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睡衣種類 » 睡衣外袍帶子怎麼系
擴展閱讀
夏天真皮手套怎麼搭配 2025-01-20 12:04:53
短皮衣怎麼配衣服 2025-01-20 12:02:10
裙子內配什麼上衣 2025-01-20 11:56:32

睡衣外袍帶子怎麼系

發布時間: 2024-06-17 13:52:30

1. 古埃及法老的衣物是什麼樣子(只許介紹衣服的樣子,不許介紹古埃及歷史)

古王朝時期,
婦女-努格白:較緊身,樣式簡單.從胸下一直穿到腳跟,胸下用一根布帶子扎住.上端一般有一根或兩根用扣子固定的吊帶.只有過於窄小而緊綳在身上的努格白,才不用吊帶.穿上後,雙肩,雙臂和胸部都裸露在外,如果吊帶很寬,可能把胸部遮住.
注:努格白是古埃及各階層婦女通用服飾,通常用透氣性較好的亞麻布製成.一些晚會上,努格白上還會有一些裝飾.穿著的時候,從腳下往身上套,再用色彩相配的吊帶固定.
男子:起先是遮羞,在腰上系一根用植物做的帶子,帶子兩端垂在前面即可.後逐漸有了和努格白相似的衣服.用腰帶固定.男子服飾因地位等級而異.
注:當時服飾與建築物形狀有密切關系.第五王朝服裝大多為錐形.與金字塔形狀相似.後來王室服飾才逐漸變長變寬.
中王國時期
婦女-努格白:衣料樣式有變,分無袖有袖兩種.長度依舊,胸下系一根腰帶.有的不系.此外,披肩開始流行.這種披肩能遮住胸部.
男子-努格白;出現長袍,一般到腳跟.
新王國時期
婦女-服飾出現變化.從第十九王朝女王納菲爾蒂蒂的陵墓中彩畫上,女王穿的是由薄薄的白色細亞麻製成的努格白.她胸下系一根綵帶,綵帶從前面饒到背後再饒回前面打結.結的兩端一直垂到膝下.披肩為蝙蝠型,用金線織成,上飾有美麗珠寶.女王身邊健康與生命女神伊西斯也穿努格白,使用兩根吊帶,頸上戴有項圈.
注:新王國時期最有特點的是紗麗.可能從印度或伊拉克以東地區傳來的.與古、中王國時期服裝完全不同.長布條製成,長約5米,寬約半米.穿著方式隨意.新王國時期婦女比較喜歡這種服飾.因為它不但穿脫方便,還象徵文明與進步.新王國時期女裝另一特點:在衣服上打襇開叉.這樣能使婦女更加迷人漂亮.
男子-努格白.襯衣和長袍已較常見.這種襯衣和長袍大小不一,有襇,能把上身全遮,使胸部不再敞露.衣著數量也有變.男人常穿兩件努格白,裡面些,外面長而薄些.
到十八王朝末期,男子的這種著裝發生逆變,里長外短.這種衣著可從國王阿蒙霍泰普一世的像上得到佐證.他穿了兩件努格白,一件從肩一直到腳,另一件從胸部直到小腿中部,他還披了一塊披肩.
新王國的法老們在慶典活動中常穿有襇努格白.這種服飾除了在腰帶上使用了金扣外,其他部位一般不用金飾.
注:古埃及人注視衣服裝飾主要在圖坦卡蒙時期,當時最流行在衣服上次刺綉或佩帶各種貴重飾物 飾品
1. 假發:埃及人不分男女都將頭發剪至最短的長度再戴上假發。而假發的長短與形狀是用以區分階級的。
2. 頭巾:自第四王朝後、那美斯式(Names)頭巾成為法老王的重要裝飾物。女性不戴頭巾、但自新王國之後,貴族婦女採用發飾
3. 冠飾: 冠帽亦是古埃及社會階級區隔之象徵、一般埃及人是不能帶冠帽的。法老王與神祉帶著不同的冠帽、也象徵著不同的意義
4. 項鍊: 是古埃及人普遍採用的裝飾品。
5. 假須: 埃及人不留胡須的但對胡須有一份崇敬,因此於正式場所須帶胡須。一般人的胡須較短、只有兩吋;發老王的胡須則很長、底部是方形的;神的假鬍子則在尾部翹起。
6. 化妝: 眼影是埃及人臉上最明顯的裝飾。不論男女皆以礦物粉末畫出制式的大眼睛、據說以墨畫眼能有減少陽光的照射,因而具有保護作用。
自埃及史前時代有衣物出現以來,婦女就在紡織技術和成衣縫制上佔有優勢。做衣服是一件日常家務,不過也有婦女在紡織場為貴族們縫制衣物。從王後的禮服,法老的精製短褶裙到普通人家穿的簡單褶裙和圍裙,每一件衣服都是由婦女手工縫制的。就算是最最簡單的衣服,其縫制步驟也是驚人的煩瑣。聽來滑稽的是,織布作為男人職業曾讓希羅多德驚訝,曾經一度卻是古埃及婦女獨統的領域。織布是僅次於耕作的重要工作,因為埃及人需要大量的布匹做衣服或裹屍布——一個木乃伊就需要400碼布。直到新王國時期,大多都是婦女在織布,監察其他紡織工,並且送貨兌錢。
絕大多數埃及人穿的衣服是用亞麻布縫製成的。此種織物輕盈,透氣,穿在身上也能行動自如,這在炎熱(部分地區還相當潮濕)的埃及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其他被選來做織物的材料還有羊毛和棉花。羊毛可以保暖,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表面有一層防潮的天然油脂,因此古埃及人也曾認為羊毛是不潔凈的。棉花透氣,卻不如亞麻輕盈。

亞麻布是植物纖維織物,來源於尼羅河沿岸生長的植物——亞麻。亞麻經曬干,梳理,浸泡,錘薄,使表面光潔的處理之後,就適合於紡成線了,再以線織成亞麻布,裁剪縫製成衣物。

制衣工具包括刀(或剪刀)和針,這兩樣工具都需要經過成形,打磨或雕刻。在前王朝時期,用的是石刀與骨針,但在舊王國時期時,就都換成紅銅的了。接著到了中王國時期,青銅又取代了紅銅。刀與針已固定成形。令人意外的是,當時的針沒有針眼。刀和針是用「堅硬帶有尖頭的工具,可能是石頭」刮磨出來的。古埃及人運用這些工具和亞麻布,製作出適合於氣候條件,且能符合不同社會地位的人需求的服裝。

織染

織染工藝的緣起已遺失在了古代。但被保存在許多博物館中的,各種層次級別尺寸的木乃伊裹屍布仍能證明古埃及織染技術水平。王室用紫色可能出現於公元前1600年。墓室壁畫,神廟和別的曝露於天氣變化中卻得以倖存的建築,以及表面裝飾過的陶器,應用於如上目的的色彩原料,經由化學分析,經常能告訴我們不少知識。

於是在1913年,紐約Metropolitan博物館捐出了自Perneb之墓(修建於公元前2650年)出土的顏料。交由Maximilian Toch研究。他發現,紅色顏料是氧化鐵,赤鐵礦,黃顏色則是含有鐵或黃赭色的陶土,藍色是細微粉狀的玻璃,淡藍色是碳酸銅,可能是石青(藍銅礦),綠色是孔雀石,黑色是木炭或骨碳,灰色,是混合了木炭的石灰石。遺存於一隻彩繪壺上用以裝飾的一些顏色,則是含有石灰石與陶土的赤鐵礦混合物。

成衣

埃及夏季的炎熱與冬天的溫和,使得埃及人更喜歡以植物纖維製成的輕薄布料,主要是亞麻布,在羅馬時代偶爾會用從印度進口的棉布。也有羊毛,但就埃及人本身而言,是極少用它的。

可能埃及人會從地中海東岸地區買回少量的絲,大約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下半葉。在埃及人的墳墓中已經發現了絲的痕跡。

獸皮,幾乎都是豹皮,祭司們有時會穿它,當法老作為神之第一侍者時,也會穿獸皮。在圖坦卡蒙n的墓室中就曾發現過這樣一套衣服,在墓室的牆壁上也常常描繪有獸皮衣服。一些國王和王後還會穿飾有羽毛和圓形小亮片的禮服。

織布是婦女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家進行,不過也有貴族或有錢人開辦的工坊。經過捶打與梳理的亞麻轉成纖維,就可以用來紡線了。

一開始採用平面織機來紡織,織機用釘子固定在地上,工人蹲著工作,之後到新王國時期,就改用立式織機了。

裙裳
古埃及人穿的亞麻短袍,鑲有飾邊,垂至腿部,被稱為「calasiris」,袍子外還會罩一層寬松的白色羊毛斗篷。

衣裳通常以亞麻布製成,式樣簡潔:一條短纏腰布,很像是男人穿的褶裙,女子則穿有肩帶的裙子。這種基本款式依地位高低錢財多寡而會有些小小的變動,但在整個埃及歷史中,卻不曾有根本上的改變。褶裙的長度分好幾種,在舊王國時期較短,中王國時長及小腿,經常與無袖襯衫或長袍搭配著穿。穿的時候將它纏繞在腰際,有時會打上褶,或者以腰帶固定住。

圖坦卡蒙的墓室里出土了許多式樣的衣物:短袍,襯衫,褶裙,腰帶,短襪,頭飾,帽子,方巾,防護手套和手套。其中一些手套鑲著精美的亞麻內襯,其他的手套在式樣上,分出食指,中指,並留有一開口,以便大拇指能伸出來。內衣是三角樣式的纏腰布。

埃及男女穿的長袍被Herodotus稱為」kalasiris,用料與剪裁在數個世紀中有極大的差異。

Kalasiris的款式有單肩或雙肩,或配以肩帶穿著。可以是任何長度,從脖子至胸這一塊開始,通常觸及腳踝,袍邊鑲有飾物。一些人穿短袖的,也有人穿無袖的。尺寸有非常緊身,或者稍微寬松一點的。他們還經常戴條腰帶,使衣服出現褶紋。

縫制這樣的長袍需要一幅長方形的布,長度是想要袍長的兩倍。在布的中心裁一個開口,這樣可以從頭上套進去,然後將布折起一半,將兩側縫起來,不過要為手臂留下一定的開口。

婦女的裙子會以珠子裝飾,所用布料有時是打過褶子的。大多數情況下,裙子的式樣都是將胸部覆蓋的,但也有例外,曾有幾個時期流行將胸部裸露在外。

環領斗篷最遠可追溯至舊王國時期,一般都用亞麻布製作,也是在中心開口,以便套在脖子上。斗篷經常是染過顏色的,也會繪上圖案,或作其他裝飾,這樣的斗篷長度很少會超過肩膀。在新王國時期,人們有時也會佩戴披肩。

僕人或女奴大部分時候只穿不足以遮體的緊身短襯褲,但多數職業婦女穿短款的kalasiris。干體力活的男人們會戴條纏腰布(如上圖),或穿類似Galabiyeh(中東地區的一種衣袍)的寬松長袍,要是他們在水裡幹活,那就什麼都不穿。

孩子們在夏季時總是赤裸著身體,到冬天會穿罩衣和斗篷。

在大多數情況下,普通埃及人不會戴任何頭飾,條件好一些的人戴假發——可能僅在特殊場合戴。新王國時期的假發發展出了獨特的式樣。

無論是雕像,繪畫,浮雕,還是別的什麼表現,法老總是被刻畫成戴著王冠的形象,但目前還不能確定,法老是真在每天的生活中戴王冠,還是藝術表現上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

洗衣

洗衣服是件繁重的工作。洗滌用的鹼液是用蓖麻油和硝石製成的。洗衣是由兩個工人完成的,程序包括捶打,沖洗和擰絞。到公元前1200年,洗衣房裡有了防火的大金屬桶(煮衣服用的),它能夠減輕洗衣工的工作量。



地中海沿岸居民幾乎不需要穿精製的鞋,唯一例外的是生活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Anatolian highlands)的赫梯人(Hittites),他們穿有系帶的鞋子。(盡管在埃及的浮雕中,赫梯人被描繪成赤腳一族)。

古埃及人一般都赤腳,但在一些特殊場合,或者光著雙腳有可能受傷時(比如捕鳥時,要防止捕鳥網上的木茬刺穿腳心),他們會穿涼鞋。涼鞋配有兩條窄長的皮帶,以皮革或燈心草製成,通常都有皮製的鞋底和鞋帶。

國王有時會穿非常精美的涼鞋,就像他們有時會戴裝飾用的手套一樣,不過通常來說,他們都被描繪成光著雙腳,像神一樣。金質的涼鞋已有出土,其實穿起來並不舒服。在圖坦卡蒙(Tutankhamen)的墓葬中,有93雙鞋。其中有木製的涼鞋,鞋面上描繪著國王俘虜敵人的情景:國王每走一步,都將一名敵人踩於腳下。

中王國早期的鞋子差不多隻有這種款式的涼鞋——皮帶夾趾,在後跟連接,鞋面並非用以把腳固定在鞋裡,而僅僅是為了覆在腳上。新王國時期,一些埃及人會偶合穿上真正的鞋(而非涼鞋),卡納克神廟中的Nutmose王後肖像就表現了這一點。這可能緣於赫梯人的影響,埃及人正是在那一時期開始與赫梯人有所接觸。

以燈心草編成的涼鞋相當結實漂亮,常會用皮革做鞋底。時下不受重視的涼鞋在古埃及卻有可能象徵著某人的財富與地位。

十六,服裝
對古埃及人而言,傳統就是一切——生活和宗教似乎停滯不變,這一點在當時的服飾上體現得非常明確。直到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控制了埃及之後,埃及人的日常服飾才開始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慶典場合和宗教儀式上,他們仍然保留了古代的服飾風格。

幾個世紀以來,埃及文化一直是後來其他民族在藝術和建築上的靈感源泉,但它在服裝上的創造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忘卻了。這可能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所致。在以埃及為題材的好萊塢巨片里,埃及服裝給人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矯揉造作的印象。許多人一想到古埃及服裝,腦海里馬上浮現出巨片里那些眩目、精雕細琢的服裝。

事實上,古埃及服裝朴實無華,但史詩般的電影巨作里那些奢華的場面所出現的紛繁多樣的服裝,掩蓋了這個事實。古埃及服裝的款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女性服裝的特徵是高高的腰線,而男性服裝則強調臀部,即使是引進了新服裝和新款式,人們也是新舊一道穿。

最初,大多數服裝樣式都很簡單,大致呈三角形。由於氣候極其炎熱,這兒的服裝常常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寬敞、輕盈而省布。全裸是被禁止的。除了兒童、奴隸和平民,任何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裸體,都會被認為低賤、不道德。

男子和女子都可以讓上身赤裸,盡管女子身體的遮蓋面要比男子多得多。二者服裝上的線條比例也相似,但側重點稍微不一樣。女性服裝對人的束縛比男性服裝多得多。女子穿的袈縲絲麗服是束身裝,男子穿的褶裙就使得穿著者可以更自由地活動,這大概表明男性有更機動的生活方式。

衣服體現出古埃及社會嚴格奉行等級制的本質,它突出了不同的社會等級。但是,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的不是服裝的款式,而是衣服的布料。所以,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越高,他身上衣服的布料就越好:法老的衣服常常用細軟的亞麻布來做,可能還用金絲來裝飾。在這個等級體系的另一端,平民所穿的標准腰布則用植物纖維或皮革來做。布料的編織根據社會等級的變化而變化。

女性服裝

直到十八王朝中期,普通女性還穿著袈縲絲麗服。這種緊身女裝形狀簡單,從乳房下一直垂到腳踝之上,並又兩根肩帶把它往上提。考古學家發現的那些袈縲絲麗服呈筒狀,並在衣服的一側將其縫合。這類服裝可能不像繪畫和塑像表現出來的那麼合身,而且在形狀上肯定彼此有些不一樣。據壁畫所繪,這類衣服也有些會往上延伸,蓋過胸部,甚至到脖子那兒。倖存下來的一些衣服是由衣袖往上提,而不是吊帶。女人常常在袈縲絲麗服上披一條輕巧的圍巾,白天用來擋太陽,晚上用來禦寒。

另一種套裝由兩部分組成。上身穿緊身短胸衣,胸衣在前在後都可以脫下。衣袖窄小,用細繩連到身體上。胸衣配著寬大的裙子,裙褶呈水平狀。

法老和貴族的妻子穿著用漂白的亞麻布做成的褶衣,衣褶以手工折成,然後漿硬。保養這些衣服得特別仔細謹慎,僕人們得花上幾個小時來把它們漿硬。

在第十八王朝時,新的服裝流行起來,大概與這一時期宗教信仰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有所關聯。從埃赫那吞的妻子納菲兒提提和她的6個女兒的畫像上,可以看到她們穿的亞麻布褶衣修長而飄逸,帶褶的長袍袖子寬大,一直垂到肘部,裡面則穿著長長的緊身服。乳房下系著一條帶子,領口則垂著飾有珠寶的項飾。

男性服裝

傳統的男性服裝是衫緹。這是一種簡單的褶裙,人們把它纏在腰部,末端相互折疊著垂在身體前部。最初的衫緹是用皮革或牛皮做的,後來就用一種很輕的布,通常是亞麻布。在法老所穿的褶裙後有時會垂下一條獅尾,而士兵則穿著帶條紋的或用彩色布料做的褶裙。

隨著時間的推移,褶裙裁剪得越來越稜角分明,而且還經過了漿洗,這樣褶裙就硬得可以往外挺,並在身體前部形成一個三角形。對於男性而言,其服裝大部分是強調身體前部,側重點在於陰部,因為它在生育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將之奉為聖物,常常把陰部上的布料弄成衣褶以吸引他人的注意。

男子服裝在慢慢地變化,衫緹之後的創新之一就是腰裙。在納米爾出土的著名的「調色板」上,美尼斯王就穿了一條這樣的裙子。裙子上端往上延伸,直到跨過左肩。這幅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00年。

在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40~前1640),男子在褶裙之上再穿著長裙。長裙用一塊方形的亞麻布做成,長短不一,有到大腿中部的,也有到小腿的。它們有時用一條裝飾性腰帶來固定。

埃及在公元前15世紀征服敘利亞之後,引進了兩種服裝——短外袍和長袍。那時,大量外國織工來到埃及定居,當時這種移民人數甚多,以至於「敘利亞人」這種稱謂成了織工的同義詞。其結果是先進的紡織技術隨之進入埃及,使得生產質地更好的紡織品成為可能。短外袍和短袖夜服(類似睡衣?)相似,它可以穿在衫緹外面。長袍結構復雜,用一塊布做成,布匹的長度必須為穿著者身高的兩倍。因為它很寬,袖子肥大,而裙子又束在腰部,因而領口寬大。長袍是埃及人所穿的最為異乎尋常的服裝款式。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服裝。這種服裝用一塊布料做成,肩膀處有衣褶,並用翡布拉(一種像胸針一樣的別針)固定住。

布料和顏色

在古埃及,亞麻布是用來做衣服的最常見的布料。與其他材料相比,它有幾大優勢:它的纖維可以織成精細輕巧的布料,既不熟,也不重,而且可以簡單地在身體上形成褶皺。它洗起來也很容易。最初,這類布料是用各種植物纖維織成的——這一技術是埃及人發明的,但隨著全國的灌溉技術得到普遍提高,亞麻成了最常見的原材料。敘利亞織工來到埃及之後,他們精巧的紡織技術使得布料生產更容易,質地更優良。家庭用品,如籃子和篩子,也用植物纖維編成。

盡管亞麻布是最常見的布料,但並非唯一:人們把蘆葦編織好,做成奴隸穿的衣服;紙草類植物被做成諸如圍裙一樣的短小緊身的服裝。除了亞麻布之外,棉花也被做成各種各樣的衣服,例如短外袍和長袍,衣服上還可以綉上金線。羊毛用來做圍巾和外套。皮革用來做戎裝,如士兵的鎧甲。希臘人和羅馬人大約在公元前323年引進絲綢,這時埃及人才開始知道它。在廟宇里不能穿用羊毛和皮革做成的服裝,因為埃及人認為,穿著用動物皮毛做的衣服來拜神是瀆神的行為。

顏色具有象徵意義。綠色象徵青春和生命,而黃色代表黃金,是永恆之神的肌膚。黑色很少出現在埃及人的服裝上——這是假發的專用色。白色象徵著幸福,在埃及人的衣櫃里白色衣服很常見。當然,其中也有現實原因,即以當時的技術來看,要想給亞麻布著色還比較困難,所以衣服通常用天然、經過漂白的亞麻布製成。隨後,天然的本地配料在埃及逐漸得到發展。盡管這種技術很難掌握,埃及人還是開始嘗試給布料染色,比如奴隸就常穿著藍色的衣服。紅色染料從番紅類植物中提取;絲線被染成金色,然後用來編織御用短外袍和手套;皮革也被染成紅色、黃色和綠色。

珠寶與飾物

埃及人的遠征,帶回了大量貢品和財寶。盡管如此,埃及的服裝本身仍舊幾乎沒什麼裝飾,有時幾乎到了寒傖的程度。

不過,那時的雕塑和壁畫表明,當時的男人女人都穿戴著珠寶。珠寶和飾物應該被視為服裝的一部分。埃及人用珠寶來體現財富的多寡,並且用它來為衣櫃增色。

項鏈之類的物品自前王朝時代起已經為人所穿戴。項鏈、臂環、手鐲和腳鐲用金子、珊瑚、珍珠、瑪瑙、玉髓等製成。當時的珠寶很少用銀,銀被稱為「白色金屬」,古埃及人認為,神的骨頭就是由銀構成的。銀通常用於裝飾和點綴,埃及人將它打製成薄片,用來做塑像、傢具和一些小玩意的鑲飾。

項飾是把貝殼、珠子、花朵和寶石鑲入黃金而做成的。它既可以當作項鏈來戴,也可以連到用皮革或布做成的項圈上(這種風格起源於古朝時期)。第十八王朝時期,引進了一種新設計,以2~4排金屬片組成一條項鏈,這似乎從側面證明了,當時可以獲取的金屬數量更多了。在那一時期的壁畫上所見到的飾珠手鐲起源於——或創意來自近東地區的樣板。墜飾和耳環通常都很大,戴起來肯定非常沉重。

皇室成員對金子類珠寶的胃口都很大,而自古以來,恰好是陪葬的大量珠寶吸引了盜墓者,因此要完好無損地挖掘到這些珠寶是很罕見的。但在1834年,一個名叫裘塞珀.費里尼的義大利探險家就發現了一整套珠寶。他在蘇丹境內一處名叫米洛衣的地方發現了屬於阿瑪尼莎赫圖王後的一個金字塔。對這些物品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揭示出它們的主人是如何穿戴它們的。比如說,阿瑪尼莎赫圖王後把由10個組成的一套手鐲平均疊加在兩只手上。在她的陵墓上,還有9個盾形戒指。這些戒指都是平常的戒指,但她不是把它們戴到手指上,而是把它們連到頭發上,讓它們從額頭上垂下來。

其他裝飾物被賦予了宗教或政治的涵義。法老的飾物深具象徵意義,他們所持的彎拐和連枷代表著他們對領土、牧人及農夫的權力。「伊西斯聖結」是生命的神聖象徵,通常只有國王、王後和眾神才有權擁有。它的起源不確定,但是據說它象徵著便鞋上的鞋帶。眼鏡蛇是埃及君主們專有的象徵,它被裝飾在王冠和鷹狀頭巾上。「荷露斯之眼」是一種很常見的幸運符。

花也是常用的飾品。人們把鮮花剪裁成項飾,在葬禮或節日的宗教儀式上穿戴。埃及人喜歡花,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美麗,還因為它們蘊涵著各種象徵意義。蓮花一直是埃及的象徵。傳說一朵大蓮花從遠古的水域生長出來,在開天闢地後的第一個清晨里,這朵蓮花是太陽的搖籃。

鞋子

涼鞋是已知的最古老的鞋子,人們認為它是使雙腳不被沙漠里的熱沙燙著、同時又能讓腳保持通風和涼快的最理想辦法。埃及涼鞋最基本的形狀很像皮帶,由兩根吊帶和一面鞋幫組成。一根吊帶穿過大腳趾和第二根腳趾之間,然後與另一根越過腳弓的吊帶相接。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穿著木頭、紙草、山羊皮和棕櫚纖維做成的涼鞋。鞋子在埃及人的衣櫃里被認為是最值錢的東西,它是在室內穿的。旅行時,人們提著鞋,只有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才穿上它?

參考來自某全英文翻譯的中文網站。

2. 怎麼辨別是不是真絲睡衣

質地
夏季選擇真絲睡衣,因為夏季炎熱會經常出汗,而棉質睡衣沒有真絲睡衣那麼具有透氣和吸濕性。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你皮膚乾燥的時候它能吸取空氣中的水分保濕,當你出汗的時候能幫助排濕。透氣性非常強,使人感到涼爽無比。

春夏季選擇真絲睡衣的厚度應該在19姆米以下,超過19姆米的睡衣更適合為冬季使用。而19姆米的睡衣是夏季最好選擇,也是代表最上層的品質。19姆米垂直感、飄逸感是最好的,能很好的表現出真絲獨特魅力。而且在19姆米質地下不易開線。而秋冬季節則應該選擇30姆米左右的睡衣,會有良好的保暖性和美觀性。
如何選購真絲睡衣呢?上面所說夏季19姆米的真絲睡衣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雖然它們造價昂貴

3. 商標25類全系包括哪些

你好啊。

商標25類全系包括:服裝,鞋,帽。具體是:
工作服
工裝褲
護衣汗墊
衣領(衣服)
女用背心
平腳短褲
緊身圍腰(女內衣)
內衣
睡袍
毛衣
套頭衫
襯衫
襯衫前胸
短袖襯衫
服裝
裘皮服裝
可拆的衣領
緊身衣褲
連褲內衣
吸汗內衣
胸衣
套服
成品衣
馬褲(穿著)
褲子
外套
成品襯里(服裝的一部分)
針織服裝
襯衫抵肩
華達呢(服裝)
緊身胸衣(內衣)
馬甲
背心
上衣
防水服
緊身套衫
裙子
仆侍人員、行會會員等穿的制服
運動衫
袖口
袖口(衣服)
圍裙(衣服)
皮製長外衣
海濱浴場用衣
服裝口袋
睡衣
睡衣褲
連衣裙
內褲
乳罩
輕便大衣
大衣
寬外袍
制服
呢絨夾克(服裝)
夾克(服裝)
紙衣服
浴衣
帶兜帽的風雪大衣
襯裙
連身襯裙
女式連身內衣
仿皮服裝
皮衣
莎麗服
T恤衫
釣魚背心
裙褲
斗篷
紗籠
緊腿褲(褲子)
無袖罩裙
女式內褲
背心式緊身運動衣
和服
風衣
羽絨服裝
旗袍
婦女腹帶
童裝
磁療衣
胸罩襯墊(胸襯、胸墊)
紅外線衣
葯物用衣
攝影背心
長袖馬甲
晨禮服
珠地布襯衫
正裝長褲
亞麻布服裝
羊皮夾克
小山羊皮夾克
長夾克
發汗褲
襯褲
防汗內衣
牛仔布褲子
女士禮服
和服(普通長度的)
粗呢連帽大衣
圓領毛衣
緊身胸衣(婦女緊身胸衣)
寬松工裝褲
連帽粗呢外套
騎士夾克
蘇格蘭式短裙
晚禮服大衣
漁夫用夾克
橄欖球運動短褲
羽織紐(和服短褂的系紐)
女式睡裙
無帶乳罩
朝鮮外套(馬褂子)
朝鮮傳統輕便大衣(周衣)
薴麻襯衫
可反光的夾克
可反光的外套
保護衣領用衣領墊
保護衣領用護領
有袖夾克
摩托車夾克
理發師用工作服
寬松半長褲
短套裝(服裝)
羊毛緊身衣
緊身背帶褲
連身背帶短褲
燈芯絨襯衫
皮質裙裝
配西裝的襯衫
格鬥運動用服裝
腰纏布(服裝)
針織襯衫
女士內衣
女士睡衣
朝鮮女服短上衣(赤古里)
朝鮮傳統女背心
針織夾克
針織馬球衫
貼身內褲
針織內衣
網球服
網球裙
圍裙
女式內衣
無肩帶乳罩
女式裙褲
女式上衣
女式套服
女式套裝
無尾晚禮服
無袖背心
無袖夾克
女式無袖胸衣
和服外褂(羽織)
女用內衣
針織睡衣
連帽套衫
連帽運動衫
連身工作服
連身衣
休閑服
長袖套頭衫
長袖運動衫
長運動褲
跑步服
露腹短上衣
熱身服
棒球服
馬球衫
高爾夫球褲
高爾夫球衫
慢跑服
慢跑運動褲
厚呢短大衣
皮製套裝
高領套頭衫
迷你裙
羊皮外套
平角內褲
棉上衣
抹胸
校服
胸罩
長袍
雪地服
襯衫式長睡衣
襯衫式外套
伴娘禮服
皮褲
訓練套裝
橄欖球運動上衣
羊毛短褲
禮服
比賽用滑雪服
七分褲
分組背心
軍裝式風雨衣
兩件套衫
長款厚大衣
帶有領尖扣的襯衫
和服襯領(半領)
無袖運動衣
吸煙夾克
和服中衣(襦袢)
袴(和服)
短袖運動襯衫
緊身胸衣
燈芯絨褲子
衣領
套裙
套衫
汗衫
短上衣
短袖或長袖T恤
厚夾克
厚外套
女式開襟短上衣
女式襯衫
短襯裙
有領襯衫
帶帽風雪大衣
運動套裝
運動胸罩
短褲
男式上衣
男式套裝
羽絨服
滑雪褲
滑雪衫
沙灘罩衫
沙灘裝
運動背心
運動服
丁字內褲
運動服套裝
運動夾克
運動褲
冬衣
束腰女上衣
水手服
結婚禮服
日式睡衣
滑雪服
牛仔布夾克
單板滑雪服
單板滑雪褲
牛仔褲
粗斜紋棉布上衣
外褲
正裝襯衫
晚禮服
防風背心
防風夾克
開襟羊毛衫
狩獵夾克
開領衫
可拆卸衣領
女士長睡袍
寬松褲
商品名稱
服裝
嬰兒褲(內衣)
嬰兒全套衣
非紙制圍涎
非紙制帶袖圍涎
嬰兒靴
幼兒連體衣
嬰兒鞋
嬰兒絨線鞋
嬰幼兒用開襠衫
嬰兒褲
嬰兒睡衣褲
嬰兒褲(服裝)
商品名稱
駕駛員服裝
服裝
滑水防潮服
騎自行車服裝
游泳帽
游泳褲
男用游泳褲
游泳衣
體操服
空手道服
柔道服
(雜技、舞蹈等演員穿的)緊身連衣褲
摔跤服
帶胸罩的女式泳衣
水上運動用防磨衣
格鬥運動用服裝
男式和女式的游泳衣
騎自行車短褲
沖浪服
比基尼泳衣
女式連身泳衣
跆拳道服
女式泳衣
滑水服
合氣道服
武術服
劍道服裝
男式泳衣
單比基尼式泳裝
運動緊身衣
商品名稱
服裝
防水服
雨衣
雨披
防雨夾克
防水褲
防水夾克
防雨褲
商品名稱
服裝
化裝舞會用服裝
戲裝
秧歌服
舞衣
芭蕾舞短裙
商品名稱
鞋用防滑配件
鞋(腳上的穿著物)
浴室涼鞋
浴室拖鞋

中筒靴
鞋尖
系帶靴子
靴幫
鞋內底
鞋用金屬配件
鞋面
護腿鞋罩
護踝鞋罩
草鞋
足球鞋
足球靴
套鞋
高筒橡膠套鞋
護腿鞋罩用系帶
褲腳系帶
體操鞋
拖鞋
海濱浴場用鞋
木鞋
涼鞋
鞋後跟
鞋用滾邊
鞋底

鞋跟
運動鞋
足球鞋釘
運動靴
滑雪靴
氈靴
短靴
跳鞋
跑鞋(帶金屬釘)
爬山鞋
雨鞋
鞋墊
爬山鞋(帶金屬釘)
晴天用矮齒木屐
矮齒木屐
日式氈涼鞋
日式草屐
日式草屐底
高爾夫球鞋
籃球鞋
雪地靴
訓練鞋
馬靴
乙烯塑料鞋
夾趾拖鞋
帆布便鞋
帆布鞋
非運動用鞋
休閑鞋
橄欖球鞋
靴套
工作鞋
工作靴
木底鞋
排球鞋
皮拖鞋
皮鞋
日式草屐的上底面
藤編的日式草屐的上底面
有搭扣帶的鞋
騎馬鞋
騎自行車鞋
涉水鞋
男鞋
女式短靴
女鞋
女靴
球鞋
曲棍球鞋
拳擊鞋
女士可折疊拖鞋
日式分趾工作鞋
日式木屐
日式皮涼鞋
登山鞋
登山靴
釣魚用鞋
冬靴
田徑運動鞋
徒步鞋
徒步靴
拖鞋鞋底
網球鞋
日式草鞋
日式木屐的木屐台
棒球鞋
保齡球鞋
橡膠鞋
涼拖
夾趾涼鞋
甲板鞋
芭蕾舞鞋
日式木屐用金屬配件
鞋(矯形鞋除外)
鞋靴用鞋墊
維修用鞋底
滑雪鞋
木屐式涼鞋
日式木屐的木屐齒
日式木屐帶
膠底布鞋用橡膠鞋底
騎摩托車穿的靴子
木鞋(鞋)
橡膠或塑料制壓紋鞋跟
橡膠或塑料制壓紋鞋底
手球運動鞋
雨天穿的高齒木屐
鹿皮軟底鞋
芭蕾舞軟鞋
商品名稱
貝雷帽
帽子(頭戴)
無檐便帽
風帽(服裝)
帽襯架(支撐架)
帽檐

帽子
耳套(服裝)
大禮帽
僧帽(帽子)
頭帶(服裝)
紙帽子(服裝)
空頂帽
斗笠
針織帽
自行車帽
服裝用頭帶
小帽子
帶帽舌的帽子
船形帽
平底硬草帽
寬頂無沿圓帽
無檐針織帽
頭部吸汗帶
防汗用頭帶
運動帽
雨帽
羊毛帽
毛皮帽子
睡帽
帽舌
時裝帽
沙灘帽
皮帽
棒球帽
高爾夫球帽
耳套
兒童帽
箬笠
系帶軟帽
淺頂軟呢帽
商品名稱
長襪
吸汗長襪
長襪後跟

短襪
吊襪帶
襪帶
吊襪帶(長襪用)
緊腿褲(暖腿套)
暖腿套
非電暖腳套
吸汗襪
襪褲
襪套
及膝長襪
日式分趾襪
羊毛襪
新娘用吊襪帶
運動用長襪
褲襪
男式短襪
防汗襪
商品名稱
手套(服裝)
手籠(服裝)
連指手套
滑雪手套
針織手套
單板滑雪用手套
服飾用手套
騎行手套
露指手套(服裝)
使用手持觸屏電器時佩戴的帶導電指尖的手套
騎自行車用手套
皮手籠
手套(包括皮、獸皮或毛皮製)
駕駛用手套
摩托車手套
商品名稱
長皮毛圍巾(披肩)
圍脖
短圍巾
披肩
領帶
圍巾
裘皮披肩
女式披肩
面紗(服裝)
班丹納方綢(圍巾)
披巾
包頭巾
愛斯科式領帶
西服袋巾
領花
領結
領巾
頭巾
墨西哥式披肩
披肩(服裝)
披肩(經編)
女用披肩
絲巾
口袋方巾
頸巾
商品名稱
背帶
衣服吊帶
服裝帶(衣服)
腰帶
錢帶(服裝)
皮帶(服飾用)
皮製腰帶
和服用腰帶
束腰帶
和服帶
和服帶子的襯帶(帶揚)
吊帶(背帶)
布制腰帶
女式背帶
男式背帶
紡織品腰帶
腰卷(和服)
固定和服用帶(伊達締)
紡織品制腰帶
無尾晚禮服帶
商品名稱
十字褡
服裝綬帶
修女頭巾
神父左臂上佩戴的飾帶
浴帽
睡眠用眼罩
(牧師、神父穿的)白麻布長袍
理發用披肩
婚紗
宗教服裝
理發店和美容院用防護衣

4. 古埃及人的服飾對其整體形象藝術有何重要影響

自埃及史前時代有衣物出現以來,婦女就在紡織技術和成衣縫制上佔有優勢。做衣服是一件日常家務,不過也有婦女在紡織場為貴族們縫制衣物。從王後的禮服,法老的精製短褶裙到普通人家穿的簡單褶裙和圍裙,每一件衣服都是由婦女手工縫制的。就算是最最簡單的衣服,其縫制步驟也是驚人的煩瑣。聽來滑稽的是,織布作為男人職業曾讓希羅多德驚訝,曾經一度卻是古埃及婦女獨統的領域。織布是僅次於耕作的重要工作,因為埃及人需要大量的布匹做衣服或裹屍布——一個木乃伊就需要400碼布。直到新王國時期,大多都是婦女在織布,監察其他紡織工,並且送貨兌錢。
絕大多數埃及人穿的衣服是用亞麻布縫製成的。此種織物輕盈,透氣,穿在身上也能行動自如,這在炎熱(部分地區還相當潮濕)的埃及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其他被選來做織物的材料還有羊毛和棉花。羊毛可以保暖,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表面有一層防潮的天然油脂,因此古埃及人也曾認為羊毛是不潔凈的。棉花透氣,卻不如亞麻輕盈。

亞麻布是植物纖維織物,來源於尼羅河沿岸生長的植物——亞麻。亞麻經曬干,梳理,浸泡,錘薄,使表面光潔的處理之後,就適合於紡成線了,再以線織成亞麻布,裁剪縫製成衣物。

制衣工具包括刀(或剪刀)和針,這兩樣工具都需要經過成形,打磨或雕刻。在前王朝時期,用的是石刀與骨針,但在舊王國時期時,就都換成紅銅的了。接著到了中王國時期,青銅又取代了紅銅。刀與針已固定成形。令人意外的是,當時的針沒有針眼。刀和針是用「堅硬帶有尖頭的工具,可能是石頭」刮磨出來的。古埃及人運用這些工具和亞麻布,製作出適合於氣候條件,且能符合不同社會地位的人需求的服裝。

織染

織染工藝的緣起已遺失在了古代。但被保存在許多博物館中的,各種層次級別尺寸的木乃伊裹屍布仍能證明古埃及織染技術水平。王室用紫色可能出現於公元前1600年。墓室壁畫,神廟和別的曝露於天氣變化中卻得以倖存的建築,以及表面裝飾過的陶器,應用於如上目的的色彩原料,經由化學分析,經常能告訴我們不少知識。

於是在1913年,紐約Metropolitan博物館捐出了自Perneb之墓(修建於公元前2650年)出土的顏料。交由Maximilian Toch研究。他發現,紅色顏料是氧化鐵,赤鐵礦,黃顏色則是含有鐵或黃赭色的陶土,藍色是細微粉狀的玻璃,淡藍色是碳酸銅,可能是石青(藍銅礦),綠色是孔雀石,黑色是木炭或骨碳,灰色,是混合了木炭的石灰石。遺存於一隻彩繪壺上用以裝飾的一些顏色,則是含有石灰石與陶土的赤鐵礦混合物。

成衣

埃及夏季的炎熱與冬天的溫和,使得埃及人更喜歡以植物纖維製成的輕薄布料,主要是亞麻布,在羅馬時代偶爾會用從印度進口的棉布。也有羊毛,但就埃及人本身而言,是極少用它的。

可能埃及人會從地中海東岸地區買回少量的絲,大約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下半葉。在埃及人的墳墓中已經發現了絲的痕跡。

獸皮,幾乎都是豹皮,祭司們有時會穿它,當法老作為神之第一侍者時,也會穿獸皮。在圖坦卡蒙n的墓室中就曾發現過這樣一套衣服,在墓室的牆壁上也常常描繪有獸皮衣服。一些國王和王後還會穿飾有羽毛和圓形小亮片的禮服。

織布是婦女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家進行,不過也有貴族或有錢人開辦的工坊。經過捶打與梳理的亞麻轉成纖維,就可以用來紡線了。

一開始採用平面織機來紡織,織機用釘子固定在地上,工人蹲著工作,之後到新王國時期,就改用立式織機了。

裙裳
古埃及人穿的亞麻短袍,鑲有飾邊,垂至腿部,被稱為「calasiris」,袍子外還會罩一層寬松的白色羊毛斗篷。

衣裳通常以亞麻布製成,式樣簡潔:一條短纏腰布,很像是男人穿的褶裙,女子則穿有肩帶的裙子。這種基本款式依地位高低錢財多寡而會有些小小的變動,但在整個埃及歷史中,卻不曾有根本上的改變。褶裙的長度分好幾種,在舊王國時期較短,中王國時長及小腿,經常與無袖襯衫或長袍搭配著穿。穿的時候將它纏繞在腰際,有時會打上褶,或者以腰帶固定住。

圖坦卡蒙的墓室里出土了許多式樣的衣物:短袍,襯衫,褶裙,腰帶,短襪,頭飾,帽子,方巾,防護手套和手套。其中一些手套鑲著精美的亞麻內襯,其他的手套在式樣上,分出食指,中指,並留有一開口,以便大拇指能伸出來。內衣是三角樣式的纏腰布。

埃及男女穿的長袍被Herodotus稱為」kalasiris,用料與剪裁在數個世紀中有極大的差異。

Kalasiris的款式有單肩或雙肩,或配以肩帶穿著。可以是任何長度,從脖子至胸這一塊開始,通常觸及腳踝,袍邊鑲有飾物。一些人穿短袖的,也有人穿無袖的。尺寸有非常緊身,或者稍微寬松一點的。他們還經常戴條腰帶,使衣服出現褶紋。

縫制這樣的長袍需要一幅長方形的布,長度是想要袍長的兩倍。在布的中心裁一個開口,這樣可以從頭上套進去,然後將布折起一半,將兩側縫起來,不過要為手臂留下一定的開口。

婦女的裙子會以珠子裝飾,所用布料有時是打過褶子的。大多數情況下,裙子的式樣都是將胸部覆蓋的,但也有例外,曾有幾個時期流行將胸部裸露在外。

環領斗篷最遠可追溯至舊王國時期,一般都用亞麻布製作,也是在中心開口,以便套在脖子上。斗篷經常是染過顏色的,也會繪上圖案,或作其他裝飾,這樣的斗篷長度很少會超過肩膀。在新王國時期,人們有時也會佩戴披肩。

僕人或女奴大部分時候只穿不足以遮體的緊身短襯褲,但多數職業婦女穿短款的kalasiris。干體力活的男人們會戴條纏腰布(如上圖),或穿類似Galabiyeh(中東地區的一種衣袍)的寬松長袍,要是他們在水裡幹活,那就什麼都不穿。

孩子們在夏季時總是赤裸著身體,到冬天會穿罩衣和斗篷。

在大多數情況下,普通埃及人不會戴任何頭飾,條件好一些的人戴假發——可能僅在特殊場合戴。新王國時期的假發發展出了獨特的式樣。

無論是雕像,繪畫,浮雕,還是別的什麼表現,法老總是被刻畫成戴著王冠的形象,但目前還不能確定,法老是真在每天的生活中戴王冠,還是藝術表現上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

洗衣

洗衣服是件繁重的工作。洗滌用的鹼液是用蓖麻油和硝石製成的。洗衣是由兩個工人完成的,程序包括捶打,沖洗和擰絞。到公元前1200年,洗衣房裡有了防火的大金屬桶(煮衣服用的),它能夠減輕洗衣工的工作量。



地中海沿岸居民幾乎不需要穿精製的鞋,唯一例外的是生活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Anatolian highlands)的赫梯人(Hittites),他們穿有系帶的鞋子。(盡管在埃及的浮雕中,赫梯人被描繪成赤腳一族)。

古埃及人一般都赤腳,但在一些特殊場合,或者光著雙腳有可能受傷時(比如捕鳥時,要防止捕鳥網上的木茬刺穿腳心),他們會穿涼鞋。涼鞋配有兩條窄長的皮帶,以皮革或燈心草製成,通常都有皮製的鞋底和鞋帶。

國王有時會穿非常精美的涼鞋,就像他們有時會戴裝飾用的手套一樣,不過通常來說,他們都被描繪成光著雙腳,像神一樣。金質的涼鞋已有出土,其實穿起來並不舒服。在圖坦卡蒙(Tutankhamen)的墓葬中,有93雙鞋。其中有木製的涼鞋,鞋面上描繪著國王俘虜敵人的情景:國王每走一步,都將一名敵人踩於腳下。

中王國早期的鞋子差不多隻有這種款式的涼鞋——皮帶夾趾,在後跟連接,鞋面並非用以把腳固定在鞋裡,而僅僅是為了覆在腳上。新王國時期,一些埃及人會偶合穿上真正的鞋(而非涼鞋),卡納克神廟中的Nutmose王後肖像就表現了這一點。這可能緣於赫梯人的影響,埃及人正是在那一時期開始與赫梯人有所接觸。

以燈心草編成的涼鞋相當結實漂亮,常會用皮革做鞋底。時下不受重視的涼鞋在古埃及卻有可能象徵著某人的財富與地位。

十六,服裝
對古埃及人而言,傳統就是一切——生活和宗教似乎停滯不變,這一點在當時的服飾上體現得非常明確。直到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控制了埃及之後,埃及人的日常服飾才開始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慶典場合和宗教儀式上,他們仍然保留了古代的服飾風格。

幾個世紀以來,埃及文化一直是後來其他民族在藝術和建築上的靈感源泉,但它在服裝上的創造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忘卻了。這可能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所致。在以埃及為題材的好萊塢巨片里,埃及服裝給人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矯揉造作的印象。許多人一想到古埃及服裝,腦海里馬上浮現出巨片里那些眩目、精雕細琢的服裝。

事實上,古埃及服裝朴實無華,但史詩般的電影巨作里那些奢華的場面所出現的紛繁多樣的服裝,掩蓋了這個事實。古埃及服裝的款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女性服裝的特徵是高高的腰線,而男性服裝則強調臀部,即使是引進了新服裝和新款式,人們也是新舊一道穿。

最初,大多數服裝樣式都很簡單,大致呈三角形。由於氣候極其炎熱,這兒的服裝常常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寬敞、輕盈而省布。全裸是被禁止的。除了兒童、奴隸和平民,任何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裸體,都會被認為低賤、不道德。

男子和女子都可以讓上身赤裸,盡管女子身體的遮蓋面要比男子多得多。二者服裝上的線條比例也相似,但側重點稍微不一樣。女性服裝對人的束縛比男性服裝多得多。女子穿的袈縲絲麗服是束身裝,男子穿的褶裙就使得穿著者可以更自由地活動,這大概表明男性有更機動的生活方式。

衣服體現出古埃及社會嚴格奉行等級制的本質,它突出了不同的社會等級。但是,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的不是服裝的款式,而是衣服的布料。所以,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越高,他身上衣服的布料就越好:法老的衣服常常用細軟的亞麻布來做,可能還用金絲來裝飾。在這個等級體系的另一端,平民所穿的標准腰布則用植物纖維或皮革來做。布料的編織根據社會等級的變化而變化。

女性服裝

直到十八王朝中期,普通女性還穿著袈縲絲麗服。這種緊身女裝形狀簡單,從乳房下一直垂到腳踝之上,並又兩根肩帶把它往上提。考古學家發現的那些袈縲絲麗服呈筒狀,並在衣服的一側將其縫合。這類服裝可能不像繪畫和塑像表現出來的那麼合身,而且在形狀上肯定彼此有些不一樣。據壁畫所繪,這類衣服也有些會往上延伸,蓋過胸部,甚至到脖子那兒。倖存下來的一些衣服是由衣袖往上提,而不是吊帶。女人常常在袈縲絲麗服上披一條輕巧的圍巾,白天用來擋太陽,晚上用來禦寒。

另一種套裝由兩部分組成。上身穿緊身短胸衣,胸衣在前在後都可以脫下。衣袖窄小,用細繩連到身體上。胸衣配著寬大的裙子,裙褶呈水平狀。

法老和貴族的妻子穿著用漂白的亞麻布做成的褶衣,衣褶以手工折成,然後漿硬。保養這些衣服得特別仔細謹慎,僕人們得花上幾個小時來把它們漿硬。

在第十八王朝時,新的服裝流行起來,大概與這一時期宗教信仰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有所關聯。從埃赫那吞的妻子納菲兒提提和她的6個女兒的畫像上,可以看到她們穿的亞麻布褶衣修長而飄逸,帶褶的長袍袖子寬大,一直垂到肘部,裡面則穿著長長的緊身服。乳房下系著一條帶子,領口則垂著飾有珠寶的項飾。

男性服裝

傳統的男性服裝是衫緹。這是一種簡單的褶裙,人們把它纏在腰部,末端相互折疊著垂在身體前部。最初的衫緹是用皮革或牛皮做的,後來就用一種很輕的布,通常是亞麻布。在法老所穿的褶裙後有時會垂下一條獅尾,而士兵則穿著帶條紋的或用彩色布料做的褶裙。

隨著時間的推移,褶裙裁剪得越來越稜角分明,而且還經過了漿洗,這樣褶裙就硬得可以往外挺,並在身體前部形成一個三角形。對於男性而言,其服裝大部分是強調身體前部,側重點在於陰部,因為它在生育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將之奉為聖物,常常把陰部上的布料弄成衣褶以吸引他人的注意。

男子服裝在慢慢地變化,衫緹之後的創新之一就是腰裙。在納米爾出土的著名的「調色板」上,美尼斯王就穿了一條這樣的裙子。裙子上端往上延伸,直到跨過左肩。這幅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00年。

在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40~前1640),男子在褶裙之上再穿著長裙。長裙用一塊方形的亞麻布做成,長短不一,有到大腿中部的,也有到小腿的。它們有時用一條裝飾性腰帶來固定。

埃及在公元前15世紀征服敘利亞之後,引進了兩種服裝——短外袍和長袍。那時,大量外國織工來到埃及定居,當時這種移民人數甚多,以至於「敘利亞人」這種稱謂成了織工的同義詞。其結果是先進的紡織技術隨之進入埃及,使得生產質地更好的紡織品成為可能。短外袍和短袖夜服(類似睡衣?)相似,它可以穿在衫緹外面。長袍結構復雜,用一塊布做成,布匹的長度必須為穿著者身高的兩倍。因為它很寬,袖子肥大,而裙子又束在腰部,因而領口寬大。長袍是埃及人所穿的最為異乎尋常的服裝款式。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服裝。這種服裝用一塊布料做成,肩膀處有衣褶,並用翡布拉(一種像胸針一樣的別針)固定住。

布料和顏色

在古埃及,亞麻布是用來做衣服的最常見的布料。與其他材料相比,它有幾大優勢:它的纖維可以織成精細輕巧的布料,既不熟,也不重,而且可以簡單地在身體上形成褶皺。它洗起來也很容易。最初,這類布料是用各種植物纖維織成的——這一技術是埃及人發明的,但隨著全國的灌溉技術得到普遍提高,亞麻成了最常見的原材料。敘利亞織工來到埃及之後,他們精巧的紡織技術使得布料生產更容易,質地更優良。家庭用品,如籃子和篩子,也用植物纖維編成。

盡管亞麻布是最常見的布料,但並非唯一:人們把蘆葦編織好,做成奴隸穿的衣服;紙草類植物被做成諸如圍裙一樣的短小緊身的服裝。除了亞麻布之外,棉花也被做成各種各樣的衣服,例如短外袍和長袍,衣服上還可以綉上金線。羊毛用來做圍巾和外套。皮革用來做戎裝,如士兵的鎧甲。希臘人和羅馬人大約在公元前323年引進絲綢,這時埃及人才開始知道它。在廟宇里不能穿用羊毛和皮革做成的服裝,因為埃及人認為,穿著用動物皮毛做的衣服來拜神是瀆神的行為。

顏色具有象徵意義。綠色象徵青春和生命,而黃色代表黃金,是永恆之神的肌膚。黑色很少出現在埃及人的服裝上——這是假發的專用色。白色象徵著幸福,在埃及人的衣櫃里白色衣服很常見。當然,其中也有現實原因,即以當時的技術來看,要想給亞麻布著色還比較困難,所以衣服通常用天然、經過漂白的亞麻布製成。隨後,天然的本地配料在埃及逐漸得到發展。盡管這種技術很難掌握,埃及人還是開始嘗試給布料染色,比如奴隸就常穿著藍色的衣服。紅色染料從番紅類植物中提取;絲線被染成金色,然後用來編織御用短外袍和手套;皮革也被染成紅色、黃色和綠色。

珠寶與飾物

埃及人的遠征,帶回了大量貢品和財寶。盡管如此,埃及的服裝本身仍舊幾乎沒什麼裝飾,有時幾乎到了寒傖的程度。

不過,那時的雕塑和壁畫表明,當時的男人女人都穿戴著珠寶。珠寶和飾物應該被視為服裝的一部分。埃及人用珠寶來體現財富的多寡,並且用它來為衣櫃增色。

項鏈之類的物品自前王朝時代起已經為人所穿戴。項鏈、臂環、手鐲和腳鐲用金子、珊瑚、珍珠、瑪瑙、玉髓等製成。當時的珠寶很少用銀,銀被稱為「白色金屬」,古埃及人認為,神的骨頭就是由銀構成的。銀通常用於裝飾和點綴,埃及人將它打製成薄片,用來做塑像、傢具和一些小玩意的鑲飾。

項飾是把貝殼、珠子、花朵和寶石鑲入黃金而做成的。它既可以當作項鏈來戴,也可以連到用皮革或布做成的項圈上(這種風格起源於古朝時期)。第十八王朝時期,引進了一種新設計,以2~4排金屬片組成一條項鏈,這似乎從側面證明了,當時可以獲取的金屬數量更多了。在那一時期的壁畫上所見到的飾珠手鐲起源於——或創意來自近東地區的樣板。墜飾和耳環通常都很大,戴起來肯定非常沉重。

皇室成員對金子類珠寶的胃口都很大,而自古以來,恰好是陪葬的大量珠寶吸引了盜墓者,因此要完好無損地挖掘到這些珠寶是很罕見的。但在1834年,一個名叫裘塞珀.費里尼的義大利探險家就發現了一整套珠寶。他在蘇丹境內一處名叫米洛衣的地方發現了屬於阿瑪尼莎赫圖王後的一個金字塔。對這些物品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揭示出它們的主人是如何穿戴它們的。比如說,阿瑪尼莎赫圖王後把由10個組成的一套手鐲平均疊加在兩只手上。在她的陵墓上,還有9個盾形戒指。這些戒指都是平常的戒指,但她不是把它們戴到手指上,而是把它們連到頭發上,讓它們從額頭上垂下來。

其他裝飾物被賦予了宗教或政治的涵義。法老的飾物深具象徵意義,他們所持的彎拐和連枷代表著他們對領土、牧人及農夫的權力。「伊西斯聖結」是生命的神聖象徵,通常只有國王、王後和眾神才有權擁有。它的起源不確定,但是據說它象徵著便鞋上的鞋帶。眼鏡蛇是埃及君主們專有的象徵,它被裝飾在王冠和鷹狀頭巾上。「荷露斯之眼」是一種很常見的幸運符。

花也是常用的飾品。人們把鮮花剪裁成項飾,在葬禮或節日的宗教儀式上穿戴。埃及人喜歡花,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美麗,還因為它們蘊涵著各種象徵意義。蓮花一直是埃及的象徵。傳說一朵大蓮花從遠古的水域生長出來,在開天闢地後的第一個清晨里,這朵蓮花是太陽的搖籃。

鞋子

涼鞋是已知的最古老的鞋子,人們認為它是使雙腳不被沙漠里的熱沙燙著、同時又能讓腳保持通風和涼快的最理想辦法。埃及涼鞋最基本的形狀很像皮帶,由兩根吊帶和一面鞋幫組成。一根吊帶穿過大腳趾和第二根腳趾之間,然後與另一根越過腳弓的吊帶相接。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穿著木頭、紙草、山羊皮和棕櫚纖維做成的涼鞋。鞋子在埃及人的衣櫃里被認為是最值錢的東西,它是在室內穿的。旅行時,人們提著鞋,只有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才穿上它

5. 古埃及的著裝特點以及具體款式有哪些

自埃及史前時代有衣物出現以來,婦女就在紡織技術和成衣縫制上佔有優勢。做衣服是一件日常家務,不過也有婦女在紡織場為貴族們縫制衣物。從王後的禮服,法老的精製短褶裙到普通人家穿的簡單褶裙和圍裙,每一件衣服都是由婦女手工縫制的。就算是最最簡單的衣服,其縫制步驟也是驚人的煩瑣。聽來滑稽的是,織布作為男人職業曾讓希羅多德驚訝,曾經一度卻是古埃及婦女獨統的領域。織布是僅次於耕作的重要工作,因為埃及人需要大量的布匹做衣服或裹屍布——一個木乃伊就需要400碼布。直到新王國時期,大多都是婦女在織布,監察其他紡織工,並且送貨兌錢。
絕大多數埃及人穿的衣服是用亞麻布縫製成的。此種織物輕盈,透氣,穿在身上也能行動自如,這在炎熱(部分地區還相當潮濕)的埃及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其他被選來做織物的材料還有羊毛和棉花。羊毛可以保暖,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表面有一層防潮的天然油脂,因此古埃及人也曾認為羊毛是不潔凈的。棉花透氣,卻不如亞麻輕盈。

亞麻布是植物纖維織物,來源於尼羅河沿岸生長的植物——亞麻。亞麻經曬干,梳理,浸泡,錘薄,使表面光潔的處理之後,就適合於紡成線了,再以線織成亞麻布,裁剪縫製成衣物。

制衣工具包括刀(或剪刀)和針,這兩樣工具都需要經過成形,打磨或雕刻。在前王朝時期,用的是石刀與骨針,但在舊王國時期時,就都換成紅銅的了。接著到了中王國時期,青銅又取代了紅銅。刀與針已固定成形。令人意外的是,當時的針沒有針眼。刀和針是用「堅硬帶有尖頭的工具,可能是石頭」刮磨出來的。古埃及人運用這些工具和亞麻布,製作出適合於氣候條件,且能符合不同社會地位的人需求的服裝。

織染

織染工藝的緣起已遺失在了古代。但被保存在許多博物館中的,各種層次級別尺寸的木乃伊裹屍布仍能證明古埃及織染技術水平。王室用紫色可能出現於公元前1600年。墓室壁畫,神廟和別的曝露於天氣變化中卻得以倖存的建築,以及表面裝飾過的陶器,應用於如上目的的色彩原料,經由化學分析,經常能告訴我們不少知識。

於是在1913年,紐約Metropolitan博物館捐出了自Perneb之墓(修建於公元前2650年)出土的顏料。交由Maximilian Toch研究。他發現,紅色顏料是氧化鐵,赤鐵礦,黃顏色則是含有鐵或黃赭色的陶土,藍色是細微粉狀的玻璃,淡藍色是碳酸銅,可能是石青(藍銅礦),綠色是孔雀石,黑色是木炭或骨碳,灰色,是混合了木炭的石灰石。遺存於一隻彩繪壺上用以裝飾的一些顏色,則是含有石灰石與陶土的赤鐵礦混合物。

成衣

埃及夏季的炎熱與冬天的溫和,使得埃及人更喜歡以植物纖維製成的輕薄布料,主要是亞麻布,在羅馬時代偶爾會用從印度進口的棉布。也有羊毛,但就埃及人本身而言,是極少用它的。

可能埃及人會從地中海東岸地區買回少量的絲,大約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下半葉。在埃及人的墳墓中已經發現了絲的痕跡。

獸皮,幾乎都是豹皮,祭司們有時會穿它,當法老作為神之第一侍者時,也會穿獸皮。在圖坦卡蒙n的墓室中就曾發現過這樣一套衣服,在墓室的牆壁上也常常描繪有獸皮衣服。一些國王和王後還會穿飾有羽毛和圓形小亮片的禮服。

織布是婦女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家進行,不過也有貴族或有錢人開辦的工坊。經過捶打與梳理的亞麻轉成纖維,就可以用來紡線了。

一開始採用平面織機來紡織,織機用釘子固定在地上,工人蹲著工作,之後到新王國時期,就改用立式織機了。

裙裳
古埃及人穿的亞麻短袍,鑲有飾邊,垂至腿部,被稱為「calasiris」,袍子外還會罩一層寬松的白色羊毛斗篷。

衣裳通常以亞麻布製成,式樣簡潔:一條短纏腰布,很像是男人穿的褶裙,女子則穿有肩帶的裙子。這種基本款式依地位高低錢財多寡而會有些小小的變動,但在整個埃及歷史中,卻不曾有根本上的改變。褶裙的長度分好幾種,在舊王國時期較短,中王國時長及小腿,經常與無袖襯衫或長袍搭配著穿。穿的時候將它纏繞在腰際,有時會打上褶,或者以腰帶固定住。

圖坦卡蒙的墓室里出土了許多式樣的衣物:短袍,襯衫,褶裙,腰帶,短襪,頭飾,帽子,方巾,防護手套和手套。其中一些手套鑲著精美的亞麻內襯,其他的手套在式樣上,分出食指,中指,並留有一開口,以便大拇指能伸出來。內衣是三角樣式的纏腰布。

埃及男女穿的長袍被Herodotus稱為」kalasiris,用料與剪裁在數個世紀中有極大的差異。

Kalasiris的款式有單肩或雙肩,或配以肩帶穿著。可以是任何長度,從脖子至胸這一塊開始,通常觸及腳踝,袍邊鑲有飾物。一些人穿短袖的,也有人穿無袖的。尺寸有非常緊身,或者稍微寬松一點的。他們還經常戴條腰帶,使衣服出現褶紋。

縫制這樣的長袍需要一幅長方形的布,長度是想要袍長的兩倍。在布的中心裁一個開口,這樣可以從頭上套進去,然後將布折起一半,將兩側縫起來,不過要為手臂留下一定的開口。

婦女的裙子會以珠子裝飾,所用布料有時是打過褶子的。大多數情況下,裙子的式樣都是將胸部覆蓋的,但也有例外,曾有幾個時期流行將胸部裸露在外。

環領斗篷最遠可追溯至舊王國時期,一般都用亞麻布製作,也是在中心開口,以便套在脖子上。斗篷經常是染過顏色的,也會繪上圖案,或作其他裝飾,這樣的斗篷長度很少會超過肩膀。在新王國時期,人們有時也會佩戴披肩。

僕人或女奴大部分時候只穿不足以遮體的緊身短襯褲,但多數職業婦女穿短款的kalasiris。干體力活的男人們會戴條纏腰布(如上圖),或穿類似Galabiyeh(中東地區的一種衣袍)的寬松長袍,要是他們在水裡幹活,那就什麼都不穿。

孩子們在夏季時總是赤裸著身體,到冬天會穿罩衣和斗篷。

在大多數情況下,普通埃及人不會戴任何頭飾,條件好一些的人戴假發——可能僅在特殊場合戴。新王國時期的假發發展出了獨特的式樣。

無論是雕像,繪畫,浮雕,還是別的什麼表現,法老總是被刻畫成戴著王冠的形象,但目前還不能確定,法老是真在每天的生活中戴王冠,還是藝術表現上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

洗衣

洗衣服是件繁重的工作。洗滌用的鹼液是用蓖麻油和硝石製成的。洗衣是由兩個工人完成的,程序包括捶打,沖洗和擰絞。到公元前1200年,洗衣房裡有了防火的大金屬桶(煮衣服用的),它能夠減輕洗衣工的工作量。



地中海沿岸居民幾乎不需要穿精製的鞋,唯一例外的是生活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Anatolian highlands)的赫梯人(Hittites),他們穿有系帶的鞋子。(盡管在埃及的浮雕中,赫梯人被描繪成赤腳一族)。

古埃及人一般都赤腳,但在一些特殊場合,或者光著雙腳有可能受傷時(比如捕鳥時,要防止捕鳥網上的木茬刺穿腳心),他們會穿涼鞋。涼鞋配有兩條窄長的皮帶,以皮革或燈心草製成,通常都有皮製的鞋底和鞋帶。

國王有時會穿非常精美的涼鞋,就像他們有時會戴裝飾用的手套一樣,不過通常來說,他們都被描繪成光著雙腳,像神一樣。金質的涼鞋已有出土,其實穿起來並不舒服。在圖坦卡蒙(Tutankhamen)的墓葬中,有93雙鞋。其中有木製的涼鞋,鞋面上描繪著國王俘虜敵人的情景:國王每走一步,都將一名敵人踩於腳下。

中王國早期的鞋子差不多隻有這種款式的涼鞋——皮帶夾趾,在後跟連接,鞋面並非用以把腳固定在鞋裡,而僅僅是為了覆在腳上。新王國時期,一些埃及人會偶合穿上真正的鞋(而非涼鞋),卡納克神廟中的Nutmose王後肖像就表現了這一點。這可能緣於赫梯人的影響,埃及人正是在那一時期開始與赫梯人有所接觸。

以燈心草編成的涼鞋相當結實漂亮,常會用皮革做鞋底。時下不受重視的涼鞋在古埃及卻有可能象徵著某人的財富與地位。

十六,服裝
對古埃及人而言,傳統就是一切——生活和宗教似乎停滯不變,這一點在當時的服飾上體現得非常明確。直到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2年控制了埃及之後,埃及人的日常服飾才開始慢慢地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慶典場合和宗教儀式上,他們仍然保留了古代的服飾風格。

幾個世紀以來,埃及文化一直是後來其他民族在藝術和建築上的靈感源泉,但它在服裝上的創造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忘卻了。這可能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所致。在以埃及為題材的好萊塢巨片里,埃及服裝給人或多或少地留下了矯揉造作的印象。許多人一想到古埃及服裝,腦海里馬上浮現出巨片里那些眩目、精雕細琢的服裝。

事實上,古埃及服裝朴實無華,但史詩般的電影巨作里那些奢華的場面所出現的紛繁多樣的服裝,掩蓋了這個事實。古埃及服裝的款式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女性服裝的特徵是高高的腰線,而男性服裝則強調臀部,即使是引進了新服裝和新款式,人們也是新舊一道穿。

最初,大多數服裝樣式都很簡單,大致呈三角形。由於氣候極其炎熱,這兒的服裝常常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寬敞、輕盈而省布。全裸是被禁止的。除了兒童、奴隸和平民,任何人在大庭廣眾之下裸體,都會被認為低賤、不道德。

男子和女子都可以讓上身赤裸,盡管女子身體的遮蓋面要比男子多得多。二者服裝上的線條比例也相似,但側重點稍微不一樣。女性服裝對人的束縛比男性服裝多得多。女子穿的袈縲絲麗服是束身裝,男子穿的褶裙就使得穿著者可以更自由地活動,這大概表明男性有更機動的生活方式。

衣服體現出古埃及社會嚴格奉行等級制的本質,它突出了不同的社會等級。但是,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的不是服裝的款式,而是衣服的布料。所以,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越高,他身上衣服的布料就越好:法老的衣服常常用細軟的亞麻布來做,可能還用金絲來裝飾。在這個等級體系的另一端,平民所穿的標准腰布則用植物纖維或皮革來做。布料的編織根據社會等級的變化而變化。

女性服裝

直到十八王朝中期,普通女性還穿著袈縲絲麗服。這種緊身女裝形狀簡單,從乳房下一直垂到腳踝之上,並又兩根肩帶把它往上提。考古學家發現的那些袈縲絲麗服呈筒狀,並在衣服的一側將其縫合。這類服裝可能不像繪畫和塑像表現出來的那麼合身,而且在形狀上肯定彼此有些不一樣。據壁畫所繪,這類衣服也有些會往上延伸,蓋過胸部,甚至到脖子那兒。倖存下來的一些衣服是由衣袖往上提,而不是吊帶。女人常常在袈縲絲麗服上披一條輕巧的圍巾,白天用來擋太陽,晚上用來禦寒。

另一種套裝由兩部分組成。上身穿緊身短胸衣,胸衣在前在後都可以脫下。衣袖窄小,用細繩連到身體上。胸衣配著寬大的裙子,裙褶呈水平狀。

法老和貴族的妻子穿著用漂白的亞麻布做成的褶衣,衣褶以手工折成,然後漿硬。保養這些衣服得特別仔細謹慎,僕人們得花上幾個小時來把它們漿硬。

在第十八王朝時,新的服裝流行起來,大概與這一時期宗教信仰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有所關聯。從埃赫那吞的妻子納菲兒提提和她的6個女兒的畫像上,可以看到她們穿的亞麻布褶衣修長而飄逸,帶褶的長袍袖子寬大,一直垂到肘部,裡面則穿著長長的緊身服。乳房下系著一條帶子,領口則垂著飾有珠寶的項飾。

男性服裝

傳統的男性服裝是衫緹。這是一種簡單的褶裙,人們把它纏在腰部,末端相互折疊著垂在身體前部。最初的衫緹是用皮革或牛皮做的,後來就用一種很輕的布,通常是亞麻布。在法老所穿的褶裙後有時會垂下一條獅尾,而士兵則穿著帶條紋的或用彩色布料做的褶裙。

隨著時間的推移,褶裙裁剪得越來越稜角分明,而且還經過了漿洗,這樣褶裙就硬得可以往外挺,並在身體前部形成一個三角形。對於男性而言,其服裝大部分是強調身體前部,側重點在於陰部,因為它在生育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將之奉為聖物,常常把陰部上的布料弄成衣褶以吸引他人的注意。

男子服裝在慢慢地變化,衫緹之後的創新之一就是腰裙。在納米爾出土的著名的「調色板」上,美尼斯王就穿了一條這樣的裙子。裙子上端往上延伸,直到跨過左肩。這幅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900年。

在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40~前1640),男子在褶裙之上再穿著長裙。長裙用一塊方形的亞麻布做成,長短不一,有到大腿中部的,也有到小腿的。它們有時用一條裝飾性腰帶來固定。

埃及在公元前15世紀征服敘利亞之後,引進了兩種服裝——短外袍和長袍。那時,大量外國織工來到埃及定居,當時這種移民人數甚多,以至於「敘利亞人」這種稱謂成了織工的同義詞。其結果是先進的紡織技術隨之進入埃及,使得生產質地更好的紡織品成為可能。短外袍和短袖夜服(類似睡衣?)相似,它可以穿在衫緹外面。長袍結構復雜,用一塊布做成,布匹的長度必須為穿著者身高的兩倍。因為它很寬,袖子肥大,而裙子又束在腰部,因而領口寬大。長袍是埃及人所穿的最為異乎尋常的服裝款式。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服裝。這種服裝用一塊布料做成,肩膀處有衣褶,並用翡布拉(一種像胸針一樣的別針)固定住。

布料和顏色

在古埃及,亞麻布是用來做衣服的最常見的布料。與其他材料相比,它有幾大優勢:它的纖維可以織成精細輕巧的布料,既不熟,也不重,而且可以簡單地在身體上形成褶皺。它洗起來也很容易。最初,這類布料是用各種植物纖維織成的——這一技術是埃及人發明的,但隨著全國的灌溉技術得到普遍提高,亞麻成了最常見的原材料。敘利亞織工來到埃及之後,他們精巧的紡織技術使得布料生產更容易,質地更優良。家庭用品,如籃子和篩子,也用植物纖維編成。

盡管亞麻布是最常見的布料,但並非唯一:人們把蘆葦編織好,做成奴隸穿的衣服;紙草類植物被做成諸如圍裙一樣的短小緊身的服裝。除了亞麻布之外,棉花也被做成各種各樣的衣服,例如短外袍和長袍,衣服上還可以綉上金線。羊毛用來做圍巾和外套。皮革用來做戎裝,如士兵的鎧甲。希臘人和羅馬人大約在公元前323年引進絲綢,這時埃及人才開始知道它。在廟宇里不能穿用羊毛和皮革做成的服裝,因為埃及人認為,穿著用動物皮毛做的衣服來拜神是瀆神的行為。

顏色具有象徵意義。綠色象徵青春和生命,而黃色代表黃金,是永恆之神的肌膚。黑色很少出現在埃及人的服裝上——這是假發的專用色。白色象徵著幸福,在埃及人的衣櫃里白色衣服很常見。當然,其中也有現實原因,即以當時的技術來看,要想給亞麻布著色還比較困難,所以衣服通常用天然、經過漂白的亞麻布製成。隨後,天然的本地配料在埃及逐漸得到發展。盡管這種技術很難掌握,埃及人還是開始嘗試給布料染色,比如奴隸就常穿著藍色的衣服。紅色染料從番紅類植物中提取;絲線被染成金色,然後用來編織御用短外袍和手套;皮革也被染成紅色、黃色和綠色。

珠寶與飾物

埃及人的遠征,帶回了大量貢品和財寶。盡管如此,埃及的服裝本身仍舊幾乎沒什麼裝飾,有時幾乎到了寒傖的程度。

不過,那時的雕塑和壁畫表明,當時的男人女人都穿戴著珠寶。珠寶和飾物應該被視為服裝的一部分。埃及人用珠寶來體現財富的多寡,並且用它來為衣櫃增色。

項鏈之類的物品自前王朝時代起已經為人所穿戴。項鏈、臂環、手鐲和腳鐲用金子、珊瑚、珍珠、瑪瑙、玉髓等製成。當時的珠寶很少用銀,銀被稱為「白色金屬」,古埃及人認為,神的骨頭就是由銀構成的。銀通常用於裝飾和點綴,埃及人將它打製成薄片,用來做塑像、傢具和一些小玩意的鑲飾。

項飾是把貝殼、珠子、花朵和寶石鑲入黃金而做成的。它既可以當作項鏈來戴,也可以連到用皮革或布做成的項圈上(這種風格起源於古朝時期)。第十八王朝時期,引進了一種新設計,以2~4排金屬片組成一條項鏈,這似乎從側面證明了,當時可以獲取的金屬數量更多了。在那一時期的壁畫上所見到的飾珠手鐲起源於——或創意來自近東地區的樣板。墜飾和耳環通常都很大,戴起來肯定非常沉重。

皇室成員對金子類珠寶的胃口都很大,而自古以來,恰好是陪葬的大量珠寶吸引了盜墓者,因此要完好無損地挖掘到這些珠寶是很罕見的。但在1834年,一個名叫裘塞珀.費里尼的義大利探險家就發現了一整套珠寶。他在蘇丹境內一處名叫米洛衣的地方發現了屬於阿瑪尼莎赫圖王後的一個金字塔。對這些物品所進行的科學研究揭示出它們的主人是如何穿戴它們的。比如說,阿瑪尼莎赫圖王後把由10個組成的一套手鐲平均疊加在兩只手上。在她的陵墓上,還有9個盾形戒指。這些戒指都是平常的戒指,但她不是把它們戴到手指上,而是把它們連到頭發上,讓它們從額頭上垂下來。

其他裝飾物被賦予了宗教或政治的涵義。法老的飾物深具象徵意義,他們所持的彎拐和連枷代表著他們對領土、牧人及農夫的權力。「伊西斯聖結」是生命的神聖象徵,通常只有國王、王後和眾神才有權擁有。它的起源不確定,但是據說它象徵著便鞋上的鞋帶。眼鏡蛇是埃及君主們專有的象徵,它被裝飾在王冠和鷹狀頭巾上。「荷露斯之眼」是一種很常見的幸運符。

花也是常用的飾品。人們把鮮花剪裁成項飾,在葬禮或節日的宗教儀式上穿戴。埃及人喜歡花,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美麗,還因為它們蘊涵著各種象徵意義。蓮花一直是埃及的象徵。傳說一朵大蓮花從遠古的水域生長出來,在開天闢地後的第一個清晨里,這朵蓮花是太陽的搖籃。

鞋子

涼鞋是已知的最古老的鞋子,人們認為它是使雙腳不被沙漠里的熱沙燙著、同時又能讓腳保持通風和涼快的最理想辦法。埃及涼鞋最基本的形狀很像皮帶,由兩根吊帶和一面鞋幫組成。一根吊帶穿過大腳趾和第二根腳趾之間,然後與另一根越過腳弓的吊帶相接。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穿著木頭、紙草、山羊皮和棕櫚纖維做成的涼鞋。鞋子在埃及人的衣櫃里被認為是最值錢的東西,它是在室內穿的。旅行時,人們提著鞋,只有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才穿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