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浙江嘉興有什麼特產
五芳齋粽子:享有「粽子大王」之稱的「五芳齋」粽子,是嘉興的特產。經歷了七八十年,暢銷不衰。二十世紀初,在張家弄一帶有一些挑擔賣茶葉蛋等物的小販,因生意較好便慢慢擺起了攤子,以後又開起了店。據傳1921年張家弄開起了最早的一爿粽子店,取名"五芳齋"(榮記)。因雞肉粽較出名,便在招牌上畫了只雄雞。這家粽子店裡的生意越做越好,引起了其他挑擔人的羨慕,於是在一兩年裡又先後出現了兩家粽子店。這三家粽子店競爭激烈, 各人自封「正統」分別叫「頂頂真真老五芳齋」(榮記)、「真真頂頂老五芳齋」(慶記)和「首創第一老五芳齋」(合記)。
直到1956年,這幾家粽子店才合而為一。 近年重修店面取名鴛鴦樓,古色古香,具有民族風格,使老店更添新姿。 "五芳齋"粽子選料考究,選用"徽州伏箬",葉質軟韌,含有植物固有的清芳香味,肉餡鮮、嫩、香。粽子包得松緊適度,密封性好,加上適當的煮燒。粽子花色品種豐富,有火腿粽、雞蛋粽、白糖豆沙粽、雞肉粽等。 粽子入口油而不膩, 糯而不粘,咸甜適中,男女老少,人人愛吃,也是饋贈親人的禮品。也被稱為「中國式快餐」。
南湖菱:角圓無刺,綠皮白肉、殼薄味甜,又稱「餛飩菱」、「元寶菱」。另據出土實物測定,種植歷史已有5900餘年。清代李符《詠菱》道:「鏡花晝合絲蔓秋,肥角尖凉觸波底」,「素手輕擘,紅碎嫩玉,分嘗便,雪藕也輸甜脆……」,可見,南湖菱贏得了多麼美好的贊譽。
關於它為何不長尖角,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話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徑嘉興,當地民眾拿出南湖的菱給皇帝吃,當時的菱是有尖角的。乾隆皇帝吃的時候一不小心被尖角刺到了。第二年,南湖的菱便不再長角了。
平湖糟蛋:又名軟殼糟蛋,已有200餘年歷史。據傳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30年)有一海鹽平山人試製成功「軟殼糟蛋」,其特點是:蛋殼脫落,蛋膜不破,蛋色晶瑩,形似欖球,蛋白呈乳白色軟膠狀,蛋黃呈桔紅色或黃色。它含有醇厚的酒香,品嘗鮮美,餘味無窮。平湖糟蛋先後在「南洋勸業會」、「英國倫敦博覽會」、「南京品物會」上展出,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評,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牌。現在糟蛋的產量不斷提高,並遠銷港澳及東南亞諸國。
平湖西瓜:早在清光緒十二年《平湖縣志》上就有記載:「西瓜瓤有紅、白、黃三種,產紅霓堰者佳」。現在的「中育一號」西瓜含汁多、瓤甜脆,纖維省,味鮮美,中心含糖量達10~15%,它的成熟期早,瓜質極佳,深受人們喜歡。平湖西瓜以皮薄籽少、細嫩松爽、鮮甜清香、品質極佳聞名海內外,號稱江南第一瓜,也是中國三大名瓜之一。平湖西瓜種植歷史悠久,面積大,產瓜多,且品種豐富。明天啟七年的縣志就有西瓜記載,至今已有300多年。
全市常年種瓜萬畝以上,年產瓜數十萬擔至百萬余擔;西瓜品種有數十種,最有名的是馬鈴瓜、三白瓜、解放瓜、台黑瓜、中育一號、圳寶及衛星西瓜、無籽西瓜和平優系列西瓜。
桐鄉李:李是古今稀有的珍果,也是桐鄉的傳統名果,盛名傳於天下,身價百倍。原因是李果大色艷,核小肉厚,漿液甘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品質極佳為群李之冠。 古代是獻給帝王的「貢品」珍果,歷代文人逸士亦為之傾倒,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詩篇。 相傳李始種於春秋時代。《春秋》杜預註:「吳都嘉興縣西南有城,其地產佳李故名」。原產李的李城,即今桐鄉市百桃鄉桃園村。李7月上旬成熟,其果硬熟時緻密,鮮甜清香,脆而爽口,軟熟後化漿液盈溢,有蜜甜酒香。
平湖元青豆:呈橢圓形,皮黑肉青,故又稱皮青仁、黑毛豆,而且顆料粗大、落盤有聲,被列為世界名貴豆種之一。地青豆含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七種氨基酸和鐵、鈣、棕櫚酸、磷等微量元素,而且還是中葯品配方的重要原料,既可治盜汗虛弱,又有滋陰,補血、健身之功效。我國民間常把「元青豆燉豬爪」當作史貴滋補佳品,產婦吃了能催乳、補血。
西塘八珍糕:八珍糕選用山葯、茯苓、莧實、米仁、麥芽、扁豆、蓮肉、山楂等八味草葯輔以優質糯米粉、白糖精製而成。此糕青黑發脆,起初以能消小兒疳積而走俏,後由於選料考究、加工精細、口感香甜,且益脾健胃,逐成為江南名點,享譽白余年而不衰。如今,古鎮西塘已作為旅遊勝地面對四方賓客,西塘人秉承古方,根據各人不同的口味,在八珍糕的基礎上又開發出綠豆燥片、果酥等近十種新品。
海寧皮革:製革業已有70多年歷史。進入本世紀80年代以後,在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星羅棋布的皮革服裝廠迅速崛起。發展到1997年末,全市有皮革皮件廠3200餘家,「中國十大真皮衣王」2家,中國皮革工業協會頒發的佩掛真皮標志企業31家,年產鞣製皮革(折牛皮)918萬張,皮衣1210萬件,還有箱包、皮鞋、手套、皮帶、票夾等皮革製品,總產值近70億元人民幣,外貿出口供貨值13億元人民幣,成為海寧的一大支柱產業。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日本、韓國、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於杭嘉湖平原上海寧市區的浙江皮革服裝城,早在1996年就被國家國內貿易部命名為國家級中心批發市場,1997年經浙江省工商局考核,授予三星級文明規范市場稱號。被譽為「中國皮衣之都」。
㈡ 看了一件皮衣,商家介紹是羊皮的,用力啦皮韌性挺大,火燒不破,剪下一段燒是那種焦羽毛味,動心了,可是
真皮皮革服裝主要有兩種,即光面的和絨面的。絨麵皮革服裝也有人稱之為麂皮服裝。假皮服裝多指人造革或仿絨麵皮革的化纖產品製成的衣服,這些假皮革服裝在商店裡也時常能見到。與真正的皮革服裝相比較,假皮革服裝存在著許多缺陷,不僅表現在內在的穿用性能上而且還體現在外觀上。所以,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講,能准確地分辯出真假皮革服裝是必要的,下面是幾個要點:
(1)外觀鑒別:真皮光面服裝的外觀有明顯的毛孔,有一定規則,但規則性不很強,往往表面粗細不很一致,有的能顯露出動物皮本身的傷疤痕跡;服裝的不顯露部位,如領子里、兜蓋下、腋下等,多使用質量較差與正身部位明顯不同的皮革(當然,特別高級皮衣可能例外)。而假皮服裝的外觀毛孔不明顯,但規則性很強;表面粗細均勻一致,無疤;服裝不顯露部位的材料與正面處無差別。對於絨面服裝,其外表質地不均勻、絨毛長短有差別的多為真皮服裝,反之則可能是假皮服裝。
(2)斷面和革里鑒別:拿到一件服裝,想法找到其皮子的斷面和反面,以幫助鑒別其真假。真皮服裝的皮子斷面為無規則纖維狀,指甲摳其斷面時,會出現膨鬆變厚現象。假皮的斷面是有規則紡布纖維,比較死板。從反面看,真皮裡面表現不均勻狀,無紡纖維狀。假皮反面多數有紡織的布基,即使無紡織布基,基質地都非常均勻一致。
(3)手感鑒別:真皮服裝手感舒適、豐滿、柔軟、有彈性,有一定的溫暖感。假皮服裝手感近於造革,豐滿、柔軟性差,無溫暖感。
(4)吸水鑒別:真皮表面的吸水性較好,而假皮與之相反,有較好的抗水性,可用手蘸些水抹在服裝表面上,觀察其吸水性,如吸水性好的,為真皮;如吸水性差或根本不吸水的,多數為假皮。
(5)灼燒法:在衣裡面剪下一小塊服裝面料用火灼燒,人造革立即燃燒並發生塑料橡膠製品的氣味,而天然皮革不易燃,離開火後熄滅,並放出肉燃焦的氣味。
㈢ 細節描寫的片段
給你兩個我覺得不錯:
1.當枯黃的秋葉隨風搖曳時,深秋飄然而立校外,月光下,父親的影子拉得很長,碩大的風衣將瘦骨嶙峋的父親裹了進去,我心頭一陣酸楚
2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麼,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隻般泊在港口的課本。課桌上,那難題堆放,猶如暗礁一樣布列,你手勢生動如一隻飛翔的鳥,在講台上揮一條優美弧線——船隻穿過……天空飄不來一片雲,猶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遠。
名家的:
選自朱自清的《背影》——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
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景物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關於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
倒敘
插敘
對比
襯托
卒章顯志
象徵
襯托
想像
聯想
照應
寓情於景
托物言志
反襯
烘托
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
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數量不限
寫作手法: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用心找的,給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