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遼代皮衣屬於什麼檔次
擴展閱讀
皮帶備用電機怎麼布置 2024-12-25 01:51:35

遼代皮衣屬於什麼檔次

發布時間: 2024-11-15 15:36:01

㈠ 古代東北有一個鐵驪國嗎

一、遼鐵驪不是部,是名副其實的國

在唐朝中後期的渤海國有個鐵利(里)府,到後來演變成遼國的鐵利州。同時期,在渤海國北方還有個鐵驪(離)國。原本是兩個不同「歷史坐標」中的概念,卻混為一談了。幾百年來,一些人按漢語發音去研究鐵驪這個歷史名稱,輕易地把不同事情弄在一起,得出宋遼時代的鐵驪不是個國家的概念,這是首先應該予以否定的。

雖然《金史》、《續資治通鑒》等史書都說「鐵驪部」,但是仔細研究後,就會相信《遼史》中的「鐵驪國」是最可信的。《金史》卷二中載,金收國二年正月下詔說:「……契丹、奚、……兀惹、鐵驪諸部官民……」。看似金時的人習慣於把收服的國家稱為「部」,才有了鐵驪部的說法。

鐵驪是國,無庸質疑,理由如下:

1、多種史書都明確地記載為:「鐵驪國」

據可查的很多歷史書籍(不包括近人編輯的歷史書)載,其中有《遼史》,還有《契丹國志》、《高麗史》等書,凡屬鐵驪字樣的記載均毫無含混地寫為「鐵驪國」或「鐵離國」。從某種意義上說,決無「鐵驪部」或「鐵驪州」、「鐵驪府」等字樣。只要翻開《遼史》,多處可見的是「鐵驪國」的諸多史事。在《遼史》 「百官志」、「屬國軍」、「屬國表」、「紀」、「志」等許多篇章中,都可證明鐵驪是遼國的附屬國。

特別是《遼史》營衛志,部族篇中,對「部」、「族」、「屬國」等概念都做了十分明確地解釋。該書對遼國所屬的國內部、國外部、附屬國等都多次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一一列舉得非常詳細。在這樣的書籍中,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它會把「部」與「國」相混淆。

鐵驪國是被《遼史》明明白白地列在「屬國」序列之中的,清清楚楚地寫著「鐵驪國」字樣。在遼代二百多年的歷史記載中,鐵驪國始終和高麗、日本、新羅、黨項、突厥、烏孫等眾多國家一樣,在宗主國遼國的主宰下,進行著各項國家事務活動。

這一歷史記載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2、鐵驪國有正規、強盛的軍隊

《遼史》兵衛志下,屬國軍篇中列有:「吐谷渾、鐵驪、靺鞨……突厥、黨項……高麗、西夏、女直(真)。」等59個屬國軍隊。《遼史》百官志二中載,在長春路有「黃龍府鐵驪軍詳穩司」。這是遼國的國外部族和附屬國中,僅有的幾個在遼國內被設置有軍隊詳穩司(監治官衙)的附屬國之一。

公元1040年(遼重熙9年)女真人侵犯遼國邊境,就是鐵驪國的軍隊把女真人反擊回去的(《遼史》卷十八,後文有說明。),可見其軍力相對來說還是較強的。

3、鐵驪國有完整的官僚體制

遼國對附屬國、部族的官職和品級等官僚系統都有明確的規定,《遼史》百官志二,北面屬國官篇中列有:「屬國職名總目:某國大王,某國於越,某國左相,某國右相,某國惕隱、亦曰司徒……」共十六個職名和職司,還說:「大部職名並同屬國,諸部職名並同部族。女直(真)國順化王府……高麗國王府、新羅國王府、日本國王府……鐵驪國王府……」共78個「諸國」;之後又列有8個「大部」和61個「諸部」。

鐵驪國酋長仙門曾明確地被遼國授予「右監門衛大將軍」。

從《遼史》中可知,鐵驪國與遼國的關系是很好的,鐵驪國跟隨遼國近二百年,是必定要按遼國的規定設置自己的官級品位的。

4、鐵驪國有明確的疆界和自己的百姓

《遼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聖宗四載:公元995年,「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侵鐵驪……」。卷八十五,列傳第十五載:和朔奴率軍「駐於鐵驪……」等等,都說明鐵驪國具有自己明確的國界,否則,用什麼去衡量駐軍或侵犯了鐵驪?另外,《金史》中有:遼國「以兵徙鐵勒、烏惹民……」。根據史料查核,這里的鐵勒指的就是鐵驪。在此處引這句話,是想說明鐵驪國有自己的老百姓。再說,一個有兵、有官、有軍隊的地方,豈能沒有百姓?

5、鐵驪國決不是普通的附屬小國

《契丹國志》說:遼國的「又次北至鐵驪喜失牽國……西南至上京四千餘里」,很明顯,喜失牽國是屬於鐵驪國的。《高麗史》卷五載:顯宗五年(1014年),「鐵利國主那沙使女真萬豆來獻馬」。本書後來還說,這個國主那沙又分別於1019、1030年兩次派黑水靺鞨及女真人去高麗。這樣的國家能和黑水靺鞨、女真、喜失牽等國一樣嗎?

這里,應當注意的另一件事是:在公元1014至1030年時,遼太祖建立的鐵利州早已經在公元990年的時候被撤消,在鐵利州這個地方取而代之的是遼國的廣州。唐朝時期渤海國的鐵利府、鐵利部等概念,在這時則更是早已成為歷史。特別是那沙這個人,從史料中查知是鐵驪國的人。所以,這里的鐵利則應該是鐵驪。這是由於不同語言的譯音或後人漢字書寫造成的差誤。這里也可說明,這個時間的「鐵利國」(是鐵驪國)的人是不能直接到達高麗國的,所以「鐵驪國主」至少三次委託它國使者代替自己去高麗國。它和幾百年前可以直達高麗,甚至還和渤海國一起去日本的那個鐵利是不一樣的。(後面將詳細說明)

前面所舉,說明女真諸國之中,至少有一個與喜失牽國、黑水靺鞨等國在宋遼時代也受鐵驪國指使。看來,鐵驪國雖然是遼國的附屬國,同時,它可能還有自己的附屬國、部等,或者是一個能夠支使別的小國的國家。

鐵驪這個有史書定義,並明確記載著它擁有自己強大而完整的「國家機器」,擁有自己的疆域和國民的社會體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家,決不是什麼部、府之類的社會機構!

寫《遼史》的兩個作者,分別是遼、元兩代的宰相,《契丹國志》、《高麗史》等書的作者也都不是普通人;難道說,這些人會隨意為鐵驪添上一個「國」的概念?所以,我們不能看著書本的內容,而不按書本說話。雖然《金史》等書把鐵驪國說成是鐵驪部,但從這本書中對鐵驪零星的記載中卻有錯誤的情況看(見後述),《金史》所說的鐵驪部沒有信服力。

(關於鐵驪國的詳情請見後文。遼國先稱契丹,中又改為契丹,所以本文所用兩個國名,分別是按事件當時的國名而寫的,請原諒。)

二、遼鐵驪和鐵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把遼國時期的鐵驪和鐵利視為一體,把鐵驪國埋沒在鐵利部的概念中,這是很悲衰的。事實上,鐵驪和鐵利決不是一回事!

有些書中,把鐵驪寫作鐵離,把鐵利寫作鐵里,《遼史》等歷史書刊就是這樣。在一本書中同時出現兩種名稱。也許,這就是二者的區別,是表明決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的基本寫法。

1、有關歷史背景的問題

宋遼時代的鐵驪和鐵利都不是歷史的主角,都是隨著歷史的主角而變動的配角,在歷史上是受別人主宰的,這也是當今人們對它們不能全面理解的原因之一。

我們怎麼看鐵驪和鐵利,兩者是一還是二?

其中的關系問題,特別是主要的背景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說,取決於當時遼國和渤海國之間的關繫上。

特別是現在,有的歷史學人說,遼天贊四年(925年)十二月以前,遼國和渤海國之間沒有戰事,由此得出鐵利不是史書中說的那樣,不是在遼神冊初年歸入遼國等,並因而說鐵驪就是鐵利。

事實上,在天顯元年(926年),渤海國被遼國徹底滅亡前,遼太祖執政期間,遼國和渤海國之間的戰事一直不曾間斷過。

《遼史》卷一載:公元902年7月,「伐河東」。那時的遼河以東地區全都是渤海國的土地,這是完全的遼與渤海間的戰爭。

《遼史》卷一載:公元903年春,「伐女真,獲其戶三百,九月,復攻下河東懷遠等軍」。這個「懷遠」,便是當時渤海國15府中的一個府。說明在903年或以前的時候,遼國和渤海國之間就有戰爭。

《遼史》卷一還說:公元909年,遼太祖「幸遼東」。都說明在遼神冊初(916)年以前,原渤海國所屬的遼東、或遼東的一部分,已經是契丹國的疆域,或者已經被遼國控制了。

神冊年前的公元915年,遼太祖到鴨淥江鉤魚。很明顯,原先位於遼河西岸的遼國這時已經發展到了鴨淥江邊。

同書又說:遼神冊四年(919年)二月,修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為東平郡」。遼陽原先也是渤海國的地方,這時已經成為遼國的地方,後來被定為遼國的東京。說明,公元919年以前,遼陽一帶已經從渤海國轉到遼國(契丹)人的手裡。這個地方,漢朝時屬襄平縣,渤海國的鐵利府就在這個地方。

《遼史》卷二十八中載:「東京故渤海地,太祖力戰二十餘載乃得之」。 「渤海戶」已經在遼神冊四年就被遼人「實之」到原先渤海國的地方了。「太祖力戰二十載」……兩國之間有否戰事,說得多麼清楚!

《遼史》卷二載:公元921年,遼國於「十一月,丁未分兵略檀、順、安遠……十餘城,俘其民徙內地」。十二月,「詔徙檀、順民於東平、瀋州」。又載:公元924年5月,「徙薊州民實遼州地,渤海殺其刺史張秀實而掠其民」。

這里的安遠、瀋州、遼州等地,也都是原渤海國的地方,渤海人也在殺遼國人。《遼史》地理志二:遼州「本拂涅國城,渤海為東平府」;瀋州「本挹婁國地,渤海建瀋州」,屬定理府所轄。

在《遼史》卷三十八,地理志二中,對原渤海東平府這個地方敘述說:「太祖伐渤海,先得東平府,遷民實之」。查閱有關史料知,這次「伐渤海」肯定不是天顯元年(926年)滅渤海國的那次戰爭。因為那次戰爭,是先過商嶺得扶余府,後滅掉渤海的。渤海國的東平府位於遼河之濱,近臨契丹,必然首先被遼國征服,歸附遼國的時間不會晚於神冊年間。

在公元925年12月之前,如果沒有戰爭,渤海國會把這大片土地拱手相讓嗎?遼人會這樣隨意地遷移、分兵、充實百姓嗎?正因為有了連年不斷的戰爭,才有了渤海國的東平、懷遠、安遠、鐵利、鴨綠等府,在渤海滅亡前就已經歸順遼國(契丹)的事實。

另外,遼太祖在公元925年12月說:「……帷渤海世仇未雪,豈宜安駐!」(《遼史》卷二)。兩國之間既然有世仇,怎能在天顯元年(公元926年)以前「無戰事」?

可見,在公元925年十二月以前,遼和渤海兩國之間不但早有戰爭,契丹人還佔領了很多渤海國的地盤。遼太祖也曾多次遷徙過「渤海民」,這是不容質疑的。

就是在這種連年不斷的,契丹與渤海的戰爭中,渤海國的鐵利府在渤海國滅亡前就歸順了遼國。它與懷遠、安遠、東平、鴨淥四府一樣,是在遼天顯元年(926年)以前的戰爭或外交中歸順遼國的,到天顯元年以後,其它十府才先後被遼國收歸。

天顯元年(926年)前(遼太祖時期),遼國和渤海國之間的戰事

年 份
兩國之間的主要事件
備 注

902年7月
遼以兵40萬伐河東(遼河以東的地區——渤海國)
《遼史》卷一

903年9月
復攻下河東懷遠等軍(渤海懷遠府·原越喜之地)
《遼史》卷一

909年1月
幸遼東(看來,遼國已經發展到遼東的地方)
《遼史》卷一

915年10月
鉤魚鴨淥江(很明顯,遼國已經發展到鴨淥江地區)
《遼史》卷一

916年10月
乘勝而東(卷1)。《遼史》卷17:「東遼之地,自神冊來附」;卷60:「神冊初,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 卷38:「太祖遷渤海人居之,建鐵利州」
《遼史》

918年12月
幸遼陽故城
《遼史》卷一

919年2月
修遼陽故城,以漢民、渤海戶實之,改為東平郡
《遼史》卷一

921年11月
略檀、順、安遠……十餘城,俘其民徙內地(渤海安遠府等)。12月,「詔徙檀、順民於東平、瀋州」
《遼史》卷二

924年5月
徙薊州民實遼州地,渤海殺其刺史張秀實而掠其民。《遼史》地理志二:遼州「本拂涅國城,渤海為東平府」。
《遼史》卷二

2、鐵利府是在遼神冊年前歸入契丹國的

鐵利和鐵驪關系如何?首先要弄清它們是何時歸遼的,這是弄清和區別二者的基本條件之一。

宋遼時期,鐵驪國和鐵利府都曾歸順遼國,這是後人把二者混為一談的原因之一。而把鐵利和鐵驪相混淆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弄不清鐵利什麼時候歸入遼國(契丹國),懷疑《遼史》中所述「神冊初(公元916年)得鐵利」的史實。

《遼史》卷六十,志第二十九,食貨志下載:「神冊初(公元916年),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改曰鐵利州,地亦多鐵」。同書,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載:「廣州,防禦,漢屬襄平縣,高麗為當山縣,渤海為鐵利郡。太祖遷渤海人居之,建鐵利州。統和八年(990年)省。開泰七年(1017年)以漢戶置,統縣一:昌義縣」。這是鐵利州在遼國時期的歷史。

後人寫史所指廣州,是因神冊初年(公元916年)遼太祖建的鐵利州,於遼聖宗統和8年(公元990年)被撤消;後於開泰7年(公元1017年)在原址建立了廣州。所以《遼史》書中說廣州,而不說鐵利州。

從《遼史》等有關史料中可以知道:一是遼太祖建鐵利州,二是遷去了渤海人。這是研究遼國鐵利州來源問題的兩個出發點,也是遼鐵利州何時歸於遼國的關鍵所在。

從《遼史》卷二所載:渤海國的扶余、龍泉兩府分別是在天顯元年(926年)一、二月份被契丹國佔領。隨後,安邊、鄚頡、南海、定理等府,先降後叛,被平定後又接著再叛。遼軍從三月到六月一直忙於平定這些地方,及攻打長嶺府等地。七月,顯德府的重要城池鐵州被平定,遼太祖死於此時。八月,遼軍終於佔領了長嶺府。而龍原、率賓兩府從地理位置上看,都在渤海國東北側;再從《遼史》中查知,這兩個府沒有在天顯元年以前歸入遼國的可能性;必在天顯當年,八月以後被遼軍佔領。

加上在這一年以前歸入遼國的懷遠、安遠、東平三府,就有十三個府了。渤海國的十五府,只剩下鐵利和鴨淥兩府,這兩府什麼時候歸入遼國的?另外,前面所述,在926年以前入遼的瀋州、遼陽、等地在渤海國時,是屬於哪個府的?

《遼史》卷二載:公元915年,遼太祖「釣魚鴨綠江」。說明神冊年以前,鴨綠江,至少是鴨綠江下游,甚至中下游地區已經在契丹人的掌握之中。作為渤海國5京之一的西京——鴨淥府何時拼入契丹版圖,至今尚未發現有關資料。但從其地理位置上看,渤海國的西京——鴨淥府歸屬遼國的時間決不可能晚於公元926年;因為在渤海國五京中,鴨淥府距遼國最近,遼國要通過它才能到渤海國的一些地方。

《遼史》中,渤海鐵利府是很明確地被兩次記載為神冊初(916年)歸於遼國的。可是對這個記載,有些人一直持懷疑態度,甚至其理由竟然主要是由一個「注釋」引起的。准確地說,遼、金等有的史料確有一些應該斟酌的地方,但對《遼史》中的這個記載應該堅信不移!理由是:

因為遼太祖是在天顯元年7月份死去的,所以遼鐵利州只能在公元926年7月以前建立。如果鐵利府不是在神冊初歸入遼國的,且又像有人所說,是在現俄羅斯的伯力附近,或龍泉府東北部以遠;那麼從史料和地理知識上說,鐵利府就只能在天顯元年(926年)八月以後歸入遼國,其它時間是沒有機會的,這就與書中所說「太祖建鐵利州」矛盾了。

另外,查閱所有資料,天顯元年,遼國沒有遷徙居民,更沒有遷徙渤海民的記載,只是把渤海王大諲撰及族人從渤海龍泉府遷移到遼京都西。這就充分說明,遼鐵利州是不可能在天顯元年及以後建立的,只能是在遼太祖活著的時候,遷渤海民建的!也就是說,它只能在天顯元年以前歸入遼國。

天顯元年,是遼和渤海兩國非常關鍵、且重要的年頭。假如鐵利府是在這一年歸入遼國,這個多鐵地方是一定會在史料中像其它地方那樣被體現出來。當然,也不排除被遺漏的問題,但機會要小得多。因為《遼史》中對遼國先平後滅渤海國的事件,由始至終都記載得十分詳細。

《遼史》卷一「太祖上」中,單獨地記載著:神冊元年(916年)「冬十月癸未朔,乘勝而東」,其它什麼也沒有說。契丹國的東方是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自然有很多地區、部族或國家先後位於契丹東部。但是在這個時期,其東方只有渤海國。各種史料都說渤海國「西契丹」!巧的是,也正是從這以後,渤海國開始向遼國朝貢的。《遼史》中記載渤海國第一次向遼國進貢,是在兩年後的公元918年(《遼史》卷二)。可是在這一年和前一年的歷史紀錄中,兩國之間沒有戰爭。渤海國總不會無緣無故地開始向遼國進貢吧?看來,916年(神冊元年)的「乘勝而東」是對向渤海國的戰爭,並且渤海是戰敗一方。這也許是鐵利府歸入遼國的歷史前提條件。

《遼史》卷十七,本紀第十七,聖宗卷載:「初,東遼之地,自神冊來附」,來附者是誰?從前面所述知,渤海國其它十三府歸遼時間都已經明確,這次來附者只能是鐵利和鴨淥兩府,或其中之一。而《遼史》卷六十中也明確說明:「神冊初得鐵利」。如果鐵利不是這時歸入遼國的,難道筆誤得這樣巧?這里再一次證明了鐵利歸遼的時期,還有很多記載也都說明了鐵利的這段歷史。

有人用卷六十的「注釋三」來說鐵利是在天顯年間歸入遼國的,實在是一種片面理解。其實,該注釋所說的意思是要更正平渤海是在天顯年,不是在神冊初;遼廣州是在開泰七年遷漢人後設立的,不是在遼神冊年間的事。注釋其中並沒有要更正鐵利是在那一年歸遼的意思。再說,注釋人的語言十分謹慎,說明人家對《遼史》的內容是很慎重的,後人怎麼能輕而易舉地用片面理解的注釋內容來否定正文呢?

從現有資料來看,渤海國的鐵利府歸入遼國的時間在《遼史》中的記載是正確的,與相關記敘是相符合的,與歷史事實也是相吻合的。不應懷疑史料中的這項記載!我們只能、並且必須認定,渤海國的鐵利府是在神冊初歸入遼國的!

㈡ 過春節時,歷朝歷代穿的服飾的來歷和特色是什麼

穿新裝,新鞋和新帽

㈢ 古代的人的衣服有幾層名稱是什麼我只知道裡衣和外袍

古代的人的衣服有三層。

越往內的衣服越薄,越外邊的衣服越厚。如內里可以穿內衣內,其外可以穿單層薄的中衣,再外邊可以穿件厚的襖加夾褲或夾裙裳,也可直接穿一件夾袍,最外厚的褙子或外氅。

每個朝代有各自不同的服裝:

1、三代

夏商與西周時的漢服衣著無實物存世,據安陽侯家莊墓及婦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貴族上身穿交領衣,腰束紳帶,下身著裳,腹前系市(蔽膝)。

2、商

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其服飾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設計為緊窄的樣式,長度齊膝,便於活動。古代華夏族漢服上衣下裳,束發右衽的裝束特點,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3、秦漢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4、隋唐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5、宋代

宋代婦女也穿裙和衫,這時的衫子多為對襟,蓋在裙外。裙較窄,多施細摺,福州黃墓中除出羅裙外,還有開襠褲與合襠褲,可見宋代婦女在裙內著褲。起於五代時的纏足,至北宋晚期已逐漸流行。

6、元代

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7、明代

為重新振興中國社會,明朝政府採取了上承周漢,下取唐宋的治國方針,對整頓和恢復禮儀極其重視,並根據漢族傳統重新規定了漢服服飾制度。在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發展的前提之下,明代的服飾面貌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成為中國近世紀服飾藝術的典範。

8、清裝

明、清兩代漢族女裝變化同樣極大,清代早期開始逐漸強迫變漢服為漢式旗裝。清中期以後女裝層層鑲邊,稱為「滾鑲」。清代滿族婦女著滿式旗裝,她們不纏足,不束裙,皆穿旗袍,有時外加坎肩。

乾隆以後,滿族女裝中出現高底的「花盆底」鞋。咸豐以後,又出現高大的「兩把頭」、「大拉翅」等發型,成為滿族女裝之突出的特徵。

(3)遼代皮衣屬於什麼檔次擴展閱讀

古代服飾顏色的講究:

明太祖朱元璋「禁庶人服色用黃」:在古代服飾顏色中,黃色的地位變化是最大的。黃色作為中國古代帝王的專用色,其實一直到隋唐才被確立,而在此之前並無嚴格的規定和限制。

有一種說法認為,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以土德為王」,中原之土為黃色,後世遂崇尚黃色,黃色逐漸變成了一種權力和尊貴的象徵,這種看法其實是一種主觀解釋。

就《綠衣》一詩中「綠衣黃里」的說法來看,先秦時期普通人也用黃色布料來做衣服。而在秦漢時期則規定:「轎夫為黃」。黃色分配給賣苦力者使用,以區別身份,所以張角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為統一頭裹黃布,就很好理解了,這支農民軍也因此被稱作「黃巾軍」。

黃色出現在帝王服飾中,應在上古周代。《周易》中有「天玄地黃」的定義,周天子在祭天時的著裝是「玄衣纁裳」,即黑色面料的上衣,赤黃色的下裳,但此時的黃色並非帝王專用色,而且不是「黃袍加身」。

黃色成為皇帝的御用服色始於隋代,隋文帝楊堅穿黃袍臨朝,不僅庶民不得使用,就連皇帝身邊的重臣也一律不準僭用黃色。以後歷朝遵行其規,連顏色深淺都有規定。

㈣ 歷朝歷代的服飾的來歷和特點,有什麼

上古時期
原始服飾 根據出土的骨針、骨錐等制衣工具想像復原的。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制衣服。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里,層發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能不僅是為了裝飾,也許還包含著對漁獵勝利的紀念。

夏商周時期
奴隸社會的章服制度是以「天子」的冕服為中心,逐步發展和逐漸完備。根據古典的記載,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則在繼承夏、商制度下變革發展,影響後世各朝的章服制度。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

秦漢時期
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與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與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緩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製得到了確立。
男子服飾——袍:一種源於先秦深衣的服裝,原僅作為士大夫所著禮服的內襯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見賓客時,必須外加上衣下裳。到了東漢,袍才開始作為官員朝會和禮見時穿著的禮服。它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收斂。袖身寬大的部分叫袂,袖口緊小的部分叫祛。衣領和袖口都飾有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一般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裡面衣裳。這時期袍服的樣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直裾,一是曲裾。
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這種樣式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裝中最常見的式樣。這種服裝通身緊窄,下長拖地,衣服的下擺多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有窄,袖口多加鑲邊。衣領通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面衣裳。有時露出的衣領多達三重以上,故又稱「三重衣」。
直裾,又稱詹褕,為東漢時一般男子所穿。它是襌衣的變式,不作為正式禮服,但適用於其它場合。
女子服飾——深衣:漢代婦女的禮服,仍以深衣為主。只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擺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系扎腰間或臀部。
襦裙:大多用四幅素絹拼合而成,上窄下寬,不加邊緣,因此得名「無緣裙」。另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系結。 這種糯裙是中國婦女服飾中最主要的形式。東漢以後穿著的人雖一度減少,但從魏晉開始重新流行後,歷久不衰,一言沿襲到清代。漢代婦女也有穿褲的,但大多僅有兩個褲管,上端用帶子系扎。後來宮中女子有穿前後有襠的系帶褲,逐漸為民間仿效。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是承襲了秦漢舊制的。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則出現了一種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漢族男子開始穿起緊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帶和長褲皮靴的胡服;漢族婦女的服裝樣式也由褒衣博帶、上長下短變成緊身適體、上儉下豐。深衣形制在民間漸漸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區廣泛流行。
男子服飾——衫:分單、夾兩種式樣,與秦漢時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約束,袖口寬大,為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
女子服飾——對襟和長裙:魏晉時期大體沿襲秦漢舊俗,有衫、褲、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以後逐漸有所變化。初期,婦女所著衣衫多為對襟,衣袖寬大,並在袖口綴有一塊顏色不同的貼袖。所著長裙式樣很多,有間色裙、緯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等。腰間有帛帶系扎,有的還在腰間纏一條圍裳,用來束腰。

隋唐、五代時期
隋代初建,服飾承襲前代。
唐代服飾的特點是: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襆頭形制富於變化;腰帶有銙(帶扣版;品色衣形成制度;女服艷麗多彩;注重梳妝打扮。五代十國時間較短,服飾大體沿用唐制。
男子服飾——官服:唐代皇帝的服飾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幘、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服,包括禮帽和禮服。禮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以示不聽無益之言。
群臣服飾:一品官服袞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時服爵弁,武將朝參時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
圓領袍衫: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它用織有暗花的料子製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襕,名為襕衫。武則天時出現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綉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綉飛禽,武官袍上綉走獸。這可以說是明代補服的發端。
麻衣:即白袍,是唐代讀書人尚末進入仕途時穿的服裝。唐代新科進士也穿白袍。一般百姓的衣著是相當粗糙和簡單的,勉強遮體禦寒而已。 唐代農民,戴笠子帽,穿本色麻布衣,如衫子,兩旁開衩較高。唐代獵人,戴氈帽,圓領開衩齊膝衣,麻鞋。唐代船夫,戴斗笠,著小袖短衣,高高開衩的缺胯衫子,半臂,束腰帶,長褲,著草鞋或麻鞋。
女子服飾——襦裙、衫、帔:唐代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婦女們著小袖短襦,有的裙長曳地,衫的下擺裹在裙腰裡面,肩上披著長圍巾一樣的帔帛。
冪籬:關於冪籬的形制,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大幅方巾,用輕薄透明紗羅製成,披體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衣帽相連類似斗篷一類的裝束。這種服制可能與阿拉伯服飾有關。由於西北風沙很大,人們遠行時騎馬用它圍裹身體,障蔽風塵。有人認為,只有婦女遠行時才著冪籬,以免男人窺視。有人認為,它是男女通服。
長裙:盛唐以後,女衫衣袖日趨寬大,衣領有圓的、方的、斜的、直的,還有雞心領、袒領。袒領,即袒露胸脯。有些女服非常艷麗,紋飾變化很多。從敦煌莫高窟壁畫晚唐供養人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婦女裙色有紅、紫、黃、綠等,最流行的是紅色裙。
百鳥裙:用多種鳥的羽毛捻成線同絲一起織成面料而製成的裙子。
花籠裙:用一種輕軟細薄而半透明的絲織品單絲羅製成的花裙,上用金銀線及各種綵線綉成花鳥圖形,是罩在裙子外面的一種短裙,也叫襯裙。
雲肩:即披肩,形制如四垂雲,青緣,黃羅五色,嵌金。

宋朝時期
宋代初年,朝廷參照前代規定了皇帝、皇太子、諸王及各級官吏的服制。宋代服飾與唐代服飾相比,不僅款式少有創新,而且色彩較為單調,趨向於質朴、潔凈和自然。
男子服飾——官服:宋代皇帝服飾承唐制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絳紗袍、履袍、衫袍、窄袍。這是祀享、朝會、親耕、視事、燕居的衣著。
平民服飾:北宋汴梁人的衣著:賣葯、賣卦的,都具冠帶,士、農、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來角帶,有的不戴帽子,行業不同,穿著不一。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圓領袍衫為主,下身著裳,即穿裙。
宋代文人多著直領上衣,長短至膝,下著黃裳,方履,禮賓時束大帶。

遼金元時期
遼代——遼代服制遼太租在北方稱帝時,上朝穿甲胄,甲胄就是朝服。得後晉領土以後,受漢族影響,創立衣冠服制,契丹族官吏著本民族服飾,漢族官吏仍穿漢服。
干亨年間服制有所變化,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吏在隆重典禮時也著漢服。日常官服分兩種:皇帝及漢族臣僚著漢服,皇後及契丹族臣僚穿契丹服。
遼興宗重熙(公元1032年以後,大禮都改著漢服。由於地處北方,氣候寒冷,遼代君臣大都服貂裘。皇帝穿最名貴的銀貂裘,大臣穿紫黑貂裘,下屬穿沙狐裘等。皇帝公服為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帶,或穿紅襖。遼代規定,只有皇帝、大臣才可以戴帽及裹巾,中下級官吏、平民百姓私戴違法,這點和唐宋時期大不相同。

金代——男子服飾:金代男子的普通衣著是——頭裹皂羅巾,身穿盤領袍,腰系吐骼帶,腳著烏皮靴。金代服飾最大特點是採取環境保護色,即衣著顏色與周圍環境顏色相同或相近。金人進入黃河流域之後,吸取了宋代服飾儀仗特點。有典禮時,都採取漢服制度,服袞冕,戴通天冠,著絳紗袍。公服有三種顏色:五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七品服緋色,八品、九品服綠色,公服下加襕。百官常服多為盤領、窄袖,胸間或肩袖飾以金飾花紋,有春水秋山景物,衣襟較短,便於騎馬。
女子服飾:金代女服以詹裙為主。它多為黑紫色,上面綉全枝花,周身有六個褶子。上衣為團衫,黑紫色或紺色,直領,左衽,前拂地,後曳地尺余,用紅黃帶,雙垂在前。金代女服較為寬大,顯得格外瀟灑。

元代——元代男服:元代官服蒙古族入關之前,披發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們的皮帽、皮襖、皮靴,多用貂鼠、羊皮製成。皮襖通常是右衽、方領。滅南宋之後,種族等級森嚴,蒙古貴族衣著華麗,色目人次之,漢人、南人大多衣著襕褸。
蒙古族入關以後,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還引進了漢族朝祭服飾,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長袍為主,以羅製成,大袖盤領,右衽。元代官吏實行佩牌制度,第一等貴臣佩虎鬥金牌,次為素金牌,再次為銀牌。
元統一中國後地域空前遼闊,在交際過程中,服飾技術進一步交流。元代絲綢特點是縷金織物大量應用。紗、羅、絞、縠,無不加金。元人把這種金光閃閃的織金錦叫「納石失」,意即波斯金錦,它是最華貴的衣料。質孫衣,又叫一色衣,上衣連下裳,衣式緊窄,下裳較短,有精粗之分。據說,元代統治者每年舉行十三次大朝會,帝王、大臣、親信穿同一色質孫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親疏、輩分祝酒。
元代衣著的用料,精粗相差懸殊。高官服裝多用色彩鮮明的織金錦,以花朵大小表示品級高低。貴族男子夏季禮服,不可缺笠,其質地、造型、裝飾都追求華美。
女子服飾:元代貴族婦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這種袍比較寬大上,多左衽,袖口較窄,袍長曳地。有的女袍,用大紅織金、吉貝錦、蒙茸加工品成。

明代
朱元璋貫徹他「復漢官之威儀」的主張,下詔將元代遺留的辮發、椎髻、胡帽、男子的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的窄袖短衣、裙裳等一律禁止。又參照周漢,取法唐宋,對服飾制度做了大規模調整。這套服制先後用了二十多年時間,直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才算基本確定。永樂、嘉靖時又做了些更改,使各項規定更加具體。明代首創的補子不但是身份的象徵,同時也反映出織綉技術的高超。
男子服飾——官服:明代官服恢復唐制,但較唐代的「品色衣」等級差別更加明顯。這與朱元璋獲取政權後,大量接受儒家思想有關。官服中的冕服只限於皇帝、皇太子、親王等皇室成員於祭祀或朝會等大典時服用。
女子服飾——明代命婦冠服分禮服與常服兩種。皇後禮服用於受冊、謁廟、朝會等大典。皇後常服除鳳冠外,尚有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永樂時,衣服改用黃色大衫,深青霞帔,上飾珠玉等各種飾物。另有襖子、鞠衣、緣裙等,顏色、質料、花紋等都有規定。明代授有封號官員的祖母、母親、妻子的服飾也有嚴格規定。其禮服用於朝見君後、參與祭祀等大典。主要有鳳冠、霞帔、大袖衫、褙子等。

清代
從服飾發展的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剃發令,從此,男子一改束發為削發垂辮,以箭衣小袖、深鞋緊襪,取代了明代的寬衣大袖與統襪淺鞋,傳統法服被最後消滅。但從清代服飾中仍可看到對前代服飾某些方面的保留,如袞服、朝服的十二章紋;官服朝掛的補子;官員帽頂所用珠玉、珊瑚、寶石、金銀的等差;以及以命婦朝冠所綴金鳳、金翟數目多少區分等級的制度。清王朝後期,自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開始,至光緒時期,先後幾次選派學生出國學習。留學生到國外,即剪掉了辮發,開始著西裝。以後,清政府開辦學堂,操練新軍,採用了西式的操衣和軍服。學生和軍隊的服飾也有了改變。
男子服飾——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官員,以及進士、舉人等,均按品級服用。服飾有袞服、朝服、龍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補服、行掛等。
滿族女服——清代婦女服飾有滿、漢兩種。滿族婦女一般穿長袍,或外罩坎肩;漢族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主,清中期以後也相互仿效。滿族婦女的長袍,袖口平大,長可掩足。貴族婦女用團龍、團蟒,一般則用絲綉花紋。袖端、衣襟、衣裾等鑲有各色花邊。衣領較低,後漸加高。長袍初極寬大,後腰身漸小。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長及腰間的坎肩,有對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這種長袍以後演變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裝——旗袍。
漢族女服——漢族婦女服裝較男服變化為少,一般穿披風、襖、裙。披風是外套,作用類似男掛,形制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披風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裡面為上襖下裙。裙子初期還保存明代的遺俗,有「鳳尾裙」、「月華裙」等式樣,後有在裙上裝飾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系小鈴的,也有在裙下端綉滿水紋的,各式各樣,頗為美觀。清後期,又流行不束裙而著長褲,褲多為綢緞製作,上面綉有花紋。另外還有背心,長可及膝下,多鑲滾邊。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將裡面的毳毛露出在外,叫「出鋒」。清代中期以後,婦女冬季流行披斗篷,還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雲肩的。

自民國以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服裝逐步演化為現在的服裝樣式。

㈤ 圓明園的毀滅資料是什麼

圓明園的毀滅資料
歷史背景:
圓明園於咸豐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
至清代中葉,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已大大落後於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860年(咸豐十年)7月,英法侵者軍艦隊再次闖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進京換約為幌子,一面武力進逼,一面誘以「講和」。目的在於陳兵京師,逼清廷就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遲遲不定戰守之策。侵略軍長驅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橋決戰清軍失利,次日晨,咸豐皇帝倉皇自圓明園逃奔承德避暑山莊而去,造成都城無主,百官皆散,軍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機局面。
搶劫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托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倫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伙沖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鍾表,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綉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什物及其帳目都一並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鍾表即達441件,劫後倖存的只有一件大鍾。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發指!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涌進圓明園,縱倩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綉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鍾。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裡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放滿了紅蘭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裡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里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該人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裡,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傢具統統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地向大燭台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火燒圓明園: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厲」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驚」,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俘,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額爾金想通過燒毀圓明園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應該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虜等暴行負責的是中國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國老百姓。報復行動的前幾天,額爾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張貼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詐和暴行以後,都不能逃脫責任和懲罰;圓明園將於(1860年10月)18日被燒毀,作為對中國皇帝背信棄義的懲罰;只有清帝國政府應該對此負責,與暴行無關的百姓不必擔心受到傷害。」(譯自英文)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軍在國內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被一齊付之一炬。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毀。
據有關材料記載,10月18日,英國侵略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妄行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像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為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另一個放火。似乎得勝之後,便可以動手行竊了……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格蘭」。這段話代表著千百萬正直人的心聲。
圓明園還在熊熊燃燒之時,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一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英、法、俄諸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文本,簽訂了《北京條約》。
衰敗過程:
當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瘋狂地進行洗劫時,就有無數的土匪參與了打劫。能拿走的統統拿走,拿不動得用車或者牲口拉,實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壞!那群沒人性的英法聯軍選擇最貴重的東西搶劫,土匪掠奪剩餘的精華,小民則撿拾委棄於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園太監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錢物品很快被搜羅干凈了,有人又把希望寄託在散落、埋沒於塵土中的細碎寶物上,他們操起掃帚和簸箕,在園中道路上飛沙揚塵,守園的太監官兵將他們稱為「篩土賊」,時有諺曰:「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滿足於搶劫洋人劫餘的財富,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 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牆及西洋樓石料。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築材料的東西,從地面的方磚、屋瓦、牆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羅干凈,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
至此,圓明園建築、林木、磚石皆已盪然無存.宣統末年,當地旗人已在園內的宮殿舊址上築屋,昔日的皇家園林麥壠相望。1940年以後的日寇佔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於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遂面目全非。
園林收藏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法國)巴黎聖母院所有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煌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陳設豪華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藝術珍品。據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描述,「園中富麗輝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稱,亦非歐洲人所能想見」。「各種寶貴的珍品,均積聚於此皇家別墅,千門萬戶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傢具、精緻的古代碎紋瓷器和琺琅質瓶盞,織金織銀的錦緞、氈毯、皮貨、鍍金純金的法國大鍾,精美的圓明園總圖,寶石嵌制的射獵圖,風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額,以及本國其它各種藝術精製品和歐洲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裝飾品,應有盡有。
圓明園內收藏有極為豐富的圖書文物,現僅舉幾例。文源閣是仿照寧波范氏天一閣而建的藏書樓,為著名的皇家北四閣之一,建成於乾隆四十年。閣中收藏乾隆欽定《四庫全書》和康熙《古今圖書集成》各一部。《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綜合性叢書,收書3400餘種,有近8萬卷,36000餘冊。因《全書》篇帙浩瀚,當時又擇其尤要者,編成《四庫全書薈要》,計12000冊。《薈要》共抄兩部,一部貯在故宮摛藻堂,另一部收藏於長春園含經堂的東廂「味腴書室」。另外,含經堂還有一外著名文軒——淳化軒,是專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閣帖》摹版而建的。《閣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獻之乃至蒼頡、夏禹、孔子等99人的書法名跡。帖分十卷,是我國的第一部大型叢帖,被譽為諸帖之祖。乾隆年間,根據《閣帖》的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