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裙子分類 » 古代皇後背面的裙子怎麼畫
擴展閱讀
女裝車怎麼接線充電 2025-01-18 07:18:42
男生皮衣配什麼包 2025-01-18 07:14:39

古代皇後背面的裙子怎麼畫

發布時間: 2024-07-27 10:34:49

❶ 當時皇後的裙子一般是十三個褶,可武則天只穿了七個褶子的裙子。

應該是指裙子的幅數,兩幅相接處就會有一個褶。

唐朝比較普遍的是六幅裙和八幅裙,也存在七幅的,中晚唐之後,因為提倡節儉要求婦女裙幅不得過五。
宋朝以後流行十二幅以上的百褶裙,但無論何朝,奇數裙幅都很少見。
另外,無論《舊唐書》《新唐書》的《輿服志》都沒有規定皇後服制的裙幅,只是規定了其顏色、花紋和配飾(參見下文)。

參考文獻(新唐書):
褘衣者,受冊、助祭、朝會大事之服也。深青織成為之,畫翚,赤質,五色,十二等。素紗中單,黼領,朱羅縠褾、襈,蔽膝隨裳色,以緅領為緣,用翟為章,三等。青衣,革帶、大帶隨衣色,裨、紐約、佩、綬如天子,青韈,舄加金飾。
鞠衣者,親蠶之服也。黃羅為之,不畫,蔽膝、大帶、革帶、舄隨衣色,余同褘衣。
鈿釵襢衣者,燕見賓客之服也。十一鈿,服用雜色而不畫,加雙佩小綬,去舄加履,首飾大小華十二樹,以象袞冕之旒,又有兩博鬢。

❷ 武則天的紅裙子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五月二十六日,長安城。

唐高宗李治來到距離皇宮並不遠的皇家寺院感業寺,為去世的父親李世民敬香。這一天,是李世民去世一周年的忌日,他必須來。

辦完敬香這件正事,他還幹了件私事。去見了一個人,准確地說,一個女人。

這位光頭緇衣的女人一見到他就哭,說了好些「死鬼你怎麼才來啊」之類的怨懟情話之後,還獻上一首詩: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詩叫《如意娘》。作者嘛,大家應該也猜到了,現在的身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以後是唐高宗李治的大老婆,以前叫「武約」,進宮後叫「武媚」,未來叫「武曌」,史上叫「武則天」。

史上大名鼎鼎的人,雖然詩名一般,排不上號。

為了方便,我們還是叫她最有名的名字「武則天」算了,雖然她生前並不知道自己還叫這個名字。

武則天在《全唐詩》中一共有47首詩留存。公認的是,這一首《如意娘》,既是她藝術水平最高的一首詩,也是她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一首詩。

因為,這首詩改變了她的命運。

整整一年前,李世民去世。武則天作為李世民生前的侍妾之一,同時也作為李治的庶母之一,按照唐朝皇室的制度,被迫來到感業寺出家。

當上尼姑,無疑是武則天一生,最深的低谷。

在這一段時期,如果沒有意外,她作為死去皇帝的棄婦,作為皇權時代的一介弱女子,99%的可能性,是像過了季節的花朵一樣,枯萎、凋落,「零落成泥碾作塵」,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尼姑期間的生活如何?史無明載。可以想像,自然是油燈共佛經一色,思念與眼淚齊飛。那是相當的寂寞。

寂寞,是因為思念誰。

身處低谷的武尼姑在思念誰?

就是她這次獻詩的對象,從輩份上算是庶子的唐高宗李治。

「看朱成碧思紛紛」:首句是說,這一年來,我由於對你相思過度,以至魂不守舍,在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了綠色。從詩詞看,這里的「看朱成碧」,似乎是唐宋時人常用的習語。李白曾有詩:「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也可以說「看碧成朱」,如辛棄疾詞:「倚欄看碧成朱,等閑褪了香袍粉。」

「憔悴支離為憶君」:因為思念你,我變得瘦弱不支、心力交瘁。還是緊扣一個相思之苦。

「不信比來長下淚」:第三句是一個假設,「如果你不相信我這一年來一直是以淚洗面的話」。

「開箱驗取石榴裙」:第四句則是出示證據:那就請開箱看看我滴在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詩是好詩,但如果真要驗取石榴裙,未必那裙上的淚痕竟然一年也沒有干?也太誇張了。

可見,武則天這最後一句的真實意圖,是提醒李治憶起她身穿石榴裙的美麗舊時光,頗有勾引之意。

詩意的含蓄的勾引,當然會成功。

會寫詩,才能愉快地談戀愛。古今皆然。

武則天這句詩的勾引,相當成功。

正是這首詩,再度燃起了李治對武則天的愛戀。

有證據表明,兩人此次見面,武則天在獻詩一首之後,還獻了身。兩人小別勝新婚,武則天就在佛門凈地感業寺,光著腦袋和李治又滾了床單。有分教:

闍黎房裡,翻為快活道場;感業寺中,反作極樂世界。

也難怪武則天,本就是被迫入的佛門,也難守這些個清規戒律。要不然,箱里還放著石榴裙干什麼?

那麼,我說他們在佛門凈地滾床單的證據是什麼?要有證據才行,否則豈不是憑空污人清白?

證據其實就在史書裡面躲藏著,我們是可以找出來的。

證據就是武則天和李治的長子李弘的出生時間。查一查李弘的出生時間,再對比一下武則天的入宮時間,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首先,我們可以確認,武則天再次返回皇宮的時間,是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五月二十六日之後。她重新入宮後不久,官兒也升了,當上了正二品的昭儀。

再看李弘的出生時間。

《資治通鑒》卷200有記錄,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春,正月,辛未……立皇後子代王弘為皇太子,生四年矣。」《舊唐書·孝敬皇帝傳》記載,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太子弘薨,年二十四。綜合起來,可以推出,李弘生於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冬季。

說白一點,武則天是大著肚子,再次返回皇宮的。而返回皇宮後不久,就生下了李弘。

652年冬季生子,倒推十個月,就基本是651年了。這一年,武則天本人可還在感業寺,並未進宮。

所以,龍種是在感業寺種下的。說武則天是光著頭,和李治滾的床單,一點也沒冤枉她。

這首詩之後,武則天和李治舊情復熾。在後者的幫助下,武則天由感業寺再入皇宮,由昭儀而皇後,由皇後而天後,由天後而大周皇帝,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就是這首詩,抓住了李治的心。當然,還有那條石榴裙。

「裙」,原寫作「帬」。最開始並非女性單獨享用的衣服,而是男女共用的衣服。這是有道理的。蘇格蘭方格裙至今仍有男性在正式場合穿著,可見此言不虛。

「裙」的起源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有了害羞觀念,覺得應該遮蔽身體的隱私部位時,就找了一些東西將身體的隱私部位遮蔽起來,於是產生了圍裙。圍裙裙幅不大,面料質地多為獸皮和樹葉。

「裙」到了先秦時期,被稱為「衰」,往往穿在腰以下的部位,故也稱「下裳」。

真正現在意義上的裙裝出現在漢代。女性穿著裙子,上身搭配以孺襖等短衣款式,在進入漢代以後逐漸成為風尚。

到了唐朝,裙子成為了女性服裝的標配之一。唐朝女裝標配三件寶,裙、襦衫、帔。也就是說,她們下身穿裙子,上身穿襦衫和帔。

在史料中,這樣的證據很多。

唐朝宰相、「牛李黨爭」的領袖牛僧孺,閑著沒事搞創作,留下來一部傳奇小說集《玄怪錄》。雖然是傳奇小說,但其中記錄的服飾器物,仍然是有史料意義的。

牛僧孺《玄怪錄》曾這樣記錄一位平民女性的穿著:「小童摔箱,內有故青裙、白衫子、綠帔子。」三件寶出來了:裙、衫、帔。

有錢的女性也這么穿。唐人小說《許志翁傳》記載益州士曹柳某的妻子李氏穿著「益都之盛服」——「黃羅銀泥裙、五暈羅銀泥衫子、單絲紅地銀泥帔子」。雖然裝飾更為豪華,顏色更為豐富,但仍然是三件寶:裙、衫、帔。

雖然是三件寶,這里只說唐朝女人們的裙子。

唐朝女人們的裙子長。

其長度與前代女性相比,有明顯的增加,裙裾曳地在當時是常見的現象。為了顯示裙子的修長,女人們在穿裙子時,束腰很高,多將裙腰提到腋下,裙子的上限常常到達胸部,裙子的下擺則蓋住腳面,有時在地下還拖曳一截。孟浩然就在《春情》詩中描述過這種長裙子,「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其實,哪裡是「掃落梅」,簡直就是在掃地。

唐朝的女人們穿這樣的長裙子,上身呢,則往往罩以很薄的紗衣,且領口很低,完全就是現代低胸晚禮服的感覺。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鞏俐們在胸前擠出來的「大饅頭」,頗有寫實之效。所以唐朝詩人們很幸福,他們將女性們的此類美景掃入眼裡,也寫入了詩里。如「慢束羅裙半露胸」「胸前瑞雪燈斜照」「粉胸半掩疑晴雪」等等,總之,就是那看得見的一片白啊。

唐朝女人們的裙子寬。

唐朝女人們的裙子,一般用六幅布帛製成,也有用七幅或八幅做的。按照當時步幅寬度計算的話,相當於3米以上的寬度,這就相當寬了。這樣寬度的裙子,不僅會影響女人們的行動靈敏度,而且會造成布料上的極大浪費。

要知道,在唐朝,布匹是非常珍貴的物品,有時甚至可以直接當作貨幣使用。在一條裙子上浪費這么多布料,實在有點不上算。所以,女人們的裙子問題,曾經一度引起了官方干涉,受到了皇帝們的親自關注。唐高宗李治就曾經指出:「其異色綾錦,並花間裙衣等,糜費既廣,俱害女工」,唐文宗李昂直接要求:「裙不過五幅,曳地不超過三寸」。

看看,看看,一條裙子,還驚動政府了。

按照李昂的要求,五幅的裙子,周長約合現在的2.65米,好象還是比較浪費布料。而且,上述的規定,唐朝的女人們,似乎並未認真執行。也是,誰這么無聊,看到一個女人穿著裙子,還非要人家脫下來,看看寬度是幾幅,曳地是幾寸?

凡是以執法為目的的脫人裙子,都是耍流氓。

唐朝女人們的裙子貴。

唐朝貴婦的裙子,一般比較貴。因為,除了大量使用上等布料以外,還在裙子上面做各種裝飾,包括花紋、金銀、珍珠等等。

比如條紋裙,裙子上就有三五種顏色的豎條紋;比如「畫裙」,就是在裙子布料上作畫進行裝飾;再比如暈襇裙,其色彩變化更多,布料顏色按照由深至淺、再由淺至深的色階順序排列,猶如濃色向兩邊擴散出暈影,故稱「暈襇」。

還有更貴重的裙子,是在裙子上裝飾金銀。為了在裙子上裝飾金銀,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泥金泥銀,即將金粉或銀粉,加入粘合劑製成金泥、銀泥,再塗刷在印花板上,最後拍印到織物上;另一種是蹙金蹙銀,就是將捶打至極薄的金箔、銀箔,切成細縷,再將其纏繞於塗有粘合劑的絲線上,製成捻金錢、捻銀線,用這種金線和銀線在織物上製作花紋,最後用針線進行固定。著名的詩句「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說的就是用金線做這種蹙金裙子。

也有在裙上鑲嵌珍珠的,稱為「真珠裙」。

唐朝最為名貴的一條裙子,叫作「百鳥毛裙」,屬於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所有。而且,製作的創意,也來自於這位驕奢淫逸的安樂公主。傳說她的這條裙子「正看為一色,旁看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白鳥之狀,並見裙中」。雖然有點吹牛,但裙子的色彩變幻莫測,可能是真的。

安樂公主這一創意不打緊,鳥兒們可遭了殃,史稱「百官百姓家效之。山林奇禽異獸,搜山滿谷,掃地無遺」。鳥兒們雖然沒有生命之憂,但毛都被拔光了,身上冷啊。

以上這些穿金戴銀的裙子,那是有錢的女人們穿的。唐朝的農家女以及城市中的平民婦女,是沒有這個經濟實力這樣穿裙子的。她們的穿著相對樸素天然,一般只穿著紵、麻、葛一類質地較粗的布料所做成的衫裙,而且往往也沒有什麼印染裝飾。所以她們的裙子,一般都是布料本身的顏色,比如白色裙子,就像劉禹錫在《插田歌》中說的「農婦白紵裙」。當然,也可以用靛藍將裙子染成青色,以至於「青衣」一詞,長期成為年輕侍婢們的代名詞。

唐朝女人們的裙子花。

她們的花裙子,一般有紅色、綠色、黃色、紫色、白色等幾種主要的顏色。通過對吐魯番出土唐代絲織物所做的色譜分析,發現唐朝女人們的裙子顏色非常豐富多彩,紅色有銀紅、絳紅、水紅、猩紅、絳紫等五色,綠色有碧綠、翠綠、湖綠等二十四色,黃色有鵝黃、金黃、菊黃、杏黃、土黃、茶褐等六色。

「蔓草見羅裙」「荷葉羅裙一色裁」,這是說綠裙,又叫「翠裙」「翡翠裙」。

「血色羅裙翻酒污」「裙紅妒殺石榴花」「窣破羅裙紅似火」,這是說紅裙,也叫石榴裙。武則天的石榴裙,就是這種紅裙子。

紅裙是唐朝女人們的最愛。唐朝女人們偏愛這種鮮艷的帶有強烈視覺刺激的色彩,表明她們不甘於平淡,想引起人的注意,成為男性目光甚至是社會的焦點,也體現出她們熱情洋溢、積極主動的性格。

根據色彩學原理,紅色在可見光譜中波長最長,是積極的、擴張的、外向的暖調區域的顏色。而紅色對人眼刺激效用最顯著,最容易引人注目,同時也最能夠使人產生情感共鳴。實驗表明,看見紅色,人的代謝速度會提高,並且紅色還能引起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生理反應。

我就說嘛,武則天為什麼要李治「開箱驗取石榴裙」呢?原來,她是想讓李治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此處省略1500字。

那麼,唐人為什麼要用「石榴裙」來命名紅裙子?

第一種說法:紅裙子系用石榴花提煉出來的染料染成。

石榴花中的確含有紅色素,但從相關典籍的記載來看,以石榴花作為植物染料的染色技術,顯然在我國古代並未被廣泛運用到生產實際中,這表明此種染料一定存在著某些不足。

既然石榴花染不了紅色,唐朝的工匠們是怎麼整出來的紅色呢?原來,他們是用紅花、茜草等傳統染料染成紅色的,這才是當時染色行業締造紅色的主流手段。因此,唐代風靡一時的石榴裙其實主要是由紅花、茜草等植物染料染成的。

紅花,又名紅藍、黃藍,屬菊科植物,是唐朝主要的紅色染料。事實上,據史料記載,唐朝的關內道、河南道、山南道、劍南道等地均已有紅花種植。

第二種說法:這種紅裙子上裝飾有石榴花的花紋,以示吉祥。石榴和石榴花為什麼是吉祥的圖案?因為石榴的多子。古代多用裂開的石榴果實圖案,來表示多子多孫的良好祝願。

第三種說法:紅裙子的裙形像石榴或石榴花。

綜合三種說法,雖然唐朝並不是用石榴花來將裙子布料染紅的,但紅裙子之所以被稱為石榴裙,主要是由於其顏色、形制上的相近,再加以多子多孫的吉祥寓意,因此紅裙子被詩人們、女人們賦予了一個浪漫的名字——石榴裙。

很明顯,進取型人格的武則天,在積極主動、熱情洋溢、不拘禮法、崇尚自由、思想開放的性格驅使下,一定覺得紅裙子最合自己的心意,自己也最喜歡石榴裙。可以想像,在武則天的人生步步成功之時,她的衣箱里,肯定會多出很多條做工精製的石榴裙。

但是,我一直相信,武則天最愛穿的石榴裙,一定還是當年李治開箱驗取的那一條。

❸ 古代裙子

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
1&pv=&word=%B9%C5%C8%B9+&z=0

民俗 中國古代裙子小史
裙子是從裳演變而來的一種服飾。古代\"裙\"、\"群\"二字同源,群者,多也,當時布帛門幅狹窄,一條裙子通常由多幅布帛拼制而成,因有\"裙\"的名稱。漢劉熙《釋名·釋衣服》:裙,群也,連接群幅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從大量資料來看,人們下體穿著裙子,大約是漢代以後才開始的風習,漢辛延年《羽林郎》詩:\"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無名氏《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著我綉狹裙,事事四五通\",都是漢代婦女穿裙的例證。形象資料中也有反映,如河南密縣打虎亭漢墓出土的壁畫上,就繪有許多穿裙的婦女。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還發現了完整的裙子實物,它是用4幅素絹拼制而成的,上窄下寬,呈梯形,裙腰也用素絹為之,裙腰的兩端分別延長一截,以便系結。整條裙子不用任何紋飾,也沒有緣邊,當時稱\"無緣裙\"。

《汝南先賢傳》記\"戴良嫁五女,皆布裙無緣\",《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後)常衣大練,裙不加緣。\"指的都是這種裙式。

魏晉以後,裙子的式樣不斷增多,色彩愈加豐富,裙上的裝飾也日益講究,除了普通的長裙之外,還有絳色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目。兩晉十六國時期,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一種名為\"間色裙\"的裙子,以兩種以上顏色的布條間隔而成,整條裙子在製作時被剖成數道,幾色相間,交映成趣。開始時間色的布的色彩搭配有紅綠、紅黃等。後來,整條裙子被剖的來愈多,間色的布幅也相應地變得愈來愈窄,顏色也就愈來愈豐富。

甘肅酒泉丁家閘古墓壁畫上的婦女,就穿著這種樣式的裙子。南北朝時期的裙子也很有特點,最明顯的特點是裙上的紋飾明顯增多,唐代的陸龜蒙曾著有《紀錦裙》一文,對他所見到的南北朝時期的一條錦裙備加贊嘆,詳細生動的描述:\"李君乃出古錦裙一幅示余:長四尺,下廣上狹,下闊六寸,上減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則左有鶴二十,勢如飛起,率曲折一脛,口中銜草?輩右有鸚鵡,聳肩舒尾,數與鶴相等。二禽大小不類,而又以花卉均布無餘地。界道四向,五色間雜,道上累細細點綴其中,微雲瑣結,互以相帶,有若皎霞殘虹,流煙墮霧,春草夾徑,遠山截空,壞牆?苔,石泓秋水,印丹漫漏,蕊粉塗染,綟亘環佩,雲隱涯岸,濃淡霏拂,靄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別。及諦視之:條段斬絕,分畫一一有去處,非綉非繪,縝致柔美,又不可狀也縱非齊梁物,亦不下三百年矣。\"如此精美的精裙,簡直成了一件專供欣賞的工藝精品了。

隋代婦女的裙子樣式基本承襲南北朝時的風格,下長曳地的長裙在隋代特別受到婦女的歡迎,間色裙在這個時期依然為婦女所採用,不過間色的道數越來越多,間道也更為狹窄,整條裙子常被剖成12間道,俗謂\"十二破\",\"破\"即\"剖\"的意思,據說這種裙子為隋煬帝時所創,在當時有\"仙裙\"之美譽。唐劉存《事始》中即有\"煬帝作長裙,十二破,名』仙裙\\』\"的記載。唐代婦女的裙子長度,與前代相比有明顯的增加,裙裙曳地在當時是常見的現象。為顯示裙子的修長,婦女著裙時多將裙腰束在胸部,有時甚至束至腋下,裙子的下擺則蓋住腳面,有時在地下還拖曳一截。唐人詩文中常提及這種情況,如王建《宮詞》謂:\"黛眉小婦砑裙長\";王翰《觀蠻童為伎作》詩:\"長裙錦帶還留客\";孟浩然《春情》詩:\"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等等。形象資料中也有不少反映,如《簪花仕女圖》、《執扇仕女圖》中,都繪有穿曳地長裙的婦女形象。為不妨礙活動,當時婦女穿著這種長裙勞作時,多特地將裙幅撩起,並在腰間以帶系之。這樣一來,裙裾就不會拖曳在地了。作這種裝束的婦女形象,在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繪的《步輦圖》以及湖北武昌唐墓出土的陶俑上也都有反映。

唐代婦女的裙子寬度,一般以廣博為尚,大多數婦女的裙子,都集6幅而成,因而有\"六幅羅裙窣地\"、\"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按《舊唐書》中所記載的布幅寬度推算,唐代的\"六幅\",相當於今3米以上,其裙子的寬度是可想而知了。唐代婦女除六幅外,還有用7幅、8幅為之者,如曹唐《小遊仙詩》所稱:\"書破明霞八幅裙\"。這類裙式,不僅影響到穿著者的活動,而且還造成了用料上的極大浪費,所以引起了朝廷的干涉。

如《新唐書·車服志》記:\"文宗即位,以四方車服僭奢,下詔准儀制令,婦人裙不過五幅,曳地不超過三寸。\"唐代婦女的裙子色彩也非常豐富,年輕婦女最喜愛的是一種鮮艷的紅裙。

唐人小說中的青年婦女如李娃、霍小玉等平時就一直穿著這種裙子。唐詩中對此也頗多述及,如元稹《櫻桃花》詩:\"花(土+專)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萬楚《五日觀妓》詩:\"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詩:\"越女紅裙濕,燕姬翠黛愁\"等等。當時染紅裙的顏料,主要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武則天《如意娘》詩:\"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後來,\"石榴裙\"就被當作婦女的代稱。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聽到\"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比喻。

茜草也是一種紅裙的染料,因此紅裙又被稱為\"茜裙\",如李群玉《黃陵廟》詩:\"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茜裙新\";李中《溪邊吟》詩:\"茜裙二八采蓮去,笑沖微雨上蘭舟。\"除紅裙以外,唐代婦女也穿白裙,名\"柳花裙飛又穿碧綠色的裙子名\"翠裙\"、\"翡翠裙\"等等。紅裙、翠裙雖然鮮艷,但畢竟都是單色,除此之外,唐代婦女的裙子也常被染成暈色,即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染成色彩相間之狀,兩色之間的交接部分無明顯界限,過渡自然,呈現出暈染效果,因此被稱為\"暈裙\"。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就有穿這種裙子的婦女形象。這個時期的裙子裝飾也名目繁多,各具情趣:有在裙上作畫的,稱\"畫裙\";有在裙子上鑲嵌珍珠的,稱\"真珠裙\"等等。最為精美的是唐中宗之女安樂公主所創制的百鳥毛裙。

據《新唐書·五行志》記:\"安樂公主使尚方合百鳥毛織二裙,正視為一色,傍視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而百鳥之狀皆見。\"這種以百鳥之羽織成百鳥之狀的裙子,在當時婦女中特別流行,致使山林中的珍禽被捕殺殆盡,後來因為受到朝廷的干預,才被禁止。

宋代婦女的裙子色彩以素雅為主,裙身仍然很寬,通常的裙圍都在6幅以上,也有用12幅布製成的。隨著裙幅的增加,裙上的折襇也就明顯地增多。在裙上施以折襇的做法由來已久,相傳漢成帝與皇後趙飛燕同游太液池,成帝令飛燕起舞,正當飛燕舞蹈時,大風驟起,飛燕飄然如仙,成帝擔心她被風吹走,特叫侍從拽住她的衣裙。風停之後,在飛燕的裙子上留下許多縐紋,其他宮女看見後覺得十分奇特,於是就紛紛在裙子上折疊成襇,取名\"留仙裙\"。當然,這只是一種美麗的傳說,事實上裙子施襇,主要還是出於實用的目的,因為在裙上折襇之後,裙幅便可增加,裙圍也可增大,這樣對穿著者的蹲坐行走比較有利。從大量資料來看,裙上施襇是東漢以後出現的風習,在此以前,尚不見折襇裙蹤跡,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無襇女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到了東漢以後,裙上施襇已成通例。

南朝梁簡文帝《戲贈麗人》詩中就有\"羅裙宜細簡\"的說法。宋代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裙幅越多而折襇越細,因此有\"百疊\"、\"千裙\"的形容。宋人詩詞中常有描述,如呂渭志《千秋歲》詞:\"約腕金條瘦,裙兒細襇如眉皺。\"紅衣宮女《裙帶間六言詩》:\"百疊漪漪水皺,六銖縰縰雲輕。\"宋代士庶婦女出行,喜歡騎驢,《清明上河圖》中就繪有乘驢出行的婦女,為了乘騎的方便,婦女多穿一種前後開衩的\"旋裙\",這種旋裙最初多用於女妓,後來逐漸流傳開來,並成為士庶婦女的一種服裝。至於宮廷嬪妃,則穿一種前後相掩的長裙,走起路來裙裾掃地,名謂\"趕上裙\",因前後都可開合,有別於圓圍一體的普通女裙,因此被示為\"服妖\"。流行於唐代的鍍金裙、真珠裙等仍然存在,不過多用於宮娥舞妓。宋人詩詞中有大量描寫,如歐陽修《鼓笛慢》詞:\"縷金裙窣輕紗,透紅瑩玉真堪愛\";張先《踏莎行》詞:\"映花避月上行廊,珠裙褶褶輕垂地。

\"富貴之家也有用鬱金香草來浸染裙子的,染出的裙子多為黃色,在身上能散發出陣陣香氣,俗謂\"鬱金裙\"。遼金元時期是由少數民族執政的時代,這個時期的漢族婦女所用裙式,基本上沿襲宋代遺制。至於少數民族女裙,則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點。如遼金時期的契丹、女真族婦女,多穿一種襜裙,顏色以深暗為主,上綉連枝花木,周身折為6襇,通常穿在團衫之下。

明代恢復了漢族習俗,女裙形制仍然保存著唐宋時的特色。曾風靡於唐代的紅裙,到了明代則再度流行。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就作這種打扮:\"上著青織金衫兒,下穿大紅紗裙。\"明蔣一葵《長安客話》輯當時流傳在燕京的歌謠,也涉及到這方面情況,如歌謠所唱:\"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膹將兒女染紅裙。\"宋代流行的百襇裙,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偏廢。至於裙子的長短、裙襇的多少,則隨時而易。明初女裙喜歡淺淡,沒有明顯的紋飾。到了末期,則一改質朴、清淡風尚,追求起華麗的格調。最明顯的是以緞裁剪成條狀,每條綉花,兩畔則鑲嵌金線,因其造型與鳳尾相似,被稱為\"鳳尾裙\"。

另有一種畫裙,折成細褶數十下,每褶各用一色,輕描淡繪,色雅而淡,風動色如月華,取名為\"月華裙\",更有一種\"百花裙\",裙上綉織有大小相間、形態各異的花朵,深受年輕婦女的喜愛,成為明代禮服中的一種裙式。這些裙子在正史中記載不多,但在文學作品中卻有相當多的描繪。清代初期的女裙,仍保存著明代的遺俗,有鳳尾裙、月華裙等式樣。後來隨著時代的推移,也有許多新型的裙式問世。

\"彈墨裙\"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以淺色綢緞為底,上用彈墨工藝印上黑色小花,因色彩素雅,花紋別致而深受婦女的歡迎,尤以士庶婦女所著為多。以後裙子的式樣越來越多,隨時有變,有在裙上裝滿各種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綴以無數小鈴,使之叮當叮當的;也有裙幅下綉滿水紋,隨著人體的行動,一折一閃,異常美觀。傳統的百襇裙在這個時候也經過了改制:以數幅布帛為之,折成細襇,折襇之間以絲線交叉串聯,因展開後形似鯉魚的鱗甲,故被稱之為\"魚鱗百裙襇\",這種裙式流行於晚清同治年間,有詩為證:\"鳳尾為何久不聞,皮綿單夾弗紛紜。而今無論何時節,都著魚鱗百襇裙。

\"至於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及內外命婦,遇有朝賀、祭祀等重大禮節,都要穿著朝裙。朝裙通常穿在外褂之內。按照季節,朝裙被分為冬、夏兩種形制,冬朝裙用料以緞為主,緣以獸皮;夏朝裙以紗為主,緣以織錦。製作是分為兩截,上用紅色或綠色,下用石青色,周身折有細襇,所用紋樣有嚴格區別:嬪妃以上可用龍紋,以下則用蟒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