着青稞面,喝着青稞酒过草地了。这一切只是源于他乐观的精神和爱吹牛的本质决定的,所以大家伙,李云龙的话,那一句是吹牛,那一句是实话,大家要分清啊。

他可是拿着一颗手榴弹都能忽悠手榴弹下崽的主,不信你试试。

❼ 红军长征时吃的是什么

1、酥油糌粑
长征刚进到藏区时,部队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糌粑,这是一种把青稞麦炒熟后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着吃的食物。开始,来自江西、湖南等外省的红军战士都吃不惯那股腥味,不愿吃,各部队政治机关只好专门发了材料,解释说藏民的这种食物其实对身体健壮是很有好处的,鼓励大家吃下去。
2、牛耳大黄
1936年四五月间,红军行军至西康炉霍县境,准备三过草地。但此地人烟稀少,连部队眼前的供应都很困难,如何筹备粮食?富有野战经验的朱德请来当地通司和老百姓,问清这一带有哪些可吃的野菜,获知了许多野菜的形状和名称。朱德甚至借来铲刀、提篓和口袋,亲自率领一个由炊事员、警卫员共十余人组成的小组去采野菜。牛耳大黄就是其中的重要食材之一,而且《草木便方》中记载,牛耳大黄还有抗肿瘤的作用。
3、毒蘑菇
长征中某日,杨成武所在的红四团到毛儿盖附近山里去挖野菜,偶然发现了在绿荫树下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蘑菇,有碗口大的,有铜板大的,有白的,有灰褐色的,有的上面还有花纹。同志们看到高兴极了,采回来后,用水洗洗,便煮着吃了。怎知吃完后,许多同志上吐下泻,身子软得不行,后来卫生队的医生一检查,才知道是吃了毒蘑菇。上级很快发了个通知,以后再见到这种蘑菇谁也不能采了。
4、皮带
红四方面军部分战士曾经三过草地。1934年,作为战利品,战士周广才分得一条皮带。过草地时,6位战友的皮带已经相继吃完,轮到吃周广才的皮带时,年仅十四五岁的他却大哭起来,哀求大家不要再吃了。就这样,大家强忍着饥饿,把皮带存了下来。为了纪念那些曾与本身生死相依的战友们,他在皮带反面深情地刻下了“长征记”三字,一直珍藏着。由其大家还写了一首《牛皮腰带歌》

❽ 红军长征中的食物是什么

红军长征中的食物有野菜、草根、麦面疙瘩汤、野韭菜、野蒜、臭蒿子、豌豆苗、蘑菇汤,青稞、牛皮带、旧牛皮鞋、牦牛肉、苞谷、小米、南瓜、蕨根等。

长征一路上从东南行军到西北,沿途移风易俗,红军的粮食种类也在不断地调整,配额也不得不一再缩减。长期行军,给养完全跟不上,所以食不果腹地行军作战,成为经常的事情。

时任周总理警卫员的顾玉平回忆说,长征中大家吃的是“包子饭”,就是按定量每人一包,菜也是一份。周总理和他吃的都是同一种菜,一样的分量。长征途中只有李德有专配的炊事员,其他领导人与士兵吃的都一样。

南方的炊事员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全都一筹莫展。长征中担任炊事员的大多是江西出来的老战士,在此之前他们从没见过青稞麦,也没做过玉米饭,于是只好动脑筋、想办法,学习新的做饭技术,于是炊事员每到宿营地,首先就忙着到处找碾子推磨。

长征刚进到藏区时,部队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粑粑,这是一种把青稞炒熟后磨成粉,用酥油拌和,盛在木碗里用手抓着吃的食物。开始,来自江西、湖南等外省的红军战士都吃不惯那股腥味,不愿吃,各部队政治机关只好专门发了材料,解释说藏民的这种食物其实对身体健壮是很有好处的,鼓励大家吃下去。

红军自从进入黔藏地区,吃大米的机会就越来越少,红三军团四师政治部科长谢扶民在日记里写到与苗民购买糯米的事:“买到的都是糯米,有的单位不愿意要,一来因为米好花钱多,二来有人说吃了糯米腿发软,走不动路。但经过了解,原来这里只产糯米,别无他粮。大家只好说,‘好吧,就算过一个年节吧!’”

籍贯来自东南地区的战士,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糯米。红军这段路程多以苞谷、青稞麦为主食,一直到了渭河南岸,才吃到久违了的大米。

红军长征路线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7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级行政区,行程约一万六千里 。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级行政区,行程共八千余里。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级行政区,行程近万里。

❾ 国博里有半条长征路上吃剩的皮带,为何长征的时候会如此艰苦

红军的士兵宁愿挨饿,也舍不得吃剩下一半的腰带。这是信仰的力量,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这是那些艰苦岁月的历史见证。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红军第二十五军等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苏区战略转移到陕甘苏区。

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是红军不断取胜的法宝。在穿越老山时,瑶族人民担任向导,为红军提供食物,成为红军继续长征的有力保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官兵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为了生存,红军想方设法解决粮食问题。一是挖野菜和鱼,而不是谷物。红军粮食耗尽后,主要靠吃野菜生存。草原上到处都是野菜,但有些野菜有毒,有生命危险。贺龙要求组织党员、共青团成员和干部成立野菜巡查组。由于没有任何实验室设备,他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品尝各种野菜,挑选食用品种,向全军报告。一些官兵献出了生命。

❿ 长征故事《贺龙嚼了3天的皮带》简介

1张思德“尝百草”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2《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3陈赓被骗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