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的服飾和穿戴習俗
1,瑞典服飾
瑞典的傳統民族服裝是,男子上身穿短上衣和背心,下身穿緊身褲子。少女一般不戴帽子,已婚的婦女則戴式樣不一的包頭帽。在正式禮儀場合,男子一般是西裝革履,加上一件長外套;女子一般是西服上衣配短裙,或穿低胸露肩的長裙。
2,法國服飾
法國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於穿著的歐洲國家,法國人一般很注意服裝方面的鑒賞力,也接受比較便宜的而不十分講究的仿製品。在巴黎有2000家時裝店,老闆們的口號是:「時裝不賣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兩個婦女穿著一模一樣的服裝。
3,中國服飾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以儒教聖經《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漢族千年不變的民族特色,並通過周禮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
4,日本服飾
日本服飾最主要就是和服,由於設計漂亮,款式多樣,和服一直深受日本人民喜愛。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5,韓國服飾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2. 二戰前歐美女人為何不敢穿褲子,只能穿裙子有什麼故事嗎
因為當時不僅只有中國有封建迷信思想,西方國家也是有的。在當時,女人穿褲子會被社會認為是不倫不類的不正經女人,而且還會受到很多人的抨擊,甚至是聯繫到宗教信仰和道德方面的問題。
傳說中,西方女人不能穿褲子與束腰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為束腰的裙子可以完美的展現女性的細腰,翹臀並且可以用大大的裙擺擋住下半身,那個時代,之所以不能穿褲子,是因為褲子會顯現腿部和臀部線條,下半身即使是展現出來形狀也是不可以的,兩次戰爭改變了人們刻板固執的審美標准,特別是在二戰以後無論在東西方,褲裝也逐步也成為女性的著裝選擇之一。
3. 解析美國女裝是如何走向潮流尖端的
導語: 現如今,美國時裝也成功走向了潮流尖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在20世紀上半葉,「美國時裝」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時候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巴黎的高級時裝。 現如今,美國時裝也成功走向了潮流尖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從「哈法族」走到潮流的尖端 「美國時裝」這個概念在20世紀上半葉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時候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巴黎的高級時裝。不管美國經濟如何輝煌,總不免被認為是一個政治逃難者、宗教叛徒、粗俗富商的俱樂部,沒有什麼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值得驕傲的藝術,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服裝設計。 那時候,美國的貴婦們對本國的設計只是冷冷地瞟上一眼,然後就欣喜若狂地談論著從巴黎淘換來的極品,她們是上流社會中的「哈法族」。對她們來講,只有巴黎貨才是優雅氣質的保證。於是,美國貴婦兜里的美刀就漂洋過海,到達了拿破崙的故鄉。 不過,美國時裝沒有蜷縮在歐洲的陰影下太久。隨著二戰的結束,法國高級時裝也為它輝煌的昨天畫上了句號,人們忙於舔食戰爭的創傷,無暇顧及奢侈品。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西方世界的價值觀日趨務實,對服裝的要求開始講究實際和功能,美國精神正好和這種時代精神一拍即合,於是不知不覺間,美國時裝一下子走到了潮流的尖端。 最先興起的是運動服,它能最先在美國萌芽是有著緊密的社會文化原因的。 「美國婦女是最先生活在高節奏的現代社會里的女性」。那裡的女性較之歐洲大陸的女性更加不受傳統束縛,在經濟上的獨立為她們贏得了更多的自信。她們爽朗、坦率、直白;她們勇敢,愛嘗試,願意冒險,她們熱愛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下,她們沒有時間一天更換幾套服裝以適應不同場合,相反,她們喜歡輕松、寫意的著裝風格。於是,運動服裝就這樣在美國開始了它不朽的事業,這也是美國第一次獨立於歐洲品位,有了自己的服裝文化。慢慢地,這種崇尚簡單風格的服裝也越來越受到世界范圍內的推崇,它適應了高節奏的現代生活,從而成為了潮流。 一名西班牙設計師在他的時裝發布會上充分展現了美國近代服裝的發展歷程。這位設計師剛到紐約就住在一所昏暗的地下公寓里,後來他得到佩格薩斯集團的資助,舉辦了首場個人時裝展,他就是馬加拉阿多瓦。 馬加拉在這次時裝秀中從一個移民的角度觀察美國服飾文化的演變,用服裝來演繹一個個重大的歷史階段,他從中抽離了一些經典元素,加入了一些流行的元素,讓人們在一組組經典的造型中重溫美國歷史。 HIPHOP是馬加拉這次時裝秀中重要主題,它帶有明顯的美國文化特徵,是「後民權運動」時代的產物。 時裝秀地點選擇在一家老式銀行里進行,使用的是一些不知名的模特。T形台上撲面而來的是:MARLBORO的襯衫配一條老式牛仔褲;淡綠色的短袖小尖領襯衫配軍綠短褲,再搭上一條水手的領巾,還有印著誇張圖案的T恤配寬腿短褲、運動鞋,粗大銀鏈掛在脖領。另外,牛仔的闊邊帽、鴨舌帽、寬邊黑墨鏡、V字形馬甲不斷穿插在每套時裝的搭配中。 HIPHOP是馬加拉這次時裝秀中一個重要主題,它帶有明顯的美國文化特徵,是「後民權運動」時代的產物。它最早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的紐約及周邊地帶,由非洲裔、加勒比海裔、拉丁美洲裔的美國孩子孕育而成。它包括一整套文化內容:饒舌音樂、街舞、塗鴉、流行服飾、錄映帶、犯罪、商業等。街頭時裝最典型的打扮是寬大的T恤或者籃球衫,寬大拖沓的板褲、牛仔褲或者側面開鏈的運動褲,配件自然少不了紋身貼紙、銀耳環、墨鏡、隨身聽等。這些在馬加拉的服裝中都有體現,模特肩頭的收音機,搖搖晃晃的步態,隨著音樂晃動的頭,都表現了20世紀80年代的躁動。 美國時裝業三巨匠 提到美國時裝不可不提RalphLauren(拉爾夫勞倫),CalvinKlein(卡爾文克萊茵)和DonnaKaran(唐娜卡倫)這三位設計師。從20世紀60年代起,他們成功地打造出了時尚新形象,讓消費者第一次看到簡潔的運動裝也可以很優雅。 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 拉爾夫勞倫被譽為美國時裝界的牛仔,他十分崇拜美國西部小說中的硬漢,他喜歡設計小羊皮外套、牛仔褲、皮靴一類的東西,這是典型的硬漢的衣著。他把傳統稍加變形,就演繹成了新的時尚。當然,他的產品目錄並不是只有以上列舉的那些,裡面還包括典雅的女裝、西部的運動服、英國鄉村紳士裝。廣泛的設計使他受到最廣泛的歡迎。不過,拉爾夫的解釋有點不同,說:「我只是想做我喜歡的事。我壓根不喜歡時髦的服裝,我只喜歡那些看上去永遠也不過時的衣服。」另外,拉爾夫對時裝還有特別的看法,他認為時裝是一種全面的藝術,想打動消費者,不光需要有充滿靈感的作品,還要有令人心動的廣告以及裝潢精美的店鋪,這代表了一種現代的生活方式。 Calvin Klein(卡爾文-克萊茵) 和拉爾夫勞倫有類似想法的是卡爾文克萊茵,這位設計師在20世紀70年代以男裝為摹本設計女裝,他設計的充滿陽剛氣的長褲裝,單襟翻領的運動型夾克深受消費者喜愛。20世紀80年代,他設計出貼體的牛仔褲、T恤式的連衣裙、長褲女套裝,這些都暗示著潮流的定義不再是穿什麼,而是怎麼穿。到了20世紀90年代,他把日本前衛時裝風格和美國傳統運動服的精神融合在一起,打造一種錯位的感覺。他企圖給人們設計一種永不過時的時裝,非常現代的性感,而不是領導潮流。 「美國時裝」這個概念在20世紀上半葉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那時候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巴黎的高級時裝。現如今,美國時裝也成功走向了潮流尖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Donna Karan(唐娜-卡倫) 另一位美國的設計大師是唐娜卡倫。她曾跟隨「運動衫之王」的安妮克萊茵學習設計,而後與劉易斯德爾奧利奧合作,推出運動裝系列。在積累了經驗之後,1985年她推出了自己的時裝系列,這些服裝用羊毛縐紗為面料,配上黑色緊身長襪以及極具雕塑感的首飾,深受女性喜愛和時裝界的好評。 唐娜的設計十分適合職業女性,因為她的設計既得體又舒適,在中規中矩之中又不乏個性的流露。她設計的一個基本元素就是緊身衣,它既可以配合裙子穿著,又可以和長褲搭配,平常的時候可以單獨穿,冷的時候就在外加一件外套,如果想改變整套服裝的色彩感覺就調換緊身衣的色彩和樣式。總之,方便實用,可以整天穿著,無需在不同場合更換服裝。 到了90年代,像Gap、CK這樣的品牌,追隨著麥當勞、可口可樂的足跡,已經遍布了國際市場。這體現了美國時裝成功的原則,除了實用、舒適的設計外,還有強大的營銷網路加以配合。
4. 跨境為什麼選擇美國女裝市場
服裝在美租運團國零售行業中,是網上購物普及率最高的品類。
原因很簡單,服裝在美國零售行業中,是網上購物普及率最高的品類,而亞馬遜已經在服裝網上零弊橘售市場悄運中,佔領了領先地位。
5. 西方服飾的特點
西方文化崇尚人體美,重視展示人體的性差異,不忌諱表現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現女性的第二性徵,如露頸、露肩、露背、半胸,以緊縮腰圍和墊臀來表現女性胴體曲線。現代模式是以簡約的形式表現人體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緊身為現代時髦。
(5)外國人怎麼看待女裝擴展閱讀:
西方傳統的禮服有以下幾種:
晨禮服:上裝為灰、黑色,下裝為深灰色底、黑條子褲,系灰領帶,穿黑皮鞋,戴黑禮帽等,這種禮 服在白天參加典禮,星期日教堂禮拜以及參加婚禮等場合穿著。
西方服飾小禮服的搭配技巧:
1、也稱晚餐禮服或便禮服,為全白色或全黑色西裝上衣,衣領鑲有緞面,腰間僅一紐扣, 下裝為配有緞帶或絲腰帶的黑褲,系黑色領結,穿黑皮鞋。
2、穿著這種禮服一般為參加晚六時以後舉 行的晚宴、音樂會、劇院演出等活動。大禮服:黑色或深藍色上裝,前擺齊腰剪平,後擺剪成燕尾樣子,翻領上鑲有緞面;下裝為黑或 藍色配有鍛帶,褲腿外面有黑絲的長褲。
3、系白色領結,配黑皮鞋黑絲襪、白色手套。婦女的服裝種類、樣式花色繁多。日常均穿著便服,禮服也可分為常禮服、小禮服和大禮服等。
4、常禮服為質料、顏色相同的上衣與裙子,可戴帽子與手套;小禮服為長至腳背而不拖地的露背式單 色連衣裙式服裝;大禮服則為一種單色拖地或不拖地的連衣裙式服裝,並佩戴顏色相同的帽子,長 紗手套及各種頭飾、耳環、項鏈等首飾。
6. 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穿什麼啊急!
美國
總體而言,美國人平時的穿著打扮不太講究。崇尚自然,偏愛寬松,講究著裝體現個性,是美國人穿著打扮的基本特徵。跟美國人打交道時,應注意對方在穿著打扮上的下列講究,免得讓對方產生不良印象。
第一、美國人非常注重服裝的整潔。
第二、拜訪美國人時,進了門一定要脫下帽子和外套,美國人認為這是一種禮貌。
第三、美國人十分重視著裝細節。
第四、在美國,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第五、在美國,一位女士要是隨隨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脫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動自己裙子的下擺,往往會令人產生成心引誘對方之嫌。
第六、穿睡衣、拖鞋會客,或是以這身打扮外出,都會被美國人視為失禮。
第七、美國人認為,出入公共場合時化艷妝,或是在大庭廣眾之前當眾化妝補妝,不但會被人視為缺乏教養,而且還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內依舊戴著墨鏡不摘的人,往往會被美國人視作「見不得陽光的人」。
加拿大
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著裝以歐式為主。上班的時間,他們一般要穿西服、套裙。參加社交活動時往往要穿禮服或時裝。在休閑場合則講究自由穿著,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即可。
法國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眼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發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德國
德國人在穿著打扮上的總體風格,是莊重、樸素、整潔。在一般情況之下,德國人的衣著較為簡朴。男士大多愛穿西裝、夾克,並喜歡戴呢帽。婦女們則大多愛穿翻領長衫和色彩、圖案淡雅的長裙。德國人在正式場合露面時,必須要穿戴得整整齊齊,衣著一般多為深色。在商務交往中,他們講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裝,女士穿裙式服裝。德國人對發型較為重視。在德國,男士不宜剃光頭免得被人當作「新納粹」分子。德國少女的發式多為短發或披肩發,燙發的婦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波蘭
波蘭人的穿著打扮極有自己的特點。除正式場合要穿西服、套裙之外,波蘭人日常著裝的最大特點,是崇尚個性,講究與眾不同。
俄羅斯
俄羅斯人大都講究儀表,注重服飾。在俄羅斯民間,已婚婦女必須戴頭巾,並以白色的為主;未婚姑娘則不戴頭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裡,俄羅斯人目前多穿西裝或套裙,俄羅斯婦女往往還要穿一條連衣裙。前去拜訪俄羅斯人時,進門之後請立即自覺地脫下外套、手套和帽子,並且摘下墨鏡。這是一種禮貌。
澳大利亞
男子多穿西服,打領帶,在正式場合打黑色領結,達爾文服是流行於達爾文市的一種簡便服裝。婦女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穿裙子,在社交場合則套上西裝上衣。無論男女都喜歡穿牛仔褲,他們認為穿牛仔褲方便、自如。土著居民往往赤身裸體,或在腰間扎一條圍巾,有些地方的土著人講究些,披在身上。他們的裝飾品豐富多彩。
墨西哥
墨西哥人的穿著打扮,既具有強烈的現代氣息,又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在墨西哥人的傳統服裝之中,名氣最大的是「恰魯」和「支那波婆蘭那」。前者是一種類似於騎士服的男裝,看起來又帥又酷。後者則為一種裙式女裝,穿起來讓人顯得又高貴,又大方。墨西哥人非常講究在公共場合著裝的嚴謹與莊重。在他們看來,在大庭廣眾之前,男子穿短褲,女子穿長褲,都是不合適的。因此,在墨西哥出入公共場合時,男子一定要穿長褲,婦女則務必要穿長裙。
阿根廷
在正式場合,阿根廷人的著裝講究干凈整齊。做不到這一點的人就會失去阿根廷人的尊重。在一般情況下,不論是進行正式訪問還是外出,男士一定要穿西裝套裝,女士著套裙或長裙。在阿根廷最好不要穿灰色的套裝套裙。
巴西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在一般的公共場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襯衫、長西褲,女士則最好穿高領帶袖的連衣長裙。
南非
在城市之中,南非人的穿著打扮基本西化了。正式場合,他們都講究著裝端莊、嚴謹。因此進行官方交往或商務交往時,最好穿樣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裝或裙裝,不然就會被對方視做失禮。此外,南非黑人通常還有穿著本民族服裝的習慣。不同部族的黑人。在著裝上往往會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埃及
在大中城市埃及人的打扮已於國際接軌,但是,老年人著裝較為保守,奇裝異服埃及人通常不問津。注意如果送禮品給埃及朋友一定記住,圖案千萬不要是星星、豬、狗、貓及熊貓的圖案,因為有悖民族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