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樹皮的製作工藝及方法
歷史上的樹皮布往往用見血封喉樹和厚皮樹的樹皮或蓖麻製成,並用它來製作樹皮被和樹皮衣。
具體做法是:把蓖麻採回來經過拍打後,把整張蓖麻皮剝下來,然後去掉最外層的皮,用裡面纖維含量最多的部分製成樹皮被。人們通常是在農閑時間斷斷續續地做,製成一床樹皮被大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工具:用砍刀或石槌、木槌、石楔等。
製法:將樹幹上下橫切一圈,然後從上線向底線再劃一直線,用鉤刀剝下樹皮;用木棒或石槌敲打樹皮,使其表皮破裂、起毛;撕去表皮,先橫拍打,再豎著拍打,就出現柔軟的樹皮纖維。
浸泡:放在水裡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後取出,用腳踩,洗掉樹膠,留下纖維,再沉入水中浸泡。
脫水曬干:製作樹皮布時,有些纖維裂開,可用青竹篾削成竹針,穿上野麻或芭蕉的纖維將其縫合。
㈡ 樹皮的分布范圍
海南黎族同胞穿著的樹皮衣一般取自當地生長的一種構樹,他們先將剝離的樹皮製成樹皮布,然後再縫製成衣、帽、被。雖然樹皮布在人類社會物質豐富的今天早已失去它的使用價值,可是它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卻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眾多的文字記載證明:黎族同胞製作樹皮布的歷史十分悠久。如今在海南黎族的閩方言、哈方言地區,仍有會製作樹皮布及懂得縫綴樹皮衣、帽、腰帶的黎族人家。
古代海南島上的人們穿的樹皮衣褲、蓋的樹皮被,主要有遮羞、保暖等用途。在明代,五指山腹地的部分黎族支系的人們普遍穿這種樹皮衣。在當地,樹皮衣有兩種用途和製作方法:一種是純粹的樹皮衣,即:將製作樹皮衣的樹皮從樹上剝下來,經過敲打、浸泡、曬乾等工序,縫成一塊可以遮羞的樹皮布;一種是將樹皮最外面的表皮去掉,取里層的樹皮,經過一整套製作樹皮布的工序後,然後巧妙地取其纖維,紡成線,織成衣服或被子。
在中國古籍中,記載了至少3000年以前海南島的樹皮布文化。如: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清·張長慶撰《黎歧紀聞》等典籍中,均載有海南黎族「績木皮為布」。
1931年和1932年,德國人類學家史圖博先後兩次到海南進行黎族的田野調查,寫了一本《海南島民族志》,書里提及「海南島的布……用樹皮經搗擊後做成的」,還例舉了1909年柏林民族學博物館陳列出的海南樹皮布來加以證實。樹皮布隨著經濟的發展,樹皮布漸漸遠離黎族人的生活。大概到明代,海南沿海地區已經不再使用樹皮布,中部黎區則大約使用到清代以後。解放前,海南黎區的黎族人大多會後一種製作樹皮衣或被子的製作技術。這種製作樹皮衣的技術明顯比前一種的工序復雜得多,與織錦的紡織技術有相似的地方。因而判斷,製作樹皮衣的方法應出現在織錦之前,但織錦的技術與樹皮衣製作方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現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以及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縣博物館都收藏有樹皮布,都是歷史上黎村傳下的、以古法製作的、「績木皮為布」的產品。至今,一些偏僻黎村仍有老人知道樹皮布的製作方法。
盡管樹皮布已失去了它往日的作用,可是當地黎族同胞卻不能忘懷祖輩傳承下來的工藝。這種代代相傳製作樹皮布的技術,對研究黎族早期無紡織布有著重要意義。「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成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之一,令海南島上的100多萬黎胞所高興:他們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國家的肯定和重視。
㈢ 烏干達樹皮衣一般被染成什麼顏色
烏干達樹皮衣通常被染成紅色或深褐色。
烏干達樹皮衣是非洲烏干達地區的一種傳統服飾,主要由樹皮製作而成。這種樹皮衣在染色方面有著獨特的特點。
染色的顏色和過程
烏干達樹皮衣的染色通常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如某些果實、葉子或根莖。這些染料富含色素,能夠與樹皮纖維緊密結合,產生持久的顏色。其中,紅色和深褐色是最常見的染色選擇。紅色象徵著熱情和活力,而深褐色則給人一種穩重和自然的感受。
染色工藝
染色過程相對復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樹皮經過處理後被浸泡在染料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滲透和固定,顏色就會附著在樹皮上。然後,通過一系列的清洗和晾曬,樹皮衣就完成了染色過程。
文化意義
烏干達樹皮衣的顏色不僅僅是一種裝飾,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紅色代表著激情和活力,象徵著社區的精神面貌;而深褐色則代表著自然和土地,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尊重和依賴。
總的來說,烏干達樹皮衣通常被染成紅色或深褐色,這些顏色不僅增添了服飾的美觀性,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