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朝女子服飾非常有特色,她們真的鍾情於露胸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每個朝代都有每個朝代服飾的特點。任何一個朝代的服飾,都是蘊涵著這個當時的社會風氣和社會習俗是什麼樣子的。
這些因為唐朝的經濟太發達了,經濟十分繁榮,大家都不愁吃,不愁穿,自然而然把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欣賞美的角度上,從側面說,我們也可以看出唐朝的經濟是十分發達的,比其他的朝代要更加的有錢,國家發展了,社會安定了,所以說人民安居樂業,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正常的。而且唐朝文化就是如此,也培育了李白這樣有名的詩人。
『貳』 唐朝女裝「袒胸露乳」為哪般
說起唐朝女性,除了女皇武則天外,大家對於當時女性的印象估計就只有以胖為美和衣著開放這兩點了。前者只能在典籍中了解,但後者我們經常可以從有關唐朝的影視劇中看到,不論是皇後宮妃還是官宦子女都以「袒胸露乳」為美,但這真的是真的嗎?
唐代社會風氣開放,不論是社會觀點還是服飾風尚。但把開放、開明、開化就曲解為衣著暴露,就是對唐朝女服的誤解了。唐代前期婦女服裝,主要有裙、衫、帔子三種,下身束裙。上穿小袖短襦,下著謹慎長裙,裙腰束至腋下,中用綢帶系之。就算經過數百年的演變,但始終保持這個基本樣式。
唐人的裙,為束胸、曳地大幅長裙,領口之低、胸部之袒露為實,但是這種衣服並不是隨時隨地就可以穿的,必須是在特定場合下穿戴例如在宮廷、在閨房,畢竟唐朝還是封建時期,漢民族的禮儀、制度對服飾仍然具有約束作用。
我們可以從唐代的《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等作品中看到,宮女身穿「V」、「 U」 字形短衫、披帛、半臂、長裙,袒露胸前肌膚等衣服都是在凈場的宮廷中,繪畫者也是宮廷御用畫師,藝術渲染下的也並不是真正的寫實。
盛唐流行過一種袒領,裡面不穿內衣,袒胸脯於外。唐詩有雲:「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莫道妝成斷客腸,粉胸綿手白蓮香」同樣,這種袒領裝也必須是在特定的場合下穿,並不是走在路上就能看到的。所以後人僅從典籍中看到的記錄就認為唐朝女性過於奔放,是誤解。
從唐代的仕女圖中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著的低胸裝和抹胸裝都是非常飄逸寬松的,追求的是吳帶當風的飄逸感,崇尚身體的自由發展,充滿活力,這也符合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標准,但這些衣服價格不菲,普通百姓是買不起的,所以在民間能看到機會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