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裙子分類 » 傣族裙子兩根帶子起什麼作用
擴展閱讀
民國旗袍搭配什麼包 2024-11-02 12:14:03
福田助力泵皮帶多少長 2024-11-02 12:09:12
6140車床皮帶有油怎麼辦 2024-11-02 12:09:01

傣族裙子兩根帶子起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 2022-10-23 07:22:40

❶ 『傣族裙子的穿法`````````』

傣族是新平世居民族之一。古代的「百越」、「滇越」等族群就是今傣族的先民。新平傣族根據其服飾上的特徵,習慣上稱為「』花腰傣」。縱觀之,我國雖有眾多的民族,但以服飾特徵來命名支系的民族卻是鳳毛麟角。由此可見,新平傣族服飾特點之顯著。
服飾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是人類共有的文化特徵、同時,還是一個民族最顯著的外在標志,是一個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的外在表現。服飾的種類、式樣、色彩與各民族所屬的歷史文化系統,所處的社會自然環境、經濟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審美趣味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內在的聯系,是多種文化因素的綜合產物。正如郭沫若先生1956年在北京服裝展覽會的題詞中寫道的:「衣裳是文化的表現,是思想的表現,是體現科技水準,是反映民族。時代,更是一個國家人民的文化修養素質的具體化。」因而,應該說,服裝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護體問題,而是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社會意識和文化心態的反映。服飾浸透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汗水,記載著人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鑄造生活的能力。
根據自稱,新平花腰傣又可分為「傣雅」、「傣卡」和「傣灑」三支,但其服飾特點基本相同,局部上略有差異。本文著重以人日最多的傣l雅服飾為主,從色、形、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色
從整體上看,黑色是花腰傣服飾的基調,從頭到腳大體由黑色組成,是自織的土布,經過加工,染成黑色(也有部分為青色人從質地、從顏色上看去,極顯得淳厚樸素、柔和內斂,給人予一種親切之感。這樣質地、這樣顏色的服飾,給人帶來的美感,其美就美在它的深沉凝重,含蓄蘊籍;使人感到東方式的靜穆崇高,神秘朦朧之美;引人產生無盡的聯想。這種黑色更有一種空間感和深度感,給人產生一種能吸收和包容一切的自然的顏色的感覺。當然,僅有黑色未免太過於凝重和板結,缺乏生氣。於是,在整體上,一方面雖然充分利用黑色,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計地打破黑色一統天下的局面,因而,各種亮麗醒目的裝飾色躍然而上,點綴在黑色衣服、裙子及頭飾的邊邊角角,其中紅色份外奪目。
整套服飾從上到下,從前到後處處用紅色裝點。最為醒目的有三處,一處是頭帕上,一條鮮紅纓穗垂在頭兩邊際;另一處是兩支袖口上各鑲有三寸左右的紅色綢緞,與黑色長袖相銜接;還有一處是裙子下部也鑲有略寬於袖口的紅色綢緞,與黑色裙身相銜接。這三大塊紅色的嵌入,讓整個局面起了很大變化,在原本十分古樸、厚重的色調上增添了不少典雅與變幻。
應該說,紅、黑二色的相配運用並非花腰傣獨有,而是很久遠歷史的相傳。黑與紅色調的選擇與利用,除了客觀上因為當時製取比較容易,也是人類在色彩選擇方面共有的經驗的領域的原因外,也反映出古代人們對於紅。黑二色的宗尚意識。雖然在以後製取顏色的手段和方法都已相當地進步,代代相沿,眾多傳統民族服飾上仍以黑、紅二色為主色,達配在一起,這無疑也說明了其內在選色上的強固的社會觀念。花腰傣的服飾上,從頭飾、上衣(含內衣和外衣)、裙子、頭飾等物件,以黑為底色,但多多少少都用紅色作裝點,該二色所展示的色彩世界是其它顏色難以取代的。
與紅色並列裝點的顏色,除紅色外還有黃色。紫色、藍色、綠色等,這些裝飾色一般不大面積使用,而是成一條條的花邊連在一起,或鑲在袖口邊與衣服邊,或嵌在裙邊及圍裙邊,使原來以黑為主的凝重古樸的世界一下變成了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紅、紫、黃、綠、藍等這些裝飾的顏色,能讓人們從大自然中的天空、太陽、彩霞、土地、植物,甚至鮮血等去感覺去聯想。把人與自然結合起來,古樸上增添典雅,厚重中增添細膩;深沉中顯出明快,靜穆中看到流動;含蓄中流露瀟灑;神秘中增添自然。也正是由於數道彩條。把新平傣族女性的腰部裝點上道道彩環,故而才有了「花腰傣」這美麗的稱呼。
在花腰傣的服飾上,還有一種異常搶眼的東西,那就是滿身的銀泡。無論兒童裝還是老年裝都喜歡用銀泡、銀穗裝點。內衣的前胸與領口,外套的左右兩邊、頸部,還有纏掛在臀部的背飾,均點綴著銀泡。衣上千顆成排的銀泡、銀穗,再配上一套銀質首飾,在陽光下閃閃爍爍,走起來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銀泡以它的色相鮮明飽和使得服裝上又滋長出了無盡的高雅與華貴。華美的銀色與原來服裝的諧調統一結合,從而讓花腰傣的服飾色彩有了其它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加之,服裝製作和穿戴又耗時費力,難怪有人就這么推測說,花腰傣服飾不是普通百姓、人家的服裝,而是古代宮庭貴族的服飾。
二、形②
花腰傣的服飾大體由三部分組成:服飾主體含上衣、褲子和裙子。首飾含頭飾、背飾、腰飾和手飾;人體裝飾含紋身與飾齒。
與多數民族一樣,花腰傣服飾的特徵主要體現在女性服飾上。從傳統說,男性服飾較為簡單,上衣是黑色圓領的對襟衫,褲於為黑色打折褲,帽子為黑色沿帽,也有人用黑色包頭。現在,除部分老年人仍穿黑色對襟衫外,中青年男子普遍已改現代裝。
婦女服飾中,上衣短小,一般為兩件,一件為貼身的內衣,另一件為無或外衣。內衣圓型小立領,左枉、無袖,僅長及腹部。領邊及下擺邊沿都綴有寬窄不一的一排晶瑩閃亮的細銀泡,銀泡中間還綴有銀穗。外衣無領無鈕,比內衣還要短,僅僅遮住胸部。襟邊和下擺邊鑲一條彩條或刺綉花飾,有的襟部也嵌上細銀泡及銀穗。袖細長及腕,袖的下半載間鑲嵌著紅、黃、綠、白等色的彩布,或彩色絲線綉飾。由於上衣比較短,腰部常常外露,故而又用一條較寬的綵帶纏腰,既可系裙,又可束腰。「花腰傣」之稱由此而來。
從小時候起,女性就只穿裙子。裙子一般穿三條左右,少則一條,最多可穿至五條左右。裙子為筒裙,習慣上自上向下套,裙擺綉有彩色花邊,數條裙於疊穿,一條比一條略向上提高,正好讓每條裙子的花邊外露,裙子從左向上提,使裙身形成一個斜度,讓那一條條色彩鮮艷的花邊看似波浪起伏的江河。傳說那是傣鄉千萬條溪流江河的象徵。裙子上端纏數塊青布圍裙,一塊又比一塊纏高些,剛好讓綉有各色花環的固邊外露,十分嬌艷俏麗。
綁腿是西南地區許多民族都使用的一種服飾習俗。由於西南地區諸民族多依山而居,山間林木、荊棘叢生遍地,上山勞動尤其是穿短裙的婦女腿極容易被劃傷,也容易遭蟲叮蛇咬,裹上綁腿起到防護作用,而冬季又有防寒保暖之功效。花腰傣婦女均如此。
花腰傣的笠帽非常獨特,形狀不像其它地區或其他民族的斗笠那樣呈錐狀或草帽形,而是邊沿上翹,成碟狀。戴時不正戴,都是向側前方傾斜。
首飾,特別是頭飾,在我國許多民族中是最主要、也是最豐富最具有特色的部分。花腰傣婦女的頭飾是先將束發盤於頭頂,用一條寬約兩寸的青布頭帕將頭發層層裹住,再用一條寬約寸許,兩端綉花的青布條加一條鮮紅纓穗,從頭頂垂至兩邊耳際,又用一塊寬約半尺、長一尺的紅條花布從前額沿頭頂披至腦後,用一條寬兩寸兩端綉花的青布條捆穩後,將披於前額和後腦勺的紅條花布撩起別進頭帕內。這樣的頭飾,高高聳立著,宛如古代中原秀才高帽。要做這樣的頭飾是很費功夫的。據說即便是一個手比較巧的婦女,也要兩個多小時才能做成這樣的頭飾。
耳環也是花腰傣頭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女孩出生的第三天就得穿耳眼。十四五歲開始戴銀制耳環。這意味著姑娘己到了談戀愛結婚的年齡。出嫁時帶的耳環更大,、一般有筷子那麼粗。
花腰傣婦女探親訪友或趕街聚會時,身後臀部上還要纏戴一塊三角形狀布飾,整塊布鑲滿銀泡和各色絨花,下端還綴滿紅纓穗,這布塊把花腰傣姑娘們襯托得更加美麗動人。在平時的生產勞動中、外出時,婦女們還樂意掛一隻精巧玲攏的「秧籮」。秧籮是用細竹編成的,高約20厘米左右,圓口微開,約十二三厘米,中部略細,下端稍寬呈方形。秧籮不僅是她們隨身裝東西的器具,也是一件十分漂亮的腰部飾物。
上衣袖長只及腕部,這就留下極大的空間給手上戴飾物。婦女們手上普遍都戴有銀手鐲和銀戒指。
頸部和胸部雖沒有單獨的飾物,但鑲在內衣立領及胸前的銀泡和銀穗也起到了足夠的裝飾作用。有的老人衣服上嵌著少許銀泡,但更多的是飾綉花,以顯示老人的心靈手巧。有的老人更樂意胸前掛上一個小銀盒,一來起到裝飾作用,二來放一些石灰,便於他們嚼擯榔時使用。
紋身和飾齒是我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的一種特殊人體裝飾,這種古老的習俗,至今在新平傣族中還有留傳。但傣雅、傣卡、傣灑中,僅有傣灑有紋身習俗。其紋身的部位和花紋等與其它地區傣族不大一樣。德宏和西雙版納的傣族一般紋於胸、腹、背和四支,花紋以龍、蛇、虎、豹等為主,主要流行在部分傣族男子中。由於紋身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在這些地區的人常把是否敢紋身,當作衡量男於是否勇敢的標准。不敢紋身,就會被視為懦夫,讓眾人瞧不起,姑娘更不會愛他。人們還說死後也只能當野鬼,不能與祖先相會。新平花腰傣則不同,普遍是女性紋身。當地人認為女性膽子小,紋身後鬼使不敢靠近他們,又說,紋身有驅鬼的作用。這里紋身的部位在手指及手腕部,其它部位未發現有紋身的現象。早期花紋沒有什麼規則,一般以「△」「○」「=」「米」等圖型為主。如今的年青人則更多地使用漢字或拼音,內容多以情感上的語言為主,如「愛」、「想你」、「忍」、也有人用英文「I love you」等等。
飾齒同紋身一樣,也是古老遺俗之一。花腰傣的飾齒主要是染齒。染齒一樣多為婦女。女孩到了十三四歲,待牙齒換完以後,便用特製的染料將齒面染黑。他們認為牙齒越黑越美,越黑越討人喜歡。也有人把檳榔和石灰放在嘴裡咀嚼,時間久了牙齒就會逐漸變黑,且經久不褪色。
三、態
花腰傣的服飾美。這種美不僅出自服飾的色、服飾的形,更出自於色與形搭配後所形成的「態」。這種「態」不是用感官可以直接感覺得到的,而是讓人通過心才能體味到的服飾所表現出的那種超越外在感性形象的個性特徵,那種生生不息的藝術感染力和美感的生命力。
服裝的款式、搭配以及穿戴方法等,雖然可以是靈活多變的,但同時也是有一定「法則」要依的。猶如語言中的詞法句法關系一樣,遣詞造句各有各的方式,但必須遵照固定的語法規則,雖然有其靈活性和自由度,但它又是約定束成的,得按照一定的規則組調成句。服飾也是一樣的道理。當然如果服飾的結構和達配完全法則化了,像遵循數學公式一樣嚴格不移,那麼服飾便會失去其特色,顯得板結而缺乏生氣。因此,有許多服飾,便偏離和超越了所謂的一般常規,既產生於現實的極限處,同時又超越了現實。花腰傣服飾便是這樣一種給人以視覺的直觀,創造變形的形象來反映生活的服飾藝術,其態也從中而來。
其偏離和超越是通過兩方面來實現的,一是本身「形」上結構的偏離;二是穿戴方式上的超越。現在從上至下來看一下其偏離和超越的情況,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具有特徵的「太」。
先從帽子說起。「帽子」按《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花腰傣婦女出門,無論是趕集還是勞動,頭上總是斜頂著一頂與眾不同的笠帽。由於其形狀的特別,沒有帽身及帽沿,成碟狀,往上翹,而無法「戴」。確切地說,也不是「頂」,似乎是斜「架」在頭上。花腰傣的帽子雖然也起到了它的實用性——遮陽,因他們居住的地方炎熱,但更多的卻是顯示了它的裝飾功能。雖是一頂小小笠帽,由於形與戴的方法的變異,使帽子的功用發生了質態變化,魔術般地產生了無盡的風情。再加上腰部挎著的那別致的小秧籮,上下呼應得很巧妙,渾然一體,既不做作,又達到了一種自然天成的藝術效果。二者飄逸著勞作帶來的香和醇美。不是美麗所能盡言的造型
花腰傣上衣分為兩件,即內衣與外衣。一般說來內衣應該短於外衣,且裝飾物應該在外衣上,而花腰傣完全突破了這種常規。內衣無袖圓立領,左衽,從領到胸直到衣服邊腳都鑲滿了銀泡,綴滿了銀穗。外衣無鈕,比內衣還要短,僅僅遮掩了胸部,讓內衣上的裝飾物一覽無余。外衣僅襟邊和下擺邊鑲有銀泡、銀穗,有的索性只以刺綉花紋為飾。閃著光亮的精緻飾品與沉靜的黑色,還有炫目的紅黃橙相互交映著,整個上裝彷彿是一件藝術的精靈,艷而不俗,絢爛多姿。毋庸置言便訴說了花腰傣女性的溫婉優雅和遠古本民族的繁榮。
花腰傣的上衣雖分內外,但都可以與裙於一塊兒搭配穿戴。無袖、立領、左衽的短上衣配上裙子,就把女性的妖嬈盡情展現出來。加上外衣,隱秘內秀的性感便得以充分體現。從而讓人感到,性感並非袒胸背,女性身體曲線美依附於特別的氣韻與內質顯出其「態」,且不浮不躁,具有真正的美感,這才是最具光彩的。
形式的組合,包括一系列的老規距,諸如整齊、對稱、均衡、分層、有序、統一等等,這一切都沒有在花腰傣的服飾中得到很好體現。花腰傣上衣的特點,除上述內外相比較的特點外,還有另外有一大特點,就是左右不對稱,這也是在服飾中很少有的情況。從形狀來說,外衣左邊短,右邊長,形成一種高低差落的感覺。從圖案裝飾來說,左邊鑲有彩色右。裙於為筒裙,習慣上自上向下套,裙擺綉有彩色花邊,數條裙子疊穿,一條比一條略向上提高,正好讓每條裙子的花邊外露,裙子從左向上提,使裙身形成一個斜度,讓那一條條色彩鮮艷的花邊看似波浪起伏的江河。傳說那是傣鄉千萬條溪流江河的象徵。裙子上端纏數塊青布圍裙,一塊又比一塊纏高些,剛好讓綉有各色花環的圍邊外露,十分嬌艷俏麗。
綁腿是西南地區許多民族都使用的一種服飾習俗。由於西南地區諸民族多依山而居,山間林木、荊棘叢生遍地,k山勞動尤其是穿短裙的婦女腿極容易被劃傷,也容易遭蟲叮蛇咬,裹上綁腿起到防護作用,而冬季又有防寒保暖之功效。花腰傣婦女均如此。
花腰傣的笠帽非常獨特,形狀不像其它地區或其他民族的斗笠那樣呈錐狀或草帽形,而是邊沿上翹,成碟狀。戴時不正戴,都是向側前方傾斜。
首飾,特別是頭飾,在我國許多民族中是最主要、也是最豐富最具有特色的部分。花腰傣婦女的頭飾是先將來發盤於頭頂,用一條寬約兩寸的青布頭帕將頭發層層裹住,再用一條寬約寸許,兩端綉花的青布條加一條鮮紅纓穗,從頭頂垂至兩邊耳際,又用一塊寬約半尺、長一尺的紅條花布從前額沿頭頂技至腦後,用一條寬兩寸兩端綉花的青布條捆穩後,將被於前額和後腦勺的紅條花布撩起別進頭帕內。這樣的頭飾,高高聳立著,宛如古代中原秀才高帽。要做這樣的頭飾是很費功夫的。據說即便是一個手比較巧的婦女,成這樣的頭飾。
耳環也是花腰傣頭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女孩出生的第三天就得穿耳眼。十四五歲開始戴銀制耳環。這意味著姑娘己到了談戀愛結婚的年齡。出嫁時帶的耳環更大,一般有筷子那麼粗。
花腰傣婦女探親訪友或趕街聚會時,身後臀部上還要纏戴一塊三角形狀布飾,整塊布鑲滿銀泡和各色絨花,下端還綴滿紅纓穗,這布塊把花腰傣姑娘們襯托得更加美麗動人。在平時的生產勞動中、外出時,婦女們還樂意掛一隻精巧玲攏的「秧籮」。秧籮是用細竹編成的,高約20厘米左右,圓口微開,約十二三厘米,中部略細,下端稍寬呈方形。秧籮不僅是她們隨身裝東西的器具,也是一件十分漂亮的腰部飾物。
上衣袖長只及腕部,這就留下極大的空間給手上戴飾物。婦女們手上普遍都戴有銀手鐲和銀戒指。
頸部和胸部雖沒有單獨的飾物,但鑲在內衣立領及胸前的銀泡和銀穗也起到了足夠的裝飾作用。有的老人衣服上嵌著少許銀泡,但更多的是飾綉花,以顯示老人的心靈手巧。有的老人更樂意胸前掛上一個小銀盒,一來起到裝飾作用,二來放一些石灰,便於他們嚼檳榔時使用。
紋身和飾齒是我國少數民族,服飾文化中的一種特殊人體裝飾,這種古老的習俗,至今在新平傣族中還有留傳。但傣雅、傣卡、傣灑中,僅有傣灑有紋身習俗。其紋身的部位和花紋等與其它地區傣族不大一樣。德宏和西雙版納的傣族一般紋於胸、腹、背和四支,花紋以龍、蛇、虎、豹等為主,主要流行在部分傣族男子中。由於紋身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在這些地區的人常把是否敢紋身,當作衡量男子是否勇敢的標准。不敢紋身,就會被視為懦夫,讓眾人瞧不起,姑娘更不會愛他。人們還說死後也只能當野鬼,不能與祖先相會。新平花腰傣則不同,普遍是女性紋身。當地人認為女性膽於小,紋身後鬼便不敢靠近他們,又說,紋身有驅鬼的作用。這里紋身的部位在手指及手腕部,其它部位未發現有紋身的現象。早期花紋沒有什麼規則,一般以「△」「○」「=」「米」等圖型為主。如今的年青人則更多地使用漢字或拼音,內容多以情感上的語言為主,如「愛」、「想你」、「忍」、也有人用英文「I love you」等等。
飾齒同紋身一樣,也是古老遺俗之一。花腰傣的飾齒主要是染齒。染齒一樣多為婦女。橫條,右邊鑲有豎條。就彩色條的寬窄來說也明顯不同,橫的寬,豎的窄。顏色就更沒有定數。這樣的無序變化結果,卻使本來靜態的服飾便產生了動感。
這種由靜生動的效果,不僅產生於上裝,也同樣產生於下裝。上裝在形上不對稱,而下裝裙的編織是完全對稱的,但穿法上仍然打破了這原本有序的對稱,在左邊打了個褶,使裙子微微往上升,於是本是平直的筒裙,便產生了立體的效果,又顯得輕松隨意。更可貴的是,由於裙子底邊綉上道道彩條,似波浪起伏,便成了花腰傣心目中與稻作民族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條條河流的象徵。
花腰傣服飾的色彩運用毫不保守,非常大膽。看其腰部的彩色與其上端的銀飾,在黑色上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千變萬化層出不窮,讓人覺得再規矩的圖案也可以變得大膽活潑起來了,演繹著一個極其完善的多彩夢幻景象。勾勒出花腰傣女性曼妙身姿的花腰帶。營造出濃郁氛圍的腕鐲及耳環,鑲滿綴飾和疊疊堆積的深淺色彩變化的上衣,含蓄內斂且熱情奔放的變異筒裙以及散發著無限風情的笠帽和秩籮相融,有遮有露,活動起來便成了一種奇妙的肢體語言。悠然得體,視而醉眼。
花腰傣服飾的「態」應該說是其服飾生命中流淌不息的源頭,其獨一無二,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不是任何服飾的「克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它仍然不失為一種沉澱的時尚。是一支飄盪在美麗哀牢山中聲韻悠久的「民歌」

❷ jk制服裙子里的兩根帶子有什麼用

晾曬的時候可以勾在衣架上

❸ 有時候買來的衣服內部肩膀處會有2條細小的繩子,請問有什麼作用

是用來掛衣服的,防止衣服被衣架撐的變形。

衣服肩部各有兩條繩子,這種常見於領口較大的衣服,目的是用來掛衣服的,掛晾方法是將繩子穿在衣架中間的掛鉤上,這樣衣服就不會從衣架上掉下來,衣服的肩部也不會被衣架撐出一個引子出,也能夠防止衣服的領子越變越大。

(3)傣族裙子兩根帶子起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衣服變形防止注意事項:

1、對於襯衣襯褲及針織服裝可以平整疊起來存放,對於外衣外褲要用大小合適的衣架褲架將其掛起。

2、懸掛時要把服裝擺正,防止變形,衣架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切不可亂堆亂放。

平整、挺括的服裝能給人以很強的立體感、舒適感。尤其是現在,對衣形的要求就顯得更為重要。它可以體現出服裝的風格和韻律,是現代服裝的靈魂。因此在收藏存放服裝時,一定要將衣形保護好,不能使其變形走樣或出現褶皺。



❹ 褲子腰圍內側兩邊有兩個帶子,是什麼作用

這兩根帶子的作用是:在掛衣服時防止衣服掉落。

具體使用時需要准備的工具:衣架。

使用方法如下:

1、首先,需要將褲子掛在晾衣架上,注意掛的是褲腰的部分。

❺ 傣族.景頗族.阿昌族.納西族.白族的穿戴

白族服飾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以年輕姑娘的服裝為例,上衣多為白色或淺色襟衣或襯衣,緊袖管上鑲有各色花邊。外罩多為紅色,淺藍色為主的領褂。下穿白色或淺色長褲。腰系短圍裙,鑲有花邊,綴有綉花圖案。寬花腰帶和飄帶緊束腰身,頭梳獨辨,盤於疊成長條形的桃花或印花頭巾中間,再纏以紅頭繩,左側飄吊著一束雪白的纓穂,手腕上戴銀質或玉石的手鐲。腳穿綉花鞋。
大理白族織綉紋樣以花卉圖案較為常見,如頭巾、圍腰、飄帶、背帶、草帽帶、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為主。
小孩服飾中的帽子,有綉花的獅子帽、虎頭帽,兔子帽、老鼠帽、青 蛙帽、雞冠帽、魚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釘上銀飾物。一頂帽子往往要幾十個工才做成。衣褲有僧衣,綉花口水兜,綉花撐腰,綉花圍腰,綉花被風,連襪褲,綉花裹背。鞋子有綉花獅子頭鞋、虎頭鞋、貓頭鞋、兔 子鞋、老鼠鞋、翅頭鞋、船形鞋、蝴蝶鞋等。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綉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系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婦女服飾中少女頭飾極為講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歡梳獨辮,用一塊挑花頭巾,把它疊成長條形加在上面。再用紅頭繩繞著長長的獨發辮,把辮子挽上,發辮成龍,擠在中間,上成龍馬角,下成龍鳳尾。頭巾上的纓穗繫到左耳下,風吹飄搖,銀珠閃閃發光。額上纓花發壘成串,既顯示了少女長發美,又突出了發辮下色彩鮮艷的頭巾,非常滿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發型和頭飾所特有的風韻。
白族姑娘出嫁時要制一套首飾,有蛇骨鏈,三須、五須、銀質掛鏈,懸上針筒、金魚等飾物;還有金、銀,玉、藤手鐲,紐絲錫,扁桃鐲,串珠鐲,小腿鐲等。以玉器手鐲和銀質技鏈最為名貴,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婦女的象徵;還有各種戒指、耳環、管子、帽花、八仙、冠針、龍鳳、蝴蝶、頭排鎖、圍腰牌,頂圈等。

——————————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
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一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一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蔑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
景頗族有「景頗」、「載瓦」、「浪峨」、「臘期」、「布拉」等五種自稱。服裝的顏色以黑、白、紅三色為主調,黃、綠、藍、棕、紫等顏色作搭配色,色彩鮮艷,對比強烈、濃重、搭配和諧。傳統上,景頗族的紡織材料主要用棉花、羊毛、麻等,用手捻成線,然後再織成布。用樹葉子和其它天然植物原料進行加工製成染料。飾物以銀器為主,其它有藤製和草編的配飾物。
景頗族人平時的裝束很普通,男子與漢族人的穿著沒有什麼區別,男子一般著黑色對襟短衣,褲腿短而寬。只有部分老年人還穿大襟上衣和寬松肥大的褲子,留辮子纏在頭頂上,裹以黑布包頭。

——————————

阿昌族已婚婦女的頭飾獨具一格。高包頭是梁河地區已婚婦女特有的頭飾。阿昌語稱之為「屋擺」。這種頭飾用自織自染的兩頭墜須的黑棉布長帕纏繞在梳好發髻的頭上,造型高昂雄偉,足有半米多高,將其展開,長達5至6米。據調查,它在我國具有包(戴)頭飾習俗的眾多民族中,阿昌族已婚婦女頭飾的高度名列首位。關於它的禁忌甚多,包戴儀式神聖莊重,第一次包戴必須在婚禮後,由兒女雙全的中年婦女在新房內幫包。平時包取,長輩晚輩互相迴避,外人不可隨意觸及。關於這種頭飾的來歷,民間有兩種傳說:一說遠古時候,沒有天地,世界一片混沌,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造天織地,共同創造了人類,然而惡魔臘訇造了太陽亂世,遮帕麻幾經「鬥法、斗夢」,終於用神弓射落了假太陽,世界又重獲新生。據說,阿昌族婦女的高包頭就是遮帕麻射落假太陽的神箭箭頭的標志。另—種傳說:在遙遠的古代,阿昌族家園備受外敵侵擾。在一次血戰中,男子彈盡糧絕,女人送箭受阻。一位婦女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讓前方男子都用布帶包成高包頭,後方婦女便向「高包頭」射箭支援。這樣,男人既從包頭上獲得了支援,又迷惑了敵方,敵方也將箭誤射向高包頭。高包頭挽救了阿昌人的性命,保衛了阿昌族家園。為了紀念這次戰斗和那位婦人的機智勇敢,阿昌族婦女從此就包起了高包頭。
阿昌族婦女的衣飾古老而獨特。「掛膀」和「剪花衣」是梁河阿昌族別具特色的兩種衣飾。「掛膀」一種坎肩式小罩衣,多用黑綢或黑棉布做成,對襟,釘銀牌扣,外掛銀鏈、三須、灰盒、針筒、小魚、耳勺、叉子、戳頭棍等銀飾物。兩排對稱的銀泡和寬大的銀飾扣相襯,銀光閃亮,其布局排列近似於古代出征將士的戰袍。
早期阿昌族婦女在婚禮拜堂和年老去世入棺時,有一特定風俗,都要穿一件剪花衣,前者表示夫妻白頭偕老,生死不離,後者被認為到陰間可以和親人相會。這種衣服的特點是,深色毛質地,長袖無領對襟,釘圓銅扣,前襟和衣服四周均用各種顏色的方形或三角形布片鑲縫成幾何形圖案,中間還夾雜著刺綉花紋圖案。這種衣服古樸厚實,做工繁瑣,常常是幾人合作完成。關於它民間有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戶阿昌族,他們辛勤勞作,日子和美。父母養有三男三女,小妹名叫臘乖,在眾兄弟姐妹中聰明出眾。後來,父死母病,臘乖為安慰母親,讓母親永遠有花相伴,便費盡心思從山裡尋覓紅、黃、綠、白汁液的花根,舂碎,熬成水,染成彩色布片,各種顏色交相錯雜拼縫成衣,酷似一隻色彩斑斕的彩蝶,臘乖叫它「剪花衣」,母親穿上它不久便含笑去世了。臘乖思母成疾,夢中走到陰間去看母親,陰間守門的老者說,這里鬼魂千千萬,但凡人俗眼看不見。臘乖很失望,突然她看到了一個穿剪花衣的新鬼魂,那便是她的母親。臘乖病癒後,便告訴姐妹人死後,只要穿上剪花衣,即便到了陰間也能相認。於是姐妹相爭出嫁前都縫一件剪花衣,在拜堂和世後穿用。
梁河地區阿昌族新婚婦女要系條花帶子,阿昌語稱為「獨其薩萊」,手工摳織而成,上面有狗牙、民刀、骨、瓜籽、谷穗、蚯蚓、雞爪等多種阿昌族日常生活密切的動植物花紋案。每個圖案都有一定的含義,如狗牙能消災避邪,是狗圖騰崇拜的反映,長刀象徵開辟新生活,瓜籽象徵子孫興旺;谷穗表示五穀豐登。花帶子做工精細,艷麗奪目,是新婚婦女必不可少的陪嫁物之一。新婚之日,它作為新娘的特殊標志系於腰間,婚禮後,便由新娘珍藏,待女主人去世後,作為「靈帶」(靈魂象徵物),接回娘家,祭滿七日人再歸還,由後代妥善保存。

——————————

納西族婦女以勤勞能幹,賢德善良而著稱。她們的傳統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各地的服飾也有著差異:麗江縣大研一帶納西婦女上穿大襟寬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著長褲,腰系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制的圍腰,上打百褶,下鑲天藍色寬邊;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縫有兩根白色長帶,披時從肩搭過,在胸前交錯又系在腰後。羊皮披肩典雅大方,既可起到裝飾作用,又可暖身護體,以防風雨及勞作時對肩背的損傷。羊皮披肩是麗江納西婦女服飾的重要標志。它一般用整塊純黑色羊皮製成,剪裁為上方下圓,上部縫著6厘米寬的黑邊,下面再釘上一字橫排的七個彩綉的圓形布盤,圓心各垂兩根白色的羊皮飄帶,代表北斗七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徵納西族婦女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另有一種看法認為,上方下圓的羊皮是摹仿青蛙的形狀剪裁,而綴在背面的圓盤納西人稱為「巴妙」,意為「青蛙的眼睛」,這是崇拜蛙的麗江土著農耕居民與崇拜羊的南遷古羌人相融合形成納西族後的產物。
納西族女子服飾有兩種類型。第一種在麗江一帶,穿的人數較多,分布較廣。麗江納西族女子留發編辮,頂頭帕或戴帽子。一般內穿立領右衽上衣。衣為布紐扣、長袖、寬腰,前幅短,後幅長,用藍色、白色等布料製作。外罩一件用淺湖藍色、藍色、紫紅色、大紅色、黑色等顏色的棉布或毛質布料、燈心絨縫製成的有衽圓領的坎肩,系圍腰或搭裙。下著黑色或藍色、灰色長褲,腳穿綉花鞋、布鞋或膠鞋,背披七星羊皮背飾。這種羊皮背飾是納西族女子服飾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做工精美,造型別致。其 上七個日月星辰圖案,用綵線綉制,呈兩排綴飾在羊皮背飾的表面。第二種見於中甸白地。那裡的納西族婦女留長發,束於腦後或編成長辮,上飾有花紋的圓形銀牌。身穿開長杈的搭襟白色麻布長衣,襟邊為黑色並加彩綉,腰系黑底 起彩色線格花並垂毛線須穗的腰帶。下穿長褲的有彩色條紋的長百褶裙,穿氈鞋或靴,背披白毛山羊皮。其服飾色調素雅,古樸大方。各地納西族女子普遍戴耳環、戒指和手鐲,有些胸前掛銀須穗。
納西族男子的傳統穿戴也大致分兩種:一種見於麗江一帶,一種見於中甸三壩一帶。麗江納西族男子蓄短發,戴氈帽或纏包頭。氈帽中有一種一半卷邊、名為喜鵲窩帽的,十分瀟灑和別具一格。上身內穿麻布和棉布衣,外披羊毛氈或穿羊皮坎肩。下穿黑色或藍色長褲,腰束帶,穿布鞋、皮鞋。中甸三壩一帶的納西族男子穿麻布衣褲,衣為右衽或對襟、長袖外套,衣長到腹部,纏紅布包頭。各地的納西族男子服飾都比較簡潔,色調明快,顯得純朴自然。

——————————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保留著古代「衣對襟」、「頭纏布巾,喜掛背袋、帶短刀」的特點,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織「土布」。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近年來出現了有領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頭巾改為水紅色、綠色、粉紅色的綢子,褲子依舊。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一隻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過去有文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元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青年婦女盤於頭頂,是傣族服飾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通常用金銀製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據說這根銀腰帶十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夥子,就意味著她已愛上他了。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
傣族婦女一般都長得身材苗條,面目清純嬌美,看上去亭亭玉立,儀態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稱。她們不僅長得美,而且還善於打扮,用獨具特色的服飾把自己裝扮得一個個如花似玉。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把她們那修長苗條的身材充分展示出來。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不少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不仔細看還看不出袖管,前後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的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採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
如今的傣族女子,內穿色澤淡雅的無領、無袖緊身胸褂(城鎮傣女多戴胸罩),外穿無領細袖緊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長裙及地。長裙打折,多用銀帶系於腰際,該顯則顯,當斂則斂,使女性曲線分明,下肢修長,顯出亭亭玉立的苗條身姿。城鎮女子已極少纏巾,多挽髻於頂,插花、別簪、卡梳作飾,更顯綽綽風姿。衣裙色澤以孔雀綠、淡綠、肉紅粉紅、淡黃、嫩黃為眾。衣料多選用薄而柔軟的喬其紗、的確良或有錦絲綢縫制。外出參加集會或趕擺時,足登時髦皮鞋、涼鞋,肘掛拎包、手撐花傘遮擋烈日,處處顯出優美動人之風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傳統服飾「精華」的基礎上,朝著優美、輕柔、亮麗、淡雅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顯示出孔雀之鄉的孔雀羽毛般絢麗多彩的特點。

❻ 古代裙子上的兩條帶子叫什麼

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系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說文·系部》:「衿,衣系也。」段玉裁註:「聯合衣襟之帶也。今人用銅鈕,非古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❼ 衣服領口內兩條帶子是什麼用處

1、晾衣服

當下很多衣服,領口開的比較大,而晾衣架又不夠寬,稍有不慎,衣服才晾上去,就會掉下來;又有的衣服,面料非常好,很順滑,幹了後風一吹,搖搖欲墜;所以這兩根帶子的作用之一,就是用來晾衣服的

2、防變形

毛衣、針織衫之類的衣服一般比較重,洗滌受水之後更加如此,哪怕擰得再干,下垂感依舊存在,衣服又不具備記憶功能,如果此時的晾衣架還支撐著肩膀部位,晾曬幾次,一定會變形。所以這兩根帶子是防止衣服變形的。

3、固定

衣服布料光滑,所以這兩根帶子是用來固定衣服,防止下滑。

(7)傣族裙子兩根帶子起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壁掛式晾衣架是裝在牆壁上的,安裝高度一般到人的胸部,設計合理的應可以打起和放下,平時放下時貼著牆壁,不佔用空間,要晾衣服


壁掛式

時才打起。這些晾衣架短的適於酒店、宿舍、醫院病房、家庭的房間等等。長的適用於室外,如別墅或有院子的房屋。

落地式

落地式晾衣架就是直接放在地上用的一種晾衣架,現時常見的有X


拉伸式

型、蝴蝶型(又稱翼型)、單杠雙杠型幾種。適用於房間、陽台和室外。

拉伸式

拉伸型晾衣架也是裝在牆壁上的,平時可推緊貼在牆壁上,使用時拉開來晾掛衣服。適用於房間、陽台和室外。



❽ 裙子兩側的帶子是干什麼用的

起裝飾左右,你可以打個蝴蝶結,顯著有腰身。。。

❾ 裙子兩肩上有帶子的那是什麼裙啊

不是的,那兩根帶子是晾裙子的時候,方便掛在衣架上設計的,通常這種裙子都是掛脖裙

❿ 古裝裙子前面的布條是做什麼用的

兩個作用,一是裝飾作用,二是跟玉飾裙壓一樣起到壓制裙裾的作用,以免裙子被風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