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李白皮衣怎麼樣
擴展閱讀
上班穿旗袍和什麼 2025-04-02 04:58:54
女裝QQ是什麼品牌 2025-04-02 04:04:10

李白皮衣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5-03-31 18:34:26

❶ 李白生平的四個階段及其代表詩作

李白生平的四個階段是:

1、四十二歲之前:讀書和漫遊(豪放主義 浪漫主義)

2、四十二至四十五:長安之亂(現實)

3、四十五至五十五:再度漫遊(現實主義)

4、五十五至六十一:安史之亂(愛國主義)

其各階段詩作有:

一、四十二歲之前

《將進酒》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釋義:

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來不會再往迴流。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上面對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幹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當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我給你們唱一首歌,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麼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都是孤獨寂寞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一起喝。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把你的兒子喊出來把這些東西都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釋義: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餚珍貴值萬錢。心中郁悶,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人生道路多麼艱難,多麼艱難;歧路紛雜,如今又身在何處?相信乘風破浪的時機總會到來,到時定要揚起征帆,橫渡滄海!

二、四十二至四十五歲

《南陵別兒童入京》唐代: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釋義:

白酒剛剛釀好時我從山中歸來,啄著穀粒的黃雞在秋天長得正肥。呼喚童僕為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著牽扯我的布衣。一面高歌,一面痛飲,欲以酣醉表達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閃閃的劍光可與落日爭輝。

苦於未在更早的時間游說萬乘之君,只能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西去長安,只願青雲直上。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唐代:李白

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顏。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幸陪鸞輦出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璋紫綬來相趨。

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惟有君。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卧白雲。

釋義:

我年輕時在楚漢一帶落魄失意,到處受到冷遇,流落風塵而鬱郁寡歡。自言有管葛之才而有誰推許?只好長吁短嘆,閉門謝客,在家賦閑。一旦天子垂顧,加以佛拭之恩,我則盡心竭力以盡忠心。忽蒙天子白日之光垂照,我如同脅王兩翅,直飛青雲之上。

有幸陪天子鑾駕東入鴻都之門,身騎官中之龍馬,好不威風。這時王公大人無不借我以顏色,金章紫綬之高官也來奔走相趨。當時與我結交的人是何等之多,但只有您才與我真正地誌同道合。待我盡節報效明主之後,我要與君一起隱居南山,同卧白雲。

三、四十五至五十五歲

《夢游天姥吟留別 / 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唐代: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釋義: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雲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天姥山彷彿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台山雖高四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盪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製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山岩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岩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雲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盪生起了煙霧。

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雲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隨風 一作:隨君)

釋義: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四、五十五至六十一歲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唐代:李白

昔別黃鶴樓,蹉跎淮海秋。俱飄零落葉,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見,蹭蹬游吳越。何處我思君?天台綠蘿月。

會稽風月好,卻繞剡溪回。雲山海上出,人物鏡中來。

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荊門倒屈宋,梁苑傾鄒枚。

苦笑我誇誕,知音安在哉?大盜割鴻溝,如風掃秋葉。

吾非濟代人,且隱屏風疊。中夜天中望,憶君思見君。

明朝拂衣去,永與海鷗群。

釋義:

昔日你我在黃鶴樓分別之後,我一直游離在淮海一帶,大好時光也全都虛度。想當年,你我在洞庭湖分離,如同洞庭湖的支流一樣分散各方,如同落葉一樣各自飄零。時值中年依然沒能再相見.失意的我獨自一人在吳越漫遊。我在什麼地方恩念你呢?是天台山的月光正在照耀著綠蘿的時候。

會稽的風光是多麼美好,剡溪水在周圍縈回。雲山彷彿是從那海上生出來,水清如鏡,人行走在水邊,就像是在鏡子中走來。自從北渡浙江以後,十年的時間都在楚王的宮殿樓台上飲酒吟詩,沉醉不已。才智壓倒了那荊門的屈原、宋玉,也可以令梁園的鄒陽和枚乘傾倒。

才華如此卓絕,卻不見知音在何處,對此我只能苦笑。而今時局動亂,安祿山叛軍猖獗,像秋風掃落葉一樣。而我卻不是那個可以拯救時局的人,只好在這屏風疊隱居。夜半時分,我仰望天空,思念著你啊,想要和你相見。明天我就要拂衣歸去了,從此以後永遠都要隱居避世了。

《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釋義:

清晨告別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盪,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1)李白皮衣怎麼樣擴展閱讀:

李太白(701—762)李白,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後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詩人。

李白一生的活動、雖然有隱居、任俠、求仙,但從他年輕時的「遍千諸侯」到年老時的「請纓」,都是要為國家建功立業,熱愛祖國。「濟蒼生」,「安社稷」是他一生中佔主導地位的思想。

李白詩歌中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是通過一種積極向上昂揚熱烈的理想來表達的。這種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動、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

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❷ 李白最霸氣的二十首詩

1、這是一首七言古體詩,是李白的寫景名篇。此詩風格豪放飄逸,境界雄奇瑰麗,極具抑揚頓挫之美。尤其「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幾句寫的波瀾壯闊,最為壯美。(李白最霸氣的二十首詩)。

2、「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用《莊子》典故,誇劍之鋒利,詩未言殺何等樣人,不過所謂俠客,總是殺不義之人,為人報仇之類。「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是俠客解人之難不求回報的節操。

3、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當痛快地喝三百杯。

4、天寶九載(750年),李白在石門山中與元丹丘相會,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後一次見面。數年後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與元丹丘便失去了聯系。

5、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6、▲劇照:李白的狂放終將導致他適應不了宮廷生活。

7、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叫侍兒拿去統統換美酒,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8、此詩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春天景物起興,別具一格。思婦觸景生情,想起了遠方的丈夫,頗為傷懷。她申斥春風,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處。無理而妙是古典詩歌中一個常見的藝術特徵。從李白的這首詩中不難看出,所謂無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違背常理、常情的描寫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現了各種復雜的感情。

9、上清派始創於魏晉時期,前幾代祖師如魏夫人、楊曦、「四許」,不是士族子弟就是自己本身擔任官職。他們沒有固定的門派駐地,也沒有廣收門徒,基本都是朋友、同事、親族之間互相交流傳授。早期的上清派與其說是個門派,不如說是一個士族修仙愛好者沙龍。

10、 《送儲邕之武昌 》 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 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 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脁清。 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