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查资料了解以下名词的意义 丑小鸭 葛朗台 雷锋 灰姑娘 铁公鸡 周扒皮
丑小鸭
丑小鸭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是金子早晚会发光。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学会树立生活目标,在自信、拼搏中,他们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也可以像丑小鸭一样实现心中的梦想,人只要有了梦想,那么,困难也不再是困难了。比喻不被关注的小孩子或年轻人,有时也指刚刚出现、不为人注意的事物。
后来被世人比喻为努力奋斗的象征。
葛朗台
葛朗台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重要人物,欧也妮·葛朗台的父亲。他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是守财奴的代表。
原文名<Eugénie Grandet>
葛朗台---虽然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本作品出版于1833年,反映的是19世纪初的法国外省生活,主要描写资产阶级发家史和当时的人情关系。
后来被世人比喻为守财奴,吝啬的人。
雷锋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姓名:雷锋
外文名:Lei Feng
别名:雷正兴(原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
出生日期:1940年12月18日
逝世日期:1962年8月15日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宗教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二等功一次 、三等功三次 、抚顺市人大代表
代表作品:《雷锋日记》、《茵茵》、《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后来被世人比喻为无私奉献的人。
灰姑娘
《灰姑娘》(Cinderella),灰姑娘也是这一故事的女主角。希腊史学家斯特拉波曾在公元前1世纪记叙了一位嫁到埃及的希腊少女洛多庇斯的故事,这被认为是《灰姑娘》故事的最早版本。该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广泛,亦拥有许多不同版本,,其中以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和1812年《格林童话》中的版本最为人熟知。经久不衰,不仅“灰姑娘”成为新词,被用来比喻“未得到应有注意的人或事”等。
书名:灰姑娘
又名:仙杜丽拉/仙杜瑞拉/仙履奇缘
作者:夏尔·佩罗
原版名称:(法)Cendrillon;(英)Cinderella;(德)Aschenputtel
出版时间:欧洲大陆
后来被世人比喻为坚强,勇敢的人。
铁公鸡
基本意思
贬义
歇后语:“铁公鸡-----一毛不拔”。是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是极端吝啬的代名词。“铁公鸡”出处难以考证,但清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未几,媒人带来一女,“不索价,但取衣食充足而已”。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该富翁嫌他们“多费”而将之赶走,现在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
褒义
可若从“一毛不拔”的出处来说,此话本是一句褒语。据《燕丹子》载:燕太子丹被秦王扣为人质,一心想报仇雪恨。燕国侠士田光给丹出主意说:我认识一个叫荆轲的,“为人博闻强记,体烈骨壮,不拘小节,欲立大功”,“太子欲图事,非此人莫可”。在太子丹拜托下,田光找到荆轲,把太子丹的复仇愿望和盘托出:“燕太子,真天下之士也,倾心于足下,愿足下勿疑焉。”荆轲回答说:“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今先生令交于太子,敬诺不违。”荆轲与田光一样,言必信,行必果,他将匕首藏于图中,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气氛中,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成为千古一侠,流芳至今。
荆轲的“鄙志”包括两层,一是对自己认定的目标和理想,他全身心的投入,“情为恩使,命缘义轻”,真可谓舍生取义,杀身以成仁。二是对道不同、志各异的人,他丝毫不肯为之出力,哪怕纤微如“一毛”也不肯拔下相馈。
意思
形容生活中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周扒皮
“周扒皮”是“着名作家”高玉宝老先生笔下的恶霸地主(出自《半夜鸡叫》),有名的反派男主角,真名叫周春富,东北辽南地区的地主。“周扒皮”为了长工们能多干些活,半夜三更起来学鸡叫让长工劳动(卖身契上明文规定:鸡叫就得起床干活劳动),因为以前没有钟表等计时工具,长工们是从鸡叫起床返工日落则收工,周扒皮半夜鸡叫,使得那些长工们提早起床为他披星戴月地劳作。长工们恨死这个“周扒皮”了,最后忍无可忍,还是小长工小宝献计教训了“周扒皮”一顿。
周扒皮后来被世人比喻为地主阶级的着名典范。
Ⅱ 什么是周扒皮
周扒皮是和平村比较富裕的地主。他个子不高,却长得脑满肠肥。一双贼眉鼠眼老爱滴溜溜转,总喜欢盯着别人家的东西。他肚子里弯弯很多,没有人能完全看穿他对付穷人的鬼把戏。就连他的老婆、儿子、儿媳妇也弄不明白,他究竟有多少算计家人和外人的鬼主意。 日本鬼子占领村庄后,为了笼络人心,有时也给穷人配点火柴、豆油、面粉什么的。 那时,火柴很难买到,多数人用火镰打火。过年过节时,鬼子才给每家每户配上一盒。这火柴是通过地主周扒皮开的杂货铺分给穷人的。本来,一盒火柴并不多,可到了周扒皮那儿,他又给拿出一些。穷人来领火柴时问他怎么这么少?周扒皮冷笑一声:“哼,你嫌少?嫌少你就别要!你不要,拉倒!” 瞧,周扒皮就是这副德性 鬼子配的豆油,也不是什么好豆油。到了周扒皮那儿,他也给克扣不少。周扒皮这个人很会动脑筋、很会熊人(大连话)。他用带壳的红高粱熬成汤掺进豆油里分给穷人。穷人领回豆油舍不得吃,留着过年时点灯供老祖宗,可是怎么点也点不燃。好不容易点着了,只听到“呲呲”两声又灭了。 要说鬼子给配的白面,更不是什么好面粉,都是捂了坏了的。即便是这样,一到了周扒皮那儿,他照样要“扒”去一层皮。他让人用细箩把细面粉筛出来自己留着,然后把乡下种的白苞米磨成面粉掺进去分给穷人。穷人领回家后,想用它包顿饺子过过年、供一供可怜的老祖宗。可是,饺子一搁锅里就全都碎了。他不光让活着的穷人过不好年,也让穷人的老祖宗没好年过。 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日本鬼子的掠夺,地主老财的剥削,弄得穷人没法活下去。周扒皮和日本鬼子对穷人干的种种坏事,很早就在玉宝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不管过了多少年,也不管社会怎么变化,一提到地主,一说起周扒皮,高玉宝就记忆犹新。可见,他决不是那种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 高玉宝把地主分成洋地主、半洋地主和土鳖地主等3种类型。在他看来,洋地主,就是在城里有工厂、有商店,在村里有庄园,自己住在城里,大老婆小老婆成群,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所有孩子都能送去念书的地主。半洋地主呢,住在城市郊区,以雇工种地为主,兼在城里开店铺、开工厂的地主。他们由于受洋地主的影响,也娶妻纳妾,也能把孩子都送去念书。土鳖地主呢,就是只能雇工种地和在农村开开作坊、有钱也不怎么送孩子读书的地主。 周扒皮是个土鳖地主。他家的孩子不能随便念书。周扒皮有个规定,长子只能上学念4年书,从全家的财产里面拿钱来供。其他几个儿子和姑娘都不能上学念书。所以,他那些孩子小的时候,也只能呆在家里打打闹闹,撅起屁股撒欢。 那时,在孙家屯周围没有学校。也没几个识字的人。周扒皮有钱,不让孩子读书。穷人家的孩子想读书,又没钱。别的地主也不像周扒皮那样,本地没有学校,他们就把孩子送到复州城或瓦房店念书。个别地主还送孩子到殖民统治的大连上学。 周扒皮的5个儿子大了以后,有的赶大车、有的开粉坊、有的开油坊、有的开染坊。那个孩子干什么,都是有分工的,都由周扒皮一人说了算。 周扒皮不光剥削穷人,对老婆以外的家人也很苛刻。他对儿媳妇们更是算计有加。几个媳妇轮流做饭、做菜、搞卫生、推磨压碾或回娘家,也可以在屋里忙忙自己的。但是,必须各就各位,不得偷闲耍滑。 周扒皮这个土鳖地主平时也跟村里多数男子一样,腰间系根布带子,出门时肩上挂个粪筐子,手里拿个粪叉子,见到人粪狗屎也捡。他不光自己捡,还经常使唤儿孙们去捡。他对儿孙们说,小什么小什么南边有泡狗屎你去给我捡回来,小什么小什么东边有堆牛粪你去拾回来。 儿孙们一听,挽起筐子就赶紧去。究竟有没有呢?没有!傻里傻气的孩子出去转了转,空着手回来,挨一顿揍:“傻瓜蛋!让别人捡去了。出去,给我捡到了才回来吃饭。”聪明点的孩子一出门就到处找,捡到了才回来。周扒皮一看,笑了:“嘿嘿!倒猪圈里去!快吃饭!” 周扒皮很凶。他不叫孙子去吃饭,媳妇们就都不敢吱声。他对几个儿媳妇,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媳妇的娘家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出来讨个情面,周扒皮不听。周扒皮说:“你们管不着!进了我的门,就是我周家人。这是我的家规。” 周扒皮对儿媳妇非常刻薄。大年三十,中午给她们做顿豆腐吃,就算过年了,就很不错了。就连这顿豆腐,他也不让儿媳妇们吃好。他当面一句、背后一句地挑拨这个媳妇跟那个媳妇闹矛盾,让儿媳妇们之间吵吵闹闹,一个个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儿媳妇们一气之下,饭不吃了。不吃正好,一顿饭就给他周扒皮节省下来了。 可是,周扒皮和他老婆就不一样了。他周扒皮是一家之主啊!每逢过年过节,老周扒皮也杀猪宰羊。他让人把肉切成方块方块地连同内脏一起煮好,用盐腌起来保存好,留着供他和老婆慢慢享用。还弄些鸡呀鸭呀蛋呀他俩吃。孙家屯离大海不算太远,他就久不久让手下人去海边弄些海鲜回来给他和老婆解馋。 周扒皮吃饭时,在炕上摆一张8寸高的大方桌。桌上摆满鸡鸭鱼肉。老婆坐在炕里边,他坐在炕外面。周扒皮每顿饭都要喝点自己用大缸酿制的红酒。几个儿媳妇站在炕前侍候。这个给倒酒,那个给夹菜,还有的专门给端茶递水,热天还要给他扇扇子。 周扒皮泯一口酒,吃点菜,放下筷子,眯上眼睛,想半天。然后,再喝一口酒,再用一点菜,再闭上双眼,又要想半天。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老婆吃完饭身子一歪,一倒头就呼噜上了。他还在那慢慢喝、慢慢吃、慢慢品,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媳妇们要等他吃完收拾好,才能回屋自己弄吃的。 周扒皮对儿媳妇不好,对儿子也不怎么样。他让儿子跟长工们吃一样的饭菜。一天三顿饭,吃的都是苞米、小米和高粱米。菜呢,无非就是薯仔、萝卜、大白菜。不过,周扒皮上有政策,他的孩子们下有对策。一连几天在家里吃不到荤腥的以后,他们就跑到外面去解馋,背着他爹胡吃海喝。反正他们手里有的是份子钱、私藏钱。 周扒皮这人很古怪!不仅刻薄,爱琢磨人,还什么东西 痛打周扒皮
都想要,要不成就变着法子偷。 和平村有个姓穆的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是个小脚,三寸金莲,走路都晃晃荡荡了。家里很穷。那时的农村通常破开葫芦当瓢用。穆老太太的菜园里种了一大棚特别好的葫芦。那葫芦结得又多又大又好看,人见人喜欢。老太太每天都颤巍巍地提个瓦罐给葫芦浇水。从春浇到夏,从夏浇到秋。 这天穆老太太照常提着一罐水缓缓地来到葫芦架下。她猛然发现几个快要收摘的葫芦不见了。气得老太太天天骂大街:“谁家的孩子不懂事,偷了我的葫芦。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你给我留两个行不行?留一个也好呀!谁偷了我的葫芦简直不是人,是4条腿的畜牲!” 有天一大早,穆老太又骂开了。周扒皮看见穆老太太指手划脚地骂个不停,就猫笑猫笑地走到老太太跟前装好人:“老嫂子,你骂什么呀?” 穆老太告诉周扒皮:“家里的葫芦被哪个短命的偷了。” 周扒皮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又眨巴眨巴眼睛。他看看旁边没别人,就又向老太太跟前靠近一步,对着老太太的耳朵说:“老嫂子,你以后不要骂了。看你骂得多难听呀!我告诉你,你可不要讲是我说的。” 穆老太点点头。 周扒皮再看看四周无人,就小声地说:“前几天,我看见阎家二小子,一路过那儿就一个劲瞅着你的葫芦,我看十有八九是他偷的。”周扒皮说完背着手,哼着小曲,很快就从穆老太太身边溜走了。 从这以后,穆老太就不满大街地骂了。她把靶子对准了阎家二小子。每当阎家二小子从她身边走过,她就“呸”地吐一口唾沫,紧跟着就数落起来。 阎家二小子一直蒙在鼓里,也不理会。你骂你的,你吐你的,我走我的,看看老太太这么大岁数了犯不着跟她理论。就这样,一骂就骂了好几年。一直骂到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那时,高玉宝已经学完木匠回到村上,跟阎家二小子一起当民兵。周扒皮已经被民兵关押起来。周扒皮的家也被封了。在分周扒皮家粮食的时候,穆老太拿个小口袋来了。她一进粮仓,一眼就看见自己被偷的几个葫芦一个不少地躺在周扒皮的粮囤里。 正好阎家二小子也在给大家分粮食。老太太一把拉着阎家二小子的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对不起你呀,二小子!我骂了你好几年。老周扒皮告诉我,说葫芦是你偷的以后,我没有指名道姓地骂你,可我骂的是你,骂的就是你呀!” 阎家二小子是个急性子人。他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粮食也不分了,拿起葫芦一扭头就跑了出去。他用绳子把葫芦绑好,挂在周扒皮的脖子上。又糊了一个高帽子要周扒皮戴上。他还临时找人写了幅对联要周扒皮背在背上,那对联写的是:“周扒皮老白毛,偷人家葫芦开水瓢。” 一切准备停当后,他和几个民兵一起,用绳子牵着周扒皮游村。周扒皮手里拿个破锣,在村子里边走边敲边喊:“周扒皮老白毛,偷人家葫芦开水瓢。”他喊一遍,围着他走的孩子们也跟着喊一遍。孩子们喊一遍,一路走着观看的人就笑一阵。弄得周扒皮脑壳勾勾的,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人。 周扒皮做的亏心事也太多了。他偷鸡摸狗,连别人家媳妇插头发的簪子也偷。有一天,他路过刘家,见刘家媳妇正在洗头、梳头。他就没话找话地溜进刘家,坐在炕沿上看刘家媳妇梳头。趁刘家媳妇不注意的时候,顺手就把刘家媳妇的簪子装进了自己的衣兜里。 刘家媳妇发现簪子不见了,急得都快不行了。在当时,簪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就是自己的半条命啊!它是女人一生中最宝贵的物品。姑娘出嫁时,不管家里多穷,就是借钱也要置办一个。这簪子一般都是银质的。等到自己快不行了,还要作为传家宝亲手交给自己的女儿。 刘家媳妇找遍了炕上也没找着。可这屋里除了她和周扒皮又没有别人。她想了想,就鼓起勇气问周扒皮看见没有?周扒皮直摇头,“没有,没有,没看见呀!” 正说着,簪子的尖尖从周扒皮衣兜的小洞露了出来,让刘家媳妇看见了。周扒皮一看露了马脚,就讪讪地:“哎哟,怎么跑到我衣兜里来了!” 真是扒皮呀! 周扒皮和他的亲侄子周长安保长(在小说中写成父子关系)串通,逼迫才上个把月学的玉宝失学给周扒皮当猪倌抵债。这不光让玉宝看清了周扒皮究竟是个什么货色,自己还饱受了周扒皮的欺辱与压榨。 玉宝失学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一床破被子、背着妈妈和姐姐一针一线缝制的书包要去周扒皮家。 玉宝走出家门时,妈妈劝他把书和书包留在家里,玉宝不干。玉宝说带去有空时好看看,好照着书上的字画画,画会了再问老师是个什么字。妈妈知道玉宝爱读书,只是担心周扒皮不会让他读书和没有时间读书,劝了劝不听,也就没再阻拦。 不出玉宝妈所料,玉宝一踏进周家门坎,书包就让老周扒皮看见了:“好啊,来了个大学生!你到底是来读书,还是来给我放猪的?”说着说着,一把夺过书包,一下子连书带包给撕得稀巴烂。撕完了扔在地上,还在上面狠狠地踏上几脚:“我让你读!我让你读!我让你读!” 周扒皮真是太恶劣了,侮辱人还撕了书,极大地伤害了玉宝幼小的心灵,气得玉宝怒火满胸膛。周扒皮撕他的书,比用刀子割他身上的肉还要难受。真是欲哭无泪!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又能拿周扒皮怎么样呢?玉宝咬咬牙,敢怒不敢言,只是在心里打定了主义:“你撕吧,你撕我的书,我就不好好给你放猪。周扒皮你等着瞧!” 玉宝到周家放猪的第一天,周扒皮就向玉宝约法三章,要是猪丢失了或者被狼咬死了,要加倍赔偿。没有钱陪,就拿他家的地和房子赔偿。 那个时候,玉宝的家乡,山高林密,古木森森。狼也很多。放猪时,要时时刻刻提防狼的侵害。 周扒皮心狠手辣,可是个说得出、做得绝的人。穷人没几个不怕他的。玉宝对周扒皮再气再恨,他也不敢让狼把猪吃掉。可这猪很难放啊!一个刚满8岁的孩子,要赶着一群大猪、小猪、肥猪、老母猪去放,真是要多难有多难。 肥猪和老母猪棒打不走,小猪崽又像老鼠一样到处乱钻。一会钻进庄稼地,一会又钻进树林子里。玉宝连晚上做梦都担心害怕猪被狼咬死或吃掉后,周扒皮逼着他家拿房拿地赔偿。玉宝去之前的几个猪倌,都是被周扒皮连骂带打带吓唬赶逃跑了的。 可玉宝又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再说,对付周扒皮这样的人就像对付周扒皮的猪一样,他自有他的办法。玉宝心想,你周扒皮不是只管猪丢不丢、被不被狼咬吗?只要猪不丢、不被狼咬就没事了。于是乎,他就把猪赶到很远的大山沟里,选择一个有水的地方,砌上墙把猪堵在里面。瞧,这不就得了?至于里面有没有草吃就不用管了。反正,他周家有的是猪饲料。 夏天天热,猪躺在水沟里就不动了。玉宝呢,也可以放心地躺在树荫下睡大觉了。各得其便。 尽管这样,玉宝这个猪倌还是不好当呀!他不光在外面放猪,回到周家还有许多干不完的活。那个时候,农村种地没有化肥。主要肥料来源是靠人和家畜家禽的粪便制作肥料。周扒皮家地多,需要的肥料也多。因此,养了大大小小几十头猪。 周家猪多,每个猪圈关两三头猪。那个猪圈,里面有喂食的木槽和供猪睡觉的地方。其余地方是个大坑。玉宝每天晚上喂完猪,还要往每个坑里倒两三担水好踩粪。还要把牛呀马呀羊呀鸡呀鸭呀拉的粪便扫拢收集起来倒进猪圈里,再往每个圈里倒进几担土以便一起踩成粪肥。 这粪肥,光有猪踩还不行。玉宝也要进去踩。隔两三天踩好了,还要把粪肥起出来堆好。所有这些活都要玉宝一个人来做。这劳动强度大不大,累不累人,想都想得到啊,更何况玉宝还只是个8岁的毛孩子! 玉宝在周家干的是牛马活。人,起早睡晚累死累活地干活不说,还常常挨周扒皮的打骂斥责。可是,吃的东西呢?简直是猪狗食,正像伙计们编的顺口溜一样:“走进周家门,稀饭两大盆;盆里装着饭,饭里照着人。” 就是这样的稀饭,玉宝他们想多喝半碗也不行。每当吃饭的时候,老周扒皮就从门缝里瞅着。有一回,玉宝正要再添点粥,老周扒皮就冲进屋子来了:“你一个小猪倌,谁让你吃这么多?”连盛到碗里的半碗粥也被周扒皮倒回盆里。 长工们看到周扒皮这样对待玉宝,个个愤愤不平。他们合计着要整整这个老土鳖地主。他们趁周扒皮不注意的时候,故意往稀饭里掺进泥沙,然后大声叫喊:“东家,你也太狠心了!不给我们干的吃,要我们喝稀的,稀的里面还掺沙子,这叫我们怎么吃?人不吃饭哪来力气干活?东家你也太狠心了!” 周扒皮听见叫喊,就走了出来。他尝尝稀饭,稀饭直咯牙,明摆着里面有泥巴沙子。他因为害怕长工罢工,就骂做饭的媳妇,让媳妇把干的端出来先让长工们吃。 周扒皮不光拿长工不当人看,他连猪也不轻易放过,拿猪当劳动力使。每当枣子快要下来的时候,枣树下面总有些被风刮下的、周家不吃的烂枣。有一次,饿极了的玉宝偷偷捡了两兜坏枣想带到山上吃,让周扒皮看见了,把玉宝打得死去活来。硬逼着玉宝一颗不剩地把枣子掏出来给他喂猪。 周扒皮给猪吃枣子,却不把枣子倒进食槽里。要这样喂,他就不是周扒皮了。他怎么喂呢?他把烂枣拿在手里往大坑上面扔,东丢一颗,西扔一颗,让几头猪东跑西颠地在圈里争来抢去。一把烂枣,让几头肥猪累得呼哧呼哧直忙乎。枣没捞到几颗吃,粪肥却给他踩得稀里咣当的! 没有了枣子,周扒皮就拿玉米粒来哄猪,一会儿这头撒几粒,一会儿那头丢几颗。周扒皮一面扔一面洋洋自得:“哎呀呀,哎呀呀,要不怎么叫你们‘笨猪’呢!就为了一点点吃的,就跟那些穷鬼们一样,累得东跑西颠喘大气!” 秋后,长工们回家了。玉宝还留下放猪、喂猪、挑水、扫院子、踩粪肥、起粪肥、堆粪肥、推磨压碾…… 冬天来了,井台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玉宝好不容易提上了半桶水,脚一滑,水正好泼在身上,冻得直哆嗦,当晚就感冒发高烧了。玉宝一个人睡在长工棚里,没人管,也不让烧炕,破被子又小,玉宝被冻得像一只卷曲的大虾。 到了半夜,感冒加重,头疼得厉害,就大声哭喊起来。 周扒皮被喊叫声弄醒了,就急忙跑到工棚:“快过年了,乱喊什么!别冲了我的财神!快滚回家去!” 周扒皮一脚把玉宝踢回了家。放了半年猪,小猪放大,大猪喂肥,玉宝自己却越来越瘦了。周扒皮把玉宝赶回家,一粒粮,一分钱都没给,还说玉宝家欠的债还没还清,过了年再回来当猪倌。 现在,玉宝家乡的许多老人都还记得,日本投降后,八路军接收了伪满政权,成立了复县民主政府,和平村随之解放。但是,刚过上一年舒心日子的穷苦群众,一下子又落到了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的手里。而且,周长安还摇身一变成了还乡团的营长。周扒皮跟还乡团勾结在一起,更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对待乡村干部和广大的贫困群众。 在和平村,有个无儿无女的瞎老太太。她分得周扒皮家几亩地的青苗。为了活命,她请人帮忙从地里弄了些嫩苞米充饥。 一天半响,周扒皮带人赶着马车来到老太太家,要老太太交钱交粮。老太太说,没有。周扒皮就要手下的帮凶搬老太太的东西,什么破被子、破衣服、破锅破盆、破坛子,破罐子、破碗破瓢,一遭装到了车上,抢劫一空。 老太太向周扒皮作揖求情、跪地磕头,周扒皮坐在车上呲牙咧嘴,装着什么也没听见,铁石心肠一般。老太太抓着大车对周扒皮说:“我再也不要你家的地,再也不动你家的青苗了,你就放过我这一回吧!来生我给你当牛当马……” “去你的,还想要我的地!做梦去吧!”周扒皮说着说着,照着老太太的头上就是一脚。老太太被踢倒了,头倒在车轮子底下。车轮咔嚓一下,老太太就当场给压死了。 这一年已经学木匠回到村上的高玉宝,当上了民兵和土改积极分子。当他得知瞎老太太被周扒皮害死后,痛恨之余找了几个人弄来木板,“叮叮哐哐”地钉了副棺材把老太太给葬了。 豁达、健谈的高老在讲述这段辛酸往事时,喜怒哀乐全写在了脸上。他在说到兴头上时,甚至还会哈哈大笑起来:“我给周扒皮当猪倌,力没少出,气没少受,还挨了多次打。但是,也算开了眼界。我觉得,周扒皮‘土’是‘土’了点,连多送几个孩子读书都舍不得,也不善待儿子和媳妇,还喜欢偷偷摸摸。但是,他这个人很精明,很会动脑筋,很勤快,也很会管理。他要学鸡叫,就得比长工还要起得早吧?嘿嘿!实际上,他是靠勤劳致富,靠剥削发家。我现在还在想,周扒皮要是改造好了,要是能活到现在,没准还是个有出息的农民企业家呢!只要他改恶从善,不与人民为敌,改掉那些坏毛病,我还要带头投他一票,选他当个村干部!哈哈!哈哈!”
Ⅲ 游戏中的 托 是什么意思
一般有两种:
跟现实中一样,联合别人骗人的那种;
是游戏中的工作人员,通过内部数据来吸引玩家的工作人员。
注意:游戏托就是诈骗。就算披上一个游戏推广员的皮,那本质依旧是诈骗。不要以为游戏托陪你玩,给你发礼包就是好人。给你的迟早要你加倍还回来。拒绝游戏托,谨慎辨别游戏托。
拓展资料:
托 tuō 意思: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
陪衬,铺垫:衬~。烘~;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
寄,暂放:~身;~迹(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以逃避世事);
请别人代办:委~。拜~。嘱~;
借故推委或躲闪:推~。~故;
信赖,凭借:~名。~庇。
常用词语:托庇、 托病、托词、托词、托辞、托地、托儿所、托尔斯泰、托福、托付、托孤、托故、托管、托疾、托架、托靠、托拉斯、托赖、托落、托梦、托名、托盘、托人情、托生、托始、托熟、托幼、托运、托班、嘱托。
Ⅳ 什么是阴囊托带
阴囊托带,包括腰带、提带和阴囊布带,有至少三根提带与腰带连接,提带上端活动连接腰带,下端连接托带布囊;腰带、提带为弹力松紧结构。本实用新型可托起阴囊、加压包扎止血、减轻阴囊水肿;具有使用方便,不影响护理人员对留置尿管的观察护理的等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尤其适合大小医院泌尿外科医护之用。是一种物理治疗的产品。在药店是有销售的。
Ⅳ 周扒皮是啥意思
“周扒皮”何许人也?此人是“着名作家”高玉宝老先生笔下的恶霸地主,有名的反派男主角。“周扒皮”为了延长长工的工作时间,良心大大的坏,半夜三更起来学鸡叫让长工劳动(卖身契上明文规定:鸡叫就得起床干活劳动),长工们恨死这个“周扒皮”了,最后忍无可忍,还是小屁孩高玉宝同志献计教训了“周扒皮”一顿,彻底把周扒皮同志给整残了。
Ⅵ 黄世仁和周扒皮有什么区别
周扒皮是对长工们进行严酷剥削,用尽手段增加长工们的劳动时间。而黄世仁除了通过土地剥削农民之外,还有强买人口、逼死人命和强奸民女的行为,相比之下,黄世仁的罪恶更大,不仅是地主,还是恶霸。
周扒皮和黄世仁的特点
一小说《半夜鸡叫》中的恶霸地主周扒皮,人如其名,周扒皮所做之事也是在长工身上扒皮了,文中说道周扒皮是一个大地主,为了搜刮民脂民膏,想出了“半夜鸡叫”的办法。
就是规定家中长工早上听到鸡叫就开始干活,而为了让长工多干一点活,他就大半夜起来模仿鸡叫,长工不得早早就起来干活。
周扒皮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一种剥削压榨的行为,而长工们都非常痛恨地主周扒皮,却又不敢反抗。周扒皮这个人物出现在小说中,是一个虚构的角色,这个角色有现实中的原型名叫周春富,这个人非常善于算计,自己的家人都会算计,但是他没有长工压榨。
周扒皮非常富裕,他忠厚老实,是一个好地主,最后在打地主时期家产全部被没收,所以周扒皮这个人物纯属于小说虚构出来的,而不是历史中实实在在存在的。
《白毛女》中强抢民女的恶霸黄世仁,故事中地主黄世仁,压榨农民租户的地租钱,并且看到租户家中的女儿长得漂亮,想以还钱抵债为理由,将租户的女儿霸占。
剧中的白毛女就是租户的女儿,他为了逃脱恶霸黄世仁,就躲到了山上的一个洞中,因为山洞中环境非常差,加上自己非常的担忧,于是一头黑发变成了白发,小说中将这个可怜的女儿描写的如此悲惨,更能衬托出黄世仁的恶霸形象。
而《白毛女》中黄世仁的地主的恶霸形象是当时作者根据当时众多地主的种种恶行总结而来的一个角色,现实中并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他所做出的恶霸事件也是根据当时地主的丑恶形象进行了丑化而描写的。
Ⅶ 阴囊托带的介绍
阴囊托带,医疗上用来可以起到托住阴囊,防止阴囊下坠的医疗用品。
Ⅷ 他们在网络上说的托是什么意思
托的意思是让人辨识不出的帮手,略含贬义。
网络上所谓的“托”,就是帮腔者的意思。
在有些地区上的意识就,带你入局的人,这个局可能是骗局,饭局,酒局等等。。间接给你造成损失。
不知其来源跟英文的 tout [taʊt][1] 有无关系,意思上挺接近。搞点小道消息,再添油加醋吹捧一番,目的就是想要你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