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設計一件衣服
需要掌握一個人的比例關系,畫出大體,再往上加衣服。 最好在畫之前,先臨摹一些。有靈感。
相關技巧:在PHOTOSHOP里畫服裝主要要掌握鋼筆工具的使用,明白貝塞爾曲線是什麼概念。下面介紹下畫服裝畫的技巧與步驟:
一、輪廓圖 1)先在白紙上手繪輪廓圖,注意只要線描,不要塗調子。線描的手法可以多樣化,可以粗細線,可以單線描,根據個人的喜好。 2)把輪廓圖掃描入電腦里。 3)把輪廓圖層復制一層,把原來的一層填充白色,復制層命名為"輪廓線"。 4)把"輪廓線層"調整亮度對比度(菜單——編輯——調整——亮度對比度),最後看起來,底色是白色,線是黑色就可以了。 5)用魔術棒點擊輪廓線層的白色部分——然後右擊——選取相似——把所有的白色選取,選取後把所有白色部分清除,這樣最後在電腦里就只有輪廓線了,其他部位是透明的,在後面的做圖里,要求把"輪廓線層"放在最上面,而且總是放在最上面。
二、選取選區 1)把圖片放大(放大工具) 2)利用路徑工具(鋼筆)把人物的各個部分分別准確勾畫出來1上衣部分,2下衣部分,3人體皮膚部分,4配飾部分,5頭發部分(可以根據需要分得更細),然後把路徑變換成選區儲存起來。 3)畫出選取的原因是為了後面的多次修改,在做選區時利用路徑工具可以做得比較細致,也可以利用其他的"選區工具"如「套索工具」。 把白描稿掃描入電腦,並處理明度對比度。
三、人體皮膚的畫法 1)新建一層,把此層命名為"皮膚層",再這層里載入人體部分的選區--把選區羽化3個象素](注意圖片大小要求200像素/英寸)——然後把前景色選取為人體皮膚色。 2)在這一層里,利用前景色填充,這樣所有的皮膚部位就有顏色了,然後利用加深和減淡工具把皮膚的明暗關系畫出來(這是素描的技法,在這里就不多寫)。 在選區內上色並用加深工具畫出明暗關系在這一層里,用選區工具選區臉頰部分並且羽化20像素,然後菜單-圖像-調整-色彩平衡來調節腮紅,同樣,眼睛在畫出明暗關系後,零用色彩平衡調節成淡紫色,以便和衣服呼應起來。 新建一層後,用選區工具畫出頭發的選區,並且進行羽化(10個像素)然後填入紫紅色(你喜歡什麼顏色就填什麼顏色)利用減淡和加深工具畫出頭發的明暗關系,畫完後在濾鏡里把頭發高斯模糊,去處選區後用塗抹工具(小手)在頭發的邊緣摸幾下,使之有飄動的感覺。 新建一層後,菜單——選擇——載入選區,把上衣的選區載入,羽化2個像素,然後填入你喜歡的顏色並且用減淡加深工具畫出胸部的明暗,畫出衣紋的明暗畫出明暗關系後,把衣服上的裝飾物用鉛筆工具畫上你喜愛的顏色,並畫出明暗關系及高光(披肩和裙子的畫法同上衣)從菜單-選擇-載入選區把頭飾的選區載入,新建一層,填入顏色,用減淡加深工具畫出明暗,在皮膚層里用加深工具畫出投影新建裙子層,裙子的畫法同上衣,不過要把選區羽化的大一點,然後填入顏色,畫出明暗,利用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把畫出明暗關系的裙子模糊一下,在下擺處,用噴筆噴上點白色,使之富有變化.最後用噴筆工具畫出裝飾物的光芒。點擊噴筆工具,然後點擊上面的筆刷屬性欄把噴筆的筆刷調節成直徑為800像素,硬度為0間距為1,園度為0。然後在飾品發光的部位畫出光芒,然後把噴筆的筆刷角度調整,畫出光芒的另一個方向,調整三次後,最後圖的效果。 根據本人從事五年的服裝設計來說,我建議最好用COREIDRAW、Illustrator、Freehand這三個矢量圖軟體來設計服裝,不是說photoshop不能設計,而是設計出來修改起來沒有那三個軟體方便,而且PHOTOSHP最強大的功能是處理點陣圖。在矢量圖方面是無法和其它三個軟體相比的。因為服裝設計要表達清楚服裝的結構,線條感要求比較強烈,而不像畫服裝畫光漂亮就行了,最主要是打版師和做樣衣的能看清楚結構。
B. 什麼是服裝設計里說的「原型法」啊具體方法是什麼
原型法是服裝製版中用的最廣泛的方法。服裝的款式的演變都是根據衣服的原型版說變化,就是在衣服的原型版的基礎上再做變化 改變 服裝設計中打版是很重要的
原型法進行結構設計是在國際上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即考慮了人體日常動作所必需的最低限度松量,也揭示了服裝造型與平面結構設計的關系。
C. 服裝十種褶的變化與紙樣畫法
服裝十種褶的變化與紙樣畫法
褶則是作為一直裝飾手法,把餘量變為可視的褶皺。而在縫紉操作中,省是按照版型中的省線縫合,而褶則要根據設計效果確定一個褶的范圍,然後在這個范圍內把這個餘量以抽褶的方式消化掉。下面一起來看看!
前過肩褶縫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肩省作出的前過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休閑襯衫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前側縫省:先作出前側縫省(不作腰省)。
(2)前過肩結構線:由肩線平行往下3cm畫出,然後剪開。
(3)前過肩褶量:剪開肩省,然後把側縫省拼合並轉移至肩省中作出。
上面這種是肩線中部的抽褶,你也可以分攤到整個肩部。你可以均勻排布,也可以有漸變。
後育克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後衣片的育克結構線下作出的後育克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後育克結構線:先由後頸點往下8cm作水平線,再在袖窿處下落lcm畫出。
(2)後肩省:作出後肩省寬1.3cm,省尖至育克線,然後拼合後肩省轉移至育克線的袖窿處。
(3)後育克褶量:在後育克結構線下由後中心線平行向外放出4cm作出。
這里只畫了半片後片,但是裁剪的時候,布料對折,裁剪出的就是一整片後片。而整個的褶的餘量就是4乘2=8。
前領窩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領窩省作出的前領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領窩省位:先按圖定出領窩省位。
(2)前領窩褶量:剪開前領窩省,然後把腰省拼合並轉移至前領窩省中作出。
(3)修正前領窩褶線:最後按圖重新畫前領窩褶縫及腰線。
前中心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前中心省作出的前中心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胸衣、時裝襯衫、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前中心省位:先按圖定出前中心省位。
(2)前中心褶量:剪開前中心省,然後把腰省拼合並轉移至前中心省中作出褶量。
(3)追加前中心褶量:為了加強前中心褶的裝飾效果,可以按圖追加前中心的褶量。再如圖剪開BP點至袖籠某點(圖中黑線的那個位置最佳),再把前中心褶量拉開加大一倍作出。最後再按圖重新畫順前中心褶縫及腰線。
高腰線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高腰分割結構線作出的前高腰線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高腰分割線位:先按圖定出高腰分割結構線位。
(2)修正前腰省寬:為了使乳下圍處更合體,這里要把高腰線處的腰省分別向兩邊再加寬0.7cm。
(3)前高腰線褶量:按高腰線處加寬後的腰省作出。
(4)拼合前腰省:最後按圖拼合高腰分割
結構線下方衣片的腰省,使之成為整片結構。
斜側縫省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斜側省作出的類似於前高腰線的省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側縫省褶分割線位:先按圖定出側縫省褶分割線位。
(2)修正前腰省寬:為了使乳下圍更合體,這里要把側縫省褶分割線處的`腰省分別向兩邊加寬0.7cm。
(3)拼合前腰省:按圖拼合側縫省褶分割線下的衣片的腰省,使之成為整片結構。最後按圖修正。
胸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側頸點公主結構線作出的公主結構線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側頸點公主結構線位:先定出前腰省,並畫順側頸點公主結構線(底邊稍偏離腰省)。
(2)設定展開褶位:把前胸抽褶的部分先拼合腰省,再按圖定出4個展開褶位,然後按圖展開褶量。
(3)展開褶位:按圖分4處共展開18cm的褶量。
(4)修正:按圖修正畫順。
肩公主線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破肩公主線作出的肩公主結構線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肩公主結構線位:先按圖定出前腰省與前肩省,並畫順肩公主結構線。
(2)設定展開褶位:按圖定出五處展開褶位,然後按圖展開褶量。
(3)修正肩公主線褶分割線:按圖修正畫順。
單肩褶縫的變化
這是在前衣片上利用肩省作出的不對稱單肩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上衣、禮服、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這種不對稱省的服裝制圖要把前衣片左右整體畫出。
(1)畫出腰省:先畫出前衣片左右整體的原型,再分別畫出左右腰省。
(2)畫出右單肩結構:在前衣片上畫出右單肩結構。
(3)設定肩省:以前衣片的左右胸高點為基準點,把肩省位都設定在右肩線上。
(4)腰省轉移:把兩側的腰省分別轉移至右肩省中。
(5)修正右肩線:把右肩線按圖進行修正。
塔克褶縫的變化
這種褶不同於之前的,是需要熨燙的規整的褶子,而不是自然褶。這是在前衣片上把肩省設計在塔克褶縫中的褶縫,多用於女裝夏季時裝上衣、禮服襯衫、連衣裙等。
操作步驟說明(採用原型剪開法)
(1)設定塔克褶縫線位:先按圖在前中心線由腰節線往上8cm作水平線,再定出9.5cm的褶面寬並作直角線至肩線。
(2)前肩省位:前肩省按圖設計在塔克褶縫中(肩省可以通過作側縫省轉移的方法畫出)。
(3)定出褶位:按圖把9.5cm的褶面寬分出5個褶面。
(4)展開褶位:按圖把5個褶面之間分別展開2cm的褶量。
(5)修正塔克褶線:按圖在領窩和肩線處修正畫順。
之後按照2cm一份折疊。厚一些的布料耐心一點一道一道的燙出來。畢竟也不是很多道褶。
至於想百褶裙或雪紡這種難搞定的。我一般是再裁剪兩張一樣打小的薄紙片。二夾一,用訂書器釘好四邊,然後折燙。
這種部位的塔克褶可以選擇不壓線,也可以壓上明線使其定型。
;D. 服裝設計入門技巧_服裝設計的步驟
但服裝設計初學者,真心不能自己瞎自學,沒有方向只會越走越遠。另外,如果是家境一般,完全可以選報一些專業技能學習,比如縫紉立裁這些你就報班學,色彩運用、服裝繪圖就網課或者自學,這樣花費就不會太高,一般學生都能接受。
注意看圖中右下角,這些服裝設計和服裝打版的書籍均出自於此
可以按以下幾步來,1).首先你可以從畫圖開始。
而畫圖你可以從畫人體開始。掌握人體比例動態。人體比例也就是專業里常說的人架子,很多新手在剛開始學就急著畫服裝,服裝畫的稀巴爛不說,人畫一個個和蘿卜一樣,不是肩寬就是身長腿短。畫龍畫虎難畫骨,服裝就是皮,人體才是骨頭。
《服裝設計教程》
《服飾工藝與設計——蠟染、扎染》
《古典圖案》
《服裝美學》
《成衣設計》
《[時尚藝術家.時裝畫技術》
《服裝設計實務》
《矢島功時裝畫作品集》
《服裝畢業設計指導教程》
《服裝設計基礎》
《服裝設計舉一反三》
《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師訓練教程-王家馨》
《人體肌模》
《服裝設計學:第三版-袁仄》
《時裝畫表現技法-龐綺》
《現代時裝畫藝術表現-劉興邦》
《世界頂級服裝設計師TOP20-夢亦非》
《休閑服裝設計效果圖及時裝畫集》
《毛皮服裝設計與工藝-陳瑩》
《現代服裝設計表現圖技法》
2.學習繪制時裝畫,效果圖,款式圖。
這三個傢伙基本上很多新手都會把他們混為一談,其實他們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時裝畫就是畫,它強調的是藝術性,而不是設計性。款式圖就是拿給你的版師和樣衣師看的服裝的製作圖。
《時裝設計效果圖精解》
《服裝色彩設計》
《時裝畫技法-陶維冉》
《休閑裝肢枯遲設計與製作800例》
《時裝畫藝術-》
《服裝畫技法》
《[時裝插畫家.英文版》
《時裝設計表現技法》
《國際服裝設計教程時裝畫技法》
《現代時裝設計技法實例》
《時裝表演教程》
《時裝繪畫:女裝篇》
《系列童裝設計歷李》
《服裝設計表現技法》
《一本純粹的設計師手稿敗衡》
《服裝畫應試-宋魁友》
《服裝知識大全》
《中國歷代服裝資料》
《現代服裝設計文化學》
《服裝設計學》
《服裝配飾設計》
《現代時裝設計技法實例》
《色彩學》
《人體動態6000例》
《民族圖案》
《時裝帽設計與製作800例》
3.製版
製版就是打版,所謂打版就是用鉛筆在紙片上畫衣片的平面長開圖的方式制出「版」,再把這個版放在面料上裁剪下來。一提製版我也很頭疼,這中都屬於經驗積累的東西,一些關鍵點的松量之類的。推薦書籍劉瑞璞出的《服裝紙樣設計原理》,紙樣版里用的是日本文化式原型(國內除了紙樣版還有一種就是張文斌出的東華版,不過東華版和紙樣版越改越一樣了,都是抄的文化式的。日本除了文化式還有登麗美式、伊東式等等,歐美的有紐約式、洛杉磯式、倫敦式等等),不過國內製版書籍教材能叫得上就他們兩位了。
《內衣紙樣設計與實例》常建亮印建榮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工藝設計-大衣》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工藝設計-套裝》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基礎篇上》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基礎篇下》登麗美服裝學院
《女性內衣設計制圖技法》洪境汪林
《女裝精確打板推板-上冊》袁良
《女裝精確打板推板-下冊》袁良
《歐美男裝打板技法大全》王善珏
《裙子設計與製作》蔣金銳
《人體造型解剖學基礎》王炳耀
《服裝結構與工藝》內部教學資料
《服裝款式結構制圖》佚名
《服裝立體造型》白琴芳
《服裝美學》華梅
《服裝面料的核算》佚名
《服裝女裝結構設計》張文斌
《服裝推板放碼疑難解答100例》魏立達
《服裝斜裁打版技術全編》
《服裝斜裁打版技術全編》丁錫強劉國偉
《服裝斜裁打版技術全編》丁錫強_劉
《服裝袖型設計的原理與技巧》吳經熊
《服裝樣板設計技術第二集》森郁子
《服裝樣板設計技術第一集》森郁子
《服裝原型結構設計》於佐君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女襯衣、連衣裙》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裙子、褲子》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上衣、背心》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登麗美時裝造型-嬰幼兒、童裝》登麗美服裝學院
《日本工業原型》佚名
《現代服裝設計裁剪圖350例》佚名
《現代服裝紙樣設計》韓濱穎李桂榮高岩
《香港高級女裝技術教程》袁良
《新概念女裝紙樣法樣板設計》吳厚林
《一款一做叢書-女上裝》佚名
《義大利立體裁剪》尤珈
《實用洋裁手冊(09)-領子的款式188》菊地陽子_長友靜子
《世界經典服裝設計與紙樣男裝篇》
《世界經典服裝設計與紙樣女裝篇-下集》熊能(1)
《童裝紙樣設計》馬東侯東昱
《文化服飾講座-女西裝部分》文化服裝學院
《我的第一本裁縫書》真野章子
《西服工業化量體定製技術》
《現代成衣制板》清晰版
《原型裁剪》李鷗華
《針織服裝設計》薛福平
《針織服裝設計基礎》桂繼烈
《最新時裝配袖技術》吳經熊
5.工藝
工藝就是要你懂得,一件衣服是如何縫制的。首先你要有一架縫紉機(高速平縫車)。然後呢你就可以拿白坯布不停的練習。不過如果是自學缺少老師的教授,很多縫型和技巧都沒途徑獲取。所以推薦這本書《成衣工藝學》。可以好好的看看這本書裡面提供了各種縫型的方法。(這步對自學來說簡直就是硬傷,可以去外面找裁縫跟著學)
E. 服裝有哪些製版方法-服裝的九種製版方法
服裝有哪些製版方法-關於服裝的九種製版方法
服裝製造業使用的服裝制板方法,大體可劃分為加減、比例分配、立體、胸度短寸、原型、基礎樣板、D式、框架試穿、電腦等九多種方法。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服裝的九種製版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體法
立體法大都稱它為立體裁剪,它是歐州和美州多數人裁剪女裝時使用的方法之一,多數人認為這項技藝是改革開放後,日本教師來華講課而傳入的。其實不然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天津、北京和哈爾濱好多女裝師付都在使用它,當時上海把這項技藝稱作為在衣架上撈花樣,如果有位師付用立體法裁了一件衣服,若問他怎麼裁的,上海人說是在架子上撈出來的。哈爾濱人說是在架子上剪出來的,北京和天津人則說是在架子上綳出來的,當時縫制的服裝都是來料加工,而且材料也昂貴,有時先把牛皮紙用手揉軟,先試綳一次,以免失誤。
立裁必需有衣架,當時的衣架上海是竹子捆綁成人體,外麵糊紙,北方使用的架子和現在的差不多,不過里邊不是玻璃鋼,而是用廢紙在模型上一層層糊上的,外邊糊的大多是花紙。由於50年代之後,婦女穿絲綢懸垂式的禮服很少了,只有特需服裝店為外國使館夫人裁製一些,但數量很少,所以這種技藝逐漸地失傳了。
北京80年代初期評定職稱時有些師付曾顯示過這一技藝,很受得人們欣賞。他們當時說立體裁衣並不難,要熟練地掌握好提波、吊浪、抬環、抽花,四項基本技藝,什麽款式都能裁了。我國第一次請外教講立體裁剪課是80年代初期由原中央工藝美院服裝系請了一位日本女教師,由此以後全國各地的服裝院校逐漸地也都請外教講這一課程,大多為日本教師,也有少數歐、美教師。加之回國的留學生,經過了20多年的請進來、送出去、再培養,目前這一技藝,在我國服裝業中以很普及,各服裝院校也都設立了這一課程。
胸度短寸法
胸度和短寸法是日本裁縫、裁製男子西裝時常用的方法,它是日本裁縫在明治維新之後由歐州學習回來的,所以他們把它稱作為“洋裁”而把本民族的和服稱作為“和裁”胸度法和我過的比例分配法近似,但是它是以人體的實際胸圍為基數來分配各部位的.尺寸的,(所以有人使用胸度法編了一本書,叫作號型裁剪法)。
100多年前歐州有長寸法和短寸法之分,由於使用長寸法制板太復雜,所以逐漸被淘汰了。短寸法也稱為實寸法或肩寸法它是在人體的胸部以上部位測量多個部位,然後按照這些尺寸來制板的。胸度和短寸兩種方法由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裁縫到我國開店、辦廠,以及書籍等進行著傳播,但是進展緩慢,在我國目前有些人,還在使用它,但范圍不廣。
原型法
原型法是日本裁縫和婦女量體裁衣時裁製女裝時使用最多的方法,他們是由歐州取來的,但是有了很大的發展,流派也很多,一種是量體時在人體上用軟布綳剪出一個原型,以這個原型來裁製各式服裝,另一種是用胸度法或短寸法裁製一件原型,以這件原型來裁製各式服裝,後者被人們稱為學院派,學院派有文化式和登麗美式等,文化式使用的是胸度法,而登麗美使用的是實寸法。
由於日本的文化服裝學院來華講學的教師較多,他的教材我國也出版多部,所以我國使用的大都為文化式。原型法由二十世紀30年代由日本裁縫在東北即向我國傳播,80年代之後我們每年都聘請日本教師來華講課,但是傳播的速度不快,主要是日本的原型是以人體的實際胸圍為基數,來分配各部比例關系的,由於傳統的行業技術習慣不同,所以傳播的較為緩慢。近年來隨著院、校畢業生、參加制板工作的人員在增多,使用原型制板法的人逐漸地多了起來。
加減法
加減法在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大多數裁縫都在使用它,加減法是受中式服裝裁剪方法的影響而形成的。加減法是對各種服裝的中心號型的各部位都有個固定的尺寸,然後胸圍加一寸或減一寸時,各各部位再加、減一個數值。這種方法目前在另活加工門市部好多人都在使用它。這種方法大都是師傅代徒弟教出來的,簡單、快速、易學。它對以後的比例分配法起著很大的影響。
比例分配法
比例分配法是目前我國服裝製造業制板與裁剪時,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它是在二十世紀50年代初期形成的,50年代以前老百姓穿的都是中式服裝,西裝和軍裝制板和裁剪時使用的大都是加減法,50年代以後老百姓脫下了長袍、短褂大都換上了制服為了推廣和普及裁剪的技藝,和出版資料,老一輩的服裝技術人員便湊在一起,研究服裝裁剪時各部位的比例關系,當時參加的人大都是男裝師傅,有的師傅當時使用的是日本的胸度法,大家感到很適用,但是它是以人體的實際胸圍為基數的,這和我國服裝業使用的加減法以成衣胸圍為基數的習慣又不相吻合,最後便參考了日本的胸度法,並以加減法的成衣實際胸圍為基數而創造了我國的服裝裁剪方法,大家都稱它為“服裝裁剪法”,1982年本書著者在4期〈現代服裝>雜志上撰寫的“淺談五種裁剪法”時稱它為“比例分配法”這個稱叫以後便傳流開來。
五十多年來出版的服裝裁剪、制板書籍、刊物以及教學時使用這種方法的佔多數,開始時為了區分於胸度法,採用的是半胸圍的1/3稱它為三分法,後來出書的人多了,為了自己與別人不同,而出現了六分法、八分法、百分法和十分法等等,不論那種方法都需在後面復加一個數值,所以有人稱它為湊數法。由於十分法好計算,如100cm的1/10是10cm,2/10是20cm,所以使用十分法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基礎樣板法
基礎樣板法也稱為中國原型法,它是在二十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運用的,當時服裝廠的技術室承製內、外銷樣衣的任務特別重,由其是童裝、有時一個月就需幾百個品種,有些技師則採取制定兩、三件基礎樣板,用這些樣板來變化所有的樣衣樣板,速度和准確性比用比例分配法要快速的多了,當時人們把這一方法叫作改頭換面。
80年代初期本書著者把這種方法加以總結,把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相互結合,而創造了基礎樣板法。由於樣板是以成衣的胸圍為基數,符合我國服裝制板的傳統習慣,,由於簡便、快速、准確,所以逐漸地被人們所採用。
D式法
D式法是上海戴永甫先生創造的一種裁剪方法,他是改變了比例分配法的傳統,以袖窿為基礎來求各部位的數值,使得袖窿與袖子大小洽好同步,很適宜量體裁衣使用,這種方法大多流行於我國南方江、浙一些省份。
試穿法
試穿法也有人稱它為套穿法是70年代由日本國興起的,當時東京、大坂等城市的房租、地價是寸土千金,工廠大都遷到遠離城市的地方,而門店必需還在鬧市區,兩地如何聯系,於是便按照標准與自己商社的慣例,制定成全號型樣板,並縫製成樣衣,把樣衣和原料都進行編號。
顧客選好原料之後,便進行試穿樣衣,並把需修改的部位記錄下來,如用28號原料使用175/96A型樣板,後背加長2cm,袖子加長2cm,其他部位不變,把這一定單用電傳到工廠,縫製成衣之後,再將成衣送往門店,當時採用這一方法的多為男子西裝。80年代初期北京紅都時裝公司到日本參觀,把這一方法帶回在門店使用,以後逐漸展開,由其是集體的職業服裝,目前大都採取這一方法。
歸鈉起來有兩種:立體和平面
平面是來自於立體,但是各有所長、各有所取、互相借用、常期共存。若是裁製絲綢性軟料,帔掛、懸垂、篷松式的夜禮服、舞台服,用立體法是最好不過的了。一般小的量體裁衣門市部,使用加減法不但簡單、而且快速、很是方便。制定男式上衣、大衣、褲子樣板時,使用比例分配法是很快速和准確的。使用原型法制定女子樣衣的樣板時還是很方便的。基礎樣板法在變化女裝的省道和花樣時是較為簡便和快捷。
集體的職業服裝使用試穿法不但快速而且准確。短寸和胸度法是男子西裝裁剪的原始方法,如同我國戲劇中的崑曲一樣,是服裝制板技藝中的陽春白雪,高檔次的男裝量體裁衣時少數人會使用它。電子計算機制板,是服裝制板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軟體的開發和制圖機的小型化,價格下降之後,它會向目前的寫文章和辦公一樣,在服裝制板領域中普遍的應用它。
方法是相互借用的,有時用比例分配法制定一件女裝樣板,為了轉換一個省道而拓出前身肩的一部分,這不是藉助於原型了嗎!是不是合體,需要在架子上別一下,這又進入了立體。用立體法裁製一件原型,拿下之後進行調整樣板時又需換上另一種方法,所以說它們是相互借用的。
所以說使用任何一種裁剪法,都不能說這種方法是最好的,他會影響你技藝的提高,應該是擴展眼界,多面了解取其精化,補己所短、相互借用,形成你自己的一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