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褶裙是什麼樣的
百褶裙,現代也稱「百襇裙」或「密襇裙」或「碎摺裙」。是指裙身由許多細密、垂直的皺褶構成的裙子。百褶裙為彝、苗、侗等族婦女常穿的一種裙子,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明代該裙常用青面作成,褶多至20餘幅,腹下有五彩桃花,現代的裙子皺褶多而密,裙有長有短,長的曳地,短的及膝。侗族的百褶裙由前後兩片構成。穿時小腿裹綁腿或穿襪筒。不論寒暑、節日或外出余額都穿。四川大小涼山和雲南寧蒗彝族地區,一般用三種不同彩色的布縫綴而成。除湘西等部分地區外,其他地區的苗族婦女大都喜歡穿著。世界上很多國家,學生妹的校服也常見有百褶裙。 來歷 這種裙子在我國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據《西京雜記》載:西漢成帝時,趙飛燕被立為皇後。有一次,她穿了一條雲英紫裙,與皇帝同游太液池,正當她在鼓樂聲中翩翩起舞的時候,忽然大風驟起,她好像燕子一樣被風吹了起來。成帝慌忙命侍從拉住她的裙子,飛燕得救了,但裙子卻被拉成許多皺紋。漢成帝一看,有皺紋的裙子比原來沒有皺紋時更美。於是,宮女們以後穿的裙子都喜歡折疊成許多皺紋摺痕,並把這種裙子稱為「留仙裙」。現代叫作「百褶裙」,因「百褶裙」的折縐都是很規律地向一個方向打折。 另據說苗族婦女古代多穿筒裙,後來為了使自己的服飾有別於異族,便於辨認,才在對內能夠區分的基礎上,統一採用百褶裙的方法製作裙子。流行在今黔中地區的傳說《百褶裙的來歷》說:古時候苗家穿的裙子與漢族的沒什麼區別。為了將其區分開來,一家母女倆立志要縫制一種特殊的裙子,作為苗家的標志。她們苦思冥想,後來受到山坡上五顏六色青桿菌的啟示,按著青桿菌的褶子做成了一條裙子,穿到花場上踩花。苗家姐妹們見了,個個拍手稱贊,她們也紛紛學著做來穿。於是,這種百褶裙很快就傳遍了各個苗寨,各個支系的苗族都穿起了長短不一的百褶裙。 中國中原地帶最晚在明朝開始有了百褶裙之稱。在咸豐、同治時天津一帶流行裙褶處能伸縮,展開狀如魚鱗的魚鱗百褶裙。清朝李靜山《 增補都門雜詠》詩:鳳尾如何久不聞?皮綿單袷費紛紜。而今無論何時節,都著魚鱗百褶裙。
Ⅱ 同一個淘寶店一款裙子兩個價格是怎麼回事
如果款式顏色質量照片都一模一樣,就是同一款裙子,有可能是店家搞活動的時候嗯打折促銷的折扣,然後原來的那款能忘記下架了。如果覺得一樣的話就挑便宜的,買沒有關系的。一家店的話應該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