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裙子分類 » 歐洲宮廷服裝裙子叫什麼
擴展閱讀
冬天睡衣怎麼換 2024-11-05 13:35:04

歐洲宮廷服裝裙子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8-13 02:49:00

A. 18世紀歐洲貴族女性是如何穿衣的

18世紀那些貴族女性都是穿戴洛可可風格的西洋服裝,而這種洛可可風格,這種服裝一般情況下很難一個人進行穿戴,都是需要女傭進行協助的。

B. 茶歇裙是什麼裙子

茶歇裙是復古款式裙子。

茶歇裙是從英文Teadress直譯過來的,起源於歐洲是貴族名媛們在午茶時刻穿著的舒適優雅的裙裝。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裹身裙」。茶歇裙是歐洲復古款式的裙子,特點是深V、收腰、下擺開叉,是古代歐洲貴族在下午茶時間穿著的自由舒適的裙子,比較簡約,花紋的顏色比較豐富。

深V的領口+收緊的腰帶+開叉的裙擺,是茶歇裙的三大特點,而且大部分茶歇裙都有大面積碎花、波點、色彩鮮艷,材質飄逸舒適!普通的復古茶歇裙卻能讓不同的仙女穿出不同的風格,可以是初春田園風的可愛淘氣,也可以是職場中氣定神閑的休閑的Lady風,大V低領再加上開叉,性感又高雅。



黃色的一款茶歇裙,自帶明艷色彩的黃色讓人在第一眼就被牢牢吸引,雪紡的材質配上波浪紋的圖案,V字領口顯現時尚性感,搭配上袖口的荷葉邊造型和高腰荷葉邊的設計,整體給人一種精緻浪漫,溫柔性感的味道,茶歇裙絕對是梨形妹子的福音,能夠遮住大粗腿不說,還能很好地顯示你的腰線,不管是性感V領還是復古方領,都很顯瘦。

C. 英國傳統的貴族小姐夫人們穿的那種裙子叫什麼就像黑執事裡面的貴族小姐服裝那種。

服飾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反映了同時代人類的智慧與思想。美國哲學家皮爾士認為,符號是某種對人來說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種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東西,而服飾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那麼,在某種意義上,它就是一種符號。本文通過對服飾的交流功能、價值實現功能、印象操作功能的分析,以此揭示英國貴族階層對服飾的追求是如何影響其它階層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
一、交流的功能
服飾作為非語言溝通的類型,又稱為「無聲的語言」。人們溝通交流中,絕大多數是在著裝情況下進行的,所以無論是發出信息的一方,還是接收信息的一方,總會從對方的衣著打扮獲取一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對方所展示的社會身份和地位、興趣愛好、經濟能力及一些個人內在的東西。「服飾本身是沒有思想的,但是服飾作為人的創造物與穿著物,勢必帶有人的意識、情感與情感結。」 因此,服飾在這個過程中起著暗示的作用,它是由一定的社會背景、文化因素所約定的。
撐裙的出現是在18世紀的第20個年頭前後。「1719年,英國的傳統舞蹈表演團在巴黎公演,演員身穿一種內裝輪形撐架的連衣襯裙,給巴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年輕的女性卻很快的效仿起來,隨後普遍流行開來,成為社會普遍的時尚。」 這是服飾在人們非語言交流的過程中給他人帶來了愉悅的心情、嚮往的神情。在那個時代,一位女士穿著寬大的撐裙,再配上緊身胸衣,她把自己衣著信息傳遞給了別人,那就是性感。服飾在這一過程中不自覺的扮演了一種交流媒介的作用。正因為服飾具有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社會群體的非語言的交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靠服飾來完成的。
「鄉村住宅是英國貴族活動的重要高級場所。它一方面是顯示主人的好客與權威,另一方面也是建立政治聯姻或給兒女提親的大好時機。」 在這樣的一個盛會上,保持體面的外表是必須的。一套別致的服飾或者是華麗高貴的服飾會引來不少的人的贊許與愛慕,在政治聯姻上佔有較大的優勢。因此,一套精緻、漂亮的服飾不僅是取悅他人的工具,彰顯地位的選擇,這也是「一個人在顯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能誇耀多少就多少。」 這種「炫耀也是一種統治的手段,一種需要,其目的並非打擊地位與自己平等或比自己優越的人,而是因為每個貴族都想在社會等級結構中登上更有利的地位。從而顯得更加光彩。」 所以,華麗的服飾正是他們為了炫耀的一種需要。人是有意志,意志是自覺確定目的,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行動,從而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鄉村住宅的貴族活動的舉行就是主人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也是主人展現自己富有與地位的象徵。這種活動也可以說是各種時髦服飾展示的盛會。貴族們穿的各種款式的服飾及不同的裝飾也必將成為他們之間評足的話題之一。
既然服飾作為一種無聲的語言,而貴族在社會上具有特殊的地位,那麼,著裝華麗、高貴的貴族經常會引來中下層羨慕的眼神。在無意中表達了貴族高貴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價值。貴族同時作為社會的主導階層,其「一舉一動被視為(或在理論上被規定為)其他人的楷模,而貴族也以其在精神上的優越感而高出於民眾之上,使其他人不自覺地產生某種自卑感,自認為在文化精神方面遠遠不
如。」 既然出眾的穿著可以獲得社會優勢。因此,窮人也拋擲大量的金錢去購買服飾。在18世紀30、40年代流行的寬大的裙撐讓貴婦民女爭相競穿,並以沒有裙撐為恥,似乎低人一等。這就說明了貴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以及價值理念傳給了中下層人們。
二、價值實現功能
我們穿衣服就像我們講話一樣,是有一些原因的:讓生活和工作更容易且更舒適,宣告或偽裝我們的身份和地位等。服飾作為交流的媒介,同時也是在展現自己的主張、思想、價值觀以及個性。
人都有對美的需要,這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潛在欲求。美學家認為它表現為對形式、結構、秩序、規律的一種把握與感受的慾望。18世紀初,緊身胸衣與裙撐的流行是貴婦人對一種性感、高貴美的追求和需要。正是這種形式與結構帶來了他人的愉悅,以得到別人的贊許與青睞,從而實現自我的一種價值認同。
裝扮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表達,也是誇耀階層的一種手段。「在傳統上,過多布料不僅代表財富和上流階層。」 裙撐的服飾結構勢必會消耗過多的面料。1600——1900年間,有社會地位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女性至少要穿三件襯裙:倘若小於三件,人們就覺得她很可憐,而且顯示她不檢點或貧窮。另外利用裙撐圈或臀墊來撐起裙子,以便展示更大容量的布料,因為罩裙、駝籃式撐裙和曳地裙都需要額外過多的布料。 這兩種服飾結構、裝飾都是在宣告自己優越的地位,是自身價值的彰顯。
款式、面料、妝飾都能體現穿著者的自身價值、意識形態。當這些很難使自己處於一種優越感時,著裝者總在推翻自己的歷史與現有的既定服飾形象,極力在區別於「原我」中,再造一個「新我」。因此,工業革命的進展,階級障礙有所減弱,財富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變為上流時,用顏色和樣式來象徵社會地位的社會結構已經開始瓦解。繼而取代來劃分等級的是服飾的價格:昂貴的質料、過多的緣飾和難做的款式。
長久以來,貴族都選擇比較昂貴的面料,這樣更能提升她們自身的價值。緊身胸衣和裙撐使人穿著都不舒服,甚至嚴重影響人的健康。穿著勒緊的胸衣,呼吸困難,吃不下飯;龐大的裙子行走都極為不方便。有的裙撐甚至周長達到5.5米,落座和進門都很困難。但是,正是這樣的裝束形成了這一階段的時尚潮流。這種現象,用美國的社會學家韋伯倫(T.B Veblen)的觀點來看,她們在向人們宣告:我是一個有閑階層的人,我是一個高貴的人,與眾不同,我不用參加勞動。這些都是在暗示著她的身份與地位。而女子的發型裝飾卻更為誇張,她們崇尚高大的發型。除了利用假發外,還用金屬框架來支撐,加以各種飾帶、羽毛、假花、紗網等來裝飾。有的甚至異想天開地在上面裝飾著小型的房子、樹木、動物以及整整一條軍艦! 最大型的頭發可達30厘米左右的高度。由於假發,理發費用都比較昂貴,她們很少洗頭發以保持發型。由此可見,貴族階層的婦女們用這種病態的裝飾竭力來表現自己的價值與個性,努力使自己在社會中處於一種優勢的地位。
三、「印象操作」功能
外觀在對人認知、印象形成,特別是第一印象形成中有著重要意義:人們在交往中有時會有意識地選擇一定的裝束、言辭、表情或動作以給他人留下一個獨特的印象。這種有意識控制別人對自己形成各種印象的過程,就叫做「印象整飾」。也叫做「印象操作」。
一個人意識到或想像到他人會如何看待或評價自己時,便利用衣著服飾、化妝美容或其他方式,使人形成一種好的印象來吸引他人注意,一般來說.一個人很難改變或無法改變自己的基本相貌、體型、性別和年齡,卻可以利用衣著服飾和巧妙的化妝對外表加以修飾以突顯出內己的持點,掩飾自身的缺點。
貴族要加強對中下層的控制,印象整飾具有重要的意義。宴請賓客、購買奢侈品、參加戶外的活動、建造鄉間別墅等都是貴族炫耀權威的一種方式,也是印象整飾的途徑。購買奢華的服飾是奢侈品重要內容之一。貴族在購買服飾上往往一擲千金。加上昂貴的裝飾如珍珠、天鵝絨、絲綢,這些人就把「全部的家產穿在身上」。 而中下層階級以向「向上流社會看齊」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像貴族一樣的生活,以貴族的行為、生活方式來約束自己。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標准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既要有貴族那樣的風度,也要有貴族體面的外表。因此,中下階層也投入大量的錢到服飾之中。由於工業革命的影響,他們掙錢的機會比過去多,花錢的機會也多,所以,他們往往被斥為富人的仿效者。「揮霍是當時的時髦。……。這是一個以時髦為榮、追求享樂的口味日益復雜以及人們用很大的努力來成功地滿足這些慾望的時代。」 因此,購買華麗的時髦服飾自然是他們仿效貴族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貴族對自己的特殊地位和行為方式有明確的認定,那就是自己是上等人,在言行舉止、生活方式上都要與下等人不同,以便成為民眾的「表率」。 貴族的著裝加上昂貴的裝飾,其價格自然不菲,讓一般人難以岌及。但還是會引起中、下階層的羨慕、嚮往。因此,貴族在展現的同時也影響了了中下層的思想、生活觀念、價值理念。
四、結論
英國是一個等級觀念十分強的社會,濃厚的等級觀念和對自由的嚮往共同構成了英國的傳統文化。服飾通過服飾的交流,價值實現,印象的操作,形成了非正式性的規范。實際上,這種規范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約定」。貴族階層利用服飾作為媒介,向其他階層輸入其生活觀念、價值理念。服飾作為一種符號,它在社會生活中被賦予了豐富的意義。它不僅是交流的符號,還是價值的符號。英國貴族通過服飾——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如此——的方式,輸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理念,從而影響中下層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並且還形成了中下層向上層社會看齊的價值規范。這是當時的社會賦予服飾的時代意義。
注釋:
【1】華梅著 董克勤插圖:《服飾心理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4頁
【2】鄭巨欣 著:《世界服飾史第》[M]寧波:浙江攝影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21頁
【3】錢乘旦、陳曉律著:《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頁
【4】錢乘旦、陳曉律著:《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頁
【5】姜德福著:《社會變遷中的貴族——16-18世紀英國貴族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34頁
【6】錢乘旦、陳曉律著:《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1頁
【7】[美]Alison Lurie 著、李長青譯:《解讀服飾》[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第120頁
【8】[美]Alison Lurie 著、李長青譯:《解讀服飾》[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第121頁
【9】張乃仁 楊藹琪:《外國服飾藝術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10月,第212頁
【10】A.l.Roese,The England of Elizabeth:The Structure of Society,p.255
【11】Asa Briggs,A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Butler and Tannrt Ltd,London,p174
【12】錢乘旦、陳曉律著:《英國文化模式溯源》,[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82頁。

D. 為什麼把歐洲中世紀的大部分蕾絲宮廷公主裝稱為"洛麗塔"風

西方人說的「洛麗塔」女孩是那些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簡單來說就是「少女強穿女郎裝」的情況。但是當「洛麗塔」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統一將14歲以下的女孩稱為「洛麗塔代」,而且態度變成「女郎強穿少女裝」,即成熟女人對青澀女孩的嚮往。而幾乎所有東方型的「洛麗塔」,都以電影《下妻物語》里的宮廷娃娃時裝作為標准來打扮自己。港版「洛麗塔」由此而來,而慣於向香港取經的粵版洛麗塔也一樣。但不同的是,粵版洛麗塔玩家年齡集中在13-25歲,而且大部分人不超過20歲,十七八歲的這類玩家,她們並不存在要拚命裝嫩的需要,更多時候她們追求的是一種嶄新的衣著態度,和尋求有別一般的生活方式。
要玩「洛麗塔」,第一步就是有「行頭」。粵版「洛麗塔」造型沿襲於日本、香港,因此離不開歐洲宮廷、公主、洋娃娃系列的服飾,但在廣州要置下一身「行頭」費用也不菲。今年剛升高二的杏子,掰指算賬,如果要到小店去訂制一身,從頭到腳最保守也需要600-800元埋單,她在狀元坊一家小店問價,據稱那邊已經是城中的最低價格,細算之下也嚇你一跳:紅色連帽聖誕版「洛麗塔」裙250元、紅色長靴120元、白色蕾絲長襪40元、白色蕾絲手套35元、四隻蝴蝶結+頭帶60元、粉紅色緞面小包80元、化妝品若干60元,合計一共645元。
由於廣州玩「洛麗塔」才開始,故不像日本發展得比較早,已經有該類型的品牌店,她們只能在一些小店裡訂制,狀元坊、荔灣廣場、地王廣場都是她們常聚之地。據專賣「洛麗塔」風格的KIRAKIRA店員介紹,她們的店雖然開張不久,但是生意很好,尤其年底,很多玩家都在趕制禮服參加各式各樣的「派對」,這個星期下的訂單,起碼要到下月中旬才能拿到貨。店主已經多請了幾名裁縫幫忙,但還是忙不過來,一些配件如蝴蝶結、頭帶、手套、長襪、靴子等更加是供不應求。
玩上「洛麗塔」,除了有一套象徵版「洛麗塔行頭」外,還要配上「洛麗塔」妝才完美。小西平時喜歡化妝,曾經買了很多化妝品專門幫人化,雖然自己沒有嘗試過「洛麗塔」造型,但今年她要負責為一群「洛麗塔」女孩化妝。她知道「洛麗塔」有幾個族群,會根據女孩們不同的造型來做相應的調整。譬如是初玩者,穿著比較素雅的,妝容就比較簡單,突出口紅和腮紅的甜蜜即可,眼部線條沒有必要太突出,這種妝一般很好處理。而另外一種就是以黑白為主的造型,妝容相對要濃很多,而且要稍帶「朋克」的感覺,譬如眼影和唇色都以濃烈色系為主,而發型方面也必須多強調線條。
「洛麗塔」三大族群
一、SweetLoveLolita———以粉紅、粉藍、白色等粉色系列為主,衣料選用大量蕾絲,務求締造出洋娃娃般的可愛和爛漫,在廣州是最多人選擇的造型,走在大街上也不算太張揚。
二、ElegantGothicLolita———主色是黑和白,特徵是想表達神秘恐怖和死亡的感覺。通常配以十字架銀器等裝飾,以及化較為濃烈的深色妝容,如黑色指甲、眼影、唇色,強調神秘色彩。
三、ClassicLolita———基本上與第一種相似,但以簡約色調為主,著重剪裁以表達清雅的心思,顏色不出挑,如茶色和白色。蕾絲花邊會相應減少,而荷葉褶是最大特色,整體風格比較平實,適合初玩者。
可愛的「洛麗塔」族都很年輕,但她們非常警惕,面對陌生人時想到的更多是保護自己。當我提出采訪要求的時候,她們都瞪大眼睛受驚一樣地看著我,再三思量之後,才怯怯地開口要求,能不能拿出記者證,而當記者證和名片一並送上之時,她們馬上拿出手機拍攝證件。確認無誤之後,「公主」們才再露出甜甜的笑,讓我繼續拍照。
廣州的Lolita(洛麗塔)最不希望別人將她們跟COSPLAY(虛擬角色扮演)混淆。魯魯是某民間「洛麗塔」社團的負責人,同時她還擔任某討論版和群聊QQ的版主,她最常跟人解釋的一件事就是Lolita不是COSPLAY,前者代表著生活態度和穿衣風格,後者更加強調角色模仿,兩者的外形或許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完全是兩回事。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在廣州玩「洛麗塔」的人並不是太多,而且玩家當中,更多人是將其視作一種吸引人眼球的穿衣方式,而不是有別一般的生活態度,因為大多數玩家在脫下華服以後,照舊是做回從前的那個自己,她們只是選擇在適當的場合穿適當的衣服。
因此,我們甚至在城中最高級的BALL場上看到類似的裝束,她們頭上戴的那頂小小的皇冠,儼然是晶光四射。但仍有那麼幾個最浪漫的忠誠者,她們一直在追尋著有關於自己的公主願望。想成為公主並不容易,「洛麗塔」們是最清楚的人,她們知道自己穿著盛裝走在大街上會接受多少人的注目禮和指指點點,但是她們仍然希望走得更加漂亮優雅一些,因此,會更多地考慮究竟裙子上的蕾絲花邊應該用什麼顏色,頭花應該是片狀的還是帶狀的,鞋子應該是傳統的圓頭,還是新潮的尖頭。
Lolita的起源
Lolita源自俄裔美籍著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 (Vladimir Nabokov) 於1955年出版的小說《Lolita》,後被史丹利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 改編成同名電影《一樹梨花壓海棠》,描述一位叫做韓伯中年教授與14歲少女黛麗(洛麗塔)的糾纏情慾關系,女主角名叫Lolita。自此,日本人將『Lolita』成為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把14歲以下的女孩稱為『Lolita代』,簡稱為『Loli』。1997年,電影《Lolita》再被重拍,在日本大受歡迎,原宿街頭開始興起宮廷娃娃look的時裝潮流。
Lolita 絕不等於 Cosplay!
Gothic & Lolita 是一種服裝風格, Cosplay 是一種角色扮演活動,千萬不可混淆。其實,出現這種誤解,是因為很多漫畫角色穿著 Gothic & Lolita 服飾,像《庫洛魔法使》的木之本櫻、《Chobits》的芝等,她們都是很受歡迎的角色,導致有人因而把 Gothic & Lolita 與 Cosplay 混為一談。
Lolita是貴族小姐玩意?
戲中桃子要斥巨資買Lolita衫,其實只是因為她鍾情於『Baby』這類名牌。在日本,這些Lolita牌子的裙,動輒過千!但其實日本和香港都有很多Loli會自己動手做衫,成本只不過大約$100,比去佐記買件衫更便宜,完全視乎你有無心思
高齡 Lolita
在日本,Lolita除了有少女擁躉外,更有不少成熟女性支持。日本的Loli派媽咪較常穿『Pink House』這牌子。『Pink House』 fashion 源自一部加拿大電影《Anne of Green Gables》,但近年『Pink House』已經日本化,失去原本的田園優雅風格。
Lolita的心理
Lolita不單是一種服飾潮流,更是年青人表達情感需要的方式,或是彌補自信不足的自我保護武裝。一如發展心理學家艾力遜指出,年青人正處於『自我認識與迷亂』的階段,他們往往擁有童真與夢想,有擺脫現實規限的渴求,需要尋找自我,因此以不羈和野性挑戰傳統,期望得到別人關注、了解、認同和真正接納。

我們最早聽到的洛麗塔,是一本小說的名字和一位13歲少女的名字。如果僅從對小說的理解,可以將其單純地理解為早熟的性感少女以及她和戀童癖的聯系,而且有接觸西方文化的人會發現,西方人說的「洛麗塔」女孩是那些穿著超短裙,化著成熟妝容但又留著少女劉海的女生,簡單來說就是「少女強穿女郎裝」的情況。 但是當「洛麗塔」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就將其當成天真可愛少女的代名詞,統一將14歲以下的女孩稱為「洛麗塔代」,而且態度變成「女郎強穿少女裝」,即成熟女人對青澀女孩的嚮往。 而幾乎所有東方型的「洛麗塔」,都以電影《下妻物語》里的宮廷娃娃時裝作為標准來打扮自己。港版「洛麗塔」由此而來,而慣於向香港取經的粵版洛麗塔也一樣。但不同的是,粵版洛麗塔玩家年齡集中在13-25歲,而且大部分人不超過20歲,十七八歲的這類玩家,她們並不存在要拚命裝嫩的需要,更多時候她們追求的是一種嶄新的衣著態度,和尋求有別一般的生活方式。

「洛麗塔」三大族群
一、SweetLoveLolita———以粉紅、粉藍、白色等粉色系列為主,衣料選用大量蕾絲,務求締造出洋娃娃般的可愛和爛漫,在廣州是最多人選擇的造型,走在大街上也不算太張揚。

二、ElegantGothicLolita———主色是黑和白,特徵是想表達神秘恐怖和死亡的感覺。通常配以十字架銀器等裝飾,以及化較為濃烈的深色妝容,如黑色指甲、眼影、唇色,強調神秘色彩。

三、ClassicLolita———基本上與第一種相似,但以簡約色調為主,著重剪裁以表達清雅的心思,顏色不出挑,如茶色和白色。蕾絲花邊會相應減少,而荷葉褶是最大特色,整體風格比較平實,適合初玩者。

Lolita不是Cosplay:前者代表生活態度,後者更加強調角色模仿

可愛的「洛麗塔」族都很年輕,但她們非常警惕,面對陌生人時想到的更多是保護自己。當我提出采訪要求的時候,她們都瞪大眼睛受驚一樣地看著我,再三思量之後,才怯怯地開口要求,能不能拿出記者證,而當記 者證和名片一並送上之時,她們馬上拿出手機拍攝證件。確認無誤之後,「公主」們才再露出甜甜的笑,讓我繼續拍照。

Lolita的歌
有關LOLITA 的歌曲中,最能反映小說原著味道的歌曲,就是卓亞君的《洛麗塔》作曲:小柯 ,作詞:王箏
歌曲搜索: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C2%E5%C0%F6%CB%FE&lm=-1

歌詞
和我跳舞吧 Lolita
白色的海邊的沙
愛情還是要繼續吧
十七歲 漫長 夏
喜歡一個人 Lolita
只喜歡一天好嗎
或許從沒有愛上他
只是愛了童話
那個野菊花開滿的窗檯
窗簾捲起我的發
我把紅舞鞋輕輕的丟下
不在乎了 Lolita

田野金黃了 Lolita
舞台就快搭好了
我們一樣嗎 Lolita
對孤單習慣了
如果我不做自己的觀眾
還以為在愛著他
我坐著飛機到海邊找他
多瘋狂啊 Lolita

喜歡一個人 Lolita
只喜歡一天好嗎
愛情還是要繼續吧
十七歲 漫長 夏
那個野菊花開滿的窗檯
窗簾捲起我的發
我把紅舞鞋輕輕的丟下
不在乎了 Lolita
如果我不做自己的觀眾
還以為在愛著他
我坐著飛機到海邊找他
多瘋狂啊 Lolita

都會忘記嗎 Lolita
來不及帶走的花
努力開放了一個夏
十七歲 海邊 他
愛情還是要繼續吧
十七歲 漫長 夏

後來, 金海心在她的專輯《獨立日》中有一首歌曲《LOLITA》。信手拈來的歌詞配上她獨特的音質,有一番微妙的韻味。
歌曲搜索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LOLITA++%BD%F0%BA%A3%D0%C4+++&lm=-1

歌詞
你的白紙我來信手塗鴉
沒有什麼比青春偉大
今天王子明天變成青蛙
只要有說法不用章法
結了果的大樹何必開花
誰在樹下追憶似水年華
你一個人害怕
我就把你帶回家
你說這個世界聲色犬馬
我說不如演亞當夏娃
你的習慣我的綠豆芝麻
躺在太陽下一起發芽
不管是個修女還是喇嘛
誰都難免會種豆得瓜
你跳你的恰恰
我唱我的啦啦啦
lolita 隨時隨地出發
天大地大不坐旋轉木馬
lolita why pourquoi
你有點怕愛上她她的情話
你的夢話 hah...
你的白紙我來信手塗鴉
沒有什麼比青春偉大
今天王子明天變成青蛙
只要有說法不用章法
結了果的大樹何必開花
誰在樹下追憶似水年華
你一個人害怕
我就把你帶回家
lolita 隨時隨地出發
天大地大不坐旋轉木馬
lolita why pourquoi
你有點怕愛上她她的情話
你的夢話 hah...
lolita 隨時隨地出發
天大地大不坐旋轉木馬
lolita why pourquoi
你有點怕愛上她她的情話
你的夢話 hah...
你說這個世界聲色犬馬
我說不如演亞當夏娃
你的習慣我的綠豆芝麻
躺在太陽下一起發芽
不管是個修女還是喇嘛
誰都難免會種豆得瓜
你跳你的恰恰
我唱我的啦啦啦

E. 那種下擺很寬的長紗裙叫什麼名字就是歐洲皇室女士在宴會上穿的

估計你要問的是歐洲宮廷禮裙(我個人叫著盛裝。)。現在去除英女皇偶爾還穿很少有人穿了。這類裙子倒是不難做,但是裙子裡面的裙撐(《西方服裝簡史》這么稱呼,也有叫群架,群托架之類)。

以下摘自《西方服飾簡史》(我朋友的大學課本)
洛可可初期女裝(即奧爾良公爵攝政時代)
從1715——1730年代從巴羅克向洛可可的過度期,出現了種稱為瓦托式羅布的流行服,又叫羅布·吾奧朗特,衣的領很大,露出酥胸,背部為密密的箱行滋褶,又寬又大的拖裙曳地,款款走來,飄飄欲仙,這種長衣有著整體寬松如袋狀,有的前面緊身,背後為拖地斗篷,加上花邊的飾帶裝飾,臀部突起,使著裝者婀娜多姿。
洛可可末期女裝(即路易十六時代)

自1770年後,近20年間,鼎盛的洛可可服裝的畸形發展必然被新興的服裝所代替。

當大型的帕尼埃之潮退減之後,嶄新的波蘭式羅布問世了。1776年,受波蘭式長袍的影響,法國人設計的羅布,有雙層呢和兩根要線組成,式衣者感到欣長,裙子在後面分成兩片向上提起,形成三個膨起的圓和下邊的弧線,提起的細繩安裝在腰後的扣子上,經裙擺向上束起,也有用環來打理的,這樣的裙子體積變小,裙長縮短而不減貴婦人的雍容華貴,稱為切卡西亞式羅布,還有英國式羅布,去掉帕尼埃,腰身下移,靠褶襇將裙子撐開,更加簡潔、質朴,體現出英國的自然主義傾向。

就圖片來說蘇菲瑪索穿的這個事 簡化的宮廷女裝。沒有裙撐而且還加入很多現在元素。特別是這裙子的材質。

F. 17世紀和18世紀,貴族男性和女性的衣服採用什麼形式

貴族中服飾主要以純棉、綢緞、錦緞。在加上蕾絲邊,印花,等加工最終成為17世紀維多利亞時期風靡一時的洛洛可式服飾。

洛可可(Rococo)一詞來自法語Rocaille,意為小石頭、小沙礫。作為藝術風格用語,起先指用貝殼和石頭修築起來的人工假山和岩洞,後來指具有貝殼紋樣曲線的裝飾主題。

十八世紀歐洲宮廷貴族盛行洛可可風格,洛可可服裝的顯著特點是柔媚細膩、 纖弱柔和,這使整個服裝風格趨於柔美化、繁復化,誇張的造型、柔和艷麗的色彩以及自然形態的裝飾,給人以奢華浪漫的視覺效果。洛可可時期色彩常用白色、金色、粉紅、粉綠、淡黃等嬌嫩的顏色。 服飾上的色彩也表現為柔和艷麗的色調,例如甜美的香檳色和奶油色洛可可服飾追求柔媚細膩的情調。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服裝上的裝飾物等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

(6)歐洲宮廷服裝裙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進人18世紀,西歐各國資產階級不斷發展,資本主義勢力逐漸增強,社會結構發生著深刻變化18世紀中葉,產生於英國的產業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歐資本主義的進程。在文化藝術方面,法國仍是西歐的中心。

新興資產階級不斷積累財富,絕對主義的路易王朝漸漸失去活力,處於沒落的前夜。在上流社會,出現了與國王主宰的宮廷相對的資產階級的沙龍文化(salon,即「會客室」、「客廳」。指從17世紀起,西歐貴族、資產階級談論文學、藝術或政治問題的社交集會。

18世紀這種集會在法國特別流行)。在這樣的沙龍中,人們只追求現世的幸福和官能的享樂,這使人們的感覺異常敏銳,從而形成了與巴羅克那莊重豪華、拘泥虛禮的宮廷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態,這就是著名的「洛可可樣式」。

G. 中世紀歐洲宮廷的那種大裙子 就什麼名字

就叫宮廷禮服--

H. 英國皇室女士裙子叫什麼

歐洲宮廷禮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