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衣種類 » 需要什麼可以洗樹皮衣
擴展閱讀
裙子寬肩帶怎麼打結 2025-01-11 15:39:35

需要什麼可以洗樹皮衣

發布時間: 2024-11-14 03:37:02

『壹』 和尚衣服有幾種區別分別是什麼顏色又分別代表什麼

袈裟分類:
安陀會(五條衣)、郁多羅僧(七條衣)、僧伽梨(九條大衣)三種

顏色
袈裟之顏色在諸律中各有異說,然大抵贊同三種壞色之說,即以青、泥(皂、黑)、茜(木蘭色)三種為袈裟之如法色(或謂若青、若黑、若木蘭色)。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復舉青、黃、赤、白、黑五方正色與緋、紅、紫、綠、硫黃等五方間色為不如法色。然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舍利弗問經等更說五部衣色殊異,而以青(化地部)、黃(大眾部)、赤(法藏部)、黑(說一切有部)、木蘭(飲光部)五種為如法色。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解釋袈裟為混和青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然義寂於同疏卷三謂,小乘五部各用一色,而大乘菩薩於五無所偏執,通服不正之五色。又吉藏金剛般若疏卷二、玄應音義卷十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濁赤色為佛本制,所謂青、黃、木蘭三色之別唯在衣上點印之異,雖為有力之傳說,但似欠妥。毗尼母經卷八稱,諸比丘衣色褪脫,佛聽許染用十種色,此即法衣不僅一種赤血色衣之明證。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後,朝廷常賜高僧紫衣、緋衣。明朝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儐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衣和綠儐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儐淺紅色袈裟,然後來一般皆著黑衣。

衣體
袈裟之材質,稱為衣體或衣財。有關衣體之種類,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四舉驅磨、古貝、句賒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舉出居士衣、糞掃衣二種,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種,四分律卷三十九舉出十種。此等皆以作一重為法,然若財體細薄時,亦允作數重,稱為重法。大凡僧眾之法衣,以避在家並外道人所用者為旨,即在異於俗。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綉手衣、草衣、樹皮衣等,為外道之法,僧眾不著用;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謂上色衣不異俗人,所謂丘佉染、迦彌遮染、青染、華色等,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但衣體得用紬絹與否,古有異論,道宣律師以之為非法,義凈三藏反以為如法。

製法
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後縫綴,像一塊塊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稱作慈悲服、無上衣、離塵服、解脫服等。[2] 割截系為既經裁作袈裟者,不能再供其他販賣貿易之用。依之,弟子等能對衣物舍棄欲心,並去除盜人奪取之念。三衣雖皆以割截為法,若財少難辦時,亦允許以外葉揲於不割截、
無田相之縵衣上,稱為揲葉。又安陀會之一種,
特允許疊作葉,稱為摺葉。
縫法可分為馬齒縫、鳥足縫二種。袈裟四周設緣,以防破損。緣內邊之四隅設揲,稱四揲,俗稱四天王,有助貼治輕舉之功用;又於左肩內面處設帖,稱肩揲,以此處易藏垢膩,常洗速壞,故設之。穿帖置絇,胸前緣邊作紐,以防衣脫落;關於絇、紐之位置,亦有不同之說法,就材料
亦有異說,後世以象牙作圓鐶,稱鐶,或哲那環,代替絇(鉤)而置於胸前。

披著法
有通掛左右肩之通肩,與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兩種。於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偏袒右肩,若外出遊行或入俗舍時,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舉著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四分律卷十九、毗奈耶卷十等,謂僧眾須整齊披三衣。五分律卷二十謂,依時宜,袈裟聽許反翻披著。復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此有四事,如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一無塔寺,二無比丘僧,三有盜賊,四國君不樂道。
演變
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會(即五條衣)、郁多羅僧(即七條衣)、僧伽梨(即九條大衣)三種,稱為三衣,其製法一定。有關顏色,雖有諸說,大抵不拘顏色,而以質素為要。然後世流於華美,至用黃、赤等正色或金襕衣等,殆失本制。又搭袈裟,由於印度屬熱帶地方,多直接用袈裟襯著其身,故印度僧團唯擁有三衣。而在中國、日本等地,則將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袈裟與衣,合稱袈裟衣。尤其在日本安陀會出現種種變形,衍生五條袈裟、小五條、三緒五條袈裟、種子袈裟(或輪袈裟)、疊五條(或折五條)、絡子、威儀細、鈴懸之別。此外,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遠山袈裟等種別。相傳金襕衣系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奉施佛者,中阿含經卷十三、賢愚經卷十二等記其事緣,然不見於諸律。

『貳』 黎族的舞蹈是什麼樣的

黎族的舞蹈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在結婚、蓋新房、歡慶佳節或農閑娛樂時,都要成群結隊地跳起民間舞。

在許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產舞三種。前者有捉鬼舞、招福舞、年舞、打碗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鑼鼓舞、逗娘舞、錢鈴雙刀舞、錢串領舞等;生產舞有舂米舞等。

黎族的舞蹈有《錢鈴雙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濃厚的民族生活氣息。

如《打柴舞》在地上擺設二根平行長棍,相距數尺,再由數人手執若干根木棍或竹竿,橫架其上,分合擊拍,舞蹈者跳躍其間。隨著節奏的快慢,表演各種動作,情調爽朗活潑,氣氛熱烈詼諧,為廣大黎族群眾所喜愛。

招福舞

亦稱「招魂舞」,流行於海南省通什市和毛陽地區。每年夏歷的三月、七月和十月屬牛日時跳。據傳,黎族先人認為世間萬物都在存在著「吉」、「凶」之分。牛日是吉日。

三月跳此舞,能招來養牛「福氣」,使牛群不斷繁殖;七月跳此舞,能招來「稻魂」,使禾苗茁壯成長,五穀豐登;十月跳此舞,能招來眾人「福氣」,使大小成員平安,婚後不孕婦女能生男育女。

牛日那天,所有成員聚集於俄布隆家殺豬擺席,邊喝酒、邊輪番打鑼鼓。在鑼鼓聲中,俄布隆夫婦身穿傳統服飾,用洗擦寶石的米酒當作富貴的「福酒」,帶頭先飲起舞。舞時,琶俄布隆手拿淋有「福酒」的兩支紅藤葉向眾人灑「福酒」。

接著,身穿藍、青、綠絲綢長袍的眾男女在屋外用長袍袖子向屋裡邊舞邊招手。女舞者手捧酒碗,邊舞邊向男舞者敬「福酒」。舞者頭和身軀保持垂直,兩膝時曲時直,在鑼鼓聲伴奏下,小步向前或後退,雙手不時地向屋裡招手,表示把「福魂」招進家裡。

黎族舞蹈詩《黎族故事》

進京參加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黎族舞蹈詩《黎族故事》於2012年6月25日與首都觀眾見面。

作為海南省唯一的參演劇目,該劇以海南島黎族祖先傳說為主線,以四千年前黎族先民渡海遷徙海南島的情、景、夢為魂,通過歌、舞、詩、畫等藝術形式,表現了黎族先民自強不息、薪火相傳的發展歷程,書寫了一曲黎族兒女勤勞、智慧、團結奮斗、開創家園的生命贊歌。

全劇由序幕、《黎之源》、《黎之魂》、《黎之韻》、《黎之情》和尾聲組成,以黎族文化貫穿始終,提取了包括樹皮衣、船形屋和黎錦等黎族最原始的文化元素,集合黎族同胞的勞動、豐收、祭祀、愛情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生動再現了黎族的先祖來源、刀耕火種、黎錦紡織以及奔放的愛情等原生態文化,傳達了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不畏艱險、追求美好生活的宏大主題。