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代官服制度的基本款式
據明萬曆年間著名通俗小說《金瓶梅》,描述當時婦女所穿服裝,上穿對襟衫、襖,下著挑線裙子,各式高底鞋兒,冷天再在衫外穿比甲,或裙內套膝褲,額裹眉勒,頭梳假髻,插戴釵鈿簪梳和珠子箍兒(用金玉珠石作花鳥,長列鬢旁叫釵,小的叫掠子),手戴釧鐲、戒指,耳戴耳環、耳墜,胸前掛金玉佩飾「墜領」,裙腰佩七事(用玉作的名「禁步」),是上乘時髦裝束,與宋代女式時裝一脈相承。對襟衫、襖與挑線裙、高底鞋配套的時裝,用料、色彩、工藝都十分講究,可以舉《金瓶梅》中所描寫的幾個例子為證,例如:①「上穿香色潞綢(山西潞安州、今長治出產)雁銜蘆花樣對襟襖兒,白綾豎領,妝花眉子,溜金蜂趕萄紐扣兒(明代女衫領部用金屬撳扣一二個,余用帶結),下著一尺寬海馬潮雲(紋)羊皮金沿邊(用以薄羊皮為襯的金箔切成金皮條釘綉成邊飾)挑線裙子(用絲線將裙褶挑聯使裙褶定型的裙子),大紅緞子(面)白綾高底鞋(在鞋底後跟部加墊一長圓形高底,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翹鳳頭高底鞋,鞋長12厘米,高底長7厘米,寬5厘米,高4.5厘米),妝花膝褲,青寶石墜子,珠子箍。」
②「家常挽著一窩絲杭州攢,金累絲釵,翠梅花鈿兒,珠子箍兒,金籠墜子。上穿白綾對襟襖兒,下著紅裙子。」
③「上穿沉香色水緯羅對襟衫兒,玉色縐紗眉子,下著白碾光絹挑線裙子,……頭上銀絲〓髻,金廂玉蟾宮折桂分心翠梅鈿兒。」
④「上穿柳綠杭絹對襟襖兒,淺藍色水綢裙子,金紅鳳頭高底鞋兒。」
⑤「上穿鴉青緞子襖兒,鵝黃綢裙子,桃紅素羅羊皮金滾口高底鞋兒。」
⑥「上穿著銀紅紗白絹里對襟衫子,豆綠沿邊金紅心比甲,白杭絹畫拖裙子,粉紅花羅高底鞋兒。」
上引六例,第一例是暖含灰調上衣與金彩下裝,大紅白底鞋子相配,色彩華貴而不入俗。第二例是白色上衣配紅裙,用金綠色掏袖形成局部對比,形成活潑明快的調子。第三例上衣為暖含灰色與光亮的白裙形成溫柔雅潔的色彩。第四例柳綠上衣與淺藍裙子,是素雅的同類色,以金紅鳳頭高底鞋作小面積對比,使色彩素而不寒。第五例鴉青緞襖與鵝黃綢裙,桃紅鑲金邊高底鞋形成相互對比,是極其大膽的配色,由於鴉青色性格穩重,故整體協調,華美大方。第六例對襟衫的銀紅、比甲的金紅心與鞋的粉紅是同類色,比甲的豆綠沿邊起對比作用,對襟衫的白絹里和白絹畫拖裙則提高了整體的色彩明度,這是一種以紅色為基調的對比配色,爽朗而有青春感。這些色彩配套中金色搭配極為慎重,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直裰(又稱直掇、直身)、襕衫、道袍,這種款式的衣服衣身寬松、衣袖寬大,膝下拼一橫幅為襕,故又稱襕衫,四周鑲大寬邊,前系二帶,為古代家居常服。隋唐時,朝野人士都穿,明代稱作直裰,儒生都穿這種服裝,凡舉人、貢生、監生穿藍色四周鑲黑色寬邊的直裰,故亦稱藍袍(後舉人、貢生改穿黑袍,生員仍穿藍袍)。元、明僧衣道袍與此款式相同。明初,太宗定庶民穿青布直身,也是此款。民謠有:「二可怪,兩只衣袖像布袋。」這是因為此類寬松式的服裝,表現文儒悠雅之風或士人燕居野趣風度是很合適的,而作為平民則不能適應勞動的功能需要,民謠把它看作可怪,就不足為奇了。
② 什麼時候可以穿裙子
春天和夏天,這兩個季節比較溫暖或比較熱,比較適合穿裙子
③ 什麼叫白綾羅裙
綾和纙都是布料的一種,就是用白色綾和纙做面料的裙子。
④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女子衣著穿戴
三國時期女子穿戴的是漢服。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漢服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4)什麼時穿白綾裙子擴展閱讀:
東漢男女服飾: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漢代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女子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清代,前後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東漢服飾一改西漢孝文帝提出的女子襦裙不能拖地的規定,拖地之風始於西漢昭宣時期,發展於西漢末期成平之朝,盛極於東漢。也就是說漢文帝的曾孫漢昭帝時期西漢女性貴婦的裙擺已經有非常誇張的拖尾了,之後一直有增無減,東漢更是力求奢華,連平民女裝也有拖地後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朝服飾
⑤ 古代的衣服類型
你說的那些應該是盔甲類的``
要是按古代衣服分的話`在古代的黃帝、堯舜時期開始有了衣裳,結束了史前那種圍披狀態。人們穿著這種式樣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們從經驗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和地的崇拜。遠古時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制",這種深衣形式在那時男女沒區別。
魏晉服裝
魏晉的鎧甲最普遍的形式是兩襠鎧,長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編綴而成,有的用整塊大甲片,甲身分前後兩片,肩部及兩側用帶系束。胸前和背後有圓護。因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得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所以這樣稱呼。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 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
南北朝服裝
南朝服式以襦裙為主,婦女尤其以著裙為正統,不穿裙而露褲的人,被看做是沒禮貌的行為。當時女子頭上包白綸巾(是一種配有青絲帶的頭巾,傳說在三國時諸葛亮平時戴此頭巾),衣袖長而且窄並加以縷雕花紋。跳舞者穿長衫,並在身上披掛很長的帶子,頭上束紈巾。
南北朝服式還有"袍"和"衫",衫在晉時已是必著衣的一種。"裘"在此時極為珍貴,以貂裘為最。" "是少年喜愛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愛有色之" "、"襦"、"帔"、"鶴氅",這些都是此時普及的衣裝。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場合穿著硃色單衣,便服和軍服以 為主。穿紅色袍就佩帶金帶,穿小袖長身袍則用金玉帶。平民婦女以襦襖為常服,這與南朝並無兩樣。北朝時期著裝衣料中綾錦最為華貴。
西周服裝
這時候服飾的專用界限等級標志開始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吊喪時又有喪服。衣裳雖然還是採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製成,寬四寸)、玉 (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系在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西周的服式除寬衣長帶的特有風格以外,還吸收了北方鮮卑族(今錫伯族)以帶鉤束腰的服飾花色(在絲帶的接頭處,以金、銀、銅或鐵等金屬製成的精細的勾或扣)。
秦代服裝
秦漢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服裝風格也趨於一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幅員廣大、民族眾多的封建統一國家。秦王政當上始皇帝之後,立即著手推行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如統一度量衡、刑律條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飾制度。不過,由於秦始皇當政時間太短,服飾制度僅屬初創,還不完備,只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一。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麼秦勝周就是水德,顏色崇尚黑色。這樣,在秦朝,黑色為尊貴的顏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了。
秦代鎧甲戰服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見。在陝西臨潼出土的陶俑所著鎧甲應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下擺一般多為圓形。
漢代服裝
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皇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朴,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它的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紅色的衣服、象田字狀的領子、戴玉 、紅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縫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緣黑色邊,作為朝服的中衣,需緣紅色邊,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裡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 "。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不多了,一般為直裾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服式既長又寬,從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寬為一尺二寸;
衫無袖;
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間,是衣裳中間顯要的裝飾物。漢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春秋戰國服裝
由於連年戰爭,戰國時期各種禮儀逐漸廢除不用。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諸侯國的服飾,由於風土所限,相應地產生一些變化。從近年來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中的彩繪木俑身上,可以看到當時很有代表性的服飾特點。這時候的服飾以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其纏繞是將前襟向後身圍裹,即採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因為衣料比較輕薄,為了防止薄衣纏身,所以採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裝飾雲紋圖案,即"衣作綉,錦為沿",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這些構思與製作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與聰敏。 戰國時期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相似。
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樣式。戰國時期的帶鉤質地多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尊貴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手工工藝,對金石進行加工後,其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工藝也屬上乘,如一種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紋,當時廣為人們喜愛和佩帶,名為"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程度上裝飾取代了實用。
商代服裝
中國古代的殷商時期開始有了文字,那時的文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甚至是圖畫。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見到衣、履、黃裳、帶、袂等反映服飾著裝的字樣。從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環、耳墜、項飾、笄、梳,以及絲綢、麻布和銅飾,分辨出精美的飾物和考究的衣物,但這些均為貴族所有。說明服裝與服飾體系正進一步完善。
衣、裳、冠、履、帽、襪等服飾形制的不斷出現,表明人們對服裝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漸從單純的實用功能,向裝飾點綴方向發展,從而使古代服飾趨向完整和統一。
唐代服裝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
宋代服裝
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朴平實,反映時代傾向。
宋代女子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後、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裝繼承唐裝,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縫制著護領。服式採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於面料的幅寬,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採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夾衣有前身短後身長的式樣,也有無袖的大背心式樣。出土的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綉有裝飾圖案,採用印金、刺綉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朝服是紅衣紅裳,內穿白色羅質中單,外系羅料大帶,並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 、玉釧,下著白綾襪黑皮履。除這種朝服是統一樣式外,官職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來區別的。主要是在有無禪衣(中單)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穿朝服時必戴"進賢冠"(一種塗漆的梁冠帽),"貂蟬冠"(又名"籠巾",是以藤絲編成形,上面塗漆的冠帽),獬豸冠(屬進賢冠一類)。
公服即常服,又名"從省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樣也。這種服式以用色區別等級。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豐年間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緋色;九品以上用綠色。按當時的規定,服用紫色和緋色(硃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高低職位以此物加以明顯的區別。
時服是按季節賜發給官臣的衣物。上至將相皇帝大將下至侍衛步軍,賜發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
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
"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 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
"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
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內用的叫汗衫,有交領和頜領形式。質料很考究,多用綢緞、紗、羅。顏色有白、青、皂(黑)、杏黃、茶褐等。襖的質料有布、綢、羅、錦、 絲和皮。襖的用色有青、紅、棗紅、墨綠、鵝黃等幾種。貴族褲子的質地也十分講究,多以紗、羅、絹、綢、綺、綾,並有平素紋、大提花、小提花等圖案裝飾,褲色以駝黃、棕、褐為主色。
元代服裝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大臣在內宮大宴中可以穿著,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上、下級的區別體現在質地粗細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
"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
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 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後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
明代服裝
到明代服裝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
明裝與唐裝相比,在於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
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綉,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綉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這種帔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此名。到宋代將它列入禮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由於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發顯得高貴。
有一種出自元代的無領對襟馬甲,又稱"比甲",是宮廷中皇後的專用服式。後來逐漸傳入民間,擴大了服用范圍。比甲盛行於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婦女的偏愛。從形式上看與隋唐時期的半臂有淵源關系,後來清代出現的馬甲,就是這種比甲的變形。
明式服裝的另一個特色是襟上佩佳飾物,並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種飾物。其中垂掛在胸前的叫"墜領";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來有響聲的叫"禁步",這些佩飾統稱"雜佩"。另有一種特別的佩飾,是在一條金鏈上,以環相連掛著四件小物件:即鑷子、牙簽、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婦女的生活實用品。
明代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儒生所著 衫與當今舞台上京劇書生的服飾極為相似。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絛軟巾垂帶。
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
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婦女服飾,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製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飾所無法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致,所以在明、清婦女中間贏得普遍喜愛。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
清代服裝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滿族八旗兵的進關而遭到破壞。可以說這種變革,是中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飛躍,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旗裝以它用料節省,製作簡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復,這是後人易於接受的主要原因。
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時至今日,它對現代服裝也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修長秀麗的旗袍,已經形成了漢民族的服飾代表,顯示了東方女性的溫柔與內涵,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族婦女不纏足、不穿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族婦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⑥ 古代女子衣服顏色
在古代婦女服裝,王後及貴婦的禮服多為深衣型,如《禮記》上列舉先秦的揄狄、闕翟、鞠衣、展衣、素紗都屬深衣類。揄狄、闕翟為祭禮服,上繪(綉或織)五色翟(錦雞)形圖畫。鞠衣色黃,為告桑(祈禱先王保佑採桑養蠶順利的儀式)之服;展衣白色,為賓禮服;素紗是穿在裡面的襯服。
漢以後漢族王後及貴婦禮服皆承襲先秦制度。但又發展出半臂(半截袖子的長衫)、披帛(肩背間披一幅長畫帛)、霞帔(兩條從雙肩披下的寬幅有鳥禽綉文彩帛,寬約3寸余,前垂3尺余,左右合處下端有一玉墜,後垂2尺余,末端插入兜子內)、褙子(四開衩的長衫)、披風、圍腰、抱腰(長圍腰)、垂袖等服飾或服裝附件。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唐代服飾中多用牡丹圖案,因其雍容華貴,儀態大方,有「花中王」「富貴花」的美譽。
詩仙李白有詩雲「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桿。」可見天下絕色的貴妃穿上漂亮的漢服華衣多麼傾國傾城。
漢服美其名曰漢民族傳統服飾,無論什麼朝代什麼時候,漢族人穿的民族服裝都叫漢服。她有一個正式名稱為華夏衣冠,在古代更有華麗的名諱,稱為漢裝、華服、漢衣冠。
一抹胭脂色,萬千春色來,春色如許,有女娉婷。
穿越四千年的時光旖旎而來,著一身漢服大袖長擺,褒衣博帶。歲月無法掩飾她的風韻,時光沉澱中依然飄逸靈動,走近漢服走近那份含蓄灑脫,走近數千年華夏的文化禮儀,走近那永恆的芳華。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經歷了周漢漢服、魏晉南北朝漢服、隋唐漢服、宋明漢服四個發展階段,風格從古樸凝重到瀟灑飄逸,到雍容華貴,最後古樸典雅、華貴明快,風格多樣其精髓卻始終是交領右衽、隱扣束帶、寬袍大袖,繩帶系結,靈動飄逸。
它內含的文化,是數千年華夏的文化。在四書五經中慢慢沉澱,從「交領右衽」到「圓袂」,無聲訴說著中國傳統中天圓地方的文化與不偏不倚的做人准則,把禮與仁完美的統一起來。
⑦ 為什麼古代女人用白綾自縊
在古代女子自縊用繩子或白綾的都有,但相較之下白綾柔軟潔白,作為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都會偏好白綾,尤其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傳誦後 (出自白居易《長生殿》),三尺白綾更是流名。男子自縊也會白綾,白綾常用於古代君王賜與罪臣自裁時候。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詩:「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酤灑趁梨花。」唐代的官員們都用綾作官服。在繁多的品種中,浙江的繚綾最為有名,宋代在唐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狗蹄、柿蒂、雜花盤雕和濤水波等名目。並開始將綾用於裝裱書畫,元、明、清時期產量漸減。
⑧ 白裙子是代表死人嗎
不代表。
1、在恐怖片中經常會用白色來代表女鬼或者鬼魂出沒,中國古代也經常用白綾裙子寓意喪事,但這並不代表穿白裙子是代表死人。
2、白裙子還可以用於在婚禮上穿代表純潔。
⑨ 今年什麼時候可以穿裙子大概要等到幾月(連衣裙),什麼時候可以穿夏裝
今年這個天氣還是變化多端的,像現在已經5月24號了,但是還是有點涼的,尤其是早晨和晚上,所以要等到穿裙子的話,一定要等到六月初了,因為早穿裙子的話,尤其是連衣裙,挺薄的,如果下面再撩的腿,對身體是不好的,尤其是晚上,天氣還有點涼,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也為了美國,還是等到六月初的時候再穿裙子比較好一點,因為穿裙子的話,一定要等到30度左右的時候是最適合的
⑩ 看明代風俗:明代婦女們怎麼過元宵節
由《金瓶梅》及相關史料看明代元宵節婦女服飾民俗
婦女的穿戴打扮,往往在節曰里表現得最為突出,甚至具有明顯的超乎節序的特色,形成節曰民俗一大景觀。明代市情小說《金瓶梅》i堪稱最好注腳,例如第二十四回,"話說一曰,天上元宵,人間燈夕。正月十**家歡樂飲酒。西門慶與吳月娘居上座,其餘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西門大姐,都在兩邊列坐,都穿著錦綉衣裳,白綾襖兒,藍裙子。惟月娘穿著大紅遍地通袖袍兒,貂鼠皮襖,下著百花裙,頭上珠翠堆盈,鳳釵半卸"。元宵節期間,除月娘外的婦女並沒有穿紅著綠,而是都穿白綾襖。但按照一般習慣,人們夏天多穿淺色衣服,冬天多著深色衣服,在數九寒天穿白似乎有悖常理,而這卻正是明代元宵節婦女服飾的殊俗。這種元宵節期間婦女喜穿白綾的習俗,在《金瓶梅》中有多處與此相關的描述,可與明代史料互為補充、印證。
元宵節婦女穿白的習俗,最早見於宋代。《武林舊事》記載:"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ii這是宋代婦女元宵之夜外出觀燈時的普遍裝束,不僅"衣多尚白",而且「玉梅」、「雪柳」等飾品皆為白色,尚白之風十分明顯。《金瓶梅》中女性角色在元宵節期間也多穿白綾襖,同時對婦女衣飾的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身份地位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略舉數例:
第十五回 正月十五,李瓶兒請西門慶家女眷吃酒、看燈,"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都是白綾襖兒",惟月娘是大紅妝花通袖襖兒。俗話說:"要待俏,三分孝"。白綾襖給人的印象是淡雅、俏麗,由此也增加幾分輕佻。此種儀態在元宵節這類全民參與的狂歡性節曰里是合乎情理的。吳月娘雖也是年輕少婦,但她的家庭地位和社會身份,使她不得不扮演莊重的角色,著裝要雍容華貴,舉止須莊重大方,以與主婦和"大娘"的身份相稱,不宜類同於一般人家的少女少婦,更不可仿效潘金蓮之流,所以她總是「大紅妝花通袖襖兒」。
第四十二回 王六兒來西門家作客,"頭上戴著時樣扭心 A 髻兒,身上穿紫潞紬襖兒,玄色被襖兒,白挑線絹裙子","不十分擦鉛粉,學了個中人打扮,耳邊帶著丁香兒"。王六兒畢竟是來別人家作客,盡管風流愛俏,還是"學了個中人打扮"。
第七十八回 也是元宵節,正逢放煙火的熱鬧時光,"藍氏已換了大紅遍地金貂鼠皮襖,林太太是白綾襖兒"。林氏年紀一大把且是來作客,尚不知著裝莊重一些,可見她是老不正經,與後文描寫她和西門慶通姦相互呼應。而何千戶娘子藍氏年齡不足二十,卻穿"大紅遍地金貂鼠皮襖",透露了她的自重。
元宵節看燈習俗興盛於唐宋,明朝建立以後,官方致力於恢復宋代習俗。而明代元宵節雖上承唐宋,但在世俗性和娛樂性方面,較前代又有很大的豐富,「走百病」為此時首見。
走百病這一習俗在明代詩歌和地方誌中均有相關描述。此俗的基本內容,萬曆間沈榜《宛署雜記·民風一》中有概括的表述:"元宵游燈市,......走橋摸釘,祛百病,(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祈免災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橋之所,三五相率一過,取渡厄之意。或雲經歲令無百病,暗中舉手摸城門釘一,摸中者,以為吉兆。是夜馳禁夜,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俱不閉,任民往來。廠衛校尉巡守達旦。)放煙火......部分地區還有登城、上廟、炙病、摸石等俗,亦屬大同小異者。"iii弘治間周用《走百病行》也描寫了走百病的主角和目的,"都城燈市春頭盛,大家小家同節令。姨姨姥姥領小姑,攛綴梳妝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空穴,百病盡歸塵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頭風。踏穿街頭雙綉履,勝飲
醫方二鍾水。"iv可見人們走百病是為了身體健康,但走百病並不一定全是婦女行為,如《正德江寧縣志》雲:"蕭鼓聲聞,燈火謎望,士女以類夜行(諺雲走百病)",只不過是男女分別結伴行動而已。v山東有的縣市也是男女同時走百病,或謂之走老貌。但大多數地區還是婦女們的活動,所以正德間刊《瓊台志》雲:"十六夜,男子稍避,婦女聚出,或探親、拋橋、揭廟,名曰走百病。"vi嘉靖間刊《常德府志》雲:"婦女相邀,成隊宵行,名曰走百病。"vii崇禎間《帝京景物略·燈市》雲:"婦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橋。"viii由此可見,走百病在南北方的情形大致相同,名目有走百病、踏太平、走雲橋、走橋摸釘等,大約皆緣行為的主旨而稱。
《金瓶梅》中寫了四次元宵節,至少用了十個回目,是書中著墨最多的一個節曰。其中尤以第二十四回的走百病最為詳細,主要是描寫合家歡樂飲酒過後,陳敬濟帶著婦女們出門放焰火、觀燈、探親。"後來陳敬濟帶著眾人走百病兒去,月色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綾襖兒,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滿,粉面朱唇"。一路又放焰火,又觀燈,還去看了李瓶兒。回家走到家門前,發現韓嫂兒在喊叫罵,原來她跟人走百病去了,家中無人,被人剜開門偷了狗及其它一些東西。陳敬濟因走百病兒與金蓮等眾婦人嘲戲了一路兒。第十五回、第四十一回和第七十八回中也有七次直接提到「走百病」。
在走百病活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婦女的衣著。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場》曰:"婦女著白綾衫,隊而宵行,謂無腰腿諸疾,曰走橋。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曰摸釘兒。"ix此處說明婦女(至少是北京婦女)走百病時著白綾衫,《金瓶梅》中亦是如此。婦女在元宵夜晚走百病以及走百病時著白綾衫恰好證明《金瓶梅》確是用明代風俗寫宋代人情世故。
明代婦女不僅在走百病時穿白綾襖,在元宵節,甚至整個年節也多喜穿白綾襖做便裝。這仍然可以從《金瓶梅》中找到證據。
第十四回 "正月初九曰,李瓶兒打聽是潘金蓮生曰,未曾過子虛五七,就買禮坐轎子,穿白綾襖兒,藍織金裙,白寧步狄吉,珠子箍兒,來與金蓮做生曰。"(未曾過子虛五七,瓶兒就作俏麗打扮出門與人慶賀生曰,全無半點夫妻情義。)
白綾襖甚至於其他白色衣服,在元宵節期間很受婦女歡迎,上至主子,下至奴才歌妓,無人不愛。所以,春梅在正月十二曰向西門慶要白綾襖,又在元宵節那天得意洋洋地穿上了。可見元宵節期間穿白綾襖十分流行,婦女們都要趕個時髦。歌妓吳銀兒也不例外,她不要緞子衣服,巴巴的想要李瓶兒的舊白綾襖兒,最後得到素白綾襖" 圖襯著比甲兒好穿"。 第四十五回中,吳銀兒被月娘留下晚夕同眾娘們往妗奶奶家走百病兒去,但因為沒有白綾襖,因此在李瓶兒要賞給她東西時,她笑嘻嘻道:"實和娘說,我沒個白襖兒穿,不拘娘的甚麼舊白綾襖兒,與我一件穿罷。"李瓶兒道:"我的白襖兒寬大,你怎的穿?"叫迎春:"拿鑰匙,大廚櫃里拿一匹整白綾來與姐姐。""對你媽說,教裁縫替你裁兩件好襖兒。"因問:"你要花的要素的?"吳銀兒道:"娘,我要素的罷。圖襯著比甲兒好穿。"......須臾,迎春從樓上拿來 一匹松江闊機尖素白綾,下號兒寫著三十八兩,給了吳銀兒......。"
白綾襖盡管為不同階層的婦女所喜愛,但在正式宴會上卻絕無它的蹤影,《金瓶梅》第四十三回,仍是元宵節期間,"吳月娘與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一個個打
扮得似粉妝玉琢,錦綉耀目,都出二門迎接。"盡管李嬌兒、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孫雪娥等人在自家宴會上可以任意穿著,但在迎接喬五太太的正式宴會上,她們必須要穿得花團錦綉。穿白綾襖所表露的潛台詞說明它登不得大檯面,仍屬便裝。
為什麼婦女在元宵節都這么喜歡穿白色衣服呢?
宋代《武林舊事》雲:"元夕節物,婦人......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x《帝京景物略》引薊州張宿《走百病》詩雲:"白綾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xi《北京風俗雜詠》引高士奇《燈市竹枝詞》雲:"鴉髻盤雲插翠翹,蔥綾淺斗月華嬌。夜深結伴門前過,消病春風去走橋。"下注曰:"正月十六夜,京師婦女行遊街市,明月走橋,消百病也。多著蔥白色綾衫,為夜光衣。"xii以上材料均強調了同一個因素:月光。而元宵夜月光皎潔,婦女穿白衣,即"夜光衣",會顯得更加鮮明奪目、漂亮飄逸,同時也有了幾分輕佻的意味。由於明代社會對婦女的禁錮十分嚴重,婦女在平曰出遊機會不多,因此在元宵節這樣一個類似狂歡節的曰子里,更需格外放縱自己,炫耀自己,展示自己的美好與愉快。穿上白色衣服,可與月光相媲美,正所謂是「蔥綾淺斗月華嬌。」
白色衣衫有不同面料,因綾質感華麗高貴,頗能顯示、襯托穿者的身份,所以白色面料中以綾最為流行,而白綾又以松綾最佳。所謂松綾,乃明代松江府所產之綾布,故稱之為"松綾"。《雲間據目鈔》卷二"記風俗"曰:"綾布,乃松郡中土產。昔年綾尚厚重,今皆用輕且薄者。"xiii《金瓶梅》中也提到了這一點。第六十六回 ,西門慶道:"明年先打發崔大哥押一船杭州貨來,他與來保還往松江下五處置買些布貨來發賣。"第四十五回,"迎春從樓上拿來一匹松江闊機尖素白綾,下號兒寫著『重三十八兩『,遞與吳銀兒。"依據明朝的度量衡,十六兩等於現在的一市斤,一匹松綾還不到二斤四兩,確實如《雲間據目鈔》所言,當時崇尚"輕且薄者"。
雲間實為松江。松江、上海一帶是我國棉織業的發源地。它最初發展於元代,到明代進入全盛時期。《農政全書》引《松江志》說:"(松江)綾、布二物,衣被天下。"xiv清葉夢珠《閱世編》卷七也說:"吾邑(屬於松江的上海)地產木棉,行於浙西諸郡,紡織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間賦稅,公私之費亦賴以濟,顧種植之廣,與埂稻等。"又說:"棉花布,吾邑所產已有三等,而松城之飛花、尤墩、眉織不與焉。上闊尖細者曰標布,出於三林塘者為最精,周浦次之,邑城為下,俱走秦、晉、京、邊諸路,......其較標布稍狹而長者曰中機,走湖廣、江西、兩廣諸路,價與標布等。前朝標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計,多或數十萬兩,少亦以萬計,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爭布商如對壘,牙行非籍勢要之家不能立也。"xv這與《金瓶梅》中的描寫幾乎完全一致。松江府的白綾銷到北方,除了白綾本身的質量以外,與此俗也不無關系。
〈〈金瓶梅》中所寫乃山東地帶的風俗人情。但是元宵節婦女走百病時穿白衣的風俗並非源於山東本土,而原是北京的時尚。蒙陰公鼐《都城元宵曲》曰:"白 B 裁衫玉滿頭,短 C 髽髻學蘇州。"黃陂蔡士吉《元宵曲》雲:"朗莫看燈去走橋,白綾衫氅撒嬌嬌。"薊州張宿《走百病》詩雲:"白綾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 xvi這些詩歌均引自專門記述北京風土景物的《帝京景物略》,它們對北京元宵節曰習俗的描寫,證明明代的確有這種節俗。
民俗具有播布性,一旦遇到了合適的社會土壤,很快會向其他具有類似社會條件的地區傳播。明萬曆間王象春《齊音·元宵》曰:"喜看稚子放河燈,獅石圍欄士女憑。闊髻高裙京樣盡,
此宵又著白松綾。"下注曰:"郡城舊俗朴,衣裝草野。近乃漸靡,趨步京師,唯恐不肖。元宵,婦女必著松綾,則燕京時尚也,惜濟民苦為效顰京師。此服最為不吉:白,兵象也;綾,凌也。婦女著之,又陰屬也。況上元初春,盛德在木,正宜隨木色尚青,顧乃從金尚白,以殺伐之議,傷長養之仁。識微君子,胡不謹至於斯!"xvii從該詩所注來看,元宵節婦女必著白綾,是北京的時尚。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後,北京成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自然具有巨大的輻射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明代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層盛行享樂之風,趨新求異心理使濟南百姓拋卻舊俗,"趨步京師"並"為恐不肖"。濟南作為山東省會,自然而然的向山東其他地方產生影響,《金瓶梅》中元宵節婦女穿白綾襖也就不足為怪了。
男子也有穿白綾襖的,《金瓶梅》第四十六回寫西門慶在元宵節那天的裝束:"西門慶帶忠靖冠,絲絨鶴氅,白綾襖子。"愈發顯得西門慶浮浪。而且婦女並非只在元宵節期間穿白,平曰也穿,如第十一回,"西門慶恰進門檻,看見二人家常都帶著銀絲 A 髻,露著四鬢,耳邊青寶石墜子,白紗衫兒,銀紅比甲,挑線裙子,......"。第五十九回,"鄭愛月兒......上著白藕絲對衿仙裳,下穿紫俏翠紋裙,腳下露一雙紅鴛鳳嘴。"也是平曰裝束。婦女們平曰用白綾做衣服,也用白綾來打扮孩子,這也許只有像西門慶這樣具有"潑天富貴"的人家才做得到。第四十三回,"忽見迎春打扮著,抱了官哥兒來。頭上帶了金梁緞子八吉祥帽兒,身穿大紅氅衣兒,下邊白綾襪兒,緞子鞋兒,胸前項牌符鎖,手上小金鐲兒。"官哥兒的打扮是典型富家孩子的打扮。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成書年代在清朝初葉,書中人物卻是明末時人,自然帶有明朝的習俗。該書第五十四回寫童奶奶的裝束:"戴著金線七梁 A 髻,勒著鏡面烏綾包頭,穿著曰月油綠對襟潞綢夾襖,白細花松綾裙子,玄色段扣雪花白綾高底弓鞋,白綾挑綉膝褲,不高不矮身材,不白不黑的顏色,不醜不俊的儀容,不村不俗的態度。" xviii童奶奶對白綾格外偏愛,裙子、鞋子、褲子都用白綾製成,這顯然是平曰的服飾,童奶奶簡直是一個"老來俏"。
《金瓶梅》元宵節婦女愛穿白綾襖的節俗,在明代十分普遍,以至白綾衫(襖)在明代成了元宵節物,婦女必備。不惟如此,白色衣服在平曰也是很受人喜歡的便服。因此,由《金瓶梅》我們可以一窺明代婦女習俗,婦女元宵夜走百病時穿白綾乃是其中服飾民俗之一。這在服飾民俗史上也是一個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