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報童款皮衣報童是指什麼
擴展閱讀
裙子該怎麼疊才好看 2025-03-31 14:58:48
皮帶h200是什麼 2025-03-31 14:57:00

報童款皮衣報童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3-28 19:25:30

⑴ 報童款皮衣是什麼意思

同款皮衣,他這個皮衣的款式是這樣的

⑵ 40歲女人帽子不能少,這8款「懶人帽」可嘗試,時尚好搭顯瓜子臉

【導讀】:漁夫帽在設計上更偏向時尚酷炫,而編織的針織毛線帽子則帶有一份溫柔優雅的氣息,同時又不失人性化。例如,字母設計的帽子在時尚感上得到了提升,整體佩戴起來也是既時尚又挺括。隨著夏日的漸漸離去,秋天已經到來,是時候將太陽帽收進衣櫥,嘗試新的帽子款式了。在秋天的搭配中,帽子不僅能增添亮度,還能與淺色系的衣物相得益彰。選擇合適的帽子款式,可以提升整體的時尚感,同時也能輕松遮掩油頭,成為懶人們的必備單品。今天,我們將介紹幾種適合秋季搭配的帽子。
貝雷帽:
貝雷帽有多種款式,其中最常見的是呢料貝雷帽和海軍貝雷帽。呢料貝雷帽材質柔軟,佩戴溫暖,帽邊設計增加了靈活性,防止滑落,適合搭配簡單的毛衣和牛仔褲,或是一件長裙。海軍貝雷帽則帶有一股帥氣的感覺,適合搭配皮衣或襯衫,展現不同的風格。
漁夫帽:
漁夫帽有兩種款式,大帽邊和小帽邊。大帽邊更適合夏天遮擋強烈的陽光,而秋天可以選擇小帽邊的款式。漁夫帽搭配休閑裝非常合適,不挑臉型,無論是短發還是長發都能 hold 住,是時尚又實用的單品。
棒球帽:
棒球帽有多種款式,如帶飄帶的棒球帽,增加了字母紋路的飄帶設計,為簡約的帽子增添了時尚感。棒球帽是網紅拍照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適合休閑、旅遊、運動等多種場合,展現出率直的氣息。
針織毛線帽子:
針織毛線帽子在設計上有所不同,有的款式更偏向時尚酷炫,有的則更溫柔優雅。例如,一款類似棒球帽設計的針織毛線帽子,不僅時尚,而且更保暖。選擇這類帽子時,要考慮自己的頭型是否適合,以確保整體搭配的和諧。
寬檐帽:
寬檐帽採用羊毛面料,設計優雅,帽邊寬闊,適合提升造型的優雅感。羊毛面料既保證了外觀的美感,又提供了溫暖的佩戴體驗。黑色寬檐帽搭配優雅的長裙和長靴,瞬間提升氣場。
斗笠:
斗笠主要由象牙色手編的拉菲草製成,復古時尚的設計理念,適合休閑裝或西裝。斗笠不挑臉型,搭配起來既休閑又優雅,是值得嘗試的款式。
高頂帽:
高頂帽採用乾草編織,設計華麗而時尚。它曾在時裝秀中多次亮相,受到許多人的喜愛,成為時尚潮流的一部分。高頂帽適合搭配毛衣或長裙,最好是淺色系的衣物,以避免生澀感。
報童帽:
報童帽最初是為報童設計的,後來成為時尚潮流的一部分。它四季皆宜,不挑臉型,秋天可以搭配牛仔外套或長大衣,既酷炫又優雅。

⑶ 《苦難的歷程·阿列克賽·托爾斯泰》原文|讀後感|賞析

【作品提要】

卡嘉和達莎兩姐妹生活在20世紀初的俄羅斯彼得堡。已經嫁做人婦的卡嘉和情竇初開的達莎都情不自禁的受到頹廢詩人貝諾索夫的引誘。卡嘉沒有抵受住誘惑,與丈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決裂後出走巴黎,達莎在一番掙扎之後找到了真正的愛人捷列金。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卡嘉從巴黎歸來,與丈夫重歸於好,但不久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在二月革命後被騷動的士兵打死。絕望的卡嘉決定自殺之際,軍官羅欣出現了,成為卡嘉繼續活下去的支撐力量。此時的俄羅斯正經歷著生死存亡,卡嘉與羅欣、達莎與捷列金,他們四人的命運也捲入了時代的洪流,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到1920年為止,四人分分合合,見證了祖國和人民經歷的巨大變革,也經歷了自己的「苦難的歷程」,最後殊途同歸地走向了革命,走向了布爾什維克。

【作品選錄】

「那有什麼辦法呢,我親愛的?我們必須通過親身體驗,去弄明白屬於國家到底是什麼意思。到眼下為止,我們只是從伊洛瓦依斯基和其他歷史家的作品裡,讀到有些農民怎麼樣在庫里考伏和波羅金諾戰場上為自己的土地而斗爭等等。我們常常看著地圖想:『嘿!俄羅斯是多麼大的一個國家!』而現在,我們卻不能不奮發起來,為了保全這塊在地圖上塗著綠色、橫跨歐亞的土地,犧牲一定百分比的生命。我們是不喜歡這樣做的。當然羅,假如你說我們的國家機器不行——那我同意。現在,我要出去為國犧牲,那我首先得問一問:『你是叫我去送死的,那麼你自己是不是國家智慧的化身?我能不能滿懷信心地為我祖國去流血?』是的,卡秋莎, *** 對於社會組織還是積習難改地側目而視,然而事實老早很明顯,沒有我們,他們是沒有辦法的。讓他們試一試吧!我們可以得寸進尺。我覺得十二分樂觀。」尼古拉·伊凡諾維奇站起來,從壁爐架上拿過一盒火柴,點上一支紙煙,還是站著,把已經燒完的那根火柴丟在雞蛋殼里。「血決不會白流的。等我們這一班人——社會活動家——拿到了政權,戰爭就結束了。這次戰爭,會完成『土地與自由』派、革命家以及馬克思主義者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再會吧,姑娘們!」他整了整上衣,出去了;從背後看去,他活像一個穿了男裝的胖女人。

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嘆了口氣,拿著編結的絨線往窗邊坐下了。達莎蹲在椅子靠手上,用一隻手臂摟住姐姐的肩膀。她們倆都穿著高領子的黑衣服,這會兒默默無言地並排坐著,看去簡直像極了。窗子外面,雪慢慢地飄著,那種寒冷的、耀眼的亮光反映在屋裡的牆上。達莎讓面頰貼住她姐姐的頭發,這頭發微微地騰出一股不太熟悉的香味來。

「卡秋莎,這一晌你都作了些什麼啊?你還一點也沒告訴我吶。」

「還有什麼可以告訴你的呢,我的小貓咪?我都已經寫信跟你說了。」

「可是,卡秋莎,我還是沒有弄明白。你又漂亮,又動人,又可愛。我還沒有看見過像你這樣的人。可是,你為什麼那樣悶悶不樂呢?你的眼神老是那樣憂郁。」

「我想,也許我有一顆憂郁的心。」

「不,我是在正正經經地問你啊。」

「我自個兒也常常想到這一點,孩子。好像一個人只要什麼都有了,才會真正的不愉快。我有一個很好的丈夫,一個親愛的妹妹,我有自由。……可我彷彿在海市蜃樓中生活,走來走去活像一個鬼。……記得在巴黎,我常常這樣想:『我只要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城市裡,養養家禽啊,種種蔬菜啊,黃昏時候溜到溪邊去會會情人啊,那就好了!』……唉,達莎,我的一生是完了!」

「卡秋莎,別胡扯!……」

「你知道,」卡嘉用那雙彷彿變得陰暗和迷惘的眼睛,瞅住她妹妹,「我感覺到那一天……有時候我看得很清楚,一塊條紋的褥墊,一條瀉下來的被單,一個盛滿著膽汁的水盆。……而我躺在那兒死了,蠟黃的皮色,灰白的頭發……」

放下手裡的絨線,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望著窗外的雪花在沒有風的沉寂中飄舞。老遠有一群烏鴉,彷彿一團黑壓壓的樹葉,盤旋在克里姆林宮那跨立著一隻金鷹的尖塔下面。

「我記得,達辛嘉,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很早。從陽台上看得見整個巴黎蒙著一層天藍色的霧靄,到處升起一團團白的、灰的、藍澄澄的煙。頭天晚上下過雨,聞得到一股綠葉和香草的涼爽味兒。孩子們挾著書,女人們提著籃,在街上走著,食品雜貨店都正在開門。一切彷彿很穩固,很永久。我想走到下面去,混進人群里,去會見一個眼睛和善的男人,把我的手放到他胸脯上。可是當我走到下面大林 *** 的時候,全城都在發瘋了。報童在跑來跑去,到處盡是一群群激動的人。所有的報紙,都充滿著死亡的恐怖與憎恨。戰爭爆發了。打那天開始,我只聽到一個詞兒: 死亡,死亡。……還有什麼希望呢?……」

達莎不言語,隔了一會,她才問道:

「卡秋莎!……」

「什麼事,我親愛的?」

「你跟尼古拉怎麼樣?」

「我不知道,好像我們大家已經原諒了。瞧——三天已經過去,他對我一直很溫存。本來嘛,這也不是算舊賬的時候。你受苦,你發瘋——現在有誰來管賬呢?你像蚊蟲一樣嗡嗡地叫,連你自個兒也聽不見。我真嫉妒那些老太婆——對她們來說,一切都很簡單: 死期快到了,她們只要做好死的准備就成了。」

達莎在椅子靠手上扭動著,深長地嘆了幾回氣,把手從卡嘉肩膀上挪開。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溫柔地說:

「達辛嘉,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告訴我,說你已經訂婚了。是真的嗎?我可憐的寶貝兒!」她拿起達莎的手,吻一下,然後把它放到胸脯上,撫摩著。「我相信伊凡·伊立奇一定還活著。要是你真的很愛他,那麼世界上就不再會有別的東西是你所需要的了。」

姊妹倆又不做聲了,望著窗外飛舞的雪花。一排士官生,胳膊底下挾著沐浴用的樹枝和更換的襯衣,在雪堆中間順著大街走過去,靴底在冰凍的地面上打滑。他們正在列隊走向澡堂。他們一面走,一面合唱著,唱完每一行還吹一陣口哨:

起來,你們這些鷙鳥,

像鷹一樣地飛翔,

不要痛苦,也不要傷心。

…………

過了一兩天,達莎又開始上醫院去。於是只剩下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一個人,留在樣樣東西都很生疏的寓所里: 牆壁上掛著兩幅枯燥無味的風景畫,畫的是一個乾草堆,光禿禿的樺木中間一潭融化的雪水;會客室里長沙發的上方,掛著幾張陌生人的照片;牆角里放著一束積滿灰塵的羽茅草。

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試看到劇場里去消遣,一些老資格的演員,在那裡上演奧斯特羅夫斯基的劇本;她也去參觀圖書展覽會,參觀博物館;可是在她看起來,一切都彷彿蒼白、褪色、半死不活,而她自己活像一個幽靈,在大家久已委棄的生活中飄盪。

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在窗邊坐上好幾個鍾頭,挨著暖氣管子,望著窗外那雪花紛飛的、寧靜的莫斯科,凄婉的鍾聲在柔和的空氣中,穿過飄舞的雪花不斷地響著,一忽兒是追思禮,一忽兒又是前線運回來的什麼人的葬禮。書本會從她手裡掉下來——有什麼書可以看呢?有什麼夢可以作呢?所有的幻夢和從前的思想,現在看起來都是何等的沒有意義啊!

時間就在從早報到晚報之間溜過去了。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看得很清楚,所有在她周圍的人都只是生活在未來里,生活在一種勝利與和平的幻想的日子裡——一切足以增進這種期望的事情,他們都帶著誇張的喜悅來接受,而任何的挫折都會使得大家垂頭喪氣,默默無言。人們像發了瘋似的,熱烈地抓住謠言、一言半語的閑話、最荒唐的消息;看到報紙上幾行新聞,他們就會激動地鼓舞起來。

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最後下了決心,要求她丈夫替她找個什麼事兒。三月初旬,她開始在達莎服務的那個醫院里工作了。

起初,她也像達莎一樣,對於這種骯臟和痛苦有點厭惡。可是她剋制了自己,逐漸對工作喜愛起來了。這種克制自己的勝利,本身便是一種愉快。她第一次覺得與她周圍的生活發生了接觸。她變得喜歡齷齪的、艱苦的工作,憐惜她所照料的那些人們。有一次,她跟達莎說: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一定要過一種特別的、高雅的生活?其實啊,我們也不過是一個女人——我們只需要一個普普通通的丈夫,一大堆兒女,一種簡簡單單的生活。……」

在復活節前一周,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拿了醫院里的復活節甜乳渣糕去祝福,和達莎一起在醫院里開齋。那天晚上,尼古拉·伊凡諾維奇要去參加一個臨時會議,早晨兩點過後,他才坐汽車去接她們姊妹倆。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說她跟達莎都不想睡覺,請他帶出去兜一下風。這個主意自然很荒唐,可是他們給司機喝了一杯白蘭地,也就開往霍廷斯考依田野里去了。……

有一點輕霜,臉頰上感到有點寒顫。天空中沒有一片浮雲,只有幾顆忽閃忽閃、晶亮晶亮的星點。冰花在車輪下嘁嚓作響。卡嘉和達莎都兜著白圍巾,穿著灰大衣,坐在汽車里陷下去的座位上,兩個人緊緊挨在一起。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坐在司機旁邊,不時回過頭來看她們——兩個人眉毛都漆黑,眼睛都很大。

「說真的,我實在不知道你們中間哪一位是我的太太,」他輕聲說道。於是她們中間有一個人答道:

「你永遠也猜不中。」於是兩個人都笑了。

在遼闊、朦朧的田野上空,天邊漸漸呈露了綠色,銀森林的黑黝黝的輪廓,也在遠處顯現出來。

達莎小聲說道:

「卡秋莎,我真想鬧戀愛呢。」葉卡捷琳娜·德米特里耶芙娜輕輕地握住她的手臂。在樹林上空,濕滋滋、綠盈盈的黎明中間,一顆很大的星星彷彿脈搏跳動似的在閃爍。

「我差點兒忘記告訴你了,卡秋莎,」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將全身從座位上轉過來,說,「我們的全權代表朱瑪考夫剛才來到這里,他說加里細亞那邊的情況看樣子嚴重得很。德國人用那麼猛烈的炮火在轟擊我們,我們正在整團整團地被消滅。而且,不瞞你說,我們又缺少炮彈。……天知道,真是丟人哪!……」

卡嘉沒答腔,她只是揚起眼睛望著星星。達莎把腮幫貼住姐姐的肩頭。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又咒罵了一陣,才吩咐司機開回家裡去。

卡嘉回到了莫斯科,回到阿爾巴特街斯塔羅康奴希尼巷那所帶有頂閣的住宅(戰爭剛開始,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史摩珂甫尼考夫曾經跟達莎一起從彼得堡搬進這所屋子,卡嘉自己從巴黎回來也曾經在那兒住過),回到那間屋子,在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安葬的、悲慘的那一天,她的生命曾經在那兒陷入了絕望的憂郁。那天她蒙著皮大衣鑽在床上,再也不想活下去了。……她嘆了口氣,從皮大衣底下爬出來,走到餐室里去找一杯水,想把嗎啡吞下去——就在那暮色中間,她突然看見了她的第二段生命: 伐吉姆·彼得羅維奇·羅欣坐在那兒等她。……

現在,連這個,她那緊張、親切而苦惱的生命的第二個圓周,也已經完成了。那一條不可挽回的損失的漫漫長途,已經落在她的後面。七月中旬,有一天卡嘉帶著包裹,從莫斯科的基輔車站走出來,特別強烈地感覺到這一點。……男女孩子們在莫斯科河的淺灘上潑水,他們的嗓音在沉寂中顯得刺耳和凄涼,岸邊枯萎的草地上坐著一個正在釣魚的老頭兒。她拐進薩杜瓦雅街,街當中那條林 *** 的兩邊欄桿都已經不見了,對這種沉寂卡嘉覺得很驚奇。只有高大的菩提樹在瑟瑟作響,往走空了人的住宅上撒下那華麗的蔥翠的陰影。當年那麼熱鬧、那麼繁華的阿爾巴特街,這會兒既沒有電車,也沒有出租馬車,寥落的行人穿過生銹的鐵軌,都沮喪地耷拉著腦袋。卡嘉走到斯塔羅康奴希尼巷口,拐過彎去,終於發現了她的屋子——她的膝蓋癱軟下來了。她在對面人行道上站了很久很久,朝它望著。在她記憶中間,這所住宅好像是很漂亮的,金黃色的,帶著平滑的白色的柱子,掛著簾幃的明凈的窗子。……那裡面住著卡嘉自己、伐吉姆·彼得羅維奇和達莎的影子。……曾經有過的事,難道會消失得不留一點痕跡嗎?生命難道會飛過去,如同夢境在枕頭上擱著的腦袋裡閃過去一樣,盡管用沒有結果的希望來引誘,可是一醒過來在喘那第一口氣的時候就會消逝嗎?不,不,在已經過去的日子裡,什麼地方一定還埋藏著意外的歡樂——譬如說卡嘉,讓嗎啡瓶掉在地毯上,綿弱無力地倒在伐吉姆·彼得羅維奇那結實的胳膊里,他呢,激動得差一點癱軟了,在她耳朵邊小聲地說著體己話。那決不是夢。它並沒有消失,它依舊在那兒,在那陰暗的窗子裡面。而且在那兒,也還有他們同居的第一夜,沒有睡著,在默默的、彷彿苦難一樣深深的親吻中度過,反復地說著古老的、可又永遠是新鮮的話,驚異於天下的一個奇跡——一切最溫柔的和一切最剛強的相結合,曬黑的、健壯的手指和白皙的、纖細的手指緊緊地糾繞在一起……

卡嘉立刻被指定擔任普列斯尼亞區一個初級小學的教師。在另一個辦公桌那兒,她被動員去參加掃盲夜校的社會工作。在第三個辦公桌那兒,又有一個瘦得出奇的、棕欖色皮膚的人,睜著一雙巨大的、發燒似的眼睛,一把抓住她,帶她穿過走廊,上樓到了藝術宣傳部。在那裡,她被委派去到工廠里作巡迴演講。

「演講的內容,我們過後再來確定,」那個棕欖色皮膚的人說。「你會拿到有關的文件和一個日程表。用不著緊張——你是一個有文化的人,這就夠了。我們的悲劇,是在於我們沒有足夠的有文化的人——半數以上的知識分子都在怠工。這種行動他們會深深地覺得後悔。其餘的人都被前線吞掉了。你到我們這兒來,已經使大家產生了一種極其良好的印象。……」

最後,在一條走廊上,有一個結結實實的、手忙腳亂得厲害的人,嘴很大,穿一件帆布的有襇短上衣,胳肢窩底下已經發了青,跟卡嘉撞了個滿懷。

「你是一位女演員嗎?剛才有人把你指給我看了,」他急促地說著,也不管卡嘉回答他說是一個教師,就用胳膊往她肩膀上一搭,帶著她打走廊里走去。「我要吸收你在文工團里,你坐專車上前線去;一離開莫斯科,你要多少麵包就可以弄到多少麵包,還有糖啊、頂好的黃油啊。……節目嗎?那不要緊!憑你的姿色,你不妨唱個歌、跳支舞,紅軍士兵准會大鼓其掌咧。……我把契比杜金教授派到前線去,他已經六十歲了,究竟是化學家還是天文學家,我也搞不清了。如今他被稱做『文工團員之王』——他歌唱貝朗瑞的謠曲。……你用不著感謝我,我是一個十足的熱心人。……」

「聽我說!」卡嘉掙脫了他,嚷道。「我已經有一個學校,還有演講和掃盲工作……我體力上受不了……」

「這是什麼意思——體力上受不了?難道我只做體力上受得了的事嗎?沙略賓也說體力上受不了,可是我給他弄了一箱白蘭地,現在他自己要求上前線了。……好吧,你去考慮一下。……我會來找你的。……」

卡嘉走回家去,被責任心壓倒了。從荒無人跡的巷子里吹出來的熱風,把圓石子路上的灰塵和紙片一陣一陣捲起來。她一拐彎兒走進特維爾斯考依林 *** ,心裡盤算著——如果她一夜睡六小時,時間夠不夠?那就是說,餘下十八小時。……不夠!教學生,改練習本,准備第二天的功課。……掃盲工作——不會少過兩小時。……還有,老天爺,來回走路的時間!還有演講,包括那趕去和回來的時間呢?再說,這些也總得准備一下啊。……十八小時是不夠的!

卡嘉在林 *** 旁邊坐下來,說不定就是那條長凳,一九一六年她跟達莎一起坐在這兒,遇到貝索諾夫,他滿身灰塵,拖著腳步……荒唐!兩個沒有半點用處的女人,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竟在貝索諾夫——簡直像是從亞歷山大·布洛克的一首詩里走出來的那樣:「要死人在活人中間裝作有生命有感情夠多麼困難啊……」——向她們鞠一躬、慢慢地走過去的時候,經受了不知道是種什麼樣的悲劇情緒,她們還一直望著他的背影,發現他那條半軍服式的褲子彷彿隨時都會掉下來,更特別感覺到心疼。……

她只好睡四小時,到星期天再來補足。還有那購買糧食的排隊!卡嘉閉上眼睛,哼了一下。……風吹散了她那瘦細脖頸上的鬈發,竄進頭頂上的老菩提樹,弄得那些樹葉子兀自粗厲地颯颯作響。……聽著這種樹葉的颼颼聲,卡嘉終於不再拿這個問題來自苦了: 怎麼樣能夠在一晝夜裡得到二十四小時以上的時間。不要緊,總好對付的!……她出神地想著她自己的驚人的改變,這種改變她不斷地覺得驚奇和喜悅。她曾經把頭貼在暖炕上,瞅著阿歷克賽那暴怒的臉,說道:「不!」打那一會兒起,對於一種新的幸福的鎮靜而信任的期待就在她心裡開始滋長了。這種幸福,在那年春天她已經嘗到過一點: 每天晚上臨睡以前,她總要把已經過去的一天回憶一下——從那裡面找不出一點黑暗的或是悶氣的事。卡嘉開始喜歡她自己。即使在現在,她也不過是在鬧著玩兒,過分誇大恐懼與失望——好像沒法兒應付這些社會工作似的。……關鍵根本不在這里,而是在於前不久她還是一隻可憐的、弄得稀臟的小貓,這會兒卻突然變成一個重要的人物。原來卡嘉也為大家所需要了;那個棕欖色皮膚、長著一雙漂亮眼睛的負責同志,居然十分尊敬地跟她談了話。……她怎麼也不能辜負這一切——要是教育人民委員部里的人說:「我們倒信賴她,可是她讓我們失望了……」那才可怕呢。在這兒莫斯科,可完全不是那種生活了: 在草原上趕著大車,顛顛簸簸地跟在阿歷克賽那三匹牲口後面,嚼著麥秸想:「你的美麗對你有什麼用處呢,你這個被俘獲的女人?」

馬斯洛夫要求卡嘉作一個詳細的匯報。當她告訴他跟一個棕欖色皮膚的同志談了話的時候,馬斯洛夫的整個右邊腮幫給一抹苦笑蹙成了一大團皺紋。

「嗯,嗯,」他說著,把臉從卡嘉那兒轉開了。「知識分子的悲劇不過是倒霉事兒的一半……悲劇性更大的事還沒來呢。……」

(朱雯譯)

注釋:

伊洛瓦依斯基(1832—1920)是俄國反動歷史學家,著有《羅斯起源的研究》(1876)、《俄羅斯史》(寫到彼得大帝改革為止,1876—1905)等書。

1380年,由莫斯科公國季米特里大公率領的俄國軍隊,在庫里考伏戰役中打敗了馬馬伊可汗率領的韃靼人。

1812年8月,在波羅金諾展開的一次有名戰役中,俄國軍隊和俄羅斯人民英勇抗擊拿破崙的法國侵略軍,使戰局扭轉過來。

貝朗瑞(1780—1857)是法國革命民主主義詩人和歌手。他以詩歌為武器,猛烈抨擊封建貴族和教會勢力、大資產階級。

【賞析】

《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即《兩姐妹》、《一九一八》和《陰暗的早晨》)是蘇聯著名作家阿列克賽·托爾斯泰創作的史詩巨著。作品記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1920年左右之間,俄羅斯民族和人民,特別是知識分子,經歷戰爭、飢餓、死亡並最終走向新生的過程。不論是對歷史大事件把握,還是時間和空間大跨度的調度,抑或心理挖掘的深度,情節安排的巧妙,都不愧是大家手筆。

三部曲的第一部《兩姐妹》創作於1919年,而《陰暗的早晨》直到1941年才寫完,其間歷時二十餘年。盡管作者之後經過校訂和修改,盡量使三部作品保持完整和統一,但三部曲之間,特別第一部與第二、第三部之間還是存在顯而易見的差異。

《兩姐妹》把焦點放置在個人對時代的感受上。卡嘉和達莎是最主要的人物,分別串起第一部的兩條主線,卡嘉與丈夫吵架、出走、歸來、重病、丈夫的死和自殺未成到跟羅欣結合,構成一條線索;達莎從被誘惑到與捷列金的相遇、離別和重逢,構成另一條線索。全文充滿著「愛情至上」的感傷情緒,革命就好像貼標語者草帽底下那雙「燃燒著憎恨的眼睛」一樣,充滿著顛覆一切、毀滅一切的不可預知的恐怖力量。

如果說《兩姐妹》還是以卡嘉的家庭悲劇和達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的「家庭小說」,後兩部則已有了革命史詩的大格局。在《兩姐妹》中,歷史還只是作為主人公們個人命運特別是愛情生活的背景出現,而在《一九一八》和《陰暗的早晨》中,歷史已經走到幕前,成為最重要的主角。作者「已把所有的門窗都打開,讓歷史的風暴沖進來,於是革命的風暴就在被生活所攪擾和震動的小說中怒吼起來,把長篇小說中主人公小小的、可愛的、痛苦不堪的命運,像細小的沙粒一樣,卷了進去……」

第二部將描寫的重心從揭示個人命運轉到對國內戰爭的藝術再現上,截取了國內戰爭的關鍵一年——1918年,展現了這一年間俄國人民為了保衛革命果實,與白軍、與國外妄圖干涉革命的勢力之間展開的殊死搏鬥。而四位主人公也被歷史的洪流卷向了不同的方向: 捷列金離開達莎參加了紅軍,羅欣也拋下卡嘉投奔了白軍,達莎因為失去孩子和捷列金的離開而渾渾噩噩,差點參與了刺殺列寧的陰謀,後被紅軍俘虜,成為一名紅軍護士,而卡嘉則被馬赫諾匪幫所劫。四個人的命運不像第一部那麼線索清晰,小說結構也因為插入了大量真實的歷史資料以及支線人物而顯得有些凌亂。

第三部《陰暗的早晨》從結構上與《一九一八》一脈相承。在這一部中,「俄國知識分子在革命時期的命運問題退居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方式改變人民命運的問題」。四位主人公也在幾經周折之後會師莫斯科,羅欣和捷列金變成了戰友,卡嘉成了人民教師,而達莎則投身了文藝事業。「所有的努力,流掉的血,所有那沒人知道、悶聲不響的苦難」都結束了。

節選部分就分別選自第一部和第三部中較為集中表現卡嘉的生活與思想的段落。卡嘉是典型的舊式貴族婦女,她善良、溫柔、多愁善感。她的「生活曾經像是一場不醒的噩夢」,「只是一個飼養在家裡的沒用的小動物」。她不安於彼得堡知識界腐敗、虛偽、墮落、庸俗的生活環境,但又找不到打破現有生活方式的途徑。她開始並不理解戰爭的意義,把即將到來的社會變革看作一場即將到來的災難。她感到恐懼、孤獨,唯一能把握的,就只有忠貞的愛情。和心愛的人在混亂的時局中一起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是卡嘉最大的願望。她「不好,也不壞,既不是俄羅斯的,也不是外國的……是個人魚!」而「看過了很多悲慘的事,可怕的事」之後,到第三部時,卡嘉已經由「金駒鳥兒」變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民教師。她找到了將自己的生命奉獻有意義的事業的方式,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生活才在她的面前展示得那麼寬廣、遼闊和充滿希望。

卡嘉和其他知識分子對革命、對祖國和人民的態度上貫穿著讓人痛苦的思考,這正是阿列克賽·托爾斯泰本人思想上的矛盾的表現。主人公經歷的苦難的歷程,實際上也是作者跨越新舊兩個時代的心靈歷程的體現。正如蘇聯學者謝爾賓娜所說,「三部曲的每一部都意味著阿列克賽·托爾斯泰藝術觀和創作發展中的一個新階段」。阿列克賽·托爾斯泰出身貴族家庭,在反映貴族階層的生活、思想和情感方面駕輕就熟。寫作《兩姐妹》時,他正流亡巴黎,書中人物所感受到的革命的洪流也正是他「個人對時代的感受」的反映。他善於選擇有意義的生動細節,並調動多種藝術手法,比如通過肖像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世界,將動盪時代中生活里偶爾出現的小趣味表現得活靈活現,歷史背景也被巧妙地融合在個人命運的講述中。而後兩部創作於阿列克賽·托爾斯泰回歸蘇聯以後。此時,托爾斯泰急於反映俄國革命,反映「黨對國家進行革命改造的領導力量」,並接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影響,一定程度上背離了他得心應手的批判現實主義,並「小心翼翼地避免使用象徵主義的手法」。有些人物,在第一部刻畫得惟妙惟肖,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卻變得蒼白無力和缺乏說服力。以卡嘉為例,第一部中細致動人的心理分析在第二、三部中較為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為了清晰地表現卡嘉的思想變化,而稍顯圖解化的人物刻畫。而且,歷史與人物命運的結合也沒有第一部那麼巧妙,有些歷史材料的插入比較生硬。

但是,正如作者所堅持認為的,「長篇小說的綱要和它的全部 *** 是通過革命的逐漸發展和革命的無數艱難困苦的場面表現出來」。作者沒有將所要表現的「失去了的和又重新得到的祖國」寫成口號、公式,而是在作品裡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身上有著各種缺點和各種優點的活生生的人」,「在干著生氣勃勃的事業」。他描寫了「要從肆無忌憚的無知賤民手中拯救俄羅斯的組織者」,還置身於革命敵對的陣營來描寫革命,沒有將革命的敵人——如匪幫首領馬赫諾、白軍首領鄧尼金等人——簡單地妖魔化。作者也沒有將主要人物描寫成共產主義英雄,而是描寫成具有民族特性的人,代表多少世紀以來保持民族尊嚴和文化的人,因而更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這種按照革命應有的樣子描寫革命,「而不是描繪成一幅悅目的畫面」的努力,是《苦難的歷程》比許多革命小說更高明的地方,也是當特定的情景已經成為歷史之時,這部作品還能保持恆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包文琦)

⑷ 鎶ョュ附鎬庝箞鎴村ソ鐪 涓轟綘紺鴻寖3涓鎴存硶tips

鎶ョュ附闈炲父鏈夎嫳浼︽皵璐錛岀嬪啲瀛h妭鎬庝箞鑳藉皯浜嗚繖縐嶅附瀛愬嚬閫犲瀷鍛錛岃繖鏄縐嬪啲鏈鏃墮︾殑閰嶄歡涔嬩竴錛屾垜緇欏ぇ瀹舵⒊鐞嗕笉綆¢暱鍙戠煭鍙戦兘鑳戒僵鎴寸殑鏂規硶錛屼笅闈㈡垜甯﹀ぇ瀹舵潵鐪嬩竴涓嬫姤絝ュ附鎬庝箞鎴村ソ鐪嬶紵
鎶ョュ附鎬庝箞鎴村ソ鐪
1錛氬井鍊炬枩浜庡悗鍗婅剳鍕

鍦ㄦ埓鎶ョュ附鏃訛紝鍙浠ュ皢甯藉瓙寰寰鍦板悜鍚庡炬枩錛岀洊浣忓悗鑴戝嫼涓婂崐閮錛屼互淇楗板ご鍨嬭╁悗闈㈢湅璧鋒潵鍦嗗渾鐨勶紝寰堥傚悎澶村瀷鐣ュ井鎵佸鉤鐨勫コ瀛╋紝灝卞儚鏄疉ngelababy榪欐牱鐨勬埓娉曪紝浠庝晶闈㈢湅浼氳夊緱澶村瀷絝嬩綋錛屽彂鍨嬪張鍗佸垎钃鏉俱

2錛氳╁附妾愬線嫻忔搗鐨勫彟涓渚у嚲

濡傛灉浣犳湁鏄庢樉鐨勬祻嫻鳳紝鍦ㄦ埓鎶ョュ附鏃跺緩璁鍙浠ュ皢甯芥獝寰嫻忔搗鐨勫彟涓渚у嚲錛岄伩鍏嶅拰嫻忔搗鍦ㄥ悓涓杈癸紝浼氳╂暣涓鑴稿瀷涓杈瑰お閲嶄竴杈瑰お杞伙紝鐪嬭搗鏉ュ嶮鍒嗕笉騫蟲礊絎戣錛岃嗚変笂浼氳夊緱澶存涓杈癸紝鑰屽井寰寰渚ц竟鍋忎篃姣旇╁附妾愭f埓鐪嬭搗鏉ユ洿闅忔ц嚜鐒躲

3錛氳沖墠鐣欏彂嫻佷慨楗板渾鑴

涓鑸鎶ョュ附鐨勫附緙樹細鍒氬ソ鍗″湪鑰蟲湹涓婃柟錛屼絾濡傛灉浣犵殑鑴稿瀷鏄鍍忔ч槼濞滃滈偅鏍峰嚲鍦嗙殑錛屽氨浼氳╄劯鐪嬭搗鏉ユ洿鍦嗭紝濡傛灉浣犲張钃勭潃淇忎附鐨勭煭鍙戱紝閭h劯鐪熺殑灝卞儚鏈堜寒涓鏍峰渾浜嗭紒寤鴻鍙浠ュ皢鑰蟲湹鏃佺殑涓鎾鍙戞祦鎷夊埌鑰沖墠錛岃兘鏈夋晥淇楗拌劯鍨嬶紝璁╀綘鐨勯犲瀷鏇村彲浜恆

鎶ョュ附閫傚悎浠涔堣劯鍨
銆屾姤絝ュ附銆嶇浉瀵逛簬銆岃礉鈒懼附銆嶅氫簡甯芥獝錛岃屽畠鍙堢被浼間簬銆屾搗鍐涘附銆嶏紝鍙鏄鍦ㄦ潗璐ㄤ笌緇撴瀯涓婂嚲杞錛屼笉綆′綘鏄鍍廇ngelababy銆佸滃滀竴鏍風殑椋橀擱暱鍙戱紝榪樻槸鍍忓懆鍐闆ㄩ偅鏍風殑淇忎附涓鎬х煭鍙戱紝閮藉嶮鍒嗛傚悎鎶ョュ附銆

鎶ョュ附涓嶉傚悎鏂硅劯
瀵逛簬鏂硅劯鏉ヨ達紝娌℃湁鏍囧噯鎴存硶鐨勮礉闆峰附鍙浠ヨ搗鍒板緢澶х殑淇楗頒綔鐢ㄣ傛f埓鐨勬柟娉曞彲浠ヤ粠瑙嗚変笂灝嗚劯鐨勯暱搴︽媺闀匡紝浠庤屽急鍖栬劯閮ㄧ殑綰挎潯銆備絾瀵逛簬鏂硅劯鐨勫圭焊鏉ヨ達紝鏈夊附妾愮殑鎶ョュ附灝變笉澶瀹規槗椹鵑┉浜嗐備笉鍍忚礉闆峰附鍙浠ラ殢鎰忔牴鎹閫犲瀷鍜岃劯鍨嬭皟鑺傦紝鎶ョュ附浼氫護棰濆ご鐨勫藉害鍙樼獎錛屼粠鑰屽皢鑴擱儴綰挎潯鍏ㄩ兘闆嗕腑鍦ㄤ笅鍗婅劯錛岃╀笅棰氬埌涓嬪反鐨勫尯鍩熸樉寰楁洿澶ф洿瀹姐

鎶ョュ附鎬庝箞鎼閰
1銆佹姤絝ュ附鎼閰嶅ぇ琛

縐嬪啲瀛h妭鎬庝箞鑳藉皯寰椾簡椋庡害鍜屾俯搴﹀苟瀛樼殑澶ц。錛熼暱嬈懼ぇ琛g粰瓚充綘姘斿満錛屾惌閰嶄竴欏朵繌鐨鐨勬姤琚綰崇ュ附錛岀灛闂翠負鏁磋韓LOOK澧炴坊浜嗗勾杞葷殑鎰熻夛紝鎷嶉ⅳ娌℃墦鐮翠簡澶ц。絎ㄩ噸鐨勬矇闂鋒劅銆傚傛灉鎼閰嶉滆壊姣旇緝椴滆壋鐨勫ぇ琛o紝閭f姤絝ュ附鐨勫姞鍏ユ樉寰楁洿鍔犵浉寰楃泭褰般

2銆佹姤絝ュ附鎼閰嶇毊琛

鎶ョュ附鎼閰嶅竻姘旂殑鏈鴻濺鐨琛o紝寰堟湁涓鎬х殑鑵旇皟錛屽啀娣鋒惌鍗婅韓瑁欑殑璇濋潪甯稿惛寮曠溂鐞冦備竴涓濂界殑閫犲瀷緙哄皯涓嶄簡閰嶉グ鐨勭偣緙錛屾姤絝ュ附灝辨槸鏈濂界殑閫夋嫨銆

3銆佹姤絝ュ附鎼閰嶈‖琛

琛琛鎼閰嶆姤絝ュ附鏉ョ┛錛屾棦淇濈暀浜嗚‖琛鍘熸湁鐨勫共緇冨拰甯呮皵錛屾姤絝ュ附鐨勫姞鍏ュ張鎵撶牬浜嗚‖琛鐨勪弗鑲冩劅錛屼負鍏ㄨ韓LOOK娉ㄥ叆浜涜稿皬淇忕毊銆

4銆佹姤絝ュ附鎼閰嶇墰浠旇。

鎶ョュ附鍜岀墰浠旇。閮芥槸鍑忛緞鐨勫埄鍣錛屼袱鑰呮惌閰嶅湪涓璧峰緢鍜岃皭錛岄庢牸鐩稿緱鐩婂槳錛岃屼笖鏁磋韓閫犲瀷鏃㈡湁澶嶅彜鐨勬枃鑹鴻寖鍎垮張鏈変紤闂茬殑媧掕劚鎰熴

⑸ 什麼是夫妻之間的幽默

1.夫妻之間不必相敬如賓

人在單位上總要扮演一個職業角色:或者是威嚴的領導,或者是規矩的職員,或者是循循善誘的老師,或者是熱情恭謹的服務員……一天下來,夠累的了,回到家裡面對妻子,還要把自己當成客人,還要周到客套地招待一個客人——妻子,那人簡直沒有一點輕松的時間了。

懂得幽默的人回到自己的家裡絕對的輕松自如,自由自在。他換上隨隨便便的衣服、拖鞋,隨意地行走坐卧,和愛人開玩笑,和子女說笑打鬧。

一對夫妻在閑談。

妻子:「生活中女人需要男人,同樣男人也離不開女人。」

丈夫:「男人為什麼需要女人?」

妻子:「如果世界上沒有女人,那麼誰來給你的褲子釘紐扭呢?」

丈夫:「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女人,那麼哪個男人還需要穿褲子?」

一對夫妻在逗趣。

丈夫問:「親愛的,上帝把你造得這樣漂亮,又這么愚蠢,這是為什麼?」

妻子回答:「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把我造得漂亮,是為了讓你愛我;把我造得愚蠢,我才會愛上你。」

一對夫妻在煽情。

丈夫:「親愛的,我愛你的熱度已達120度了」。

妻子:「哦,那我就要預備和你離婚了。」

丈夫:「為什麼?」

妻子:「為了避免爆炸呀!」

一位妻子在引吭高歌,丈夫躲到陽台上。

妻子:「你為什麼老呆在陽台上?你不喜歡聽我唱歌嗎?」

丈夫:「親愛的,一點不是,我是不想讓鄰居誤會,以為我在打老婆呢!」

夫妻之間幽默的話題的確很多很多,需要幽默的地方也比比皆是,鍋台上、飯桌上、閑談時、爭吵時、忙碌時、散步時。

2.蜜月里的幽默

從舉行婚禮的這天起,新郎新娘就開始兩人生活中極其珍貴的蜜月階段。

「蜜月」自然是甜甜蜜蜜的,如果您再加進一點幽默情調,您的蜜月生活便會錦上添花,在甜蜜之外另有一種開心和有趣的滋味,使其甜而不膩。

完婚這天,新郎新娘忙著應酬客人,被擺布著舉行儀式。一天下來往往疲憊不堪。直到夜深客散,新郎新娘才能單獨在一起,在充滿喜慶氣氛的洞房裡真正開始婚姻生活。

這時候,有一位新郎埋怨新娘說:「你在婚禮上一點都不大方,何至於那麼局促呢?」

新娘這時不再局促了,大方地說:「這是因為初次做新娘的緣故,下次再不這樣了。」

新郎笑了,說:「你永遠是我的新娘。」

新娘聽了這樣的甜言蜜語,當然高興。夜已深了,新郎准備解衣就寢,可是新娘對未來的一切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備,矜持地搬了把椅子坐在窗口,眺望神秘的夜空。

新郎耐不住了,催促她:「你還不上床?」

新娘不想表現她的緊張,坦然地說:「不行。我媽說過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夜晚,我一分一秒也不能錯過。」

這對新人在洞房花燭夜就開始了幽默,為以後長相廝守的婚姻生活開了一個輕松和諧的好頭。

成婚第二天早晨,新娘起床後興沖沖地對新郎說:「今後咱們不興說『我的』了,要說『我們的」』。

「好吧!」新郎痛快地答應,說完去洗頭。

新娘見新郎在盥洗室里過了好長時間還不出來,便問:「你在里邊干什麼呢?」

新郎大聲喊道:「親愛的,我在刮我們的鬍子。」

蜜月生活也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習慣,兩個人初到一起,難免有些不容易適應的地方,這時如果處理不好,容易發生爭吵,破壞蜜月里的甜蜜情調。

有一位青年學者當了新郎仍然保持單身時讀書到深夜的習慣,新娘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一天她壓住滿腹的怨氣,委婉地說:「但願我也能變成一本書。」

新郎疑惑不解地問:「為什麼?」

「那樣你就整日整夜把我捧在手上了。」新娘說。

新郎頓時明白了妻子的用意,打趣說:「那可不妙,要知道,我每看完一本書都要換新的……」

新娘急忙說:「那我就變成你書桌上的大詞典!」

3.誰來做家務

「接吻是不能永久持續下去的,可飯卻是要天天吃的。」這是英國19世紀著名作家梅瑞狄斯的一句名言。的確,進入夫妻生活以後,戀愛階段的花前月下不可避免地要為油鹽醬醋所取代。

有一位丈夫下班後回到家,見妻子還沒回來,就打開電視機等著妻子回來做飯。

妻子進門後也坐下來看電視,想歇一會兒再去做飯。過了一會兒,丈夫的肚子開始「咕咕」叫起來,就催促妻子說:「快去做飯吧,我餓得受不了啦!」

妻子說:「那你幫我一塊做。」

丈夫板下臉來,威脅地說:「你再不去做,我可要上館子去吃了!」

妻子說:「好吧,請你等10分鍾。」

丈夫取得了勝利,高興地說:「你真是越發能幹了,10分鍾就能做好飯嗎?」

妻子說:「不,十分鍾我就能打扮好陪你上館子了。」

丈夫無可奈何地一笑,只好幫著太太做飯。

有的男子對吃特別講究,而對為他做飯的妻子卻漠不關心。

炎熱的夏天,一位妻子在廚房做飯,忙得滿頭大汗。丈夫卻坐在餐桌邊悠閑自得地說:「講到吃,我最有研究了,比如吃豬腦補腦子,吃豬蹄可以補腳筋……」

這時,妻子端上來一盤炒豬肝,一盤炒豬心。丈夫馬上夾起一塊放進嘴裡,邊嚼邊問妻子:「你知道這豬肝、豬心是補什麼的嗎?」

妻子回答說:「專補你這種沒有心肝的人。」

有的男子雖然坐享其成,可是嘴甜,從不挑剔妻子做的菜,能哄得妻子高興。比如端上來一盤素菜,他就說:「素菜是我的命。什麼山珍海味都不如它的味道鮮。」

過了一會兒,妻子端上魚肉,丈夫就拚命地大吃魚肉而不理踩素菜。

妻子問:「你不是說素菜是你的命嗎?怎麼不吃?」

丈夫說:「見了魚肉,我命都不要了。」

可是也有的男子,認為妻子做飯是天經地義的,不僅不做飯,還對飯菜挑三揀四,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對這樣的丈夫不能一味地遷就。

丈夫下班回家,妻子正在廚房做飯。一進門,他就沖妻子喊:「今天給我做什麼好吃的了?」

妻子見他一見面就談吃,淡淡地說:「今晚的菜嘛,你倒可以選擇。」

「是嗎?都有些什麼菜?」

「炒白菜。」

「還有呢?」

「沒有了。」

「那我怎麼選擇?」

「吃還是不吃。」

4.幽默:醋意的中和劑

「醋」本指一種味覺上發酸的調味用的液體,後來演變出「因嫉妒而心裡發酸」的意思,「吃醋」「醋勁兒」等成為表示在男女關繫上產生嫉妒情緒的常用詞。

有對夫婦一起去參觀美術展覽,他們來到一張女性裸體畫像前面,這張畫僅以幾片樹葉遮住羞部,其餘毫無遮蓋。丈夫全神貫注地盯著這幅畫,看了半天仍捨不得走開。太太在一旁打趣地說:「喂,你是想站到秋天,等樹葉落下才甘心嗎?」

不僅醋要幽默地吃才有味,而且對愛人的醋意還可以用幽默來沖淡、化解。

一對夫婦在街上走,迎面來了一位打扮人時的漂亮女郎,丈夫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妻子臉上馬上陰雲密布:「那麼色迷迷地看人家干什麼?」丈夫回答:「親愛的,你誤會了,我不是在看人,我是看人家穿的衣服,好照那款式給你買一身呀。」妻子雖然半信半疑,但臉上已有了笑意。

有一位少婦責備自己的丈夫說:「你這個人太不正經了,每次看見漂亮的女人,簡直忘記了自己已經結過婚了!」丈夫回答說:「你完全說錯了,剛好相反,我每次看見漂亮女人,心裡最耿耿難忘的就是已經結了婚。」

男性胸懷寬廣些,不輕易表現自己的醋意,可是有時愛盤問妻子婚前的戀愛史,吃一吃「陳醋」。

有一位新郎在新婚之夜這樣問新娘:「我問你,你要對我說實話,你在和我結婚前,有誰摸過你的頭,糅過你的發,捏過你的耳朵……」

新娘說:「啊,這太多了。昨天,在同你舉行婚禮之前就有一位。」

新郎瞪起眼睛:「誰?」

新娘說:「理發師呀。」

5.幽默的牢騷與對付牢騷的幽默

夫妻相處久了,免不了有不滿對方的地方。如果不講方式地埋怨、責怪對方,向愛人氣鼓鼓地發牢騷,往往容易引起對方的惱怒,引起夫妻之間的「戰火」。而以幽默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不滿,對方就會在會心的一笑之後理解你,接受你的意見。

一位婦女嚴格控制家裡的財政大權,丈夫苦不堪言。一次乘公共汽車,妻子對丈夫說:「喂,你去買票吧,有零錢嗎?」丈夫笑著說:「你忘性真大。自打和你認識起,我兜里從來就沒有過整張的。

不過,發牢騷時的幽默不能沒有分寸。

有一對青年人結婚沒有房子,租了兩間做新房。新婚不久男方就離家到外地上班去了,走前說好兩個星期後寄錢回家。可是妻鵲了快一個月了,一直沒收到錢,就打電報給丈夫說:「請速寄錢,房東逼租。」

丈夫因手頭錢緊,回電說:「最近不行,過一段一定寄錢。親愛的,給你一千個吻。」

妻子氣得沒辦法,回電說:「親愛的,現在不急了,你給我的一千個吻,我給了房東,他說房租不用交了。」

我想丈夫收到這個電報一定嚇壞了,會火速趕回家。

下面我們看丈夫怎樣幽默地對付妻子的責怪。

妻子一般希望丈夫能隨時關注自己、寵愛自己,對自己多有些親熱的舉動。而一般的丈夫總是粗心大意,滿足不了妻子的這種心理需求。

一位少婦對丈夫說:「親愛的,住在咱們對面的那個男的,總是在早上出門時吻他的妻子,晚上回家後進門就吻她。難道你就不會這樣做嗎?」

丈夫裝傻充愣地說:「當然可以。不過,我跟她還不太熟。」

有一位妻子埋怨丈夫:「今天是我過生日,你為什麼不買一樣東西送給我呢?」

丈夫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粗心,不過他馬上獻上一句漂亮的話:「我不打算讓我想起你又長了一歲。」

6.以幽默平息夫妻戰火

俗話說:「沒有勺子不碰鍋沿兒的」。

幽默地看待和應付意見不和,就能夠使自己不動肝火,並很快地平息對方的怒火,使夫妻化干戈為玉帛,使家庭生活中的小小波瀾不致發展為狂風惡浪。

下面我們來看在吵架時應該如何幽默。

生氣是吵架的前奏。在對方有氣時,用幽默逗對方開顏一笑,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一位妻子生丈夫的氣,吃飯時賭氣不吃。丈夫忙盛了一碗飯給妻子,並輕松地開玩笑說:「你吃下這碗飯,才有力氣和我吵啊!」妻子本來是要向丈夫發一通脾氣的,聽丈夫這么說,有些不好意思了,說:「我吃了這碗飯,我們就吵不起來了!」丈夫趁熱打鐵,又撫慰幾句,妻子氣消了,一場家庭戰爭就消弭於無形之中了。

有時候對方向你怒氣沖沖地發火,你要不想吵架,就可以用幽默語言將對方的火氣熄滅。

有一位妻子外出時因匆忙離家而沒封好爐子,等她回來,爐子早滅了。丈夫比她早一步到家,見家裡冷鍋冷灶,頓時火冒三丈,見妻子進門,劈頭蓋臉地發起火來:「你在家裡就像個活死人,連火都看不住。」妻子如果跟他爭辯,一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了。不過這位妻子只是平和地笑著說:「你火什麼?火再大,也點不著爐子。」丈夫臉上的肌肉開始鬆弛了,但仍然怒氣未消地說:「你呀,要沒有我,怕是連飯也吃不到肚子里。」「所以我才找你做丈夫啊!」丈夫終於「撲哧」笑了。

這位婦女巧妙地偷換概念,將「發火」與「點火」混同起來,這樣,丈夫的火再大,也無法向這樣的妻子發作。

吵架確實也是一門藝術。不會吵的夫妻,每天哭喪著臉或者吵得四鄰不得安寧;會吵的人,能將怒火化為笑臉,吵也吵得富有情趣。

一位丈夫在家總覺得憋悶,常出去同朋友打牌聊天。一天丈夫回家晚了,妻子同他爭吵起來。妻子說:「你剛結婚時,不是說在家裡很幸福,看到我就像看到了全世界嗎?」丈夫爭辯說:「我是這么說過,但是那時我對世界還不熟啊!」

妻子做錯了一件事,丈夫沒好氣地說:「當初我說什麼來著?你偏不聽!請你以後記住,男人的思考總是對的,判斷准確無誤,而女人恰恰相反!」

妻子接上說:「是啊,你選我做妻子是絕對正確的,而我選你做丈夫是大錯特錯的!」

另一對夫妻在激烈的爭吵後,丈夫還不解氣,就在門後貼了一張紙條:「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氣矣。」妻子進門後看到了,就取筆改動了—個標點:「三年不死,老婆大晦氣矣。」丈夫見了,不禁莞爾而笑。雙方的氣都消了,遂和好如初。

在電視劇《古船·女人和網》里,銅鎖同妻子吵架後,不敢回家,後來他妹妹用激將法,使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回家。

銅鎖進屋後,見妻子正抱著兒子坐在凳子上。妻子板著臉不理他。他掀開鍋,是空的,而他還餓著肚子。

銅鎖湊近老婆身邊,老婆裝沒看見他。

他摸著兒子的頭說:「你媽呢?」

「這不是嘛。」

「不是。你媽的臉哪有這么長啊。」

老婆「撲哧」笑了,夫妻又和好了。

7.以幽默對付妻子的購買欲

家裡的存款是有限的,而妻子的購買欲卻是無限的。

這的確是令男子漢感到尷尬的問題,而這難不倒有幽默感的丈夫。

妻子要買一頂帽子,便對丈夫說:「親愛的,小王的愛人買了一頂帽子,真好看!」

丈夫回答:「是嗎?如果她像你這樣漂亮,就不用買帽子了。」

有位愛打扮的婦女對丈夫說:「昨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你答應給我200塊錢買衣服。親愛的,你會成全我的美夢吧?」

丈夫說:「那當然。說來也巧,昨晚我夢見把200塊錢給了你呢。」

有一個家庭經濟上不寬裕,可是丈夫還愛抽煙,妻子總是抱怨:「別人家裡添置了電視機、收錄機、洗衣機和照相機什麼的,可咱們結婚10年了,家裡什麼『機』都沒有。」

「誰說沒有『機』?」丈夫說,「我這兒不是有一個打火機嗎?」

星期天,夫妻倆逛商店。妻子總是在漂亮昂貴的服裝前戀戀不舍,弄得丈夫總是提心吊膽。

終於,妻子挽著丈夫的左胳膊說:「你能花二百塊錢給我買件呢子大衣嗎?」

丈夫說:「你說什麼?我的左耳朵不太好。」

妻子便走到丈夫的右面,輕聲說:「你能花四百塊錢為我買件皮大衣嗎?」

丈夫趕緊說:「你還是到左邊來說吧!」

8.怕老婆與「妻管嚴」

有一個人走夜路遇到強盜,強盜拿著刀子逼他交出身上所有的錢。他苦苦哀求:「你把我身上的錢全拿走了,我回去怎麼向太太交代?我太太不會相信我遇到強盜的。」強盜也苦笑著說:「廢話,你認為我太太會相信我沒有搶到任何東西嗎?」

美國總統林肯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有一個愛嘮叨而又脾氣很大的太太。所以林肯在成為總統以前,經常在酒吧里呆很長時間。每當周末的夜晚來臨,大家都想回家和夫人在一起,唯獨林肯最不願意回家。他寧願在酒吧里和人開玩笑。

有一天,一個年輕的報童到林肯家送報紙,因為遲到了一會兒,林肯太太將他一頓痛罵。嚇得報童逃到老闆面前哭訴了一番。後來報館老闆遇到林肯說起此事,林肯回答:「請你告訴那個小伙計不要介意。他每天只看一分鍾,而我卻已忍受二十年了。」

「妻管嚴」的滋味確實不好受。可是,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對老婆做些適當的讓步,也是一種幽默的態度,不僅不失男子漢的威嚴,反而使自己顯示得韶達風趣。

一天,妻子又在動員丈夫戒煙。丈夫不滿地說:「你說了半天,我也不知道戒煙到底有多大好處。」

妻子說:「三年不抽煙,買頭騾子牽。抽煙能省不少錢呢。」

丈夫問「還有呢?」

「煙含有尼古丁,抽多了短命。」

「好,好,我戒就是了。」

「什麼時候開始?」

「從現在開始,分兩步走。第一步,由每月5條減為3條。」

「第二步呢?」

「到第二個階段,就只限兩個時候抽煙」。

「哪兩個時候?」

「下雨和不下雨的時候」。

再看另一對夫妻的故事。

妻子管得嚴,將酒櫃鎖了起來,只在來客人時才允許丈夫喝酒。一天,丈夫酒癮上來,向妻子討鑰匙,妻子不給,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裡有酒的份兒!」

丈夫回答:「酒是未曾開門就要用的,應該隔夜先買,所以開門七件事里沒有它。」

妻子沒辦法,只好給他拿出酒來。

妻子看著丈夫一杯接一杯的樣子,很擔心,就狠狠心,花錢買了一隻美人杯。這種杯子斟滿酒時,杯底就會出現美人,她以為丈夫為了欣賞美人,丈夫就捨不得將酒喝乾了。可是丈夫還是一口就將一杯酒喝乾了。妻子說:「別喝乾,喝乾了就見不著杯底的美人了。」

丈夫說:「我可不忍心讓美人泡在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