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裙子分類 » 楚漢裙子是一種什麼裙子
擴展閱讀
皮衣男款什麼款顯年輕 2024-11-07 15:19:42
新款皮帶怎麼解 2024-11-07 15:14:05

楚漢裙子是一種什麼裙子

發布時間: 2022-09-25 18:57:40

⑴ 勒·柯布西耶的多米諾(Dom-ino)與西楚漢(Chitrohan)兩種原型。請問這兩種原型具體是啥求大神詳解


多米諾,是柯布西耶由現代混凝土框架結構技術,發展出來的建築構圖要素。理解多米諾體系,首先要知道他是創造性的。相對於啟蒙運動時期,學院派利用抽象幾何的體量與裝飾繁復的古典主義分庭抗爭,多米諾是柯布西耶受奧古斯都·佩雷等人影響,在設計古典幾何體量的同時滿足結構邏輯而得來的。

其次,柯布西耶利用多米諾,將結構與維護面分離。因此,看不到承重的外牆,立面也就可以設計出「橫長窗」,人可以在行進中感受建築,等等「新建築」特徵——而這種分離,也推動了「住宅即生活的機器」的思想成立。因此,多米諾也與雪鐵龍原型相輔相成。這在後面將會提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在多米諾體系中,結構構件的功能趨於單一化,這一方面有利於柯布西耶在自己的作品中,創造結構柱和平面分隔之間,規則和自由之間的矛盾和張力,沒有多米諾體系,是無法有那麼多豐富的層次的。另一方面,多米諾有利於正發生在專業分工等建築業內部結構的變化,為國際主義的傳播和建造奠定了技術上的基礎。

往往未理解柯布西耶作品的豐富性,是因為未理解多米諾體系本身的延續性,和雪鐵漢原型的機械沒學內涵。因此,如何理解柯布西耶的作品依賴於,如何理解多米諾、雪鐵漢體系。總而言之,研究柯布西耶,理解多米諾、雪鐵漢體系的意義和影響是關鍵。

⑵ 漢朝女子服飾種類,名稱

女子漢服基本結構

漢服大多分為三個種類:

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類似現在的女生連衣裙。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王百官參加祭祀重要活動等的正式禮服,類似現在的女性職業套裙裝。

第三種為「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一般用於常服,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咱可以類比為如今女性出席重要場合的禮服。

大多數漢服由布和帛所製作形成,從上到下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個部分。古代人講求對稱,追求規整與圓滿,因此服飾的前後具有對稱性,在製作的過程中,前襟後襟所使用的布料必須大小相同。

其實漢服並不只是一套服飾,它還包括衣裳、首服、發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在這里筆者著重為大家介紹服裝,古代漢服雖然沒有現代漢服顏色這么鮮艷,但上面也有著各色各樣逼真細膩的花紋。

漢朝對於服裝極其有研究,而漢朝服裝的簡稱「漢服」卻與現如今流行的「漢服」被大家所混淆。但筆者相信,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了解到漢朝服裝與漢服的不同。

雖然今天興起了「漢服熱」,但這從本質上來說,仍是中國傳統文化興起的體現。它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以及中國古代人民對服裝的審美。

⑶ 漢代宮廷舞蹈是怎樣的

戰國秦漢流行一種玉人佩,即在其他玉飾件比的基礎上加上一件或多件玉舞人形象。它形神兼備,玲瓏可愛,楚楚動人,成為人們喜愛的裝飾品。玉舞人皆為長袖折腰、翩翩起舞的女性,她們是典型的女樂形象。是專業的舞蹈伎人。從夏商開始,女樂表演就已經成為宮廷享樂的主要形式。到了漢代,上至宮廷,下至諸侯富商,豢養女樂的情況極為普遍,乃至女樂的多少成為權力和富裕的象徵。同時,社會上也隨之出現了專門培訓女樂的機構,長沙漢墓曾經出土過一件漆卮,上面的彩畫就真實地描繪了當時貴族之家訓練舞伎的生動情景。她們所跳的舞蹈有「袖舞」、「巾舞」、「盤鼓舞」、「鐸舞」等,舞伎長袖飄拂,細腰輕扭,秀裙曳地,五官清秀,且歌且舞,再現了漢代舞蹈藝術的神韻。

早期舞蹈是和人們的勞動生活緊密相關的。原始舞蹈是「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殷商甲骨文中的「舞」字是一人雙手執牛尾和鳥羽而舞的形象。西周初期制定的雅樂體系標志著樂舞文化進入了成熟期。春秋戰國,諸侯征戰,「禮崩樂壞」,民間舞蹈蓬勃興起,表演性舞蹈有了新的發展,大批專業歌舞藝人的出現,推動了當時歌舞藝術的發展。漢代樂舞是一個兼收並蓄、融合眾技的時代,不僅融合了楚、漢等不同區域的文化,同時也吸收了西域等少數民族地區的藝術。秦漢之際,西域樂舞傳入中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帶來了西域樂舞,李延年曾加以改編。東漢靈帝就非常喜好奔放熱情的胡樂胡舞,當時全國上行下效,豪貴之家競相效尤。漢代舞蹈受雜技、幻術等影響,逐漸向高難度發展,傳情達意的手段日益豐富,舞蹈表現力明顯增強。「袖舞」是以長袖作舞,舞袖凌空飄逸,如行雲流水,舞姿曼妙靈動、千姿百態;「巾舞」與近代長綢舞的長綢相近,舞者男女均有,舞時有樂隊伴奏,據說此舞與鴻門宴故事有關,說是漢高祖劉邦與項羽會於鴻門,項庄舞劍,欲殺劉邦,項伯亦舞,以袖隔之,且雲「公莫害沛公也」,而漢代人一直銘記著項伯的捨身之舉,用巾舞蹈就是取法於項伯用衣袖遮擋漢高祖的姿勢。「盤鼓舞」熱烈奔放,舞者舞時要將盤子和鼓排列在地上,足踏其上舞動表演,一般用七盤一鼓,所以又稱「七盤舞」。還有「鐸舞」是以一種頭狀如鈴鐺的樂器鐸作為道具舞蹈。

除作為宴享的樂舞之外,還有一種感懷而動、即興起舞的禮儀性社交舞蹈,稱之為「以舞相屬」。宴會中主人先舞再邀請客人舞,如果主人邀清,而客人不以舞為報,往往結下冤讎。如東漢的蔡邕被貶得免回京,五原太守王智為他餞行。席間,王智邀請蔡邕起舞,蔡邕沒有起座,王智大怒,蔡邕也拂袖而去。終因得罪權貴,蔡邕竟不能再回京城。而這種舞蹈風俗早在楚漢相爭之際就初露端倪,如鴻門宴中的「項庄舞劍」。漢立國之後,這種席間即興式原創舞風更是屢見不鮮。如西漢時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由於其母不得寵,故其封地弱小貧困。一次諸王晉京朝覲,劉發遵旨以歌舞祝福皇帝。起舞時劉發故做縮手縮腳之態,觀者譏之動作笨拙,皇帝奇怪地問其為何作此舞姿,定王答:「臣國小地狹,不足迴旋。」藉以宣洩心中不平。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19年,歷經磨難之後被釋放回漢。行前,已降匈奴的漢將李陵設宴為之餞行,李陵起舞唱道:「經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催,士兵滅兮名已障。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歌舞畢,與蘇武訣別。再如漢武帝之子燕王劉旦謀反,被發覺,欲發兵又不能,於是在宮中與群臣妃嬪設宴共飲。席間,劉旦歌曰:「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橫術何廣廣兮,固知國中無人!」華容夫人亦起舞歌唱:「發紛紛兮置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裴回兩渠間兮,君子獨安居!」舉座皆泣。東漢中平六年(189)靈帝死,少帝劉辯即位。擁有實權的軍閥董卓率兵入京,廢劉辯為弘農王,改立劉協為漢獻帝,後又鴆殺劉辯。劉辯在宮中與皇後唐姬及宮人宴飲訣別時,感慨萬千,遂令唐姬起舞,邊舞邊唱,痛苦椎心,悲愴至極。

劉邦在楚漢戰爭中也曾以「四面楚歌」動搖過項羽士卒之軍心。史載,劉邦本一介平民,自言「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好「楚歌」、「楚舞」,尤擅翹袖折腰之舞,其言行中不乏楚風豪邁粗獷之氣。他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亂後,在家鄉沛縣設宴款待鄉親,並親自擊築高唱他本人創作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並隨歌起舞,慷慨抒懷,泣數行下。及至晚年,他依然鍾情並寄情於楚歌楚舞,以抒發心懷和情志。從劉邦身上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豪邁、矯捷、浪漫的大漢舞風。漢舞「羅衣從風,長袖交橫」(張衡《舞賦》),「裙似飛鸞,袖如回雪」(張衡《觀舞賦》),「怨荊西之折盤」(張衡《南都賦》),諸多文學家在其作品中就淋漓盡致地鋪散漢舞的藝術魅力。也正是因為楚文化的浪漫清爽氣質,與黃老道家的率性而為、返樸歸真的宗旨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才孕育出泱泱大度的漢舞風姿。

據《史記》記載,劉邦得天下後,漸漸厭煩疏遠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呂後。劉邦每次出遊,都由戚夫人陪著,而把呂後留在宮中。他寵幸戚夫人,日日攬在懷中倚瑟而弦歌。戚夫人貌比西施,擅鼓瑟擊築,舞技高超,尤擅跳翹袖折腰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來看,其舞姿優美,花樣繁復,有著相當高超的甩袖和折腰技巧。戚夫人翩翩起舞時,只見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她同時吟唱《出塞》、《入塞》、《望歸》等曲,聲調抑揚宛轉,數百名侍立的宮女齊聲高唱,聲振雲霄。蘇武牧羊圖戚夫人生有一子如意,性情相貌酷似劉邦,劉邦很是喜愛這個兒子,欲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如意,但遭到了朝中重臣如叔孫通、張良等人的堅決反對。一次宴會中,太子請來了當時被譽為「商山四皓」的四位隱士相隨,四人一致推許太子仁孝,劉邦只好打消廢立的念頭。他召來戚夫人,指著四個人離去的背影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戚夫人聞之悲泣,劉邦說:「汝為我楚舞,吾為汝楚歌。」接著唱道:「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繒繳,尚安所施!」戚夫人以舞伴歌,揮灑一腔郁結和悲涼。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即漢惠帝。呂後做了太後,她命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鐵枷,並把她拘禁在一個巷子里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絕,乃作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呂後得知,遂毒死了如意,並下令斬斷戚夫人的手腳,挖眼熏耳,喂以啞葯,做成「入彘」丟入廁所,其景慘不忍睹。由此看來,成王敗寇這種政治博弈向來凶險無比,再美的歌舞昇平也不過是一幕帳帷遮掩下的虛偽和丑惡,聲色享樂的極致便是頹廢與慘痛。

漢代宮庭舞蹈的代表人物還有趙飛燕。趙飛燕本為歌舞藝人,後成為漢成帝的寵姬,又貴至皇後。雖然史籍上沒有她「翹袖折腰」的記載,但她舞技出神入化,「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趙飛燕別傳》說她「腰骨尤纖細,善踽步行,若人手執花枝顫顫然,他人莫可學也」。踽步是趙飛燕獨創的舞蹈技巧。一次,趙飛燕在太液池瀛洲高榭表演歌舞《歸風》《送遠》。舞興正酣,忽風驟起,趙飛燕揚袖縱身飄舞,幾欲隨風而去,幸虧吹笙者將她拉住。後來便有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楚腰纖細掌中輕」詩句。而風停舞罷,飛燕的裙子被人抓出了皺褶,此後宮中開始流行一種有皺褶的裙式,名「留仙裙」。漢成帝還為趙飛燕特製了一個水晶盤,命宮人托盤,趙飛燕在盤上起舞,其舞姿裊娜飄逸,輕盈逸美。趙飛燕還是位出色的琴家,當時長安有一位少年音樂家名叫張安世,自幼習琴。一次入宮為漢成帝和趙飛燕演奏了一曲《雙鳳離鸞曲》,其出色的技藝和優美的音樂令二人如痴如醉。趙飛燕尤為興奮激動,令人取來自己的鳳凰寶琴,演奏了一曲《歸風送遠》,張安世聞聽亦驚嘆不已。趙飛燕愛惜張安世之才,特求漢成帝賜他侍郎官職,並允其隨便出入皇宮,還送他「秋語疏雨」和「白鶴」兩張名琴。

無論是戚夫人還是趙飛燕,她們都腰肢纖細、舞姿輕盈,舞起的「袖」和扭動的「腰」構成了其舞蹈魅力的主要元素。長袖飄拂,使舞蹈動作更具表現力;腰肢彎扭,使舞蹈動作俯仰傾折、綽約多姿、「繞身若環」、「柔若無骨」。「翹袖」和「折腰」是當時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尖端技巧,二者組成的美妙舞姿一直傳承至今。

盡管大漢帝國雄姿英發、豪邁壯闊,但漢代宮庭舞蹈呈現給我們的則是一種柔美之態,散發著漢代舉重若輕的大國氣度。

⑷ 請問楚漢文化是在歷史上的什麼時期

楚文化,也是先秦時代一種歷史悠久的區域文化,在其早期,還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文化(早 期的秦文化也是如此)。楚文化,從時間上說,是隨著南方的諸侯大國——楚國的發展而成 熟起來的。從空間上說,又是隨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疆域的不斷拓展而向廣大的地區擴散的。像秦文化一樣,楚文化也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和神話色彩,崇尚 自由,富有激情,善於想像,善歌好舞,但也信鬼好祠,重神厚巫,原始文化的味道甚濃。

楚文化的誕生和大發展是在江漢地區,這里屬於長江中游。春秋時期,楚國曾有志北進,但遇到將它視為蠻夷的北方強國晉、齊的有力遏制。楚國因而改以東進與南拓作為戰略目標。 到戰國初年,楚國向東擴展的勢頭很猛,基本佔有了長江下游地區,其北界已接近黃河,東部屬於吳越文化區的吳、越故地已歸其所有。同一時期,其南界也達到或越過了南嶺。

然而,楚國又遭到來自西方大國秦國的嚴重威脅。到楚懷王(前328—前299)的後期 ,楚國在秦國的外交欺詐和軍事進犯中,丟失了西北邊境的土地。後來,形勢益發惡化,楚 國的都城郢(今湖北荊州市)也失守了。在戰國後期,楚國的西界一再東移,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移到了長江下游地區。與此同時,也發生了楚文化重心的東移。這一變動從歷史記載中很容易看出來。一方面,楚國的都城先由郢遷到陳(今河南淮陽),再 遷鉅陽(一說在今安徽阜陽北,或說距陳不遠),又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楚國的政治中心已移到長江下游地區。與此同時,楚於前[44]1年滅莒,前306年滅越,前256年滅魯,勢力推 進到東部沿海地區。楚國的貴族黃歇(春申君)的采邑位於大海之濱的江東,楚國的東境到達徐泗鄒魯一線,這里的居民都開始自稱為楚人了。後來,西漢初年,劉邦改封齊王韓信為楚 王,其所持理由是「齊王韓信習楚風俗」�[6],韓信,是淮陰(今江蘇清江 市西南)人,他所封的楚國都於下邳(治所在今江蘇睢寧西北),可見,早在戰國後期,所謂 「楚」的地域概念,重點已不是江漢一帶,而是瀕臨大海的江淮之間了。

綜觀戰國後期天下大勢的發展,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武」一「文」的兩個東進,前者是秦軍東向的凌厲的軍事攻勢,後者是楚文化的東漸,其影響從長江中游擴大到東部沿海地區 。僅僅數十年時間,東部近海的鄒魯吳越一線,已是楚文化的天下了,從此以後,以「楚」 的標志冠於這一帶的一切,似乎並沒有遭致當地居民的嚴重反感和強烈抵抗。

秦漢之間最顯赫的人物項羽、劉邦,都表現了鮮明的楚文化色彩。對於項羽來說,自有其原因,他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因而對故國念念不忘;而劉邦所居的徐泗地區,原本離在江 漢平原的楚國中心地甚遠,但到戰國中後期,楚國的勢力已達鄒魯境內,這一帶很快「楚化 」。劉邦好楚聲、楚舞、楚衣,信口吟出的也是很地道的楚辭,可以稱得上一個楚文化迷。 據載,「沛人語初發聲皆言『其』。『其』者,楚言也,高祖始登帝位,教令言『其』,後以為常」�[7]。由此可見,徐、泗一帶在語言上也受到楚語的影響,而原非 「楚人」的劉邦,對此十分欣然,並熱心加以推廣。

楚漢之間,民間多樂楚聲。對此,魯迅認為:「蓋秦滅六國,四方怨恨,而楚尤發憤,勢雖三戶必亡秦,於是江湖激昂之士,遂以楚聲為尚。」�[8]以此來解釋楚文化 的高揚,固合情理,但又必須看到,楚文化在東部濱海地區的長期浸染,早已取得顯著的效果,乃是「楚聲」大張更深層次的原因。反秦斗爭初起之地是在「楚」,陳勝定國號為「楚 」並以「張楚」作為政治綱領。秦二世也稱陳勝等是「楚戍卒」�[9]。項羽 自稱「西楚霸王」,他的政治旗幟依然是「楚」。劉邦繼承陳勝等所開創的事業,他又曾受西楚霸王項羽之封。雖然他後來打敗了項羽,但他並不以「楚」為諱。

西漢就是在這樣的濃厚的楚文化的氛圍中建立的。漢初文化上的特色,確實是楚文化基本特點的表現。漢初政治上的指導思想是黃老之術,「黃」是依託的,「老」即老子,本是楚人。

然而,盡管漢初楚聲是如此高昂,但是,漢文化並不等於楚文化。漢文化不是對任何一種文化的全盤因襲和簡單模寫,它是在文化上全方位吸納和揚棄後的更新和創造,其中包括對秦 文化和楚文化的繼承和改造。西漢在政治上取代秦朝的同時,對於楚文化是吸收的,但對秦文化也並不是完全棄置,同樣也是既有繼承,也有改造。筆者贊同袁仲一先生的觀點:「兼 並山東六國、建立統一的王朝後,秦文化傳布到全國,成為後來輝煌的漢文化的基礎」�[10]。雖然秦朝存在的時間十分短促,秦朝文化只是曇花一現,但秦朝文 化是長期積力蓄能而成,它有著內容上驚人的擴充和創新,故它並不因為存在時間短促而一閃即逝,相反,它有相當一部分內容轉移到漢文化中,成為漢文化的重要成分,這是一種文 化的借殼存身。

漢文化固然不是秦文化,但也不是楚文化。漢文化是全新的綜合性的新文化並非直接來源於單一的文化,而是繼承多種文化而形成的。無論較之秦文化還是楚文化, 它都更為開放,更具兼融性,內容更為豐富,氣魄更為宏大。

漢朝和秦朝一樣,也曾是一個充滿開拓精神和恢弘氣魄的政權,漢文化和秦文化相比,至少有以下這些特質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其一,無論是秦文化,還是漢文化,其最基本的特徵,在於它們都有基本相同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對於它們來說,政治文化又都是諸文化要素中高於一切、支配一切的 [11]。

這兩種文化有著基本一致的政治上的制度文化系統。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的、統治到社會基層、嚴格約束到每一個家庭和每一個人的政治統治。這就 是後人經常所說的「秦制」。而漢朝,基本沿襲了這一整套制度。所謂「漢承秦制」,主要就是指的這種政治上的繼承。

「至於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損減,大抵皆襲秦故。自天子稱號,下至佐僚及宮室官名,少有變更」� [12]。這就是說,西漢制度對秦制有因有革, 而因襲的一面是主要的。漢朝建立後,最高統治者還是稱皇帝,百官制度大體未變,政府的運行機制並無大異,皇帝、百官的行為方式也是基本相同的。以漢武帝劉徹的心理、行事與 秦始皇作比較,更可以清楚地看到漢文化和秦文化的大同小異。

其二,秦文化求實重實的質朴風格,漢文化也大體繼承下來了。秦大建宮室苑囿,漢也基本如此。漢高祖剛剛取得政權,形勢還沒有穩定下來,劉邦本人還在為平定四方而奔走,而留 守關中的相國蕭何,就在長安建了宏麗的未央宮,其規模連身為皇帝的劉邦也覺得過分。但蕭何對此的解釋是:「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宜,非壯麗無以重威」��[13] ,如此表述的這一文化心理就是秦文化的潛在表現。漢武帝時,也大治宮室苑囿,其規模已不亞於秦始皇時。武帝為他所寵愛的年輕將領霍去病所修的墳墓「像祁連山」,墓前的石 刻,也是巨大而作風渾厚朴實,這和秦人的美感追求,基本上是相同的。

其三,重鬼神,求異效(長生等),濃厚的迷信色彩,雖無發達的宗教,卻有宗教式的狂熱,這也是與秦文化、漢文化相似的。漢武帝之好鬼神,既像楚人,也像秦人,表面上許多地方 像楚人,但就其大動作而言,是更接近於秦人之為的。

如果把對中國傳統文化觀察的重點放在政治文化特別是其中的制度文化上,我認為,應當確信這樣一個基本結論:「漢文化的主體乃秦文化」,並且,「從這種意義上講,秦文化的的確確是近兩千年中國文化之基石」��[14]。

但是漢文化與秦文化還是很不相同的。引用以上論點,並非意味著就要得出「漢文化就是秦文化」的結論。漢文化既不是楚文化,也不是秦文化。

與秦文化相較,漢文化更具有開放性,更善於吸納,也更有兼容的氣量和能力。例如,漢文化就從齊魯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政治文化營養,無論是在政治思想方面,還是在朝政禮儀方 面,漢文化都比秦文化從齊魯文化中吸收了更多的東西。較之秦文化,漢文化在浪漫氣質上加強了,在這方面顯然是受楚文化的影響更大。漢文化在尚實的同時,也增添了理性,在理 性思辨認識水平上,較之秦文化有了顯著提高。這是文化隨時代進步的表現,這種提高和進步了的文化,也更適合時代的需要。

西漢時期,許多有識之士曾一再對秦政進行反思,留下了大量的極為可貴的思想資料,這就是著名的「過秦」。「過秦」是一場深刻的歷史反思,也是在反思基礎上對政治的創造性的 探索。「過秦」是全面的,其中也包括對秦文化的反復審思。在反思中,人們認識了秦文化的一些缺陷,探討予以補正的措施。

從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來說,漢文化表現出比秦文化更強的應變力和適應性。賈誼已經清晰地意識到,秦政之失在於「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15],也就是 說,任何統治思想和政策都必須切合實際,適應具體的時勢,不能一意孤行,也不能拘泥不變。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更化」的要求,也可以說是「過秦」思想的衍生。漢武帝到晚 年也終於認識到「與民更始」的重要。兩漢有作為的統治者都是注意經常調整政策,順勢而為的。從統治思想來說,漢初按照黃老思想,實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等一系列的 寬松裕民政策,到武帝時期轉為內行興作、外事開拓的「有為」之治,到昭、宣時期又轉變過來。總的說來,漢代統治者在掌握張弛節奏方面,已遠勝過他們的前輩,因而能使社會矛盾不至於過於激烈。這也是西漢、東漢都能維持較長時期統治和穩定發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漢文化的多樣性,較之秦文化要明顯得多,它在這方面的優點也就可以較充分地表現出來。這個所謂的「霸王道雜」的漢家制度,也就是雜取不同學派的政治文化治國理天下,這個所 謂的「雜」,就是對具有不同政治文化色彩的統治思想,廣為吸納,分別主次優劣,取其精華,兼容並包。

就政治制度而言,漢初與秦代最顯著的不同是實行郡國並行制。秦朝君臣曾就到底要不要行分封制而展開過爭辯,其實,就當時的歷史條件而言,無論是主張分封的淳於越,還是主張 行單一郡縣制的李斯,都是帶有片面性的。秦始皇取策於李斯,主導的一面是對的、好的,但從六國分治到天下高度集權,跨度不能不說是太大了。這樣一個「進步」是當時的歷史所 承受不了的。從秦政權滅亡的結果來看,事實上,採取這一制度的負面作用是不能否認的。

漢朝就不是這樣,郡國並行,中央政府直接掌管一部分地區,由同性諸侯王各自掌管一部分地區(開始還存在過一些異姓諸侯王,那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不久就基本上被消滅了) 。誠然,這樣做也有很多的問題,而且日後逐漸嚴重起來,但郡國並行,兩種制度,可以使利弊互補而又互制,而且總體而言又有較大的迂迴餘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漢初年的郡

國並行制是適合的,有其存在的歷史理由,不能因為其後來弊端日甚而完全加以否定。

在文化的各個層次上,漢文化都善於兼並收蓄,因而有利於創新和發展,以文學為例,漢代文學迸發出巨大的活力和創造力。像賈誼,其政論文有秦文化的氣魄,而其賦作則從楚文化 吸取了更多的營養。正因為多源吸取,思想活躍,靈感大增,漢代文學的繁榮是秦代無法比擬的。

就政治和社會生活而言,漢代也遠較秦代開放,更加活躍,更加富於生機。漢政權成功地溝通了社會上層和下層的聯系,最高統治者也和生活於社會底層的文人學士有對話的機會,從 而能有效地把後者吸收到統治集團中來。從漢代社會精神風貌來說,也更顯得豪邁灑脫。總的說來,漢代社會生活雖仍有如秦代那樣的制約,但畢竟多了一些彈性和活力,而不是像秦 代那樣過分地僵硬。

不過,成熟期的漢文化,也有較秦文化退步之處。例如,董仲舒之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16],以及在鹽鐵會議上表達出來的賢良、文學這類 儒生的聲音,反映出背離秦文化的功利主義的保守主義的傾向。東漢一代,文化中的「文」 「德」有餘而「武」「力」過弱。自漢武帝以後,大漢的發展有明顯的轉弱趨勢。

據說,北宋蘇軾官翰林學士時,其幕下士曾以「柳郎中詞只合十八七女郎,執紅牙板,歌『 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來概括柳永、 蘇軾詞作的不同風格。那麼,我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最能代表秦文化、楚文化和漢文化不同風格的事物來呢?這當然是不容易的,但我們不妨試試。或許,最能代表秦文化總體風格的是 :《秦律》(原已失傳,後因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的出土而使之重現於世人面前)和「以吏為師」構成的法制文化體系,秦始皇巡遊天下過程中留下的石刻及其文辭,始皇帝陵墓及其陪 葬坑的兵馬俑。最能代表楚文化的風格的自然是楚國的青銅器和漆器,是老莊哲學和楚辭,是楚國極富浪漫色彩的祀神歌舞,是出自楚人之口的「三年不蜚(飛),蜚將沖天」的氣勢 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不屈精神。而最能代表漢文化總體風格的,或許可以說是:漢賦,漢武帝時形成的用人選材制度,「天人感應」學說籠罩下的政治,《史記》及集中體現 於其中的「究天人之際」的探索精神,鹽鐵會議上的辯論(其主要情況反映在《鹽鐵論》一書中),以「孝」為基礎的儒家道德教育。如此例舉,或致貽方家哂笑,但筆者姑妄為之, 是否得當,敬祈指教。

---------------------------------

[1] 葛劍雄:《移民與秦文化》一文中已詳辨「秦文化」,指出它一般包括了四種不同的含義:秦人文化、秦國文化、秦朝文化、秦地文化。文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秦文化論叢 》第3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67—72頁。

[2]《史記》《正義》釋「依古以來」為「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3](清)惲敬:《三代因革論》,《大雲山房文稿》,卷1。

[4]《史記·魏世家》。

[5]《史記·六國年表》序。

[6]《史記·高祖本紀》。

[7]《史記·高祖本紀》《集解》引《風俗通義》。

[8]《漢文學史綱》,《魯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385頁。

[9]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10]袁仲一:《從考古資料看秦文化的發展和主要成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究室編,《秦文化論叢》第1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頁。

�[11]筆者注意到黃留珠先生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他說:「秦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也正是其政治制度。」見《秦文化的南播》,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究室編,《秦文化論叢》 第二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89—90頁。

�[12]《史記·禮書》。

�[13]《史記·高祖本紀》。

�[14]黃留珠:《秦文化概說》,《秦文化論叢》第1輯,第94頁。

�[15]《過秦論》,《史記·秦始皇本紀》引。

�[16]《漢書·董仲舒傳》。

⑸ 楚漢傳奇最後一集韓信真的是死於女人裙下嗎呂雉為什麼要一群女人把韓信殺死,這也太侮辱了!

劉邦曾經答應過韓信,只要韓信眼見天,腳踩地就不能殺他,而且不能用銅,鐵殺,所以呂後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一群女子用裙子將韓信懸在空中,用削尖的竹子將他捅死,這樣就沒有違背陳諾,至於侮辱,我想並不是呂後的主要目的吧

⑹ 隨著社會的發展,服飾發生了哪些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服飾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二章 人類服 性特徵【教學目的】 1、掌握人類的服裝動機與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2、熟悉影響人類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 3、了解服裝起源與人類勞動的關系與服裝變化的現象。 【教學重點】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教學難點】影響人類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 【教學內容】: 第一章 人類服裝的起源 一、服裝的概念、功能及構成 二、原始社會的服飾狀況 1、裸態生活期 2、獸皮葉草與裝飾期 3、纖維織物期 三、原始人類的服裝動機 1、生理需求論 (1)氣候適應說 (2)身體保護說 2、心理需求論 (1)護符說 (2)象徵說 (3)裝飾審美說 3、性需求論 (1)遮羞說 (2)吸引說 四、服裝起源與人類勞動的關系 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了人與纖維、獸皮接觸、結合的機會,促進 人類產生了服裝的動機,並在勞動中繼續發展。 第二章 人類服裝的共性特徵 一、影響人類服裝變化的主要因素 1、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 (2)社會環境 (3)功能環境 二、服裝變化的現象 1、阻力與動力的矛盾 2、漸變與激變交叉 3、外因與內因的沖突 三、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1、模仿從眾與標新立異的規律 2、趨簡求便與裝飾求美的規律 3、順應環境與內因支配規律 4、融合吸收與自我傳承的規律 5、符號標示與個性自由的規律 6、發揚優秀與淘汰陳舊的規律 【作業】 1、簡述原始人類的服裝動機。 2、簡述人類服裝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三章原始社 會服裝 奴第四 隸社會服裝— —積淀 與定型 【教學目的】了解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服飾的基本形制。 【教學重點】中國服裝初始時期在工具材料技術上的表現以及冕服的體 【教學難點】兩種基本服裝形制的形態特徵以及在中國服裝史的地位【教學內容】: 第三章 原始社會服裝 一、最早的縫紉工具和身體飾物 1、最早的縫紉工具;骨針 2、身體飾物 (1)裝飾品;項鏈 3、織機(織布機)4、纖維和織物 (1)纖維 第四章奴隸社會服裝 一、原始信仰及其對服裝觀念的影響 1、服裝體現了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1)冕服形制採用玄衣纁裳。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體現對天地 的崇拜。 (2)天子冕冠前後各垂12 旒,代表一年12 個月的天文觀,體現 對天的崇拜。 (3)天子冕服上的 12 種紋飾(十二章),體現對自然的崇拜。十 (4)冕服配蔽膝是對祖先的崇敬和祈求2、服裝體現了陰陽五行說的宇宙觀 二、禮制與冠服制度 1、冕服 三、冕服冕服由冕冠、上衣下裳,韍(f)、舄(x)、帶等組成。 四、兩種基本服裝形制 中國古代服裝從款式分為兩種:「上衣下裳」形制和「上下連屬」 形制。 五、服飾禮儀與社會民俗 【作業】 1、名詞解釋禮制、正色、弁服、深衣、命婦服、十二章 紋、冕旒、笄、脛衣 、夾衣 衽、裳、五服。 2、為什麼說追溯服裝體現的原始信仰對認識我國服裝文化具有重要意 義?並分析其具體內容。 3、什麼是冕服?簡述其形制和種類。 4、簡述上衣下裳和上下連屬兩種基本形制及其對我國歷代服裝產生的 影響。 5、夏商西周的民俗民風是如何影響服飾禮儀的?請舉例說明。 【教學目的】掌握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裝及服飾品特徵, 了解絲綢的發展,充分認識絲綢之路的開辟及意義。 【教學重點】楚漢文化與袍服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尚在男女服裝上的體現 第五章封建 社會前 期服裝 【教學內容】: 第五章 封建社會前期服裝 一、絲綢與絲綢之路 染色多層織物——錦首先,絲綢之路是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絲綢 之路開通後,中國的絲織品在歐洲享有盛譽,中國文化影響了東亞許多 國家和地區 ,在世界文化交往的歷史上是有非常的意義的事件 其次,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西域少數民族接受先進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二、楚漢袍服 1、楚文化與楚袍、漢文化與漢袍 (1)楚文化與楚袍 楚文化在戰國時期發展到鼎盛,高超的絲織和絲綉水平,是這一時 期的重要標志之一。 公元前3 世紀—公元前4 世紀,戰國中晚期,楚文化鼎盛時期,直 裾為當時的時尚款。 楚袍紋樣南方山川迤邐、風光奇瑰的風格,國人敬鬼好巫,崇日尚 赤的地方特色。 色彩特點:黑紅為名貴色彩,明暗相襯,對比強烈。 楚國男子的曲裾深衣 穿曲裾深衣的楚國婦女 (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帛畫)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 (2)漢文化與漢袍 源於楚文化,史官文化,特點多為寫實性,樸厚,宏偉而飛動,破 除陳舊、創建新風具有宏偉氣魄和積極樂觀的時代精神的文化。 漢袍形制:承襲了秦代禮儀,以袍服為主,受楚袍影響最大。分曲裾交 服的花紋顯得素淡。漢袍曲裾:衣襟右側連綴一塊三角形的帛,使衣襟延長,尖端繞至 身後再從左腋下繞至身前。稍短曲裾只繞至身後止。 漢袍直裾:楚袍的延續,自西漢至東漢逐漸普及,最終取代曲裾袍,成 為主流服裝款式。 三、魏晉南北朝衣衫 2、短衣、佩劍及帶鉤戰國時期南北地域分裂,各國衣冠異制,最為突出的是北方改穿胡 春秋時期青銅器鑄造業十分發達,劍的大量產生,使佩劍成為一種時尚流行。 帶鉤形制:用青銅做成,固定在革帶的一端,束腰時把帶鉤鉤住革 帶另一端的環或孔,與今天所使用的皮帶類似。 五、女子發式及時尚 1、發式:女子無冠,以發筓固定,其發式成為發髻。 (1)、商周發髻:以梳辮為主,捲曲垂於肩或盤成頂心髻,加骨筓 橫貫其間來固定。 (2)、戰國發髻:1、在背後編發中結成雙環 2、下垂做圓錐形 3、雙辨搭在胸前在辮梢上接以假發延長至膝 (3)、漢代發髻:大致分為兩種,一垂背後,一盤於頭頂 2、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製作 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 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釵細相混雜,簪於發上。 【作業】 1、簡述絲綢之路的作用和影響。 2、簡述楚漢袍服所依賴的文化背景以及它們各自的特點與相互關系。 3、什麼是大袖衫,有什麼特點。 4、簡述封建社會前期男子的冠,女子的發式及其主要的時尚特點。 【教學目的】了解封建社會中期紡織印染的空前發展,掌握唐宋時期重 要的特色織物及其特點,了解唐代官服的品級特徵,掌握唐代女服女妝 的特點;掌握宋代女服的特點,了解開放唐風給服飾帶來的影響,了解 宋代服飾時代特徵的根源。 【教學重點】唐宋著名的織物繚綾和宋緙的特點,唐宋官服的特點,唐 代女服、女妝的特點;宋代褙子的特點。 【教學難點】唐代官服、唐代女妝的特點 社會中期服裝 【教學內容】: 一、紡織印染與衣料 紡織印染的空前發展。隋、唐時代的染織工藝又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織錦由於發明了緯 線提法,使錦紋的配色和圖案更加豐富多彩。 2、唐綾宋緙新品紛呈 3、衣料上的紋飾與圖案 衣料上的紋樣與圖案最能表現時代的風尚,反映出社會文化的主流 傾向。織錦紋樣中最具代表性的聯珠紋,以及對稱格式的圖案組織—— 二、唐宋官服官服是服飾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主流服裝 產生導向作用或支配作用。官服又服從於官僚體制的變化,是官服的具 體表現。 唐宋官僚體制唐宋官僚機構的改革,對服裝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規范化、簡約 化、明了化的官僚機制和一大套詳細而完備的官服制度,使服裝的符號 性更為鮮明突出,數百年官服的威風不減成為後來歷代封建王朝的典 唐代官服(1)、圓領長袍;領座、袖口、衣裾邊緣貼邊 (2)、前後直裁,前後襟下緣各用一整幅布,橫接成橫斕(斕衫袍), 宋代官服官服包括祭服、朝服、公服、時服 三、唐代女服 唐代是中國服裝文化史上最為發達的階段。政治開放,思想活躍, 服裝款式也比前朝解放的多,唐朝女裝可以稱為時裝,變化迅速展示性 強。化妝美容的流行也非一般年代可比。 初唐時,女裝就不再流行深衣,而改為上衣下裙,上身著窄小的「襦」。 唐代女裝基本形制:領口很低,更有一種u 型領,把整個前胸都袒 露出來,在襦的外面,套兩襠或半臂,都是短袖外衣,領口低於內襦, 所以雖有披帛(長圍巾)半圍,前胸仍裸露著。 四、唐代女妝 3、面妝(敷面、畫眉、點唇、貼面)五、宋代女服 封建社會的衰敗,政治上保守,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加之對外的 投降退讓,使中國服飾文化日漸肅殺,款式和色彩再也沒有唐代那樣開 放和豐富多彩了。宋代女裝色彩比較素雅,小襦襖與褙子造型趨於瘦長, 另一種性感服飾文化色出現:纏足。(妓女多,色情行業興盛,青樓服 飾文化) 宋代婦女的一般服飾: (1)、襦襖:襦是一種短衣,平時一般作為褻衣(內衣)在後 期被穿在外面。 一般上衣,羅衫(3)、袍(僅宮廷樂女穿用) 背子(男做便服或穿用在禮服裡面,女作常服及常禮服穿用)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做裝 對襟式男女均用 半袖長衣 (7)、背心裲襠 男女均用 鬱金香染的黃裙最貴,紅裙歌姬樂女(10)、褲褌 有襠短褲稱為褌 (11)、足履 纏足之風盛行 穿鞋多 綉風頭 六、服飾時尚與百工百衣 風盛行胡服的便利和舒適合體受到中原人民的歡迎,胡人的其他生活、藝 術也逐漸隨著民族的融合而進入中原,被漢人所接受。唐代婦女的胡服 通常是由錦綉帽、窄袖跑、條紋褲、軟綿靴組成套服。 時世妝當時女子物衣著鮮艷,面妝也是艷如霞光的赭面妝,這是盛唐時期 流行的女子面妝。 3、百工百衣 【作業】 1、簡述唐宋衣料織物的種類及特點。 2、唐宋官僚機構體制對官服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具體表現在那些方 3、唐代服飾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造就唐代服飾豐富多彩的因素有哪些?結合女裝與女妝加以具體說明。 4、為什麼宋代褙子在當時的服裝中最具有時代特色?宋代服飾風格與 唐代相比有哪些異同? 5、什麼是胡服?為什麼唐代會盛行胡服? 第七章封建社 會後期 服裝 【教學目的】了解封建社會後期衣料與圖案的新變化,認識遼、金、元 的服飾特徵,掌握明清官服形制、明清婦女服裝特徵。 【教學重點】元代服飾的特點,明代的補服制度,明代女子服飾的特點, 清代滿族男子和女子服飾的特點,吉祥圖案及寓意。 【教學難點】遼金元時期面料紋樣的變化,補子的文化意義,清代服飾 風俗。 【教學內容】: 衣料與圖案的新變化1、棉花的推廣普及為服裝衣料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2、絲織物的發展 3、衣料紋樣與吉祥圖案 二、遼、金、元的民族服裝 1、遼國契丹族服裝與發式 契丹族服裝一般為長袍左衽,圓領窄袖,下穿褲,褲放靴筒之內。 2、金國女真族服裝服裝主要採用獸皮製作,特別是到了冬天,不分貴賤都穿獸皮服裝, 就連褲子和襪子也都用毛皮製成,以擋風寒的侵襲。 元代蒙古族服裝蒙古族男女均以長袍為主,樣式較遼為大。 三、明代官服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 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漢制」。 明代官服胸前和背後縫綴的補子為當時服飾的一大特色。以動物為 標志區分等級,文官綉禽,武官綉獸,袍色花紋、首服、佩綬、笏板等 都有具體規定。 四、明代婦女服裝 1、貴族婦女服裝中的鳳冠與霞帔 冠服:皇後、皇妃、命婦,皆有冠服,一般為真紅色大袖衫,深青 色背子,加彩綉帔子,珠玉金鳳冠,金綉花紋履。 一般婦女服裝與褙子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 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 清代官服主要品種為長袍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有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 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馬褂作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形式, 一般採用較素的顏色。 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影響所及,其他顏色的馬 褂遂在官員士紳中逐漸流行,成為一般的禮服。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 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絲紡 綉染及各種手工專業的進步,為清代服飾品種的豐富創造了條件。 2、剃發蓄辮與變通措施 3、清冠服制繁縟龐雜、冠帽、袍褂與補服 因其禮節輕重,其形制差別主要表現在頂部修飾上。頂珠、花翎與 補子一樣是區分官階的重要標志之一。為適應不同氣候其材料選用不 同。因此又分為冬夏兩種,冬戴暖帽,夏戴涼帽。 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清朝補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種官服,穿著的場所和時間也較多。凡補服都為石青色。補子是區分官職品級的 主要標志。 六、清代婦女服裝 1、滿族女服 滿族婦女為不分衣裳的長袍,常加罩一件短的或長至腰間的坎肩。 長袍,袖端及衣襟、衣裾也鑲上各色邊緣,領間常圍一條圍巾,開始較 為寬大,逐漸變為小腰身。後演變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飾之一,即所謂 「旗袍」。滿族的女式旗鞋,腳穿2 寸高的「花盆底」,用木製,中部鑿成馬蹄式,故又叫「馬蹄底」。 漢族女服清初漢族婦女服裝承明代樣式,後來受滿族婦女服裝影響,發生變 化,保留漢服傳統,又吸收了滿族服裝的優質因素。漢族女子上身著襖、 衫,下身束裙為主。 襖有大襖小襖之分,小襖內穿,大襖外穿。多為右衽大襟,衣長至 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後漸大,至清末又復短小,衣領有高低變化。 並在衣襟、袖口有寬邊鑲滾。 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 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 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 在這上面。 3、女服衣襟與衣紐 七、明清服飾時尚 男子巾帽、男子衣履 【作業】 明代服飾在繼承傳統上有哪些變化?請結合官服以及貴族婦女服飾的種類、形制、配件等方面的內容給予說明。 清代是如何強制改官易服的,它反映了服飾變化中怎樣的規律?簡述變異後的清代宮服的具體形制。 請簡述清代女子服裝的種類和特點,試分析滿漢兩族婦女為什麼能夠長期保持其原有的服裝形式? 【教學目的】了解鴉片戰爭、辛亥革命對服裝的影響,掌握民國時期男子服裝樣式,掌握新文化運動對女裝的影響,認識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 及解放初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服裝。 【教學重點】中國近代男裝和女裝的銳變與革新;民國時期旗袍的發展 變化 【教學難點】新思想新觀念在服裝上的影響。 【教學內容】: 一、晚清時期服裝 1、鴉片戰爭後傳統的服制發生動搖 中國進入了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逐步使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 地的地位。同時,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也日趨擴大,衣冠服飾隨之 而發生變化。婦女發飾,隨著社會風氣的轉變而不斷變化。 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仍然是長袍馬褂為男子服飾;女子 2、西風東漸對晚清服飾的影響3、軍服和學生服及青年女裝的嬗變 第八章 近代社 會服裝 二、辛亥革命後的男裝 民國時期的男子中士禮服民國男子服飾主要有馬褂和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其款式、 質料、顏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馬褂,一般都用黑色絲麻棉毛 製品為之,對襟窄袖,下長至腹,前襟釘鈕扣五粒。長衫則用藍色,其 形制為大襟右衽,長至踝上二寸,袖長與馬褂並齊。在下擺左右兩側開 衩。用作便服的馬褂、長衫,顏色可以不拘。 1911 10日,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地紛紛響應。與清初 強迫漢人剃發相比較,辛亥革命也把頭發看成是個人的政治宣言,獨立 各省很自然地把標志漢人臣服於滿清朝廷的辮子作為革命目標,「剪辮 子」立刻成為「革新」的標志。一時間,剪辮子成了一股浪潮,這從當 時坊間流傳一句笑談可以窺得一二一一「不剪發不算革命。並且也不算 時髦,走不進大衙門去說話,走不進學堂去讀書。」中國人留辮子的歷 史折騰了三百多年,到此終於落下了帷幕。 2、短裝盛行、發式與冠帽 三、新文化運動後的婦女服飾 1、新文化運動對婦女的影響 2、襖裙與衫褲、女學生裝、時裝、發式、配飾與鞋 四、近代中國民族服裝的發展 1、近代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 2、中山裝 當時的中國思想對外來服裝的改造,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 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 (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1922-1924 小袋,倒山形筆架式袋蓋——尊重知識(分子),下兩大袋,琴式,衣襟5 權分立,3袖紐——三民主義 旗袍從20 世紀20 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二十多年,款式 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低,使旗袍徹底擺脫 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駝背的舊貌,讓女性體態與曲 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 初,旗袍是屬於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 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 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 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 20 世紀 10 年著旗袍者極少,20 年代才略有回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袖、襟、裾都滾有寬闊的花邊。 二十年代,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旗裝沒有多少差別。但不 久,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闊。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歐 美服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也有了明顯的改變,如有的縮短長度、有的 收緊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經盛行。當時的樣式變化主要 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即使在盛 夏,薄如蟬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聳及耳的硬領。漸而又流行低領,領子 越低越「摩登」,當低到實在無法再低的時候,乾脆就穿起沒有領子的 旗袍。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兒流行長的,長過手腕 ;時兒流行短 到了20世紀30 年代,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集中在領、袖及長度等 方面。先是流行高領,漸而又流行低領,甚至流行起沒有領子的旗袍。 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 露肘。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在一個時期內,曾經流行長的, 走起路來無不衣邊掃地以後,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蓋以上。 現代意義的旗袍,誕生於 20 世紀初葉,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是中 國女性服裝的代表。學界把上個世紀 20 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 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國各地。由於上海 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後來出現了「改良旗袍」,從遮掩 身體的曲線到顯現玲瓏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舊有模式,成 為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國服」。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 年代已基本完成,40 年代是其黃 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五、20 世紀下半葉服裝 1、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服裝 2、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服裝 3、改革開放時期的服裝 【作業】 1、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後男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舉例說明,並分析其 變化的原因? 2、簡述中山裝和旗袍的特點和影響。從它們的演變過程中你怎樣理解 民族服裝的發展? 3、新中國的服裝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改革開放後又出現了哪些變化? 其原因是什麼? 4、從中國近現代服裝的銳變與革新中,你是怎樣理解服裝發展與社會 變化的關系?如何正確處理服裝變革中繼承傳統與創新、民族與時代的 關系? 第九章古代服 【教學目的】了解西方古代服裝的源頭與遷徙,掌握古代西亞、北非、歐洲的服裝和飾品特徵及代表 【教學重點】古代西亞和北非的服裝特點。 【教學難點】古代西方包纏式服飾的穿法。 【教學內容】: 一、古代西亞與北非服裝 1、古西亞的地理位置和的民族宗教 2、古西亞男裝、女裝特點(蘇美爾、巴比倫、亞述、波斯) (1)蘇美爾服飾 男人——裹裙,一直到纏繞到底部邊緣,露肩,而其餘的織物從掛 在腰間、皮帶 、赤腳、長頭發,成流蘇狀。 女人——包裹服裝,不露肩,就像一整塊布,從她的肩膀上面覆蓋 下來,頭發纏裹她的頭,赤腳。 (2)、巴比倫服飾 服裝面料與圖案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以棉,亞麻為衣料,取代了原 來的羊毛衣料,服裝的造型也有了改變,衣服的垂褶更加豐富。 巴比 倫穿這種纏繞式的衣服,衣長至膝下,稱為卷衣。 (3)亞述服飾 :種類繁多的服飾 (4)、波斯服飾 長袍袖子開始出現。衣服下擺不像以前那樣纏裹蓬鬆的那麼誇張.。 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不「褲」形。 北非古埃及的主要服飾由於古埃及天氣炎熱,服飾具有三個特點:寬敞、輕盈、省布。布 料決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細軟的亞麻布製作,還用金絲來裝飾。 古埃及男子服飾:赤膊 ,下身包纏式圍裙,通常採用亞麻布。法 老褶裙後會垂下獅尾,士兵則穿著帶有條紋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卡拉 西里斯,征戰美索不達米亞的戰利品 。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圍裙外的 罩衣,長而寬松,沒有褶皺紋樣,腰上纏繞著毒蛇的圖案。 古埃及女子服飾:貼身長裙,以直筒裙為主,在一側縫合,從胸一 直垂至腳踝。緊身直筒裙上做很多固定褶皺,貴族用漂白的亞麻布做成 褶衣,上漿固定。 古埃及裝飾:宗教因素,出於愛干凈的需要,男子剃光,女子剪短, 假發,假鬍子成裝飾品。新埃及王朝時期,假發發展到極致,鑲黃金飾 代,五彩玻璃,珠寶。 二、古代歐洲的服裝 1、克里特島地區的服裝 2、古希臘的主要服裝 多里克式希頓用毛織物,衣褶厚重、粗獷,具有簡朴、莊重的男性 特徵 。愛奧尼克式希頓用亞麻織物,衣褶細膩豐富,具有柔和、優雅 的女性特徵。 希瑪純:穿在希頓外面的所有外衣,廣義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 為方形的毛織物,大體上長約3 至5.5 米,寬約1 穿著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單肩式、雙肩披掛式 古羅馬的主要服裝古羅馬服飾特點——豪華富麗、庄嚴。古羅馬十分崇拜紫色,但與 希臘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為主體。 托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時羅馬法律規定只有羅馬男公民 才能穿。 帕拉:古羅馬女公

⑺ 象棋的「楚漢分界」是什麼來歷

楚河來源於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戰爭,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楚漢雙方以鴻溝(在滎陽東南)為界,鴻溝以東歸楚,鴻溝以西歸漢,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這就是象棋里楚河漢界的來歷。
楚漢相爭,又名楚漢戰爭、楚漢爭霸、楚漢之爭、楚漢之戰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於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象棋,亦作「象碁」,漢族棋類益智游戲,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
中國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在戰法上遵循古代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戰思想,以「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二人對抗性游戲。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在棋戰中,人們可以從攻與防、虛與實、整體與局部等復雜關系的變化中提升思維能力。

⑻ 簡述楚漢袍服的異同

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 綉羅單衣及刺綉紋樣(湖北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實物)。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服飾實物,有絹、羅、錦、紗、絛等各種衣著十餘件,為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
秦漢男女服飾 左圖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婦女(陝西臨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圖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陝西臨潼出土陶俑)。從這兩件陶俑的服飾來看,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秦漢婦女服飾實物

秦漢婦女服飾實物 上圖素紗禪衣(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實物)。中圖印花敷彩絳紅紗曲裾綿袍(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實物),身長130公分,兩袖通長236公分。右圖地「萬事如意」錦女服(新疆民豐東漢墓出土實物),身長133公分,兩袖通長189公分。服裝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樣式,但質料和紋樣有漢族特點,還織著富有吉祥如意的漢字,是東漢時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產物。馬王堆漢墓發掘出的實物資料異常豐富,尤其是服裝,經歷二千多年,質地仍然堅固,色澤依然鮮艷,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高超水平。從一號墓出土的服飾有素紗禪衣、素絹絲綿袍、朱羅紗綿袍、綉花絲綿袍、黃地素緣綉花袍、絳絹裙、素絹裙、素絹襪、絲履、絲巾、絹手套等幾十種之多。顏色有茶色、絳紅、灰、朱、黃棕、棕、淺黃、青、綠、白等。花紋的製作技術有織、綉、繪。紋樣有各種動物、雲紋、卷草及幾何紋等。其中最使人感到驚奇的是這種素紗禪衣,整件服裝,薄如蟬翼,輕如煙霧,衣長128厘米,兩袖通長190厘米,在領邊和袖邊還鑲著5.6厘米寬的夾層絹緣,但全部重量只有48克,還不到一兩,是一件極為罕見的稀世之品。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漢代皇帝冕服

秦漢服飾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漢代官吏袍服

漢代官吏袍服 灰地菱紋袍服圖。秦漢時期的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基本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袍服下擺,常打一排密襇,有的還裁製成月牙彎曲狀。這種袍服是漢代官吏的普通裝束,不論文武職別都可穿著。從出土的壁畫、陶俑、石刻來看,這種服裝只是一種外衣,凡穿這樣的服裝,裡面一般還襯有白色的內衣。文吏穿著這種服裝,頭上必須裹以巾幘,並在幘上加戴進賢冠。按漢代習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桿插入耳邊發際,以後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魏晉婦女衫裙之二

如果你有興趣::::
原始服飾

原始服飾 根據出土的骨針、骨錐等制衣工具想像復原的。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制衣服。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里,層發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能不僅是為了裝飾,也許還包含著對漁獵勝利的紀念。
商周貴族服飾
商周貴族服飾

商周貴族服飾 窄袖織紋衣、蔽膝穿戴展示圖。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根據出土玉人服飾復原繪制)
楚國貴婦服飾(圖)

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 綉羅單衣及刺綉紋樣(湖北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實物)。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服飾實物,有絹、羅、錦、紗、絛等各種衣著十餘件,為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
上古商周軍戎服飾(圖)

上古商周服飾 商代武士復原圖。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跡,兵器參考《中國古代兵器圖集》。秦漢男女服飾

秦漢男女服飾 左圖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婦女(陝西臨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圖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陝西臨潼出土陶俑)。從這兩件陶俑的服飾來看,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秦漢婦女服飾實物

秦漢婦女服飾實物 上圖素紗禪衣(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實物)。中圖印花敷彩絳紅紗曲裾綿袍(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實物),身長130公分,兩袖通長236公分。右圖地「萬事如意」錦女服(新疆民豐東漢墓出土實物),身長133公分,兩袖通長189公分。服裝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樣式,但質料和紋樣有漢族特點,還織著富有吉祥如意的漢字,是東漢時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產物。馬王堆漢墓發掘出的實物資料異常豐富,尤其是服裝,經歷二千多年,質地仍然堅固,色澤依然鮮艷,反映出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高超水平。從一號墓出土的服飾有素紗禪衣、素絹絲綿袍、朱羅紗綿袍、綉花絲綿袍、黃地素緣綉花袍、絳絹裙、素絹裙、素絹襪、絲履、絲巾、絹手套等幾十種之多。顏色有茶色、絳紅、灰、朱、黃棕、棕、淺黃、青、綠、白等。花紋的製作技術有織、綉、繪。紋樣有各種動物、雲紋、卷草及幾何紋等。其中最使人感到驚奇的是這種素紗禪衣,整件服裝,薄如蟬翼,輕如煙霧,衣長128厘米,兩袖通長190厘米,在領邊和袖邊還鑲著5.6厘米寬的夾層絹緣,但全部重量只有48克,還不到一兩,是一件極為罕見的稀世之品。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漢代皇帝冕服

秦漢服飾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漢代官吏袍服

漢代官吏袍服 灰地菱紋袍服圖。秦漢時期的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基本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袍服下擺,常打一排密襇,有的還裁製成月牙彎曲狀。這種袍服是漢代官吏的普通裝束,不論文武職別都可穿著。從出土的壁畫、陶俑、石刻來看,這種服裝只是一種外衣,凡穿這樣的服裝,裡面一般還襯有白色的內衣。文吏穿著這種服裝,頭上必須裹以巾幘,並在幘上加戴進賢冠。按漢代習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桿插入耳邊發際,以後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魏晉婦女衫裙之二

魏晉南北朝時期婦女的衫裙 圖為穿大袖衫、間色條紋裙的貴婦、侍從(敦煌莫高窟壁畫)及大袖衫、間色裙穿戴展示圖(根據敦煌莫高窟供養人壁畫復原繪制)。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兩側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男女,小的僅有數寸,高的竟達幾尺。他們中間有權勢顯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這些人物,都為修造洞窟出過資金,他們把自己的形象畫在壁上,表示該窟的菩薩佛像都由他們供養,所以被稱為窟主,也被稱為供養人。很多供養人的身旁都附有題記,寫明年代、職銜、排行及姓氏等等。本圖所繪的服飾,在當時帶有普遍性,河南洛陽等地出土的陶塑婦女,也穿這類服裝。其特點是:對襟、束腰,衣袖寬大,袖口綴有一塊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著條紋間色裙。當時婦女的下裳,除穿間色裙外,還有其他裙飾。晉人《東宮舊事》記太子之妃服裝,有絳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色。可見女裙的製作已很精緻,質料顏色也各.魏晉士大夫服飾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服飾 戴巾子、穿寬衫的士人(孫位《高逸圖》局部)。《高逸圖》是我國古代人物畫中的傑出作品,它雖然出自唐代畫家孫位之手,但具有濃郁的魏晉風韻。畫面繪四個士人,盤腿列坐於花毯之上,或戴小冠,或裹巾子,通穿寬博衫子。每人身旁各立一侍者,也穿寬袖衣衫。從畫面的構圖和人物的安排來看,都與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的「竹林七賢」磚印壁畫相同,人物的服裝和形態以及生活器具等都是典型的魏晉南北朝形制。 南北朝褲褶之一

南北朝時期褲褶 褲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傳統服裝,基本款式為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製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為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才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為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有、又稱縛褲。本圖為褲褶展示圖.隋唐五代婦女服飾之四(圖)

隋唐五代服飾 隋代發式比較簡單,變化較少,一般為平頂式,將發層層堆上,如帽子狀。唐代初期仍有梳這種發式的,只是頂部不如隋代那樣平整,已有高聳趨勢,大多作成雲朵型。到太宗時,發髻漸高,形式也日益豐富。隋唐婦女日常服飾,大多為襦、半臂、披帛、衫、襖、長裙(裙腰束至腋下)等。左1穿襦裙、披帛的婦女(陝西乾縣李賢墓壁畫)。左2穿襦裙、半臂的婦女(陝西西安西郊出土三彩泳)。左3麻鞋(新疆吐魯番出土實物)。左4蒲草鞋(新疆吐魯番出土實物).唐五代皇帝冕服之二(圖)

隋唐五代皇帝服飾 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閻立本是唐代傑出的畫家,曾擔任過朝廷的要官。他常配合唐代的政治事件作畫,創作了許多重大題材的作品。據文獻記載,閻立本曾為唐太宗畫過像,並直接參與了唐代官服制度的制定。所以,他所畫的帝王服飾比較接近現實,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初唐女服之一

隋代女服 隋代時期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以上身著襦還、襖、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長裙是最為基本形式。它的一個特點是裙腰系得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本圖為隋朝時期的短襦、長裙及翻領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圖 .中唐女服之一(圖)

中唐女服 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本圖為中唐的襦裙、披帛穿戴展示圖。中晚唐女服(圖)

中晚唐女服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本圖為中晚唐寬袖對襟衫、長裙、披帛穿戴展示圖。這是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

1個附件
晚唐供養服飾之三(圖)

隋唐五代服飾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之際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如朝參、禮見及出嫁等。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此圖為敦煌莫高窟晚唐供養人服飾。梳寶髻,廣插簪釵梳蓖,穿直領大袖衫,高胸裙,束紳帶,披帛,笏頭履。

--------------------------------------------------------------------------------

1個附件
唐代婦女面部化妝(圖)

隋唐婦女的面部妝飾 唐代婦女的化妝順序大致如次: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古時婦女常將原來的眉毛剃去,然後用一種以燒焦的柳條或礦石製成的青黑色顏料畫上各種形狀,名叫「黛眉」。唐代婦女黛眉名目甚多,從細而長的「蛾眉」到寬二闊的「廣眉」,應有盡有。《簪花仕女圖》中貴族婦女的眉飾,就是一種廣眉。所謂「花鈿」是兩眉之間的裝飾。據說在南北朝時,一日,壽陽公主卧殿檐下,一朵梅花正落其額上,染成顏色,拂之不去。宮女見之奇異,乃爭相效仿。到了唐代,花鈿除了用顏色染繪之外,還有用金屬製造者。至於面靨,是因為有個貴婦,面頰上有塊斑痕,特點此作為掩飾,眾人覺其妍麗,便競而效之,遂成一時風氣。左1圖為「花鈿妝」婦女;左2圖為「黛眉妝」婦女;左3圖為「花黃妝」婦女。左4圖為「面靨妝」婦女;左5、6圖為「花鈿妝」婦女。

--------------------------------------------------------------------------------

1個附件
遼代北班服飾之一(圖)

遼代北班服飾 遼代服裝以長袍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裝特徵,一般都是左衽、圓領、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紐襻,袍帶於胸前系結,然後下垂至膝。長袍的顏色比較灰暗,,有灰綠、灰藍、赭黃、黑綠等幾種,紋樣也比較樸素。貴族階層的長袍,大多比較精緻,通體平銹花紋。龍紋是漢族的傳統紋樣,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飾上出現,反映了兩民族的相互影響。本圖為圓領袍展示圖。

--------------------------------------------------------------------------------

1個附件
金代貴族服飾之一(圖)

金代貴族服飾 圖為左衽窄袖袍、長裙穿戴展示圖。金代的裝飾圖案喜用禽獸,尤喜用鹿。在松花江下游奧里米金墓出土的玉透雕牌上,就雕有一對赤鹿,一隻公鹿長角弓背,傲然挺立;一隻母鹿回眸凝望,溫文閑雅。左右兩邊各有一棵小樹,表示鹿在林中棲息,具有游牧民族的裝飾特點。蘭州中山林金墓出土的雕磚上,也雕刻著大量的鹿紋。至於在山西稷山馬村、化峪等地金墓發現的這種圖案更多,鹿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或漫步緩行,或奔騰飛馳,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這種裝飾特點,在衣冠服飾上也得到大量的反映,《金史·輿服志》中就有女真族服飾「以熊鹿山林為文」的記載。鹿的圖案大量被採用,除其本身的外形較為優美,便於用作裝飾外,還有一個原因,即鹿與漢字的「祿」同音,富有吉祥的含意。本圖所繪的裙字圖案,即飾有鹿紋。明清時期,鹿的圖案雖然沒有被收進官員補服,但在民間仍屬常用,比較多見的是將它與「福」字和「壽」字配合在一起,名謂「福、祿、壽」。

--------------------------------------------------------------------------------

1個附件
元代貴族便服只一(圖)

元代貴族便服 圖為窄袖織龍紋錦袍、瓦楞帽、雲肩、緞靴展示圖。元代貴族襲漢族制度,在服裝上廣織龍紋。據《圓史輿服志》記載,皇帝祭祀用袞服、蔽膝、玉簪、革帶、綬環等有飾有各種龍紋,僅袞一件就有八條龍,領袖衣邊的小龍還不計。龍的圖案是漢族人民創造的,它代表著華夏民族的文化。晚唐五代以後,北方少數民族相繼建立政權,都無例外地沿用了這一圖案。到了元代更加突出,除服飾大量用龍之外,在其它生活器具中也廣泛使用。元代蒙古族男子,戴一種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圓兩種樣式,頂中裝飾有珠寶。

--------------------------------------------------------------------------------

1個附件
元代貴族服飾之二(圖)

元代貴族服飾 戴顧姑冠、穿交領織金錦袍的皇後。元代貴婦服飾特徵:一般身份較高的婦女,都戴顧姑冠。普通婦女則戴皮帽。身上所穿的服裝都是寬廣松肥大,長度大多垂足,衣邊掃地,以至在行走時,不得不由奴僕在後跟著托起,敦煌壁畫元代供養人形象,就是這種情況。元代服裝大量用金,超過以往歷代。織物加金,早在秦代以前就已出現。至於漢族服飾上得到運用,時間大約在東漢或東漢以後,而且主要在宮廷中使用。直到魏晉南北朝以後,服飾織金的風氣才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宋代貴族服飾用金,在技術上已發展到了十八種之多。遼、金統治地區織金技術也有很大進步,尤以回鶻族地區最為流行,所織衣料最為精美。元代繼遼、金之後,在織物上用金更勝於前代。

--------------------------------------------------------------------------------

1個附件
元代漢族婦女服飾之一(圖)

元代漢族婦女服飾實物 圖中展示的服飾大都從無錫市郊一座元墓中取出,其中包括鑲有闊邊的對襟上衣及無邊緣的短襦,對襟、下擺開衩、領襟鑲有紫醬色綢邊的背心,獨幅無襇,的夾裙及前面正中交叉縫制,其中還有兩側打折襇的裙式。鞋子有兩種樣式,一是以回紋絲綢製成;另一種以素綢製作,鞋頭尖聳,鞋面綴一絲線編成的花結,中納絲棉,鞋底用粗棉布制。還有套褲、錢袋等均為婦女所用之物。上圖為對襟綢上衣;中圖為對襟綢短襦;下為綢夾裙(出土實物)。

--------------------------------------------------------------------------------

1個附件
元代襦裙半臂之一(圖)

元代襦裙半臂 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樣式較遼代的稍大。男子的公服多從漢族習俗,「制以羅,大袖,盤領,右衽」。其職位級別,在服裝的顏色及紋樣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襆頭,制以漆紗,展其雙腳。平日燕服,多穿窄袖袍。地位低下的侍從僕役,常在常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袍服的形制,除遼金通用者外,還有一種樣式,為圓領,緊袖,下擺寬大,折有密襇。本圖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