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有關描寫古代女子服飾及首飾的詞句
1、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出自:兩漢:曹植《美女篇》
意思:挽起的衣袖可見她的手,潔白的手腕上戴著金色的手鐲。頭上插著雀形的金釵,腰上佩戴著翠綠色的玉石。身上的明珠閃閃發光,珊瑚和寶珠點綴其間。絲羅衣襟在春風里飄舞,輕薄的裙紗隨風旋轉。
2、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出自: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轉》
意思:這件穿了多年的羅衣,用青綠色的絲線綉成的蓮蓬已經變小;用金線綉制的荷葉顏色減退、變得單薄而稀疏。
3、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出自:唐代:杜甫《端午日賜衣》
意思:香羅衣是細葛紡成,柔軟得風一吹就飄起,潔白的顏色宛如新雪。來自皇天,雨露滋潤,正當酷暑,穿上它清涼無比。
4、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出自:兩漢:佚名《有所思》
意思:我拿什麼贈給你呢?這是一支玳瑁簪,上面裝飾有珍珠和玉環。
5、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出自:宋代: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意思:我這就將梅花插在雲鬢間,讓花與我的臉龐並列,教他看一看,到底哪個比較漂亮。
『貳』 古代女生的服裝
:【身著淡粉衣裙,長及曳地,細腰以雲帶約束,更顯出不盈一握,發間一支七寶珊瑚簪,映得面若芙蓉。面容艷麗無比,一雙鳳眼媚意天成,卻又凜然生威,一頭青絲梳成華髻,繁麗雍容,那小指大小的明珠,瑩亮如雪,星星點點在發間閃爍,蓮花移步來到殿前,柔柔俯身,甩帕】
【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綠葉裙,身披金絲薄煙翠綠紗。低垂鬢發斜插鑲嵌珍珠碧玉步搖,花容月貌出水芙蓉。上前,行禮】
【玉手輕挑銀弦,雙手在古琴上撥動著,聲音宛然動聽,有節奏,宛如天籟之音,過了許久,結束了這首曲子的彈奏,緩緩站起】
【細致烏黑的長發,常常披於雙肩之上,略顯柔美,有時鬆散的數著長發,顯出一種別樣的風采,突然由成熟變得可愛,讓人新生喜愛憐惜之情,潔白的皮膚猶如剛剝殼的雞蛋,大大的眼睛一閃一閃彷彿會說話,小小的紅唇與皮膚的白色,更顯分明,一對小酒窩均勻的分布在臉頰兩側,淺淺一笑,酒窩在臉頰若隱若現,可愛如天仙。】就像這樣的,不要詩,要自己創作,不能抄襲哦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 、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俗稱兩把頭),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袍 ,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袍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史書記載"……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干、牡丹帶、盤金滿綉等各色,一衫一裙……鑲滾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綾綢,新時離奇,變色以後很難拆改。又有將羊皮做襖反穿,皮上亦 加鑲滾,更有排須雲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女不纏足不著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比較鮮明。
康熙年間:貴族婦女流行一種身著黑領金色團花紋或片金花紋的褐色袍,外加淺綠色鑲黑邊並有金綉紋飾的大褂。襟前有佩飾,頭上梳大髻,也有包頭巾樣式。侍女是著黑領綠袍,金紐扣,頭上飾翠花,並有珠璫垂肩。
乾隆年間:婦女著鑲粉色邊飾的淺黃色衫,外著黑色大雲頭背心。裙邊或褲腿鑲有黑色綉花欄干,足著紅色弓鞋。也有著朱衣,袖邊鑲白緞闊欄干,足著紅色綉花鞋。也有的著鑲有黑邊飾的無領寶藍色衣者,襟前掛香牌一串,紐扣上掛時辰表、牙簽、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結桔黃色帶子,垂在腰胯兩側與衫齊,帶子的端頭有綉紋。也有的著白紗汗衫,黑褲紅腰帶、紅肚兜,鞋後跟有提舌。
嘉慶、道光年間:女子多著低領藍衣紫裙,裙子鏡面和底邊均鑲黑色綉花欄干,袖口鑲白底全彩綉牡丹闊邊。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鑲闊欄干,裙帶垂至膝下,肩有鑲滾雲肩。也有的著團花綠衣淺紅色裙,裙的鏡面上綉少許折枝花數朵,披雲肩垂流蘇。
同治年間:流行藍緞地鑲闊邊的綢褲帶,帶寬一丈或數丈,帶端有綉紋。無論著裙著褲均有系帶的習俗。腰帶系後垂至膝下為尚。
光緒中期:婦女衣裙漸短,袖子漸寬,帶長過膝露出約一尺有餘,走動時隨風飄擺,也有將流蘇縫於帶端,擺動時呈現異樣效果。服色以選用湖藍、桃紅為多,也有寶石藍和大紅等色。
光緒末年:婦女的衣服身長過膝,採用大鑲滾裝飾,裙上有時加十六至二十條飄帶,每條帶尾繫上銀鈴,步行時有響聲,甚為風趣。衣襟前掛有金或銀制的裝飾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鑷子等。有的還掛有梅檀一類的裝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著內裝香脂粉的綢緞或緙絲製成的小鏡袋。與此同時,上海流行一種新裝,這種新裝不但在袖邊,也在臂肘上飾以鑲滾,衣服較前窄且長,褲子也相應地窄了一些。並配以三至四對手鐲。如此新裝,確實將婦女們的形象裝扮得更 加清秀和嫻靜。這種在原有基礎上稍加變化的新形式,在當時就是時髦的新潮裝。
清末流行衣袖裡面裝假袖口,少時一、二幅,多時二、三幅。這種裝束,一則為了顯示身份和富有;二則為加強旗裝封閉形式的風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裝飾布局也追求與旗袍相同,由此整體服飾更增加了華麗的效果,也加強了裝飾的層次感。假袖口一層層連接起來,顯現出窄袖的修長感覺。
宣統至民國初年:這個時期婦女的衫褲比光緒未年更窄小,衣領卻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頰,如同馬鞍形狀。這個時期的鑲滾裝飾較前簡單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掛裝飾物。
清代女子服裝,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後至七品命婦規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婚喪嫁娶及壽日的衣服,宮廷中是按命婦的品級規定的;常服形式多,變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女裝常服
從《大清會典》和《大清通禮》的記載中得知,婦女日常用衣有嚴格規定,並受法律限制。當然由於它不受品級約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種類較多。服用也隨意得多。只是對奴僕、優伶、皂隸限制不得使用絲、絹、紗、綾、緞、紬和羅等檔次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細皮、細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隨便使用珠、翠、金、銀、寶石等貴重的裝飾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繭紬、貉皮和羊皮等較粗質地的低級原料。在當時如出現「時式裝」,則首先在貴族中間服用,在帝制統治時期,人們的衣妝不輕易改變,至於「奇裝異服」就更不允許存在了。
明代較多使用的紐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時才有所普及。滿人入關後開始普遍使用紐扣,成為制衣的必備之物。民間用紐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響,同時也受到國外商品輸入的影響,因此逐漸在衣服的領邊和襟邊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領大多是交領、對領和圓領、自清代旗裝用紐扣以後,衣領的形狀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出現了清代以前從未有過的立領、襟邊不外露,內衫也與前不同,大鑲大滾的工藝邊飾更是不一般,因而對裁剪縫紉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裝十分崇尚「官樣」和「內家樣」,一般出新樣都首先來自這些式樣。乾隆以後,由於通商口岸開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樣慢慢出現,兩廣和蘇杭一帶成為"時式新裝"的發源地;道光之後花樣愈出愈新,但是新時興的服裝式樣雖多,卻只能在貴族之間流行,平民不能隨意模仿。
自乾隆、嘉慶以後,不少旗女仿效漢服,在原來窄長的衣衫外面加上寬大袖子的馬褂,或加寬衫袍的衣袖,並學纏足等陋習,引起仁宗和宣宗動怒,連續下諭禁止,並申明滿洲八旗、蒙古、漢軍督統、副督統隨時詳查。違者治罪,一並嚴懲絕不寬大。
女裝禮服
分吉服和喪服兩類。宮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規定:皇太後、皇後、皇貴妃和貴妃的吉服冠採用熏貂並綴朱緯(一種圖案);龍褂色為石青有綉文;龍袍色用明黃,皇子福晉、親王福晉的吉服冠用熏貂,頂用紅寶石。皇子福晉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綉文;皇子福晉蟒袍用香色,通綉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著補服隨夫品級,補子的形制為方,清末品官的命婦有用圓形補底。一品文官綉鶴;二品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雞?;八品綉鵪鶉;九品及未入流的綉練鵲。武官一品綉麒麟;二品綉獅子;三品綉豹;四品綉虎;五品綉熊;六、七品綉彪;八品綉犀牛;九品綉海馬。無品級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補子,紅裙,衣袖口邊鑲綉可隨意。而妾只能用粉紅色和淡藍色。清代命婦的鳳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為主要裝飾),霞帔、蟒襖沒有規定。總之,清朝命婦的各種品級均以綉蟒為裝飾。這一點與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婦大衫不綉蟒,而只綉雉(瞿)、孔雀、鴛鴦和練鵲。
古代妃子的穿著: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在唐代,石榴裙是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唐人萬楚在《五月觀妓》中說:「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韋庄也唱道:「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贈姬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描寫了那位彈琵琶的女子色藝驚人:「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這「血色羅裙」即是石榴裙。
石榴裙流傳的時間很久遠,明代唐寅在《梅妃嗅香》一詩中寫道:「梅花香滿石榴裙」。雖寫的是唐朝之事,即可看出當時現實生活中,此種款式的裙子仍為年輕女子所珍愛。
由於石榴裙經久不衰,於是俗語中說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稱之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鮮活地用著。
唐代的婦女,對裙子特別鍾情。除石榴裙外,還有許多別致的款式。初時,裙子窄而瘦長,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句子。到盛唐時,裙子的製作精美華麗,有的價格昂貴,主要式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間裙,即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的材料互相間隔和排列而做成的裙子,每一間隔叫作一「破」,有「六破」、「七破」和「十二破」之分,顏色有紅綠、紅黃、黃白諸種。百鳥裙,用多種飛禽的羽毛捻成線織成的裙子,因做工考究,故立體感強,「正視為一色,旁視為一色,目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穿上它「百鳥之狀皆見」(《新唐書》)。
花籠裙,是用輕軟細薄而又半透明的「單絲羅」織綉而成,上面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綉出花鳥等圖案。百鳥裙和花籠裙,都是穿在一般裙子外的套裙。此外,還有百疊裙、畫裙(在裙子上直接作畫)等。
披帛,中國古代婦女服飾。隋代壁畫中已有披帛,唐代廣泛流行。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披帛,是長條形狀的巾子,搭在肩上,纏繞在手背間,一般都是薄薄的紗羅裁成,上面有印花,或者是金銀線織就的圖案。據專家們考證,披帛不是中土固有的服飾,可能是來源於西亞,更詳細點,是來源於波斯,而波斯人披帛的習慣,則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
隨著佛教東傳,南北朝時期佛教題材的壁畫中,已經出現了身披披帛的女供養人。唐代開元以後,長長短短,寬寬窄窄的披帛開始出現在每一個追逐時世裝的女性肩上。這樣說來,一條條披帛,竟然也是國際化的成果了。自信開放的大唐女性們奉行服飾上的華麗精巧。「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花花草草們也可以一親芳澤。《舊唐書?輿服志》里這么說:「風俗奢靡,不依格令,綺羅錦綉,隨所好尚。上自宮掖,下至匹庶,遞相仿效,貴賤無別。」唐玄宗就曾頒下詔令:宮中二十七世婦和寶林、御女、良人在隨侍和參加後宮宴會時,都須身披綉有圖案的披帛。而宮女們在端午節時,也要披較為華麗的披帛,稱為奉聖巾或續壽巾。
美麗的大唐女子,站立時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靜謐,走動時飄逸舒展如風拂楊柳,動靜相得益彰。這種附加的服飾,延伸了身體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不是為了實際的用途,僅僅就是為了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然而這不是魏晉時候可望而不可即的虛幻美感。高髻、披帛、半臂、袒領服,少有地線條感和人體美相結合,它所依賴的不是傳統的倫理規范,也不是公眾社會對女性的戒備心理,那是在偶然性的因素之下,女人們短暫地煥發了審美想像力的產物。披帛這種「時裝」,借鑒了當時風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唐代的女子們從舞台服裝中汲取靈感,而日常穿著也可以升華為表演服裝。在後來的京戲《天女散花》里,梅蘭芳舞動長長的飄帶,那一定也是對披帛象徵性地極端發揮。
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花園里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 「披帛」。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前進,這些繁瑣的「服飾」也逐漸的消失。不過類似「帔子」的長、方圍巾以其實用功能仍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開來。而「披帛」,人們只能從敦煌飛天畫壁、出土陶俑、影視歌舞的古典劇目或滿族傳統婚禮中偶爾領略,欣賞其長虹絢霞般飄逸、浪漫、飛揚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