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寧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旅遊時間
「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海寧潮一日兩次,白天稱潮,夜間稱汐,中間間隔12小時,農歷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環一周,潮頭最高時達3.5米,潮差可達8-9米,尤以每月農歷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為大,故一年有一百二十個觀潮佳日,「海寧天天可觀潮,月月有大潮」。
購物簡況
斜橋榨菜:。
海寧紫薇甘蔗:。
「海寧三把刀」以葯刀、葉刀、廚刀馳名,名氣大,牌子老,價格便宜質量好。
皮貼畫:誕生於「中國皮革之都」浙江省海寧市的皮貼畫,經過海寧市有關部門精心培育,如今已經從海寧皮革產業鏈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蘊含深厚文化的旅遊產品。
特色活動
中國國際錢江觀潮節 農歷八月十六到八月十九
每年在海寧鹽官舉辦的中國國際錢江觀潮節,在繼承傳統觀潮風俗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豐富多彩的大型歌舞和傳統民俗風情展示活動,再現了古代沿江百姓祭潮治患、喜慶安瀾的恢弘場面。
嘉興南湖旅遊節 每年5月
有放荷花燈、水上拔河(搶荷花)、踏白船、劃艇表演等水上游覽項目。旅遊節期間,還舉辦粽子節、農民畫展、民間藝術展及攝影書畫展等民間活動。
西塘旅遊文化節 農歷四月
節慶期間有「四月初三」西塘民間廟會、西塘風情攝影展、杜鵑花展、嘉善黃酒傳統工藝陳列和美食展等活動。
十大景點
是由浙江省海寧市廣大市民參與評選和專家評議而選定的十大著名景點,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佳地,曾為海寧市的旅遊事業發展立下過汗馬功勞,不少商家和藝人也圍繞「海寧十景」這一主題大做文章,該市舉辦的「多彩潮鄉」旅遊商品大獎賽上,就見到以「十景」為題的指甲鉗、公交卡工藝圖案,作品精彩別致。還有展示在市區洛塘河公園燈箱上的十景國畫作品更是美輪美奐。
評定的「海寧十景」:
1.天下奇觀—海寧潮
2.宰相府第—宰相府第風情街
3.廟宮迷蹤—海神廟
4.觀潮勝地—觀潮勝地公園
5.華彩皮都—海寧中國皮革城
6.紫薇攬秀—西山公園
7.智標晨旭—智標塔
8.詩樓新月—徐志摩故居
9.靜安精舍—王國維故居
10.路仲探幽—路仲古鎮
注意事項
1. 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是觀賞海寧潮的最佳時節,您千萬不可錯過。一般觀潮的話,需要提前40分鍾侯潮,潮水由遠至近也就是10分鍾左右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提前守候。
2. 海寧距離上海、杭州都很近,鐵路交通便捷,每天晚上也有直達兩地的火車,約一個小時左右,不想在海寧入宿的旅客,可以當天返回。
3. 皮革製品鑒別方法:在市場上出售的皮革製品主要有五種革面,鑒別時主要是看毛孔、看亮度、憑手感。
1. 牛皮:分布均勻緊密,毛孔細小,呈圓形,皮面光亮平滑,質地豐滿細膩,用手觸摸的話會感覺堅實而富有彈性,用力擠壓皮面,有細小褶皺出現。
2. 羊皮:用羊皮製作成的皮製品,皮質細膩、柔軟,表面有光澤,但沒有牛製品那樣明亮,用力擠壓會有明顯的折皺,穿在身上會感覺很舒適。
3. 豬皮:革面毛孔圓而粗大,凹凸不平,手感硬實,與牛皮相比,更粗糙。
10名優特產
海寧皮革製品,斜橋榨菜,慶雲千張,長安宴球,鹽官菜刀、冬菜,丁橋八寶雞。
海寧皮革
海寧皮革業包括製革、皮衣及其他皮革製品,是海寧工業的第一大產業,占整個工業總產值的28.7%。外貿出口額達15.21億元,占外貿出口總值的43.83%。皮革工業從業人員4.44萬人,占工業從業人員的21.8%。海寧皮革產品已遍及全國各地,並遠銷世界上40多個國家。海寧享有「中國皮革、皮衣之鄉」、「皮衣之都」之美稱。皮革工業為海寧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海寧製革業主要生產牛、羊、豬服裝革、鞋面革、沙發革、裘革、兩用革。皮革製品包括皮衣、皮手套、皮票夾、皮包等。「浙江皮革服裝城」在海寧的建立,為海寧皮革產品的市場拓展,帶來了無窮的商機。海寧已擁有了像「雪豹」、「蒙努」等名牌皮件產品,有34家企業的產品取得真皮標志。
斜橋榨菜
中國榨菜、歐洲酸菜和日本醬菜,被譽為國際三大名腌菜,以海寧「斜橋」牌為代表的浙式榨菜與川式榨菜齊名列為中國名榨菜之最,斜橋榨菜以其色香味俱佳、入口脆嫩而深受國內外客戶的青睞。栽培的主要品種有「紅衛半碎葉」等,生產實行標准化。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產品銷售渠道的拓寬,海寧榨菜加工業迅速崛起,涌現了大批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專業加工企業,並創建了一批在大陸、港台乃至歐美地區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名優品牌,產品遠銷日本、泰國、馬來西來、美國、加拿大及港澳地區。
長安宴球
海寧的「長安宴球」是一道美味佳餚,長安人一提起「長安宴球」大都會以一種自豪的口吻向你滔滔不絕地介紹:「宴球」是長安的一道名菜,寫進《長安鎮志》的。是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賜名的。
海寧三把刀
以葯刀、葉刀、廚刀馳名,名氣大,牌子老,價錢便宜質量好。
海寧烏龜
蔣張林養殖烏龜面積51畝[9]海寧被列入首批省級民間融資管理創新試點,鱷龜,綠毛龜,金頭龜,花龜,九彩龜,七彩龜等21多個品種,注冊「龍頭閣」牌,產品先後獲中國浙江國際農業博覽會優質獎。
Ⅱ 關於鯨魚的資料。。。。。快。。。。。急。。。。。。。。。。
海洋中的巨獸——鯨類動物
鯨類的拉丁學名是由希臘語中的「海怪」一詞衍生的,由此可見古人對這類棲息在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實,鯨類動物的體形差異很大,小型的體長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則可達30米以上。它們中的大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中,僅有少數種類棲息在淡水環境中,體形同魚類十分相似,體形均呈流線型,適於游泳,所以俗稱為鯨魚,但這種相似只不過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種趨同現象。因為鯨類動物具有胎生、哺乳、恆溫和用肺呼吸等特點,與魚類完全不同,因此屬於哺乳動物。鯨魚一分鍾的心跳只有9次。
編輯本段鯨魚的特點
鯨類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溫恆定,大約為35.5℃左右。皮膚裸出,沒有體毛,僅吻部具有少許剛毛,沒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體溫並且減輕身體在水中的比重。頭骨發達,但腦顱部小,顏面部大,前額骨和上頜骨顯著延長,形成很長的吻部。頸部不明顯,頸椎有癒合現象,頭與軀干直接連接。前肢呈鰭狀,趾不分開,沒有爪,肘和腕的關節不能靈活運動,適於在水中游泳。後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殘跡,呈殘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鰭,末端的皮膚左右向水平方向擴展,形成一對大的尾葉,但並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狹長的尾幹部逐漸變細,最後在進入尾鰭之前消失。尾鰭和魚類不同,可作上下擺動,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種類還具有背鰭,用來平衡身體。它們的骨骼具有海棉狀組織,體腔內有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體的體積,減輕身體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們的眼睛都很小,沒有淚腺和瞬膜,視力較差。沒有外耳殼,外耳道也很細,但聽覺卻十分靈敏,而且能感受超聲波,靠回聲定位來尋找食物、聯系同伴或逃避敵害。外鼻孔有1—2個,位於頭頂,俗稱噴氣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後者進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葉肺,其中有許多毛細血管,富有彈性,能有助於氧的流通,適應在水面上進行的氣體交換,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浮出水面來進行換氣,也能潛水較長時間。肋骨有10一20對。胃分為4個室。腎臟大多為瘤狀。雄獸的睾丸位於腹腔內。雌獸在水中產仔和哺乳,子宮為雙角形,有一對乳房,位於生殖裂兩側的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乳汁中含有豐富的鈣、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間都具有牙齒,但須鯨類的牙齒到出生的時候則被須所取代,齒鯨類的牙齒則終生保留。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例 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貝備了一些為適應水生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造。鯨在分類「屬於動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哺乳綱(class Mammrha)、鯨目(orderCetacea)。
鯨目之下又區分為兩個亞目,分別是須鯨亞 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齒鯨亞日(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這兩大類的分群,再學術上主要是依據它們攝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須鯨亞目主要的形態特徵 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須,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 為有牙齒,掠食性,其牙齒的數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會有不同,全世界現存有13科約 79種。
鯨魚雖然有魚字,其實它並不是魚類,而是哺乳類動物,它有許多和魚類極不相同的特性,例如一般魚類是左右擺動尾鰭來使身體前進,而鯨魚卻是以上下擺動尾鰭的方式前進。它們利用前端的鰭狀肢來保持身體平衡及控制力向,有些鯨魚背部的上端還有能保持身體垂直的鰭呢!
鯨魚是群集動物,它們通常成群結隊的在海里生活,可是當鯨魚呼吸時,就需要游到水面上來,這時鯨魚是利用頭上的噴水孔來呼吸,呼氣時,空氣中的濕氣會凝結而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噴泉狀。專家們甚至可以從噴水的高度、寬度及角度,來辨識鯨魚的種類呢!鯨魚的種類很多,大致分成齒鯨和須鯨兩大類。
鯨魚的表皮下有著極厚的脂肪層,那就是俗稱的鯨油,它可以使鯨體保持溫暖,而且也能貯存能量以供應不時之需。由於鯨魚體內擁有許多特殊的構造,使它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中屏庄呼吸、減慢心跳速度,因此當它沈到海底,總要經過一段長時間後,才會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貯存氧氣的構造外,當身體某個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時,體內還會有集中供應的特殊機能呢!
須鯨噴出的水柱又高又細,齒鯨噴出的水柱又粗又矮,一些人甚至可以根據水柱來判斷鯨魚的種類呢!
鯨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有的鯨身體很大,最大的體長可達30米。鯨的體形像魚,呈梭形。頭部大,眼小,耳殼完全退化。頸部不明顯。前肢呈鰭狀,後肢完全退化;多數種類背上有鰭;尾呈水平鰭狀,是主要的運動器官。有齒或無齒。鼻孔一或二個,開在頭頂。成體全身無毛(有許多種類只在嘴邊尚保存一些毛)。皮膚下有一層厚的脂肪,可以保溫和減小身體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氣後即潛入水中,可以潛泳10~45分鍾。一般以浮游動物、軟體動物和魚類為食。胎生,通常每胎產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鯨。但許多人分其為魚類,事實上它們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鯨,世界各海洋均有分布。它是水棲哺乳動物,用肺呼吸,其種類分為兩類,須鯨類,無齒,有鯨須,鼻孔兩個,像長須鯨,藍鯨、座頭鯨、灰鯨等;齒鯨類,有齒,無鯨須,鼻孔一個,像抹香鯨、獨角鯨、虎鯨等。海洋中絕大部分氧氣和大氣中60%的氧氣是浮游植物製造的。須鯨卻能滅浮游植物的勁敵——浮游動物。另外,齒鯨也有助於保持魚類的生態平衡。齒鯨的食物就是以魚為食的大型軟體動物。因此世界上沒有鯨,人類就要滅亡。
編輯本段鯨魚的祖先
鯨類動物的祖先原來也是在陸上用四肢行走的動物,可能是主要生活在海濱一帶的食蟲類或食肉類,後來由於被水中的魚類等食物所吸引,經過漫長的歲月,又從陸地回到了海洋,並逐漸適應了海洋生活。最早的鯨是出現在大約5500萬?/FONT>3600萬年前的始新世中期的始鯨、始齒鯨和始新世後期的原鯨等,它們和現存的鯨比較,頭骨比較小,鼻孔位於頭部的前方,尚未移至頭的上方,牙齒和古代的食蟲類、肉齒類的牙齒差不多,都是44枚或不足44枚,齒形、頭骨也很相像等,僅有少數不同點,但它們已經具有適應在海水中生活的、與魚類相似的體形。
美國阿拉巴馬州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家馬克-尤荷恩解釋,「鯨尾片的出現也許是鯨從陸地走向海洋轉變的最後一步。」為了探索這一神秘的過程,尤荷恩對最新發現的古化石進行了分析研究。這些古化石是由一些業余骨頭愛好者於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的河岸邊發現的,是沃洛特喬治亞古鯨死後所形成的骨頭化石。沃洛特喬治亞古鯨生存於大約4000萬年以前,游弋於北美墨西哥灣海域。這種古鯨身長大約3.7米,主要依靠其鋒利的牙齒捕食魚類為生。已知的最早長有尾片的鯨與沃洛特喬治亞古鯨屬近親關系。但尤荷恩卻發現,當沃洛特喬治亞古鯨從其他鯨類分離出來僅僅200萬年後,很明顯沒有尾片。
尤荷恩重點分析了一種新發現的大約5厘米長的尾部椎骨。這種椎骨是沃洛特喬治亞古鯨大約20根尾部椎骨中的一根。經分析發現,這種椎骨與鯨尾片附近的椎骨並不相象。於是尤荷恩認為,沃洛特喬治亞古鯨主要是依靠擺動自己的後腳來游泳。以往的研究也都認為這種古鯨有著巨大的臀部,表明它們也長有巨大的後腿。奇怪的是,科學家們還發現它們的骨盆與脊椎骨並沒有相連。直到現在,這一現象仍然是個未解之謎。尤荷恩說,「我們所證實的觀點就是,這種古鯨在水中主要是依靠擺動臀部,通過腳部劃水進行游泳。這與現代鯨的游泳方式很相近,不過現代鯨主要依靠身體的起伏波動進行游泳。」
在生物的進化史上,從古代的陸上四足動物到現今的水中哺乳動物,一直缺少了一環。因此,學者們認為,上述發現的古鯨化石恰恰填補了這一空缺。然而,古鯨為什麼要從陸上遷到水中呢?原來,古鯨生殖及哺育後代的活動都是在陸地上進行的,就如現在的海獅、海狗、海豹等兩棲動物一樣。但是,生物的進化往往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大約在5000萬年以前,由於水中的食物和掠食者的比例相對於陸地環境更易於古鯨生存,它們便開始進入水裡;大約在距今1000萬年時,古鯨的後代進化得與現代鯨非常相似,它們長著尾巴和短短的脖子,後足也退化為鰭狀的附屬物,從此它們就不再上岸來了。
科學家們對一種生活在4500萬年以前的古鯨顱骨化石進行了三維計算機掃描,發現它具有一個陀螺儀狀的器官--內耳。內耳的作用是產生平穩感,它為一細小的管道,裡面含有液體,管道內壁有敏感的細毛,當身體的平衡受到影響時,液體就會移動,並觸動細毛基部的細胞,細胞則向大腦發送出相關的信號。科學家表示,正是內耳這一器官支持著古鯨由陸上轉化為水中生活。上世紀末,美國密執安大學和巴基斯坦地質調查所的聯合研究小組又發現,生活於陸地上的古鯨屬於偶蹄目動物。2000年,他們在47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掘出兩具古鯨的新化石,從其後蹄骨發現了該種具有偶蹄目動物特有的形狀,從而掌握了表明鯨是偶蹄目動物的決定性證據。
編輯本段鯨魚的種類
須鯨類動物的體形巨大,最小的種類體長也大於6米。口中沒有牙齒,只有在胚胎發育時可以看到退化的牙齒,但上頜左右兩側的齶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齒狀排列的角質須。須的顏色、形狀和數目因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外鼻孔有2個,位於頭頂,呼吸換氣時可以噴出兩股水柱。頭骨極大,有的種類可達體長的1/3,左右對稱。頸椎癒合或者分離。胸骨較小,僅有1—2對肋骨與胸骨相連接,胸廓不完全。沒有鎖骨。鰭肢一般具4指。消化道中具有盲腸。主要以磷蝦等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有的種類也吃小型群游性魚類,以及底棲的魚類和貝類。須鯨類在全世界有露脊鯨科、灰鯨科和長須鯨科等3個科,共約6屬、11種。
齒鯨類的體形變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1米左右,最大也在20米以上。口中具有圓錐狀的牙齒,但不同種類牙齒的形狀、數目相差也很大,最少的僅具1枚獨齒,最多的則有數十枚,有的還隱藏在齒齦中不外露,所以也是進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外鼻孔只有1個,因此呼吸換氣時只能噴出一股水柱。頭骨左右不對稱。鰭肢上具有5指。胸骨較大。沒有鎖骨。沒有盲腸。主要以烏賊、魚類等為食,有的還能捕食海鳥、海豹以及其他鯨類等大型動物。齒鯨類在全世界共有河豚科、抹香鯨科、劍吻鯨科、一角鯨科、尖嘴海豚科、鼠海豚科、海豚科和領航鯨科等8個科,大約34屬、72種。
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身長可達30米左右,平均體重150噸,一張嘴就可以開容10個成年人自由進出的寬度。藍鯨渾身是寶,它的脂肪可制肥皂;鯨肉營養豐富;鯨骨可提煉膠水;鯨肝含有大量維生素;血和內臟器官又是優質肥料。
編輯本段鯨魚的價值與保護
鯨類由於經濟價值很大,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捕殺的對象,但過去由於捕獵的手段落後,獵取量較小,尚不足以影響鯨的數量。到了近代,人們改用艦船和火炮獵捕鯨類,殺傷力大大增強,使得鯨的數量銳減,很多種類瀕臨滅絕。
現在由於世界各國對每年捕獲的鯨類的數目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所以捕鯨已經逐漸不再是監視鯨類的數量和生存狀況的科學家所擔心的主要問題。但是,在整個世界的范圍內,人類經濟發展所造成的空前的海洋污染則對鯨類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其威脅的程度遠遠大於捕殺,另外飛速發展的產業化捕魚也極大地影響了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是影響它們生存的又一個主要因素。人們從前總是把海洋想像為寬廣無垠的自由世界和可以從事冒險活動的象徵,因此在肆無忌憚地對海洋資源進行掠奪的同時,不僅由於航運業產生的大量海洋雜訊和每年排放大量的壓載水,而且還大量地向海洋中傾倒垃圾,大約有10萬種化學葯品也通過污水的排放和空氣到達海洋里,難以分解的有機氯化物增加了海洋有機物含量,使海洋污染越來越嚴重,並且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海洋是儲存廢氣二氧化碳的巨型容器,冷熱海流系統對地球氣候有很大的影響,在尚少開展研究的深海中,有著眾多未知的、有益於人類的動植物,其中包括很多人類潛在的食物和葯物等來源,具有重要的價值。海洋污染程度的不斷增加,將使這些寶貴的資源遭到毀滅。由於臭氧層受到破壞,生活在南極周圍海域的磷蝦的種群密度急劇減少,每1000立方米海水所棲息的磷蝦尾數已從1982年至1983年以前的177.8尾,急劇減少到1984至1985年的41.2尾。磷蝦是海洋中的一種甲殼動物,是海洋魚類、鯨類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重要餌料,在海洋生物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作為留存於地球上的最大的蛋白質資源也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由於鯨類等海洋哺乳動物位於食物鏈的末端,所以海洋污染,尤其是重金屬污染等有激紊作用的物質,嚴重地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從而使它們極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攻擊,污染還妨礙雌獸受孕或引起流產,從而使它們的繁殖率大大降低。
編輯本段我國的鯨魚
我國的鯨類動物資源非常豐富,迄今為止在我國海域發現的已經達到9科、26屬、38種,其中既有體長在30米以上的藍鯨,也有體長僅有1米左右的江豚,特別是還擁有特產的淡水鯨類——白鰭豚,是鯨類動物中的一朵奇葩。我國的鯨類動物除白鰭豚和中華白海豚2種被列為國家I級保護動物外,其他所有種均被列為II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